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怡家怡室-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淑芳听的心惊肉跳,目光不由看向安姨娘,却又不敢说话,只能抿嘴忍着。

    “……我会让赵嬷嬷再重新给你挑几个机灵的丫鬟伺候你的起居……”吴氏继续慢慢的说着往后对陆淑芳的安排。

    陆淑芳听着浑身一个激灵,这才反应过来,急急忙忙问道:“您是什么意思?您要教导我?”

    “七妹妹反应可真慢。”陆淑怡带着打趣。慢条斯理道:“我这个旁观者都听明白了,七妹妹还没听明白?”

    “你住口。”陆淑芳再次狠狠登了陆淑怡一眼。涨红着脸,有些激动的看着吴氏道:“母亲,您这是什么意思?我自小就是跟着我娘……不,跟着姨娘长大的,若说要教规矩,也该是姨娘教我啊……”

    “姨娘,您倒是说句话啊……”陆淑芳一双眼睛可怜巴巴的看向了安姨娘。

    小姑娘心里害怕急了,难道姨娘真的要把她交给吴氏照看?

    此刻安姨娘心里恨死了吴氏,夺了她的孩子,让她在孩子面前连头都不敢抬。可是不这么做又能怎么办?她能反抗的了吗?

    吴氏口口声声说是老太太说的,老太太就是这个家的圣旨,她能不听吗?况且老爷也是答应的,她还能怎么办?

    “……你年纪也不小了,是该好好学学规矩了。”安姨娘抿了抿唇,牢牢的看向陆淑芳:“往后你就跟着太太好好学规矩吧,我那里……若是没空,就不必来了……”

    言及于此,安姨娘喉头一哽,差点没掉下眼泪来。可她还是哽住了眼泪,对着吴氏轻轻一笑:“那婢妾先回去了。”

    吴氏点头。

    安姨娘起身直愣愣的往门口走去,像是被牵着线的木偶一般,身后传来女孩子呜呜咽咽的哭声:“我要跟着姨娘……”

    安姨娘微微一愣,脚步更加仓惶……

    看着安姨娘离去,陆淑芳登时泪如雨下,附身在炕几上,哭的几乎抬不起来头。

    从小到大她都是跟着安姨娘的,安姨娘给她的庇佑就像是参天大树一般,让她不知道害怕的。现在这棵大树却忽然离她而去了,她害怕,她无助,像是钻进了无边的黑暗一般,找不到出路。

    这是陆淑怡前世在母亲死后她被关进佛堂以后的感觉,那时候的她真是生不如死……

    “七妹妹还是省省力气吧,你哭有什么用处?”陆淑怡咬了一口玫瑰莲蓉糕,觑眼看着陆淑芳,又对着吴氏道:“母亲,以后让七妹妹让我来教,您看如何?”

    虽然把陆淑芳和安姨娘分开十分的大快人心,但是陆淑芳也不是个省油的灯,陆淑怡实在不放心让她跟着吴氏。

    “跟着你?”吴氏一愣。

    陆淑芳猛然抬头道:“休想,我才不会跟着你。”

    陆淑怡不以为然,对着吴氏点头道:“我近来都在抄写佛经修身养性,不如让她也跟着我抄写经文吧!余下的时间,我再和她一同过来听您教我们规矩,您看如何?”(未完待续。。)

    ps:  实在是对不起,最近一周都没有更新。我从腊月二十九就犯了眼病,一开始没注意,结果变的十分严重,角膜炎加上结膜炎,眼睛里面发红又疼的睁不开,实在不能用电脑和手机,连假都没办法请,请亲爱的们谅解。从今天开始恢复正常更新,三月份开始双更到三更,么么哒~再次表示歉意,对不起了。最后祝福各位姐妹们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第一百零一章 过年

    吴氏沉吟片刻,点头道:“这样也好,你们做姊妹的也能亲近亲近。”

    一语刚落,陆淑芳立刻扬了下巴摇头道;“不,我才不要跟着她学……”

    “为何?”陆淑怡不动声色,言语虽轻,眉宇间却多了几分严厉之色。她轻笼衣袖,慢条斯理道:“难道七妹妹怕我这个当姐姐的教不好你?”

