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盛宠-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看着谢瑶的那漂亮的字迹,怎么看怎么可疑。她开始怀疑自己是被谢瑶坑了。话说的好听,让她留在京中避难,可若谢家出了什么事,第一个被捉拿的人可不就是她?那谢瑶呢?指不定写完这封信,人早就跑了!

谢瑾身边只有芷萱等几个小丫头跟着,真是连个拿主意的人都没有。有好几次,她都想趁夜逃了,可都半途而废,无功而返。直到有一日,她终于下定决心,收拾好了行装,只带了芷萱一个丫头轻装简行地上路,谁知却在此时得知,京城的城门,竟然被封了!没有京兆尹的通行令,任何人不得进出平城。

这说明什么?可能会有流民逃窜到京城这里来了!京郊附近都不安全,别说封了城门,就是没封,她一个青年女子,也不可能安然无恙地逃走。

满心焦虑的谢瑾却不知,陈郡如今的情形比她所遭受的要严峻上百倍。

一向和风细雨的陈郡,不知是哪里触怒了老天爷,天公骤然翻脸,连续数日,滴雨未降。

为了防止流民逃窜出去,陈郡上下早已封锁。但城门把守得住流民,却封锁不了人心。不知何时起,陈郡流言四起,人们开始偷偷议论起这场天灾因何而起。有人说是巧合,有人说是鲜卑人压迫汉人,连老天爷也看不下去,还有人说……是新上任的郡守无德,惹恼了老天爷。

谢葭整日在官衙中忙得焦头烂额,再听到这种谣言,真是一头撞死的心都有。虽说朝廷现在还没摘下他的官帽子,可现在粮食颗粒无收,路有饿殍无数,流民四处流窜,城中人心惶惶……这样下去,他迟早要成为这场天灾的替罪羊。

可就在情势这么糟糕的时候,还有人雪上加霜。已经瘫痪了的高氏犹不安分,她托人写了一封信送到洛阳,说是要和谢葭断绝母子关系!她口口声声称谢葭不孝,不奉养嫡母,不友爱兄弟,为了一己之私打压家人,无德无能,不配为陈郡郡守!这封信流传出来之后,陈郡上下一片哗然,要谢葭辞官谢罪之声不绝于耳。

谢葭原本还亲自四处巡视灾情,可现在他连府衙都不敢出了!有一些不要命的老百姓,不知是受了谁的蛊惑,只要是看到谢葭,要么冲上去打骂,要么乱丢石子,害的谢葭灰头土脸,却不敢轻易还手,生怕在这个关键时刻惹起民怨。

就在谢葭束手无策的时候,郡丞龚圣杰进来通传,倒是郡守府来了人,求见郡守大人。

谢葭正心烦着呢,随口就说不见。龚圣杰应了一声,正要去回话,谁知谢葭忽然叫住了他,“且慢,是谁来了?”

郡丞答道:“是府上的二郎君和四姑娘。”〖Zei8。Com电子书下载:。 〗

谢葭一听是谢瑶兄妹,想了一想,或许一向聪慧的女儿能有什么主意也说不定,就道:“请他们进来吧。”

谢琅和谢瑶并肩入内,还不及行礼,谢葭便急忙道:“不必多礼了,你们来找我所为何事?”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谢瑶上前一步,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地说:“自然是为阿父献策而来。”

谢葭闻言大喜过望,忙道:“快上前来,细说与我听!”

郡丞龚圣杰在旁看的啧啧称奇,郡守大人的四姑娘今年不过十一岁,可看郡守的样子,却似对她深信不疑,就不怕被一个小姑娘给耍了?

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多么愚蠢。因为这位四姑娘说话间有理有据,的确非寻常女子可及。等到谢瑶将计划全盘托出,龚圣杰情不自禁之下,竟忍不住抚掌赞叹!

“大善!”

