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有德,字瑞图。祖籍山东,铁岭矿工出身,曾在广宁军任游击。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占领辽阳后,同其兄孔有性及耿仲明,耿仲裕兄弟,经后金南四卫总兵官刘爱塔(刘兴祚)的暗中遣送,投奔东江毛文龙,与耿仲明,尚可喜被称为“山东三矿徒”。

    登州城门处早已有几人在等候,看到孔有德的队伍到来,马上就迎了上去。

    “老哥,有日子没见了。”

    孔有德一看来人,连忙从马上下来,急走几步哈哈大笑道:“老耿,可想死哥哥了。哈哈……自打来了登州,咱哥俩就没见上几面儿,今儿个哥哥做东,咱哥俩不醉不归。”

    耿仲明也哈哈大笑道:“哥哥你骂我,来我这里哪能让老哥你破费,走……兄弟都安排好了,就等着你来呢。”

    他们寒暄了一番,两人就带着一群辽兵众将,呼呼啦啦的走进了登州城。

    登州城的一间酒楼里,孔有德和耿仲明带着一帮辽将,正围坐在一桌丰盛酒席前。桌上的众将包括李九成和李应元父子、陈光福、王秉忠、高成友,都是东江镇旧将。

    他们多日不见,推杯换盏,自然聊得痛快。旁边的李应元仰头喝光了酒杯里的酒,满脸愤然的抱怨道:“以前我们在东江过得多快活,现在到了登莱,天天过的这叫什么日子?码的,惹急了我们就反他娘的。”

    李九成脸一板,训斥道:“你说的什么屁话,喝你的酒吧。”

    旁边的耿仲明笑着道:“老李,都是自己人,他想说什么,就让这小子说呗。难道你就顺心了,反正老子过得憋气。我们辽兵在他们眼里就是后娘养的,如果毛帅在,我们还用受这个气。”

    孔有德也感慨道:“毛帅他老人家死得冤啊,我们当年在东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时候我们谁不是上岸和鞑子真刀真枪的拼过,可到头来怎么样?”

    一帮人开了个头就收不住了。他们都是东江旧将,自从毛文龙一死,过得都不顺心。原来东江被毛文龙经营的如铁桶一般,就像个自由王国,朝廷连个监军都没派过。这也使得东江镇的这些兵将散漫惯了。

    想让他们融入大明的军队,确实挺难的。孙元化虽说对他们挺照顾,但毕竟是文人,和他们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来到登莱势必会和山东的文官武将格格不入。

    就在他们抱怨不已的时候,登州城的一间酒肆里,李虎和赵伟也正和一帮东江出身的兵痞开怀畅饮。这些人现在都是孔有德的部下,曾经和两人认识,李虎和赵伟盛情相邀,他们当然也会欣然前往。

    一帮兵痞凑在一起喝得十分畅快,喝着喝着李虎就开始抱怨了起来。这下可好,惹得桌上的人都开始大骂山东的军民。

    突然,一个兵痞从外面跑了进来,大声道:“老黑被那帮山东人打了……”

    李虎一听就猛的站了起来,大骂道:“还反了他们呢,大伙操家伙,干他娘的……”一帮兵痞喝得都差不多了,被李虎和赵伟这么一刺激,大骂着走出了酒肆。(未完待续)

    phen58752056、白云过隙01的月票支持,谢谢大家的订阅

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子忍不了() 
一帮辽东兵痞跑出了酒肆,每人手里还拿着一跟桌腿。虽然兵痞之间争斗的时候也很惨烈,但谁都不会动用真家伙,一旦动了真家伙,性质就变了。

    兵痞之间即便打得再狠,也很少出现大的伤亡情况。所以桌腿什么的,就是他们相互争斗最好的家伙事。都是在战场上厮杀过的汉子,下手也都知道轻重,谁也不会往死了打。一旦死伤几个人,那可能就会演变为一场刀兵之争。

    李虎和赵伟拎着桌腿,跟着报信的兵痞一口气跑过了一条街。此时这里已经彻底乱套了,一帮大明兵痞已经打上了,整条街的铺子都关了店门。街道两边的摊子也被践踏的乱七八糟。

    “啊……”

    辽东兵痞大叫着加入了阵营,劈头盖脸的打了起来。不时还有一帮帮的明军从远处跑过来,加入打斗。

    其实辽东兵和山东兵要说起来,还真谈不上什么深仇大恨。辽东兵的祖籍绝大部分都来自山东,辽东兵至今都还保留着胶东半岛的乡音。可是东江镇自从没了毛文龙,就成了没爹没娘的人,再加上军纪败坏散漫惯了,大明的各路兵马都不待见他们。

