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也有三分火气,皇甫嵩如此作为伏泉自然要好好让他吃点教训。

    “杀!破贼!”伏泉坐在马上,手臂狠狠向前一挥,五千大军顿时行动,两千骑兵在前,三千板楯蛮兵在后,直击波才身后。

    旷野之上,此刻伏尸四野,血流成河,唯有用惨烈二字形容。

    傅燮、鞠义率领的汉骑杀人杀到手软,死尸残肢遍地都是,战马四蹄几无立锥之地,大大影响了骑队的冲锋。最终,那些开战时便让黄巾蛾贼吃够苦头的汉军铁骑,也陷入了那些狂热的太平道信徒的人海战术中,在两军交战的泥泞中,寸步难行,只能用马刀在战马下对着无数的黄巾蛾贼奋力挥砍。

    前方战势焦灼,黄巾阵后的波才却是一脸平静,充耳不闻,汉骑已经失去他们最大的屏障,现在正是施展最后一击,先将那些动弹不了的蟑螂清除,然后完全就可以靠着人数,冲击和突破皇甫嵩的大阵。

    想到此,波才眼神一眯,此刻机会难得,他“唰”的一声拔出腰间长刀,然后对着前方的战场大声喊道:“大贤良师有言,汉必亡,全军压上,此战必胜!”

    只见,波才亲率身边最后的数千甲士直击汉军,这数千人并非他叛乱后不择手段拉来威逼“教化”后的贫民、流民,他们全部都是是信仰太平道多年的狂热教徒,是他手上最值得信赖一支战斗力。

    这些黄巾蛾贼斗志高昂、纪律严明、武力强悍、装备精良,实乃太平道核心力量,更是波才赖以抗衡汉军的本钱。他们皆在甲胄之外,套着破旧的太平道服,手持长刀,眼神中的狂热说明他们的思想有多么的坚定,一经出击,顿时将战场之上难以行动的汉骑大部扫除。

    之后如同波才所想,黄巾蛾贼借着这股气势,直冲皇甫嵩本部大阵,一下子就将原本尚在僵持的汉军,打得节节后退。

    其实汉军本非这般不济,然而连番苦战,气力心态都已疲惫不堪,再加上波才这支生力军的狂热,远超过其他黄巾蛾贼,他们自然有所抵挡不住。

    见此,所有黄巾军纷纷受此激励,不仅刚刚和汉军僵持,有所气馁的中军甲士声势大震,就是那些残存的,在汉军骑兵打压下,四处逃跑的无甲黄巾军,也在周围观望后,开始三三两两随军冲锋,战场的天平一下子向黄巾军倾泻,汉军的形势已然危矣。

    伏流川,尔当来矣!速来!速来!不来,大汉危矣!

    皇甫嵩见己方中军遭受黄巾蛾贼不住冲击,紧张奢望祈求道,此刻他的心里也是有些后悔,刚才真不该听到伏泉传话,就为了避免撤退的失利结果选择答应伏泉。诚然,战胜波才对他而言十分重要,但是保住这支大军,更加重要,如果最终战胜波才后,自己麾下平乱军队太少,那么明显于他而言就是失败。

    “杀!破汉阵,必胜也!”眼见形势利己,波才又大声喊道,他没有像别的统帅那样躲在后面,反而放弃马匹,和冲锋的步卒一起,手执长刀,身处先登,亲自搏杀。

    波才明白,太平道能否进驻司隶,立足于河南,成败在此一举,由不得他不搏杀。

    黄巾军一众甲士见主将如此不避危险,亲身陷阵,无不士气振奋,一路相随,生死不弃。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口中呼喝着口号,在有波才生力军支援的黄巾军的猛攻之下,精疲力竭的汉军,再难保持住阵型,被黄巾军甲士冲进大阵之中,随后在无数厮杀喊叫声中,双方士卒互相纠缠,狠命死斗。

