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宫·如懿传5-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珈笑了笑,不自然地摸了摸鬓边一枝烧蓝米珠松石福寿花朵,有些僵硬地学者背诵道:“独旦歌来三忌周,心惊岁月信如流。断魂恰值清明节,饮恨难忘齐鲁游。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圣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只益愁。”

太后面色一冷,牵扯得眉心也微微一蹙:“这诗像是皇帝的手笔,是怀念孝贤皇后的么?”

福珈恭声道:“太后娘你明鉴,正是皇上怀念孝贤皇后的旧诗。只不过诗中所提的三忌周,是指孝贤皇后皇后崩逝三年的时候。”她悄悄看一眼太后的神色,不动声色道,“所以奴婢说,是旧诗。”

太后静默片刻,扯出矜持的笑容:“孝贤皇后崩逝三年,那个时候,如今的皇后才与皇帝成婚吧。立后的是皇帝的意思,写下‘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的也是皇帝的手笔。旧爱新欢两相顾全,这才真真是个多情的好皇帝呢。”

福珈见太后笑得冷寂,便道:“孝贤皇后如见此诗,想来九泉之下也颇安慰。孝贤皇后生前是得皇上礼遇敬重,但令妃所得的儿女情长,鬓边厮磨怕也不多。有句老话便是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未曾想人去之后,皇上却写了那么多诗文祭悼,可见皇上终究是念着孝贤皇后的。”

“皇帝一生之中,最重嫡子,自然也看重发妻。最不许人说他薄情寡义。”太后薄薄的笑意倒映在手边一盏暗红色的金橘姜蜜水里,幽幽不定。此时,斜阳如血,影影绰绰地照在太后身边身形之后,越发有一种光华万丈之下的孤独与凄暗。“只是写写诗文便可将深情流转天下,得个情深义重的好名声,真是上算!只是哀家虽然对如今的皇后不过可可,可皇帝那诗传扬出来,哀家同为女子,也替皇后觉得难堪。且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本是说天下男子好色习性,放在咱们皇帝这里,却又是多了一层忌惮皇后与他并肩分了前朝后宫的权位之事了。你便看不出来么,皇后还是贵妃皇贵妃的时候,皇帝待她到底亲厚多了。反而一成皇后,却有些疏冷了。”

福珈亦有些不忍:“是。本来皇后就比不得嫔妃能放下身段争宠,又事事能与皇上商量说得上话,不必那么事事遵从。皇上为了十三阿哥之死疏远了皇后,如今又有这诗传扬出来,也难怪皇后不愿与皇上亲近了。”

殿中点着檀香,乃是异域所贡的白皮老山香,气味尤为沉静袅袅。熏香细细散开雾白清芬,缠绕在暗金色的厚缎帷帐上,一丝一缕无声无息,静静沁入心脾。闻得久了,仿佛远远隔着金沙淘澄过的沉淀与寂静,是另一重世界,安静得仿佛不在人间。太后搁下手里的糕点,淡淡道:“这糕点甜腻腻的,不大像是咱们小厨房的手艺。”

福珈忙转了神色赔笑道:“真是没有太后娘娘不知道的。这柳絮香糕是令妃娘娘宫里进献的。也难为了令妃娘娘,自个儿是北地佳人,却能找到那么好的手艺做出这份江南糕点来。咱们皇上是最爱江南春色的,难怪皇上这么宠着她。”

殿中开阔深远,夕阳斜斜地从檐下如流水蜿蜒而进,散落游蛇般地暗红色光影。太后的面孔在残阳中模糊而不分明:“说来,令妃也算个有心人。哀家调教过那么多嫔妃,她算是一个能无师自通的。从前因着家中教养的缘故略显粗俗些,如今一向要强,也细致得无可挑剔了。做起事来,往往出人意表却更胜一筹。”

福珈不知太后这话是赞许还是贬低,只得含含糊糊道:“那都是太后教导有方。”

“是她自己有心。哀家没有点拨的事儿。令妃都能自己上赶着做在前头了。她日日陪在皇帝身边,皇帝写的诗,她能不知?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帝后不合,总是她渔翁得利。哀家只是觉得,令妃有些伶俐过头了。”太后轻轻一嗅,似是无比 沉醉,“今儿吩咐你点的是白皮老山香,檀香之中最名贵的。福珈,知道哀家为何多年来只喜欢檀香一品么?”

