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前大捷!击沉美国战列舰南达科他号、印第安纳号,美国轻巡洋舰奥马哈号,以及数十艘英国轮船,而自身仅受轻伤……”
柔和而动听的女声从一台放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的西风牌钢丝录音机中发出。脸色铁青的罗斯福总统抬手指了指那台录音机,总统副官卡顿上校立即上前去把录音机关上,然后大气都不敢出的站在办公室的角落里面。
“东京玫瑰在对西海岸的广播中承认是陆奥号击沉南达科他号的!”罗斯福的语气非常平静,仿佛在说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但是了解总统的人都知道,他这次真的被激怒了。不仅是因为德国人不宣而战打沉了一艘美国战列舰和一艘美国轻巡洋舰,造成了近2000名美国人丧失。还因为德国人和日本人联手戏弄了罗斯福,让他有苦难言,根本无法公开指控德国偷袭了美国海军舰队,是必须彻底消灭的卑鄙无耻的********。
因为之前美国政府就通过媒体告诉美国人民大西洋上有日本战列舰,因此美国大西洋舰队要给英国商船护航,以防止它们被日本战列舰击沉——虽然这种说法纯属扯淡,但是符合法律程序,谁也不能指责总统和军方。
但是德国人却冒用日本战列舰陆奥号的名义攻击了为英国船队护航的美国大西洋舰队,击沉了南达科他号战列舰和里士满号轻巡洋舰,还用舰载机和潜艇打沉了六十多艘英国商船!
而日本政府用来进行对美宣传战的广播“东京玫瑰”(这是美国人给日本女播音员起的绰号),却在4月15日当天晚些时候的广播中,公开承认了是日本战列舰击沉南达科他号和里士满号(广播中说是奥马哈号)——由于日本现在控制了夏威夷,因此可以派出广播船偷偷靠近西海岸进行广播宣传。所以西海岸已经有不少人通过日本的广播得知了“陆奥号战列舰”取得的“雾海大捷”了。
这下罗斯福可有点傻眼了,美国政府之前说过大西洋上有日本战列舰,大西洋舰队是为了打日本战列舰出动的。而现在日本人承认有战列舰在大西洋,还把美国人打了……这个,这个听上去很像是真的!
现在美国政府怎么办?难道出面澄清,大西洋上没有日本战列舰,打沉南达科他号和印第安纳号的也不是陆奥号,而是万恶的德国纳粹冒充日本人干的?
这个事情在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美国人民看来百分之百是政客的阴谋,是罗斯福政府在冤枉好人希特勒。如果罗斯福硬要以此为借口宣战,国会那边或许能过关,但是美国人民却不会全心全意支持这场阴谋味道十足的对外战争。如果战争进程顺利还好,万一不大顺利,那么指责政府和争取和平的呼声就会起来了。
“击沉南达科他号和印第安纳号的只能是日本的陆奥号战列舰,因为美国政府不能对它的人民撒谎!”罗斯福语气平淡的说,这实际上是一道下达给海军的命令——不得将“雾海之战”的真相公开。
“总统先生,我明白了。”新任的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托。金上将马上回答。
罗斯福点点头,又说:“但是陆奥号在大西洋上的活动得到了德国的支持,德国是日本的帮凶,该国间接参与了对美国的进攻!”
“总统先生,民众会认为美国应该和德国达成某种利益上的交换,以欧洲利益交换太平洋利益。”霍普金斯提醒罗斯福说。
美国人民当然知道德国是日本的帮凶,但是他们也知道美国是英国的帮凶,而且是美国帮英国在先。如果德国是个好欺负的角色,以这个理由宣战也没什么。可是德国现在看起来很难对付……
“应该向德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立即将陆奥号战列舰驱逐出任何德国或欧洲共同体控制的港口!”国务卿赫尔建议说。“如果德国人拒绝,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宣战了。”
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托。金插话说:“德国人肯定会接受的,因为这条战列舰或许在日本本土,或许已经沉没在夏威夷了!”
国务卿赫尔摇摇头,他一时也想不到能调动美国人民士气的宣战理由。就在这时,椭圆形办公室的门却被一个白宫秘书推开,然后就看见国务卿赫尔的秘书快步走进来,俯身在赫尔耳边嘀咕了几句。
“发生了什么事情?”罗斯福皱着眉头问,显然对赫尔的这个秘书有些不满——现在有什么大事儿还能比对德宣战更要紧的?