    “直冲牙纛,砍杀敌将……”波才冲入阵中,大声呼喝,长刀挥舞,连砍数人,带着麾下亲信,直冲入敌群。

    亲卫护卫左右,舍生忘死,为波才抵挡来自两旁的攻击。汉军各部,因为战争混乱,虽然不知波才就是黄巾主将波才,可是却能断定此人必为黄巾将领无疑,有机灵者数人,暗持弓弩数具,对其临近突射。

    两名警惕的亲卫见此,顿时奋身而上,用身躯挡住了暗矢,弩矢透过甲胄,穿破了他们的身躯。波才见此,悲愤欲绝,来不及去关心亲卫如何,手中长刀瞬间挥出,连杀两人,这才将刚才他的危境逆转。

    “杀!杀!杀……不世之功,便在眼前!”见得汉军后退之势越来越慌乱,波才读过兵书战策,心知胜利在望,连忙呼唤左右继续杀敌。

    不过,正待波才进一步动作,猛然却听见身边有不少人喊道:“汉骑!吾军身后有汉军骑兵……汉人援军来了,逃!逃……”

    战场杂音太大,波才虽然没有全部听清楚那些话中意思,但是随着他转头望向己方军队身后后,却是一瞬间明白了那些人所表达的意思,而看到那隐隐有数千骑冲锋的汉军骑兵,波才的身体也是突然像是染上疟疾一般打起冷战。

    怎么会……他的后方怎么会有汉军?难道是朱儁的部队?不会,那老匹夫现在应该在长社庆幸自己没破城才对,而且他也没这么多骑兵了,早应该在上次兵败时,被自己灭了大半了,为此自己还缴获了三百多匹良马了。既然不是朱儁,那他们是谁的骑兵?该死!长社的人都是蠢材吗?连敌人在他们附近,都没发觉?

    此刻的波才心中,在害怕的同时,又不断骂着,只是这事情也不能怪长社一方的黄巾军,毕竟他们的注意力都在皇甫嵩军队身上,谁也想不到在他们两军之间,还会突然有一支汉军出现。

    “波帅,汉骑出没,将何如?”当即,便有黄巾军的将领,带人跑到波才身边,护卫他出了汉军阵型问道。

    “撤!速撤!快……令后军就地拦截,其余诸军撤退……倘若汉军两面夹击,吾军危矣!”波才看到那数千骑兵,魂飞魄散,他当然明白,一旦这数千骑冲入自己后背的后果,如果真让汉军洞穿了自己本部军队,那么他现在的部队,也就只剩下一个下场,那就是大败而已。

    当下,出色的军事嗅觉让波才下令,壮士断腕的让此刻和伏泉铁骑接触的黄巾军甲士,就地用肉躯拦截汉军,为大军做准备。至于说再学着刚才对付皇甫嵩那样,先以一部步卒抵抗汉军,再用麾下其他兵马死冲皇甫嵩中军的想法,完全被波才舍弃,毕竟在连番和朱儁、皇甫嵩的骑兵交手,波才自然心中有数,他麾下的甲士,到底能不能抵抗得住汉军骑兵的冲击。

    “那大营……”

    “将死矣,要大营何用?”波才大喝反问道,现在军队都要被汉军包饺子了,谁还有心情管自己的大营,能战胜汉军自然都没事,战胜不了那就是去管大营也没用。

    “呜!呜!呜……”

    “当!当!当……”

    紧急的无数黄巾军将士大为疑惑,眼神迷茫,然而当他们转身见到后背那冲锋的汉军骑士,转瞬便明白何意,纷纷按令撤退。

    唯有不少接到波才命令的黄巾甲士,看着冲锋来的汉军骑兵,咬了咬牙,匆忙跟着早就心存死志的黄巾军忠实将领,排列军阵,插盾、挺矛,张弓、持弩驻守。当然,也有一些按理应该断后的甲士,面对铁骑出现动摇,不过都被所部的黄巾军将领砍杀。