福珈思忖着道:“檀香性收敛,气味醇和,主沉静空灵之味。”

太后的唇角泛起一朵薄薄的笑意:“诸香之中,唯有檀香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正定,证得自性如来,最具佛性。”她双眸微垂,冷冷道:“只是哀家在后宫中辗转存货一生,看尽世情,这个地方,有人性便算不错,往来都是兽性魔性之人,乃是离佛界最远之地。你岂不知,本在天上之人最不求极乐世界而辛苦求拜者,都是沉沦苦海更甚为身在地狱之人,所以你别瞧着后宫里一个个貌美如花、身披富贵,都是一样的。”

福珈有些不知所措:“好端端的,太后说这些做什么。您是福寿万全之人,和他们不一样。”

“都是一样的。今日的她们,上至皇后,下至嫔妃,在她们眼里,只有到了哀家这个位子才算求得了一辈子最后的安稳,所以她们拼尽全力都会朝着这个位子来。令妃固然是聪明人,懂得在皇帝和皇后如今的冷淡上再雪上加霜一笔。但,哀家的女儿已经都在膝下承欢,哀家只希望借她的耳朵、她的眼睛多知道些皇帝,以求个万全。如今她的手伸得这么快,那么长,倒教哀家觉得此人不甚安分。”

福珈想了想道:“奴婢想着,令妃到底没什么家世,因为这个才得了皇上几分爱怜信任。也因为这个,她翻不过天去,咱们不必防范她什么。太后求了多年的如今都得了,何必多理会后宫这些事。儿孙自有儿孙福,您操心什么,且享自己的清福便是。”

第二十一章 海兰

冬日时光便这么一朵朵绽放成了春日林梢的翡绿翠荫。今年御苑春色最是撩人,粉壁花垣,晴光柔暖,春心无处不飞悬。却原来都是旁人的热闹,旁人的锦绣缀在了苍白无声的画卷上,绽出最艳最丽的锦色天地。

容珮长日里见如懿只一心守着永璂,呵护他安好,余事也浑不理会,便也忍不住道:“皇后娘娘,皇上倒是常常唤奴婢去,问起十二阿哥的情形呢。只是奴婢笨嘴拙舌的,回话也回不好。奴婢想着,皇上关怀十二阿哥,许多事娘娘清楚,回得更清楚呢。”

如懿低头仔细看着江与彬新出的一张药方,不以为意道:“本宫不是不知,本宫往太后处请安时,皇上也偶来探望永璂。永璂病情如何,他其实都一清二楚。”

容珮见如懿只是沉着脸默默出神,越发急切道:“皇后娘娘,恕奴婢妄言一句,如今十二阿哥这么病着,娘娘大可借此请皇上过来探视,见面三分情,又顾着孩子,娘娘和皇上也能借机和好了。”

如懿心下一酸,脸上却硬着,并无一丝转圜之意:“永璂这么病着,皇上若是自己不愿意本宫在时来,强求也是无用。”

容珮咬着唇,想要叹,却强忍住了,气道:“这些时日皇上只在令妃小主宫里,只怕也是令妃设计阻拦了。”

日影将庭中的桐树扯下笔直的暗影,这样花香沉郁的融融春色里,也有着寂寞空庭的疏凉。望得久了,那树影是一潭深碧的水,悄然无声地漫上,渐渐迫至头顶。她在那窒息般的脆弱里生了无限感慨:“想要来的谁也拦不住,你有何必这般替皇上掩饰?”

容珮素来沉着,连日的冷遇,也让她生了几分急躁,赤眉白眼着道:“可皇上若不来,岂不是和娘娘越来越疏远了?”

如懿闭上了眼睛,容珮的话是折断了的针,钝痛着刺进了心肺。她极力屏息,将素白无饰的指甲折在手心里,借着皮肉的痛楚定声道:“借孩子生病邀宠,本宫何至于此?”