    从打东江辽兵到了这里,山东兵就和辽兵不对付,这仇结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人家山东兵都是本乡本土的坐地户,所以连登莱各地的缙绅和商户都处处为难辽兵。哪怕辽兵去店铺买东西,都要比别人贵上几分。辽兵都是苦逼出身,明军还欠饷,所以过得都憋屈。

    辽兵初来乍到,原本就是寄人篱下,毕竟是外乡人。开始也都忍了。可是日子一久,这些东江的兵痞就有些受不了了,哪还能受得了这个气。所以辽兵和山东兵没少磕碰。

    街上激战正酣,把小商小贩和逛街的平民都吓得逃进了两边的街巷。旁边的一条巷子里。跑过来一个人影,他避过几个仓惶逃跑的商贩,攀着旁边的土墙,几下就翻进了一间院落。这是一家酒楼的后院。

    酒楼的掌柜和伙计都躲在一楼大堂里,紧张的等待着外面战斗结束。兵痞之间间打群架在登州已经不算新鲜事儿了,双方的军将来了自然就散了。

    那个人趁着院子里没人,利落的爬上二楼,撬开一扇窗子。灵巧的跳了进去。这人正是周卫凡,刚才他也在那间酒肆里,就坐在李虎和赵伟不远的地方。

    酒楼的二楼是一间包房雅间,周卫凡伸手透开窗户纸,观察着街头的乱战。随手从怀里拿出了一支短管双管短猎枪,装上了两枚独头子弹,然后静静地等待着。

    耿仲明、孔有德等人在不远的一间酒楼里喝酒,他们知道了消息,就把自己的家丁都召集了起来,骑上战马拿着家伙杀气腾腾的赶到了那条街。近乎同时。山东兵的一帮兵将,也带着家丁浩浩荡荡的赶了过来。

    他们大声喝斥住己方的兵痞,然后双方张弓搭箭。端着火铳紧张的对峙着。其实谁都知道,这场群架到现在也到了结束的时候,但是双方的兵将都不想弱了气势,更不想在自己手下面前丢脸。

    现在的明军军纪已经败坏到了相当的程度,比土匪强不到那里去。一旦主将不为自己手下的兵痞出头,以后别想指望谁还为你卖命。

    “老耿,你来得正好,我的人伤了这么多,你说怎么办吧?”

    耿仲明一瞪眼。怒骂道:“你他娘说的轻巧,我们辽兵伤得就少了不成。大不了做过一场,老子怕你不成。”

    两方的兵痞也纷纷叫嚣了起来。虽然都知道打不起来了,但这时候他们谁也不想输了气势。他们都在等,等登莱巡抚孙元化的人过来调节,然后各自找个台阶下,今天这事就算完了。反正这几年,辽兵和山东兵时不时的就会来上一场。

    街边酒楼二楼包间里的周卫凡,看着双方兵痞在大声的鼓噪,就端起双管猎枪瞄准了那一群辽兵的军将。他先是瞄准了孔有德,但他低头想了下,又瞄准了孔有德身后的一个年轻人。那个人正是李应元,是李九成的儿子,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登州千总。

    此时两边的明军骂的正欢,双方就像两伙骂大街的老娘们,什么难听骂什么,弄得整条街都闹哄哄的。谁也没有注意街边一间酒楼的二层,正伸出了一支枪管。

    “嘭……”的一声,正张嘴大骂的李应元,胸口被一枪轰了个窟窿,一头从马上栽了下来。整条街顿时就安静了,他们都呆住了。对面的山东兵,都不由得看向前排的那些火铳兵,心里暗骂:这特么谁啊……

    一帮火铳兵也迷糊呢,虽然他们都点着火绳,装了药子,可谁都没有开火啊。他们面面相觑,都拿眼睛看着身边人手中的火铳。

    “儿啊……”

    李九成一声哀嚎,翻身下马就扑到了李应元的身边,可他儿子已经死了个通透。他眼睛当时就红了,指着对面大喊道:“给我打他娘的……”

    李九成的家丁一看李应元被对面打死了,听到李九成的喊声,一点也没含糊,“嘭……嘭……”的就端着火铳打了起来。

    其他的辽兵火铳手也下意识的开火了,几十枚铅弹劈头盖脸的打了过去,双方距离仅有二三十米,还都在街上挤得满满当当,对面骑在马上的几名山东军将,顿时就被扫下了马。

    前排的火铳手也被打倒了一片,原本对峙的双方一下子就收不住手了,李九成亲眼看到儿子死在自己的眼前,已经彻底的疯狂了。

    他带着家丁拿着兵刃就冲了过去,一个个状若疯虎,冷兵器时代打仗打得就是气势和士气,对面山东军的军将,差不多全都被打下了马,再则被对面一阵密集的火铳打蒙了,看到李九成领着家丁疯了似的冲了上来,都有些慌了。

