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路易斯。蒙巴顿?”赫斯曼终于想起来了,蒙巴顿这个姓氏就是巴滕贝格这个德国姓改的。

    “对,就是蒙巴顿,据说是个想法很奇怪的家伙。”施陶芬贝格说,“在英国人提供的资料中还有一个他提出的用冰来建造航母的方案。”

    “冰航母?”赫斯曼知道这个脑洞,他笑了笑说,“他不知道冰会融化吗?”

    “大概不知道吧?”

    “那么他来找我讨论什么事情?”赫斯曼问。

    “有一个什么秘密武器计划要通知我们,”施陶芬贝格说,“最近英国临时政府的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发现了许多丘吉尔政府留下来的奇怪的武器计划。还有就是为了印度问题……现在英国临时政府正准备向印度派遣军队,这位巴滕贝格中将是驻印军总司令的热门人选。”

    “原来也是为了印度而来的!”赫斯曼吐了口气,“让他进来。”

    “遵命。”

    身材修长,长相英俊,穿着一件笔挺的海军军服的蒙巴顿很快就被施陶芬贝格带了进来。他和赫斯曼寒暄了几句,然后神神秘秘的将一份名为“合金管计划”的绝密文件亲手交给了赫斯曼。

    “核裂变炸弹?”赫斯曼翻看文件看了看,马上就明白这是什么了,他马上问,“你们到了哪一步?”

    “我们已经成功进行了反应堆实验,”蒙巴顿苦苦一笑,“我们知道了铀…235可以用来制造超级炸弹,但是我们没有继续研究和生产这种炸弹的资源了。”

    “哦,”赫斯曼点点头,“那美国到那一步了?”

    “和我们一样。”蒙巴顿说,“他们大约在1941年知晓了核裂变现象,但是反应堆实验进展缓慢,还是我们在实验成功后把数据和方法告知美国的。”

    “你们的基地和科学家……”

    赫斯曼之前也得到了关于美国在搜集铀矿石的消息!所以他知道美国已经发现了核裂变现象,却不大清楚美国人进行到哪一步了。

    如果蒙巴顿现在说的情况属实,那么美国人的进度并不是很快,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少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造成的。

    “试验基地在利物浦,科学家也在那里。”蒙巴顿说,“丘吉尔首相生前对这件事情抓得很紧,准备在他撤离的时候,才把科学家和相关资料带去加拿大。没想到……”

    赫斯曼点了点头,“这个情况,我已经了解了,等到女王和亲王到访的时候,我会同他们讨论。”

    英国肯定是不能独立发展核武器的,法国当然也不行,因为整个欧共体只能拥有一张核保护伞!

    不过这个问题不是蒙巴顿中将这样级别的人可以过问的,所以赫斯曼不会和他继续讨论。

    话题顺理成章的转到了印度事务之上。

    “帝国元帅阁下,现在英国在印度面临的挑战有两个方面。”蒙巴顿说,“一是印度本地的精英,他们以为可以摆脱英国的帮助,把印度改造成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二是苏联的入侵和输出GC主义革命。”

    “印度的本地精英是比较大的麻烦,”赫斯曼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苏联的入侵不是问题,打出去就是了。至于输出GC主义革命……那是幻想。”

    “幻想?”蒙巴顿摇了摇头,眉头皱了起来,“帝国元帅阁下,我们的看法恰恰相反,印度本地精英不是什么问题。苏联的入侵和GC主义运动才是最大的威胁,因为印度的贫富差距极大,如果不算属于欧洲人的财富,占人口比例不到10%的印度教高种姓和阿什拉夫人垄断了整个国家95%的财富,余下90%的印度穷人几乎人人一贫如洗。情况和印度类似的国家,比如沙皇俄国和中国,最后不都闹起革命了?”

    赫斯曼也懒得去和蒙巴顿这种自以为是的欧洲人解释中国人和印度人有多大不同了——中国人在秦朝的时候就不大相信“种”了,他们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印度阿三的贱民在造反的问题上怎么和中国穷人相比?

    “哦。”他点点头,“你们想联合印度的精英阶层去反对GC主义?”

    “是的。”

    看到蒙巴顿点头称是,赫斯曼心想,现在三亿几千万印度阿三中,相信GC主义的大约都是脑子坏掉的印度雅利安吧?或许应该让这些坏脑筋自作自受一下!