容珮一时也顾不得了,扬着脸道:“不如此,不得活。这后宫本就是一个泥淖,娘娘何必要做一多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她觑着如懿的神色,大着胆子道:“娘娘是后宫之主,但也身在后宫之中。许多事,无谓坚持。夫妻之间,低一低头又如何?”

“白莲花?”如懿自嘲地笑笑,在明灿日光下摊开自己素白而单薄的手心,清晰地手纹之中,隐着多少人的鲜血。她愧然:“身在混沌,何来清洁?满宫里干净些的,怕也只有婉嫔。可来日若洪水滔天,谁又避得过?所以本宫低头,又能换来什么?眼前一时安稳,但以后呢?以后的以后呢?”

容珮猛然跪下,恳求道:“不顾眼前,何来以后?皇后娘娘万不能灰了心,丧了意!”

“不灰心,不丧意。夫君乃良人,可以仰望终身!可本宫身为皇后,痛失儿女,家族落寞,又与夫君心生隔阂。本宫又可仰望谁?”一而再,再而三,魅力自持,但深深蹙起的眉心有难以磨灭的悲怆。如懿的眼底漫起不可抑制的泪光,凄然道:“如今满宫里传的什么诗你会不知?皇上拿着本宫与孝贤皇后比,且又有什么可比的。活人哪里争得过死人去!”

容珮从如懿指间抽过娟子,默然替她拭了泪,和声劝道:“皇上这诗听着是搓磨人的心,多少恩爱呢,只在纸头上么?但一时之语作得什么数?且这些年来,皇上想念孝贤皇后,心中有所愧疚,所以写了不少诗文悼念,娘娘不都不甚在意么?说来……”她看一眼如懿,直截了当,“说来,这宫里奴婢最敬服的是愉妃小主。她若见了这诗,必定嗤之以鼻,毫不理会。所以论刚强,奴婢及不上愉妃小主半个指头。”

如懿听她赞海兰,不觉忍了酸涩之意,强笑道:“海兰生性洒脱,没有儿女情长的牵挂,这是她一生一世的好处。而本宫从前不在意,是心中有所坚持。经了这三番五次的事,本宫难道不知,自己只占了个皇后的名位,在皇上心里,竟是连立足之地都没有的。本宫还能信什么,坚持什么?不过是强留着夫妻的名分,勉强终老而已。”

“娘娘可勉强不得。您这心思一起,不知要遂了多少人的心愿呢。宫里多少人传着这诗,尽等着瞧咱们翊坤宫的笑话。奴婢已经吩咐了下去,不许底下的人露出败色儿来,也不许与人争执,只当没长耳朵,没听见那些话。”

如懿含了一丝欣慰,拍拍容珮的手,“你在,就是本宫的左臂右膀,让本宫可以全心全意照顾永璂。伺候过本宫的人,阿箬反骨,惢心柔婉,你却是最刚强不过的。有你,本宫放心。”

容珮着实不好意思:“奴婢哪里配得上皇后娘娘这般赞许。奴婢能挡的,是虾兵蟹将。娘娘得自己提着一口气,墙倒众人推。咱们的墙倒不得,只为了冤死的十三阿哥的仇还没报,十二阿哥的前程更辜负不得!”

心似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隐隐作痛,鼻中也酸楚。日光寂寂,那明亮里也带着落拓。这些日子里,面子上的冷静自持是做给翊坤宫外的冷眼看的,心底的痛楚、委屈和失落,却只能放在人影之后,缩在珠帘重重的孤寂里,一个人默默地吞咽。这样的伤绪说不得,提不得。一提,自己便先溃败如山。所以没有出口,只得由着它熬在心底里,一点点腐蚀着血肉,腐蚀得她蒙然发狂。“本宫知道,这诗突然流传宫中,自然是有古怪。可毕竟白纸黑字是皇上所写,否则谁敢胡乱揣度圣意。本宫自知不是发妻,却也不愿落了这样的口实,叫皇上自己比出高低上来。”

容珮望着如懿倔强而疲惫的容颜,静了半晌,怔怔地说不出话来,良久方叹息不已:“皇后娘娘,奴婢算是看得分明了。在这宫里,有时候若是肯糊涂些浑浑噩噩过去了,便也活得不错。或是什么也不求,什么也不怕,倒也相安无事。可若既要求个两心情长,念着旧日情分,又要维持着尊荣颜面,事事坚持,那么,真当是最最辛苦,又落不得好儿。”

仿佛是暮霭沉沉中,有巨大的钟声自天际轰然传来,直直震落与天灵盖上。曾几何时,也有人这样执意问过:“等你红颜迟暮,机心耗尽,还能凭什么去争宠?姑母问你,宠爱是面子,权势是里子,你要哪一个?”

