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米罗诗一番话说得人人变色之后;他又露出了激愤的表情:“我也不说别人;我在部族之中本是出了名的勇士;可是;就因为我得罪了族长米罗;我就被削夺了兵权;亲朋好友尽皆离我远远的;这次族中拼凑兵马送来灵州;我又是第一个被选中要我说;族长恨不得我在军中犯了军令;被杜大帅杀一儆百;如此既表达了他的恭顺;又铲除了一个大患”
米罗诗起了个头;其他人也不知不觉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在部族中郁郁不得志;有的说一辈子就是个穷牧民;有的说死了也无牵无挂;家里早就死得没人了……总而言之;说到最后;众人便发现果然正如米罗诗所说;果然彼此说是带着些军马;可实际上都是在部族中无关紧要的人。正当此处弥漫着一股自怨自艾的气氛时;他们突然只听得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都是正当盛年的好汉子;怎么一个个只知道怨天尤人?一口一个送死;你们就把自己的性命看得这样轻这样贱?”
闻听此言;米罗诗第一个回头;发现是郭子仪;他登时神色大变;右手立刻按在了刀柄上。而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意识到这些怨言全都给郭子仪听去了;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待看到郭子仪随从不过十几人时;甚至有人动过最坏的念头。可是;面对如出一辙的警惕和敌意;郭子仪却气定神闲地上前挑了个位子坐了下来;随即好整以暇地看了一眼众人。
“如果还有怨言;各位也不妨继续说;我洗耳恭听。”
郭子仪这种毫无防备的态度让米罗诗敌意稍解;他见其他刚刚起身的人不知不觉都坐了回去;他便把心一横;单刀直入地开口问道:“郭将军既然都听到了我们刚刚那些抱怨;那我也于脆直接问了。我们这千余人出自十几个部落;彼此不相统属;也没有人能够让这么多兵马服众;郭将军究竟是打算用我们为前军先锋;还是中军;亦或是后卫?”
这是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最关心的问题;因此;郭子仪感受到了一道道犀利如刀的目光。当此之际;他反而大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他突然声色俱厉地喝道:“你们以为;就凭你们这一盘散沙的光景;够资格当前军先锋?”
郭子仪陡然暴涨的气势一时竟让众人透不过气来。而他在一言震慑众人之后;竟是拍拍手站起身来;气势凌人地说道:“我郭子仪在朔方军中十几年;大小战事历经几十次上百次;我只知道;前军先锋要的是一等一的骁勇精锐;至于那些还没上阵就认为自己是去送死的酒囊饭袋;我要来何用?各位不用白担心了;为了接敌时能成为前军先锋;我之所部和仆固怀恩所部已经争了不止一次;至今都还决断不下;轮不到你们去送死”
米罗诗等人之中;不少人除了粟特血统之外;还夹杂着突厥、铁勒乃至于契丹和奚的血统;性子本就有些暴烈;此刻被郭子仪这番话一激;竟是没多少人如释重负;取而代之的是不甘心;不服气。就连起头最担心去送死的米罗诗;这会儿也为之勃然大怒。
“郭将军这是瞧不起我们?”
“是我瞧不起你们;还是你们自己瞧不起自己?”郭子仪面对米罗诗的目光;毫不退让地说道;“这次只是随军出征;尚未接敌;你们这几个统带兵马的就聚在这里;不是说在部族中如何如何受人冷落;就是担心被驱赶在前送死;你们自己何尝瞧得起过自己真要派你们去送死;我何必要在三千兵马中挑选出你们这些看上去骁勇能战的?索性一股脑儿全都驱赶到前头让人砍瓜切菜算了”
在郭子仪这一番斥责下;除却米罗诗还能硬着头皮与其对视;其他人都不知不觉别开了目光;不敢接触他那严厉的眼神。就算有心想驳斥几句的;见别人都不敢吭声;也生怕当了这出头鸟会被骂得体无完肤;四周围竟是再无丝毫杂声;就连引了郭子仪一行人进来的那些值夜兵卒也都忘了自己的职责。
“记住;不论你们出身如何;是哪个部落的;族长或是首领是谁;你们现如今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隶属于朔方节度使;是杜大帅的麾下”
郭子仪再次提高了声音;手中紧握的马鞭指着一个个人的鼻子;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在部族中受冷落;不被重视?这有什么值得自怨自艾的我大唐天子富有四海;包容天下;朝廷中用的蕃将还少吗?这么多年来封的一个个国公;这么多年来一个个带兵的大将军;有契丹人;有突厥人;也有来自西域各国不知名的小国小族杜大帅用人;也是只看才具;只凭功劳;但使此次能够大胜;你们还愁要回去看什么见鬼的族长的眼色?”
