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野重胜想了一阵,道“筑后,肥前,肥厚的兵力基本都被伊豆守带走,留下的,只怕还没有我们多。”
黑田高政面色冷漠,道“你是说,西海道几乎没有兵力,明人可以长驱直入了?”
久野重胜跪坐着,道“九国本就元气虚弱,伊豆守征兵严厉,几乎带走了所有的武士,除非伊豆守北上,抗击明人,否则西海道五国,根本无力抵挡明军。”
其他家老神色一样的沉默,这样的情形,他们看得很分明,因此倍感压力。
黑田高政神色越发的森然,道“伊豆守到底在哪里?幕府莫非要舍弃我西海道不成?”
一群人尽皆无声,明人来势汹汹,在萨摩藩陈兵近十万,虾夷岛六万,海军三万,近二十万大军,可见幕府压力之大。
但他们面对的不是这些,而是明人已经围困了福冈城,他们是死,是生?
黑田高政看着众人沉默的神色,冰冷的道“你们说,怎么办?”
一群家臣自然是沉默,明显的以卵击石,谁都不愿做那出头鸟。
就是这个时候,一个武士再次冲进来,道“殿,城外有一个人求见。”
黑田高政早就不耐烦,冷声道“打发走!”
但猛的黑田高政又反应过来,道“是谁?明人的说客?”
武士跪在地上,道“他说,他叫做冈本越后守,现在叫金忠善。”
筑前藩与朝鲜只隔了一个对马岛,并且对于丰臣时代的最大的叛徒自然很是了解。
众人听着‘金忠善’这个名字,脸色都十分不好看。
这是朝鲜金家的国姓,这个冈本越后守,不但背叛丰臣秀吉,更是连名姓也改了,彻彻底底的背叛了倭国!
。
第1348章 围猎()
在坐的对视一眼,黑田高政面色变幻一阵,道:“让他进来吧。”
已经六十多岁的金忠善,缓步走进来,神色颇为感慨。
其实,前几年,他就厌恶朝鲜内部的争斗,辞官著书,这一次,是接到朱栩的旨意,特地来倭国走一遭。
要说心情复杂,大概没有比他更复杂的了。
看着这座熟悉陌生的福冈城,他拄着拐,缓步走了进去。
金忠善是丰臣秀吉时代的老人,相对于黑田忠之算是前辈了。
他走进来,黑田家的上上下下,目光都落在他身上,眼神轻蔑,冷笑,不屑不一而足。
金忠善对于他们的目光视若无睹,看着主位空缺,目光瞥向在座的人,淡淡道“我不带兵,说完就走。天朝兵临,强几十年百倍,半个时辰,若是不降,城破,鸡犬不留。”
金忠善说完,转身就要走。
黑田高政没有说话,看着他离开。黑田家有些人意动,但看着大势,并没有说话。
黑田高政目送金忠善离开,表情阴沉,却还是没有表态,一干家臣同样只语不出。
这个时候,侧门。
黑田忠之站在这,将一切尽收眼底。
他心里冷哼一声,转身继续向后堂走去。
黑田忠之走到后堂,已经有人在等着了。这是黑田八将之一,黑田家臣,黑田利隆。
他道“殿,已经准备好了。”
黑田忠之脸色冷漠,道:“好,你现在就做,趁着他们没有发觉,将他们都捆了!”
“是!”黑田利隆同样语气冷漠的说道。
幕府的处置,不止黑田忠之不满,黑田忠之的人也不满。他们一直在寻求翻盘的机会,现在,明人就是这个机会!
黑田忠之看着黑田利隆走了,瞥了眼身旁的家臣,道“明人那边条件谈好了?”
这个家臣道“是。说了,到时候,九国岛南北分治,南方是桦山久守,北方是殿的,只是,殿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毕竟,桦山久守可是对大明有重大功勋的人。”
黑田忠之眼神有狂热之色,道:“投名状?好,我有!”
家臣一愣,却没有问,心里在好奇,黑田高政的‘投名状’到底是什么,居然让他有这样的底气。
在黑田忠之说话的时候,黑田利隆已经带着人,冲进议事厅,冷声道“将所有人都绑了!”
黑田高政一眼就认出了黑田利隆,脸色微变,沉声道:“黑田利隆,你要干什么!”
黑田利隆拔出手里的剑,道“奉家督之命,捉拿你们,胆敢反抗,就地格杀!”
