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和奥克兰级一样,都是价廉物美的防空利器。在这个时空,美国政府一共下了225艘弗莱彻级的订单,比历史上多了足足50艘。到了1943年,这级驱逐舰已经开始大量服役了——根据计划,仅仅是1943年,就将有121艘弗莱彻级完工服役……

    相比动辄就几十艘上百艘建造航母巡洋舰的美国土豪,欧洲共同体这边“下饺子”的速度可就远远的不如了。

    倒不是没有足够的造船厂,而是没有足够的燃油。而且由于和苏联议和后全力对抗美国的计划破产,德国现在面临长期的两线开战。

    同关系到大欧洲一统和第三帝国存亡的东线战场相比,大西洋战场的重要性的确不够,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最优先的供应了。

    “诸位,现在我们必须调整原有的作战计划和军备生产计划,以应对局势的重大改变了。”

    6月25日的德国统帅部会议上,总参谋长赫斯曼正式提出了改变作战计划和军备计划——实际上,就是改变德国的国策!

    赫斯曼说:“在东线战场击败苏联,帮助俄罗斯帝国在乌拉尔山以西建立有效统治,将是未来的首要目标。

    而对美作战的目标,则将更改为以较少的海空兵力尽可能久的维持大西洋制海权,确保和南美洲、非洲西海岸的交通线,并且取得持久消耗战的交换比优势。”

    “持久的消耗战?”希特勒这时打断了赫斯曼的发言,问道,“有没有可能通过几场海上决战的胜利迫使美国求和呢?”

    “总理先生,”赫斯曼回答,“总参谋部和海军司令部当然会追求这样的结果。但是持久的消耗战明显对美国更加有利……美国人的目标很可能是抢在我们打败苏联之前击败日本。因此大西洋战场对美国而言同样是次要的和牵制性的,他们不可能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与我决战。

    而美国如果在大西洋上采取持久和消耗性的战略,我们将很难寻求到决战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寻求决战的同时,做好持久的准备!”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因此,总参谋部建议重新安排今后几年的军备建设方案,以适应战争形势的最新变化。”(未完待续。)

第917章 欧共体联合军备会议() 
现在德国的军备建设方案的调整,已经不再是德意志帝国最高统帅部开个会就可以决定的事情了。因为欧共体的军备在英国本土投降前,就走上了联合开发和合作生产的路线。一开始是以德国和法国为核心的联合军备建设,从1943年第二季度开始,英国(本土)也正式加入了欧共体联合军备计划,而且还在1943年4月正式成立了一个欧共体联合军备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制定军备计划。

    当然了,在这个军备委员会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还是德意志帝国!

    6月26日,在德国最高统帅部通过了重新制定军备方案的决议之后,帝国元帅赫斯曼就暂时将总参谋部的一大摊子事情交给了古德里安,自己和德国海陆空三军的武备局长,还有德国军备总局局长阿尔贝特。施佩尔一起前往欧洲共同体的首都欧罗巴堡去和法国、英国、匈牙利…克罗地亚、比利时、丹麦、挪威、芬兰、西班牙、爱尔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希腊,当然还有准备全面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俄罗斯帝国的代表会面。

    欧罗巴堡的位置就在原来的阿尔萨斯的首府斯特拉斯堡,位于莱茵河西岸,同德国的巴登…符腾堡州隔河相望。这座城市的主要居民都是日耳曼人,在普法战争…一次大战之间的几十年内属于德意志帝国,一战后又被割让给了法国。而在40年的法国再次战败后,包括斯特拉斯堡在内的整个阿尔萨斯和临近的洛林地区,都被再次从法国的版图中拿走。

    不过阿尔萨斯和洛林并没有正式并入德意志帝国,而是成为了“欧洲首都区”,并且被命名为中央州,斯特拉斯堡则改名欧罗巴堡,成为了欧洲共同体的首都。

    当然了,中央州和欧罗巴堡从1940年6月开始,就一直处于德意志帝国政府的保护之下,适龄的男子也要在德国军队中服役。实际上就是德国的领土!

    因为成了欧洲首都,所以中央州和欧罗巴堡在过去的近3年时间中,一直都在进行建设。赫斯曼抵达这里的时候,欧罗巴堡仿佛就是个大号的工地。不过正在大搞建设的城市依旧非常干净整洁,显得井然有序。

    负责主持这座欧共体首都建设的并不是纳粹党的政治家,而是一个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政客,名叫罗贝尔。舒曼——就是历史上的欧共体之父!

