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大喊个不停,甚至泪流满面地跪在地上说要回去立长生牌位的场面,这种YY带来的兴奋点,不见得比主角打倒敌人来得弱。想要作品更卖座,这种手法也该利用起来。
三、选择什么题材写
以上说的是卖座好书的整体特征,那么,写什么样的题材能赚更多的钱?写什么样的题材会更容易上手?本节将详细分析这个问题。
其实,不论是什么样的题材,只要策略得当,都是可以大卖的,但其中的难易程度,绝对是天差地别的。有的题材随便写写就不至于仆得太惨,而有的题材则需要大师级的功力才能显示出吸引力。那么究竟写什么更容易吸引人?编辑认为,在易写易热的题材中,合理审视作者自身的水准和特点,选取最适合自己发挥的题材,才是明智的选择。至于哪些题材是易写易热的,这将在下文论述。
有的作者认为要写新颖的题材,显示出足够的新意才能吸引人,才能走红。基本上,这是个错误的认识。新颖,代表读者很少见到,这便意味着作品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要想被读者接受,进而被读者熟悉、喜欢,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类作品先天就存在着劣势,虽然很可能有比较大的发展和就,但并不太适合新人,而且写出一部真正有新意的作品,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的作品数量已经超过了七万。七万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假如平均一天看十本书,七万部作品可以让我们看上二十年;假如平均一部作品打印出来有二厘米厚,那么七万本书堆起来将有一千四百米高;假如每本书都写架空历史,那么上下五千年,每一年都可以有十四本书在描述……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很显然,几乎所有我们能够想到的题材、人物、情节都被人写过了。遥想当年只有几百本书的时候,几乎每部作品都让我们耳目一新,相当多的作品都能让人拍案叫绝,赞叹作者的奇思妙想。时至今日,里已有近七万部作品,对于老读者说,无论作者写了什么,几乎都能在记忆中的某个角落找到类似的故事。这样,就给新进作者以及打算开新坑的老作者一个很大的难题——现在到底还能写什么?
其实,开新书的话,无非也就是以下四种情况:一是旧瓶装旧酒,用老套的题材配上老套的故事;二是旧瓶装新酒,老套的题材和背景,发展出不一样的故事;三是新瓶装旧酒,看起来是新颖的题材,但实际上还是老套的故事,只是披了层崭新的外衣罢了;最后则是新瓶装新酒,完完全全的创新。
旧瓶旧酒,看起来最是无聊,但如果作者功力深厚的话,这种书反而是最容易为超人气大作的。虽然俗套、老套、庸俗这些词汇都是贬义,但实际上,俗却代表着大众化。许多东西之所以被写滥,正是因为有市场需求,有相当数量的读者喜欢。旧瓶旧酒的作品往往会两极分化,同样题材,跟风者的作品全面超越了前人,那么许多年后被人更多提及的反而会是跟风之作,但如果作者能力有限,只是单纯地模仿前人,那么尽管走的也是商业化路线,最后却未必会取得满意的绩。
旧瓶新酒,需要些许的创意,些许的变通能力。比如说,同样是穿越文,《寻秦记》写了现代人回到战国时期,那我们可以写现代人回到唐朝,也可以写秦国人穿越到现代。如果这些都被人写过了,那么可以继续发挥,写唐朝人穿越到宋朝,可以把全身穿越改灵魂附体,也可以强调职业特色,把军人主角改厨师、医生、木匠,或者是改变主角的目标,把争霸天下改富甲一方、享受生活……当然,并不是说有改变有新意就是好,在对前人的创意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之后,还得去思考这样一种情况是否有发挥的空间,是否能写得很有趣。比如写都市异能,完全可以现编无数个大纲,随便给主角设定一种特殊的异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设想主角为什么会得到异能,得到后用这异能去做了哪些事情,然后就可以继续考虑这种异能是否有发展空间,是否会破坏平衡,是否有足够的特色……如果这些都符合要求,那么这个题材就可以动手去写了。这类书一般很难到非常高的高度,但仆街可能却比其他类型的书要小得多。
新瓶旧酒,这是比较取巧的手法。其实这和上一种有点类似,都是需要一点创新,但不需要太多的创意,依旧可以沿着前人的道路迈进。不同的是,上一种换的是内核,而这一种换的是外衣。比如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多的网游,本质上还是武侠,但披上网游这层外衣,人气立刻就不同了。而除了把冷门题材包装热门类型的,也有些作者把热门题材装扮冷门类型,这样的好处是让读者更有新鲜感,使作品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这也是非常偏门的类别偶尔会冒出几部超热大作的原因。
