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甚者,这村子原本也是没人的,不过是开国前因为战乱有几户东山县中的人躲避乱兵无意中闯了进来,从而打渔勉强度日,这才有了这么一个几乎处在县衙最不重视的角落里的村子。
因为村子里的贫穷和人口稀少,县城中的官吏们连税收都懒得来收取,没几个钱不说,还白浪费脚钱。就是这村子的名字,也只是大路货的直接用渔村来命名就可见一斑了。
当然这会儿的贾环对于这个村子的认知还是不多的,毕竟他穿越附身的这个人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几乎没有出过村子的孩子,又哪里能知道这么多的事儿,就是早上他能将每一家的东西都清点清楚就已经让不少人惊异了,这村子里除了村长还勉强认得几个字,看得懂大半的官府告示,能应付下来的小吏之流外,其他人几乎个个都是目不识丁的。
只是即使什么都不知道,在贾环看到这个村子的现状,估算了几下各家的财产之后,也立马很是清楚了这个村子的底细,那绝对是一个被人遗忘的村落,自给自足的没有几次能和外头交流的机会。
骡子走的不快,车子也陈旧的在转动中发出喘息,甚至为了能装上各家的东西不至于破坏,除了贾环这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可以坐在车上,其他四个小伙子都直接靠双脚在走,更是影响了速度,可即使这样,贾环还是很高兴,抬头看看那山涧两边的峭壁,石缝中挣扎求生,还吐露着浓绿的荆棘,小花,以及那一个个小小的石洞中探出的幼鸟的身影,只觉得比往日在京城看到的所有都美丽。
“二子,看傻了吧,这可不是咱们村子里,睁眼就是水,你看看,这一路过来是不是树多了好些?”
一旁赶路的几个走的正有些无聊,看到贾环四处张望,忍不住就开始逗起了孩子,这一句话一出口,就引得其他人也跟着逗趣。
“二子,也是你命好,有大哥,有大姐,好些活计都不用你做,看看哥哥我,你这么大的时候,可就开始往山上跑了,那山里头可不都是好东西,蛇,蜘蛛,都毒的很。”
有了一个就有两个,这不是年轻人喜欢闹的性子就这么上来了,拿着贾环的事儿就开说,也不知道是真的羡慕,还是吹嘘自己厉害。
“得了,就你能,人家二子也有不小的本事,下海憋气比旁人都厉害,对了,听说你前天一口气往海里下了四次?还摸上来好些扇贝?”
他这么一说,其他几个也忍不住对着贾环有些侧目,海边的孩子对着这个都听敏感的,可贾环这会儿却没心思和他们瞎侃,心下更多的是对他们的见识有些惨不忍睹的感觉。
就这还是树?那石缝中长出来的分明就是荆棘好吧,可贾环能怎么说?在渔村只见石头和小草,野菜相比之下,确实这些可以称得上是树了,所以他只能笑着点了点头,抬头又看看路的前方,隐隐的那边已经能看到更多的绿色,就知道这必定是快要到达山的主脉了,因为年纪小,家中的砍柴的活计也多半都是兴哥儿在做,说起来,贾环记忆中还真是没有去主脉的经历,就是村子周边山坡上采集野菜的事儿,也是家中大姐做的,他这个身子的年纪就注定了很多事儿都插不上手。挑水,下海摸鱼,海边捡海菜,就是他能做的最多的事情了。
也是因为这个,才让众人有了说嘴的地方,至于下海?贾环细细的思索了一下记忆,心里对于这里人的苦越发的感受深了几分。
海边的人除了紫菜,制作干海带也是一种收入来源,这个时候的海带不仅仅是食材,还是药材,被称之为昆布,可这东西却不是海边的石头上就能弄到的,就是海滩附近也不见得能找到,都要到一二百米深的浅水区域才能看到大批量的东西,而且还不能直接用手扯,因为怕断了根,以后没得采,只能下海用刀子割。而这下海也不安全,因为海带丛里很有可能有一些海蛇等生物,若是一个不小心被咬了,遇上有毒的,送了命也有可能,所以只能再带上一根木棍,来个打草惊蛇什么的,如此一来,下海的时间就更长了些,不是憋气功夫好的人,往往忙乎上一整天,也未必能有多少收获。
