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中一郎微惊,道“父亲,你的意思,是告密给明朝?”
伊达政宗道“多尔衮的动作不会小,即便我们不告密,明朝也会知道。在这件事上,我们的立场要分明,免得明朝秋后算账。”
田中一郎会意,道:“是。我这就去。”
伊达政宗有些疲惫的站起来,道“我们全都不要动,传出去就说我病重,谁也不见。”
妖冶女子道“好,我知道了。”
多尔衮出了陆奥藩藩城,坐着马车,径直返回江户。
他身边跟着一个人,是倭国人,名叫江村直人,他恭谨的跪坐在多尔衮左侧,道“阁下,你真的觉得伊达政宗这个老狐狸会与我们合作吗?”
多尔衮坐在马车内,面无表情,这几年下来,他越发的胖了,肥胖脸,小眼睛,只是一如既往的冷漠。
他声音更冷,淡淡道:“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在辽东复国。”
江村直人一怔,道“那,阁下做这么多是为了什么?”
多尔衮道:“我是做给明朝皇帝看的。”
江村直人越发不解,多尔衮密谋反叛,不是应该极其机密吗?为什么说是做给明朝皇帝看的?
多尔衮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我们看似做的秘密,但我敢肯定,用不了多久,这些消息都会出现在景正的案头,左良玉,伊达政宗以及他们身边的人,他们的心思是最难测的。”
也就是说,多尔衮早就料到,这些人里面有人会两面三刀,背着他给明朝报信。
江村直人越发的不解,那多尔衮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多尔衮深吸一口气,肥胖的脸上罕见的出现一抹戾气,道:“我想看看,明朝到底还有多少实力。”
江村直人神色微凝,旋即明白了。
进攻朝鲜,辽东都是假的,那也是不可能的,试探明朝的实力才是真的。
如果明朝对多尔衮这一系列举动没有反应,那么明朝就真的无力他顾,多尔衮可以肆无忌惮的占领整个倭国,而后观望,如果有机会,就会真的攻入朝鲜,收复故国!
自然,多尔衮这个时候还不知道朱栩已经先一步给他下了圣旨。
在朱栩圣旨抵达江户之前,大元帅府的军令已经抵达倭国的许多角落。
九国岛,四国岛,虾夷岛是掌握在明朝手里的,这三个地方已经或明或暗的动了起来,军队在集结,从各方面威胁本国岛。
守卫关门海峡的是桦山久守,他第一时间被驻扎在关门海峡海军基地的刘靖召见,命他调整驻军,以防万一,海军更是连夜巡逻海峡两侧。
济州岛上的海军更是出发,前往江户外海。
作为前往朝鲜跳板的对马岛,更是进入了一级战备,大炮推出,遥遥指着九国岛方向。
明朝的一系列举动是无法瞒过本国岛的,本国岛一时间风声鹤唳,陡然紧绷。
不属于多尔衮的倭国势力,紧张无比,纷纷出招,从各个方面制衡多尔衮,并上书明朝朝廷,请求以‘和平手段’消除此次危机,不要在倭国再造杀戮。
多尔衮还没到江户就已经收到消息,此刻在他的府邸,召集一干人。
多铎听着多尔衮这一路的成果,顿时大喜道“哥,那还等什么!没有了伊达政宗的威胁,咱们大军一路横推,直接杀过关门海峡,拿下整个倭国再说!”
代善与满达海仿佛没有听到多铎的话,都是皱眉凝色的看着多尔衮。
他们在倭国立足不稳,到处是制衡他们的人,加上明朝的布置,他们或许未必能走出江户。
多尔衮对于多铎的话也置若罔闻,看着代善道:“大哥,你想说什么?”
代善拧着眉头,道“明朝在倭国的实力超过我们的预料,我们还未动,圣旨就到了,其他地方也在不断布置,我们根本到不了关门海峡。伊达政宗,左良玉也是蛇鼠两端,江户尽皆是排斥我们的人,若是明朝皇帝一道讨伐诏书,怕是我们顷刻众叛亲离,孤立无援。”
满达海一脸肃重,道“明朝根本不用大军征讨,我们就会被活活耗死在倭国,到那时倭国必然要重新雪洗一遍,这可能也是明朝皇帝的算计。”
江村直人坐在一旁,他们有些无法理解这些明人的逻辑,沉默不语。
多尔衮听着代善的话,表情不动,道:“那你说我们怎么办?按照景正的圣旨做吗?”
