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旨!”

    曹文诏神色一肃,然后对着不远处另一个瞭望塔上做了一个手势。

    上面的旗令兵猛的转身,用力挥动旗帜,飒飒作响。

    咚咚咚

    与此同时,两边巨大的鼓声响起,仿佛将整个营地都给震动。

    “必胜!”

    从朱栩的左侧方向,九匹白马分别拉着三辆战车,战车上有士兵在敲鼓,轰隆隆缓慢的横穿而过。

    在他们身后,是三百人方阵的盾牌兵,身形微蹲,前倾,带着头盔,右手持盾,左手握刀,步伐整齐,蹬蹬蹬缓步向前。

    接着他们的是弓箭兵,他们背着厚重的弓箭以及箭矢,腰间都是黑铁蛋,左手跨刀,腰杆挺直,神态严整,跟在盾牌兵身后。

    朱栩看的热血澎湃,这些都已经有模有样了,与他登基之前那些杂牌完全不同。

    曹文诏等人没有说话,他们已经看过一次了,可现在还是忍不住激动。

    大明的改变,最彻底,最明显的就是军队了,犹豫军队可以无所顾忌的采用铁血手段,比政务简单太多了。

    且现在这些,只是做给皇帝先检查一番,真正的军演,那是十万人的大军!

    弓箭之后,是枪兵,然后是步兵,最后是炮兵。

    炮兵是用牛车拉着巨大的火炮,缓慢的通过,总共五十门,每一门都硕大,笨重,黑洞洞的炮口令人生畏。

    足足进行了大半个时辰,朱栩是意犹未尽,也知道真正的军演今天是看不到了,拍了拍栏杆,大声笑道:“嗯,很不错,不错!再继续准备,过两日朕将召集南直隶的文武百官都来观摩,不要丢朕的脸!”

    “遵旨!”

    曹文诏,杨肇基,吴襄等人单膝跪地,大声应道。

    大明重文轻武太久了,他们武人备受压抑,对于能扬眉吐气的机会是绝不会放过!

    朱栩在一群人簇拥下,在这个偌大的营地慢慢的走着,观察着。

    这里的布置远超朱栩想象,各项训练,后勤,军备都已经算是‘先进’了,同时也发现了这个营地的巨大,东西南北都没有尽头。

    足足一个时辰,朱栩才回到虎贲军大营,一个颇为简朴的院落。

    朱栩坐在主位上,看着近二十多将领,压着心里的激动,语气轻松的笑道:“强国与强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强兵方能立国,强国造就强兵,这里面的关系上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所以,强兵将我朝的既定国策,谁人都不能动摇!”

    曹文诏等一群人都坐在下面,微躬着身,认真的聆听。

    朱栩看着这群人,心里早有的腹稿再次推敲一番,慢慢的道“自宣宗以后,我朝中武事渐渐飞驰,以至于到了天启年间,竟然找不出一支成建制,可战的军队,辽东溃败也有此原由。”

    “有些人将我大明四周给圈起来,自以为安全,然后就马放南山,坐享太平,无所事事,任由武事败坏,毫不在意,朕深恶之!”

    “当然了,这些怨不得在座的诸位,也怨不得武将,我朝是文臣治国,武将被贬抑,殊不知无武国不立,无武国不平,我朝要政军分立,要永远保持强大的武备,永远先进,不能故步自封……”

    很多话朱栩在京城讲效果不大,可在这里不一样,当着一干武将的面,必然是有振聋发聩的效果!

    曹化淳看了眼在不远处记录的内监,站在朱栩身侧,默默的听着。

    这些话朱栩从来没有长篇大论的说出来,他也是第一次听。

    曹文诏等人都很激动,这是皇帝当面给他们的‘保证’!

    这是皇帝或者是景正新朝对‘武将’,‘军政’的一次重新定位,势必影响深远!

    朱栩长篇大论的说着,直到最后才道“嗯,说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在座的诸位,朕立志中兴大明,其中最重要的支点就是要建立一支强兵,如太祖太宗一样,可以横扫六合八荒的强大军队,而你们,都是朕千挑万选出来的,朕先不说拜将封侯的大话,但有功必赏是朕的准则!”

    “臣等原为皇上效死命,卫我大明!”曹文诏等人猛的起身,齐齐的单膝跪地,沉声道。

    朱栩笑着摆了摆手,道:“平身吧。”

    “谢皇上!”地上的一群人都很激动,这是皇帝在与他们说话,在给他们许诺!

    已经多少年没有这种事了?

