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化工大唐-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说还没有说话,郭虔就笑道:“监军,有张大人在,你还敢舞文弄墨?那不是班门弄斧么?”

要说文章,不要说陈晚荣他们,就是放眼整个唐朝,能与张说并驾齐躯者屈指可数。张说摆手道:“大帅过奖!文学小道耳!既然监军瞧得起我张说,张说就献丑了!”抓起笔,想也不用想,悬腕挥毫,很快就写好一篇奏章,递给陈晚荣道:“监军,你看看,合不合意?”

陈晚荣接过一看,手一抖,差点把奏章掉在地上了。张说写的哪里是奏章,纯粹就是一篇“水泥颂”了,原本在陈晚荣眼里很普通的水泥,在他笔下却是具有神奇的妙用,好象是世上第一神奇之物似的。

“不看张说的文章,还不知道水泥具有如此大用场!”尽管陈晚荣熟知水泥的用途,深知在唐朝推出水泥对历史的影响,还是不得不服张说的生花妙笔。

陈晚荣拿起笔在末尾写上“陈晚荣”三字,算是署名。到了唐朝这段时间,陈晚荣毛笔字大有长进,只是和张说的字比起来,是惨不忍睹。

不过,这并不能影响陈晚荣的心情,派人快马送往长安。众人说笑几句,又去忙活。有了前一阵子的繁忙,现在的事务虽然多,比起当初要轻松些,偶尔还能挤点时间松泛一下。虽然繁忙,却充实,日子过得惬意。

一转眼。十天过去了。这天,张说匆匆来找陈晚荣,一见面,张说把手里的圣旨递给陈晚荣道:“监军,这是皇上给你的旨意,你看看。”

陈晚荣接过一瞧,圣旨是封好了的。张说还没有拆,心想可能和水泥有关,不知道睿宗有没有采纳我的建议?这是关系极广。影响深远地大事,陈晚荣的心不由得怦怦直跳,手忙脚乱的打开圣旨一瞧,大喜道:“皇上圣明!张大人,皇上决定要造水泥。不过,这事又落在我身上了,要我马上赶回长安去办理这事。”

唐朝能做化工的只有陈晚荣一个人,这事不落在他身上还能有别人么?

张说笑道:“恭喜监军!”继而脸一肃。道:“监军,这事你无论如何也要做好!这次进军吐蕃。你们炮兵是最辛苦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好的道路。如果真能修出你说的那种路来,不仅大唐境内会发生天翻地覆地变化,就是边陲之地也会有很大的变化。西域都护府处境很艰难,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能及时得到补给,有一条好路连接西域与长安的话,西域都护府地处境将大为改善,大食就不会再那么猖狂。”

水泥,对于现代人来说虽然普通,却很重要!哪家的房子不要水泥?哪条道路不用水泥?唐朝要是有了水泥的话。唐朝必将发生难以想象的改变。原本就很发达的交通将会更加畅通,原本不能及时得到补给的军队将会得到他们需要的增援。原本打不赢的仗也就打胜了,历史将会因此而发生巨大地变化。

说水泥是唐朝的战略物资。一点也不为过!

陈晚荣自觉责任重大,点头道:“谢张大人提醒!我收拾一下,马上就走!”

张说伸手拦住道:“监军且慢!现在,吐蕃地局势日益稳定,而且天气快冷下来了,我们也要准备撤军了,监军这次回去,可以带一支军队撤走,算是我们撤走的第一批军队。这事,我们得和大帅、众将商议一番。”

陈晚荣想了想,张说说的在理:“既然如此,就商量一下。”

二人赶到郭虔处理公务处,把睿宗召陈晚荣回去的事情一说,郭虔马上就道:“监军,你这次回去,顺便带一支军队走。反正我们马上要撤军,就当是第一批撤走的吧。”

他和张说好象早就商量好了似的,陈晚荣道:“大帅,张大人也是这么说,才来找你商量呢。”