    想到这里,赫斯曼摇摇头说:“中将,我的想法略有些不同。或许……我们可以让印度的精英阶层先尝尝GC主义的苦头,这样他们就会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了。”

    蒙巴顿一愣,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地问:“帝国元帅,您的意思是让GC主义的烈火烧到印度来?”

    “对!”赫斯曼一笑,“烧死一点脑筋不正常的印度雅利安人和阿什拉夫人,剩下的就会变得清醒一些了。”

    ……

    “弗拉西科同志,您……您听我解释……”谢洛夫这个时候正在克里姆林宫的一间办公室里,一脸尴尬的和国家安全总局特别处处长弗拉西科(他是斯大林的头号保镖,也是克里姆林宫的大总管)解释一些说出来都丢人的事情。

    “这个印度,印度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都,都习惯让仆人伺候的,所以在他们吃饭的时候,仆人最好在餐厅外面等候。”

    “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因为克里姆林宫的宴会可能会持续很久,中间会有印度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要上厕所。”

    “会有专门的服务人员领他们去的。”弗拉西科说。

    “但是克里姆林宫的服务人员不会帮他们擦屁股啊……”

    “啊……”弗拉西科呆呆地看着谢洛夫,“你说什么?”

    “有几个印度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习惯让仆人帮着……擦屁股,在拉完屎以后。”

    “他们年纪很大?”弗拉西科问。

    “不,不是很大。”

    “重病缠身或者是有残疾?”弗拉西科又问。

    “没有,他们都是健康人……”

    “连屁股都不会擦的健康人?”弗拉西科一脸的惊讶,“谢洛夫同志,你到底从印度带来的是什么人啊?”

    “一些非常奇怪的人,没有一个人看上去像个真正布尔什维克……”谢洛夫耸耸肩,苦笑道,“但是我也没有办法啊,我去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

    印度布尔什维克党并不是在第三国际帮助下成立的,而是由一个名叫萨提亚。巴克塔的报纸编辑(种当然是好的)自己发起的——这也是个奇怪的事情,这个印度布尔什维克党一开始的时候是经过殖民当局批准合法成立的党,而且也没加入第三国际(大概因为党员大部分都不差钱的,不需要苏联的红卢布),直到1933年底(成立后的第8年)才加入国际。

    所以这个印度布尔什维克党里面奇怪的人很多,而需要红卢布的人几乎没有。

    因此谢洛夫这个第三国际代表在印度布尔什维克党里面说话也没太大的分量,根本不可能发起党内清洗运动。(未完待续。)

第815章 太平洋第一() 
“不会擦屁股……”斯大林听到弗拉西科的报告,也忍不住笑起来了,“真是一群糊涂蛋,不过这没有什么问题,让他们的仆人跟着就是了,毕竟我们现在还需要这些人。”

    的确没什么要紧的,马克思同志也没说过革命家必须自己擦屁股的吧?而且,现在苏联和国际G运还需要这些带着管家和仆人闹革命的印度布尔什维克党人带路——在现阶段这是必须的,要不然苏联红军看上去就像侵略者了。

    等到他们把红军带进了印度,并且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那么他们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到时候就该清理革命队伍了……

    弗拉西科只管报告,斯大林怎么处理和他无关,所以他向斯大林行了军礼以后就转身离开了。

    在克里姆林宫的大管家走后,接着莫洛托夫又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霍普金斯,还有斯大林的秘书兼翻译巴甫洛夫一起走了进来。

    霍普金斯是为了美苏在太平洋联合作战的事情来苏联的——现在英国本土被德国一控制,北大西洋航线就再也没办法恢复了,所以北太平洋航线就成了苏联唯一的生命线。

    而且苏联红海军的大西洋舰队在大西洋上也没用武之地了,转到太平洋作战就势在必行了。

    而红海军的4艘苏联级和2艘喀琅施塔得级一旦到了太平洋,那么美苏联合对日作战就成为可能了。

    “总书记同志,”在和斯大林寒暄问候了几句后,霍普金斯就话锋一转,试探起了联合对日作战的问题,“由于英国本土的沦陷,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将会陷入一个漫长和黑暗的时代了。”

    巴甫洛夫将他的话翻译成了俄语,斯大林的脸色很快就变得非常阴沉了。因为霍普金斯的话表明,美国已经放弃了“欧洲第一”,转而执行“太平洋第一”的战略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英国本土一失,美国就没有进犯欧洲的跳板了——冰岛虽然还在美国掌握中,但是冰岛的地理位置太偏,岛上的人口、工业和基础设施也严重不足,很难支撑大军驻扎。