谢葭大喜之下,也顾不得郡丞的失态。他连忙叫人过来,按照谢瑶所言一一施行。

自古遇到旱灾,无非通过封城门、轻徭薄赋、缓刑、开仓济民这几样方式解决。可谢葭非常倒霉的是,他刚刚升任郡守不久,官老爷的椅子还没坐热呢,就出了这档子事情,以至于原本顺利成章的封城门都搞得人心惶惶。

除此之外,赈灾需要大量的粮食储备和银钱,可两年前皇帝南巡,说是一切从简,还是花了不少白花花的银子。谢葭从齐文斌手中接过郡守一职之后才发现,官府早就穷的一穷二白,光剩个面子,里子早就空了。如果按照如今的施粥速度继续下去,不出半月,仓储就要空了。

虽说甫一发现受灾,谢葭就把灾情上报了朝廷,可一来平城气候严寒,本就无多少粮食储备,二来远水解不了近渴,从京中运粮过来少说也得一个月。中间这半个月的时间差,要谢葭如何喂饱陈郡数十万眼巴巴的等着官府赈济的老百姓?

谢葭本是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听听女儿的主意,心想着或许会从中受到启发。却没想到谢瑶给他出的主意,不是单一的一个小点子,而是十分全面的一套计划。可以说只要谢葭按照她的计划施行下去,这场天灾不但可以妥善解决,谢葭还会就此名声大振,仕途也很有可能更进一步!

首先,目前陈郡最要紧的问题就是安定人心、减少伤亡。为了减少人们心中的恐慌,谢瑶认为,与其堵住城门,倒不如疏。但这个疏散也是有条件的。要出城门,可以,必须拿来户籍,并说出明确的目的地,和要投奔的亲戚。等拿来亲戚和他本人画押的信件证明,才可以出城。但若出了城,一经发现没有去往所批之处,成了流民,即会被充入奴籍,全家沦为官婢。不但如此,出城之前需要清点财产,房产地契充公不说,还要根据财产多少捐上一笔银子或者粮食,才能放行。

这政策虽严苛,但仍有当地的家族畏惧天灾,留下大半家财后匆忙离去。这笔钱财,自然又被投入到赈灾之中。

城门大开几日后,原本人心惶惶的洛阳城奇迹般了逐渐安定了下来。本来也是,那些整日抱怨的平头百姓,就算城门开着也不可能离开家乡,不过是粮食颗粒无收,日子过得苦,所以就以骂官老爷无德无能来发泄。等发现那些有钱有势的都跑了,就将火力转向了那些数典忘祖之人。

除了这种自行投奔亲戚的可以出城,还有一种由官府组织受灾民众到其他地区开荒的方式。谢瑶记得历史上曾经有过“移民就食”的旧例,只不过在大辽还未曾有过先例。

通过这两种方式,不但缓解了城内的粮食压力,还平息了众怒,可谓一举两得。

说起把守城门,只有官府出面是远远不够的。一旦在城中无事可做的闲人过多,闲人聚集起来,就容易聚众闹事,冲出城去。所以谢瑶提议请聂怀义从军中抽出一支队伍,和官衙的代表一起专门负责此事。

聂怀义手握军权,原本并非郡守的附庸之臣。但他心怀天下黎明百姓,又是谢葭至交好友,没有不帮忙的道理。只是笑骂了谢葭一句,说他总算不惦记着聂怀义那点儿军粮了。

谢葭嘿嘿一笑,倒也不怪他惦记着,全郡上下,粮食储备最丰盈的就属聂怀义的军队了。可是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军饷绝不可动,谢葭也只能瞅着眼馋,若不是谢瑶提起,倒没想到可以物尽其用,发挥那些士兵的作用。他们吃的最饱,不干点儿活说得过去吗?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武将拥有的权力极大。只要不出郡,郡守又支持,朝廷不会管军队内部做些什么。谢葭便如谢瑶所言,可着劲折腾这些士兵。除了留下必要的守备外,大部分士兵都投入到抗旱浇麦中去。

大辽的国土大部分位于北方,气候严寒,陈郡算是其中较为温暖的地域,粮食产量占据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保证不了粮食的供给,耽误了朝廷兴兵南下的大计,谢葭的救灾就不算成功。

这个时候或许有人会问,要给农作物浇水,那水从何而来?