“那好,我们把大家都叫来商量。”郭虔一声令下,众将忙赶了来。

略地已经结束,现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训练召集起来的奴隶军队。这事并不难,只需要派出少量的唐军训练就行了,是以众将陆陆续续的赶了回来。

待得众将坐定,郭虔道:“你们都知道,吐蕃这仗早就打完了,我们早就该撤军了,之所以迟迟没有撤军,一是因为略地,朝廷要尽可能多地削弱吐蕃,控制尽可能多地险关,这需要时间。到现在,这事已经完成了。经过这一战,吐蕃虽然没有亡,但离灭亡已经不远了。没有了广大的土地,没有了险关,即使有人反抗朝廷,也无能为力。”

经过这一战,吐蕃损失了多半国土,只有那些偏远之处,唐朝暂时无法触及,造成这种情况地主要原因在于唐朝的积弊太多,需要整顿吏治,重振纲纪。还在于吐蕃没有便捷地交通,补给送不上来,唐军必须赶在大雪封山之前撤走,这大大的限制了唐军略地的范围。

郭虔接着道:“二是因为吐蕃与别的地方不同,即使是在大草原,到了冬天,我们依然可以获得足够的补给。可是,吐蕃不一样,大雪封山之后,我们就不会有给养,是以,我们必须赶在天冷之前撤走。

“当然,不能全部撤走,需要留下一支军队供张大人调遣。谁留下,得张大人说了算。张大人,你要谁留下?”

一般这种情况下,留驻的军队由统帅来定,郭虔如此做,给了张说天大的面子。张说笑道:“大帅,这事你决定吧。来年,还有一场大战。精兵强将还有大用场,我最想要的是程将军和费将军,不过,我不能做那种把猛虎困于笼中之事。”

张说有大局观,知道睿宗现在已经在着手准备来年与突厥人的大战了,程晓天和费俊行二人才气不错,尤其善于使用骑兵。大草原才是他们的乐园,虽然欣然二人,也不能留下来。

投之以桃。报之以礼,张说此举正有此义!郭虔对他从大局考虑极是赞赏:“谢张大人!张大人,你需要多少军队,一万还是两万?”

张说沉思一阵道:“留一万就行了!有一万作为核心,把我们新召的军队训练好,足以应付情况了。”

唐军地战力非常强悍,西域都护府拥有不到三万汉军,其余不过是属从国的军队。就能与大食和吐蕃争夺上百年而不落下风。吐蕃新定,顽固势力基上不存在了。再加上唐朝得到百姓的拥戴,一万唐军能应付局势了。

“既然如此,那就留一万给张大人调遣。其余的,马上做好撤退准备。”郭虔正式下达了撤军令。

“遵令!”众将领命。

郭虔接着道:“皇上召监军赶回长安,就由程晓天和费俊行与监军一道撤退。”

都知道明年还有一场大战,先一步撤走,到了北地,早点修整,为来年大战做准备,这可是大好事。程晓天和费俊行哪有不同意的。

“监军。炮兵怎么办?火炮,你们不会还要运回去吧?”郭虔看着陈晚荣。

陈晚荣率领的炮兵是唐朝唯一一支炮兵。相当于睿宗直辖,郭虔虽是统帅。也不能代陈晚荣做决定。陈晚荣征询张说的意见:“张大人,你以为呢?若是你需要地话,我们就把火炮留下来,若是你不需要,我们就运到北地去。”

来年与后突厥大战,陈晚荣很是向往,一提起这事,不由得有些热血上涌。

张说笑道:“监军,我不仅要你把火炮留下,而且还要你全部留下。火炮宜于攻坚,在吐蕃才有大显身手的地方。大草原无遮无拦,有骑兵就够了,不需要火炮。”

这说法陈晚荣可不同意,马上反驳:“张大人,你这话我可不爱听。我告诉你,火炮在哪里都用得着,就看你怎么用了。别的不说,决战之际,我们用火炮轰击墀德祖赞夺下他地头盔,进而瓦解吐蕃斗志一事,就是明证。火炮要是有个数百上千门,摆在那里,对准突厥人的骑兵一起轰炸,你说那是个什么样的后果?”