那是年少青葱的自己,在电转如念间暗暗下定了毕生所愿:“青樱贪心,自然希望两者皆得。但若不能,自然是里子最要紧。”

不不不,如今看来,竟是宠爱可减,权势可消,唯有心底那一份数十载共枕相伴的情意,便是生生明白了不得依靠,却放不下,割不断,更不能信。原来所谓情缘一场,竟是这般抵不得风摧雨销。用尽了所有的力气,终于有了与他并肩共老的可能,才知道,原来所谓皇后,所谓母仪,所谓夫妻,亦不过是高处不胜寒时彼此渐行渐远的冷寂,将往日同行相伴的恩情,如此辗转指间,任流光轻易抛。

这夜下了一晚的沥沥小雨,皇帝宿在永寿宫中,伴着有孕而日渐缠绵的嬿婉。这一夜,皇帝听得雨声潺潺,一早起来精神便不大好。嬿婉听了皇帝大半夜的辗转反侧,生怕他有起床气,便一早悄声起来,嘱咐了小厨房备下了清淡的吃食,才殷勤服侍了皇帝起身。

宫女们端上来的是熬了大半夜的白果松子粥,气味清甘,入口微甜。只要小银吊子绵绵地煮上一瓮,连放了多少糖调味,亦是嬿婉细细斟酌过,有清甜气而不生腻,最适合熨帖不悦的心情。

皇帝尝了两口,果然神色松弛些许,含笑看着嬿婉日渐隆起的肚腹:“你昨夜也睡得不大好,还硬要陪着朕起身。等下朕去前朝,你再好好歇一歇。”

嬿婉半羞半嗔地掩住微微发青的眼圈,娇声道:“臣妾初次有孕,心内总是惶惶不安,生怕一个不小心,便不能有福顺利为皇上诞下麟儿,所以难免缠着皇上些,教皇上不能好好歇息。”

她的笑容细细怯怯的,好似一江刚刚融了冰寒的春水蜿蜒,笑得如此温柔,让人不忍拒绝。这样的温顺驯服教人无从防范,更没有距离,才是世间男子历经千帆后最终的理想。年轻时,固然不喜欢过于循规蹈矩、温顺得没有自我的女子,总将目光停驻于热烈灼艳的美,如火焰般明媚,却是灼人。而这些年繁花过眼,才只聪慧却知掩藏、驯服而温柔风情的女子,才最值得怜惜。恰如眼前的女子,分明有着一张与如懿年轻时有几分肖似的脸,却没有她那般看似圆滑实则冷硬的距离和冷不防便要刺出的无可躲藏的尖锐棱角。有时候他也在后悔,是不是当时的权衡一时砾偏颇,多了几分感性的柔和,才给了如懿可以与自己隐隐抗衡的力量,落得今日这般彼此僵持的局面。

这样的念想,总在不经意间缓缓刺进他几乎要软下的心肠,刺得他浑身一凛,又紧紧裹进身体,以旁人千缕柔情,来换得几宵的沉醉忘怀。皇帝深处臂膀,揽住她纤柔的肩,温柔凝睇:“你什么都好,就是凡事太上心,过于小心谨慎。朕虽然愿意多陪陪你,多陪陪咱们的第一个孩子,可是朕毕竟是国君,不可整日流连后宫。”

嬿婉娇怯怯地缩着身子,她隆起的肚腹显得她身量格外娇小,依在他怀中,一阵风便能吹倒似的。她脸上的笑意快撑不住似的,懂事地道:“皇上说得是,晋贵人也常常这般劝解臣妾,要臣妾以江上社稷为重,不要顾一时的儿女情长。晋贵人出身孝贤皇后母族,大方得体,有她劝着,臣妾心里也舒坦许多。”

