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到了皇家政院,秦良玉这才道“臣明白了,臣回去之后,就写好奏本,上呈皇上御批。”
朱栩安抚一番,目送秦良玉走远,这才向着不远处的皇家政院走去。
秦良玉还没回到帅府,她儿媳妇张凤仪就快步迎了出来,低声道:“母亲,皇上怎么说?”
秦良玉面色如常,道:“没什么大变,对了,你待会儿以我的名义给曹大都督送一封请帖,请他晚上来府里喝酒。”
张凤仪神色吃惊,秦良玉入京以来,还是第一次请人到家里喝酒!
秦良玉是极少喝酒的,寻常是滴酒不沾!
第1477章 举报信()
在朱栩去往皇家政院的时候,内阁的一干阁老们也相当愉快的在一个亭子里喝茶,下棋。
尽管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但事情越来越顺利,越来越顺手,尤其是大议得到很好的安排,众人心情颇为轻松愉悦。
对弈的是孙传庭与傅昌宗,两人下棋都不紧不慢,面色带笑,很是从容自如。
赵晗站在边上,抱着茶杯,道:“首辅这棋,看似平淡无奇却处处透着锋芒,不容易对付。”
汪乔年看着没有说话,他看得出,孙传庭的局很是大气,格局宏大,看似处处破绽又处处藏着兵锋。
这与他的性格很相似,也体现在现在的‘新政’上。
傅昌宗的棋风就显得很是绵软,处处藏着,掖着,看不到攻击力在哪里,绵软又虚飘。
靖王,沈珣等人也在,看着棋盘,做不语的君子。
孙传庭下了一阵,道“各地巡抚已经差不多了,新巡抚的名单你们也看过了,没有其他意见,晚上我就呈送给皇上。”
这句话是问傅昌宗的,孙传庭是首辅,但其他人基本都是帝党,或明或暗的唯傅昌宗马首是瞻。
傅昌宗放下一颗棋子,道“基本没问题,议会那边也差不多了,连着三天小会,隔两天是为期三天的年终大议。”
周应秋这个时候接话,道“议会那边对大明律在内的律法的整修工作已经差不多收尾,相关修改事项已经列出了纲要,小会结束后,就可以分发给他们讨论,在大会上进行表决。”
赵晗道:“税务立法还在起草阶段,今年是来不及了。幕僚司起草的税务条例已经好了,明年可以用内阁的名义颁布。”
“土地法还不成熟,还是以‘景正田亩策’为重点,修改一番,重申颁布。”沈珣道。
汪乔年,靖王也相继说话,都是各自相关的工作,既是今年的总结也是明年的计划,早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年终大议的确定,为明年的工作奠定基础。
孙传庭一边下棋,一边听着,道:“嗯,你们也要与各巡抚多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议会那边要把握好,千万不能出幺蛾子,如果到时候发生大量跳票,别说我们,内阁,皇上那边也会难堪。”
孙传庭的言外之意很清楚,那就是如果议会跳票,会让乾清宫严重怀疑内阁的能力,真要是乾清宫为此安排些什么,他们内阁就不止难堪,也将难做了。
众人听着默默点头,倍感压力。
就在这个时候,包理游进来,递过一封信给孙传庭,低声道:“首辅,这是一封秘密举报信,直接呈送到通政使司的。”
通政使司是上传下达的地方,但一般人是无法直接送进来,要从阁部各司的举报箱汇总入通政使司,再到内阁,但这封信是直接送入通政使司,说明写信的人十分不简单。
孙传庭看了他一眼,见他神色凝重,便接过来拆开看去,没用多久就神色凝重,竟然满脸怒容,眼神似要喷出火光来。
孙传庭看完,没有说话,眼角凌厉的递给对面的傅昌宗。
众人都好奇,就都站到傅昌宗背后。
这么一看,傅昌宗连带其他阁臣脸色都是相当的难看,阴沉的仿佛要滴出水来。
这是一封举报信,举报朝廷官员勾结商人,企图在内阁等一系列大政上,上下其手,谋其私利的事情。
或许是有所顾忌,这份举报信没有列举谁的名字,而是给出了一些线索。
这些阁老哪一个不是从地方到六部再到内阁,各种基层经验相当丰富,哪里看不出其中的问题。
这封举报信看似简单,但想要做到这些事情,那么就是说,上到内阁,六部,下到地方的末流小吏,都有可能参与其中,涉及的人与事非常庞大,复杂,绝对会超出他们的预料!
孙传庭抬头看向众人,面色难看,最后转向包理游,冷声道:“刑狱司就没有一点消息?”