    朱栩转身向不远处记录的内监,道:“润笔一下,署朕的名,发给内阁,明发报纸。”

    “遵旨!”内监道。

    接着朱栩便与他们叙话,从各个方面了解,这一‘聊天’就是一个多时辰,连午饭都错过了。

    直到发现这群人面带疲倦,朱栩才放他们走,大堂内只剩下朱栩,曹化淳,曹文诏等人。

    曹化淳这会儿中予以有机会,上前一步道:“皇上,海娘娘等人都安排好了,就在军营不远处的一个小院子,很不起眼,请皇上放心。”

    朱栩点点头,没有在意,看着曹文诏道:“老曹,你在仔细筹谋一番,明天吧,朕就召集他们过来。”他心里有些急了,打算尽快南下。

    曹文诏的声音铿锵有力的道“皇上放心,我拿人头担保,万无一失!”

    朱栩笑了笑,曹文诏做事向来周详,不需要他担忧。

    端着茶杯喝了一口,转头看向曹化淳道:“外面的情形怎么样了?”

    曹化淳道:“没有异样,只是几处最繁华的街道上现在一个人影都没有,”

    朱栩嘴角翘起,微不可察的冷哼一声,道:“不着急,朕要再看看,还有那些人会跳出来。”

    曹化淳应声,心里却在好奇,这一次皇帝到底要做什么?

第六百八十四章 极端() 
太阳渐渐西落,将应天府散落的一片金黄,葱葱郁郁。

    可这片金黄丝毫没能改变应天府的‘凄凉’之感,大街上一个人影都没有,一阵冷风过境,尘土飞扬。

    现在已经不需要有人出来砸店了,或许是感觉到了气氛不一样,越来越多的商铺加入了关门的行列,由此不断的扩大,遍及了整个应天府,还有这向周边府县蔓延的迹象。

    无数人在暗地里议论纷纷,猜测不断,不知道这件事会怎么了结,忧虑异常。

    秦淮河北岸,邡悠楼。

    这是盐商中最大的一个酒楼,在秦淮河上是一大标志。

    此刻聚集了数十人,分四桌,每一桌都是衣衫华贵,满身富态。

    徽帮的陈胖子坐在主位边上,一脸大喜的端着杯子,向着隔了一座位的貌似六十多的老者,举着酒杯大声道“三叔,这次全仰仗您了!”

    坐在主位上的老者,神色平淡,抬眼看了他一眼,缓慢的端起酒杯,然后一扬而尽。

    陈胖子大喜,连忙又给倒上,接着环顾一圈,声音满是激动的道:“诸位,今天我们让巡抚衙门,让朝廷看到了我们的实力!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一定会妥协,更改盐政,否者,我们绝不退让!”

    “绝不退让!”

    “绝不退让!”

    “绝不退让!”

    酒楼里的人都跟着大叫,神色坚定,目光灼灼。

    他们都是‘新政’的‘受害者’,此刻聚集在一起不单单只是为了反对‘盐政’,他们是要让朝廷看到他们的实力,废除整个‘景正新政’!

    陈胖子眼见将情绪调动起来了,满意一笑,转头看向主座上的那位‘三叔’,一脸热切的道“三叔,你说几句吧,我们大伙都是为了你来的。”

    陈胖子话音一落,酒楼里为之一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这位‘三叔’。

    老者抬头看了眼众人,眼神里微光一闪,苍老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淡淡的开口道:“老夫也没有什么话可说,所谓的‘官逼民反’,我等也是不得不为,在座诸位的损失,有多少算多少,老夫会悉数奉上,决不让大家吃亏!”

    众人一听都是大喜,嘴上还是客套的道:“三叔说笑了,哪能要三叔给。”

    “是是,我们都是为反对朝廷的‘昏政’,还要多谢三叔挑头……”

    “自然是我等自负,定然也用不了多久,三叔无需担忧!”

    陈胖子听着一群人一个个表忠心,他连忙跟上道:“三叔放心,十天半月我们撑得住!三叔不需为我等分心……”

    这‘三叔’听着,微微颌首,过了一会儿道:“我知道你们的担忧,不过都多余了。南直隶对朝廷,对大明的重要性超过你们想象,皇上绝对不敢乱来!”

    陈胖子闻言心里就大松,在座的也都面露笑容。

    朝廷现在的税粮六成以上来自江南,江南八成以上来自南直隶,税银更是直接超过七成!

    试问,谁敢在南直隶乱来?