皇帝安抚似的拍了拍她圆润明亮的脸庞:“难得晋贵人懂事,倒不糊涂。只是这话说的口气,倒是和当日孝贤皇后一般的正经。”他似有所触动,“为着璟兕之死,晋贵人和庆贵人从嫔位降下,也有许久了吧。朕知道,你是替她们求情。”

嬿婉寒星双眸微微低垂,弱弱道:“皇上痛失五公主和十三阿哥,晋贵人和庆贵人的错也是不能适时安慰君上的伤怀,失了嫔御之道。只是小惩大诫可以整肃后宫,但责罚过久过严怕也伤了后宫祥和。毕竟,晋贵人出自皇上发妻孝贤皇后的母族,庆贵人也是当年太后所选。”

皇帝听她软语相劝,不觉道:“这原该是皇后操心的事,如今却要你有身子的人惦记。罢了,朕会吩咐下去给晋贵人和庆贵人复了嫔位。”

嬿婉笑语相和,见皇帝事事遂愿,提着的一颗心才稍稍放下,又夹了一筷子松花饼,自己吹去细末,才递到皇帝跟前的碟中。那是一个黄底盘龙碟,上写段红“万寿如意”四字,皇帝的目光落在“如意”二字上,眼神便有些飘忽,情不自禁道:“如懿……”

嬿婉心口猛地一颤,徒然想起昨夜皇帝辗转半晌,到了三更才朦胧睡去,隐约也有这么一句唤来。夜雨敲窗,她亦困倦,还当是自己听错了,却原来真是唤了那个人的名字。

嬿婉心头暗恨,双手蜷在阔大的滚榴花边云罗袖子底下,恨恨地攥紧,攥得指节都冒着酸意,方才忍住了满心的酸涩痛意,维持着满脸殷切而柔婉的笑容,柔声道:“前几日内务府新制了几柄玉如意,皇上还没赏人吧?臣妾这几夜总睡不大安慰,起来便有些头晕。还请皇上怜惜,赏赐臣妾一柄如意安枕吧。”

皇帝听她这般说,果然见嬿婉脂粉不施,脸色青青的,像一片薄薄的钧窑瓷色,越发可怜见儿的了。他有些怜惜地卧一握她的手腕:“身上不好还只顾着伺候朕?等下朕走了,你再好好歇歇,朕嘱咐齐鲁来替你瞧瞧。再者,若得空儿也少喝别人往来,仔细伤了精神应付。左右这几日你额娘便要入宫来陪你生产,你安心就是。”

嬿婉再四谢过,却见守在殿外的一排小太监里,似是少了个人,便问道:“一向伺候皇上写字的小权儿上哪里去了?这两日竟没见过他。”

皇帝的脸色瞬即一冷,若无其事道:“他伺候朕不当心,把许多不该他看见不该他留心的东西传了出去。这样毛手毛脚,不配在朕身边伺候。”

嬿婉暗暗心惊,脸上却是一丝不露,只道:“也是。在皇上身边伺候,怎能没点儿眼色,倒叫主子还迁就着他!”

皇帝慢慢喝下了一碗红枣银耳,和声道:“你怀着身孕,别想这些。这几日你额娘快进宫了吧?朕叫人备了些金玉首饰,给你额娘妆点吧。”

嬿婉喜不自胜地谢过,眼看着天色不早,方才送了皇帝离去。那明黄的身影在细雨蒙蒙中越来越远,终于成了细微一点,融进了雨丝中再不见踪影。嬿婉倚靠在镂刻繁丽的酸枝红木门边,看着一格一格填金洒朱的“玉堂富贵”花样,玉兰和海棠簇拥着盛开的富丽牡丹,是永生永世开不败的花叶长春。

那么好的意头,看得久了,她心里不自禁地生出了一点儿软弱和惧怕,那样的富贵不败到底的死物,她拼尽了力气抓住了一时,却抓不住一世。

这样的念头才转了一转,嬿婉冷不住打了个寒噤。春婵忙取了云锦累珠披风披在她肩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