这里面涉及这么多部门,孙传庭偏偏问刑狱司,也算是给众人留了面子。
包理游心里透亮,神色如常的道:“刑狱司那边查到一些,但都是小案子,没想到背后会有这么大事。”
有了这个对话做缓冲,傅昌宗等人算是有了转圜。
孙传庭再次看向他们,道:“你们怎么看?”
刑部已经被降级,原刑部尚书钟阳生已经调去了税务总局,是以,这里最有资格说话的,就是负责纠察百官的督政院院正靖王了。
他神色依旧冷漠,眼神有怒芒,道:“督政院那边倒是没有任何反应,这件事我不知道,我现在就去督政院。”
靖王刚要转身,孙传庭道:“不用那么急,我说的是这件事该怎么处置。”
周应秋这个时候插话,道:“还有什么可说的,这么大动作,只要一查就能揪出来,刑狱司可以胜任。”
如果举报信内容是真的,涉及到这么部门,只要稍微排查一下,就能全部扯出来。
赵晗是前任吏部尚书,知道很多事情,看着孙传庭的神色,忽然心里微动,道:“首辅的意思是……养案?”
孙传庭看了赵晗一眼,道:“我是这个意思,正好我们找不到借口对全国土地进行整治,等差不多了,就一举拿下,然后对全国土地进行整治……”
傅昌宗没有说话,盯着棋盘。
他心里在轻叹,孙传庭的手段是越来越娴熟了,这养案,借力打力的手段不是乾清宫最擅长的吗?
众人想了想,倒是也点头。
有了这个由头,很多事情就好做多了。
靖王似乎也被这件事提醒了,道:“看来有些事情我们做的还不到位,政院将加大对官员的监察,财产申报制度落实的还不够,要扩大范围。”
赵晗道“嗯,确实如此。吏部那边也应该加大审核力度。皇上说反贪无止境,这件事,我们还是要提高重视,升级到国家战略高度。”
周应秋现在统管内阁的直属机构,包括刚刚划分过来的刑狱司,他斟酌片刻,道:“刑狱司会拉开网,对这些事情严密注意,在合适的时候收网。”
孙传庭神色冷漠,淡淡道“这些都不重要,大议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傅昌宗这个时候开口道:“差不多了,大后天开始,相关议程待会儿送司礼监并抄送其他相关人等。”
第1478章 科技发展()
朱栩进入皇家政院,宋应星,李一藻等一大群人陪同着,在各个地方转悠。
在一个巨大的玻璃房外,宋应星介绍道“皇上,这是粮种实验室,专门培育粮种的。我们已经培育出了多种产出优异的种子,若是推广开来了,起码了能提高一成以上的收成。”
透过玻璃,朱栩看到很多幼苗,翠绿葱葱,里面的人来来回回走动,忙碌异常。
朱栩看了一会儿,没有打扰,走入下一个。
宋应星看了眼,道“皇上,这里是化肥的研究室,专门实验化肥的,已经有了多个品种,不管是上田还是下田,效果都非常好,农作物的涨势,抗病,抗旱等都表现很好,也能大大提高收成……”
隔着玻璃朱栩都能闻到一股刺鼻味道,微笑着点头,盯着看了一会儿,走入下一个。
宋应星继续介绍道“这里是关于农药的,对防治一些虫害,尤其是蝗虫很有效果,去年山西出现大规模蝗虫,我们试验了一下,效果十分显著,并且对农作物没有伤害,人畜吃了也不会中毒……”
朱栩观察了好一会儿,没有说话,走入下一个。
一群人这次走的有些远,来到一个大房子里,里面是一阵刺耳嘈杂的声音。
这个时候,宋应星道“皇上,这里是关于农械的设计实验室,主要是有关灌溉,比如抽水,蓄水,有风型,人畜型,机械型,还有各种各样的耕犁,收割工具,脱粮工具等等……”
朱栩透过玻璃窗,看到一个个奇奇怪怪,高大的有木有铁有混合的大家伙,伫立满整个大房间。
宋应星在一个个介绍,朱栩却盯着角落里一个奇怪的东西打量了好一阵子,道“宋卿,那是什么?”
宋应星顺着朱栩的目光看去,立即道“这是秦博士根据西夷那边的资料,结合我大明的古籍,制作出来的一种抽水机,是用蒸汽做动力,能抽五米深的水,但并不适用,因此被放到了一边。”
朱栩顿时点头,难怪他觉得眼熟。他曾经在地下考古的时候,用过这种改进型的抽水机,不过自然比这个有用,也只是部分抽水,想要灌溉农田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时候,还是一个婴儿,刚出生的婴儿是没什么用的。
朱栩没有多言,目光转过,落在他旁边一个大风车,道“这个是灌溉用的风水车?”
