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永宁-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远在河中府谋了个司户曹参军的职缺外,并无他人置身官场。

卢明达性情温和,又兼着长兄长年不在家中,所以府里的大小事务,不少都是由他出面打理,替父祖分劳。今日本来他正在待客,谁想居然又被祖母叫去陪妹妹们逛花会,不由有些为难。好在那客人也算不得什么外道人,乃是河中府卢家嫡系的三公子,这次来卢家也是为了拜寿,听说了花会的事,倒是表示想要一同前往,这下自然是皆大欢喜。

长安的风气素来都不拘着女儿家不出门的,卢夫人平日更是巴不得女儿多出去逛逛,今日见永宁居然一反常态来求着去逛花会,心里自然高兴,兴致勃勃的按着汾州当地的习俗,在永宁的发髻上插了许多的石榴花,手腕上也系了一串,好生打扮了一番才放她出门。

汾州当地的花会,一年四季,三月、六月、九月、腊月各办一回,整条阳安街绵延二、三里地,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满了当令的鲜花。附近的商家也多来摆摊设点,招揽生意,更有些酒楼在门前打出些迷题、文对什么的,聚拢人气。

路上的人三两成群摩肩擦踵,个个都是喜笑颜开,永宁还真没见过这样的热闹。西市虽也繁华,可是与这花会相比却少了几分喜兴。她个子矮小,卢明达不免担心她被人冲撞了,于是便将她抱在了怀里,饶是如此,逛了小半个时辰,她也有些受不了了,看见的东西都差不多,可是却吵杂的厉害,她最不耐烦这样的环境,凑到卢明达的耳边说道:“二表哥,咱们找个地方歇歇吧,这里好吵……”

卢明达摸了摸她的头,见已经出了一层薄汗,怕她中了暑气,连忙点了点头,说道:“刚才跟玉芸她们说好了,要到阳汾酒楼碰面的,你看,就在那里……”说着,他朝前一指,那酒楼的招牌果然就在不远处。

卢家的人早就习惯了花会的热闹场面,一早就约好了见面的地方。往年也是如此,大家常常一进阳安街就会被挤散,只要看着时间去约好的地方见面也就是了。果然,进了花会没走多远,卢家三姐妹和河中府来的卢家三郎卢明时都不见了人影。永宁暗暗庆幸卢夫人的先见之明,还好没带着添福和添喜,不然非得挤丢了不可。

阳汾酒楼是整个汾阳都数得上的大酒楼,门前极是宽敞,这会儿不仅摆满了时鲜花卉,还有人主持了诗会。卢明达一过来,便有不少文士学子跟他打招呼,都是些同窗、世交,还有几个是书院里的学生。

那卢明时不知何时也到了这里,正坐在门前散摆着的几案前跟人说话,见卢明达带着永宁过来了,连忙出声招呼:“茂之兄,这边!”

茂之是卢明达的字,他听见了卢明时的招呼,连忙跟着身边的几位熟人告了个罪,转身就走到了卢明时的那边。将永宁从怀里放到了地上,然后整了下衣冠,才冲着卢明时拱了拱手,说道:“泽安贤弟,你怎么过来的这么早?这位是……”跟卢明时在一起的这个青年,看起来气质不凡,让他不免兴起了结交之念。

卢明时也连忙站了起来,回了礼之后,方拉着卢明达给那人介绍:“茂之兄,这是关陇崔氏的七公子,如今在魏王府上做客卿……说起来,他和府上的二夫人还沾亲呢……”卢承望的夫人也姓崔,早几代年倒也跟关陇崔氏联过宗,虽然如今关系早远得没法说了,但卢明时这样说,倒也真让人不好反驳。

那青年男子倒也颇有些气度,站起来冲着卢明达拱了拱手,说道:“在下崔延,字景和……这位想必就是这汾州卢家的二公子了吧?泽安可是在这里夸了你好一会儿了……”

