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谭大娘子-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阮小七说定了,她还竟然非要插进来做个正房娘子,真真不要脸。

这东看看,西看看,对这个院子越来越满意。看不出这阮小七虽是下人出身,倒是有些家底。

阮小七其实一直在家,只是他不愿露面,也不耐烦敷衍一个女娘。反正按着阮员外的意思抬回家了,你管我睡在哪张床。

阮小七如今心急这谭家该如何入手,如今谭玉丁忧,是在乡下待着了,可却是闭门谢客,谁都不见。

他这头还愁着谭玉不见客呢,哪知道谭玉家里还真来客了,谭玉正在书房里面待客呢。谁人这么大面子呢?

这话得从初十晚上说起。

白天的时候一家人好容易祭拜了张氏,谭雅当时哭得厉害,回去的路上又有些不好,发低烧。

回到家赶紧找大夫,又是熬药又是捂汗的,谭家娘娘怕别人也病了,让大家都早早休息,她看着谭雅就行。

半夜的时候烧退了,谭雅也醒过来了。看到娘娘在陪自己,怎么也不干了,道:“好娘娘,我没事了,就是当时着急了,心难受。娘娘要不回去休息,我就不喝药。”

谭家娘娘看到她也不再发烧,就嘱咐刘氏她们小心看着,说明天还要找个道婆来看看,才回房了。

刘氏一边给谭雅披衣服,一边道:“可别再哭了,你不知道做阿娘的心,那看到孩子难受恨不得挖了自己的心啊。

你阿娘看到你哭,在那边才难受呢。她一难受,你这里自然不稳妥。”嗯,刘氏也和谭家娘娘一样,总觉得谭雅这病是“外科”的——就是得要道婆看才能好的那种。

谭雅点点头,道:“嗯,我知道了。当时看着阿娘的墓碑,怎么也忍不住似的。姑姑,我饿了,只想吃你做的米粉。你给我做点儿去吧。”

刘氏一听她要吃东西,高兴地赶紧起来:“我马上去做,你先躺一会。”起身就去厨房。

喜鹊见谭雅又闭上眼睛,也就去厨房帮刘氏忙乎去了。

“咣当”一声响,谭雅睁开眼,以为刘氏回来了,问道:“姑姑,这么快就好了?”

话刚问出口,谭雅就知道不对了,声音不是刘氏。

好吧,我们的故事也来了一个俗套情节,男。。。配进了女主的闺房。

进来的是两个男人,衣服破烂,浑身尘土,真是狼狈不堪。谭雅因嫌屋子里有药味,就将窗子打开一条缝,没想到成了这两人的门。

谭雅刚要大叫,被其中一个把嘴给捂住了。谭雅瞅着他,对上了他的眼睛,心道:是他!那天在崔府躲在假山里面的人,叫什么李。。。李什么的,是崔四娘的未婚夫来着。谭雅心里松下来,还好不是强人。

李瑾低声道:“你别叫出声,我就放开你。”

谭雅使劲点点头。李瑾看她还算镇定,就放了手。

结果李瑾松开手后发现这个女娘——她她她就是那个绿衫女子!

这见面报名姓的事情总不能让主人说吧,偏这李瑾自松开手就脸红脖子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九皇子没见过谭雅,也不知道李瑾与谭雅那点儿渊源,自觉这闯女子闺房的事情实在于自己九皇子的威名有碍,咳了两声道:“我,咳咳咳,与你阿爹谭郎中有要事相商,咳咳咳,我们急欲见人,咳咳咳,走错了院子。”

九皇子心里暗骂,这李瑾实在不如自己的小厮管用,院子还能找错。

偏在这时,刘氏带着喜鹊做好了米粉过来了。

九皇子和李瑾两人对视一眼,这时再跑也来不及了,还是先找地方藏过去。

谭雅不认识九皇子,又头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只是张大嘴巴看。九皇子又问了一句:“何处可好先藏一下。这让下人看到了吵闹起来就不好了。”

