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明1644-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高第的拼死阻挡,吴三桂等二十几名关宁军残兵终于成功的进入河南境内,这里已经是大明实际控制的地界了,满人轻易不会进来。

    果然,在数万满八旗即将冲入河南境内的时候,多尔衮下令停止追击了。

    “吴三桂就在眼前,为了不追!”鳌拜忍不住大声问道。

    多尔衮等人已经能看到吴三桂的背影,若是继续追击的话,只消一段路程便能追上,到时候吴三桂仅凭身边的二十几人,插翅难逃!

    多尔衮目含冷意的邪了鳌拜一眼,里面的冰寒令人心悸。

    鳌拜眼角微跳,冷哼一声别过头去,不敢再直视多尔衮,到底多尔衮在清军当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鳌拜也不敢应其锋芒。

    “关宁军已灭,吴三桂不成气候,不必再追了!”多尔衮不容置疑的说道。

    事实上,距离不远便是黄河,他们最多只需要追到黄河边缘,必能击杀吴三桂,但河南当前毕竟是大明境内,边界有明军把守,万一遇到,多生不便!

    这并不是说八旗和他多尔衮怕了明军,而是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跟明军交战。

    “回军!”多尔衮一声令下,数万满八旗折返。

    随着大地的轰隆声逐渐远去,预示着多尔衮围歼关宁军和吴三桂一战宣告结束,是役,四万关宁军除了吴三桂和二十余名残兵外,全军覆灭,关宁军名存实亡!

    而满人自身,也伤亡近万人,受创颇深。

    枭雄落幕,吴三桂在得知满八旗不再追击后,心下一时放松了不少。

    看着身边只余下的二十几名关宁军士兵,吴三桂悲从心起,整颗心都在流血啊。

    他自己虽然逃过了一劫,可麾下的关宁军却等同于全军覆没,这是他立足于天下的资本啊,如今就这样一战而没,多少弟兄战死,连高第也死了,关宁军将领一个也没有剩下。

    不,还剩下了几个。

    在东关镇遭遇满八旗偷袭的时候,那几人便在第一时间投降了满人。

    事到如今,吴三桂不用想也知道,那几人定是多尔衮事先便收买好的,他之所以估算错误信件遗失的时间,便是因为那几人之故。

    “可恨!”吴三桂咬牙切齿,愤怒的仰天悲呼了一声,恨不得生吃那几人的肉。

    伴随着吴三桂的这一声悲呼,两名关宁军残兵的战马猝死到底,如今还剩下的战马,无不是当年镇守山海关的一等战马,那些半路加入进来的四等战马能支撑到此刻已经算是奇迹了。

    这一幕,更添了关宁军覆灭的悲情。

    “走!去荣阳!”吴三桂咬了咬牙道。

    荣阳,位于黄河以南的洛阳和开封之间,是杨坤大军的驻地。

    杨坤曾是吴三桂的头号心腹,明军征伐河南的时候,受吴三桂的命令,带着十万大军投明,在剿灭李自成的大战中立下功劳,如今被改编成了第三十二军,镇守荣阳。

    红娘子其实才是河南方面军的最高统帅,只不过,理智上吴三桂不想在这种情况下见红娘子,他想靠着杨坤东山再起,杨坤对他忠心耿耿,最不济,他也能掌控杨坤手下的第三十二军。

    只有手中有一定的资本,吴三桂才敢去见红娘子,甚至南京的朱慈踉。

    可惜,吴三桂的想法是好的,但他没有机会了。

    吴三桂还没有过黄河,在他们前面,一身红色戎装的红娘子带着数百人马等候多时。

    “吴总兵,红娘子等候多时了,请随我登船渡河吧!”红娘子笑着说道。刚见到吴三桂的时候,红娘子本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吴三桂为好,想了想还是称呼吴总兵。