    不知谁先带的头,一帮山东兵全都转身就跑。这一跑可好,一下就助长了对面辽兵的士气,一帮辽兵兴奋的追着山东兵的屁股猛追猛打,一会儿的功夫,就斩杀了百余人。

    剩下的山东兵全都从街道两边的小巷子跑了个干净,李九成只杀了几个山东兵,他心里憋着的一口火却根本浇不灭。他现在心如刀绞,这辈子最大的念想,就是自己的这个儿子,李应元也争气,从来就没给他丢过脸。

    如果死在战场他也认了,可儿子却死在了一帮山东人的手里。他转身声嘶力竭的吼道:“谁要是爷们,就跟着我去扫了山东人的营,杀光那些山东兵。”

    他身边已经杀红眼的家丁也大喊道:“杀光他们……杀光他们……”

    心里一直憋着火的辽兵,也都跟着鼓噪了起来,纷纷附和着要跟李九成去扫营。

    远处的孔有德和耿仲明早就傻了,他们看着满大街都是明军的尸体,知道事情大了。而且还有一名参将,几个游击、守备。这事捂不住了,可他俩还不想造反。

    孔有德几步追了上来,大喊道:“老李,你他娘的到底想干什么?害应元的人已经被你们杀光了,你还想怎么样?”

    正要带着人转身走的李九成听到孔有德的话,猛的转过身,瞪着通红的眼睛大吼道:“死得不是你儿子……”

    他一把推开想要拉他的孔有德,接着大吼道:“我们从东江镇来到登莱,处处受他们的气,这个老子忍了,连个酒楼的伙计都敢给老子脸色看,老子也忍了,可如今我儿子死了,老子忍不了。我们在东江镇和鞑子拼命的时候,我们爷俩就没皱过眉头,我儿子若是死在鞑子手里,那是他命不好,我认!可他死在了那些山东人的手里,老子不服,不杀光他们为我儿子报仇,我李九成就不是个爷们。”

    一帮辽兵听了李九成的话,都跟着大吼道:“报仇……报仇……”

    耿仲明一看周围的辽兵群情激昂,就知道事情要坏。他连忙也走了上去,大声呵斥道:“你们喊个屁,想造反啊!老李,应元这个事儿,我就算这个参将不做了,也要替你讨回公道。可你现在领着一帮兄弟去扫营,你这是带着兄弟们往火坑里跳,你他娘的倒是痛快了,可兄弟们要和你一起死不成。”

    本来还大声鼓噪的辽兵,听到耿仲明的话,全都安静了下来。他们也是被李九成的话刺激的一时激愤,要说造反还真没想过,毕竟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位参将不带头,他们真闹哄不起来。

    李九成看着旁边的辽兵都没了刚才的劲头,知道今天这事儿是闹不起来了。但他心里充满了浓浓的不甘,儿子不能就这么白死。他冲着旁边的辽兵大吼道:“把旁边的铺子都他娘的给老子踹开,把刚才逃进去的那些家伙都抓出来杀了。”

    旁边的辽兵听了,顿时一愣,这街边的铺子都关得严严实实,哪能有人逃进去啊。几个反应快的家伙,一下子就懂了,马上大喊道:“为李千总报仇,杀啊……”

    这时候辽兵要是在不明白,那他们可就真是棒槌了。他们疯了似的冲向了街道两边的铺子,把门踹开了冲进去大肆抢掠,铺子里的掌柜和伙计稍有不从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孔有德和耿仲明都长出了一口气,只要这帮兵痞不去扫营,那事情就搞不大,至于兵痞们沿街劫掠,这个就不算事儿了。今天死了这么多人,他们必须要拿李应元死了的这件事做文章,让手下人大闹一场,才能把这件事儿扛过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 准备大闹一场() 
孔有德和耿仲明看着在街上大肆抢掠的辽兵,也凑在一起商量着对策。现在这事儿只能闹下去了,兵头们只要不是造反,就连朝廷也要尽量安抚。

    明军兵头们对这个套路都玩得贼溜,九边的边军不时就能玩上一出这样的把戏。最后推出去几个替死鬼交差,这事就算是完了。

    孔有德阴沉着脸道:“老耿,虽说这事闹一闹或许就过去了,可我们不比别人,咱们现在是背井离乡,从东江镇出来就没个根基。就算事情了结了,我们在山东怕是也呆不下去了,朝廷也会想办法整治我们。”

    耿仲明点了点头道:“我这不也在琢磨呢吗。山东兵死了这么多,势必不会善罢甘休,人家本乡本土,想阴我们有的是办法。孙大人虽说对我们不错,可以后能不能做这个巡抚还两说呢。

    孙大人若是挂印走了,我们辽兵那可真成了没爹没娘的娃了。这次把山东人都得罪惨了,大伙是痛快了,可以后在山东怕是混不下去了。”

    李九成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阴森森的说道:“那就反他娘的,老子儿子没了,今后也不想忍了。今天这事儿就算是扛过去,我们辽兵以后也一样没有活路。登莱我们算是混不下去了,唯一的活路就是离开这里。”

    孔有德一听就怒了,大骂道:“你说的什么屁话,我们辽兵在登莱有一万多,天天光是人吃马喂的银子都海了去了。你让我们去哪里,出去做海盗吗?”