新瓶新酒,这种作品往往需要更深厚的写作功底,而不是拥有奇思妙想就行的。这类作品是离不开创意的,如果没有足够新颖的创意,一切都是空谈,但光有创意还是不够的。事实上,正因为这类作品的新颖,反而给写作带来了额外的难度。描述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模式,而读者熟悉却是那些老套的设定,所以,要让读者尽快进入作品的世界,尽快接受作者的设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作者做到了,那么作品很有可能引领一个潮流,为日后被人津津乐道的经典,但如果作者功力不够,那么这种太过光怪陆离的作品,反而是最容易仆街的。
综上所述,编辑认为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要决定写什么题材,首先得审视自身,看清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如果创意十足而且文字功底深厚,那么不妨尝试一下第四种模式,写出一个全新的故事;如果作者写作有一定的功力,但缺乏创意,那么不妨总结一下当前的热门作品,老老实实地跟风,完完全全地走商业化路线;而如果作者对自己写作实力信心不足,那么最好是采用第二或者第三类模式,用一些取巧的办法,不要随大流,避免王朝争霸之类的传统老套路线,也不要太创新,避免对读者来说太新太陌生的环境,尽量在接受度比较广泛的背景中,发展出一些有特色的的故事,这样,对于新人来说更容易出头一些。
下面就各种常见的作品类型,逐一进行分析。
前言
在许多中,都有“没有最强的武功,只有最合适的武功”这样的说法,而在类型的选取上,同样没有好类型与坏类型之分,任何一个类型,都出过大红特红的优秀作品,也不乏无人问津的失败之作。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功与否仅取决于两点,一是作者自身的能力,二是类型是否适合作者,至于类型本身,并不是关键。
上文中,已经叙述了一些选题的技巧,而在此,将对目前网络的各大类型分别加以分析,以便作者能够更好的认识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特色。
没有最好的类型,只有最适合你的类型!
1玄幻类
这是网络数量最多的一个分类,也是最杂烩的一个类别,大部分作品都能冠上“玄幻”的名头。这一现象,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
最初,网络几乎没有类别之分,但凡,都是玄幻,玄幻两字等同于,而渐渐的,当网络的数量逐渐增多,特色作品及跟风作品的接连出现之后,便出现了其它的分类,一些特征明显的作品,从玄幻类别中被单独划分出来,到目前,已有玄幻、奇幻、武侠、仙侠、都市、言情、历史、军事、游戏、竞技、科幻、灵异、同人等十三个大类,可以预期,随着网络的发展,作品的种类还将进一步增加。
但即便如此,玄幻类型目前依旧是最大的一个分类,它拥有着极为庞大的读者群体,这意味着作品出色,能够走红的话,很有可能是大红特红,人气超高,但与此同时,海量的该类作品也意味着可供开发的处女地的稀少,玄幻类作品很容易落入俗套,明明是作者苦思得来的灵感,却依旧与前人撞车,被读者冠上一个“老套”的骂名,从而淹没在书海之中。
因此,易上手、难创新、不易功、可能大热,是玄幻类型作品的特点。写玄幻类型想要出头,就得多动动脑子,在俗套的大方向上,走出自己的新意来,也就是在选题篇提到的第二种模式——旧瓶装新酒。
示例:《异界兽医》。在本书开始上传时,正是异界文泛滥的时期,而兽医来当主角,也并不是什么创举,然而,就是这两个老套的元素,凑在一起后却也略略显示出一些特色,既保留了热门题材的关注度,又抛去了老套作品的厌烦感,在作者流畅的文字以及精心构思的剧情下,本书迅速积累到足够的人气,一举走红。
玄幻是个大类别,但若是选择了玄幻类型,那么走小巧路线反而更为容易,小异能、小人物、小故事,小打小闹,略显新意,这样的作品不见得能够大红大紫,但最容易出头,尤其对新人来说,很适合他们迈出第一步。
示例:《邪气凛然》。该书中,主角仅仅是拥有一枚能够调节运气的戒指,而且,它并不是单纯的提升主人的好运,而是拆东墙补西墙,这一刻幸运了,那下一刻必将倒霉回来。相比其它作品中呼风唤雨的人物,可以说,本书主角的能力相当的鸡肋。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技能,造就出了一部大红特红的强书。事实上,主角能力小些,也意味着他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他战胜敌人也会更为艰辛,更为真实。这样的作品,往往比那些大开金手指的更为吸引人。