宋应星博古通今,对大明古往今来的科技都有所涉猎,何况这又是他下属的机构,自然了如指掌,看了眼便道“皇上,这个是抽风机,主要是煤矿开采的时候,用来抽取里面的浊气的,必要的时候还能抽些水。”
朱栩认真的看着,不动声色的点头,道“是你们自己研究的,还是结合西夷的资料?”
宋应星没有避讳,道“回皇上,结合了西夷的资料。臣与政院很多博士,教授仔细研究过。西夷的某些方面,比我们细致,一些理比我们看的清,走得远,研的透……”
大明的文化就是务虚,治学撰述,名传后世是读书人最高的诉求,哪怕现实热衷求官,依旧改变不了这一点。
因此,在自然科学上,尤其是一些细节是相当的粗糙,传承有限,断层是常事。
朱栩没有说什么,继续向前走。
宋应星带着朱栩走遍了皇家政院的所有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包罗万象,几乎包含了每一种学科。
不止有大明的‘科学家’埋头专研,还有一些传教士,欧洲人在这里,在政院的支持下,研究着一些相当前沿的东西。
皇家政院已经从最初的‘书院’角色在转变,尤其是各地学院改名为初高中大学之后,俨然变成了大明最高的学府。
朱栩又去藏书楼走了走,这里比他去年来的时候更加丰富了,不止有大明古今往来的各种各类书籍,还有了各国的,不止于西夷的大量书籍以及翻译品。
来来往往的学生很是匆忙,每一个都在争分夺秒。
朱栩安安静静的走了一圈,出了政院,朱栩又见了政院的一干管理人员,讲了些话,勉励一番便准备离开。
宋应星全程陪着,见朱栩罕见的没有提其他意见,心里忐忑,终于忍不住道“皇上,是否有其他交代?”
朱栩瞥了他一眼,笑着道“没什么可说的,你们做的很好,你上呈的那个朕看过了,很全面,对各类科学科技的重视,朕都很满意。”
宋应星这才放心,道“是,臣一定会尽心尽力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务。”
在朱栩给宋应星奏本的批示上,已经划定了重点,要求政院大力发展的。
至于一些其他的东西,如蒸汽机,朱栩按耐着心思,没有着急。
有些东西,不是朱栩着急就能做到的,技术必须一点一点的积累,尤其是一些复杂的,生搬硬造根本造不出来。
宋应星送走朱栩,站在帅府门口,慢脸抑制不住的笑容。
李一藻做为主管‘诸技系’的主任,他颇为感慨道“幸亏是皇上,若是换了其他人,我们这一辈子的心血怕是要付之流水了。”
李一藻正在编写大明与欧洲的相关科技比较,这是一个相当系统的著作,对他个人,对政院,甚至对整个大明来说都极其重要。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写了好些年,至今还没有完本。
随着欧洲大量书籍的进入,对《天工开物》来说是极其强大的补充,尤其是农业,工业方面。
农业方面,宋应星主要是在总结、归纳,将中原王朝从古至今的技术经验进行条理化,系统化。
在工业上,宋应星主持的实验室已经提炼了出了锌,也掌握了黄铜的冶炼方法,正在大规模的运用在各个方面。
这些是利国利民,传承千秋的大事,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他们不说做不出来,就算做出来,也是相当艰辛,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可以完全的醉心于喜欢的事业!
这是皇帝在支持他们,旷古未有!
宋应星心里一样的澎湃如潮,面色却如常,道“走吧,我们也开个会,在大议之前,定下明年的计划。”
李一藻应了一声,宋应星在政院多年,已经有足够的威望,做人做事都无可挑剔。
李一藻跟在宋应星背后,忽然目光微动。
在汪乔年传言要致仕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猜测宋应星会接替汪乔年,出任内阁排名第四的阁臣,兼任大理寺卿。
最后结果的是汪乔年没走,宋应星也没动。但这不代表那些谣言就是虚无缥缈的,毕竟汪乔年当初就是皇家政院副院长调任的大理寺卿。
依照此先例,宋应星入阁参政,似乎是理所当然?
