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覆盖上破席,以避免肥份丧失。

    土法堆肥不但可以提供植物养分,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并能使土壤中钙、镁、铁、铝等形成稳定络合物,减少对磷的固定,提高有效磷含量。还能改良土壤结构。腐殖质胶体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降低容重。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协调水、气矛盾。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力。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影响,但是今年河套新开垦的近二十万亩耕地的各种农作物的产量,都基本达到了之前的预期。其中玉米的平均亩产将近三百斤,土豆平均亩产五百多斤,地瓜的亩产更是达到了六百多斤。

    这样的亩产量在根据地的众人看来应该算是比较低了,但是参与秋收的广大流民却都是大喜过望。他们种了一辈子的地,就算风调雨顺的年景,亩产数百斤已经很牛逼了。

    河套根据地的秋收结束后,并做了一次详细的统计,入库的秋粮总共达到了三万余吨。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河套新开垦的土地居然也能有这样的产量,让河套根据地上下非常的振奋。

    这也给了大家莫大的信心,证明在河套地区大规模屯田,把河套根据地建成西北的塞外江南,还是能够实现的。

    结束了秋收工作,河套根据地也开始为即将发动的宁夏战役做准备了。经过情报部发回的消息,今年河套根据地的秋粮收获还算不错。宁夏平原也属于河套地区的一部分,也就是历史上俗称的“西套”。

    宁夏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远自秦汉时代起,居民已在这里开凿沟渠,引黄河河水灌溉,农业十分发达,素有“塞外江南”、“塞上粮仓”之称。即便崇祯大旱期间,大明北方数省无一幸免,可宁夏平原因为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却丝毫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河套根据地在这几个月,也一直在为宁夏战役做着积极的准备。为此公司还聚集了一百多辆各式卡车,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支援行动,每辆车后面还挂了节车厢,都装的满满当当,千里迢迢的从辽东克什克腾部,一路开到了归化城。

    为河套根据地运来了包括各类蒸汽机组模块化标准构件、内河蒸汽甲板驳船的模块化标准构件、武器弹药、各类生产工具等大批的物资。

    除了大批的各类物资,公司还运来了一部分粮食,以及大批的棉花、布匹,各部门也派来了一批不同岗位的移民员工,对河套根据地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七章 战前准备() 
归化城黄河沿岸的小型造船厂的岸边,一艘艘刚刚组装完毕的蒸汽内河甲板驳船。都是造船厂利用公司近期通过长途汽车运输送到河套根据地的模块化组件组装起来。目前河套根据地已经拥有蒸汽内河甲板驳船百余艘,另有大批拖拽的无动力驳船。

    近段时间,西北野战军司令部还在农闲期间,在根据地的数万流民中挑选了一批青壮,组建了两个流民后勤支援大队,总人数共一万余人。

    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集训,主要的训练内容就是基础队列,加强流民后勤支队的组织纪律性。其次就是各种后勤支援科目,战役开始后负责协助主力部队作战,战斗结束后帮助部队进行刮地三尺的收缴战利品。

    西北野战军司令部为后勤支援支队配备了大批的四轮马车和各种手推车等车辆,便于战时快速机动和战后装载、运送战利品。

    其实这次宁夏战役的主要的任务并不是战斗,而是如何能有效率的对宁夏镇进行搜刮洗劫,而且还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收拢的各种战利品运回河套根据地。

    想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战役发起后各种后勤单位要紧密配合,分工明确,有计划的在宁夏镇各个重要目标采取行动。首先要有强大的情报支持,其次作战计划要制定的极为周密,不能出现一丝漏洞。

    一旦某个关键环节出现纰漏,势必会引起连锁反应,使得各参战部队发生混乱。所以战前的准备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所有的主力部队和后勤支援部队,以及大明境内的河套游击支队都要在战前进行多次演练。

    情报部在近几个月的时间里,也投入了大批的情报力量。对宁夏镇,以及陕西三边的其他军镇进行了大面积的渗透,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了大批有价值的情报。

    整个宁夏镇以及陕西三边的各个军镇的情报,被大批远东情报员弄了个底儿掉。为这次宁夏战役做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宁西战役新组建的野战师,抽调了大批的骨干,组成了此次战役的主力部队野战加强团,也根据情报部传回的各种情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适应性训练。战前进行战术演练的时候,还将几个流民后勤志愿大队动员了起来,与他们进行数次协同演练。

    河套根据地还买通了山西镇的边军,分批分期的将数千匹战马。以及大量的战马野战携行装具,通过边关的各个关口送到了河套游击支队的手中,提高了河套游击支队的机动性和战场携行能力。