卢明达一听这青年是关陇崔氏的子弟,皱头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眼中的热情一下子消散了不少可脸上的笑容却没有减淡半分,从容的又还了一礼,然后便将两人往酒楼上相让:“外面太过嘈杂,咱们还是进去说话吧……”说着,错后一步,让两人先行,然后才拉着永宁便往里走。

永宁看着这三个人说话,心里不由得升起了一阵烦躁之意。关陇崔氏,魏王……这个崔延这个时候跑到汾州来干什么?总不会是为逛花会来的吧?这个卢明时明显与崔延早就相识,这次碰面是碰巧?还是,有意安排?她悄悄地叹了口气,心里只盼着外公的寿辰赶快过去,然后赶快催着娘亲回长安……

在长安的时候,就是再多的麻烦事,只要有父亲大人在,她都不觉得害怕,可是这会儿,什么事都还没有,她却止不住的担心……

=

下一章,我还在码。。。亲爱的们,耐心等着吧~~~~~~~~~~

第一卷 风雨长安 第四十三章 拉拢

本来永宁还觉得自己是瞎操心,可是这陆陆续续过来跟崔延、卢明时打招呼,并毫不客气地坐下来攀谈的三位“青年才俊”,让她又觉得自己的担忧不无道理。

汾州虽然是个州府,但其实也还是个小地方。而崔延这个出身豪门世阀的贵胄子弟,和三个家世在整个大唐都数得着的世家青年,特别需要声明一点的是,这三个人的言谈都多多少少都挂着魏王,甚至有一位跟崔延一样都是在魏王府做事的……

这些人上赶着跟卢明达这个卢家分支出身的教书先生攀谈,而且言谈之间还有意去卢府拜寿,希望卢明达引见,这就非常有问题了。还好卢明达脑子够清楚,猛打太极,一个劲儿的绕圈子,就是不吐一句实在话。

永宁半缩在卢明达的身后,啃点心喝茶,安分地当着小透明,可惜她的身份注定她透明不了。那卢明时见话题一直打不开,眼睛一转,便把主意打到了永宁头上,笑着将一碟小点心放到了永宁跟前,然后扭头对着崔延几个人说道:“刚才茂之兄都没顾上跟诸位介绍,这位小娘子就是他的表妹,房相家的千金呢!”

同桌的几个都是一静,然后一致的将目光挪到了永宁身上。卢明达微露恼意,非常不满卢明时将永宁牵扯了进来,看着卢明时的眼神便有些不善。他仍是将永宁半掩在身后,皱着眉头说道:“我这表妹年纪尚小,三公子别吓着她……”他很自然的将原先的“泽安贤弟”变成了现在的“三公子”,瞬间将卢明时也划到了外人的行列。

卢明时脸色僵了一下,眼中的怒意一闪而过。心里暗恨卢明达不上道,如果不是他家出了个宰相夫人,自己这个卢家嫡支所出的公子怎么可能纡尊降贵的来跟他交往!偏偏这卢明达还这么不识相,他们这些人这么明白的打出了魏王的旗号,居然还在这里装傻,真是不识抬举……

崔延悄悄拍了拍卢明时的腿,让他安稳下来,然后笑着对永宁说道:“原来这就是房相家的小娘子,去岁小娘子在月白楼的一首咏雪诗,可是风靡了长安呢……可惜房相家风太过严谨,小娘子镇日里也不出门,倒是今日才得相见。”

永宁心里呕得直想吐血!这厮说得好像她被关在家里没见过他崔公子多吃亏似的!要不是出门在外,她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房家,不能由得性子直接给他难堪,她都想直接扭头走人!