    他在一战之前是德国人,还在德军中服役,一战后又变成了法国人(这事儿不是他的错,是德国自己答应割地的),还成了法国地方小党洛林共和联盟的领袖,当了法国国会的议员。

    而在阿尔萨斯…洛林变成了欧共体中央州后,他又变成了第一批欧洲公民,还在40年底加入了祖国人民党(德国)的境外分支欧洲统一党,并且赢得了欧罗巴堡第一任市长的选举。

    不过乘坐飞机抵达赫斯曼并没有在欧罗巴堡见到这位“欧共体之父”——德国这里不大流行迎来送往,舒曼的市政府里面也没多少“招待费用”,而且也没什么灰色地带可以利用。

    赫斯曼的“灵魂”一开始对德国人的这种呆板是很不习惯的。这里的人类大多是一根筋,只要是规定的事情,他们基本照办,而且不折不扣,也不能通融。所以说好不能做的事情,只要规章制度还在,就很难被突破。

    据说后世有人拿德国人开过玩笑,在公用电话亭上贴了“男士”和“女士”的标志,还安排一个人在男士电话亭里面不出来。结果想要打电话的德国男人们就在男士电话亭外排队,没有人去空空如也的女士电话亭……哦,后来好像有个男人去了女士电话亭,但那是个在德国的法国人。

    所以在德国这地方,不仅制度非常严格,而且大部分人还会自觉遵守,因此行政成本很低效率也比较高。不过对当权者而言,这种严格和高效也有不方便的地方……主要是不方便捞钱!

    如赫斯曼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在台上那么多年,居然两袖清风,没有收受过什么贿赂,也没有贪污过一个马克。而且从他这里得到提拔和大笔合同的人也一点不自觉,也没人悄悄给他家送礼……就是有也肯定会给严谨到可爱的克洛伊轰出去的。

    不过两袖清风的赫斯曼在容克贵族(封了贵族的容克军官)里面其实算是非常有钱的,毕竟他娶了克洛伊这个古老的伯爵家族的继承人。

    而且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赫斯曼和克洛伊还是进行了一些经营,在20年代的经济危机前持有了大量的黄金,又趁着危机低价购入了大量的资产(主要是土地、房产、艺术品和大公司股票),按照43年的市值计算,七八千万欧洲马克的财产还是有的。

    在德国的军政两界,这个身价也能算得上富豪了。但是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当权派一比,他的这点身家真的只能算穷人了。

    不过容克军事集团能够在欧洲嚣张那么多年,和“穷”也是分不开的。要是很容易就捞饱了,容克早就变成纨绔子弟代名词了,怎么可能一代代都名将辈出呢?

    ……

    德意志帝国的严谨和高效率现在也被带到了欧共体事务中来了。没有太多的事前沟通和台底下的交易,在赫斯曼抵达欧罗巴堡的第二天就是正式的会议。

    会议就在新落成的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大楼里召开——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不是共同体元老院,这是欧洲共同政府的雏形。而委员会大楼则是一栋很有气派的建筑,外观上有点像德国总理府。

    在一间刚刚装修完毕,还散发着木料芳香的小会议室里面,赫斯曼和英、法、俄、匈、比、挪、芬、西、罗、保、希等国军方或政府代表见了面。

    与会的没有新罗马帝国的代表,也没有荷兰、瑞典这两个“准欧共体国家”的代表,更没有日本的代表。都是欧共体成员的代表,只有俄罗斯稍微特殊一点,不过也是确定要加入欧共体的国家。

    “尤苏波夫亲王殿下,”赫斯曼在会议开始的时候,先招呼了一下俄罗斯的首席代表,总参谋长尤苏波夫。“我先和您说一下欧共体军备的原则,我们欧共体国家采取的是共同防卫和共同军备。

    原则上,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是欧共体各国共同参与研发和使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欧共体的资源和工业优势,降低武器的研发和生产成本。

    但是在目前,这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执行的原则,因为在欧共体各国中还有许多老式的装备在进行生产和改良。”

    “我们俄罗斯对此没有意见。”尤苏波夫亲王回答道,“我们在彼得格勒得到了很多兵工厂,其中还有可以生产T…34和KV坦克的生产线,还有许多设计人员和技术工人也为我们效劳。因此我们也希望可以参与欧共体武器计划,相信也能为欧共体的武器装备设计生产贡献力量。”

    “这样再好不过了。”赫斯曼笑着点点头。

    对于苏联人的坦克,他可没有一点看不上的意思,虽然苏联坦克未必适合德国的国情——苏联坦克走的是口径为王的路子,而德国人喜欢的小炮大车,求个稳定精准,和他们的战列舰是一个思路。赫斯曼也不是特别看得上眼,不过德国和欧洲共同体新一代的坦克,还是得继续沿着德国人原有的思路发展。

