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5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化淳抬头看了一眼朱栩,躬身道:“遵旨。”

    这时,一阵暖风出来,将屋檐下的铃铛吹的叮叮当当,清脆悦耳。

    朱栩眯了眯眼,道“再传旨,八月,京中三品以上大员,不分文武,随朕去皇家林苑打猎,为期十天……定制!”

    曹化淳目光微变,犹豫着道:“奴婢遵旨。”

    由此开始,大明的尚武之风会进一步浓烈了。

    黄太吉死,建奴剩余的‘归顺’,这在大明自然是一大盛事,这是大明强盛,皇帝武功至伟的又一个力证。

    整个京城都沸沸扬扬,热闹漫天,青楼妓馆,茶馆酒肆,这几天是喧闹无比,仿若过节。

    内阁也是颇为欣喜,毕自严罕见的抱着茶杯,与孙承宗,靖王,汪乔年,孙传庭,傅昌宗等人闲聊,笑容也是多了不少。

    众人大多很轻松,放下平时的拘谨,笑着说些有的没的。

    黄太吉或者西走的建奴是大明的一块心病,现在黄太吉死了,余孽归顺,这等于辽东彻底扫除了威胁,大明高层自然是浑身一轻。

    没用多久,在南直隶,神龙府,布木布泰也收到了一封信。

    苏沫儿看着这封信,直皱眉,抬头看向布木布泰道:“小姐,黄太吉这是什么意思,让你照顾一下他的人,庇佑他们,这不是想要害你吗?”

    布木布泰看着这封信,神情平静的很,道:“将他这封信连同送信的人,一起押送入京。”

    苏沫儿吓了一跳,连忙道:“小姐,这样做皇上肯定会起疑心的,不如我们悄悄将人杀了,将信烧了,这样就没人知道了。”

    布木布泰瞥了她一眼,道:“你不懂。”

    苏沫儿看着布木布泰,认真的道“小姐,这件事真不是小事,何况三殿下还在宫里,如果皇上生疑,不说我们会如何,三殿下这辈子也完了,一定要谨慎。”

    布木布泰看着她,道:“你确定这封信真的是黄太吉的?即便是真的,你确定没有其他人知道?这封信能从宁夏镇千里迢迢来到我这里,你不觉得奇怪吗?”

    苏沫儿听着,顿觉心惊肉跳,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布木布泰起身,道“我过一阵入京,你准备一下。”

    苏沫儿这会儿不敢说话,慌忙应声,道:“是小姐。”

    布木布泰看着苏沫儿离开,坐了一会儿,转身进了房间,拿出了一个小箱子,放在桌上打开,里面都是小孩子的衣服,玩具,琳琅满目,似乎什么都有。

    布木布泰脸上带着笑容,仿佛已经到了京城,看到她儿子穿上,玩这些玩具的情景。

    等了几天,在布木布泰入京的时候,在南安南的多尔衮也终于收到了黄太吉的密信。

    这个时候,房间里只有多尔衮,多铎兄弟二人。

    多铎看着黄太吉的密信,神色有些惊慌,道:“哥,黄太吉这是要干什么?让我们造反?”

    多尔衮左手里拿着信,右手摸索着大拇指上的扳指,表情淡漠,目光阴冷的看着。

    黄太吉在心里给他规划了一个路线,就是先吞并安南,同时挑动大明内乱,乘机北上伐明,恢复他们大金国。

    多铎看着多尔衮的表情,道:“哥,不能听黄太吉的,他害的我们还不够惨吗?”

    多铎真的很慌乱,并且有些害怕。

    虽然他们的南安南地盘不小,人口,良田很多,大明那边几乎没管,看似他们实力很强,但真正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大明强大的他们无力去反抗!

第1168章 纳妃() 
多尔衮看着这封信,依旧没有说话,眸中闪烁着冷光。

    多铎忽然一惊,道:“哥,我们不能这么做,至少眼下不行,别看他们没有在北安南布置兵马,甚至云南都没有多少,那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我们一旦北上,他们的海军就会登岸,火炮能轻而易举的摧毁我们的根基,我们不会胜的……”

    “我知道。”多尔衮淡淡的开口。

    旋即他将这封信放到了身边的蜡烛上,看着这封信烧起来,面色幽暗难明,道:“黄太吉说都是对的,没有一点错。但我不会照他说的做,他是一个亡国之军,败军之将,没有资格来教我。怎么复国,怎么复仇,是我们的事情……”

    多铎听着,脸上这才露出笑容,道“我就知道哥不会轻易上当。黄太吉这一死,他的两万多人就归了我们,有了这两万多人,咱们就能作些大事情了。”

    多尔衮看着信烧完,没有留下一个字,这才转过身,道:“暹罗人顽固不化,既然难以招降,就先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让满达海做好准备,三日后发兵!”