因为玄幻类别与都市异能有很大的异曲同工之处,详细的构思方法,可以参考下文中对都市异能的叙述。在这里,主要是提醒各位作者一句,玄幻类型是个大杂烩,这没什么,但作品若是写大杂烩,这会是很危险的,很容易显得一团乱,使读者失去阅读的耐心和兴趣。相比之下,忍痛舍弃一些构思,强化作品的特色,才更容易功。
2奇幻类
这是一个传统的类别,它的历史甚至还要早于玄幻,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是起源于西方的幻想,因此,其作品往往带着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剑与魔法、龙与地下城、矮人与精灵……
奇幻本有严格的设定限制,但随着大量并不熟悉奇幻设定的作者以及阅读口味更大众化的读者的涌入,奇幻的设定限制被一点点的打破,虽然现在依旧有一个爱好严谨奇幻设定的作者圈与读者圈,但网络上的奇幻分类,事实上已经变了带有中国特色的奇幻,或者换而言之,它就是以奇幻世界为背景的玄幻,它本质上已经接近于玄幻,只不过在名词的使用上偏于西式。下文中提到的奇幻,指的是定义已被扩大化,已经被中国化的奇幻。
奇幻有过它的黄金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渐渐退下了原先的地位,原因很简单,代表西方的奇幻本质上越来越接近于代表东方的玄幻,仅有的区别就是人名、地名、种族这样的外壳,然而,正是这个外壳的不同,使广大在东方文化熏陶下长大的读者选择了更为熟悉的玄幻,而不同文化体系的奇幻虽然也能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但这种新鲜感却不能持久,一旦过去,就很难留住读者了。因此,奇幻相较于玄幻,有其不利之短,却无胜出之长,渐渐式微并不意外。
不过,发展到今日,奇幻在一步步偏离最初定义的过程中,逐渐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光明大道,那就是彻底背叛,全线革新,对照着原先狭义奇幻的套路,处处反着来,另辟蹊径,反而容易获得功。其要点大致如下。
首先,写作时需要明确,现在写的是伪奇幻,而不是正宗的正统奇幻。
正统奇幻作品在西方有着很大的市场,但这并不等于它在东方也同样行得通,因为东西方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读者熟悉的社会构、熟悉的知识和礼仪体系、熟悉的语言风格、甚至是熟悉的人名体系,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完全按照西方人的模式来写作,那么不仅背景比较难以让读者接受,的语言也会造不小的阅读障碍,如果有人说,他写的奇幻毫无障碍地被读者接受了,那么显然,他写的东西并不正宗,而如果真是正宗的原味,那么必然会对人气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如果想要作品卖座的话,就不要死盯着正统的奇幻体系,不要将作品死死地限制在什么DND规则,或是别的什么规则之内,在写作之前,可以阅读一下当红的、订阅最高的一些奇幻作品,看看它们的背景设定是什么样的,然后取起长处,发展出自己的一套体系,甚至,可以采用完全类似的设定进行写作,因为,至少那些作品已经走红了,那些设定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沿着前人的足迹前进,虽然失去了一份开拓者的荣耀,却无疑会更为轻松。
示例:《魔法学徒》。该书的类型是西式奇幻,而且乍眼看去,很象是正统的奇幻,因为作者的叙述方式、那详尽而又和谐的西方世界、那完善的魔法体系,等等因素,都能唬住大多数读者,然而,倘若是真正熟悉奇幻的读者,自然会发现,这本书可以说是伪得不能再伪的奇幻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对多数读者而言,他们想看的,是好看的,而不是某一类型的。
其次,尽量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主,围绕主角展开故事,按照传统的YY模式,突出主角的能力和作用。
在正统奇幻中,主角往往是从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开始发展,而到了最后,他可能依旧不是很厉害的强者,要不就是,主角虽然是个英雄,却是个迟暮的英雄,他无奈地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的场面,史诗般的阅读感,是正统奇幻中常能见到的,而与此同时,主角在这种大型的场面下,无疑显得相当渺小,他们的关注度自然也就低于其它类型的作品,但配角的重要却大大增强,而对团队的描写,往往也凌驾在个人之上。