谭雅缓过神来,指指床下。

两个人对视一眼,听着说话声越来越近,一起钻进了床底。

刘氏和喜鹊没觉出异样,伺候着谭雅吃了米饭。谭雅心里有事,也吃不进去,刘氏没觉出有异,只道谭雅还病着,胃口不佳。

终于吃完了饭,谭雅就说又困了。刘氏忙帮她把被子盖好,要陪夜。谭雅死活都不让,只说自己已经好了,让她赶紧休息。

刘氏出去了,喜鹊在外间睡下。这一天又去坟地,回来谭雅又生病,喜鹊也累得不行,刚躺下一会儿工夫就睡的沉了。

那两个床底的人听得没声了,才爬出来。

一出来就看着谭雅大眼睛定定地看着他们俩,九皇子想想玉树临风的自己如今的邋遢模样,颇有些不自在,也不说话。

倒是李瑾以为谭雅没有认出自己,松了一口气,顿时也会说话了,向谭雅施礼道:“在下李瑾,乃李太傅之曾孙,如今正有要事与谭郎中相商。”

谭雅既然心里知道他是谁,也就不犹豫是否要把阿爹的院子告诉他们了。

向他们解释了一下这院子的规划,原来他们俩左右弄反了。

九皇子与李瑾道声:“打扰了”,就忙又从窗子钻出去了。

谭雅见他们离去,赶紧起来将窗子别住,可别再来什么人啊。

躺在床上,谭雅也睡不着了,这两个人来肯定是有大事情了。阿爹如今丁忧,崔府与九皇子是一派的,阿爹又和崔尚书有亲。

以前阿翁在时就与自己说,都说阿爹选了崔尚书家的小娘子做夫人是天大的福气,可这因此也便成了崔家这一派的,到时候是福气还是祸事还不一定呢。

现在阿爹还在丁忧,李瑾那两个人这么狼狈地找来,肯定是大事情了,而且遣人送信都来不及的。李瑾,他是九皇子赵旭的陪读,难道。。。那个人就是九皇子?这事情就更大了。

谭雅心里翻来覆去地想,到底是个小娘子,从前也只是阿翁告诉说与她听,但政堂大事还是不熟悉,实在也想不出到底是何事。直到天都快亮了,谭雅才睡着。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15章

不提这头谭雅千思万绪地睡不着,只说那头崔氏也彻夜未眠。

从坟地回来,她强忍着回到了院子,好容易躺下刚要歇着,就听下人说谭雅不适。崔氏只派人找了大夫,也不去看。

她挥手止住了王喜贵家的揉头的手,一边拭泪一边道:“我为了郎君,真是掏心掏肺的,成亲这么多年,他对我冷冷清清,我也没敢对阿爹说他一句不好。只盼着他便是不当我是那心窝里的人,总要生出几分情义。

谁知道。。。这一回了元洲,被那乡下老妇挑唆,与我越发生疏了。这回来以后,就没在我房里歇过几晚。”

王喜贵家的也不敢应声,郎君的不好,崔氏说可以,要是自己敢接着,那先饶不了自己的恰恰就是崔氏。

但说说谭家老夫人的不好,崔氏肯定是高兴的。

于是道:“原来在京里头,郎君看着谁都是淡淡的,但家里头从来都是把夫人放在头一个的,只是回到了乡下,怕老夫人不喜才对夫人冷淡些。只要回了京城,一切就都好了。”

崔氏拿帕子拭拭眼泪,“哎”了一声,道:“只盼望能够早些回京就好了。听说也不是必要丁忧三年的,只要圣上一句话,自然就是能够免掉丁忧。忠孝忠孝,自然先要为国家尽忠然后才能轮到小家守孝。”

王喜贵家的忙点头应是,道:“可不是么,我都听说这些年好多人家根本连父母丧事都不回去丁忧的,这一丁忧耽搁这三年,什么好差事不是都没了。”