    “因此,罗斯福总统认为我们可以考虑集中两国的力量共同对日作战。”霍普金斯接着说,“如果我们可以打败日本,夺取太平洋的控制权。那么在未来,苏联和美国就能携手对抗德国这个全人类的公敌了。”

    他用了“对抗”,而不是“消灭”,这说明罗斯福已经放弃了消灭欧洲轴心国集团的想法了。

    “集中两国的力量对日作战?”斯大林看了一眼霍普金斯,“但是我们的力量必须用于西线啊!德国人现在还围困着列宁格勒,而且他们在乌克兰方面还占领了许多土地。我们必须要在1943年春季发起新的攻势,以缓解列宁格勒的情况。”

    列宁格勒是不能丢掉的!所以苏联最高统帅部已经决定在43年春季发动第二次列宁格勒解围会战了。而为了在第二次列宁格勒解围会战中取胜,斯大林已经决定从远东抽调大军。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根本不可能对日开战。

    “总书记同志,我们了解这一情况,”霍普金斯笑道,“所以我们愿意通过北太平洋航线向你们提供更多的援助。不过……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为将来共同对日作战做一些准备。”

    “准备?”斯大林问,“什么准备?”

    霍普金斯说:“在苏联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建立几个军事基地,存放用于攻击日本的物资,并且驻扎至少20个空军联队。”

    原来美国想在苏联远东的要塞符拉迪沃斯托克秘密驻扎航空兵!这样一旦苏日开战,驻扎远东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就能在第一时间对日本本土展开空袭了。

    “但是这很有可能造成苏日关系完全破裂,”斯大林皱起眉头,他说话的时候点燃了自己的烟斗,抽了口烟。“如果那样,我们有可能陷入两线开战的困境。”

    “总书记同志,”霍普金斯笑了笑,说,“我想……日本是否封锁北太平洋航线不取决于我们是否在苏联远东部署飞机,而取决于他们的联合舰队是否能在未来的作战中占据明显的上风。如果他们的形势日益告急,那么你们的远东地区将是非常安全的。”

    斯大林抽着烟,思索了片刻,点点头说:“没错,日本人一旦完全控制太平洋,他们一定会和德国配合,掐死我们苏联的。不过……你们应该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吧?据我所知,1943年将是你们的航空母舰大量服役的年份。”

    “1943年,1944年,1945年和1946年都是我们的航空母舰大量服役的年份!”霍普金斯慢悠悠地说,“因为我们现在不需要为反攻欧洲和维持英国生命线建造船只了,全部的造船力量都会用于生产军舰去对付日本!其中埃塞克斯级的建造计划已经增加到了40艘,独立级增加到了30艘,排水量(满载)近6万吨的中途岛级航空母舰计划建造10艘!所有这些项目,都将在1946年底前完成。”

    这是80艘舰队航母!

    在英国本土沦陷后,美国政府和国会已经不再考虑世界的领导权了,但是太平洋和南美洲是绝对要拿到手的,要不然美国就会被困在北美洲,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而要夺下太平洋和南美洲的控制权,海军当然是关键了。即便是南美大陆上的争斗,其实也是以海军为主的——南美和北美还有欧洲不同,那里没有便捷的公路和铁路网,而且在南美洲北部地区还遍布着很难通行的热带雨林。

    因此南美洲的内陆地区很不发达,人口也很少,精华地区都在海边,谁控制了海权,谁就控制了南美。

    所以美国在放弃反攻欧洲之后,战略思路已经变得清晰而且简单了——就是利用自己强大的工业实力重点发展海军和能够用于海上作战的航空兵。而航空母舰又是重中之重!

    因为美国想要主宰太平洋,就必须拿下夏威夷群岛。而夏威夷群岛距离美国西海岸又太遥远,岸基飞机根本够不着。所以只能大量建造航母,利用舰载飞机去和日本部署在夏威夷的岸基飞机争夺制空权。

    考虑到岸基飞机在性能上对比舰载机是有一定优势的(前提是技术水平相当),所以美国海军认为,他们必须在夏威夷群岛投入比日本人多几倍的飞机才有可能取胜。

    而在大造航母的同时,美国海军也没有完全放弃建造大型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计划——这也和大西洋被德国控制,美国不需要再为援助英国和出兵欧洲建造船只有关,现在美国有足够的造船能力和资源用于大型水面舰艇了——不仅6艘衣阿华级在快速建造当中,5艘强大的蒙大拿级也在1942年内全部开工(这也同大和危机有关)。

