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小秦淮,自然是比拟应天府,也就是金陵的秦淮河而来,是扬。州最为繁华的一段地方。

    小秦淮河,从东门出到东水关,不过四里,两旁的歌楼舞榭,茶肆酒楼,画舫教场,栉比鳞次,数之不尽。所谓的名士名妓最是喜欢流连之地,在扬。州盛极,是为繁华胜地!

    朱栩没有去坐船,而是来到了一座桥头之上。

    这座桥叫做在四望亭,可以看到这亭子的四面,是一处比较特殊的地方。

    东面叫做彩衣街,专门卖的是女子首饰,布料,胭脂水粉,来往都是女子,袅袅而行,步步沉香,一眼看不到尽头。

    朱栩漫步走着,一面欣赏着秀丽风光,一面也体察着扬。州的风土人情。

    “春晖园,小东园,翠园,珍园,吴园,梳妆楼……”

    朱栩一个个看去,每一个都奢侈精致,美轮美奂,令他分外的新奇。

    今天补更,会有三更。

    ps:订阅太惨淡,求几个均订,章节不多,没多少银子,官官跪求了

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 
虽然天还没有完全黑,可人已经聚集,喧闹冲天,男女老少,接踵而来,络绎不绝。

    曹化淳身穿常服,跟在朱栩身侧,目光四处流连,神态颇为感叹,俯身在朱栩耳边低声道“公子,这扬。州是比京城要繁华几分,风土人情差异也极大。”

    朱栩学着交错而过的士子名士,手里摇着扇子,颇为放荡模样,笑着道:“嗯,确实。”

    京城在北方,加上多年来北方不停,北方人都颇为‘尚武’,有‘肃杀’之气。南方承平两百多年,文风鼎盛,自然是情怀满满,少有坚毅。也就是时人长说的‘北方骑马,南方坐船’,简答来说,就是一个硬,一个软。

    朱栩说了一句,依旧踱着步子,目光时远时近。

    这小秦淮虽然只有短短的四里,可吃穿住行的商铺,外加不断出现的‘名妓楼’,教场,歌坊,画船,将这条小河推向了繁华的巅峰。

    “咦,这是哪一家?”朱栩突然停住脚步,看着前面的一排院落惊讶道。

    这一排院落了不得,外观都一样,连绵不绝,估计要有几十间,后面的院落也是依山傍水,此起彼伏,怕是占地千亩不止!

    这小秦淮是真的寸土寸金,一般人能买下一间小楼就算大富了,这一家居然能拿下这么多,定然不是普通人!

    曹化淳上次没有调查清楚扬。州书院,这次是分外小心,早早就查清楚了,闻言就道:“回公子,这是亢家,山。西人,是盐商,家有巨富,在扬。州极其有名,仓庾有数千间,单单存粮就有十万石!人称‘亢百万’。”

    朱栩目露讶色,道:“十万石……这样的大户在扬。州多吗?”

    曹化淳抬头看了眼,道:“这一条河上,有七八家。”

    朱栩睁了睁眼,旋即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不管什么时候,总有人富得流油,总有人穷的要饿死。

    朱栩又看了眼这亢家院落,继续往前走。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侧脸,心里微动的道“这亢家恃富骄悖,好为狂言。前年山。西大旱,郡县里的人挣扎挨饿,人心惶惶。亢家最是从容,还传出了一句话来:‘上有老苍天,下有亢百万;三年不下雨,陈粮有万石!’”

    朱栩嘴角微翘,摆手道:“藏污纳垢也好,藏珠埋玉也罢,朕都希望这里繁华不减。”

    这里可是他的钱袋子,现在是万不能出事的,至于杀鸡取卵的事,那是蠢货干的!

    至于其他,他心里已有了盘算。

    曹化淳没有多言,现在盐商们闹腾的这么厉害,这亢家估计也是逃不了,只是他摸不清皇帝的心思到底如何。

    朱栩等人来到了小秦淮岸上最大的一处青楼,名曰:盈秀坊。

    这坊间连着河堤,河堤上漂浮着七八个花船,灯火通明,精巧有致,静待有缘人。

    朱栩看了眼,直接走进这盈秀坊。

    入眼就是一个类似广场的硕大舞地,七八个妙龄女子正在翩翩起舞,撩人的丝竹声入耳,三边的桌前坐的都是文人骚客,摇头晃脑,推杯换盏,边上的女子是衣着微露,香肩美腿若隐若现,再添一份熏意。

    青楼朱栩也去过几次,但总觉得这里比京城的‘会玩’,更有格调,不那么的‘下流’。

    他站在那,细细的打量,女子大部分风尘味特别足,只有偶尔几个才有‘名妓’的风度,书卷气浓郁,气质高雅,并没有坦胸露乳,也不曾低头媚笑,倒是四周的男子拼命的讨好,说着一些白天绝对听不到的肉麻话语。

    这些男子从十三四岁开始,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甚至还有一位古稀之年的老头,双手搂着两个姑娘,上下其***言秽语,毫不避讳,当真是一点面皮都不要了。

    “还真是形同废纸……”

    朱栩默默道,‘九条规定’当初掀起多大的风浪,可似乎出了京城,其他地方没有一丝作用。该如何依旧如何,仿佛朝廷的新政远在天边,永远都不会到这里就仿佛过去近百年的朝廷革新一样,包括张居正的改革!