崔氏斜了王喜贵家的一眼,道:“你胡乱喷什么,哪里是怕好差事没有了?是因为圣上那里缺不得人。”

王喜贵家的忙装作扇了自己一耳光,道:“瞧我这张嘴,是是是,还是夫人说得对。我这眼界窄,不懂这朝堂上的事情。”

崔氏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我这里也就罢了,郎君如果见到了,岂不是要说我们尚书府出来的不懂规矩,这平时啊,就得注意这些。”

王喜贵家的忙称是。

崔氏又说道:“这大娘子自打回来就这幅模样,哼,我原来还以为是个绵软的,没想到倒是会装,这一回元洲老家,觉得有老夫人做依靠了,就露出了本性。”

王喜贵家的忙道:“可不是,哎呀,这副张牙舞爪的样子,啧啧啧,我听三娘子说连夫人都敢不敬,那些粗话说的,连我都不好意思听,真是没有规矩。”

崔氏道:“哼,我看她能嚣张到几时!早晚要回京城,她的亲事总要主母张罗,便是郎君不愿意,我到时也耽搁个一两年,等她二十了,看她服软不服软。”

王喜贵家的忙插话道:“可不敢这样,我的夫人啊,我们三娘子小了大娘子两岁,岂不是将三娘子也耽搁了?这三娘子到了十八也不好结亲啊。”

崔氏“哎呀”一声,道:“都把我气糊涂了,嗯,我想想,看来还不能耽搁,只能在这结亲的对象上做文章了。”

王喜贵家的忙道:“夫人也不必担心,这回京之前也没相看过人家,等能够议亲了,大娘子都十六了,到时候回京得赶紧找,就是找的不好,郎君也怨不得咱们。”

崔氏这才笑了,心道:“你不是嘲笑我是老姑娘嫁不得好人家做正房娘子么,我倒是看看你能找个什么样的人家。”

得到了谭雅的指示,九皇子和李瑾也不乱闯院子了,直奔谭玉的书房。

此时谭玉正睡着,门外也没人,这两人轻敲了几声,就推门而入。谭玉迷迷糊糊睁眼一看大吃一惊,忙让守夜的小厮守住门,不叫任何人靠近。

又急着给九皇子行礼,还没跪下,就被九皇子一把拉住,道:“谭郎中不必多礼,如今有要事相商,还是一切从简免了吧。”

原来谭玉回乡以后接着又丁忧,这两个月来朝堂风云变幻。

如今的太子乃是元后所出,本也是无什么异议的继承大统的人,只是后来元后去世,这圣上为着朝堂平衡的缘故,又娶了崔家女为继后,崔家女都面目平平,也就不大受宠,如此一来本也相安无事。

只是这崔皇后命好,没几次承宠竟然就有了九皇子,偏这圣上年岁大了,疑心越重,对太子越发冷淡,这小儿子倒是讨了他的喜欢。

如今太子这位岌岌可危,偏崔皇后又有些自己的小心思,九皇子年幼时尚不觉,待到了九皇子长大,便在圣上面前给太子上了不少的眼药。

于是这太子的外阿翁与崔老尚书便成了死敌,如今两派人马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谭玉丁忧这段期间,圣上身体越发不妥当,偏这时候传来东南与大夏接壤的地界河州有动荡的迹象。

这九皇子就在父皇前面请缨做先锋,要先去东南探探。崔皇后也想让儿子有些功勋好做文章,派了上百个高手暗中保护,就让九皇子带着李瑾和几个小厮悄悄地离开了京城往东南去了。

几个人倒也顺利,一路上隐姓埋名,快马小路的到了河州,这一查,惊人内幕就被查了出来。

这里竟然是太子准备的大本营,这里所谓的动荡,不过是太子要起兵造反。

想来太子可能也怕父皇早晚一天要摘了自己太子的帽子,既然早晚都要翻脸,先下手为强,打算在这里起兵。他又想名正言顺稳妥地离京,就让下面弄了一个河州不稳的消息,只盼着圣上派下太子过来。圣上倒是打算派了人来,只是实在是多疑,就同意九皇子过来先探探底。

