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忠见身后异常大惊,随后提刀又挡开面前攻击,无暇多说,只回道:“汝等皆在此地,吾黄汉升岂能独活?”说罢,又是一刀砍死马下一鲜卑兵卒。

    “吾为书佐,乃功曹属员,自古岂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功曹快走,不然一个都走不了。”史阿乃游侠出身,最重忠节孝义,虽与黄忠等人相处日短,但气味相投,互为兄弟,此时怎会让自己这大兄好友为自己断后。

    忽然只听史阿“啊”的一声,便见其摔下马来,原来是鲜卑人挥刀攻其马匹,令他跌下马来,不过还好,史阿一个鲤鱼打挺,只见在地上与鲜卑人对战。挥剑又刺死一人后,史阿一边挥剑,一边大喊道:“功曹,再不走,全军覆没,汝有何面目去见明府?”

    黄忠脸色一愣,是了,若全军覆没,柳城兵力本就不多,失了精锐,这不是害了柳城众人?前方一刀斩来,但武人直觉让他习惯性的挡开胸前一刀,随后对着后方两人连斩两刀,将其击退,然后痛苦对史阿喊道:“大陵,保重。”

    说完,黄忠又对其他汉军喊道:“但能骑马者,随吾走也……”接着,挥刀便向包围最弱的东面斩去,瞬间便连砍死两人,然后带人突围而去。

    檀石槐站于军队后方,只见原本已经将汉军围住的鲜卑兵,突然于东方被攻出一个口子,接着便见约两百汉骑,尽皆浑身是血,突围而出,向营外奔去……

    “可恶,给吾追,绝不能让汉人跑了……”

    前番已让关羽于包围中逃跑,现在又让黄忠逃跑,怎能让檀石槐好受,一时间,不止是他,就连鲜卑兵自己也不好受,有马者皆策马追击,而无马者,则将史阿与其他数十落马断后的汉军团团包围起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赐之李陵() 
中帐前,千余鲜卑兵围住史阿那数十人,眼露恨意,而在后方,檀石槐处还有更多的鲜卑兵,没了开始袭营的慌张,三五成群的聚拢起来,眼看史阿他们是突围不出去了。

    “史君,吾等何如?”有临近汉军问史阿道。

    “唯杀敌耳,诸君既取明府赏赐,家人无忧,今不效死力,何以有颜面见柳城父老?”史阿爽朗大笑道,汉军听后面面相觑,顷刻间,吆喝着汉军威武杀向鲜卑兵,无一避战者。

    是了,他们是汉军,领了明府赏赐,家人无忧,何惧死也?男子汉大丈夫言出必行,生于世间但求无愧于心,食君之禄,受君之托,得君之赐,当然要忠君之事。

    这些鲜卑人又如何?不过是北方胡狗而已,竟也妄自称大,即使大汉政策失当,使得汉与鲜卑鏖战多年,吃亏不少,但自世宗汉武帝后,汉军堂堂正正出击,何曾怕过这些塞外胡虏?

    岁月苍桑,时光流转,人事更叠,铁血汉军,威名赫赫,天下丧胆。

    大汉帝国一日不亡,无敌汉军永胜天下!

    包围史阿他们的鲜卑兵卒显然想不到史阿他们这么点人还要冲锋,顿时间,鲜卑军前又被连砍数十人。然而人数上的优势终究无法逆转整个局势,随着最后一名袍泽被鲜卑兵乱刀砍死,史阿看到他脸露坚毅,然后看了眼史阿,张嘴似乎欲说些什么,只是生气已失,嘴中殷红鲜血汩汩流出,登时倒了下去。

    史阿站在地上,八尺之躯微微驼着,口里咳血,肺叶如火烧,其经刚才一阵冲刺,浑身已中了约七、八处刀伤,若不是其亦是准一流武将之姿,恐怕早就如其他人一样长眠于幽燕大地了。