    为了加强河套游击支队的攻击力,还派出了两个骑兵营分批渗透进大明境内,加入到河套游击支队,在战斗打响以后,为河套游击支队提供机动掩护。

    宋涛也在这段时间对河套游击支队开展了数月的严酷训练,并组建了数个流民民兵支队、后勤支援大队,为即将发动的宁夏战役做准备。

    战役发起之后,河套游击支队极其下属的流民民兵支队、后勤支援大队。将做为二线掩护部队,并做为战役的预备队。还要在远东占领宁夏镇之后,率领数万流民通过宁夏镇冲出边墙。

    河套平原的黄河岸边。这里就是现代社会的巴彦淖尔,河套根据地在这里兴建了一座城镇,并命名为河套镇。现在的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就坐落在这里。

    李明组织宁夏战役各参战部队的指挥员,在这里召开了战前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今天参加宁西战役各部队的营以上主官,全部汇聚于此接受此次战役的各部队的作战任务。

    西北野战军参谋长商明向大家详细阐述了这次战役的行动计划,并向各部队下达了作战任务,并重点强调了战役发起后,各部队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李明等商明说完后。看了所有与会的各部队的指挥员,沉声说道:“参谋长刚刚已经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此次作战计划。也对各部队下达了作战任务。大家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现在就提出来。省得行动开始后掉链子。‘

    他说完发现大家并没有举手提问,就笑着道:“看来大家都做了一定的准备工作,对此次战役也下了一番功夫。这样很好,即便我们的对手再渣,我们也要拿出足够的重视。我在这里补充一点,那就是进攻发起后,面对宁夏镇的大明官军的俘虏,绝对不能伤害。

    对俘虏的宁夏镇官兵和当地的百姓要多做工作,尽量把他们争取过来,增强我们河套根据地和西北野战军的力量。毕竟都是华夏同族,我们之间的战争其实就是内战,不用向对付异族的时候你们凶残,对放下武器的明军官兵不得攻击。

    毕竟西北边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而且大多数的边军都善于骑射。虽然我们西北野战军的组建要分五年的时间,但是对于预备役和民兵的储备工作要随时随地的展开。经过我们得训练和教育,希望以后他们都能成为我们西北野战军的一员。

    我们拿下宁夏镇以后,王波、张铁锤你们这些东江老兵要组织起来,下到明军俘虏之中去做工作,这个不用我叫你们怎么做吧。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争取把他们都忽悠过来,对于不愿意过来的明军官兵,我们不能强求,这样的人来了也是隐患。”

    王波站了起来,大声的喊道:“请司令员放心,保证完成内务。这个任务您交给我和锤子他们,您算是找对人了,对付大明的这帮老兵痞,我们有的是办法。不用别的,只要我告诉他们我们远东军天天的伙食,绝大多数人就能哭着喊着跟我们回来。”

    大家听了王波的话,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明也被王波逗笑了,他点了点头道:“其实宁夏镇有数万的边军,他们都是一群可怜人,绝大部分现在已经沦为那些军头豪强的农奴,天天起早贪黑的在地里忙活,可是到头来一大家子连饭都吃不饱。我们要把他们都争取过来,成为我们河套根据地的一份子。”(未完待续。)

    ps:感谢纪丹侯的打赏。

第八百八十八章 宁夏战役(一)() 
西北野战军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结束以后,就开始如火如荼的准备发动对宁夏镇的进攻。 而此时的陕西三边各军镇却还没有丝毫察觉。

    陕西今年还是一如既往的大旱之年,赤地千里,流民遍地。各路流贼裹挟着大批饥饿的流民,在陕西各地四处流窜,各地的府县全都紧闭城门,根本不管流民的死活。

    边镇附近倒是还算平静,各地的流贼都知道边军凶悍,很少去触边军的霉头。虽然西北民风彪悍,但是一帮乌合之众遇到了凶悍的西北边军,只有四散奔逃的份。

    所以陕西各军镇附近的局势还算是相对平静,虽然也聚集了很多的流民,但是敢于闹事儿的却还不多。这也使得各边镇对大明方向的防御也相对松弛,只有对边墙外的防守比较重视。

    遍布边墙的屯堡、墩堡密密麻麻,一旦发现鞑子寇边,瞬间就会点燃烽火。整个陕西三边马上就会作出反应,增调其他边镇的兵马增援。

    镇远关,是明长城九镇中宁夏镇的重要关隘之一。宣德年间还在这里修建了镇远关边墙,西起红果子口,东至黄河西岸,既有石砌墙也有土墙,自镇远关到火沙沟,皆有屯堡、墩堡相接,以断北寇西行之路。是宁夏北境极要之地,常年驻扎重兵,镇远关南部五里就是是黑山营,也驻有重兵。