    陆淑芳语凝,紧紧抿唇看着陆淑怡。

    眼下局势对她来说实在不利,没有了安姨娘的庇佑,她算什么?她什么都不算。

    吴氏语气慈爱,扬手摸着她的额头:“好孩子听话,先跟着你三姐姐好好学,你们俩加上静儿也算是个伴儿。”说着话,又抬手捻了一块点心塞进陆淑芳的手里,像是哄小孩一般,微微笑道:“你们姊妹和睦,规矩学的好,你们祖母才能为你们的将来好好做打算。”

    吴氏轻扬柳眉,意味深长道:“女孩子大了,终究是留不住的,能不能嫁个好婆家,那就要看你们的造化了……”

    陆淑芳就是再不识抬举,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话还是忍不住想了想自己将来的前途……

    “那……那我还能每日见到姨娘吗?”陆淑芳的语气乖巧了许多,垂着眼睑看着自己的足尖。

    她到底还是个孩子,不管大人如何,她到底还是个孩子。吴氏心头莫名一软,笑着揉了揉陆淑芳的脸颊:“……放心吧,姨娘始终是你的生母,每日你得了空都可以去看她。”

    陆淑怡心头微叹。母亲终究还是太善良。若今日的主母是安姨娘。她定然不会这么软呵呵的说出这样的话。

    她心里明白,母亲的性子就是如此。正是因为这样的性子,才值得叫人尊敬。

    往后的几日,陆淑芳每日都要跟着陆淑怡抄写经书,余下的时间还要跟着吴氏学规矩。这样一来,陆淑芳倒也让人省心了不少,再未闹出什么幺蛾子。

    而安姨娘,自那晚开始。便一直抱病不起,仿佛一夜间就沉寂了下来一般。

    陆淑怡心里很清楚,她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甘心沉寂?甘心默默退场?这不过是死灰复燃前的宁静罢了……

    …………

    转眼到了年三十,陆家东西两府合府吃了团年饭。

    这团年饭是陆家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不管兄弟分没分家,到了这一日都要在一起吃扁食。

    人多,倒也吃的热闹。

    等散了席,大太太又在东边的宝月阁摆了桌,几房太太都来陪着两府老太太打牌守岁。

    几房的孩子们也凑在一起说说笑笑逗趣儿,等熬过了子夜。方各自回房歇着。

    初一一大早,陆淑怡起了个大早。穿戴齐整后又同陆淑静她们一起去给长辈拜年。长辈们自然也少不了赏荷包、金银锞子等物做压岁礼。

    这些东西陆淑怡都让墨菊收好,又让墨菊做了一本账册,进多少出多少都要记账。

    前世她对钱财一点概念都没有,可这一世她却不想马虎。

    在北地方,初二初三两日要去拜岳丈和娘舅。陆二老爷自然先要带着陆文杰去拜见陆老太太的母家娘舅,等回来以后才能去吴家拜访杨氏。

    好在陆老太太的娘家裴家离长乐镇并不愿,坐了马车一个来回也不过三两个时辰的事情。

    送去裴家的节礼,自然是精挑细选之物,生怕一个不好就会丢了陆老太太的面子。

    大太太的长女陆淑娟嫁的是蓟县盐商钱家长房少爷钱文昌,听说今年也回来过年。

    对于这个大姐,陆淑怡似乎早已忘却了。前世陆淑娟嫁人早,后来又在钱家接二连三的生孩子,回来的次数也是少之又少。陆家落败之际,她靠着钱家算是躲过了一劫,也算是陆家为数不多的幸运之人吧。

    一提起陆淑娟要回来的事情,大太太笑的脸上登时开出了一朵花儿,对吴氏道:“前些日子娟丫头派人送来了书信,说是文昌又要买下一个盐井了。”大太太边说边笑,一脸的与有荣焉:“你说文昌这孩子胆子也忒大,三年间生生买了别人看不上眼的四个盐井,结果开出来都是好盐井。”