    本来他完全可以不用留下断后,但若无人作出牺牲,他们这五百骑可能全军覆没,这对本就兵力不多的柳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是以史阿主动留下,而有了他为榜样的断后,那些和他一样掉马的汉军才没有丧气,拖住了很大一部分鲜卑步兵。虽然会因此损命,不过他不后悔,如果再让他选择一次,他还是会选择断后,这是他心里的游侠豪气,男子汉大丈夫当如是也。

    脸色渐渐惨白,史阿咧嘴对着面前举刀查看他的鲜卑人笑着,不过嘴里的鲜血实在渗人不已,接着便听他断断续续道:“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话语刚说完,史阿身子便已倒下。

    他本是河南游侠,因崇尚王越非凡的近身剑术才拜其为师。汉代少年多喜剑术、尚任侠,游侠之风可谓盛行,他便是如此。

    后来当史阿在雒阳听到伏泉做文抄公抄的那首《侠客行》时,便神往已久,对其而言,若能做伏泉诗赋中那样的侠客,才是心之所往,以至于他主动请求师傅王越将他举荐给伏泉。

    如今,鲜卑南寇,幽州百姓危在旦夕,朝不保夕,现在到了他施展平生之志的时候了,或许救了黄功曹等人,柳城就不会陷落吧!他应该会和那些纵然死去,但却依然侠骨犹香的侠士一样,传名百代,为人称颂,或许以后他也算是盖世之英豪吧!

    弥加带着人看着倒地的史阿,眼神一扫身边亲兵,点头示意他上前。

    未几,便见一人走到史阿面前,先是推了他几下,发觉他没动,然后将他面朝下倒地的身子翻了过来,伸手在他脖子上试探了下,这才回身道:“大人,这汉儿失血过多,想是昏死过去了。”

    “昏死?”弥加诧异一声,暗道今天袭营的汉军都是神勇之人,无论汉胡,特别是那几个领头的,个个都如杀神下凡一般,被包围都能突围出去,他和汉朝打了多年少见这样的杀神。不过,想到这种人物多留一日,对鲜卑来说便是祸害,随即命令道:“杀了他。”

    “好。”那兵卒当即便举刀,正要砍下。

    恰在此时,鲜卑后阵传来一声大喝:“慢着”。弥加等人望去,却是鲜卑部落大人檀石槐,便立即停下手中动作,上前行礼。

    檀石槐颔首随即道:“这汉儿如此骁勇,留他一命,待吾将其纳入吾鲜卑军中。”

    话音刚落,便在鲜卑人种引起一阵骚动,弥加当即上前沉声道:“大人,这汉人杀了我们那么多鲜卑勇士,留着何用?”

    “这等勇士若是能够如李先生这样投诚吾大鲜卑,死了多少鲜卑勇士都算值了。吾听闻李先生讲汉朝原来有位大将叫李陵,乃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率兵五千对阵匈奴八万,杀死匈奴人甚多,最终匈奴单于还是爱其骁勇,令其投降,后来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让他做了右校王,而现在这勇士不是上天赐予吾的李陵吗?”檀石槐兴奋道,伸手阻止了还要继续进言的弥加。

    这是李先生适时上前道:“大人说得对,李陵也算是吾祖辈,其能杀了匈奴人亦被接纳,甚至做了匈奴右校王,掌管部落,说明了汉人中仰慕吾大鲜卑的人很多。现在汉朝昏庸无道,政治黑暗,正是大人整合鲜卑兵马,收纳汉人有才之人,南下侵吞汉朝国土的时候,今番平了柳城,便是大人南下的第一步。”