因为这个憋气这个本事,在这海边的渔村,那真的和驾船是一样重要的本事,也因为这个,那几个闹他的人才会那么慎重的将他这自以为不怎么太过厉害的一项能力看的那么重。
“还成吧,可能我小,灵便了些。”
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只是这会儿也没人在意这个,他们逗弄贾环更多是解决一下路上的无趣,能多看贾环一眼,已经是一种很看重的意思了,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纪,正是最要强的时候,和不满十岁的小屁孩,他们一项自觉没什么交流内容,若不是这一次贾环弄出来这个什么海螺的,让他们感觉贾环脑子好使,这会儿都不一定和他说话。
还是那三哥更圆滑些,看着贾环不怎么说话的样子,索性转头对着兴哥儿说道:
“你家二子真是个不错的,我家老二就不成了,比二子还大一岁呢,连划船都打转,以后上船还不得让我爹愁死。”
这立马又是引起了一阵的笑声,海边的孩子上船就打转,确实有些滑稽,不过这对象是十岁的孩子,众人自然也就是笑笑,谁知道过几年人家是什么样子对吧,自己以前也没少闹笑话。
他们正说的高兴,那边村长却猛地插嘴说道:
“好了,出山了,都快走几步吧,今儿不是要去县城嘛,那路可远了些。”
村长威信不是一般的小,那几个小子马上就闭嘴了,还偷偷的看了他一眼,让贾环对于这个村长多了几分敬畏,从他穿越附身到现在,也没见着这村长说过几回话,就是杀海猪的时候,老张头都比他会指使人,可不想不过是那么淡淡的一声,居然立马就把那村子中最是活跃的几个人给震住了,果然人不可貌相啊。
再抬头一看,果然不远处似乎已经有了几许炊烟,等骡车转了一个弯,一片农田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田地里还隐约可见几个早起收拾田地的老农人影,终于走出了山沟沟,见到村子以外的人了。
第10章()
秋山村是齐氏的娘家所在,那里大半的人都姓齐,这一点和渔村很不一样,渔村一共只有十六户人家,却分成了五个姓氏,只是齐氏娘家在这村子里却属于那种最贫穷的一类,家中祖祖辈辈积攒也不过是三亩中等田地,五亩坡地,还因为有两个儿子,在分家的时候给分了开来,老大得了三亩中田,和祖上传下的那一间带着大院子的三间四侧泥胚屋子,而老二则得了那五亩坡地,外带两家合力在最靠近坡地的村边角盖起来的一个泥胚三间两侧屋子的院子。两家偏偏孩子一个没少生,一家都有三四个孩子,如此一来,家中自然越发的困顿。
也正是因为这家中实在是不怎么富裕,所以当初作为最小的妹妹的齐氏才没能许下一门好亲,没有嫁妆的女子,说亲总是难了些,再加上因为守孝耽搁了岁数,直到十七岁,这个在这个年代属于老姑娘的年纪,才勉强说给了贾环这个身体的父亲,一个在渔村有三间两侧宅子,还有一条渔船作为固定资产,还没有老人需要赡养的经济宽裕户。
渔村总是不兴旺其实和这渔村的婚嫁难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渔村的女孩子嫁出去还稍稍好些,毕竟总有其他村子过得不怎么样的人家,或者分家分不到多少东西的汉子愿意娶,可是这村子中的汉子却娶媳妇很是艰难,若是能自己村子中解决,那已经是大幸了,不然就等着二十出头再娶媳妇吧,还不知道能不能娶上呢,村中有好几家的青壮娶得可都是寡妇,若不是这样还不知道打光棍要到什么时候。
这一次兴哥儿身边那几个就都是光棍,他们本比兴哥儿大上好些,原也不至于总是凑在一处,可他们依然和兴哥儿好,一来是从小一处大的关系,还有就是兴哥儿的舅舅家,那可是有两个表姐还没有出嫁呢,虽说年纪也不小了,都十六了,还没有嫁妆,可到底也是媳妇好人选不是。
这不是才走到这村子口,那三哥就凑上来对着兴哥儿说道:
“兴哥儿,你不去你舅舅家看看?”