这就要说起谢瑶给谢葭出的第二个主意了。

谢瑶前生这个时候虽然不在洛阳,但当时京城的出入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她隐约记得,当时陈郡发生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

所以今生,从她在谢葭手中拿到管家权开始,她就在暗中为这场大旱做准备。借着检查庄子里的收成,她老早便派人四处寻找水源地和适合凿井取水的地方。等到大旱真正来临之时,没有耽误一刻,在官府和军队的帮助下,在早已勘探好的地方挖井,从最近的水源地开拓引水,供给给灾民,尽量缓解灾情。

但真正令谢葭吃惊的,还是谢瑶的财力和对洛阳本地商业的影响力。她一个小姑娘,就算管了几年家,又怎么会有那么多银子和粮食,还有控制洛阳粮价的能力呢?

屏退闲杂人等后,谢葭终于从谢瑶兄妹中得到一个令他震惊不已的答案——洛阳近几年兴起的商行姚氏,竟是由谢瑶出资,谢琅出力,两个半大的孩子一手操办而成!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智商实在捉急,查了好多资料,和几个智商略高(?)于默默的基友探讨了一下治理旱灾的办法,在友尽了好几个不靠谱的基友之后,终于……写完了这章大家或许不爱看的内容。。。

qaq不要吐槽人家苏。。穿越+重生不苏一把,简直对不起这岁数。。。

推荐一个基友的现言~品质有保证

书名:美人计中计

内容简介:

不管沈怡心怎么想,陆冬元这辈子偏生和她死磕到底了。

啊,什么?她不乐意?

太阳你先人,我管你乐意不乐意,你生来就是老子的妞!

敢有二意,呵呵,别怪他不客气!

地址链接:

第3第4章

第34章

谢葭激动地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双手背在身后;快速地走来走去,晃花了谢瑶兄妹的眼睛。

好半天;谢葭才平复下心情,尽力平静地说道:“三年前;皇上南巡之前,阿瑶同我说;为了迎接圣驾;修缮府邸花了好多银两;所以想拿出些银子做点小生意补上府里的亏空。我怕外人欺负阿瑶年幼,就叫阿琅帮忙。这个‘姚氏’……”

说到这里;谢葭的嘴角禁不住微微一抽,“就是你们口中的‘小生意’?!”

兄妹二人面面相觑,知道现在他们说什么谢葭都听不进去,只好点了点头。

谢葭走到窗前,推开雕花窗子,背对着他们两个深深吸了口气,望天道:“阿父没想到,你们两个会把生意做得这么大……”

谢瑶看出来了,老爹被他俩刺激的不轻。她忍不住好笑道:“阿父,您不会以为我们两个是在玩儿小孩子过家家,糟蹋银子去了吧?难怪这么多年您也不问问盈利了多少,枉我还那么辛苦的整理了账本给您看。”

“盈利?账本?”谢葭扶额,“我只当你们早就赔光了……”

在父母眼中,孩子不管多能干,永远都是他们跟前的孩子。谢葭本以为谢瑶兄妹就是卖卖糖葫芦之类的,图个新鲜,没想到他们当真能做到这个地步。

谢瑶从小聪明能干,也就罢了。令他大为吃惊的是,一向寡言的次子竟然也有着这样惊人的才能。平时看谢琅只知一门心思读书习武,还当他是个呆头呆脑的,没想到心中竟然这样有主意。

其实谢葭不知道,在他最为忙碌的事业上升期,谢琅和谢瑶也没闲着。他们准确地抓住了袁氏被边缘化的时机,利用谢葭的人脉和财力收购了不少袁氏的铺子,经过改造重组之后重新开张盈利。