    在红娘子后面的黄河河面上,数十条船在那里等候。

    “红娘子!”吴三桂面色一变,他想不到红娘子会这么快出现在这里,心念百转后,吴三桂面色恢复如常,随即策马迎了上去。

    “红娘子将军莫非料事如神,关宁军昨日被满人偷袭,惨遭大败,四万铁骑几乎全军覆灭,多亏了红娘子将军前来接应,才不至于让我等在野外挨饿!”吴三桂颇为吹嘘的道。

    这种客套话,红娘子听出来的,不过她懒得戳穿吴三桂。

    随即,吴三桂无奈,只能跟着红娘子登船,被红娘子带去开封。

    站在船首,看着黄河北岸,吴三桂心情复杂,他有预感,关宁军从今日起,怕是要不复存在了。从孙承宗创立关宁军到现在,历经二十余年,曾威震关外,是大明百姓的守护神,也曾打开山海关投靠满人,关宁军一生,荣辱并存,令人惋惜。

    东关镇一战,清军满八旗偷袭,关宁军算得上全军覆灭,在这大明即将北伐之际,多尔衮行事果断,提前剪除隐患,而大明也因此少了一支可能的奇兵。

    这是一个大明与满清即将决战之中的一个插曲,以关宁军的灭亡宣告结束

第447章 吴三桂的去路(一)() 
南京城。

    朱慈踉得知满八旗偷袭关宁军,关宁军近乎全军覆没的消息,不由得感叹。

    “可惜了这支当年的大明第一雄兵,曾威震关外,更曾杀得满人心惊胆寒,但如今尽毁于吴三桂之手!”朱慈踉叹息,很为关宁军这样一支劲旅感到可惜。

    关宁军有过荣誉,令人敬畏,也有过唾骂,是他们打开了山海关放满人入关,虽然因此击溃了大明众臣心目中的头号反贼李自成的百万雄兵,可到底是驱狼进虎,终归有勾结异族之嫌疑。

    再则,便是朱慈踉这个大明皇帝的态度,做为知道曾经历史的人,朱慈踉很清楚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最终引发的后果,心理上朱慈踉比所有人更憎恨吴三桂的所作所为。

    朱慈踉考虑着该怎么处置吴三桂。

    开封城。

    吴三桂被红娘子带到开封已经两天了,这天早上,吴三桂找到红娘子。

    “吴三桂?”见吴三桂自己寻来,红娘子脸上异色一闪而过,随即笑着迎了上去。

    “吴总兵不好好休息养伤,前来此处,所为何事啊?”红娘子问道。

    吴三桂与清军铁骑大战一日一夜,虽然勉强带着二十几名残兵逃了出来,但他本身也受了不轻的伤,红娘子为他安排了军医,又安排他休息。

    吴三桂有些尴尬,但为了达到目的,他脸皮不能薄,随即咬了咬牙问道:“不知道红娘子将军何时可帮我恢复关宁军的实力,皇上即将北伐,关宁军也得出一份力才可。”

    这两天,吴三桂已经多次跟红娘子提起要恢复关宁军实力的事情了。

    关宁军如今名存实亡,想要恢复建制,不仅需要钱粮兵器,也需要红娘子这个河南最高军事统帅的协助招募人马,手中没有兵,吴三桂怎么都不能安心,只要有一丝恢复关宁军实力的可能,他都不会放弃。

    关宁军当前虽然只剩下二十几人了,但若是红娘子肯协助,吴三桂还是有一定的信心恢复关宁军的一部分实力的。

    毕竟,吴三桂曾在河南占据三分之一的地盘数年之久,要说没有点积累,怎么可能,事实上,吴三桂在一处隐秘的地方秘密埋藏了一百多万两银子,只要拿出来,足够他购买兵器军马,恢复一部分关宁军的实力了。

    吴三桂的算盘打得很好,他也不是真的需要红娘子怎样的支持,只要红娘子的一个态度。

    哪知,红娘子连一个吴三桂期许的态度都不给吴三桂。

    红娘子笑道:“吴总兵说笑了,此事事关重大,红娘子可没有那样的权力来帮吴总兵招兵买马,不过吴总兵放心,两日前我已派人去南京禀报皇上关宁军发生的事情,相信皇上必有决断,最迟明日,皇上的圣旨便会到来,吴总兵切安心等候便可。”

    吴三桂面色当即一变,红娘子竟然已经将关宁军事上报南京,可现在才告诉他,那这两天一直含糊不表态度,难不成是在耍他?