    然后,赫斯曼接着说:“由于俄罗斯帝国重新回到了欧洲这个大家庭中,而且还将成为欧洲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和欧洲一体化的推动力量,因此欧洲共同体的战争政策和军备计划,都必须进行相应调整。”

    俄罗斯帝国成为欧洲共同体预备成员并且参与欧洲共同体事务这两件事受到了欧共体三强(德英法)的一致支持——因为法国想要联俄,德国想要融俄,而英国因为印度这个命根子被苏联侵犯,因此支持以俄代苏,所以欧共体元老院飞速通过了接纳俄罗斯的相关决议。

    “帮助俄罗斯帝国取代苏联,将是欧洲共同体在战争中的首要任务,重要程度高于击败美国。”赫斯曼继续说,“因此在军备工作上,陆军的重要程度也将高于海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则维持原有的优先地位不变。”

    赫斯曼扫了一眼在场的各国代表,没有发现谁提出异议,于是又接着说道:“在陆军方面,E…50坦克项目和虎式坦克的进一步升级改进,将处于最重要的地位。E…50项目的原型车目前已经完成,第一个量产型号将会在今年年内完成,44年有望投产,希望可以在德国、法国和英国同时开始生产,将来还会在俄罗斯生产。”(未完待续。)

第918章 储备船() 
这个时空的德国,严格意义上说,在E…50项目的原型车完成之前已经开发过三款50吨左右的坦克了。一开始是45吨的黑豹和56吨的老虎,然后又在黑豹和老虎的技术积累上搞出了缩水虎——虎式G型坦克,而E…50算是第四款50吨左右的坦克了。

    有了之前三款坦克的经验教训和技术积累,而且还有充足的资源供应和来自法国的技术支持(法国人在被德国打败前也开发过2款30吨级的坦克B1和SAU…40,有相当的技术积累),因此E…50项目推进的非常顺利,到了1943年6月初就造出了第一辆原型车。

    被称为E…50…0坦克的这款原型车是由MAN公司拿出来的(德国的奔驰、MAN、保时捷、亨舍尔和法国的雷诺公司都参与了投标,因此会有5种E…50原型车),和历史上停留在图纸上的E…50也是不一样的。因为赫斯曼要求的是不是少量可以扭转不利局面的“黑科技坦克”,而是能够碾压苏联的E…50坦克海!

    关键不是这辆坦克有多牛逼的战斗力,而是……海!

    用E…50海去淹死JS系列的重型坦克就对了。

    所以现在的E…50…0型车也是个“缩水货”,战斗全重只有50吨,也没有传说中的外置盘式螺旋悬挂装置,而是采用了从3号坦克就开始使用扭杆悬挂系统,同时抛弃了过于复杂和沉重的交错负重轮,而采用了6对负重轮的设计——可以用6对负重轮支撑50吨以上的重量,也是因为德国的有色金属瓶颈消失,可以生产更高质量负重轮和悬挂扭杆的原因。

    E…50…0型车的传动系统和变速箱的设计也比“老虎”、“黑豹”和“缩水虎”有了较大的进步,从前置变成了后置,和苏联坦克在这方面的设计差不多了。不过E…50传动系统和变速箱是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的,并不会带来操纵上的困难,更不会影响可靠性。

    E…50…0型车的发动机则采用了迈巴赫HL230P30型发动机,只有720匹马力(比历史上的同款发动机也要好一些),因此公路最大时速也只有46公里。

    而E…50…0型车因为在负重轮和传动布局上节省了不少重量,因此可以凭50吨的战斗全重搞出让人满意的防护性能。其正面上车体和下车体的装甲达到了120mm/30度倾角,相当于138mm的垂直装甲防御能力,如果换算成均质钢板的话大约相当于160…175mm的厚度。

    E…50…0型车的炮塔前装甲则厚达125mm,火炮护盾更达150mm,侧部和后部装甲也达到了60mm(车身侧后部和炮塔侧后部装甲厚度一致)。对于50吨的战斗全重而言,算是非常坚固了。

    另外,E…50…0型车的火力也让人期待,装备的是一门8。8cmKwK43L/71炮,威力足够摧毁任何已知的坦克的正面装甲!