    李九成阴笑着道:“实在不行,老子就去辽东投鞑子。”

    孔有德想了下,苦笑道:“若是以后我们兄弟真混不下去了,也只能去辽东了。老子算是看出来了。毛帅一死,我们这帮东江辽兵在大明是混不出头的。”

    一直没说话的耿仲明,沉声道:“你们还不知道东江的事情吧。嘿嘿……如今登莱到皮岛的海路已经被封得死死的。连艘船都过不去了。广鹿岛的老尚派了一名家丁,特意冒死渡海来找我。东江镇各岛已经是那帮海外人的天下了。

    前阵子旅顺大捷,鞑子都是那帮海外人打的,黄龙拿这事冒功捡了个大便宜,和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看辽东还是别去了,有那帮海外人在,鞑子蹦跶不起来。我们现在还莫不如去投那些海外人,他们有银子有实力,兄弟们去了起码饿不死。”

    孔有德和李九成一听。全都愣住了,毛文龙死后不久,他们就离开了东江。虽然知道海洋岛有一拨海外人,可当时毛文龙一直严令各岛,不许去碰海洋岛,违令者斩。所以他们都知道这些海外人不但实力强悍,而且有的是银子,接连两次从东江接收了十余万辽民。

    他们心里明镜似的,登莱的辽兵就算是扛过这一次,以后朝廷也会慢慢整治他们。朝廷那些文人别的能耐没有。要论玩人那绝对都是行家。真要到了那时候,他们登莱这一万多辽兵非被玩死不可。

    孔有德想了下道:“我们若是投奔他们,兵权怕是保不住了吧。大伙手里没了兵。那还混个屁啊。不成,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还是别去投奔他们。”

    李九成也附和道:“对,这年头手里若是没兵没炮,到了哪里都得受尽欺凌,有兵就是草头王。干脆大伙一朝下了登莱,一边等着朝廷招抚,一边抢钱抢娘们,让兄弟们过几天舒心日子。实在不行再去投那些海外人,反正大伙手里抢够了银子。就算是没了兵权,也不愁下半辈子了。”

    耿仲明脸色一狠。阴沉的说道:“老孔,你说句话。大伙下一步怎么走。若是趁着现在兄弟们士气正旺,我们就他娘的下了登州,这里兵甲粮草有的是,海船铳炮也不缺,足够我们折腾些日子了。”

    孔有德低下头想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面色冷厉的说道:“老李说得对,就算我们在山东熬下去,那些山东人能善罢甘休吗。我们抢的这些铺子,身后的东家哪个不是山东士绅富户,得罪了他们,我们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个狠的,登州、莱州都给拿下来,得到这两处地方的兵甲粮食和火器战船,以后我们去投奔谁,腰杆子都能硬得起来。再把登莱两府的富户士绅都特么洗了,弄足了银子以后去了都有好日子过。”

    李九成听了孔有德的话,一拍大腿,激动的道:“那就这么办了,干脆咱们今天就动吧,把莱州一朝拿下得了。”

    耿仲明摇了摇头道:“那不行,现在我们人太少,怎么也要商量出一个章程。还要四下联络登莱各地的东江兵将,现在大伙日子过得都艰难,心里都憋股邪火,一点就着啊。”

    三人密谋了一宿,然后派出家丁,四处联络驻守在登莱各地的东江兵将。第二天一早,他们又把自己手下把总以上的军将都召集在大帐,和他们说要继续闹,而且还要大闹。

    他们三人并没有说要造反,就说如果辽兵要是不狠狠的闹一下,他们以后在山东都没有好日子过。下面的众多辽兵军将一听就炸了,全都纷纷响应。这帮兵痞以前野惯了,早就受够了现在的日子。

    昨天他们在登州大抢特抢,都捞了不少,一听三位主将要继续闹,心里马上就长草了。反正也不是要造反,大明的军头闹得还少了吗,最后不都是不了了之。

    原本在登州城内两伙兵痞的一场争斗,因为一声枪响,演变成一场两军之间的火并,还死了一百多人。让登莱巡抚孙元化急得焦头烂额。

    孙元化对辽兵和山东兵之间的争斗早就习以为常,他已经派他的师爷去了,试图调解一番,把两军人马分开,然后叫来两军的军将申饬一番。这样的事情在这几年,也不是一次两次,每次都能圆满解决。

    对于辽兵和山东兵之间的矛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