这样的写法,有其可取之处,但并不适合多数网络读者的阅读口味,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极富传奇色彩、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的主角,更希望看到一个符合自身观念,能让自己代入的闪亮主角,更希望让主角占据更多的戏份,活跃在全书之中。如此这般,读者才会乐意去看,才会一天天的期盼着作品更新,而不会因为连续几天主角都没有出现而放弃作品。
示例:《坟墓中爬出的士兵》。看这本书,其实就是看书中的主角,主角不仅是书中最强的人物,也占据了所有场景的焦点中心,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着他发生,所有的人物都是围着他转,虽然主角也加入过一些队伍,但那依旧是主角一个人的队伍,他个人的作用,大过一切。
第三,虽然以西式色彩的世界为背景,但添加东方玄幻的元素,尤其是可以将主角设置东方人。
最简单的,可以加入穿越的元素,把主角设定穿越到奇幻世界的东方人,他可以是现代学生,也可以是古代侠客,或者是东方,总之,他要有个东方人的身份背景,有东方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这一个变化,往往并不是必须的,并不真正改变原先故事的结构,影响剧情的进展,它仅仅需要在开头加上一小段穿越的描写或说明,并且在后文不时穿插一些小细节,显示主角的东方气息,就足够了。但如果在原有的作品基础上,加上这一元素,作品的人气立刻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也正是前一阵异界文泛滥的重要原因。
当然,添加东方玄幻的元素,并不一定要把主角设置东方人,让他和东方文化有点关系,也是可以的。比如,主角虽然是个纯粹的西方人,但他有一个东方人当老师,或者他接受过东方文化的传承,要不就让他为中西合璧的混血儿。
示例:《雷霆武士》。该书中,主角生在异界,长在异界,但与别人不同的是,主角得到了少许地球科技文明的传承。这一个设定,不仅赋予了主角胜人一筹的前提,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同时,更重要的是,它使主角平添了几分亲切感,平添了几分读者的喜爱。
3武侠类
在实体出版领域,武侠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辉煌,甚至直到现在,武侠依旧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在网络领域,武侠却从没有真正兴盛过,虽然出现在网络上的武侠新文并不少,虽然怀着武侠梦的作者一把一把,但武侠,无可争议的衰落了。如果硬要说哪个类型不适合写的话,武侠在全部的十三大类中,甚至超越了言情和灵异,排名第一。
这一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的呢?到底是作者的原因,还是读者的问题,抑或是时代的变革?武侠,真的不行了吗?
很显然,这并非作者能力低下造的,因为很多时候,写武侠与写其它类型作品的作者是同一批人,显然不可能出现写作水平的差异。至于为什么武侠变得乏人问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时代的发展导致读者阅读需求发生变化。
几年前,幻想类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远少于现在,在缺乏比较、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武侠很好地圆了读者心中的英雄之梦,自然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但到了现在,各种各样诡异玄奇的玄幻、奇幻、仙侠、游戏等类型的作品一批又一批的涌现,和它们相比,传统的武侠不免显得有些套路化,那些正邪分明的主角、为国为民的大志、一不变的江湖,看多了,自然也就腻了。而且,在仙侠异能类兴起之后,读者渐渐习惯于主角能够毁天灭地,至少也有移山倒海的能力。相比之下,武侠中的铁掌碎石、上房上树,就显得小儿科了,虽说书中人物的实力都是相对的,但读者难免会有不够劲的感觉,会觉得主角也不过如此。
武侠的疲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读者关于代入感的需求更强了,这也是上文提到过的因素。这些年读者口味的变化颇大,尤其是近两年网络阅读高速发展以后,流行趋势发展更快,现在的网络读者,需要的是代入感更强、主角发展更顺、情节更离奇的故事。这个代入感,是之后一切的基础,如果作品在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