    而且在英国(本土)加入了E…50项目后,还拿出了一种正在开发的新型穿甲弹——脱壳穿甲弹!据估计这种穿甲弹的穿甲效率将比同样口径硬芯穿甲弹还要提升50%以上。

    如果E…50坦克能够使用88mm口径的脱壳穿甲弹,那么理论上的穿甲能力将可以横扫所有二战时期可能出现的美苏坦克了。

    “虽然陆军的重要程度超过了海军,”赫斯曼主持的军备会议仍然在继续,在说完了陆军的各个重点项目(不止E…50一个)后,他又转向了海军,“但是海军现有的造舰计划仍然将会继续,而且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扩大!”

    “扩大?”法国海军总司令让。苏尔上将听得懂德语,赫斯曼的话刚说完他就开口提问了,“我们有那么多燃油去扩大舰队规模吗?”

    “没有。”赫斯曼回答,“舰队的规模不可能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但是可以建立储备船制度。”

    “储备?将一部分造好的军舰储备起来?”

    赫斯曼回答:“是的,就像陆军储备坦克,空军储备飞机一样。”

    海军其实也有“舰艇储备”,不过一般不是储备新船,而是储备旧船——不舍得扔掉而已。因为海军的思路和陆军、空军不一样,他们现在还没有打消耗战的概念,根本没有把昂贵的舰艇当成消耗品的想法。

    不过赫斯曼和他身边的幕僚大多是陆军、空军出身,脑洞和海军不一样,所以在面对石油不足而舰船产能却足够的问题,很快就有人提出来“储备船”的概念。

    在奥丽加回到彼得格勒之前,“储备船计划”已经开始实行了很长时间——这个计划本来就是用来在大西洋上压制美国的,现在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而作为“储备船计划”的一部分,德国海军武备局还开发了几款可以大量生产的饺子舰。

    其中又以“凯塞林”级航空母舰、“慕尼黑”级防空巡洋舰、1936年D型驱逐舰和21型潜艇最为重要。

    德国海军武备局的两名参谋,这时将准备好的4种饺子舰(艇)的资料发给了在场的各国海军人员。

    这四种“饺子舰”的设计早就完成了,而且都已经开始在德国本土生产。

    “这个航母怎么那么慢?”

    “轻巡洋舰也慢……”

    “还有驱逐舰,天哪,这看大概是我到过的最慢的驱逐舰了。”

    “21型潜艇倒是挺快的。”

    在场的各国海军人员纷纷议论起来了,本来他们以为德国人神神秘秘憋出来的四级饺子舰(艇)应该是什么先进的不行的玩意,可是拿到设计数据一看……哦,也不是完全大失所望啦,至少21型潜艇是个好东西,很好的东西!

    不过“凯塞林”级航母,“慕尼黑”级防空巡洋舰和1936年D型驱逐舰都是不折不扣的落后产品,除了防空火力强大外就没有一点黑科技了。

    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三种饺子舰居然都是落伍的慢船。

    其中“凯塞林”级轻型航母,1。5万吨的标准排水量,机库可以收容48架Fw…190T和福克零式D……这还是中规中矩,不过这艘航母的最大时速居然只有区区26节,动力系统可以输出的最大功率也只有6。6万匹马力。

    “慕尼黑”级防空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只有6000吨,防空火力倒是挺足的,128mm高平两用炮有12门(6座双联),40mm博福斯高炮有16门(8座双联),20mm厄立孔高炮有16门(单装),而且还有非常先进的雷达和火控系统。防空火力那是没得说,可是最大航速也是26节……

    而1936年D型驱逐舰也是强防空火力加慢航速的怪物,128mm高平两用炮有6门,40mm博福斯高炮有12门(6座双联),20mm厄立孔高炮有14门。但是2500吨标准排水量的小船,居然也只有26节的慢速……那么慢的驱逐舰,别说二战了,就是一战也罕见。

    “先生们,”赫斯曼笑着打断了人们的议论,然后掰着手指头说起慢船的好处,“航速慢的优点其实还是很多的,比如省钱、省时和省油,而且还有利于舰队在海上长期作战。”

    和汽车、飞机一样,目前一艘舰船上最贵的也是动力系统,比如“凯塞林”级6。6万匹马力的锅炉和轮机要是换成13万、14万匹马力的设备,那花费可就贵多了。

    而马力更大也意味着建造时间更久,因为船壳好建,轮机难造。对拥有了欧洲大部分造船能力的欧共体而言,大量建造1。5万吨级、6000吨级和2500吨级军用舰艇的船壳是没有难度的,虽然做不到像美国那么快,但是也慢不到哪儿去。

    可是轮机的制造就没那么快了,这可是精细活,如果舰船的输出动力多一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