    多铎听了大喜,道“哥,早就该这么做了,只有将他们杀怕了,他们才会老实,我这就去找满达海。”

    多尔衮坐着没动,转头看了眼已经烧完只剩下灰烬的黄太吉的信,低声自语道:“你做不到的事情,我能做到,我会烧给你看的,我比你强!”

    黄太吉死,建奴归顺,大明真正铲除了辽东叛乱,这件事虽然对大明有些影响,让朝野震动,但终归是一个插曲,过了没几天,大明朝野的目光依旧在‘新政’上。

    乾清宫,东暖阁。

    辅臣傅昌宗,户部尚书张秉文站在朱栩的御桌前,正汇报今年的夏收情况。

    张秉文道:“皇上,今年免税,减税的州府多了二十个,税粮预计在八百万到九百万石之间,其他税银方面,除了海贸,都会大幅降低,臣预计,今年国库的赤字会增加到了一千五百万两,加上去年的,可能会高达三千万,今年未必能撑下去……”

    傅昌宗接着道:“内阁虽然在压缩支出,但缺额还是很大,‘新政’需要的钱粮十分巨大,回报的时候还没到,朝廷有些声音,建议对一些地方加税,以弥补国库的空虚。”

    “户部怎么看?”朱栩神色不动的道。

    张秉文道:“皇上,户部反对加税,一旦开启加税的阀门,日后加税就会成为朝廷解决国库空虚的唯一钥匙,臣已经向内阁表达了态度。”

    朱栩看了眼傅昌宗,点点头,道:“加税不可行,户部有什么办法?”

    张秉文道:“臣等在商议,除了农税外所有的税种进行统计,调整,使得更加合理,这可以增加一部分,但有限。开源之法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实施,臣已经与皇家钱庄商讨过,必要时候,可以拆借一些,以渡过眼前困境,只要到了明年,工部,帅府的支出就会大减,同时移民那边的支出也会得到缓解,日后会省下这笔钱,朝廷能在两三年内消除赤字……”

    朱栩微笑,道:“其实,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借贷,以朝廷的名义借,国库做为担保,付出一定的利息,从民间借银,用以发展,到时候按期偿还本息。”

    傅昌宗,张秉文一怔,慢慢沉思起来。

    这种方法,用以应付灾情中的国库困境,确实是个好办法,但这是双刃剑,如今君明臣贤,自然没有多大问题,若是以后出现昏君,奸臣,那简直不可想象。

    朱栩看着两人的表情,道“这件事,由户部提议,内阁允准,议会大比例通过,方可实行,具体的办法,你们再商议,报给朕。”

    张秉文这么一听,神情若有所悟,立即道:“是,臣明白了。”

    朱栩拿起手边的茶杯,心里倍感轻松。

    现在这些外廷的重臣终于渐渐上了轨道,很多事情无需他亲力亲为,稍微点拨一下就可以了。

    内阁现在的权威性,权力的运作,影响已经大大增强,各项政务推进的尽管有不少阻力,但确确实实在进步,已经有了不少可喜的进展。

    朱栩省了不少心,坐在乾清宫,纵观全局。

    一天后,乾清宫后院,浴室内。

    朱栩与曹文诏正在蒸池子,热气腾腾,两人蒙着脸,躺在两边的椅子上已经好一阵子了。

    过了不知道多久,曹文诏终于拿开蒙在脸上的毛巾,狠狠出了口气,道:“皇上,臣自己打造了不少池子,不知道为什么,还是皇上这里最舒服。”

    朱栩蒙着脸笑了声,拿开毛巾,在脸上擦了把,坐起来,依靠在椅子上,道:“不是说要去展开全国野训吗?怎么还有空跑来朕这里泡池子?”

    曹文诏嘿嘿一笑,道:“臣也不知道,这黄太吉临死前,居然还想坑我,臣觉得,还是来跟皇上说一声比较好。”

    朱栩毛巾擦着脸上的汗,笑着道:“不止你,朕也收到了,布木布泰也有,这就三封了,虽然其他的朕不清楚,但多尔衮肯定也有一封,也不算阴谋,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就是要在朕心里种下一根刺……”

    曹文诏隔着雾气观察着朱栩的神色,不动声色的赔笑道:“一个亡国之人如何能理解皇上的心胸,他这是临时前还枉做小人,让我们看笑话。”

    朱栩听着他谨慎的声音,摇了摇头,道:“行了,黄太吉这个小人做的虽然失败,却不是败在朕的心胸上,而是败在了对我大明的缺少了解,回去之后,好生练兵,其他的不要多想。”

    曹文诏心里这才松口气,道:“是。皇上这是养兵,臣一定给皇上养好了。”