    ‘三叔’将这群人的表情尽收眼底,脸上出现一点表情,微笑着道“巡抚衙门没有动静,就说明他们知道事情的严重,正在商讨,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事情不多扩大,事情越大,我们成功的就越多,说不得就能回到天启四年……”

    作为商人,他们不希望有税,不希望突然冒出来的乱八七糟的‘公约’,‘准则’,‘规定’,他们渴望回到天启以前,那是现在的他们,梦寐以求的世界!

    “三叔说的是!”

    “扬。州那边已经动起来了,曹大人据说还写了亲笔信……”

    “毕自康大人也写了,苏。州那边也要跟着来了!”

    “大事可期啊!”

    一群人都很激动,七嘴八舌。

    这‘三叔’神色不动,在这坐了一会儿,便走了。

    一群人自然是起身相送,热情无比。

    巡抚衙门。

    方孔邵,许杰,施邦曜等人都在密议。

    许杰道“方大人,刑狱司可以直接从总督府那边要人,然后对现有衙役的进行大量裁撤,这样就都会听我们的……”

    施邦曜道“下官赞同。刑狱司连夜组建,明日我等训练一番,定可大用。”

    那主簿道:“督政院也可一用,既然王北承‘投诚’,那就应该拿出投名状来了……”

    “这次之后,必然案件颇多,大理寺不妨先搭个架子……”

    “人手倒是不缺,不管是中立的,还是支持的,现在都可拉拢过来……”

    “不错,省报,府报也该立起来,士林之间舆情必须掌握在巡抚衙门手中!”

    方孔邵静静的听着,心里颇为欣慰,白天之前他还是孤家寡人,今日就有了这么多帮手,这些谏言都可迅速成效。

    “好,不要浪费时间!”

    方孔邵站起来,沉声道:“连夜行动!”

    “遵命!”一群人站起来,肃声应道。

    众人刚要离开,方孔邵又道“许大人留一下。”

    许杰一怔,转身又走回来。

    方孔邵眼神微微犹豫,还是开口道“许大人,皇上……那边你有什么消息?”

    许杰顿时就明白方孔邵的意思了,道:“大人不用担心,下官未曾与皇上有过私下联系。”

    方孔邵其实是想求见朱栩,探一探他的想法,见如此便道:“嗯,这几天受累,过几日再为你办一个盛大的欢迎宴。”

    许杰倒是不在乎,应了一声便出去。

    巡抚衙门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对于‘新政’来说,百废待兴都不为过。

    吴家大院。

    曾经辉煌,热闹,车水马龙,人潮如织的吴家大院,现在静寂的可怕,黑灯瞎火,没有一丝的生气。

    这里在过去是勋贵,高官,富商们热衷来的地方,哪怕是当初的六部尚书,魏国公等人都是这里的常客。

    一处幽暗的房间内,一个苍老的不行的老者斜躺在摇椅上,闭着眼,一动不动,没有一点生气,甚至说外人都难以分清他是否活着。

    在他不远处,还有三个老者,六七十的模样,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颇为恭敬。

    右侧的一个看着摇椅上的老者,皱眉道:“父亲,我们真的要这么做吗?景正不是天启,也不是万历,不能用常理揣度。”

    中间一个顿时冷哼一声,道:“大哥,没什么好怕的!景正要逼死我们,没那么容易!”

    最左侧的看着闭目,没有一点气息的老者,沉吟着道:“父亲,现在已经开始,没有回头路,既然景正已经到了应天府,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做?”

    摇椅上的老者一动不动,好半晌才缓慢的睁开眼,双眼浑浊的已经看不清瞳孔,脸上都是深深的皱纹,嘴唇干燥的裂开,他的声音有些断断续续,每一个字都好似很费力气,可每一个字都异常的清晰:“亦……步……亦……趋……见……好……就……收……”

    三兄弟听着父亲的话,都不由得一愣,继而思索起来。

    吴老太爷是万历朝的礼部尚书,深得万历信任,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近六十多年,从嘉靖朝的内阁争斗,再到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他都看到过,甚至很多都亲身经历,政治智慧不是几个儿子可比的。

    中间的吴老二左右看了眼两个兄弟,看向老者道“父亲,关于税粮……”

    老大顿时就脸色一变,道:“如果南直隶的税粮减少一半,景正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这个不能……”

    老三没有说话,沉着脸。

    他们吴家的能量很大,有太多的办法的让南直隶的税粮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就会让朝廷,让皇帝感觉到‘疼痛’,迫使他们做出改变。可这不是没有副作用,那就是朝廷或者景正会报复,这种报复不是他们能够承受得起的。

    ——现在已经不是天启以前了,当今的景正不讲规矩!

    吴老大的话音刚刚落下,吴老二火气立马又上来,怒声道:“景正已经把我们逼到这个地步,难道我们还要去摇尾乞怜吗?”