九皇子没想到竟然有这惊天的大秘密,还没待他写好密信给父皇送过去,这追杀的人就来了。

九皇子带着李瑾和几个小厮在这一百多个高手的护卫下,辗转取道,最后到了河曲府的时候这一百多个护卫高手死了个精光。

李瑾一看如此不行,怕是几个人都要交代这里了,自己无所谓,这九皇子乃皇子龙孙,闪失不得。

李瑾让剩下的两个小厮扮成九皇子与自己的模样,往京城走,他带着九皇子却往回走来到了元洲乡下。

李瑾在陪着九皇子来这前,就已经打听好了一路上各个大臣家的位置情况,如今这谭郎中正好在元洲乡下丁忧,又是崔府的女婿,再稳妥不过了。

好容易支开了追兵,两人费尽心思才逃到了乡下,所以他俩出现在谭雅面前才一副落魄狼狈的样子。

谭玉详细地询问了情况,也道这事情棘手,这如何安全地将两人送回京城实在不是容易事。

谭玉道:“如今进京的路上肯定都有太子的人在守着,怕是不好隐藏。你们两个还是先在我家里藏些日子。但这消息可要先传到圣上前面,要不然那边太子狗急跳墙,怕是要生事端。”

九皇子和李瑾都点头称是。事不宜迟,谭玉马上找人上京送信。这头安排好了人手送信,谭玉又问:“你们俩还有谁见到了?”

九皇子与李瑾两人对视一眼,将自己走错院子的事情一说,谭玉听是进了大娘子的闺房,心里有些不高兴,只是如今特别时期也顾不得了。

谭玉道:“既然大娘子能让你们避开下人,说明她知晓事情轻重,不会声张的。这样吧,还是嘱咐一声的好。嗯,你们先在我这里休息,待天亮再给你们安排住处。”

九皇子和李瑾这一路风尘仆仆,早就累得半死,如今刚放松下来,均感疲惫不堪,谢过谭玉就去洗漱,然后在书房的暖阁里歇下了。

谭玉天刚刚亮就来到谭雅屋中,听闻她还没起来,就去了谭家娘娘的屋子。

谭玉也没说这背后的事情,只是告诉谭家娘娘有两个人需要安排住处,还要隐秘些。从来儿子的事情谭家娘娘都不细问,按照儿子的要求给安排好了院子,只是问:“大郎,这院子咱们家里尽有,只是这伺候的人手实在不足。”

谭玉道:“这个无需阿娘担心,我自要安排,不用家里的下人。只是到时候让人取饭送去就行。”

谭家娘娘点点头:“嗯。行。这事情崔氏知道吗?”

谭玉想了想,回道:“还是不让她知道了,待日后再说。只是人多嘴杂,如果真被人看到了,就说是谭雅阿娘那头的远房亲戚,过来找我问学的。”

谭家娘娘点点头,道:“嗯,如此最好,越是遮遮掩掩,怕是别人越要疑心,还不如就放在那里坦坦荡荡,倒是无事。”

母子两人商议妥当,谭玉又问了谭雅的病,谭家娘娘道:“刚刚我去看过,还睡呢,让她好好睡,小孩子就要多睡就好了。今天我把道婆找来,再给她看看,我怕是她阿娘看她难受,这才不舒服的。”

谭玉对谭家娘娘种种看“外科”的事情早已司空见惯,从谭玉小时候就这样,只要一不舒服,就必要找那个道婆给看的。

当然,谭家娘娘也不是糊涂人,完全只让道婆给看,每次谁要是不舒服,必是先看过大夫,用了药,然后再找道婆给看,双管齐下。

谭玉也不反对,道:“嗯,听从阿娘安排。”