尽管多年来在军中积攒军功;按部就班地升迁;郭子仪在旁人眼中仿佛并不算极其突出;但在遇到了一位不吝用人的伯乐;此次又受命为主将之后;他仿佛瞬间迸发出了全部的光芒。用先抑后扬的一番话激起了众人的激奋之后;他便顿了一顿;语气变得和缓多了。
“总而言之;我给你们一天时间考虑。如若还是患得患失;那到时候你们这些兵马便全数编入后军。届时伺机奔袭的时候;随你们哪里来哪里去;我郭子仪不要累赘但如果你们还有男人的血勇;那么;便和我一道并肩奋战;到时候功劳簿上;我绝不会因为你们是蕃军;就亏欠了你们的功劳若是不能让你们回到原来的部族耀武扬威;我就不姓郭”
米罗诗一直都在尽力做到不弱气势;可是;在郭子仪这样一番鼓舞人心的话之后;他终于觉得;自己之前错得很离谱。他扫了一眼左右;见绝大多数人都是面色赤红;显然被撩拨起了心底深处那种最强烈的渴望;他便上前一步单膝跪下道:“不用一天后再答复了既然郭将军承诺一视同仁;我米罗诗愿意带着麾下五十七人随同左右只要郭将军能带给我们希望和将来”
“很好;我答应你”
郭子仪想也不想便爽快答应了。紧跟着;他就一个接一个人跟着米罗诗一样单膝跪下表示愿从军令;须臾就连那些值夜的兵卒也都是如此光景;黑夜之中;地上黑压压跪了一片人。面对这样的光景;他不禁感到心中极其欢畅;但立刻定了定神道:“好;很好从现在开始;你们全都是朔方军中袍泽事不宜迟;谁愿与我去见康、石、何三部领军之人?”
“某愿往”
此起彼伏的答应声中;郭子仪知道;自己终于啃下了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至于剩下的康、石、何三姓兵马;即便有什么异志;也蹦跶不出任何名堂来。人心思变;人心思进;而激将法用了这么多年;可谓是屡试不爽
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之后争地盘
这一天黄昏,杜士仪屏退了左右,一个人在灵武堂中若有所思地看着壁上地图。因为沙盘在节堂中,一模一样做上两个却也未免无聊,再加上李祎留下的这幅大地图也着实详尽,他也就懒得再折腾了。看着看着,他不知不觉伸出手去摩挲着地图上那一座座城池,心里突然生出了一个念头。
,逃去了蜀中,而太子李亨则是聪明地在朔方灵州灵武城聚集兵马而后,故而后来名满天下的那些将领,无论郭子仪还是等人,大多出自朔方,剩下的则是河陇和安西,再接下来的,则是一度从逆而后又投降的安史叛将了。现如今,他身在朔方,虽说远未到一呼百诺的地步,甚至还要和麾下的将领斗智斗勇,可终究是站在一个可以称得上是节点的地方——无论是对于未来的大唐,还是对于此刻的自己。
“呵呵,这么多年了,杜十九郎你还是老样子。”
这一声轻笑让杜士仪陡然一惊,可尚未扭头,他就已经记起了记忆中的这个声音。他轻轻吸了一口气,这才徐徐转身过来,果然看到面前正站着一个青帕包头衣着寻常的少妇。光阴也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只是那素来骄傲仿佛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表情,却和当年如出一辙。
于是,他不禁苦笑道:“都多少年了,岳娘子你依旧还是改不掉这神出鬼没的习惯。万一我把你当成刺客呢?”
“那就小心我真的刺你一刀试试!”岳五娘眉头一挑,随即便气定神闲地说道,“不过,我知道你现在是开府建牙的节度使,不是从前那个白衣游天下的杜十九郎了,当然不会那么莽撞。我已经对门前的吴天启打过招呼啦,省得回头有人不长眼睛撞进来。我特意跑来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这次的战事。骨颉利那个蠢货自以为这次出兵都是他自己的意愿,却根本没想到向他进言的那些个部将几乎都被别人给买通了。”
“哦?”杜士仪立刻抛开了叙旧的心思,大为关注地问道,“是登利可汗?还是他的兄弟?”
“都有。登利可汗早就看不惯他两个掌握兵权的叔父了。至于骨颉利那个号称右杀的兄弟,也在愚蠢地想要染指他的牧场、子民、兵马。不过,除却你说的这两方,和回纥也在其中掺和了一脚,这才促成了他这次的狂妄出兵。如果他胜了,大唐自然不会甘心,绝对会出兵报复,到时候没人会支援他;如果他败了,各方更是皆大欢喜。只有这个蠢货自以为赢了这一仗,就能效仿当年崛起的那样,让四境部落闻风丧胆,尊他为可汗。”
杜士仪这才算是明白,缘何此次突厥兵马会悍然。可无论背后推手意图如何,给他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却是事实。可正当他这么想时,岳五娘却笑吟吟地扬了扬眉:“当然,我也在背后推了一把。你别瞪我,没有战功的节度使终究说不上强势,更何况各方使力,这场仗是一定要打的,按照谁的意图来打,其中分别就大了。都播故地一到冬天就冷得能让人冻掉眉毛,不吞掉一些别人的地盘,往南边动一动,你是想让我和小和尚还有宝儿都冻死?”