    不过6艘衣阿华级和5艘蒙大拿级加上6艘阿拉斯加级(这6艘应该属于战巡的大型巡洋舰在1942年内也都开工了),似乎也很难对抗日本的至少4艘大和级和德国、法国、意大利还有英国(血腥女王)的超级战列舰。

    而要开工建造新的战列舰,美国海军也不大愿意。因为战列舰建造周期较长,如蒙大拿级这种级别的超级战列舰,从铺设第一根龙骨到舰艇服役,至少需要3年。现在追加的订单,1946年初能完成就不错了。

    而且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战列舰已经变成了一种渐渐过时的武器,所以美国海军也不愿意建造太多。

    德国人的Ju288和遥控滑翔炸弹的组合让美国失去了大西洋的海权。而美国人自己在遥控滑翔炸弹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另外他们还在舰载双发飞机上走在了前面——研发代号为XF7F的舰载双发多用途战斗机的研发合同是1941年6月30日签订的,在夏威夷群岛沦陷后,美国急需一种舰载重型飞机,于是海军部就追加了巨额投资给格鲁曼公司,让他们可以雇佣更多的工程师进行研发。XF7F的原型机已经按合同要求(历史上出现了严重的拖延),在1942年10月进行了试飞。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就想到了利用苏联的4艘苏联级和2艘喀琅施塔得级去打击日本了。

    霍普金斯顿了一下,接着又说道:“总书记同志,如果能把你们的4艘苏联级和2艘喀琅施塔得级通过北冰洋航线调往太平洋(苏联级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同时再允许我们将强大的空中力量布署到远东,并且利用军事援助加强远东反法西斯阵营的军事力量,那么我们就能够在1944年后对日本展开毁灭性的打击了。”(未完待续。)

第816章 马鹿式胜利() 
“大日本帝国,板载!”

    “海陆军,板载!”

    “胜利,板载!”

    当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次官石原莞尔中将乘坐的汽车从东京街头通过的时候,正好遇上了欢庆胜利的游行队伍——这个时空的石原没有“满洲事变英雄”的头衔,在陆军内部虽然也是根刺头,但是影响力有限,对东条的威胁不大。所以并没有被东条英机一脚踢到预备役里面去,还作为师团长参加了南下作战,现在更是当上了参谋本部的次官。

    就在石原走马上任后不久,日本帝国就取得了一场据说是历史性的胜利。

    日本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

    1943年2月1日,在结束了对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访问之后,英国女王正式发表了《停战诏书》,宣布英国正式退出同盟国阵营,并且向包括日本帝国在内的轴心诸国求和。

    所以,日本现在算是打败英国成为了不起的战胜国了。在英国女王宣布停战求和的次日,日本政府也发布公告,宣布接受英国求和,并且将2月2日定为“对英作战胜利日”。

    日本本来就是对英美作战,现在英国已经“投降”,只剩下一个美国,想来孤掌难鸣,大日本帝国的最后胜利,仿佛指日可待了。

    因此,东京的许多市民就在2月2日这天或自发,或是被各种报国团、报国会之类的组织拉上街头,举行胜利大游行了。

    “巴嘎!”一向话多,而且有点毒嘴巴的石原莞尔看着车窗外面欢快的人群,忍不住就骂了一句,“这些人都是傻瓜吗?难道看不出英国本土的屈服会让日本陷入前所未有的苦战吗?”

    “石原君,瞧你说的,情况哪里有那么严峻?”和他同坐在一辆汽车里面的日本陆军航空总监土肥原贤二大将不以为然地说,“英国一败,苏联的西线战场必然大大吃紧,再无力量威胁满洲之安全了,这对帝国最后解决满洲问题是非常有利的。”

    “满洲问题?”石原莞尔嗤地一笑,“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想这个?苏联在远东的兵力西调是可能的,然而美国也会将重点转向太平洋……以美国的工业实力,最后造出多少航空母舰和战列舰?不敢想象啊!大将阁下,你难道不知道海军的那几位这两些日子都已经吃不下睡不着了吗?”

    “有什么嘛,”土肥原贤二摇了摇他的光头,“海军的人就是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说好的澳大利亚攻略也打起了退堂鼓,还想减少咱们陆军的资源和经费去造航空母舰,真是一点都不知耻。”

    “山本元帅也真糊涂了,我们才有多少本钱?怎么可能和美国人拼航母?”

    石原莞尔其实知道加快大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