    “公子可也是为了李姑娘来的?”突然间,一个粉脸脂面,四十左右风韵犹存的妇人走过来,一脸腻笑的打量着朱栩,笑呵呵的说道。

    朱栩心思转动着,笑着道“自然。”实则他连这李姑娘是谁都不知道。

    妇人顿时大喜,道“公子请跟我来,李姑娘正在宴客,正缺了一位,您快跟我走。”

    说着就来拉朱栩的手,朱栩笑而不语,巧妙的躲开了。

    妇人越发的高兴,道:“一见公子就不是寻常人,我们李姑娘那也是一个仙子,绝不会让公子失望的,在座的也都不是普通人,公子放心,绝不辱没您的身份……”

    朱栩手里的折扇背在后面,目光微动,这老鸨的话说的是真漂亮,待会儿他要是不掏银子自己都会觉得臊的慌。

    妇人领着朱栩从侧面的楼梯上了二楼,很快来到一个雅间,似是女子的待客之所,烟熏袅袅,檀香四溢,伴随着谈笑风生的笑语传出来。

    “方公子,柳大人,人我给您找来了……”妇人推开门,大声的笑道。

    朱栩站在门口,抬头看去,只见里面坐了三个人。

    一个白衣女子,蒙着面纱,身姿窈窕,气质脱俗,左边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面色白皙,面朗星目,着实潇洒英俊,他对面是一个半百的老者,面色红润,双眸炯炯,腰杆笔挺,颇有威仪。

    ‘蒙面纱的应该就是那李姑娘了……’朱栩一眼扫过,目光落在年轻人与那半百老者身上,这两人应该都在他的‘九条’里。

    李姑娘微微倾身,轻声细语的道:“有劳妈妈。”然后才看向朱栩,道:“公子请。”

    朱栩对着曹化淳,曹变蛟摆了摆手,迈步进去,抬手道;“在下朱有酒见过李姑娘。”

    蒙面的李姑娘一怔“有酒?”

    那公子与老者也都是愣神,还有这样粗俗的名字?

    在大明或许有很多人不识字,读不了书,可正式的名字都不会普通,那是一辈子的事,父辈取名都是要花钱送东西找有学问的人请教方可取来的。

    朱栩看着几人的目光,不在意的笑着道“让诸位见笑了,从小家穷,父亲只望有肉有酒,衣食无忧,于是给我们兄弟取名有肉,有酒。”

    那李姑娘倒是颇为通情达理,微笑道:“朱公子请坐,有酒二字颇有意境,并非粗鄙,无需介怀。”

    朱栩抬了下手,迈步向前,在这李姑娘对面坐下。

    那妇人已经悄然退出,笑容满面的关上了门。

    李姑娘倒了杯茶,双手奉送给朱栩。

    朱栩连忙抬起屁股,双手接过来,道:“有劳姑娘。”

    李姑娘双眼带笑,旋即坐回,向朱栩道:“刚才柳大人说了一种颇为新奇的游戏,需要四人配合,不知朱公子可愿意?”

    朱栩喝了口茶,微笑道:“姑娘不妨说说看。”

    那面色红润,双眼闪烁着异样光泽的柳大人看着朱栩,大声的道:“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三人赋诗,李姑娘以琴相和,若是我们三人中有谁接不下去,五两银子处罚,四两归其他两人,一两归李姑娘,若是李姑娘的琴和不出,次数最多者……就是李姑娘香闺,今晚的入幕之宾!”

    柳大人话音落下,那李姑娘虽然蒙着面纱,还是看到一抹绯红,轻轻低头,很是羞怯。

    朱栩神色不变,不自觉的摸了摸下巴。

    这帮人就是来找冤大头的吧?恰好,他比较像?

第六百六十一章 方以智() 
那位方公子面色一直比较沉郁,闻言也无动于衷,拿着酒杯,默默的喝了一口,低头看着桌面,一副心事重重模样。

    朱栩看着这位柳大人,隐约有些熟悉,心里微动,道“游戏是小事,只是在下久居京城,不知为何,总觉得柳大人颇为面熟,莫非曾在京城任官?”