    伴随着远方若隐若现的牛角号声,大地莫名地战栗起来,绿草碧天的尽头,浮出一丝黑线,伏泉所部,终于抵达战场。

    两千骑身经百战骑士奔腾而来,漫天的烟尘,沉重的马蹄声,无不予人以沉重的压抑,仿佛肆虐的洪水,一泻而下,无可阻挡。

    断后的黄巾军将士,在伏泉所部骑兵到了射程以后,立即将手中只能射出一轮的箭矢射出,只是,因为人数的原因,他们能够给这些汉军的伤害始终是太少了。

    反观那些汉军骑兵,见到有所准备的黄巾甲士,又是一阵加速,用他们早就排列好的锥子形阵型,直冲黄巾蛾贼的军阵。

    “轰!轰!轰……”

    一声声仿佛能够把天震塌的巨响传出,黄巾蛾贼的甲士军阵如波开浪裂,纷纷被冲击的朝两边散去。纵然他们有着不逊色于汉军的装备,但是面对伏泉麾下这支北征鲜卑后,所剩的骑兵精锐,甚至于皇甫嵩的西凉精骑,也都不如伏泉这支骑兵,更何论那些没有出色战斗经验的黄巾蛾贼,他们远远不是伏泉这支骑兵的对手。

    仅仅之两刻钟后,随着伏泉所部汉骑全部突破波才临时命令组织的黄巾军甲士防线,冲入黄巾军阵内冲杀,对着那些将后背送给他们的黄巾蛾贼,奋力劈砍,原本疯狂进攻皇甫嵩中军的黄巾军随即对战,不过战不过数刻功夫,却是开始崩溃了,实在是汉骑的攻势太凶猛了。

    只见,黄巾蛾贼们海啸一般涌向战场两侧,毫无阵型可言,不断有人倒地被同伴践踏,眼看是活不成了。虽然有人是坚持不退,但是有更多的人却是迫于无奈,又或者随波逐流,被迎面而来的同伴裹挟着向战场两侧跑去。

    “败矣!”波才痛苦的呻吟一声,然后眼神悲愤,狠狠的看了一眼这突然出现的汉骑,他实在是猜不出这突然出现的汉军骑兵到底从何而来?

    莫非,大汉气数未亡,他们是从天上来的吗?

    随后毫无犹豫道:“令各部速返长社,快马令长社之兵御敌!”

    随后,亲信寻来几匹战马,随波才上马,一起撤离,与此同时一起发生的,却是战场上,还剩下的数万

    骑兵什么时候杀敌最巨?毫无疑问是对方逃跑,把背露出来的时候。

    一声声苍凉低沉的号角声,盖俊部一分为二,沮渠元安率领落雕营破阵而出,沿途驰射,黄巾军此刻只顾逃命,几乎没有还手之力,逃亡路上躺满了被射杀的尸体。盖俊则带领射虎营在黄巾群中纵横穿插,黄巾军就像被割的韭菜成片成片倒地。

    另一侧傅燮、麴义亦展开追杀,他们苦战一日,筋疲力尽,有些战士累得实在举不动刀矟,却不愿落于人后,驱动战马撞飞踩碎跑在前面的人。而汉军步卒也开始了全线追击,一些凉州人、关中人嫌身上铠甲沉重,拖累速度,卸下铠甲,赤膊上阵,一边呼喝,一边追敌,很有几分当年秦人的风格。

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劲舞震群贼() 
    战场形势,瞬间逆转,对于从没有进行过正规化军事训练的黄巾蛾贼来说,他们能战胜皇甫嵩的汉军精兵,完全靠得是人数和狂热的士气而已。

    可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如同精锐的汉军一样,面对战场瞬间变化的形势作出变动,就比如他们现在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因此当波才看到汉骑出现,就是明白这个原因,所以根本没有反抗的心思,让全军撤退。

    不撤,黄巾军就会被汉军前后夹击,陷入包围泥潭,最终溃败。而先撤的话,以汉军这几千骑,想要留下波才的全部兵力,无疑十分困难,这样的话,于波才而言,起码可以保存一部分力量。

    这笔账,波才会算,同时,他也懂得如何取舍!