    朱栩倚靠着椅子,笑着又闭上眼。

    他心里在感叹,黄太吉这些计策确实算不得高明,却很狠辣。他也算是帝王,自然明白帝王心,这种‘刺’不种还好,一旦种下就会生根发芽,时机一到,就是君臣决裂之时。

    到时候是朱栩大开杀戒,还是曹文诏或者多尔衮等兵变成功,都算是他计谋成功,临死前胜了一回。

    这种事情,血迹斑斑的史书已经用无数史实证明了。

    但是黄太吉低估了朱栩的目光,朱栩的目光看的太远,远的黄太吉想象不到。所以,黄太吉在意的那些事情根本不朱栩眼里,自然,他的阴谋也就落了空。

    曹文诏当天便离京了,朱栩没有额外赏赐什么,也没有送行,就是一起泡了个池子。

    但曹文诏走的很舒坦,异常的开心。

    如果朱栩赏赐什么,或者送行,他就真要担心,准备后事了。

    又过了几天,在六月中旬,布木布泰奉召进京。

    永清宫。

    一番激烈的运动后,朱栩拥着布木布泰,正在享受余韵。

    布木布泰侧脸贴着朱栩的胸口,轻声道:“臣妾已经批准了五个海贸口岸,台湾,广州,神龙府,泉州,天津卫,涉及海贸的商会多达四十个,船只有三百多艘,与其他各地的海贸越来越多,单单臣妾手里的,每年的收入,扣除支出,还有两千万左右,加上其他的,三千万一年还是比较稳定……”

    这其中一大部分是来自于香料等的垄断,这是年入千万级别的暴利。

    朱栩的左手在她如玉的背上滑动,没有说话。

    布木布泰道:“神龙府的各项机构基本完成,南直隶没有干涉,税收有一部分也给了他们。臣妾筹建的万国商贸大会,两年一次,明年,臣妾想请皇上去看看……”

    布木布泰说的都是‘工作上’的事情,语气相当平稳,没有丝毫波动情绪。

    “臣妾已经看过熠儿了,白白胖胖,皇后娘娘有心,臣妾感谢过了……”

    “太后娘娘希望臣妾留在宫里,臣妾说回来请示皇上……”

    朱栩听着,微微点头,道:“这次来了就多住一阵子,熠儿不小了,你要是想,就带去住一阵子。朕不强迫你,等你想入宫了,朕就册封你。”

    布木布泰侧面动了下,抿了抿嘴,道:“皇上,姐姐向来不懂多少人情世故,若是有莽撞皇上,还请皇上多多宽宥,莫要怪罪……”

    朱栩侧头,用手挑起她的下巴,道:“说了这么多事,人,都是别人的,你呢?”

    布木布泰脸上还有红晕,眨了下眼,道:“臣妾已经很满足,没有其他奢望。”

    朱栩看着她,道:“‘亡国暗夫,如何与陛下相比?’这句话是你说的?”

    布木布泰道“是。”

    朱栩翻身就将她压下,道:“冲你这句话,朕再赏赐你一个孩子。”

    布木布泰惊呼一声,就被红被盖头。

    布木布泰的到来,算是朱栩后宫聚齐了。但相对来说,朱栩的后宫还是少了许多,子嗣也并不多。

    第二天在慈宁宫吃饭的时候,张太后决定再给他纳娶二人,态度相当坚定,不容他反驳。

    但是令他意外的是,张太后的人选都已经选好了,一个是张筠的妹妹张姝,一个是琉球的那个尚婧。

第1169章 太妃丧() 
对于后宫,朱栩一直觉得还是‘精简’为上。

    大明的历代后宫,从开国以来就没有平静过,近期是越演越烈,越来越离谱。

    从郑贵妃到客氏,李选侍等等,后宫的惨烈不比辽东弱,绝对是一本言之不尽大书。

    朱栩不希望步这个后尘,对于张太后的要求,他只是笑呵呵的不应话。

    桌上有小永宁,小丫头已经十三岁,是个半大姑娘,她握着筷子,插在饭,哼哼唧唧的道:“男人……”

    张太后瞥了她一眼,小丫头撅了噘嘴,拿起筷子扒饭。

    张太后转向朱栩,面色不多和善的道:“这件事我已经与皇后说了,布木布泰尽量也留在宫里,你上点心,不要继续任性……”

    朱栩硬着头皮,刚要说话,一个宫女忽然跑进来,急声道:“娘娘,皇上,太妃,太妃……”

    朱栩与张太后脸色都是一变,对视一眼接着快速起身,奔向仁寿宫。

    老太妃身体不大好,近来后宫一直提心吊胆。

    朱栩赶到的时候,仁寿宫一群人都屏气凝神,在刘太妃的病榻前,一个老太医还在号脉。

    朱栩等人悄悄进来,都是探着头,向里面张望。

    后宫里的人基本都来了,面色凝重,一脸的担心不安。

    床上,老太妃面容憔悴,嘴唇蠕动,似在喃喃自语,给人一种极其无力的感觉。

    朱栩探着头,看着老太妃的神色,没敢多言。

    张太后,张筠,李解语等人站在朱栩后面,遥遥的看着,紧张不安。

    好半晌,太医转过身,抬手向朱栩。

    朱栩一颗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低声道:“怎么样?”