“总统先生,今天上午荷属圭亚那发生了独立革命。”赫尔说。“革命者已经控制了荷属圭亚那首府帕拉马里博。”
“什么?荷属圭亚那?”罗斯福马上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同学,战略情报局长威廉。多诺万。
“总统,不是我们的人。”多诺万知道罗斯福想问什么,他回答说,“我们没有支持这场革命。”
有这样的事情?在南美洲,没有美国的支持也有人敢闹革命?
“一定是苏联人在搞鬼!”多诺万又说。“德国和荷兰关系密切,他们不可能支持荷兰殖民地的独立革命。而英国现在自顾不暇,根本无论顾及南美洲。而且他们在南美洲的行动一定会事先征求我们的意见。”
“科德尔,”罗斯福对国务卿说,“立即去照会一下荷兰大使,告诉荷兰人我们坚决反对荷兰政府使用武力镇压圭亚那人民的独立事业。”
“明白了,总统先生。”赫尔马上站起身,快步离开的椭圆形办公室——荷属圭亚那革命是件可大可小的事情。
荷兰人丢块殖民地没有什么,但如果因为荷兰的镇压造成德国势力趁机进入,那可就有点麻烦了。所以罗斯福马上命令赫尔去警告荷兰人,必须要通过和谈解决圭亚那问题。
不过罗斯福没有想到,赫尔离开没有10分钟,就急匆匆返回了椭圆形办公室。
“总统先生,不需要照会荷兰大使了。”赫尔一脸莫名的对罗斯福说,“因为荷兰政府在一个钟头前承认了荷属圭亚那独立,现在那里是圭亚那人民共和国了。”
这下整个椭圆形办公室里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这事儿不对啊!好好的荷属圭亚那,昨天还太太平平的,今儿上午说革命就革命了,荷兰人在那里的驻军都是透明的?而且革命革了几个小时就胜利了,荷兰政府居然就承认荷属圭亚那独立了……革命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那么容易?
一定有问题!
罗斯福这回也没有心思研究对德宣战的问题了——和德国打仗争的是欧洲的地盘,美国拿下了欧洲就是世界霸主。如果欧洲拿不下来,只要保住美洲基本盘,在打败日本拿下太平洋地盘,美国还是可以和德国分庭抗礼。再退一步,如果连日本都拿不下,那只要夺回夏威夷,保住澳大利亚、新西兰,再加上南北美洲的基本盘,美国照样是个超级大国。可要是美洲基本盘出了问题,比如南美洲被德国势力渗透,那美国的麻烦就大了。
因此椭圆形办公室的会议立即中止,国务卿赫尔、特务头子多诺万,还有陆军、海军的头头全都去督促手下查明荷属圭亚那革命的真相了。
不过事情的变化比他们的调查还要快,到当天傍晚的时候,真相已经大白了。
新成立的圭亚那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邀请欧洲联军进驻,以帮助圭亚那人民共和国恢复秩序,避免内战风险!而欧洲共同体元老院立即开会通过了向圭亚那人民共和国派兵的决议……
“德国纳粹入侵了美洲!这是很显然的……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不是德国可以染指的地盘!”
在当天晚上的白宫紧急会议上,罗斯福总统显得相当恼怒,不过接近总统的人却都感觉得出罗斯福现在的心情相当不错的。德国人终于干了一件惹恼美国人民的事情了!美国人民虽然要“孤立”,但那是建立在整个拉丁美洲都是美国后院的基础上的。
现在德国人把爪子伸进了美国的后院,虽然只是占了荷兰的地盘,但那仍然是美国人民所无法容忍的。这事儿用放大镜放大一下,就是纳粹入侵美洲的开始啊!身为美洲人民老大哥的美国人怎么能容忍?