岳五娘都这么说了,杜士仪只好无奈接受了这个事实。然而,他更关心的是,岳五娘人出现在这里,是否代表三受降城那边的战事已经有了结果。果然,东拐西绕这么好一阵,岳五娘终于说出了这个关系重大的消息。
“骨颉利所带万余兵马于西受降城北,狼山南麓,与经略军副将谢智的三千余兵马激战,谢智因仓促接敌有所不利后退,正值郭子仪和领援军杀至,他们所部勇不可挡,直插敌阵,一时将骨颉利兵马打得阵脚大乱。若非骨颉利左右奋力相救,他们的主将险些就被人割了脑袋。不过,回过神来的谢智也没有让人专美于前,掉过头反扑,也算是略有小胜。再加上小和尚憋了这么久,在北面骨颉利的退路埋伏,捡了个现成便宜,回纥兵马又因登利可汗许以重利,割了一刀,那位左杀骨颉利这次算是完了。”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被岳五娘用这样平淡得犹如说家常一般的语气说出来,杜士仪只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然而,他丝毫不会怀疑这便是不久之后会传到灵州的军报。尽管相信郭子仪和再加上来瑱三人应该能够有所建树,可切切实实的好消息比“应该”、“也许”这种猜测要动听多了!
“是金子,果然总会发光的!”
“我特意来可不是光为了报喜。”岳五娘轻挪一步,就站到了杜士仪面前,“接下来登利可汗和回纥一定会忙着抢占骨颉利的地盘,我们虽然兵少地少,可也不想无功而返。宝儿这次留在都播坐镇,小和尚带兵,我照旧是联络了不少马贼为援。我刚刚说都播太冷,可也不至于真的呆不下去,是不是这次真的要南下和人掰手腕,需要你拿主意!别忘了,我们是给你守地盘呢!”
想到强盛一时的突厥在露出颓势后,再过个十年草原上就即将换成另一番格局,即便火中取栗,也比不作为的好,杜士仪不禁微微眯起了眼睛,这才斩钉截铁地说:“抢是一定要抢,但也不能腹背受敌。你和登利可汗应该说得上话。回纥等铁勒诸部终究不可靠,而你这个阿史那王女不论如何总是女流,不会夺了他的位。当然,你当年和云州的关系人尽皆知,这番联络总得隐蔽一些。”
“我知道了。”岳五娘露出了会意的笑容,一摇手算是打招呼告别,竟是头也不回地往外走去,“今后我们未必帮得上你了,你自己珍重!另外,替我多谢公主阿姊,师傅得以金蝉脱壳,多亏她帮忙了!”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尽管杜士仪不知道郭子仪是用了什么办法把这样三支凑出来的兵马拧成一团,但大胜既然已成定局,他便立时定下心来,筹划如何报捷。而报捷之外,还有一件需要做的事情,那就是之前他当众杖杀的那六个人。杀人事小,而那些他“当众焚毁”的东西,方才是重中之重。
当岳五娘来无影去无踪地再次消失之后,他回到后院自己很少踏足的正寝,把虎牙留在了外头。屋子的一角放着一只不太起眼的檀木箱子,仿佛是寻常家具,可当他上前去掀开了盖子,就只见其中满满当当摞着各式卷宗,正是看似在外头一把火烧得无影无踪的那些。那时候如果不是早一步知道骨颉利大军已然压境,也许他还会按图索骥,用别的借口清洗一下朔方经略军,可既然正临战事,他承受不起军中万一哗变的后果。
可如今不是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焚毁信函定军心的时节,而他如果只记得安了军心,结果却失了君心,那结果同样堪忧。
在郭子仪领军出征之后,他已经大致翻看过了这些卷宗。不得不说,那几个军中刺头着实是神通广大,其中甚至连不少将领家中姬妾勾心斗角的阴私都有,当然也不乏什么乱七八糟的勾当。至于贿赂求军职这种犯忌的事,也同样不绝于卷宗,但最高不过旅帅,大多都是队正队副之类的小军官。只不过,如同叶文钧冒名李祎写信给武温昚表示支持这样简直要掉脑袋的大事,也一样出现在这些小角色视若性命的珍藏之中!
这等神通广大,简直让人心里发寒!如果不是他上任之初就把叶文钧给拿下了,恐怕这些人还能以此挟制叶文钧!