    他说话无耻之极,也不知是否真和李陵有关,凭白侮辱了李家的名头,毕竟李陵说到底是死战而降,而他纯粹是自私自利逃命而已,竟然还有脸说其乃李家之人。

    不过,檀石槐可不管这些,其大笑道:“先生所言极是。”然后命人将史阿抬下去救治,并召集人清点损失。

    一场夜袭,损兵三千余,有被汉军杀死者,亦有慌乱中踩踏致死,营帐被烧毁不计其数,今日所造攻城器械亦被毁坏大半,可谓是损失惨重。

    檀石槐知道此事后,再一次展露了其枭雄本质,竟然大笑起来,言道得了史阿这猛士,这点损失算不得什么,并让人将此论调传遍全军,这才让士气好转。

    不过,熟悉这位鲜卑之主的人,见他说此话时,眼中赤红,便知道这位鲜卑大人早已经陷入暴怒当中了,而按照他的性格,很显然只有让汉朝人得到报应,才能解开其心头之恨。

    而那报应,不用想,便是南方的柳城。

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 
柳城北门,伏泉带着手下一众官吏遥望北门外的鲜卑大营,待见其营地漫天火光点燃夜幕时,众人皆是兴奋不已。城外厮杀声,惨叫声不绝于耳,虽然声音凄惨之极,但在他们耳里却是那么的令人陶醉。

    “明府之计成也,明府在此,运筹帷幄,鲜卑人纵是千军万马,也敌不过吾大汉。”盖援立即在伏泉身旁恭维道,其脸色正正,似乎所言和真的一样。

    “是也,明府胸中百般谋算,唯有高祖之留侯可比。”

    “本朝年少便如明府这般知兵者,唯有世宗孝武皇帝时,名将霍骠骑也,方能如此善用兵。其年少封侯,大破匈奴,封狼居胥,今日巧了,明府与霍骠骑皆为陛下外侄,又年少知兵,莫非明府乃霍骠骑转世乎?”

    “明府之能,无人可及,真乃大汉之福……”

    ……

    其他伏泉手下柳城官吏见盖援抢先一步,纷纷暗骂不已,盖援这马屁拍的也太是时候了,谁说武将不懂拍马屁?

    紧接着他们自己也是搜肠刮肚,换上笑脸,一阵恭维,这时候也顾不得士人所谓的节操了,那东西除了世家之外,他们这些边郡小吏谁会遵守?毕竟他们可没有世家的背景势力,升官无忧。因此,不管说的有多假,反正他们有的没的一顿乱吹,生怕恭维的比别人慢了。

    这些恭维话反正听得前世脸皮极厚的伏泉,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他们这吹捧的也真是太过了。留侯、霍骠骑谁人也?张良、霍去病也,自己能和他们比?自己只能算是前世看三国看得多了,照葫芦画瓢活学活用而已,史书里这夜袭可是经常看到,效果显著,现在怎么能不用比策?

    “咳咳”两声,伏泉大力咳嗽,出声制止,随即严声告诫道:“诸位皆乃大汉贤臣,莫将心思用错地方,当务之急还是守柳城,战鲜卑要紧。大家静等汉军归来,若是无人得归,此战亦是败也。”

    打断了众人恭维之语,伏泉遥望远方,心里暗自祈祷关羽、黄忠可以归来,虽说两人历史上乃是名将,勇猛非凡,也是活了好久,但自己毕竟是穿越而来,已经改变了两人的命运,说不得这番会死于鲜卑营中,若如此,倒也不算奇怪。

    只是他们其中一人死了,自己该如何?到任多日,伏泉深知得人心之重要性,特别是这些不世猛将,自己以后若要在汉末立足,令他们倾心,光是厚赏之类还不够,用情以待也是必要的。想了想,伏泉决定学习刘大耳,该哭就哭,哭得自己属下为自己卖命尽忠。

    “踢嗒踢嗒”的马蹄声传来,声音由远及近,如盖援这般久居边疆敌对胡虏者,一下子便转头向声音所传方向,伸头远望。只见黑夜里,凌乱的马蹄声渐渐传来,接着只见一队散乱游骑极速奔来,当先却是一红脸汉子,正是关羽无疑。

    回来了!

    这是众人的第一直觉,伏泉当即下令开城门,自己率众相迎。马蹄声渐近,直至一众骑兵奔来,便见约两百骑,身上尽皆浸染鲜血,一看便是刚刚大战归来。

    关羽进了城门当先看到伏泉,便立即下马行礼道:“明府,吾等幸不辱命,夜里已袭了胡营。”

    伏泉赶紧制止其礼,随后道:“云长归来,吾心无忧也。”说完伏泉在兵马中扫视,未见心中另一人,疑惑问道:“汉升未归乎?”