“人仰马翻!不,死伤惨重!不对,溃不成军!还是不对!”郭虔深知火炮的厉害,真要如陈晚荣所说,那后果非常严重,他一连用了几个说法都不能表达他的意思。

火炮在这次征战中起的作用非常巨大,只不过火炮是用来攻坚,没有布成炮阵,给吐蕃人有效杀伤。毕竟火炮数量太少,只有三十五门,用来攻坚可,用来大量杀伤敌人,不太可能的事情。

多玛一战,那是特例,因为吐蕃军队龟缩在城里。真正在野外交战,用火炮杀伤敌人这事还没有过。张说尽管才情过人,要想一下子把火炮的用处全部弄明白,也不是那么容易地事情。毕竟,火炮经过无数人的摸索与研究,才得到“战争之神”地美誉。

张说一下子愕然,陈晚荣最后道:“大张大,可以这么说,到现在为止,火炮的威力还没有发挥到一成!”

火炮的威力太大,其应用方式很多,陈晚荣并没有说大话。

张说就是张说,抱拳致歉:“监军,张说失言,还请监军见谅!”

陈晚荣对他这种知错就改的胸怀很是赞赏,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只见张说不怀好意的一笑道:“既然火炮有如此大的作用,监军,我就全要了。你还得派一队炮兵给我。”

“黄鼠狼给鸡拜年!张大人,你没这好心!”哥舒翰击掌笑言。

一句说笑之词逗得众人大笑。

说笑归说笑,事实归事实,吐蕃新定,以后必然会有人反对朝廷,把火炮留下来,会派上大用场。这是应该的。陈晚荣点头道:“我还是按照大帅的做法,让你挑人。”

张说略一沉思:“我最希望哥舒将军留下来,不过,炮兵在此战中大显身手,朝廷必将还要大量组建炮兵,哥舒将军还是回去训练炮兵的好。刘福清炮打得特准,把他留下来最合适。只不过,他现在是大英雄,留下他不合适。算了。还是监军给我指派吧。”

陈晚荣点头道:“留一百人给你,然后,你可以从军队里再抽调一批人过来,由他们训练成炮兵就是了。”

张说说得没错,炮兵这次展现出了不凡的威力,睿宗肯定会扩建炮兵,现在地炮兵就会是中坚,每一个都有大用场。

“大帅和监军。明知我张说顾全大局,不会做那种对不起人地事。却故作大方,由我来挑人。现在倒好了,都给我这么一点人!”张说心情大好,说笑起来。

“好心当狼肝肺!”陈晚荣和郭虔同声指责,众人大笑。

笑过之后,张说脸一肃道:“还有一件事,这次监军回去地时候一并做了,那就是把墀德祖赞君臣押回长安。金城公主也要请回长安!”

墀德祖赞君臣现在还关在布达拉宫。之所以没有把他们押走,原因在于唐军这段时间正忙,没有时间。更没有人手来处理他们。墀德祖赞被活捉。吐蕃百姓不在乎他地死活,不过。他的那些死忠不会死心,肯定会来滋事。所以,押送需要重步。

这事,没有人有异议,就议定了。

至于启程地时间,就定在第三天,因为军队的集结和准备需要一点时间。再说了,这事不是那么太急,不用跟上战场似的,整得个十万火急。

第三天,天刚亮,陈晚荣起床,漱洗完毕,用过早点,骑着青花,赶到炮兵的驻地,只见炮兵在哥舒翰地统领下,早就集结完成了。

陈晚荣扫视一眼炮兵,问道:“弟兄们:今天是我们回家的日子,你们高兴吗?”