    吴三桂眼中怒意一闪,随即又了然,红娘子必然会这样做,只是他自己总没往那方面去想,关宁军刚刚战败,算得上是全军覆灭,理智上吴三桂怎么都不想在这种情况下去见朱慈踉。

    吴三桂沉默了,心中思绪万千,考虑着要不要在圣旨到来之前,离开开封,找一处偏僻之所发展实力。

    想来想去,吴三桂还是放弃了那种不切实际的念想。

    若是天下依旧纷乱,四处是反贼,他寻找地方暗中发展自己的实力,没有人会管,可当今天下,大明政局稳定,百姓安宁,北方又是满人的天下,他根本不可能再回去,而在大明境内,想寻地方发展势力,看来也是妄想。

    无奈,吴三桂只得安心等待朝廷的圣旨,再怎么样,吴三桂自信自己应该不会有性命之忧。

    次日,圣旨果然来了,是召吴三桂去南京的圣旨。

    圣旨无法抗拒,吴三桂接旨后,无奈带着仅存的二十余名关宁军士兵前往南京城。

    踏进巍峨的皇宫大门,吴三桂心里忍不住生出一丝惶恐,里面可能是决定他生死的地方,他怎能不惶恐。

    吴三桂虽有自信,自己进去应该没有性命之忧,但到底不是一定的。

    “末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吴三桂一进殿,便大礼参拜,伏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一下,他虽曾是一方霸主,也曾做过满人的平西王,甚至在多尔衮面前也平等相视,可在朱慈踉面前,他却失去了任何胆量。

    若是可能,他连进南京城都不敢,害怕被囚禁,甚至被杀。

    眼前的大明皇帝实在是太厉害了,弱冠之年登基,仅仅五年,刚满二十岁之龄便将大明从大厦将倾的颓势,一举扭转到如今的光芒迸射,就连强压大明数十年的满人如今不敢轻易应其锋芒,东林党,魏国公府,盐政司,福王,潞王,还有无数人的在他的一句话下人头落地。

    当年关宁军打开山海关放满人入关是他下的命令,虽然名义上是为崇祯君父报仇,诛杀李自成,但如今李自成死了,满人却占着比当年李自成所占更大的地方,这一切的罪责都可以归咎在他吴三桂头上,吴三桂如何能不惶恐。

    “吴三桂啊,朕等你多时了!”朱慈踉虽然笑着,但吴三桂却从朱慈踉的话中听出了冷意。

    “末将惶恐,一直忙于剿灭反贼,未能第一时间进京拜见皇上,还望皇上赎罪。”吴三桂为自己找借口道。

    “忙于剿灭反贼?”朱慈踉淡淡一笑,笑出声来:“好一个忙于剿灭反贼啊!”

    “朕听说你可是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亲封的平西王,甚是威风啊!还有,你自称山海关总兵,可如今你几年没在山海关呆过了,那里当前似乎是满人占着呢!”说到这,朱慈踉脸上的笑容瞬间一收,语气极度冰寒道:“吴三桂,你可知罪!”