    “回禀明府,吾率人冲进胡营,未与汉升通行。后直入中帐欲擒杀胡酋,却被围,便率先突围,尚未见过汉升。”

    伏泉听后惊问:“莫非汉升陷于敌营乎?”

    一时众人无语,未归城,除了还在路上,那就是永远也回不来了。

    “有骑兵来也!”

    “是黄功曹,黄功曹带人来了。”

    城上兵卒突然高喊,众人先是一惊,以为鲜卑人追来了,后来听到是黄忠这才安静,赶忙带人前去迎接。

    黄忠鬓发染血,脸露苍白之色,身上的几处刀伤依旧在浸染血红战袍,进城向伏泉行礼后,哀哭道:“明府,大陵为断后已没于胡营,生死不知,想来如今已奔九泉。”

    一语说完,伏泉一怔,语音哽咽大哭道:“胡人杀了大陵,如杀吾之手足,吾亦欲提剑灭胡,虽身死亦不足惜哉,然柳城数万百姓生死皆托于吾手,怎可轻弃?”

    周观此时适时上前道:“明府稍安,史大陵之忠义,柳城父老必不轻忘。今鲜卑数万大军陈兵于外,若一时意气用事而不得守,明府岂不上愧对陛下大权重托,下辜负柳城百姓殷殷期盼,若言出兵相搏,如弃守何异?到时追悔晚矣!”

    话语说完,其余柳城官吏皆上前苦劝,便是那督邮苏不韦见此,亦是劝其以大事为重,伏泉脸色这才稍好。随后令医匠前来治疗夜袭而归的三百余骑,又命人准备酒肉招呼,一番折腾,柳城这才安定,众人回府睡去,唯有守城巡夜的兵卒遥望城外,生怕出了差池。

    翌日上午,柳城外号角声不断,两万余鲜卑兵马陈兵以待,在各部落大人的率领下分成四队,开始围起四门,人人尽皆怒视柳城方向,一股肃杀之气由然而来。

    这一次城上汉军中久经战阵之人都明白,鲜卑人是要动真格的了,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他们能守住吗?

    檀石槐目视柳城,战前早已于营帐里动员了一番。昨夜袭营后,全军士气顿丧,面对此等窘境,他当即许下诺言,攻破柳城后,放兵三日,到时柳城任兵卒肆掠,所得财物不必按原本鲜卑原则,以功而分。

    一句话,破城以后,谁有能力,抢到的东西多,那些东西就是他的,部落联盟不干涉。财货、粮食、女人……一切能抢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再按往常联盟按功劳公平分配,这一下子完全激起了鲜卑兵的士气,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破了柳城。

    “攻城!”

    檀石槐一声令下,便听城外鲜卑兵马呼喝阵阵,向着柳城那看似破败的城头攻来。

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楼危如卵() 
柳城北门上,盖援今日被伏泉调来北门看守,昨日一战,北门作为主攻方吃亏不小,是以他决定用盖援手下兵马守北门,毕竟其手下多为边军出身,昨日伤亡也较少。

    烈风骤起,盖援手中利剑悠然高举过顶,在千余弓箭手的灼灼注视下,冰冷地斩击而下,一声凄厉的长嚎顷刻响起,“放箭!”