“高兴!”那还用说么。

此次征战,炮兵最辛苦,是公认的立功最大地部队,这是载誉归来,见到亲人朋友,也有交待,可以说此行不虚,那份喜悦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火炮,我们留在了吐蕃,回去的路程我们很轻松。”陈晚荣很是轻松的道:“不过,我们不是空手而归,因为,我们会押着墀德祖赞君臣回去!”

墀德祖赞和大论就是炮兵活捉的,现在,由他们押送墀德祖赞,这是对炮兵功劳的最好肯定,炮兵无不是大喜过望,人人脸上带着喜悦。

陈晚荣提醒他们一句:“你们不要以为押送墀德祖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还有死忠,他们必定不会甘心,会想方设法劫走墀德祖赞。是以,一路上,你们要打起精神,给我看牢了,不准出一点差错!”

“明白!”炮兵深知此言不是无端猜测,齐声应道。

“出发!”陈晚荣手一挥,率领炮兵去了关押墀德祖赞的地方,把墀德祖赞押了出来,再请来金城公主,一行人这才浩浩荡荡的出了布达拉宫。

望着布达拉宫熟悉地影姿,墀德祖赞心情异常复杂,此去长安,将无再见布达拉宫的机会,这是诀别,眼睛湿润了,眼泪滚落下来。

金城公主在他旁边不住安慰。

在炮兵地押解之下,墀德祖赞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布达拉宫。

走在布达拉宫的大道上,远远望去,只见逻些城人山人海,聚集了不少吐蕃百姓。炮兵的身影一现,百姓齐声欢呼:“大唐万岁!大唐万岁!”

一见到墀德祖赞,吐蕃百姓的热情马上就变了,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唱起来“自今后无仇杀,有买卖,快乐作得活计,不被赞普来夺人口牛马也!”

自从那晚上踏歌之后,这首歌早就传开了,吐蕃百姓是人人会唱。一人唱,众人和,不计其数的吐蕃百姓引吭高歌,歌声嘹亮,直上云霄。

吐蕃百姓越唱越卖力,声音越来越有激情,唱了一遍又一遍,毫无止歇之象。

这是吐蕃百姓对墀德祖赞不得人心的统治的控诉,吐蕃百姓看着他的眼神很是冷漠,看着唐军的眼神却是热切,好象在打量亲人似地。

陈晚荣策马来到墀德祖赞身边,手中马鞭朝百姓一指,笑问道:“赞普,你听到这歌声,有何想法?”

墀德祖赞脸色铁青,瞪了陈晚荣一眼,默然不语。

陈晚荣接着道:“我告诉你,这歌声是我们进入逻些城那晚上,百姓们要我们踏歌声唱出来地。这歌声是百姓的心声,这是吐蕃被我们打得大败地原因!这是你身为阶下囚的原委所在!你自认为豪雄过人,不畏惧任何困难,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人,本事再大,要是没有老百姓地支持,他什么也做不了。”

墀德祖赞默然良久,长叹一声道:“以前,我是没把这些奴隶当一回事。可是,自从你们来了以后,张说开始废除奴隶,我才发现奴隶的作用很大,我也决心要废除奴隶,只是,天不佑大吐蕃,没有给我这机会罢了!”

陈晚荣大笑不已:“赞普,你是执迷不悟!这歌声就是民心!华夏的古语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大唐得到吐蕃百姓真心拥戴,打败你还不是易如反掌?何来天不佑之说?人定胜天,事在人为,你就不要怨天尤人了!”

墀德祖赞脸上红一阵的白一阵,无言以答。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七一 有条尾巴

郭虔、张说带着众将一直相送十里,这才依依惜别。。

走了一阵,细心的王忠嗣突然问道:“监军,哥舒将军呢?他自从出了城门就不见了,你们又闹什么玄虚?”

他一说话,王少华马上附和:“对呀!刚才哥舒将军和监军咬了一阵耳朵,就不见人了,不会出事了?”