代善默然一阵,道:“如果再给我们两年时间,我们就能完全控制本国岛。”
多铎立时冷笑一声,道“那个时候明朝就基本完成了改革,国力也会恢复,他们有精力有实力,我们怎么跟他们拼?”
代善,满达海都没办法回答多铎的问题,现实很残酷,就是他们根本无法与大明硬碰硬,但他们心里不服大明,一直在企图复国。
没有配得上野心的能力,注定了凄凉。
多尔衮知道明朝会有所反应,只是没有想到,反应来的如此之快,令他有些不安。
第1532章 逼上绝路()
房间里一片安静,景正是压在多尔衮等人心头上的一块大石!
如果景正没动,他们抢先手还有些底气,可是景正已经出手了,他们还有赢的可能吗?
他们落到今天,完全是景正一手操弄,他们能在倭国坐大到现在,也是景正刻意的纵容,景正真的没有后手掣肘他们,甚至是剪除他们吗?
好一阵子,满达海面色犹疑,道:“左良玉那边的动作有些异样,关门海峡已经被彻底封锁,虾夷岛,四国岛,九国岛的军队都有异动,明朝的海军据说已经径直向着江户过来。”
多尔衮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
这是明朝明面上的动作,谁又会相信明朝只有这些手段?景正真的已经到了要用大军来平叛他们的地步?
多铎最是不耐烦,道:“管他们那么多,我们手里有几十万大军,就算明朝真的有大军来,我们也有一战之力!”
代善瞥了多铎一眼,看着多尔衮道“太政院那边异动非常多,德川明秀,松平信纲等人已经开始在明升暗降,调离我们的人,江户一些兵马的布置也变了,在防备我们。”
多尔衮摸了摸光洁的额头,深吸了一口气,眼神有厌烦之色,道:“这些应该是那些倭人的小动作,不必在意。有没有发现其他的威胁?”
江户完全在多尔衮的控制下,五万女真人都驻扎在这里,谁也翻不了天。
满达海与代善对视一眼,道:“没有,排除他们,江户很安静,那些被流放来的明人一如往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作。”
多尔衮闭着眼,揉了揉太阳穴,好一阵子,道:“你们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多铎再次不满的道“哥,怕他干什么,咱们直接打下关门海峡就是,几十万大军,堆也能将关门海峡堆下来!”
多尔衮瞥了他一眼,道“伊达政宗那个老狐狸不会真的一直作壁上观的,随时可能捅我们刀子。”
多铎张嘴欲言,却又说不出话来。
他不是傻子,打仗的事情他很精通。
四国岛,虾夷岛,九国岛从三个方向辖制本国岛,外加明朝的海军,完全是四面受敌。如果能突然发动,击溃背面,或许还能一战,现在明军已经有准备,他们根本就动弹不得,处处是破绽。
代善看着,心里叹了口气,道“我们需要时间,可以按照明朝皇帝的要求做,但数量,时间可以做拖延。明朝没有能力主动征讨我们,只要不撕破脸,还能缓和。”
多铎气的说不出来来,一脸难受。
满达海沉吟一声,提醒道:“明朝皇帝可能还有后手。”
多尔衮目光闪烁一阵,道“伊达政宗活不了多久,只要他一死,我就能以征夷大将军的身份接管北方五藩。四国岛那边渗透的也差不多了,若是有两年时间,我们就能完全掌握本国岛,消除最重要的两个威胁!”
代善等人也是这个意思,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就能掌控倭国,到时候景正再想对他们出手,他们也有一战之力!
问题是,他们这边准备好了,明朝可能也渡过了灾情,更加强大,更难对付!
这是他们面对的困境,无解的。
多尔衮看着几人的神色,看向代善道“大哥,按你的意思办吧。”
多尔衮心里倒是很想冲动一回,与朱栩扳一次手腕,但他很清楚,他不是朱栩的对手,失败的后果就是女真消失。
他承受不了这样的后果!他还有勃勃的野心没有实现!
多尔衮等人终于还是低头了,没有冒险。
随着多尔衮点头,做出了一些姿态,明朝也做了回应,陡然的紧张来的突然,消失的也突兀。
继而明朝内阁雇佣的数百艘商船来往于江户与海参崴,台湾,升龙各处,运送着多尔衮训练了数年的倭国精兵。
负责在江户接收的,是皇家商贸集团的董事萧庸,站在江户内湖边,看着一队队倭兵上船,萧庸与边上的代善道“代大人,海参崴那边正在不断的深入开荒,需要的是人,除了这十万,还需要更多。”
代善神色微凝,道“还要人?”