    城头上,听了盖援命令,汉军兵卒张弓、绷弦、箭指长空、撕手,整套动作一气呵成。顷刻间,千余支锋利的狼牙羽箭破空而起,在空中喧嚣起一片刺耳的尖啸,掠过长空,霎时间射向柳城城下,挟带着冰冷的杀机雨点般倾泄而下,顿时便听到无数鲜卑胡人凄惨的惨叫。

    这支弓兵部队由盖援手下原本步卒与柳城青壮组成,皆持长弓,兵器以刀矛为主。为了弥补兵力不足,伏泉将他们召入军中,汉代承先秦遗风,尚武风气犹存,何况边郡自古便是出精兵的地方,骑射俱佳之人繁多,不以计数。这些柳城精壮自幼便习练马术射术,因此只需稍加指点,用之守城应无大碍。

    一轮箭雨之后,又是连续几轮,一下子便让前冲的鲜卑步卒损失惨重,躺在地上哀嚎之人甚多。一时间,城下凄惨胡语阵阵传来,使得鲜卑后阵督阵的檀石槐脸色更加铁青。

    “哼”,檀石槐冷哼一声,随即命令道:“让弓箭兵缵射几轮,随后后撤,令弥加速度快些,告诉他,今日必须拿下柳城。”说完,传令兵应了一声便骑马向后而去。

    稍久,便见鲜卑后阵,两具鬼魅般的“木塔”缓缓被兵卒推动,后面弥加正在汉军弓箭射程之外不断呼喝着,“木塔”四周无数鲜卑人奋力推进。“木塔”极宽,四壁皆以坚硬的木板钉死,表面覆以牛皮,一条条绳索从木塔上牵引而下,每一条绳索上皆连着一串串的鲜卑兵卒,还有更多地鲜卑士兵聚集在攻城车之后奋力前推。这些鲜卑士兵每迈进一步,便昂首发出一声汉人听不懂的胡语,接着高耸的“木塔”便无可阻挡地往前移动数尺,带着厚重的木质齿轮的响声,缓缓向柳城北门推进而来。

    “攻城塔!”盖援也被“木塔”吸引,不过其长于行伍,自然识得那是何物,不由惊呼一声,引得其身旁的伏泉诧异,待明白那是攻城塔时,脸色凝重,鲜卑人有了这等攻城利器,恐怕此次柳城难守了。

    北城外八十步外,鲜卑数千人取弓对着城抛射,霎时间天上箭矢如雨般落下,刺透着一个又一个汉军的身体,让人有一种避无可避之感。

    “当!当!当……”

    伏泉躲于城楼一侧,只觉满眼尽是箭影,还未想到该如何躲避,便有一黑影突然罩住自己头上。

    “明府,鲜卑箭矢颇多,城头危险,请下城躲避。”盖援举着沉重大盾到伏泉面前,挡了一波箭雨后,大喊道。

    “文渊,城头便交于汝,城在人在,城破,汝便休来见吾。”伏泉呐喊道,他此时当然不会说什么留在城头,箭矢这么猛烈,若是被流失射中,说不得会一箭毙命。

    “明府放心,城若破,援必见不了明府。”盖援语音坚毅道。

    “莫提此言。”伏泉一愣,知道盖援之意乃是已经准备将命留在城头了。

    “诺,来人,护送明府下城楼。”盖援对左右喊道,须臾间,便有亲兵举盾带着伏泉下了城门。

    “呜!呜!呜……”

    时间流逝,也不知鲜卑人射了几轮箭雨,只听到低沉的号角声响起,接着天空中再无箭矢,那数千鲜卑弓箭手齐齐后撤,一下子城头似乎变得安全很多。

    盖援此时放下大盾,悠然抬头,不知何时,那两具高耸的“木塔”已然近在眼前。他大惊呼道:“攻城塔!攻城塔来了!来人,快来人……”

    攻城塔的高度足足高出柳城城墙数丈还多,估计再有数十步远,便可直上墙头,塔下四周的鲜卑士兵便可顺势登上墙头与汉军肉搏厮杀。

    “射箭,快射!快射!”盖援嗔目欲裂,凄厉地怒吼响彻城楼。

    幸存的汉军兵卒听到命令纷纷起身,顾不得其他,随手拿了身边的长弓,取了箭矢就顺着盖援所指方向射出,登时便取了不少集结在攻城车下的鲜卑人性命只是一切都已是徒劳,利箭可以射穿无盾无甲的鲜卑兵卒,却阻止不了攻城塔的挺进。

    伴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