    只见,波才坐上亲兵牵来的马匹,立即带着身边的忠实亲信,乘马撤离。这些马匹,是波才原本数十万大军里面,仅有的马匹,他爱惜不已,原本是想在搜罗些马匹,打造一支小型的骑兵部队,现在没想到却是用在了逃跑路上。

    可是,波才他们有马可逃,而其他黄巾军,却只能徒步逃亡,他们四处奔跑,尽力求生,当然大多数黄巾兵卒,是聚集在波才军阵后,尾随波才逃离的。

    然而,不熟悉骑兵威力的波才,却不明白,骑兵什么时候杀敌最厉害?

    毫无疑问,骑兵杀敌最厉害的时机,是在敌人逃跑,把后背露给自己的时候。终究少有人能够在奔跑的时候,还能注意自己后背的,并且,也很少有人,能够跑得比马儿快。

    一声声苍凉而低沉的号角声,不断传出,伏泉所部骑兵一分为二,两千骑各有近千骑,追击黄巾蛾贼,他们手中的长刀几乎每时每刻,都能带走一个跑得慢的黄巾蛾贼。

    反观黄巾军这边,此刻大多数都只顾逃命,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偶尔有小波自知必死,同时也本就心存死志反汉的黄巾兵,组成简单阵型,对抗汉军。只是,这些也只是螳臂当车而已,他们虽然给汉军骑士造成了一些伤亡,可是最终也是死在骑兵的冲杀和践踏之下。

    黄巾蛾贼的逃亡路上,躺满了被杀的尸体,那些黄巾蛾贼,就像被割的韭菜成片成片倒地。在追击的伏泉所部的骑兵身后,皇甫嵩也下令麾下步骑,全线追击黄巾蛾贼,以报复他们被波才围攻的大仇。

    其中,皇甫嵩麾下的一些出身于凉州和关中的兵卒,见大局已定,胜负已分,更是嫌身上铠甲沉重,拖累速度,他们直接卸下铠甲,赤膊上阵,一边呼喝,一边追敌,这样做,倒是颇有几分当年秦人的风格。

    两军你追我赶,一路上伏尸遍地,波才不断催动胯下战马,和身边数百骑远远甩开后面步行的黄巾步卒,那些步卒正被他们身后的汉军伏泉所部的骑兵追赶。

    不过,伏泉麾下的那两支汉骑,此刻业已会师,他们尽可能的把在战场左右两侧逃亡的黄巾蛾贼,有意的驱赶到一起。虽然依旧有不少黄巾兵卒在其他方向逃跑,但是也无大碍,因为波才麾下,最大的一支部队,就在他们的驱赶之下。

    随着前方的黄巾兵士越来越密集,汉骑也是害怕陷入黄巾步卒的泥潭,无法发挥自己骑兵的优势,所以逐渐改变原本砍杀的战略,他们刻意拉开和那些逃命的黄巾步卒的距离,转而用弓弩追逐射击那些逃命的兵卒。

    当然,伏泉麾下的骑兵自然不可能就如此任由波才逃亡,让波才和长社城外,他留下的另一部分黄巾蛾贼汇合。那样的话,无疑会让刚才那场前后夹击波才所部的大胜效果,大打折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伏泉所部剩下的板楯蛮步卒,已经在黄巾蛾贼撤退的路上,列阵等好了他们。

    “汉军为何在此?为何在此?莫非真天兵乎?”当波才带着数百骑在前方遁逃,见到前面已经列汉阵型,沉着应对的汉军板楯蛮兵时,再次惊恐不已到,如同他刚才不明白汉军骑兵怎么绕到他的身后突袭一样,现在他也不明白汉军步卒为什么还能出现在他兵马逃亡的路上拦路。

    只是,时间容不得波才多想,稍稍抉择,波才就令身边数百骑,绕行汉军军阵,己方兵少,而且看这汉军阵型严密,显然也是精锐,他可不想还没有突破汉军步卒的拦截,就在汉军步卒的包围中丧命。

    幸好,这支汉军步卒兵少,只有几千人,而且皆批重甲,如果只是单纯绕阵的话,汉军显然是拦截不了波才那些骑兵的。只是,波才这些骑兵可以逃跑,跟在他们身后行动的步兵明显没有这种机会,速度慢的他们是很难逃过板楯蛮兵的拦截的。