    午夜时分,几个大明边军正蜷曲在城头女墙边打着瞌睡,自从北方草原闹腾起来以后,北方的鞑子着实消停了不少,往年每到这个时候,南下打草谷的蒙古鞑子很多,可是今年还见着呢。宁夏镇的边军普遍认为可能是前段时间草原上打得狠了,各部死得太多,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所以守关的大明边军也懈怠了不少,城头上只剩下几个人。其余的都跑回去睡觉了。睡的正香的赵连河慢慢的醒了过来,他揉了揉眼睛,隐约听到一阵嗡鸣声,而且声音越来越大。

    他连忙站了起来,趴在女墙上向城外看去,只见前方一片漆黑,而且四周鸦雀无声。这就特么奇怪了。那这声音是从那里传过来的。他又跑到另一面城墙,看到镇远关内也没有什么动静。

    突然。赵连河抬头向空中看去,顿时被吓得目瞪口呆。就见一个黑乎乎的庞然大物正缓缓的向城头压了下来,几根绳索也在这个时候从上面垂了下来,几个身着黑色夜行服的人,迅速的从绳索上滑降到城头。

    赵连河这才反应过来,刚想大声喊叫,但马上就被落到城墙上的一个粗壮大汉,举起一支短火铳抵在了他的脑袋上,原本还想大喊的赵连河。瞬间就把嘴边的话生生的咽了回去。

    他二话不说就跪了下来,带着哭腔说道:“好汉,饶命啊……还有一大家子要我养活,求您饶我一命,来世我做牛做马报答你……”

    直到此时,赵连河才看清了对方的样子,只见对面是一个高大粗壮的汉子。脸上涂的花花绿绿的,在月色下显得极为狰狞,身上挂着乱七八糟的各种东西,散发着一股极为慑人的气息。对方满脸阴沉等着赵连河,冰冷的枪管盯着他的额头,都快把他吓尿了。

    这时。其他几名大汉也纷纷降到了城头,抡起手中的短火铳把窝在女墙边的睡觉的明军砸的昏了过去。那名大汉转身看了看,然后回头说道:“关内还有多少人?主将在哪里?”

    赵连河一听对方说的是一口官话,他顿时松了口气。既然不是妖魔鬼怪,也不是北面的鞑子,那就好说,这样没准就能保住一条性命。

    想到这里。赵连河向竹筒倒豆子似的,把镇远关内的情况全都跟对面的那名大汉说了。那名大汉听了后,对身后的一帮身穿黑色夜行衣的好汉做了几个手势,然后转身对赵连河说道:“你帮我们带路,若是你敢起什么幺蛾子,老子打爆你的脑袋……”

    “哎……哎……关内我都熟,我这就领你们去……”

    都这个时候了,死道友不死贫道,赵连河那还管那么多啊。领着一帮黑衣大汉就走下了城墙,此时城门早就被黑衣大汉控制了,附近的边军也被纷纷砸昏了,并打开了镇远关的城门。

    早已在城外潜伏多时的远东军纷纷冲进了关内,在赵连河的引领下,轻松的占领了镇南关。赵连河和一帮破衣啰嗦的边军被押到了城墙底下,双手抱头蹲在那里。

    他和其他边军满脸惊恐的看着一队队举着火把的军将从他们身边走过,旁边的一名边军小声的冲着赵连河问道:“老赵,你他娘的不是在城上吗,这帮贼人是怎么进的城啊。”

    赵连河苦笑了一下道:“这帮贼人是从天上下来的……”

    旁边的一帮边军听了都不信,顿时纷纷骂了起来,把赵连河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你们不信,老子他娘的还不信呢,可是这帮家伙还真就是从天上下来的。可是他知道,这要是不亲眼所见,谁他娘的也不会信。

    “这帮家伙是流贼吗?”旁边一个边军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赵连河摇了摇头道:“尽他娘的扯淡,你见过这样的流贼吗?就算当年戚爷爷的兵也没有这样的这军势吧。你看看人家穿的拿的都是什么,再说流贼会从镇远关外面打过来吗?”