至于美国占了冰岛、亚速尔群岛什么的……呃,欧洲可不是德国和欧洲共同体的地盘!哪怕纳粹提出用冰岛、亚速尔群岛换圭亚那,美国人民也不会知道的,因为罗斯福根本不想和德国谈判。
“准备最后通牒吧!”罗斯福怒气冲冲地说,“为了捍卫全体美洲人民的利益,为了保卫圭亚那的独立、自由和民主,美国必须站出来对邪恶的德国纳粹政权说不!如果纳粹德国的军队在24小时内不从圭亚那滚出去,那么他们将被美利坚合众国的军队驱逐!”(未完待续。)
第599章 欧洲人的欧洲 上()
1942年4月17日上午,1941年12月才被罗斯福重新启用派到柏林担任大使的亲德的约瑟夫。肯尼迪,很不情愿地带着一份刚刚打印好的最后通牒抵达了气派恢宏的德国外交部大厦。
身为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徒的后裔,还有一个因为爱尔兰闹灾荒而逃难到美国做童工的父亲的约瑟夫。肯尼迪,对英国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在他出任驻英国大使的时候,就主张把英国“出卖”了,结果被亲英国罗斯福免职。直到1941年12底,为了要暂时稳住德国,罗斯福又把这个亲德的爱尔兰人派去当驻德国大使。
而这个精于商业,但是在政治和外交上相当笨拙的肯尼迪直到几天前还以为自己将要干成一件对美国和欧洲都有好处的大事儿——他想促成一个“美洲人的美洲”和“欧洲人的欧洲”互不侵犯的协定。
说白一点,就是美国放弃冰岛、亚速尔群岛,也不再支持英国。而德国则不再支持日本,同时完全封锁不列颠岛,也别再让可恨的英国佬成千上万的跑去加拿大……
而这样一份协议也是绝大部分德国人所乐见的,因此肯尼迪在德国的这些日子过得很风光,是总理府、王城官邸、夏洛腾堡宫和波茨坦宫的座上宾。
可是眼看着协议就要达成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却突然宣布恢复向英国输出租借物资,还宣布要进行护航以防止所谓的日本战列舰在大西洋破交。
结果真的惹恼了德国人,真的假扮日本战列舰去击沉了南达科他号和印第安纳号,还打死了美国大西洋舰队的司令官。而且德国随后还将军队派到了荷属圭亚那,这下可算是一脚踩上了美帝国主义这只纸老虎的老虎尾巴了。罗斯福总统更是连和谈的机会都不给,直接要求国会通过了最后通牒。
而最后通牒意味着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不会有什么“冰岛、亚速群岛换圭亚那”的协议了。
肯尼迪终于明白了,自己和绝大部分的美国人都被罗斯福耍了,这位美国总统根本不想要和平,他从一开始就想要和德国打仗!
现在就看德国是否愿意尽最大的努力避免一场和美国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了。
……
“是最后通牒,美国要求我们在24小时内退出圭亚那,否则就会宣战。”希特勒语气阴沉的说。
在国防部大楼内的统帅部会议室里面,今天的气氛居然有点压抑。虽然希特勒在之前同意了赫斯曼提出的让德国战列舰冒充日本战列舰攻击美英护航船队的计划,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和美国平分世界的想法。
在他看来,打一下让美国知道德国的厉害,然后再拿下荷属圭亚那做筹码,就能和美国谈出一个“美洲归美国,欧洲归德国”的和平了。
可是罗斯福却直接扔了张最后通牒过来!很显然,进入荷属圭亚那是有些失算了。
“美国人要打就打吧!”赫斯曼倒是满不在乎,他早就知道和美国一战是不可避免的。
赫斯曼说:“现在大西洋的制海权至少七成在我,英美之间的交通已经非常困难,上回美国大西洋舰队护送的100多艘英国船只中只有不到20条船抵达了利物浦。”
之所以还有漏网之船,是因为现在的德国也没有完全封锁大西洋的实力。虽然欧洲联合舰队实力强大,但还是存在一些短板的。
一是航空母舰的数量不够,真正可以应付大战的就是2艘“齐柏林”级。
二是德国战列舰都“大舰扛小炮”,哪怕是406mm的大炮也因为用了“高速轻弹”而出现破坏力不够的情况。在上一次的“雾海之战”中,鲁登道夫号的406mm主炮就没有一锤定音的效果,虽然很快就把“南达科他”号打成了浮动的铁棺材,可是要打沉它却不容易,3条战列舰围着它打近半个小时都没沉,最后还是让驱逐舰出马射了几枚鱼雷才将其击沉。完全没有日本战列舰大和号三两下就搞定一艘美国战列舰的威风。
所以希特勒在“雾海之战”后的几天曾经试图帮助德国海军设计战列舰,想要将在建的H41级战列舰的主炮换成480mm口径。最后当然被赫斯曼给挡回去了,420mm的H41级能如期服役就不错了,如果要换480mm,H41级到1946年都别想服役。
另外,欧洲联合舰队中的4条意大利的“维内托”级的适航性存在问题。因为这级战列舰是为地中海量身定做的,到了风高浪急的北大西洋就要看天出港了。可以在海上作战的时间比德国和法国的战列舰都要短。
而3条法国的“黎塞留”级则因为主炮炸膛的问题,现在都回厂大修去了,不解决这个问题,谁敢带着它们上战场?