萧庸看着他的神色,顿时一笑,道:“不需要训练,只要青壮就行,甘肃那边需要二十万,海参崴,库页岛等五十万,金边那边三十万,再筹集一百万就可以了。”
代善皱起眉头,盯着萧庸。
倭国的人口确实不少,少说也有两千万,但经过这十年的战乱,天灾,人口不涨反跌,并且想要凑集一百万的青壮,哪那么容易!
如果真的从倭国抽出一百万青壮,倭国就会空出一大块,人口将会严重短缺,后果极其严重!
代善知道这里不止是明朝边疆需要人口开荒,对他们,对倭国来说也有算计,这个算计非常恶毒!
代善沉默一阵,道:“这是萧大人的意思,还是朝廷的意思?”
萧庸笑着道“自然是内阁的意思。”
代善不再说话,预期说是内阁的意思,不如说是景正的意思。
萧庸看着代善的表情,没有说话。实际上早在两年前,皇家商贸集团就从九国岛运出人口,在台湾开荒,在安南种地,甚至送出海外的都有。
大明在海外有诸多工程,需要大量的青壮,国内本就缺人,薪资又贵,自然要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皇家商贸集团贴出招募的告示,不止是倭国这边有商船送人,莫卧儿缅甸,暹罗,甚至欧洲那边等都有。
代善将话传回去,气的多铎跳脚,怒吼道“景正欺人太甚!他这是釜底抽薪,彻底掏空倭国,让我们无立锥之地,我们跟他拼了!”
“给他,想要多少都给他!”多尔衮面无表情,语气平静的可怕。
“哥!”多铎怒吼。
多尔衮冷笑,道:“这是明人干的,管我们事情何事,将消息都传出去,事情也交给太政院去办。”
满达海猛的惊醒,道:“这个办法好!只要将倭国与明朝切割,到时候我们的事情就好做多了。”
代善道“不止这件事,谣言也要散布出来,整个倭国都要传遍!”
多铎这才面露一点笑容,仿佛大事就在眼前了。
多尔衮看向代善,道“我们也要加紧准备,对于该控制的军队,一定要严格控制,决不能有意外!”
所谓的‘意外’,大概就是明朝亦或者倭国各方势力的渗透。
多尔衮自然不止明面上的军队,他暗地里招募了很多。
代善等人点头,心里都有种急迫感,要与明朝争时间!
到了九月,三十万人全数运出了江户的时候,来自大元帅府的一道诏令突然降临征夷大将军府。
内容很简单,代善升任副总兵,调任海参崴,多铎升任副总兵,调任金边,满达海升任副总兵,调任甘肃!
这一道军令对多尔衮等人来说,是真正的釜底抽薪,将他们逼到了绝路上!
第1533章 绝境()
“反了反了!”
多铎气的大叫,在多尔衮面前,甚至直接拔出了刀。
代善,满达海等人也是一脸阴沉,明朝的这道军令,是要彻底的瓦解他们,将他们赶尽杀绝!
如果他们服从了,大金国最后一点火种就将彻底的熄灭,再无翻身的机会!
即便是多尔衮的城府,脸上也是一片冰冷,眼神闪烁着冰寒的杀机!
多尔衮抬头看向代善,语气几乎嘶哑道:“大哥,你怎么说?”
代善一向是保守著称,在明朝的三翻四次的打压下,代善都极力劝说多尔衮保持隐忍。
但这一次,代善不忍了,他道:“整军吧,先雪洗江户,然后骑兵突袭伊达政宗,没有了后顾之忧,全力南下进攻关门海峡,占领倭国!”
多尔衮听他这样说,站起来,沉声道:“多铎,江户交给你,大哥,满达海,跟我去军营!”
“好!”多铎满脸的杀机,提着刀就要向外面走。
代善,满达海等跟在多尔衮身后出了门,一片肃杀。
仿佛的知道多尔衮要反了,征夷大将军府是冰冷一片,寂静无声,人人手握刀柄,静等命令。
多尔衮等人来到前厅,召集众将,准备调兵遣将,彻底反明!
到了这个时候,由不得他们了,所有一切的顾忌在大明这道军令下都不复存在!
他们要与大明一战,彻底拿下倭国,与大明划海而治,立足倭国,图谋中原!
多尔衮来到前厅,看着这些年培养的十多个将领,一腔怨愤的慷慨陈词。
“我们对明朝忠心耿耿,南征北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明人亡我之心不死!”