☆、第16章

第二天中午起来的时候,谭雅才发现自己多了两个远方表兄。

崔氏虽然是尚书府出身,按辈分排的话还是九皇子的小姨,可惜她生母出身低,自己又生的晚,就没有见过这位鼎鼎有名的堂姐崔皇后。

到了九皇子这里,就更加不认得了。

所以崔氏知道了这两个人之后,是真的以为张氏娘家的族亲过来投奔谭玉了。

崔氏气得又开始摔茶碗,口中直说:

“靠着我崔府提拔才起来的,如今竟然好意思让那前头的远亲来占我家的便宜,真真不要脸了。”

王喜贵家的听到这话实在不像,心道郎君听到了岂不更要与崔氏生分,赶紧遣散了其他人,把门关上。

等崔氏摔完了七八个茶碗,王喜贵家的按照平时对她的了解,也觉得崔氏这口恶气吐出了一半,就拦住她道:

“我的夫人哎,这茶碗可不敢再摔了,要是让那老夫人知道,不晓得还要怎么念叨呢。”

他们这次回乡,因走得匆忙,东西带的也少,就现在使用的东西都是元洲老宅里面的。

少了一个盖子,谭家娘娘都要计较的。

崔氏闻言,只得把那剩下的一半气也忍下,使劲地捶桌子。

这捶了两下,又觉得手疼,气得直咬牙根。

“这日子过得憋屈死了。抬举她叫她一声老夫人,哼,没有我们崔府,她就这辈子当个乡下老婆子罢了。

真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几个碗啊,盖啊的,也都当宝贝似的。哼。”

崔氏是没见过谭家以前的艰难,也想象不出。

为了供养一大家子吃上饭,还要供两个儿子读书,谭家娘娘可是好一番精打细算才过来的。

如今虽然富贵了,这节俭的习惯却留了下来。谭家娘娘是穷怕了。

在谭家,吃饭不能剩一个饭粒,东西使用更要仔细。

就是炒菜后的锅,只要那锅里面还挂着一点儿油星,谭家人要么用来做个汤,要么就把饭放在里面翻炒一下,把油都刮下来才行。

如果做得菜多,那第二天必是要吃前一顿剩下的,还不能让下人吃。各人只吃自己的那份。

这谭家娘娘的规矩让京城来的崔氏和下面的人苦不堪言。

崔氏倒罢了,剩饭就悄悄倒掉,早餐不吃也不觉得什么。

倒是几个孩子,尤其是大哥,这个年纪正是饿不得的时候,一点儿饿也忍不得的。

所以便是心里再觉得这剩饭恶心也得吃了去,好在也不算多,也就将将吃上一点,总算记住了这谭家娘娘定下的规矩。

崔氏再不敢要求摆京城里的架子了,剩饭可是难吃要死。

如今说起来谭家的小气,崔氏不可避免地就想起了早上的剩饭,又想起了谭家娘娘的厉害,叹了口气。

王喜贵家的劝慰道:“夫人再觉得谭家老夫人不成体统,也不要在郎君面前露出一点儿。那毕竟是郎君的亲娘。

便是那崔府提拔的事情,也最好别再说了。

您还不知道,哪个男人愿意说是靠女人起来的?

尤其郎君这般身份,更是不能提。如今尚书府可看重郎君呢,要是让郎君听到了,岂不是生了间隙。”

崔氏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至于那两个人,怕是老夫人找过来的,这张氏娘家这么多年都不来往,说是近亲都死绝了,远亲又因着当年抢张氏娘家东西的事早不来往了。

怎么这会子又管起来了?必然是老夫人故意找来碍您的眼。”王喜贵家的低声道。

崔氏恶狠狠地捶了一下桌子,又赶紧甩甩手道:“哼,别说是远亲,就是张氏那死鬼从坟里爬起来了,我也不怕。

她也不想想,如今这个时候,郎君怎么肯为这么两个人得罪了我嫡兄。”

王喜贵家的连连点头称是,心里却道:还嫡兄呢,人家尚书连你这个人都是因为郎君娶你才知道的,平时哪有一点儿看重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