永宁放下了手中的小点心,强压下了心头的火气,用帕子将手擦干净后,她才抬头看着延,说道:“崔公子过奖了,不过是些玩笑之作,难登大雅之堂,当不得公子赞言……至于房家的家风,'。 '倒也没严谨到不许女儿出门,只是平日里我多与高阳公主、晋阳公主还有晋王殿下一处玩,公子常在魏王身边驱策,自然没有什么机会见到我的……”

崔延闻言,嘴角忍不住抽了一下。人家七岁的小姑娘很明白的在告诉他,人家不是平时不出门,只不过人家平常都是跟公主、皇子一块玩的,你这样的小人物,没见过人家纯属正常!

卢明达心里暗笑,可是面上却没带出来。就在一桌子人突然一下子没话说了的时候,玉芸和玉苓拉着玉茵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位蓝袍公子。

卢明达连忙起身招呼:“惠成,三妹、四妹、五妹,这边!”

永宁也站了起来,转身拉着玉芸姐妹径自坐了旁边的桌子去了。没待坐定,她便笑着问玉芸:“三姐姐,那个穿蓝衣服的,就是未来姐夫吧?”

玉芸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想说些什么,可是再看看那人就坐在她背后,便什么都说不出口了,惹得姐妹们一阵大笑。

而崔延几人见卢明达一点口风都不肯露,又见来了生人,便也不好再留,客套了一番之后,便由卢明时陪着一起离开了。

那些人一走,卢明达便拉着那位林公子坐到了永宁她们这桌。大家都逛了一上午,早就累了,随便吃了点东西,也没力气再逛了,于是坐了一会儿便回府去了。

永宁一回卢府,便把了个机会把花会上遇见崔延的事说给了卢夫人听。那些人话里拉拢的意思表达的非常明白,可是这卢家虽然在汾州当地小有名望,与这些人的家世却是万万不能比的。要说卢家有什么值得这些权贵之家或者说是魏王拉拢的,那也只有做了卢家女婿的人正是房玄龄这个当朝宰相!

卢夫人听了永宁的话之后,也是心忧不已。

卢凤年也早就得了消息,这样的事情,卢明达自然也是不敢瞒着的。卢凤年当下就叫了两个儿子过来,一家三代议论起这件事。

卢承年觉得这并没什么难办的,人家明面上也只是说来拜寿,将人家拒之门外,不免有些失礼。

卢承望却不这样想,摇着头说道:“他们哪里是来拜寿的呀,如果真是登门拜寿,我们自然不能拒客,可他们这私下里跟二郎说出的那些话,明显是在替魏王招揽人……不是我说泄气话,咱们家有什么值得人家招揽的,他们的目的明显是在妹婿身上,这事,哪里是咱们能说要或不要、做或不做的?”

卢凤年点了点头,嘱咐两个儿子和卢明达:“这事,今天二郎处理的很好,以后咱们也都照此应对就是了……这些朝中的争斗,我们是没有那个资本参与其中的,若是被牵累了进去,说不好就是一个抄家灭族的下场……我也不指望你们这些子孙出人投地的,只要一家子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

卢承望与卢明过连忙应下,可是卢承年脸色却有些不好。

“怎么了?可是还有什么事没告诉我?”卢凤年眯着眼睛看向长子。

卢承年苦笑着说道:“我,只是有些担心大郎……前些日子他来过一封信,很是将魏王夸赞了一番……”

卢凤年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皱着眉头说道:“这事怎么不早来告诉我?”

卢承年叹了口气,说道“我只是想着,您寿诞之时,大郎肯定是要赶回来的……我没想到……”

卢承望边忙帮着大哥圆场:“说来,大郎如今只怕已经在路上了,等这两日,他到家了,再仔细问问他事情的来龙去脉,才好决断……”