“他们欺人太甚,屡屡欺压,不顾我们死活,现在更是要消灭我女真……”
“我们已经没有退路,没有活路,只有一条路可走:我们反了!”
多尔衮说完,十多个一身铠甲的将领高举着武器,大声喝道“反了!反了!”
多尔衮看着众人的情绪,披甲就准备向外面走去。
他们在倭国还有很多军队,依旧是无敌的,足以横扫整个本国岛!
多铎带着人,直接奔向太政院,同时有一队队人拿着名单,挨个去抓人。
多尔衮骑着马,带着一群人出城,直奔女真骑兵大营。
这是多尔衮的根基,底气所在!
就在多尔衮等人抵达军营的时候,一个名叫赫德里的和硕额真急匆匆跑过来,大声道“贝勒,出事了!”
多尔衮杀气冲云,坐在马上,冷声道“出了什么事情?”
到了现在,还有什么事情值得他担心,无非一战!
赫德里单膝跪地在地上,抬起头道:“贝勒,鳌拜带着五千炮军已经架炮在南面两里外的山上,炮口对准我们军营。松平信纲带着两万人在北面,离我们不过五里。黑田忠之也出现在他的军营里。还有,伊达政宗的五藩有异动,军队正在南下……”
多尔衮,代善等人脸色微变,他们已经想到明朝已经准备好,却没有想到准备的这么好!
多尔衮拿着马鞭,指着赫德里冷声道“为什么之前不知道?”
赫德里一磕头,道“对不起贝勒,我们军中有很多人被明人收买了,有些人,背叛了贝勒!”
多尔衮一直认为他的女真骑兵牢不可破,却没有想到居然被渗透了,有很多人背叛了他!
代善,满达海表情也有惊疑之色,但旋即冷漠,这本来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他们忽略了,一厢情愿的相信!
多尔衮等人表情狞色,抬头向南看,那处山头仿佛能看到无数人,数百黑洞洞的炮口直对着他们,他们只要一动,如雨的炮弹就会倾泻而下,将他们撕成碎片。
在北面,虽然看不清,但仿佛也有数万大军在蠢蠢欲动,随时会杀向他们,发动雷霆一击。
多尔衮,代善等人面色阴沉,目光闪烁不断,手紧握着刀兵,却没有任何妄动。
他们心里清楚的很,明面上的都不是真正的威胁,明朝在暗中肯定还有别的手段,那些才是致命的!
多尔衮没有来时的豪气干云,目光扫过已经集结的军队,一跃下马,道:“跟我来大帐!”
一群人来到大帐,甲胄在身,煞气如质,仿佛要凝结。
多尔衮看着身前的赫德里,道“说吧,还有什么?”
赫德里看着多尔衮,稍微犹豫,道“金忠善消失好些天了,他的军队也不见了。太政院的重要人物昨天就没有出现,我们的军中,有些人似乎变了,不太听话……”
多尔衮眉头紧拧,这些情况,他之前居然都不知道!
代善,满达海等人也是心惊,明朝的动作这么大,为什么他们一点都没有察觉,江户真的在他们控制之下吗?
不等多尔衮说话,多铎突然从外面进来,还押着七八个人,咬牙切齿的道:“哥,这些叛徒我都抓来了,交给你处置!”
说着,一群侍卫将绑的结结实实的七八个人推倒在地上。
这些人跪在地上,似乎惭愧,躬着身,不敢抬头。
但多尔衮还是认出来了,都是跟随他多年之人,十分信任,没想到却背叛了他!
多尔衮站起来,走到他们身前,眼神冰冷,道:“告诉我,为什么?”
一时间大帐里十分安静,没有人说话,好一阵子,其中一个抬起头,看着多尔衮道“贝勒,我们,我们想回家。”
其他几人也抬起头,看着多尔衮,没有说话,但脸上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这一句话,让整个大帐都安静了,多尔衮,代善,满达海,多铎等人似乎被触动了,也像是意外,被定住一般,说不出话来。
他们这些人,从辽东出来或早或晚,但最短的都有十年了,南征北战,行程数万里,他们老了,累了,想家了。
不止地上跪的这些人,站着的那些侍卫,门外那些听着的人,神色都很复杂,心头酸涩。
多尔衮,代善等人何尝不想,只不过这些感情早就已经被压抑的淡漠了。
多尔衮看着这八个人的表情,漠然一阵,转头看向代善,满达海。
代善,满达海两人的表情凝色,皱着眉,没有说话。
多尔衮明白了,闭着眼,沉默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