谢瑶和一般爱美的小姑娘不同,她做生意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平民化。她不开胭脂水粉铺子,不卖首饰和昂贵的丝绸,她只经营粮食和布匹生意,争取把这两样做专、做精。逐渐的,“姚氏”在洛阳米行和布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谢琅和谢瑶兄妹为了低调行事,雇佣了一位姓姚的掌柜充当表面上的老板,只有暗中打通关系的时候,谢琅才会表明身份,但只字不提谢葭,只说是自己在外面做事历练。所以“姚氏”和谢氏长房的关系,了解的人寥寥无几,就连谢葭这个一家之主都不清楚,可见他们的保密工作做的有多好。

在官府的引导和“姚氏”的配合下,灾情并没有对洛阳的物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虽然受了天灾,但饿死的老百姓极少。再加上家族内部互助、乡里周济、寺院施舍、民间社会团体救助等也作为官府赈济的补充形式逐步完善起来,这场百年难遇的大旱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京城那边见没有预期中的流民涌入,早早地就解除了对进出的限制。发生大旱后的第二年春天,独自滞留在京城的谢瑾终于收到了来自母亲元氏的信。信上说,要她随公主下嫁的车队一同南下回洛阳。

这个时候的谢瑾,还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谢珩能够按照原计划娶到公主,就代表着朝廷对谢葭在这场天灾中的表现非常满意。听说旱灾发生后,谢葭在官衙住了整整一年。他身先士卒,想出多种新奇巧妙又实际有效的方法赈灾。再加上他是太皇太后族人的身份,众人纷纷猜测,这位谢葭谢太守,恐怕又要高升了。

大灾过后的洛阳城显得格外宁静而平和。洛阳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但与过往不同的是,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只有濒临失去,才知道曾经拥有的有多么幸福。

如今陈郡上上下下,无人不称颂郡守谢葭的贤能。在他们口中,这位谢大人是爱民如子的好官,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在旱灾中得以存活的老百姓们,无人不感念他的恩德。

但凡事都有例外,例如甫一出事就与谢葭断绝关系的高氏,就是其中最不和谐的一笔。

当初高氏生怕被谢葭连累,在谢葭的处境最艰难时公开斥责谢葭不孝,成为压垮谢葭的最后一根稻草,害的谢葭心生绝望之意,差不多是缩在官衙里等死。

现今谢葭化险为夷,不但没有就此倒下,反倒立了大功,高氏如何能不胆战心惊?若不是她瘫在了轮椅上,当真想趁夜逃了去。这种等着被报复的感觉,真是生不如死。

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高氏终于等来了洛阳来的人。

一群英气勃勃的官差找到谢宅来,竟骇的高氏尿了裤子。她边尿边摆手,向为首的龚圣杰辩解,称自己当时是老糊涂了,其实心里头一直记着谢葭这个好儿子呢。

谁知龚圣杰根本没看她,直接向老爷子行了个礼。原来龚圣杰是代表谢葭,来接谢沛进城的。谢沛本还不依,后来听说是要去参加四姑娘谢瑶的生辰宴,谢沛这才点了个头。

这可急坏了高氏,她生怕谢沛就此不回来了,拼了命的要跟着一起去。龚圣杰平日里是呆了些,关键时刻却不糊涂,闻言冷冷笑道:“你不是口口声声称自己并非郡守大人之母?那你凭何身份,参加郡守之女的生辰宴?”说罢拂袖而去,不再理会捶胸痛哭、后悔不已的高氏。

话说谢沛抵达洛阳城时,见城内早已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人心安定,政通人和,不由暗暗点了点头,心中对谢葭这个长子更加满意了几分。等到了郡守府时,谢沛有些吃惊的发现,百忙之中的谢葭竟带着全家人候在大门口。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进了府,女眷们回避了出去,谢瑶却没走,抱着祖父撒娇:“大父,阿瑶可想您啦!按说长辈没有给小辈贺寿的道理,但阿瑶实在是思念大父,大父就留下来多住些日子,给阿瑶撑撑脸面可好?”