他是这三个人当中最不急切的,才十七岁,下头还有个大妹十五,二妹十二,二弟十岁,就是靠着两个妹妹换婚,估计也能娶上媳妇,不像是边上那两个家中没有姐妹的,一门心思着急,其中那个还曾打过他家妹子的主意。可惜,他家大妹已经许给了村长家的小儿子,过了年就该成婚了,除非愿意在等几年,等他二妹长大。
只是他最是喜欢凑热闹,看着那两个一脸渴望急切的样子,就想要逗逗他们,这才凑上来引着兴哥儿说话,顺带还用眼睛瞄着那两个人,果不其然,一个个注意力都引了过来,那耳朵竖的都能比得上兔子了。
那年纪最大,已经二十的张德柱更是脸都红了。眼睛不住的往兴哥儿这儿扫,他是那个村中杀鱼最厉害的老张头的儿子,还是独子,按说家中还有船,有房子的情况下,应该条件还算可以,可是谁让他家还有个病了一年多,死了不到三年的老娘呢,不说没出孝期,就是因为看病一年,也早就折腾光了家底,还欠了不少的外债了,这样的情况下,谁家敢把闺女嫁给他啊。
为了他的婚事儿,不说老张头着急,就是他自己也急的不行,独子的他,若是不赶紧成亲,生孩子,那他们老张家岂不是要绝了香火,而他细细的盘算了好久,发现自己最有可能成功娶进门的或许也就是兴哥儿家的表姐了,一来有兴哥儿这个关系在,人家不至于嫌弃他们渔民的身份,二来齐家虽然是这秋山村的大姓,可他们家条件却不怎么好,婚娶上也有一定的难度。三来,村子里年纪合适的基本上都有人了,他除了这个还算是近些,看的到,实在是找不到其他人选了。也因为这几个理由,自然对于三哥这话特别的敏感。
而另一个孙大宝,也一样紧张,他家老爹也是早早就没了的,剩下他娘一个人带着三个儿子过活,好在是三个儿子,他和他二弟已经能撑船打渔,不至于没有生计,还因为是村长的侄子,多少有些依仗,过得还算是不错,他娘还姓莫,是三哥的姑姑,有了亲戚帮衬,怎么都能过得下去,唯一发愁的就是除了他娘,他家都是小子,为了他娶媳妇,他娘都发愁死了。
大妹是他表妹,他也眼馋,多近便的事儿啊,可是他能和大伯家的表弟抢?人家那是从小定下的,还是村长家,比他家条件好多了,二妹也不成,那岁数,配他家老二还差不多,唯一还合适的就是小苗了,可人家小苗也早早说给了兴哥儿,如此一来,他放眼村子,那真是和张德柱一样,眼睛只能往外看,而最近的秋山村就是他的目标。
当然他比张德柱好的是,他好歹目标还多些,比如村子中其他几个和秋山村有姻亲人家的亲家家中的闺女什么的,毕竟他家条件稍稍好一些。还有点指望,可即使这样,这三哥嘴里的现成人选,他也不想放过不是。
贾环一开始不明白这几个人眉来眼去的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可脑子稍稍一转,想了想村子里的情况,倒是大致也能琢磨出几分来,心下也有些好笑,忍不住转头对着村长孙老头问道:
“村,我都没见过呢。”
村长今年都四十出头了,在这个年纪妥妥就是个老头,大儿子都已经给他生下了一个四岁的孙子,嫁到了秋山村包家的大闺女也生了个两岁的外孙,除了老三还要到明年成婚,其他的也能称得上儿孙满堂了,听到问道这话,脸上木讷的神色也渐渐涌起了几分笑容,只是他还是很严肃的瞪了这几个小子一眼,很是板正的说道:
“别瞎折腾了,赶紧去县城要紧,若是海螺卖的上价钱,有了银钱,把日子过好了,什么都能有,至于兴哥儿,二子,等回来的时候再去你们舅舅家就是。这会儿赶紧些要紧。”
村长都发话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自然是郁闷的点了点头,跟着车子缓缓的从村子的边上驶过,只隐隐的看到那田地中似乎也有什么人发现了他们,对着他们摆了摆手打招呼。
不过也因为村长的话,让几个汉子都又涌起了其他的心思,开始盘算这海螺到底能不能卖上价钱了。
整整两个多时辰,都快要到午时了,终于这饥肠辘辘,有满身风尘的几个人终于到了县城,而且还是直接到了县城的西面,这也是村长想要亲眼看看这海螺的销售情况,好为下一步村中是否加急制作做个判断,眼见着可是已经到了深秋了,各家即使条件好些的也有些紧张了,再过上些时候,就是出海也有些不方便,若是能有这么一条好财路,还不知道能让村子这个冬日宽裕多少呢。
贾环眼见着又看到了山,自然知道或许即将到地方了,忙寻了一个小溪,让大家擦洗整理一下,理由很直接,那些书生都挑剔的很,若是脏兮兮的,恐怕人家都不愿意来看他们的东西,听到可能影响销售,自然一个个过来听话的收拾了,虽然嘴上还有些唠叨,可人总是喜欢干净的,这一点他们也清楚的很。
等到了那书院不远处的山脚茶寮处,贾环又铺开了从家中带来的一张大席子,开始将那些海螺一个个擦亮了往上摆放,甚至还寻了几根树枝来,让几个哥哥们搭成了架子,将那些风铃也挂了上去,清风那么一吹,就是一阵的轻响,那是小海螺敲击大海螺的声音,格外的清脆好听,不同凡响。