此时此刻,他想了一想,便将那卷有关李祎叶文钧的卷宗抽了出来,想了一想后又找出了几卷涉及到大将,且关系重大的,这才把虎牙叫了进来。见其目不斜视地行过礼,他便指着已经合上的箱子说道:“将其严严实实封好,然后你挑选最妥当的人,送去洛阳交高力士,我会写一封亲笔信一块带上。”
抄了那几个人的家之后,这些东西都是虎牙亲自带人接手的,这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快速将东西换到了这里。此时此刻,算了一下路上的天数,他便低声问道:“是不是要路上好好赶一赶路?”
“怕是必须得如此。这样,换成藤箱,如此可以轻便一些,但一定要快,要稳。过所公验这种东西,你应当有经验,不妨兵分两路,一路急送,一路通过各地官府,把这过所公验的关节遮掩过去。若非郭子仪领军大胜的消息传来得及时,我还有些踌躇如何送这批东西到东都去。”
岳五娘来得突然,而且那时候叶天旻并没有在灵武堂中随侍,因而虎牙也就只顾着操练那些牙兵,并不知道郭子仪大胜的消息。此时此刻,他一时神采飞扬,竟没在意和自己的胜负。
打了胜仗比什么都重要!经此一役,杜士仪在朔方便奠定了根基,那些军将再也无法撼动!
第八百五十二章 成败论英雄
三月末时节;东都洛阳正是好一片春光。大唐天子李隆基近来心情极好;不但诸王公主;就连失宠多年的太子也常常奉旨同游;一来二去;便给外人留下了某种印象。而因为天下歌舞升平;开元盛世已经延续了二十余年;甚至更胜过了太宗皇帝的贞观之治;在一片颂圣声中;李隆基难以避免地生出了自鸣得意的情绪;奈何他用了一个最最会煞风景的张九龄;故而一来二去总免不了扫兴。
这天为了张守畦送来一员失律将领;他爱惜其才要赦免;张九龄却一力陈情失律当斩;君臣之间再次犯拧。李隆基一言不发撂下张九龄便走;出了宣政殿走了一小段路后;他便恼火地说道:“张子寿动辄犯言直谏;一心就知道学魏征;他怎就不知道学一学房玄龄的绵软?”
左右都听到了这话;虽也有人听出了天子拿太宗自比的矜持自傲;打算凑趣地奉承两句;可见落后天子一步的高力士没有开腔;遂都小心翼翼地没有接话茬。果然;这样的沉默让李隆基大觉得没趣;扭头便看着高力士道:“力士;怎的连你也装哑巴了?莫非也对张子寿心有余悸;故而不敢出言?”
“大家说笑了;张相国再厉害;那也是大家的臣子;更何况;没有太宗皇帝;何来魏征?没有大家的容人雅量;张相国又怎会犯言直谏?”
高力士巧妙地四两拨千斤给李隆基戴了个高帽子;心里却很清楚今天这件事的由来。要说张守畦也确实是国之大将;当初攻伐契丹生擒可突于以及契丹王送了洛阳斩首的时候;李隆基就有意拜其宰相;却被张九龄一再劝阻;现如今张守畦送了一员失律的将领安禄山来请天子处置;奏折中却说尽好话;分明是想要为其求得宽免。而李隆基也看出来了;打算顺其自然;谁知道张九龄又再次煞风景地坚持非杀不可。
这些年走马灯似的换了不少宰相;张九龄算是很不识相的一个;对他亦一直保持距离。可是;张九龄风仪无双;人品在这么多宰相之中算是极其无可挑剔的;再加上大多数事情上都能秉持公心;李隆基竟是硬生生容下了此人。可只听今日天子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意思;高力士便隐隐觉察到了一个迹象。
这种容忍虽已经延续了几年;可看这光景;只怕是也快到头了
“你倒是会说好听的。”李隆基哂然一笑;待到前头一座宫院在望;他突然听到一阵琵琶声;顿时就这么站住了。闭目聆听了好一会儿;知道必定是寿王妃杨氏;他不禁微微一笑;随即头也不回地说道:“你去对张子寿说;朕意已决;让那安禄山依旧以白衣检校捉生将;听张守畦调遣。若只是一次轻敌冒进便要斩杀;这全天下有多少打了败仗的将军非死不可?先头杜君礼奏节度判官来圣严失察之罪;还不是罢免官爵戴罪立功?”
高力士答应一声转身便去;果然;等他对张九龄转述此意时;张九龄先是惊愕;随即竟是痛心疾首:“身为主将;令行禁止;张守畦战功赫赫;若真的有心学那些古来名将;就应该学孙武诛宫嫔;学穰苴诛庄贾;竟然就因为自己爱重安禄山这么一个蕃将;自己不处置却将其送到洛阳来;分明是期冀于使其免罪而且;这安禄山送来后我曾见过一次;奸诈滑胥;脑生反骨;杀了又有何惜我大唐拥有四海;何愁没有一员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