黑田高政,黑田长兴以及一干家臣等大怒,但还不等他们大骂出声,涌入了四十多个武士,直接将他们打倒在地,捆绑起来。
没有半个时辰,黑田忠之就压着黑田高政等黑田家的几乎所有骨干,跪在李定国身前,举着筑前藩的权守印,道:“黑田忠之,向天朝将军请降。”
在他身后,是筑前藩大大小小的武士,还有被捆绑着,不肯投降的黑田高政等十多人。
李定国表情不变,道:“你说,你能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北方五国?”
黑田忠之举着手,道:“是,下臣向将军保证,半个月内,五国尽归天朝。”
九国岛,如果北方五国尽归大明,外加萨摩藩以及早就被萨摩藩吞并的大隅,就只剩下日向,肥厚两国了,这也是九国岛疆土最大,人口最多,土地最富饶的两藩。
李定国接过他手里的权守印,沉声道“好。如果你能做到,本将保证,五国就是你的了!”
黑田忠之脸色不动,心里狂喜,道:“是。下臣领命!”
李定国转向副将,道:“兵贵神速,你带三千人,给他压阵!”
“是!”副将领命。
黑田忠之知道,这是要监视他,却也不在意。领命之后,先是对黑田家的‘叛徒’大开杀戒,对于不服从黑田忠之的人,尽数诛杀。
接着,他从各地抽调,强迫百姓,流浪武士入伍,凑齐了一千人,率先向肥前藩发难,大军长驱直入,迅速攻占佐贺,接着想大村,由于明军的加入,攻城不费吹灰之力,继而黑田忠之掉头,直接扑向最南面的岛原半岛。
这一举动,李定国,曹变蛟等都在盯着,他们在试探,想要找出青山忠俊的大军藏在哪里。
令他们很失望,青山忠俊不在岛原城,黑田忠之快速行动,进入了筑后藩,这个时候,他的军队,已经扩大两千人了。
筑后藩很小,柳川城甚至不能称之为城,横扫之后,大军东进,攻入丰后藩。
或许是这么久了,丰后藩有了准备,大友氏的抵抗很激烈,黑田忠之遭遇了伏击,损失了两百多人。
黑田忠之没有后退,整军夜袭,攻破了日田城,大军直接开拔向藩城府内城。
这一路上畅通无阻,黑田忠之在城外摆阵,继而强攻。
大友氏不是吃素的,筹谋良久,城内有两千多武士,万人百姓,全力守城之下,黑田忠之久久无功,不由得焦躁。
黑田利隆看着府内城,道“殿,我们这么久攻不下来,怕是天朝将军会有想法,影响您将来的地位。”
黑田忠之自然也知道,冷眼道:“你有什么办法?”
黑田利隆瞥了眼其他人,道“我昨日拜见钱副将,看到他们在火炮训练,威力奇大,我们是否,可以借来一用?”
黑田忠之看着近在咫尺的府内城,拿下北方五国就差这最后一步,眼神里冷芒跳动,道:“好,我去说!”
钱宾礼对于黑田忠之的请求,没有拒绝,派给他三十门大炮。
三十门大炮,摆在府内城门不远处,炮声如雷,一颗颗炮弹落下,让整个府内城都在颤动。
有了火炮的协助,黑田忠之的三千人,终于攻破了府内城,发生了一场惨烈多久绞杀。
最终,还是黑田忠之胜利了,他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真的拿下了北方五国。
李定国的七千精兵布置在府内城,府内在海湾处,有曹变蛟舰队的协助,倒也安心。
其他的三千人,监视着黑田忠之,再一次的清扫北方五国,黑田忠之的军队数量,艰难的爬升到五千。
对马岛。
杨嗣昌与参谋部的人在推演,得到李定国的战报,终于松口气,在沙盘上标注了两个点,道“肥厚和日向……记录,命令多尔衮,让他北上,先攻日向,李定国策应。左良玉,试探性进攻肥厚,压缩青山忠俊的活动范围!”