    这位柳大人双眼一睁,颇为喜色,自得的道:“小兄弟到是好眼光,柳某曾任工部侍郎,虽然短短不过三月,却在京城也是做了七八年的官,想不到今日在扬。州居然被小兄弟认出来,当真是缘分……”

    朱栩牙疼,果然,这位是天启年间的工部侍郎,柳德丰,应该是浙党,被赵南星扫除京城的一个。

    “失敬失敬。”朱栩忍着反胃,抬手道。

    柳德丰面色得意,摸着小胡子,一副长辈看晚辈的欣赏姿态,道:“小兄弟既然能认识我,不知府上是?”

    朱栩眼睛微动,上次是冒充吕大器的外甥,可能已经传到江南了,稍稍琢磨,道:“自幼随表兄读书,家兄许杰,勉任内阁中书。”

    柳德丰神色顿时微变,正色了两分,看着朱栩道:“原来是许大人的兄弟,柳某眼拙,听说许大人即将外调,任江。苏参政,不知是否属实?”

    那蒙面的李姑娘,抑郁的方公子都目光转向朱栩,态度重视了三分。

    朱栩微笑,道:“确实如此,再有半个月即将上任。”

    柳德丰大喜,笑道“那不是外人,我与许大人也有多面之缘,朱兄弟今后就是我的兄弟,有什么事,尽管报我的名字,今日能遇上,着实是缘分,我来摆宴,不醉不归!”

    朱栩心里越发想吐,这位柳大人真是一点德行都没有,若不是还稍有顾忌,只怕要当面拉他拜把子了。

    对面的方公子却心知肚明,稍稍正身,虽然依旧没有说什么,神态却在悄悄变化。

    许杰,内阁中书,虽然是出自‘信王党’,却是左次辅毕自严的心腹,这样的人外放,用不了多久就会是一省巡抚,封疆大吏,加上朝中有人,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位列朝班,大权在握,谁敢轻视!

    李姑娘看着朱栩的双眸也在微动,稍稍倾身,软声细语的道:“刚才不过是戏言,朱公子切莫在意。想来朱公子应当是与方公子一样,科举在即,来小妹这里听一曲,缓解压力……”

    柳德丰顿时会意,大声笑道:“李姑娘说的是,朱兄弟才华横溢,样貌出众,今晚的入幕之宾非他莫属……”

    李姑娘脸上绯红又现,含羞带怯的轻轻低头,却是睫毛轻眨,双眸如水望着朱栩。

    方公子皱了下眉头,抬头看着柳德丰,眼神里厌恶一闪,端着酒杯默默无声。

    朱栩不动声色的将这些人的神色尽收眼底,顺着柳德丰的话道:“呵呵,柳大人客气了。因为朝廷有那个‘九条’,所以在下行事是小心谨慎,生怕被抓住,外加家兄调任在即,自是不敢乱来。”

    ‘不敢乱来还不是来了,嘿嘿,同道之人……’

    柳德丰心里自认将朱栩给看透了,颇为自信的摆手道:“朱兄弟初来江南可能不知道,朝廷那些规定,出了京城就是一纸空文,别说在扬。州了,整个南直隶也没谁真的当真,放心就是,这位方兄弟的父亲也是江。苏参政,你说,巡抚衙门敢来抓人吗?”

    朱栩神色微动,看向这位方公子道:“可是方潜夫方大人?在下来之前家兄有过交代,让我特别去府上拜访,没想到在这里遇上……”

    这位方公子就是江。苏右参政方孔炤的儿子,方以智。

    方孔炤,字潜夫,为人严禁,军政皆通,在陕。西,山。东都任过职,是一位干吏,洪承畴曾经上书,称他‘遇事敏达,不唯上而唯实,冷静果决,有大智’。

    方以智嘴角动了动,放下酒杯,勉强的抬了抬手,道:“若是朱兄今后有什么麻烦,尽管找我,些许小事,还用不着我父亲出面。”

    朱栩心里轻叹,所谓的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这位方孔炤只怕是要让他失望了……

    柳德丰对朱栩更加热情,毕竟‘前途更远大’,乐呵呵的道:“朱兄弟,可有住所?愚兄在小秦淮上恰好还有一个院子,你若是喜欢,我就送你了……”

    这样一个院子,起码千两银子,这柳德丰还真是舍得下本啊!

    朱栩脸上不动声色,笑着道:“那多谢柳大人。”说着转向方以智,道:“方兄,在下记得你是复社之人,为何今独见你一人?”

    方以智猛的酒杯砸在桌上,神色更加的阴郁。

    朱栩微眯眼,不漏分毫的继续道:“莫非是在下说错什么了?”

    方以智脸角抽搐,盯着撒了大半的酒杯,冷声道:“当今皇帝昏庸,朝廷无能!可怜我辈赤子心,沦落今为青楼客,可恨!”