卢凤年看了看两个儿子,又看了看卢明达,长叹了口气,挥挥手,将他们都撵了出去。



嘿嘿~~~~~~今天的六千催更已经完成。。。。多谢大家的支持哟~~~~~~~~~

第一卷 风雨长安 第四十四章 私议

六月初八傍晚,卢承年的长子卢明远,带着家眷回了卢府。这嫡长孙在卢凤年夫妻心里的地位自然是不一样的,老两口脸上的笑容都深了几分。

永宁对卢明远的印象却算不上好,跟卢明达比起来,这位大表哥显得功利心太强了些。那位大表嫂刘氏也是个机敏伶俐的人物,只是对着她们母女俩的奉承有些过,让人亲近不起来。

这天的家宴非常成功,没有人出来搅局。只是第二天一早,永宁正在梳洗,就见添喜神秘兮兮地跑了来,趁着屋里没外人的时机,悄悄跟她说:“小娘子,听说昨晚卢家大郎跟老大人闹得很不愉快,听说吵的好大声喔……”

永宁的心一沉,不知为何崔延这个人又从她的脑海里浮现了出来。这卢明远已经在官场上厮混了近四年了,供职之处又在河中府,想来跟嫡支应该颇为熟悉,他……

永宁不敢再细想下去,催着添喜、添福和墨菊将她的衣着打理好,便小跑着去了卢夫人房里。卢夫人正坐在正屋的外厅里喝茶,见永宁跑着过来,满脸不悦地说道:“好好的,跑什么?哪家的千金小姐像你这样?好歹这是在你外祖家做客,别失了分寸让人笑话!”

永宁赶紧放下被她撩起来的裙摆,又抚了抚微皱的衫袖,低着头慢慢踱到卢夫人面前,规规矩矩地行礼请安。卢夫人的脸色这才好看了点,伸手正了正她发髻上别着的珍珠,低声说道:“这府里的人,眼珠子眨都不眨的盯着咱们母女呢,你说话行事可要小心在意些才是……知道吗?”

永宁一愣,来时的路上,卢夫人话里对卢家多有眷恋,可是此时听这话音可有些不对了……她也不敢细究,连忙点头答应,然后想了想,还是将添喜告诉她的话说给了卢夫人,然后犹疑着说道:“娘亲,这大表哥,大表哥是不是,……”

卢夫人的脸色也沉了下来,沉吟了一会儿,将柳氏叫了过来,耳语着嘱咐了几句,然后柳氏便点头离去。永宁知道这柳氏当初是卢夫人的陪嫁丫头,如今在卢府里还有些人脉关系,这明显是自家娘亲让柳氏去打听详情去了,于是也耐下心陪着房遗则玩了起来。

柳氏出去不多时,便回来了。卢夫人将屋子里侍候的丫环仆妇都撵了出去,连房遗则也让人抱了出去,只留下了永宁在身边。

“可问出来是怎么回事了吗?”卢夫人的语气很平静,但眼神却着实晦暗。

柳氏点了点头,说道:“回夫人话,我堂妹家的女儿如今正在老大人的书房当差,我刚才悄悄去找了她,她说昨晚书房里没留外人,只老大人、大郎两人在里面说话,她只在换茶时听见大郎在说什么魏王聪敏仁厚,是宰相大人都赞过的,可是老大人脸色挺难看,似乎骂了大郎……嗯,她还恍惚听见大郎说想去长安供职,让老大人替他在咱们家大人那里说项,结果老大人狠狠地甩了大郎一巴掌,然后便让他回自己院子不许出门,后来还喊来了管家派人看着大郎……”

听了柳氏这些话,卢夫人的眼神柔和了许多,随手从头上拨了根金钗赏她,便让她下去做事了。

卢夫人也没有传人进来侍候,只是让永宁坐在了身边,摩挲着她的头发,问道:“这事你怎么看?”

永宁眨了眨眼睛,这些事让她本是听都不应该听的,怎么还问上她的看法了?这着实让永宁费解。在永宁心里,虽然与卢家也是血亲,但终究是两家人,她并不在乎卢家会如何,她只担心会不会给房家惹麻烦。她时时关注这些琐碎关节,也只是怕措不及防之下,被人暗算罢了。可是卢夫人的情绪却着实不对头。在永宁的认知里,卢夫人与娘家一向亲厚,此时怎么能这么平静呢?