钱瑾孝听着,知道杨嗣昌这是要围猎青山忠俊的十万大军了。
第1349章 突变()
杨嗣昌在背后推演沙盘,指挥着大军调度,准备找出青山忠俊,消灭德川幕府在九国岛的最后的力量。
但青山忠俊也不是吃素的,在黑天忠之吞并北方五国的时候,他一直隐藏着的五万大军,忽然从肥后国的球磨郡飞速南下,直接进入鹿儿岛,大军更是迅速围住了鹿儿岛,将左良玉,桦山久守堵在鹿儿岛,出不得。
此时,多尔衮还在一海之隔的大隅,准备北上,但山县和一一直畏畏缩缩的三万大军忽然出现,挡在丰后藩的两盖山,阻止了多尔衮的北上。
青山忠俊的大军围而不攻,山县和一只是据险而守,似乎打定主意要将明朝的军队挡在萨摩与大隅。
还在明朝研究倭国这些动作的目的的时候,曹变蛟游弋在关门海峡附近的舰队,又监察到了异常。
郑芝龙负责监视这里,天空中的大篮子昼夜不停。
是夜,一个监视的校尉急急的将郑芝龙请上了大篮子,拿着望远镜,道“大人,您看,那几处,这几天一直很安静,看似与往常一样,但是太过安静了。末将试探过,那里戒备森严,很不寻常。末将怀疑,倭国的海军,就藏在这里。”
另一个校尉道“末将等已经仔细探查过了,这关门海峡很不一般,我们的舰队不能轻易进去,不然很可能出不来……”
郑芝龙没有理会二人的话,望远镜里根本看不出什么,但若有若无的灯光,让他心里不安。
郑芝龙放下望远镜,沉着脸道“军情处那边怎么说?”
“军情处说,附近已经没有海盗了,他们的船也都被没收,具体去了哪里,海盗也不知道。还有,军情处说,板仓重昌在这里似乎有特殊的目的,但还没有探查出来……”校尉道。
郑芝龙心里越发不安,倭国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大动作,现在青山忠俊突然发力,连接本国岛与九国岛的关门海峡又有异样,倭国,到底在打是什么主意?
郑芝龙道:“传信给大都督,请军情处认真调查,我们也会密切观察,请示,是否进行试探性进攻。”
“是。”两个校尉应声。
等郑芝龙的消息传到对马岛,杨嗣昌的手里,军情处从各处收集的情报,也飞速的落到杨嗣昌的案头。
参谋处等,连夜推演,一个个表情相当严肃。
在沙盘上,钱瑾孝道“大都督,在大隅,山县和一以三万人挡住了多尔衮的去路,在鹿儿岛,以两万人围城,三万人为机动后备,目的还不清楚。从关门海峡那边过来的兵力,初步预计为三万人,并且他们可能增兵了陆奥藩,以抵挡我们从虾夷岛西进的军队……”
杨嗣昌看着沙盘,默不作声。
另一个参谋,道:“大都督,我们判读,倭国人已经大致摸清我们的情况,并且已经准备抢夺主动权,将决战场放在九国岛……”
“关门海峡进来的至少三万人,现在直逼丰后藩的府内城,很可能是冲着李定国去的,李定国只有一万人,即便加上倭国的降卒,也不过两万,只怕未必挡得住,北方五国,可能会从我们手里丢掉……”
“关门海峡里有针对海军的布置,现在已经难以控制,我们比倭国慢了一步,若是能尽早拿下关门海峡,隔绝本国岛与九国岛的联系,青山忠俊的十多万大军,就是关门打狗……”
参谋们显然推演了很多,认真的对着战局进行检讨,分析。
杨嗣昌目光盯着沙盘,道:“帅府的既定计划,就是要在九国岛磨灭倭国的有生力量,尽管战局有变化,但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我们手里……”
他手里拿着木棍,指着沙盘道:“不管青山忠俊要做什么,我们都只要推进我们的计划即可。他要围就让他围,多尔衮必须尽快突破山县和一的的阻挡,与李定国会师,而后再吃掉关门海峡进来的倭国援兵……”
钱瑾孝听着,道:“左良玉的一万精兵,应该能拖住两三万人,但青山忠俊可用还要不少,他可能也想与援军会合,逐一吞掉李定国,多尔衮,而后是鹿儿岛……”
“他想得美!”
一个参谋冷哼一声,道:“李定国在府内城,即便粮草不多,也没有足够的火器,但有海军支援,一年半载的肯定无碍。现在的关键,是多尔衮要尽快突破山县和一的阻拦,只要多尔衮的五万大军突破了,九国岛就任由他驰骋,青山忠俊根本拦不住!”
杨嗣昌瞥了他们一眼,直起身,沉声道:“传令多尔衮,不惜代价,攻破山县和一,与李定国会师!”
“是!”钱瑾孝一直身,道。
明朝的战略很清晰,没有被倭国打乱,飞鸽传书向四方。
大隅岛的多尔衮,接到杨嗣昌的命令,目光平静的看向下首的代善,多铎等人。
代善道:“这里多山,少平原,山县和一敢堵我们,也就是因为我们多骑兵,却不知道,我们最擅长的,还是步战。”
多铎冷笑一声,道:“哥,我带一万人,最多一个时辰,我就能挤垮山县和一,突破两盖山!”