谢沛慈爱道:“好,好!都依你……”他和蔼地看着已经长到自己肩头的小孙女,欣慰道:“你阿父在信中常常提到你,说你鬼点子多,这回立了大功。阿瑶,阿葭……”老爷子又看了一眼这一年来明显瘦了一大圈的儿子,眼底竟有泪光闪过,“你们做得好,做得好,没叫我失望啊!”

谢葭疼爱地揉了揉女儿的头,笑道:“可不是,儿子倒没什么,身为陈郡的父母官,做这些都是应该的。倒是阿瑶,这一年来没少辛苦操劳。不然这回她的生辰宴,儿子也不会打算大办。”

谢沛点头道:“洛阳城紧绷了这么久,有桩喜事热闹热闹也好。”

有了父亲的提议和祖父的首肯,谢瑶十二岁的生辰宴办的前所未有的风光。刚刚长成少女模样的谢瑶,当日以盛装出席,惊艳全场。

倒不是说她的衣衫多么华丽,首饰多么耀眼,而是那周身的气度,与令人见之不忘的清丽容貌,让洛阳上上下下的权贵之家纷纷记住了这位“洛阳的公主”。

宴会之后,求亲的门槛踏破了郡守府的大门,甚至连谢瑶的异母妹妹谢玥都变得抢手起来。就算人们不记得谢玥的容貌,外人也都猜测,能生做谢瑶这般美人的妹妹,定然也不会丑到哪里去。

逐渐的,谢瑶“北辽第一美人”的称号便不知不觉地流传了开来。洛阳人爱戴谢葭,不自觉的在其中添油加醋。外地人不明就里,因为从未见过谢氏四女,反而觉得这位美人愈发神秘。这样滚雪球一般发展下来,搞得谢瑶一时间名声大震,就连远在平城的谢瑾都有所耳闻,气的牙根痒痒,恨不得将谢瑶的那张小脸刮花。

突然成了风靡一时的红人,这倒是令谢瑶始料未及的。都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知会不会有人在看到被描述的像仙女的谢瑶之后,会感到失望呢?好在元谦早已见过谢瑶,谢瑶倒不怕会叫这位“未来夫君”失望。只是名声太盛,当真是好事吗?只怕过两年进了宫,会有更多的明枪暗箭在第一时间指向她吧。

但转念一想,说不定对她也有好处。就像有“洛阳第一美人”之名的高寄云,甫一入宫位份就高于他人一样,说不定名声大震的谢瑶也能在第一次册封的时候比前世高一些呢?之前她费心费力地刷“孝顺值”,为的就是这个。但没想到这个时代的人也这样看脸,比起谢瑶的德行,显然对她的美貌更加感兴趣。

谢瑶算来算去,自己还剩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就要入宫选秀了。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她要做的事情非常非常多。首先,她要打理好“姚氏”名下的铺子,将其中一部分收租麻烦的交托给常氏,算作常氏的家底,将来用来补贴谢琅和谢璋的婚事。另一部分容易变卖、分红方便的,就算作她的嫁妆,将来入宫打点时好用上。

除此之外,她还要完成郡守府内的权力交接,另外还得找个从宫里出来的嬷嬷复习复习宫规等等。

但这些后宅的琐事和近日让谢葭头疼不已的大事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谢葭纠结了许久,想破了脑袋都做不出决定,索性不想了,叫人准备了酒菜,打发赵斯去请四姑娘过来。赵斯抬腿刚要走,谢葭却又叫住了他,沉吟道:“叫四姑娘陪我去‘烹云院’坐坐吧。”

谢瑶最怕谢葭主动去烹云院找她,在一般情况下,这代表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