    对于钱文昌其人,陆淑怡还真没了解过。前世她也不过是从大太太和身边的人口中听说他是如何如何的厉害,如何如何的有眼光。至于他到底有多大的本事,陆淑怡还真不知道。

    “娟丫头是个有福气的。”吴氏笑着点头,一脸艳羡道:“若是将来我的怡儿或是静儿也能嫁的这么好,那我就算是死了,也能安安心心合上眼睛。”

    大太太抿嘴一笑,连声道:“什么福气不福气的,只要孩子们平平安安的,就是我最大的福气咯。”

    “……对了,我听外头说,潘家又买了你娘家的几间粮店,这事儿你可知道?”大太太端起桌上茶碗轻啜一口,低低沉吟道:“要是再这样下去……”

    大太太十分夸张的摇了摇头:“弟妹,你也别怪我一个外人多嘴,你那弟弟实在是……”她欲言又止,啧啧一声道:“但凡是他懂事些,你们也不至于现如今这样光景……前些日子我还听说他去程家大院里闹事打人,竟然为的是一个不入流的戏子……”

    陆淑怡在厅房内听的真真的,心里又是气恼又是觉得可笑。

    难道夸自己女婿的时候,就非要拉上别人做对比不成?

    吴成确实不成器,可大过年的也不该来说这些丧气话。

    吴氏的心情明显低落下来,皱眉叹气道:“我总以为,他还是个孩子……”

    大太太走后,吴氏情绪始终提不上来,闷闷的坐在炕沿上喝了两盏熬的浓的发苦的酽茶。心里想着唯一的弟弟总是这般不成器。日后吴家可由谁来撑?

    正蹙眉间。陆淑怡悄悄的走了过来,赵嬷嬷正要出声,她悄悄的做了个手势让赵嬷嬷莫要出声,自己却轻手轻脚走至吴氏面前,娇娇一笑道:“大过年的,母亲的魂都快丢了。”

    吴氏回过神苦笑一声,拉了陆淑怡的手道:“你怎么不和你妹妹玩去?”一面又递了一碗热茶给她。

    “……有什么好玩的?都玩腻味了。”陆淑怡坐在小杌上笑对着吴氏:“咱们什么时候去外祖母家拜年啊?我今年可是给外祖母准备了礼物的。”

    前世陆淑怡对拜年这档子事情并不感兴趣,每次去外祖母家拜年都是吴氏催了又催。她才勉强跟着去,今年倒是个列外。

    吴氏一愣,奇道:“……你不是最不爱去拜年吗?”

    陆淑怡机灵一笑:“谁说我不爱去拜年?我还要去讨外祖母和舅舅的封红呢!”

    吴氏听了忍不住一笑:“你呀!”又道:“等你父亲从你舅爷家回来咱们再去吧。”

    “……也好,那我先去准备我的礼物。”说罢便咯咯笑着起身离去。

    吴氏一愣,对着赵嬷嬷低低笑道:“这孩子今年倒是奇怪的很……又说去拜年,又说要送礼的,我都被她弄糊涂了。”

    赵嬷嬷咧嘴笑着:“这可是可喜的事情,咱们三小姐真真是懂事长大了不少。”

    吴氏听这话欣慰的点了点头,喃喃道:“三丫头是长大了……”

    长大了吗?

    陆淑怡静立在窗下听着,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前世不懂事的她。是不是也让母亲日日愁眉不展?是不是也是母亲心头的一块伤疤?

    寒意袭来,屋顶瓦片上落下一团积雪。飘飘然落在陆淑怡肩头。墨菊抬手替她拂去积雪,小声道:“外头冷,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陆淑怡正要离去,却见大太太身边的一个二等丫鬟急匆匆赶了过来。

    陆淑怡脚步一滞,忽然就想起一件事来。

    前世的这一日,她的小姑母陆昭宁曾带着夫婿前来拜访,可不知为何,陆老太太大发雷霆,还拿花瓶砸伤了陆昭宁的夫婿杜宽。

    自打这件事后,陆昭宁和杜宽就再也未曾踏入陆家半步。

    莫非……是陆昭宁和杜宽来了?