李一藻不知道宋应星心里作何想,默默的跟着,没有出言。
。
第1479章 如朕亲临()
晚上,朱栩回到乾清宫,一面吃饭一面听着李德勇的奏报。
“皇上,内阁那边在议会的一系列政策,律法推行的相对顺利,吏律,安民定策,工部工程计划与拨款,督政院监察条例,大理寺权责法案,刑部降级案等已经顺利通过……”
“今年的‘新政’总结,各项进度的责任得失,明年的规划,财政预算,各部门以及官员的考核等内阁都已经拟定好,在议会那边酝酿,大后天的大议上会公开讨论……”
“田亩,商税,户籍等今年没有形成律法,依旧以内阁的政策命令为主,阁老们说,主要是地方上反对太强烈,没有形成共识……”
李德勇拿着小本子,有些照本宣科,说几句低头看一眼。
朱栩吃着饭,静静的听着。
孙传庭等人安排的井井有条,轻重缓急,有理有序。
朱栩放下碗,拿起汤,道“嗯,朕知道了,大议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德勇合上本子,道“皇上,已经差不多了,首辅的讲稿,秦副元帅的讲稿司礼监已经审议过,没有问题,都是按照皇上的意思完善的。其他各项律法,政策等也经过审议,基本上没有问题。”
朱栩喝了口汤,擦了擦嘴,道“嗯,准备吧,大后天大议,邀请各国使臣,勋贵公卿,报社编辑,朝野名士,普通百姓三百等旁听。”
李德勇怔了怔,旋即猛的道“奴婢这就去安排。”
朱栩‘嗯’了声,突然又道“对了,曹文诏什么时候到?”
李德勇刚转的身又硬生生转回来,道“回皇上,曹大都督去秦副元帅府上赴宴,喝了些酒,正在回去醒酒换衣服。”
朱栩‘唔’的一笑,道“那好吧,让人把煊儿叫过来。”
李德勇立即道“是。”
李德勇去忙他的,不多久,二殿下朱慈煊就出现在乾清宫,看着东暖阁晦暗不明的灯光,犹犹豫豫,不敢靠近。
那天他没有扫雪溜走了,现在朱栩突然喊他,他也想起来了,害怕是他父皇的秋后算账。
九岁的小家伙探头探脑,在东暖阁外徘徊,没敢进去。
不知道多久,刘时敏从外面进来,看着二殿下扒着门边看着里面,疑惑的上前,道“二殿下……需要奴婢通报?”
朱慈煊连忙转过身,嘘了长长一声,又小心瞥了眼里面,道“刘公公,父皇是不是要惩罚我?”
刘时敏顿时会意,不动声色的着道“奴婢不知,殿下进去就知道了。”
被刘时敏发现,这会儿也跑不了,只得板着小脸,硬着头皮进去。
看着桌子里面,低着头批阅奏本的朱栩,小家伙恭恭敬敬抬手而拜道“儿臣参见父皇。”
朱栩快速写了几笔,放下后,看着站的有些远的小家伙,笑着道“来,到父皇这边来。”
小家伙顿时头皮发麻,小脸紧绷,慢吞吞的向着朱栩挪着脚步。
朱栩面上带笑,站起来,一手搂着他的肩膀,走向不远处的软塌,那里有一个黑色盖头遮着的不大不小的箱子。
在朱栩靠到肩膀的刹那,小家伙身体立时绷直,几乎是在朱栩的推动下才走到软榻前。
朱栩哪里不知道小家伙的心思,一脸笑语从容的伸手先开黑布,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朱慈煊一直在看着,顿时双眼大睁。
只见里面是一件银色的铠甲,靴子,头盔,边上一个折叠式的银色长枪——这是一件战斗甲胄!
小家伙狂喜异常,就要扑过去,瞬间又脸色垮下来。
这件甲胄与他交代给周掌柜的一模一样,也就是说,他父皇已经知道他的一切事情了。
朱栩搂着小家伙,看着他的脸,自然能明白他情绪,依旧笑着道“巴达礼大汗给你母妃送来了寿礼,已经到张家口,朕准备让你代表朕去接收,如朕亲临的感谢巴达礼大汗,你能做到吗?”
“能!”朱慈煊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大声说道。小家伙本来就极具表现欲,并且一直渴望做一个征战的大将军,这样的回答几乎是下意识的。
朱栩一拍他的肩膀,道“那,两条路的雪能扫完吗?”
朱慈煊抬头看着朱栩,直直的道“扫完就能去了吗?”
朱栩道“嗯,礼部那边准备的差不多了,后天出发。”
小家伙不等朱栩说完,转身就向外冲去,顺手还抄过了朱栩东暖阁的扫帚,人已经跑到外面,声音却在屋内回荡道“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