虽然这会儿还没有看到三哥他们说的中午会出来走动,买午膳的书生,却也已经引起了这茶寮中人的瞩目。
“呦,这东西可真不错,听着就好听,老哥,这东西怎么卖?有大串不,我也买一个放布栏上,听个响。”
那茶寮老板,一个黑瘦却穿着一身整体衣衫的中年汉子出来就和村长聊上了,一看就是个自来熟的,也是,做这个营生,若是不自来熟,会搭话,恐怕生意都不会好,即使占了这么个好地段也不行,只是能在这边开这生意,只怕和这书院多少也有些关系,一般人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地方。
村长正想说话,贾环立马凑过去,插嘴抢在前头说道:
“大叔,你也喜欢?那还买什么啊,我这儿有个最大的,就送你挂了,只求一会儿您帮着多说几句好话,咱们这生意可关系村子里老老小小的口粮呢。”
贾环一出声,那村长就是一愣,随即重重的看了贾环一眼,只是他虽然不怎么爱说话,却也不是不知道厉害的人,立马明白了贾环的意思,跟着露出了一个憨厚的笑容,点着头说道:
“是这个理,借了您的地方了,送串风铃,也是谢您给了个方便。”
这话说的那茶寮的老板即使原本想过来摩擦几句,也没有了脾气,笑呵呵的接过贾环机灵的送过来的那一串看着就显眼的风铃,笑呵呵的说道:
“客气了不是,大家都是混口饭吃,摆着吧,一会儿就有书生过来了。”
说完就乐呵呵的回了自己的茶寮,招呼活计帮着开始挂风铃了。这边的动静,那几个青壮可都是看在眼里的,即使他们这会儿手上还忙乎着挂东西的活计,可是贾环那不一样的表现还是让他们很有些吃惊,三哥更是直接用手肘戳了一下兴哥儿问道:
“你家二弟最近好像变的不一样了,怎么一下子这么会说话了,谁教的?你家可没有这个本事,你爹也不爱说话啊。”
虽然兴哥儿自己也感觉贾环很有些不一样,让他摸不着头脑,可是这自家弟弟有本事,他总是高兴地,也愿意维护一下自家的脸面,所以立马反嘴说道:
“什么叫我家没有这个本事?二子本来就挺机灵的,还聪明,会数数呢。”
得,这下其他几个也没话说了,确实,在村子里好像那些孩子里,就贾环会数数,虽然这个天分好像也是最近才发现的,可这已经是很聪明的表现了,他们还能说其他?
第11章()
那茶寮的老板说的确实不错,不过是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就有不少的学子开始往山下走,三五成群,说说笑笑,这个时候的书院大半都是只有半日的课程,最重要的是,这个时候就是一些世家大户也习惯了一日两食,早起一次朝食,晚上一次晚膳,至于中间,不过是随便用些点心,要是家里没钱的,那就索性省了这么一餐。
也是因为这样的规矩,所以一般放学都是在午时上下,好让学生们回去路上吃点零食什么的。贾环对着这一套那是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贾家的家学当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爱学习的学生?还不就是点心闹得,因为他们都是孩子,为了体现家族对孩子的照顾,所以这中午的点心那都是族里出的银子,很多族人或者是亲戚家的孩子,就是为了不吃早饭,给家中省下一顿饭前,让孩子来吃免费的点心这才有了那么多的学生,也因为这样,这些孩子们才会一个劲的巴结那些贾家最有权势的几个老爷家的孩子。就是他即使是个庶子,也因为靠着荣国府的名头,不至于被人欺负了去。
看着那缓缓二来的学子们,贾环的眼睛似乎有些恍惚,他好像看到了自己在家学的时候,虽然那时候日子真的不怎么样,可那个时候的自己,心里却不是充满了仇恨,还隐隐的带着几分希望,期待着有一天自己会分家出去,带着姨娘,好好的过寻常人的日子。
“咦,这不是海螺嘛,看着倒是有趣。”
一个已经走近了他身边的十四五岁的书生摇动最靠近贾环身边的白色海螺风铃的声音,惊醒了有些反应迟钝的贾环,眨了几下眼睛,立马堆上了笑容,对着那位书生笑着说道:
“这位小先生可是看中了这个?真是好眼光,这可是一百多个海螺里选出来的,最是白净,温润的就像是玉石一般,风雅的很呢,若是挂在窗沿上,秋风习习,轻声敲击,多雅趣。”
他带着几分文雅的介绍脱口而出,没有看到边上其他人有些诧异震惊的眼神,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自己的身上,不断地和自己说: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是他重生了,即使是报仇,即使要重新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