    等她回过神时,吴氏已近在赵嬷嬷的搀扶下急匆匆走了出来,一面问那丫鬟:“五姑奶奶还在外头跪着?”

    “跪着呢,我们太太说外头地太凉,怕五姑奶奶跪出个好歹来,这才请您过去一起给五姑奶奶求求情呢……”

    吴氏皱眉叹气:“这可如何是好,老太爷他们都不在……这可如何是好……”

    前世陆昭宁到底对陆老太太说了什么?

    陆昭宁虽然嫁的不好,陆老太太虽然不爱见她,可她到底也是陆老太太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她到底做了什么让陆老太太不悦的事情?

    陆淑怡心思百转,忙迎上去道:“母亲,小姑母来了?”

    吴氏叹一口老气,边走边道:“你小姑母都好几年不来家里了,今儿不知怎的又来了……你祖母正发火呢,你还是别跟着去了。”

    陆淑怡怎么可能不去?前世她就不知道陆昭宁是如何得罪了陆老太太的,这一世她好歹也要弄清楚。

    况且陆昭宁又是敢爱敢恨的性子,自小待她也很好,她怎么能不去。

    前世陆老太太封了下人的口,事情原由如何,她也不得而知。

    “……还是让我跟着您去吧,多个人也能多劝劝祖母。这大过年的,总不能闹腾起来吧。”陆淑怡跟着吴氏匆匆往前走着,丝毫没有回去的意思。

    吴氏一听也对,多个人总能多分劝,便小声叮嘱道:“到了老太太屋里,大人说话你可千万别插嘴。”(未完待续。。)

    ps:  感谢这段时间支持我的亲爱的们,么么哒,恢复更新了哦~

第一百零二章 姑母(二更)

    陆淑怡急匆匆跟着吴氏去了福寿居。

    才过了抄手游廊,便听见福寿居传来几声哭闹声。

    吴氏皱眉,低低道:“听着像是你昭宁姑母的声音。”顿一顿又无奈道:“这大过年的,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非要闹到这般田地。”一面说一面加快了脚步往里去。

    陆淑怡走在后头悄悄拉住了来送信的那个二等丫鬟,问道:“老太太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闹得如此凶?”

    那丫鬟头摇的拨浪鼓似的:“奴婢也不知道为何,五姑奶奶进去的时候,奴婢并不在场。”

    陆淑怡轻轻“哦”了一声,也不追问,只跟着吴氏往前走去。

    福寿居房门口,陆昭宁正穿着一身青色缎子的小棉袄,下身着蜜合色撒花长裙,后脑勺上挽着个圆髻,上面只带着个素银簪子,就那么挺直了脊背的跪在冰冷的地面上,仿佛泥塑了一般。

    陆淑怡抿了抿唇,悄悄冲墨菊使个眼色。

    墨菊和陆淑怡一番相处,早就培养了几分默契,立刻明白陆淑怡的用意,悄悄的转身往一侧走去,去找服侍陆老太太的丫鬟私下里打听事情的来龙去脉。

    “昭宁啊,你这是为何?外头怪冷的,有什么话你先起来说。”吴氏匆匆走到陆昭宁身侧,附身握住了陆昭宁的手。

    陆昭宁垂着眼睑只是哭,长长的睫毛上挂着泪珠儿,嘴里含含糊糊道:“二嫂还是别管我了……”

    陆淑怡皱了眉头,陆昭宁到底是为了何事要如此?