卢夫人看出了永宁的疑惑,笑着说道:“临来时,你父亲跟我说,若是大事难决,便来问问你……”

永宁吃惊地看着卢夫人,她怎么也想不到,她家父亲大人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更想不到她家娘亲大人居然还真的照办了!心里喜悦的小泡泡一个劲儿的往外冒,小脸儿激动得通红通红的。

她在卢夫人打趣的目光下,干咳了两声,然后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我觉得外祖父的劝诫阻止不一定有用,大表哥那么大的人了,又在河中府供职,难不成外祖父还能把他关在家里一辈子?若是不能真正的说服了他,只怕他不回轻易收手的……”

卢夫人点了点头,说道:“大郎那性子确实如你所说,若不能真正的说服他,怕是他出了这个门,便会一意孤行……要不,我去劝劝他?”

永宁连忙摇头,说道:“娘亲,不论谁出面都好,唯独您不可以出面!魏王招揽卢家,谁都知道是冲着爹爹来的,您若是直接出面,岂不是把爹爹明打明的摆在了魏王的对立面上去了吗?事情要是传了出去,岂不是平白的让魏王忌恨爹爹?这样不好……其实我倒是觉得,您可以跟外祖父说说看,这汾州离长安这么远,朝中的消息怕是得来不易,您将朝中太子和魏王的争端,以及魏王的劣势说给外祖父听,外祖父想来就知道该怎么劝大表哥了……”

卢夫人一愣,说道:“这朝中的消息,我又哪里知道什么……”

永宁想了想柳氏方才的话,说道:“刚才柳氏说,大表哥拿爹爹称赞魏王的话来反驳外祖父,或许,可以让外祖父给大表哥分析一下,爹爹的用意?”

卢夫人皱了皱眉头,说道:“你爹爹也真是的,他自己常常约束你两个哥哥,不许他们搅和到太子和魏王中间去,可他自己却又在外头乱说话……”

永宁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爹爹用储君的标准来衡量太子,所以常常参奏太子的过失,这是为了让太子上进,爹爹用闲王的标准来衡量魏王,于是才会对人称赞魏王,这是为了让魏王安于王位……”

“这些话,你从哪里听来的?难道你爹爹平日里,还与你说这些东西?”卢夫人有些吃惊地看着永宁,心里有些生气,不明白自家夫君怎么会对女儿讲这些事情……

永宁又摇了摇头,说道:“这些哪里还用爹爹告诉我,只从爹爹平时的言行便可以猜的出来,他可是陛下的骨肱之臣,守的是忠君之道,陛下如今正值壮年,爹爹哪里会涉足夺储之事?这些陛下心里也是明白的……”

卢夫人愣愣地看了永宁好一会儿,长长地叹了口气,将她搂在怀里,拍着她的背说道:“永宁,女儿家太过聪明终究非福呀……”

永宁伸手环住卢夫人的脖子,蹭了蹭她的脸颊,低声说道:“女儿知道的,女儿在外人面前会收敛,不会让您和爹爹操心的……”

卢夫人只是又叹了口气,却没有再说话。

永宁忙将话题又扯了回来:“娘亲,若是外祖父只字不提,这事只怕您也不好直接去找外祖父说,那可怎么办?”这里面的事都是私下里打听出来的,哪好拿到台面上来讲?

卢夫人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外头传过来丫环传话的声音:“夫人,大少夫人来看您来了……”

卢夫人看了永宁一眼,笑着说道:“看看,你外祖父不提,自然有人提的……”



万分感谢亲们的打赏和小粉红~~~~~~~~今天去逛街了。。。泪~~~~~~心奈滴小外套不但没降价,反而又涨了200,居然标价2300。。。。咬了咬牙。。。。俺扭头就走……悲伤中~~~~~~~~~

第一卷 风雨长安 第四十五章 刘氏

卢明远的妻子刘氏,是卢明远的上官河中府别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