    朱栩眉头暗挑,心里暗骂,你们这群人天天纸醉金迷,傍红倚翠,视朝廷纲纪如无物,还一天到晚骂朕是昏君,这青楼你们不来就能死吗!

    柳德丰闻言也冷哼一声,道:“方兄说的不错!前有东林邪党为祸天下,现在皇帝只知铜臭之物,将天下苍生,黎民百姓束之高阁,当真是前所未见,岂有此理!”

    朱栩嘴角动了动,心里也在破口大骂,这帮人他已经忍耐的够久了,死性不改,还天天四处的抹黑他!

    不过他还是想摸清楚现在江南士子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看着方以智道:“虽说张溥被诛,复社大体应该还在,正是方兄踌躇大志之时,为何方兄却如此颓丧?”

    方以智虽然在江南广有才名,可当初复社动静实在太大,为朝廷所忌讳。尽管他的父亲是从三品的高官,可也无法打破这道藩篱,给他方便。

    方以智眉头紧拧,神色难看,冷笑道:“朝廷连我等小小士子都千盯万防,还有何颜面可言?想我复社三千学子,哪一个不是一心为国,才华满腹,而今呢?凋零四处,天涯漂泊,无处可依,可悲可恨!”

    朱栩听着方以智的话,心里若有所动的道:“我记得朝廷虽然对复社有所讳言,可并没有完全禁止科举,方兄为何出此言?”

    柳德丰喝了杯酒,向着朱栩道:“朱兄弟初来江南可能不知,这朝廷是一回事,咱江南是另一回事,朝廷既然忌讳复社,那还有谁敢点他们的名?他们真若是冒头,不但不可能出仕,更会连累亲族遭罢官夺职……”

    朱栩微微点头,算是明白了,陈子龙,冒辟疆等人都是一顿子怨言,这种怨言即有当初朝廷强行取缔复社,也有现在的不得志。

    不过朱栩也没有多说,方以智这一代人是最为特殊的,在这个时代交替的剧烈时候,要么如顾炎武等人一样,继往开来,勇敢向前;要么死守着过去,抱着圣人教诲,与朝廷死磕到底。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即便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威逼着也未必肯听。

    时代的浪涛不会放过任何人,谁也阻挡不了。

    方以智对于复社的凋零心里无比痛苦,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大声道“日出东方兮,叹烈阳早逝;巍峨出海兮,不见古人;摘星犹在兮,商纣难逃;时艰多舛兮,尧舜何在……”

    朱栩眼角直跳,这方以智是借古讽今,骂他是昏君啊……

    不过从方以智的神态中,他也算大致明白了江南士子的一个心态。

    他们渴望参与朝政,对时政有着强烈的革新之念,只是这种念头还只是一个念头,没有任何具体的想法,只是出于‘不满’,想要改变。

    历史上的张溥等人通过控制周延儒等人,间接操控朝局,影响奇大,不能说他们没有才能,只是他们与东林党近乎一模一样,将其他朝臣都视为‘邪党’,恨不得一次性扫清。而对于政务的措施,往往流于表面,只是为了暂时稳妥,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将大明往更深里推,加速它的灭亡。

    视东林党为‘先贤’,想要平反,一心的结党妄图控制朝局……

    这些全都不是朱栩想看到的,也不符大明现实环境。

    ‘希望他们还能抢救一下吧……’朱栩心底暗道。

    一来,他准备重修儒家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来就是顾炎武等人,朱栩着实放了几分期待。三来就是新政,如果这些人能潜下心,务实而为,未必不能另有一番天地。

    与此同时,钱谦益正在江。苏巡抚衙门大发雷霆,将黄立极,方孔炤等人当孙子一样训斥。

    他指责江。苏没有严格执行朝廷的法规,尤其是秦淮河上整日莺歌燕舞,才子名士流连忘返,完全将朝廷纲纪视若无物!

    黄立极沉着脸,不说话。钱谦益是礼部侍郎,钦差大臣,怎么训他都得忍着。同时心里很委屈,江。苏是什么地方,那是南直隶,随便一提溜要么是勋贵,要么是致仕的朝廷大臣,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关系是千丝万缕,他巡抚的位置都还没坐稳,哪里能有什么办法……

    倒是方孔炤蠢蠢欲动,目光刚直,似乎想要开口说些什么,碍于黄立极,无法说出口。

    钱谦益管不得这些,他这次是南方的主考官,皇帝在科举之前肯定会到应天府,要是被他看到这幅场景,还不知道会降下什么样的雷霆之怒!

    钱谦益喷着口水,逼迫黄立极立刻想办法的时候,柳如是在聊。城乘船,顺河南下,在返回金陵的路上。

    第三更,订阅,月票,请不要吝啬,官官急需~

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话() 
钱谦益发了一顿脾气,转身就出了巡抚衙门。

    虽然他是钦差,可没有实权,除了逼着黄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