    吴老太眉头一皱,道:“‘景正新政’虽然值得商榷,但我们也不能太过,否则……”

    “否者能把我们怎么样?”吴老二的怒气彻底被激发出来,直接冷声道:“否则如何!我们吴家也不是好欺负的,南直隶的盐商,粮商哪一个不讨厌新政,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景正一定会知道厉害!”

    吴老太爷双眼已经缓缓闭上,他在节省一切力气。

    吴老三听着两个哥哥争论起来,不由得皱眉道:“听父亲说。”在吴家这一代中,吴老三是核心的地位。

    两人马上就闭嘴,转头看向老者。

    但是老者没有说话,一直都没有说话。

    三兄弟对视一眼,然后站起来,对着老者微微躬身后就退了出去。

    三兄弟在另一间密室聚集在一起,都面沉似水。

    虽然外面的‘事业’如火如荼,给了整个南直隶一个惊喜,可接下来的事情更加麻烦,需要更小心的应对以及操作。

    一不小心,他们吴家都要跟着陪葬!

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 
吴家这三兄弟,都已经六十开外,可每一个都精神矍铄,没有寻常老者的疲态。☆◇▽☆☆番茄…‘.

    吴老二脾气最为火爆,左右看了看,哼了声道:“到底如何,总该有个说法吧?”

    吴老大倚靠在椅子上,面沉如水,道:“暂时就这样,等等看再说。”

    “等等看?”吴老二炮火转向吴老大,嗤笑一声道:“还要怎么等?等巡抚衙门反应过来,将我们都一网打尽吗?你们都别忘了,八年前父亲就说过,二十年内必然会改朝换代!这就是乱世,就要不择手段,抢占先机!”

    吴老大眉头皱了皱,道:“可出了景正!这几年你都看在眼里,他力促改革,企图中兴大明,也颇见成效,我等不能再盲动,不能做那出头鸟!”

    吴老二冷笑更多,道“成效?成效在哪里?你看不到吗?整个大明都乱了,天下没有一处是太平的,若天启年之前或许还能撑二十年,依照景正这么折腾,最多不出五年,必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大明已经离亡国不远了!”

    吴老大眉头皱的越多,沉声道“景正的革新虽然糊涂,得罪了太多人,但他成功压制了各地的乱象,现在的情形远比天启,甚至万历年间要好……”

    “那是假象!”吴老二声音更大了三分,怒声道:“是空中楼阁,只要一根柱子断了,整个大明都就塌掉,我们吴家不能跟着大明陪葬!”

    吴老大忧心忡忡,如果任由吴老二这么乱来,非得毁了吴家不可,心里不安,神色犹自坚持的道:“总之在景正没有倒之前,我们吴家决不能冲在前面!”

    吴老二一见吴老大气势弱了下来,越发大声道:“我吴家想要屹立不倒,就要率先做事……”

    “好了!”

    吴老三沉默了半晌,终于开口道:“现在急的不是我们,急的是巡抚衙门,是景正!他在南直隶一天就是一天,我们先不动,看他怎么办,我们的底牌不能全部掀开给他”

    吴老大,吴老二两人都是一愣,旋即若有所思,都没有说话。

    吴老三在吴家的地位是‘代家主’的角色,他开口,其他人都不能轻易反驳。

    吴老三神色平静,目光微闪,心底在自语:‘景正,现在整个南直隶都被调动起来,与南直隶作对就是自毁大明,你会怎么做?’

    这一夜,太多的人无法安睡,在辗转反侧中熬到天亮。

    一大早,巡抚衙门依旧热闹异常,忙忙碌碌,显然昨夜不曾休息。

    从巡抚衙门不时有人走出,在总督府,应天府等各个衙门兜兜转转,穿梭不休。

    应天府现在形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局面,那就是‘罢工’的商铺越来越多,不断的向四周辐射,可官府我行我素,对这些视若未见,自顾的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朱栩来的时候,江南一片和煦,春风荡漾,烟花漫天。

    现在却是冷风萋萋,山雨欲来风满楼。

    朱栩坐在马车里,看着清冷的街道,寂静无人的前路,不由得感慨道:“朕这一趟算是开眼界了……”

    曹文诏骑着马,跟在朱栩边上,神色多少不好看,却还是哈哈笑道:“都是土鸡瓦狗,皇上无需在意。”

    朱栩笑了笑,这自然他心上,低头看着手里的一道厚厚的‘账簿’,这是十大粮仓中‘应天粮仓’的数据。

    默默的翻着,不时点头,这粮仓当初是傅涛按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