“能出什么事?”陈晚荣反问一句。

王忠嗣眼珠一转,笑道:“我明白了!哥舒将军办大事去了。”

王少华很是想不通,问道:“王忠嗣,别说半截,你说,哥舒将军办什么事去了?”

“不告诉你!”王忠嗣头一歪,有点调皮的拒绝。

王少华瞪了他一眼,威胁道:“你不说,那好,下次,不带你上战场了。”

此番征战,陈晚荣他们杀戮无数,唯有王忠嗣一个人也没有杀,每当陈晚荣他们要上战场了,陈晚荣都要命令王忠嗣呆在原地,不准乱动。这是他的痛处,王忠嗣眼睛一翻,嘴一翘,不理王少华了。

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响起,哥舒翰飞马赶来。王少华迫不及待,劈头盖脑的问道:“哥舒兄,你去做什么?”

“我去找尾巴了。”哥舒翰一拉马缰,战马放缓,与陈晚荣并肩而行。

“尾巴?”王少华一愣,猛然醒悟:“哥舒兄,你说有人盯上我们了?”

哥舒翰点头道:“没错!一出城,我就发现有人在暗中盯着我们,我落在后面,就是为了打探一番。我们后面,真的有条尾巴。”

“还想救出墀德祖赞?在我们大军掌控之中,这也太狂妄了。”王少华不屑的一笑。

这事,他们早就商议过了,知道一路不会太平,不过。连几十万吐蕃军队都全军覆没,这些跳梁小丑能兴得起风浪?

陈晚荣笑道:“他们自然是无法与我们正面对抗。不过。吐蕃的地势险要,要是他们埋伏在我们必经的险要之处。只需要一阵石块砸下来,就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伤亡。所以。这事还是小心点为妙。传令。放缓行军速度。再走二十里就埋锅造饭。”

王少华一愣,还没有明白陈晚荣的用意。只见哥舒翰大拇指一竖,赞道:“陈兄。高明!”王忠嗣击掌称妙:“好计较!”

愣了愣,王少华也明白过来。笑道:“陈兄,有你这主意,这些尾巴就该现形了。陈兄,这事让我来打头阵。”

陈晚荣摇头道:“哥舒兄出身侠客,对这些暗地里的勾当最是熟悉不过了,这事,我们还是听哥舒兄的为是。”

哥舒翰好任侠使气,再加上才华横溢,这些跟踪与反跟踪之事,他是最拿手的,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王少华和王忠嗣自是没有异议。

“多谢陈兄信任,哥舒翰一定不辱使命!”哥舒翰欣然领命:“陈兄,我以为,我们行军不仅要慢,还要快,不能给这些人找到规律。时快时慢,让他们无所适从。”

“好计较!”陈晚荣他们齐声赞扬。

王忠嗣补充一句道:“这些死忠,他们没法与我们正面对抗,只能借助于险要地地形了。凡有险要处,必得先行查探一番,然后再通过。我们应该派人来做这事。”

“陈兄,哥舒兄坐镇全局,这事就非我莫属了!”王少华很是振奋,兴奋得眼睛泛红光。

“哥舒兄以为呢?”陈晚荣征询哥舒翰的意见。

哥舒翰点头道:“此事就有劳王兄了。”

“仗打完了,我还以为没事做了,没成想,现在又有乐子了!”王少华兴奋得不住挥拳头,带着一队人走到前面去办事了。

按照陈晚荣地命令,炮兵放缓了行军速度,缓缓而行。这让心急的费俊行受不了,派人来催,要炮兵行快点。陈晚荣回答他地是“炮兵自有炮兵的法度!”

行了二十里路,炮兵停下来埋锅造炮,准备大吃一通这实在是让费俊行忍受不了,不要说他受不了,就是程晓天也无法忍受,二人策马赶来,要找陈晚荣讨个说法。

一见面,费俊行就埋怨起来:“监军,你们这是做什么呢?费了这半天功夫,才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