    太医抬着手,道:“皇上,怕是就这一两天了。”

    老太妃已经撑了不少日子,危险了好多次,但这一次,朱栩觉得是真的了。

    他心里沉重,摆了摆手,然后上前。

    老太妃躺在那,偶尔出声,但已然是弥留之际的模样,听不清说的是什么。

    张太后上前,轻声叹道:“你也不要太伤心了,老太妃之前虽然迷糊,但也说了后事,要越简单越好,不要大操大办,也不要跟神祖合葬,她没那个资格……”

    朱栩点点头,坐在老太妃床边上,拉着老太妃的手,眼前迅速浮现他与老太妃的过往。

    这是一个有智慧的慈祥老人家,对他,对后宫帮助不知道多少,以前那个精神矍铄,笑声朗朗的老人家,现在躺在这里,一点反应都给不出。

    朱栩悲从心中起,双眼酸涩,忍不住的流出泪来。

    张太后,张筠等人就更敏感一些,纷纷跟着啜泣。

    朱栩等人一直在守着,直到半夜。

    老太妃一直躺在那,似乎有些回光返照,偶尔还能睁开眼睛,但对外界一点反应都没有,更是不能说话。

    朱栩半天没有处理事情,内阁那边也有了反应。

    孙传庭与傅昌宗,靖王等聚集在一起,说完正事,就说到后宫。

    “皇上大半天都在仁寿宫,老太妃怕是真不行了。”傅昌宗摇头叹道。

    靖王道:“是啊,皇上这大半天都不见人,想必这次是真的了。礼部那边已经在准备……”

    孙传庭道:“待会儿我们去见见毕阁老,将最近的事情拢一拢,就不要烦皇上了。”

    几个人都点头,傅昌宗忽然道:“听说江左那边对商税抵制很大?”

    孙传庭面色凝重,道“嗯,朝廷以及地方对这个认识不足,内阁还要发文,督促地方加大力度执行,税务总局那边也要树立权威,商税现在是国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不能有一丝松懈,任何人不能成为阻碍!”

    傅昌宗沉吟着道:“等过了八月的大猎,我打算去趟南直隶,给他们施施压。”

    地方高层虽然已经被大修过,但地方的顽固势力,尤其是基层的依旧庞大,根基深厚,涉及的钱粮之类,抵触的不知凡几。

    孙传庭点头,道:“可以。我过几天去一趟辽东,现在辽东能自给自足了,有些地方,不看看不放心。”

    靖王听着,没有插话。现在大明的事务是千头万绪,每个人都分身乏术,内阁辅臣,六部尚书这些大臣动不动出京已经是常态。

    第二天,天色未亮,宫里突然响起钟声,沉闷,忧郁。

    数着钟声,整个皇宫都知道,这是丧钟,宫里有贵人过世了。

    内阁的几个人全都在,默然一阵,都齐齐起身,换了衣服,请旨入内廷。

    朱栩,张太后,张筠等人都很悲伤,坐在偏殿,看着内监,宫娥等进进出出,沉闷,压抑。

    好一阵子,张太后,张筠等人才劝慰朱栩。

    朱栩摆了摆手,道:“你们去吧,朕在坐会儿,告诉外廷,不要进来了,老太妃生前遗愿,丧事极简,不用大费周章,该省的都省了吧。”

    曹化淳还是第一次见朱栩这么悲伤,默默的应着,退了出去。

    宫里迅速办起了丧事,因为守孝的缘故,皇宫变的沉寂,连带着似整个京城都沉寂了。

    到了七月才算好一点,宫里多少有点热闹。

    坤宁宫,小淑娴,小慈烨,小慈煊,小慈熠四个小家伙在嬉闹,张筠,李解语,海兰珠,布木布泰几人坐在一旁说笑着。

    张筠与海兰珠的身孕已经八个月,两人都挺着大肚子,与李解语,布木布泰等说话。

    几个小家伙都是三四岁,能跑能跳,能说能笑,在宫里四处乱串,谁也治不住。

    朱栩从外面进来,几个小家伙看了一眼,你拥我挤的欢呼着跑到另一边去了。

    张筠等人连忙起来见礼,道:“臣妾参见皇上。”

    朱栩笑着打量几人一眼,道“都免礼,坐吧,今天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