    “渠帅,这般遁走,后军何如?”身边策马遁亡的亲信将领,得到波才示意,一边策马,一边询问道,虽然已经猜出波才的意图,但是那将领依旧抱有希望问道,实在是一下子舍弃数万兵马,令他太肉痛,毕竟这可是要花不少时候才能拉起来的。

    波才自然知道那将领所想,不过生来便知道取舍的他,却是冷冷说道:“留之何用?自当舍耶!不舍,如何遁逃长社城?”

    ……

    的确,只有留下那些步卒,让汉军的前后兵马全部去拦截他们留下的兵卒,这样,他们这些波才所部的将领精锐等,才能策马逃走。

    很显然,那些板楯蛮兵也是这么想的,在主将段煨的命令下,他们舍掉那数百骑刻意绕过汉军军阵的黄巾蛾贼,而是主动前进,去拦截黄巾蛾贼骑兵身后的步卒。

    那些板楯蛮兵们,皆批铁甲,一手持轻盾,另一只手持各种自己习惯的刀剑长矛,在各部校尉司马的大声疾呼命令下,眼神凛冽,不畏死亡的冲向前方那些黄巾军步卒。

    他们口中呼喊着黄巾蛾贼不知名的板楯蛮语,每个人都保持着最大的声音,待到和黄巾军遁逃的步卒接触后,突然分散阵型,各自为主,一边继续呼喊这板楯蛮语,一边又富有节奏的手舞足蹈,以一种歌舞的形势,配合着他们手上的刀剑长矛,与黄巾蛾贼大战。

    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这是前汉名士司马相如所作的的名句,同样也是那些第一次见到这种战斗方式的黄巾蛾贼的真实想法。

    三千看着蛮勇的板楯蛮兵,前歌后舞,虽然和他们战斗,毫无阵型,看着乱七八糟,但是却别有一种不凡的气势,令人震惊,更不提这些不畏死亡的板楯蛮兵,用这种盾牌兵器和歌舞结合的战斗方式下,所带来的巨大的杀伤力。

    板楯蛮人天性劲勇,善于以歌舞凌人,他们自幼走于山林之间,与野兽肉搏频繁,山林恶劣环境下,自然而然的形成一股彪悍勇猛之气。

    这种气势即使是那些一直受太平道蛊惑的狂热道徒,见了也是有些后怕,如果认真形容,那就是对于长居豫州内地的黄巾蛾贼来说,这些板楯蛮兵,就像那刚刚从深山出来,喜欢自娱自乐的老虎一样,凶猛无比,恐怖如斯。

    如果是一、两只“恶虎”,那些黄巾蛾贼倒是不惧,可是此刻向他们攻击的,却是身经百战的三千只“恶虎”,单打独斗能力极强,根本不是他们这些才刚刚披上甲胄,拿起兵器,打了几场小仗的“平民百姓”可比。

    “杀!”

    “杀!”

    “杀!”

    ……

    逃亡路上,波才也在回头观望身后形势,只见在他惊恐的目光中,那些如同恶虎的板楯蛮兵,冲击散乱的黄巾军阵后,压倒性的像是收割韭菜一般,收割着应对不及的黄巾兵士。

    而在那些黄巾兵士身后,是近两千汉骑在驱杀,至于汉骑之后,则是皇甫嵩麾下,在前番和黄巾军大战之后,所剩的近万汉军在跟随追逐。只是他们的距离,和前方伏泉的骑兵,明显拉开不少,仅有少数的骑兵能够跟上伏泉的骑兵,两支骑兵会合一起,驱杀黄巾蛾贼。

    “可恨!汉军着实可恨!若不使此奸计,吾必胜之,真狡猾之极……”波才见自己那所剩的两万余披甲黄巾兵,被板楯蛮兵拦下,并且重创时,不住破口大骂,就差他不知道这支突然出现的汉军步骑是谁的兵,否则肯定要大骂伏泉十八代祖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