    吴氏一脸为难。又劝道:“这大过年的。你跪在这里实在是……”

    “不合规矩”四个字吴氏到底还是没有说出口。生怕陆昭宁多心。毕竟陆昭宁嫁的只是一般百姓,话说重了难免会让她觉得不自在。

    尽管如此,陆昭宁还是多心了。她立刻挺直了脊背,高挑眉毛冷笑一声:“二嫂是想说我不懂规矩吧?是啊……我一个臭卖茶的,能懂什么规矩?能有什么见识?”

    吴氏脸上一阵尴尬,正要解释,却被从屋内走出来的大太太挽住了胳膊。

    大太太冲吴氏使了个眼色,悄悄道:“还是先进去再说吧。娘在屋里也生着气呢!”眼眸微动,又轻叹一口,对着陆昭宁道:“再怎么说这也是大过节的,本该是一家人高高兴兴的日子,你又何必要闹到如此地步呢?娘也是为了你好,你又何必固执?”

    陆昭宁从鼻腔内发出一声冷哼,连眼角都懒得抬一下,只淡淡道:“一家人?你们把我当一家人了?”

    大太太听的也有些不耐烦,轻挑眉梢道:“罢了,你执意听不进劝我也没办法。”抛下这句话后。她便拉着吴氏往里屋去。

    陆昭宁倒也再未说别的,只跪在原地哽咽着。

    陆淑怡立在廊下。片刻功夫墨菊就悄悄走了过来,在她耳侧低低道:“听说老太太要把五姑奶奶的两个孩子接过来养,五姑奶奶不同意,这才闹腾起来的。”

    陆淑怡一怔,老太太竟然要接杜家的表妹和表弟过来养着,这一对孩子可是陆昭宁的命根子啊,她怎么能夺人子女?

    也难怪陆昭宁会有如此大的反应,换做是她,她也会如此。

    墨菊又道:“听闻是因为五姑奶奶一早带着五姑爷和两个孩子来行年节礼,结果老太太嫌五姑爷礼数不周,孩子们也教的跟乡下孩子似的,老太太见了就不喜欢,怪咱们五姑奶奶毁了两个孩子的前程,这才提出来要将孩子留下教养。”

    “就因为这个就要夺人子女?”陆淑怡忍不住冷笑一声。

    谁会想到这满眼的繁华也不过再有几年光景罢了,什么规矩不规矩的,还不如那些安安稳稳过日子的人来的自在。

    陆昭宁不肯将孩子给陆老太太,可见陆昭宁还没有被陆家这个大染缸染的不沾人情味。

    “这事儿……咱们还是别管了。”墨菊小声的提醒了一句,道:“老太太生了好大一顿气,气五姑奶奶和五姑爷不识抬举。”

    好一个不识抬举,她夺人子女就天经地义了?夺了陆昭宁的孩子养在杜家,等长大了,又会将他们当做货物一样待价而沽……

    陆淑怡咬了咬唇,淡淡道:“咱们在这里瞧瞧再回去。”想了想又对冬梅道:“你回去拿块垫子给五姑奶奶垫着膝盖,莫让她的膝盖着凉。”

    冬梅欣然应是,一面欢欢的去拿垫子。

    陆老太太屋里烧着地龙,炭火盆里的银霜炭烧的劈啪作响,陆老太太沉着脸盘腿坐在榻上。榻上还并排坐在两个小人儿,一个五六岁的白胖胖的小姑娘,小姑娘身上穿着桃红色的棉布小袄,手里拿着一块豌豆黄,粉嘟嘟的腮上却挂着金豆豆,一脸委屈模样。

    与她并肩坐着的男孩子只有三四岁的样子,肉鼓鼓的小脸上一脸怯生生的样子,侧眸间,他怯怯的看着陆老太太,小声道:“外祖母……我娘她……外头怪冷的,您让她进来好不好?”

    陆老太太并不动容,只冷哼一声道:“不听话的人,要她进来能作甚?白惹人烦。”

    小女孩听了哭的更加厉害,捏着豌豆黄的小手松了几分,对着陆老太太道:“外祖母,豌豆黄我不吃了,您吃,让我娘回来好不好?”

    “哭什么哭,不中用。”陆老太太烦躁的看了那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