因此,英美现在还是可以利用北大西洋上天气不佳、海况较高的时机向英国本土输送一些物资。
而要彻底彻底封锁英国本土,唯有控制英伦三岛中的爱尔兰岛。
“只要拿下爱尔兰岛,英国就肯定会出现亲德政府。”赫斯曼接着胸有成竹地保证道,“现在国防军已经做好了拿下爱尔兰岛的准备,哪怕美国向我们宣战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只要拿下了爱尔兰和英国,我们就不会被美国打败了。”
他顿了顿,又说:“而且美国现在也不是和我们德国开战,而是和整个欧洲共同体处于战争之中!他们美洲人可以拥有美洲,我们欧洲人就不能拥有欧洲了?美国对冰岛、亚速尔群岛的占领,就是对整个欧洲的侵略。”
虽然希特勒政府想要避免战争,但是赫斯曼控制的国防军总参谋部一直在准备和美国开战。而开战的准备不仅仅是军事和经济上的,也包括了政治宣传上的准备。而在政治宣传上,“欧洲人的欧洲”是早就策划好的题材。
“这是一场美洲人和欧洲人的生存空间之战?”阿道夫。希特勒问。
“领袖,这是欧洲人和美国人之间的战争!”赫斯曼微笑着纠正了希特勒的说法,“我们现在应该让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知道,欧洲共同体对美洲没有任何野心,我们只想要一个团结而强大的欧洲。至于圭亚那……我们将会帮助圭亚那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我们去圭亚那是为了解放圭亚那,而不是为了征服圭亚那。”
“解放……”希特勒当然知道这个词儿意味着收费,他想了想,“这个词儿在美国人耳朵里大概就意味着我们要和他们争夺南美洲的解放市场。”
赫斯曼耸耸肩,“我想这是必然的,一个强大的美国和一个统一的欧洲必然会在南美洲展开斗争,这是南美洲各国的国情和大西洋地yuan政治决定的。哪怕我们现在退出圭亚那,美国也不会放弃干涉欧洲和反对欧洲统一的立场。”
其实换成德国也一样,只要德国统一了欧洲,就必然会插手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的距离其实并不远,而且拉丁美洲国家和欧洲的关系素来密切,可以说是欧洲文明的分号。
另外,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是独立国家,不是美国的殖民地。这样的格局对美国而言有利有弊,有利的是美国始终可以和那些混乱的拉丁美洲国家保持距离,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不会陷入拉美各国的内部纷争。而不利的一面,则是美国对拉美各国的控制不够严密,让外部势力有很多插手的机会。
赫斯曼顿了顿,又说:“虽然我们在未来必然会干涉拉丁美洲事务。但是现在我们还是应该让美洲人和欧洲人知道,只要美国同意保证圭亚那的独立和自由,并且退出冰岛和亚速尔群岛,我们就可以从圭亚那撤出。所以我们应该以欧洲共同体的名义回应而不是拒绝美国最后通牒。”
“回应?”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皱着眉头说,“帝国元帅,在外交上没有回应最后通牒一说。要么拒绝、要么接受、要么置之不理。”
“但我们还是应该放低姿态进行回应,并且在表面上争取谈判。”
赫斯曼思索着说:“并不是真的要和美国谈判,而是一种宣传战的手段。或许可以让罗马教宗出面,请巴西总统和阿根廷总统共同出面调解。”
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天主教国家,无论执政者是否亲德,都不会拒绝教宗提出的调停请求,表面的功夫总要做一下的。而这么一来,至少拉丁美洲的人民会知道德国的意图。
而一部分美国人,也有可能因为政府强硬拒绝“冰岛、亚速尔群岛换圭亚那”的建议,对罗斯福政府产生不满。罗斯福毕竟是个民选的总统,几个百分点的选民倒戈就足够让他的统治止步于第三个任期。(未完待续。)
第600章 欧洲人的欧洲 下()
“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4月15日、16日发生在圭亚那的事件了。依靠武力征服了大半个欧洲的纳粹德国,先利用阴谋颠覆了荷属圭亚那当局,然后又以武力赤果果地入侵了该地区——那里位于美洲大陆之上,并且靠近美国。
这种对美洲大陆的侵略行径不仅严重侵犯了美国的利益,而且还触犯了自1836年以来美国在美洲问题上所奉行的底线,即:欧洲各国不能再以任何美洲国家为殖民地和美国视任何殖民美洲的企图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这正是我所领导的政府在4月17日向纳粹德国政府递交最后通牒的原因。
在捍卫美洲这片属于所有美洲人的土地的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任何退缩和动摇,必须展现出最为坚决的立场。
如果我们在1942年4月选择在圭亚那问题上后退,那么来自欧洲的纳粹军队很快会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