满达海更为沉稳一些,道:“我们两边都是水,只有眼前一条路,想要尽快破开两盖山,还需火炮。”
要是拿人头堆,无疑会让他们心痛,毕竟他们的士兵并不多,损失很难补充。
多尔衮听着,看向多铎,道:“鳌拜,还有多久到?”
多尔衮的军队本身有火炮的,但参差不齐,质量不好。鳌拜手里,有一个由女真人组建的两千火炮团。
多铎很不喜欢鳌拜,冷哼一声,道:“明人扣了我们的大炮,就是防备我们,那鳌拜天生反骨,要他何用!”
多尔衮没有理会他,看向代善。
代善道:“应该快了,就在这一天两天。”
多尔衮坐起身,冷声道:“好,整军,佯装进攻,先用疲敌之计,鳌拜一来,即可开战!”
这一次,其他人没有意见了,齐齐站起来,而后应声,转身大步离去。
他们的关系非常复杂,上下级关系也是模糊不清。
满达海带着三千人,佯装万人,开始有模有样的进攻两盖山。
山县和一早就等着,但还是吓了一跳,一半人上了要塞,手持武器,紧张的盯着飞奔而来的敌人。
第1350章 针锋相对()
两盖山,上宽下小,如果两座连在一起的山,山势连绵,只有几处可以由南而北。
山县和一占据了最大的峡谷,布置成要塞,堵住了多尔衮的去路。
‘明人’酝酿了多天,终于发起了进攻,声势浩大,漫山遍野,喊杀声盈天。
山县和一站在瞭望塔上,盯着冲过来的‘明人’,面色凝重。
在瞭望塔上,黑田一成道“山县君,我们要怎么做?”
他们只有三万人,哪怕是据险而守,也不是明人的对手,想要阻止他们北上,还需其他办法。
山县和一面无表情,道:“伊豆守的命令,是我们要挡住他们一个月。”
黑田一成顿时皱眉,道:“可是,我们的娘草根本支撑不了一个月,若是北方的明人南下,我们会腹背受敌。”
山县和一瞥了他一眼,语重心长的道:“黑田君,要相信伊豆守。”
黑田一成刚要说话,顿时一怔。
他们前面气势汹汹冲来的‘明军’,突然停止了前进,在他们的攻击之外,没有径直攻城。
两盖山要塞上,早如临大敌,现在更是慌张,所有人心神紧绷,盯着‘明军’的一举一动。
满达海指挥着旗令兵,敲击着金钟。
一声大响,三千人如潮水一般撤去。
山县和一等都在盯着,不明白‘明军’这是要干什么,却不敢大意,命令要塞上的士兵握好弓箭铁枪,严阵以待。
大约两刻钟,满达海再次挥手,旗令兵再次敲钟,三千大军再次怒吼,咆哮而来。
“准备!”
要塞上,幕府的武士们紧张不已,片刻不敢松。
但一如刚才,‘明军’没有进入他们的射击范围,停住着,仿佛下一刻就要全面进攻,扑上城门。
但不足一刻钟,这些‘明军’再次后撤,布阵在要塞的不远处。
如此三番四次,山县和一,黑田一成等人面色凝重,难看,对视一眼,皆是沉默。
他们已经看出来了,‘明人’在虚张声势,目的就是疲惫他们,在他们疲极之时,一举攻破!
面对这种情况,他们能做的,并不多,士气肯定会大受影响。
黑田一成道:“明军可能随时都会发动进攻,山县君,必须告诉所有人,不能放松一点。”
山县和一自然明白,他们任何的破绽都可能是明军进攻的致命处,面色凝重的转身下楼。
多尔衮,代善等人都在不远处,拿着望远镜看着,见对方不动如山,暗自点头,倒也不是蠢货。
多铎看着,不耐的道“哥,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咱们也耗费不起,要是让杨嗣昌不满,给我穿小鞋就得不偿失了。”
多尔衮面无表情,发福的脸上出现一抹阴郁,右手大拇指摸着头,道:“那就用别的办法,卖个破绽,引诱他们夜里袭营。”
代善点头,道:“这是半个办法,我让满达海来做。”
多尔衮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满达海的一万人,轮流佯攻,将两盖山弄的是风声鹤唳,紧张不已。
即便是到了晚上,明军的佯攻也没有停止,搅和的两盖山人心慌乱,吃个饭都不安生,更别提睡觉了。
山县和一,黑田一成等人聚集在一起,商讨对策。
“明人摆明了是疲敌之计,咱们要是陪着熬,迟早会落败……”
“我不担心这疲敌之计,而是明人可以强攻,为什么要疲敌,这样很是浪费时间,他们就不担心鹿儿岛,或者府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