    此时黄河岸边的一个个屯堡、墩堡以及大部分被远东军所控制。虽然这些边堡易守难攻,但是远东军利用漆黑的夜色,抵进边堡的城下,用四十毫米榴弹发射器向这些边堡投掷了几枚瓦%斯弹,这些边堡都不大,瓦斯弹刺鼻的气息,瞬间就瓦解了里面的抵抗。

    这些边军被刺鼻的气息呛得涕泪横流,连烽火都来不及点燃,就被远东军纷纷占领了。远东军几乎没有浪费一枪一弹,就轻松了的控制了镇远关附近的边堡。

    黄河东岸另一边的淘乐长堤也被远东军占据了,使得远东军的内河蒸汽甲板驳船船队,直接沿着黄河南下,无数内核甲板驳船队绵延了十几里,几乎铺满了黄河的河面,浩浩荡荡的冲进了宁夏镇的防区。(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九章 宁夏战役(二)() 
西北野战军的内河甲板驳船船队,开足了马力,一路向南极速奔驰。沿途不断有几艘内河甲板驳船停靠在岸边,从船上跳下一队队官兵,负责清理黄河两岸的屯堡、墩堡。镇远关外也有大批的骑兵部队,纷纷骑着战马冲进了宁夏镇。配合船队沿河登陆的部队清理黄河两岸的明军。

    宁夏镇的边堡多为矩形,大小和规格以及高低不尽相同,卫城、千户城较大,多为砖包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瓮城,有的城门外还铸有月城或是翼城。城内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齐备。

    卫、所城多建于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和偏于屯垦的地方,边堡一般间距十里左右,同边墙的距离一般也不超过十里。

    远东军利用夜色的掩护,对宁夏镇发动突袭,这是边军根本没有想到的。这个时代,夜战就是扯淡,评书里什么深夜劫营的事情或许有,但绝对不是常态。即便是夜袭也要打着火把照亮吧,反正北方草原的蒙古人是不会夜晚发动进攻的。

    此时宁夏镇的守军已经发现了远东军,一时间烽烟四起。虽然在漆黑的夜里,但是各个烽火墩的纷纷点燃了烟火,在漆黑的夜里显得格外的明亮。

    宁夏总镇的镇城内,宁夏镇的总兵和巡抚被叫起来以后,听说有人攻进了宁夏镇北部,顿时就傻了。他们连忙打听是不是北方的鞑子,但是这大半夜的,根本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们连忙派出快马向陕西三边总督府求援,说大批北虏寇边。然后马上下令所有的兵马收缩城内,死守各城各堡。一切等天亮了再做定夺。

    陕西三边总督府接到了宁夏镇的急报,也特么慌了。北方的鞑子怎么大半夜的就来了。在固原代理三边陕西总督军务的总兵官。看到事情如此紧急,就要派人将北虏寇边的消息告知了延绥镇和兰州镇,可是他的人还没出门呢。延绥镇和甘肃镇的急报就到了。

    此时延绥镇和甘肃镇的边墙外面,铺天盖地的全是蒙古鞑子。人数足有好几万。他们人手一个火把,几乎把天空都给染红了。延绥镇和甘肃镇的军将都快被吓尿了。

    紧接着又是一个急报被送来了,宁夏镇花马池到横城堡一带的边墙外,也聚集着数万的蒙古鞑子。这下整个陕西三边总督府算是热闹了,这是北虏大举寇边的节奏啊,他们连忙六百里加急向京城报警。

    然后下令陕西三边所有的边军全力戒备,在固原镇、延绥镇和兰州镇布置了重兵,所有边军谨守边堡防线。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击,违令者斩。并从陕西各地调集兵马,巩固延绥、固原和甘肃一线的防线,以防北虏趁机突破防线进犯关中。

    固原、延绥和甘肃三镇的边军全部紧闭城门,各地的兵马也迅速向固原一带集结。一时间整个陕西都是风声鹤唳,一派大战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

    远东的内河蒸汽甲板驳船队,一路突击至宁夏镇的总镇镇城,然后远东军大部兵马皆从这里登陆,剩下的远东军继续乘坐驳船沿着黄河向宁夏中卫驶去。

    而宋涛早已经带领河套游击支队,在战前就摸到了太白山西北麓一带潜伏了下来。宁西战役打响以后。宋涛带领支队官兵,以及数万流民打着火把,大摇大摆的冲出太白山麓。破饶阳水堡,经青岗峡一路杀进了宁夏后卫。

    连破甜水堡、萌城驿、熙宁堡、惠安堡和盐池城,还渡过了洛浦河攻陷了韦州所、石沟城。数万支火把组成的长龙声势浩大,一路威风凛凛。把陕西各军镇的边军惊得目瞪口呆,这特么又是怎么回事,流贼跟着凑什么热闹。

    但是此时正值凌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