    吴三桂心里猛地一颤,冷汗瞬间就渗湿了后背,伏在地上,更加不敢乱动了。

    “皇上,末将,末将冤枉啊。”

第448章 吴三桂的去路(二)() 
“呵呵,冤枉?你自己说说,你冤枉在哪里?”朱慈踉冷笑道。

    吴三桂汗都不敢擦一下,出言为自己辩解道:“皇上,末将当年之所以打开山海关,原意是为了剿灭李自成,为先皇报仇,只是没想到满人卑鄙,入关之后便忘了与末将的承诺,拒不出关,末将为此,一直追悔莫及,恨不得带领关宁军跟满人拼死一战,奈何满人势大,末将才一直隐忍,事后更是遵从皇上的旨意留在敌营伺机而动,从不曾背叛大明,末将对大明的忠心,日月可见。”

    “若皇上说末将有罪,末将也无法否认,毕竟当年末将打开山海关,虽然击溃了李自成的百万精锐大军,但满人却贪婪成性,始终霸占着大明的疆域不走,臣愧对大明啊!”

    吴三桂说着,一脸悲愤,似有其事一般,有一句话更是提示朱慈踉,他是遵从朝廷的旨意才一直留在敌营的。

    “吴三桂,你很会狡辩!可是”朱慈踉淡淡的道,面色瞬间肃然冰冷的道:“朕就是认为你有罪,并且该死!你觉得如何?”

    吴三桂大惊,双眼瞬间大睁,背上被寒意所笼罩,他怎么也想不到,当今皇上的性情如此难以琢磨,如此直白,如此强势。

    吴三桂张了张嘴,最终说不出任何辩解的话来。

    任他吴三桂再怎么会狡辩也无用,皇上一句话要他死,他便无论如何也逃不过。

    “末将,末将,皇上说末将有罪,末将就有罪,听凭皇上惩处!”吴三桂咬了咬牙,极度不甘心的道。

    “怎么,你不服气?”朱慈踉冷笑。

    “末将不敢。”吴三桂心惊胆寒,趴在地上动也不敢乱动。

    朱慈踉冷哼了一声,走了下去。

    待走到吴三桂面前的时候,朱慈踉猛地一巴掌拍掉了吴三桂头上的盔甲,顿时吴三桂的半只金钱鼠尾散落了出来。

    “你这近金钱鼠尾若不是少了半截,倒挺标准的,不知道的话,朕还以为你是满人呢。”朱慈踉冷笑,他这辈子最恨的便是金钱鼠尾,这在历史上曾是加注在汉人头上的奇耻大辱。

    朱慈踉的神情一下子森寒了起来,丝丝杀机迸出。

    “末将,末将”吴三桂心里又是一惊,一阵冷汗再次唰的渗湿后背,同样无法反驳,一瞬间,吴三桂面如死灰,心生绝望,眼前的皇帝心性无常,一怒之下便可能直接砍了他的脑袋。

    这条金钱鼠尾还是当年多尔衮封吴三桂为平西王的时候,为了断绝吴三桂的后路,特地逼迫吴三桂剃的,这几年,多尔衮一直盯着此事,吴三桂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恢复。

    吴三桂虽然在进京之前挥剑斩断了大半,但光秃的前额是怎么也不可能短短几天就长出头发的,所以就成了朱慈踉现在看到的样子。

    “皇上,末将知罪,但末将这都是为了留在敌营,忍辱负重才会”吴三桂还想狡辩,但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慈踉打断了。

    “忍辱负重?哼,吴三桂,你别当朕是傻子,若不是四年前朕取得了徐州大捷,击败了多尔衮,一举扭转了大明和满清的实力对比,恐怕你至今还继续当着你的满清平西王吧,甚至你会带着关宁军帮助半人来攻打大明,当满人的先锋,你别为自己辩解说什么冤枉了,朕不信那一套。”朱慈踉冷笑道。

    历史上便是如此,满人如日中天的时候,吴三桂便犹如满人的马前卒,冲杀在为满人征战天下的最前沿,李自成是吴三桂逼死的,张献忠是吴三桂杀的,就连云南的末代永乐帝都是吴三桂弄死的,吴三桂所做的事情,比第一代大汉奸范文程有过之而无不及。

    朱慈踉无疑是考虑过给吴三桂一种凄惨的死法的,但他最后改变了注意。

    原因是吴三桂今世还没有做出那样的事情,说到底,吴三桂今生所做的无非就是打开了山海关,然而,正因为大明没有被满人灭亡,而李自成却因为吴三桂打开山海关而痛失百万大军,在当前的大明百姓和大明群臣心里,吴三桂其实功过相抵,可以说无功无过。

    朱慈踉若非一意孤行,执意要杀吴三桂的话。

    依照吴三桂当前的罪行,其实并不该死。

    满人当年与大明交战数十年,虽然屡次打得大明喘不过起来,可到底没有灭亡大明的势头,而李自成却不同,李自成一度攻占北京城,逼死崇祯先皇,所以在大部分大明百姓和大明群臣心里,李自成的威胁远比满人要大。特别是徐州一战过后,满人战败,大明随之蒸蒸日上,大明百姓和大明群臣心里,更是认定原先的所想。

    就在吴三桂即将进京之前,还有一些朝臣提议奖赏吴三桂来着。

    想到这朱慈踉就来气,不立刻杀了吴三桂已经让他心里很不舒服了,怎么可能反而还嘉奖吴三桂,可笑!

    吴三桂辩无可辩,皇上这是明摆着要杀他啊,让他还怎么为自己辩解?

    吴三桂满嘴苦涩,早知道如此,他说什么也不敢来南京。

    “皇上,末将知罪,任凭皇上如何发落,末将绝无怨言!”事已至此,为吴三桂只能尽量伏低,承认自己的罪责,总之皇上说什么就是什么,只求皇上一通发泄过后,能饶他一命。

    “不错,朕原先确实打算杀了你,不过现在朕改变主意了,留你另有他用。”朱慈踉话风突然一转说道。

    “谢皇上隆恩!”吴三桂心里猛然一松,刚才他还以为自己真的难逃一死了,没想到皇上说了这么多,突然又不想杀他了,这么说,他的脑袋算是保住了。

    “行了,滚吧!朕在京城为你准备了房子,你在那里住着,没有朕的旨意,不要随便出京。”朱慈踉摆了摆手,放过吴三桂。

    之所以放过吴三桂,不止是在大明百姓和群臣心里,吴三桂罪不至死,最主要的是,朱慈踉认为吴三桂还有用。

    召见吴三桂,朱慈踉不为别的,除了想吓唬吓唬吴三桂,便是要打压吴三桂心里的傲气,让他认清自己的身份,不要随便弄什么小动作。

    吴三桂如释重负的退了出去,直到大殿之外,吴三桂才敢擦头上的冷汗,觉得自己似乎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心里对朱慈踉的敬畏,疯涨似的压在他的心里。

    果然,能击败过多尔衮的人,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当今皇上四年前,不过十六岁便做到了,如今更是将大明治理得蒸蒸日上,又即将挥军北伐,一旦成功收复北方,击退满清,便堪称圣祖在世也不为过,面对这样的人,吴三桂觉得比面对多尔衮压力更大数倍,一时之间,吴三桂心里根本无法生出任何反抗和小心思,更加不敢跟朱慈踉提恢复关宁军实力的事情。

    看着吴三桂走出大殿,朱慈踉吐了口气,暂时放下此事。

    如今,北伐在即,吴三桂的破事,以后再说。至于关宁军的覆灭,朱慈踉也不在意,原本北伐之事他就没有把关宁军的力量算在其中,甚至满清麾下那些曾暗中联系要重归大明的人,他也没有算入其中,比如尚可喜,他曾跟吴三桂一样,在徐州之战后的第一时间表示愿意归顺大明,朱慈踉也曾点头同意,示意尚可喜在必要的时候,给满人予以致命一击。

    当然,朱慈踉也就说说,尚可喜是否会听从他的命令在必要的时候给满人致命一击,发并不关心,会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