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明1644-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人西迁,离开准格尔的势力范围后,向偏西南迁移,这里有两个大部落汗国,势力只比准格尔弱,其中布拉哈汗国有八万铁骑,浩罕汗国有十万,两大汗国同时有异动,多尔衮不得不重视。

    不用多想,多尔衮便直接断定,布拉哈和浩罕两个部落汗国想联合在一起向他们满人发难。

    两大汗国总共十八万铁骑,就算不可能尽数前来,也至少会来十五六万,况且,两大部落汗国很可能不与八旗铁骑硬拼,而是直接掳掠满人人口为主,极难防范。

    多尔衮的脸色阴沉了下来,想要避免,那么只有他们满人先下手为强。

    “集结所有八旗将士!”多尔衮大喝。

    很快,近三万满八旗铁骑全部聚集。

    多尔衮看了看天色,很快就要到夜晚了,他打算趁夜主动偷袭布拉哈或者浩罕两大汗国部落之一,唯有如此才能打破眼前不利的局面。

    为了稳妥取胜,多尔衮必须带着所有青壮八旗出击,而如何在这一夜内保护数十万满人老幼就成了重中之重,好在月前击溃准格尔十万铁骑,缴获了不少马匹的弯刀,数十万满人老弱里面还能抽调出两万余年老的八旗老兵,加上一千多拥有强大火器的破龙军,小心一些也能自保。

    天色很快暗了下去,孝庄太后,小福临和数十万满人老幼目送多尔衮等八旗勇士离去。

    多尔衮选择了最大也是最近的浩罕汗国。

    浩罕汗国总共有十万铁骑,是西部戈壁瀚海除了准格尔和哈萨克外最强大的游牧部落。

    多尔衮是极为难得的将帅之才,近三万满八旗由他亲自率领,极为顺利的对浩罕汗王所在的王室部落发动了突袭。

    “杀啊”

    同样占据这铠甲和兵器的优势,以及满人悍不畏死的勇猛,不到三万满八旗硬是打得聚集在王室部落的八万多浩罕铁骑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浩罕汗王!”多尔衮眼神锐利,在朦胧的夜色当中一下子便发现了身穿华贵兽皮大衣的浩罕汗王,毫不犹豫的带军杀了过去。

    满人悍勇,一路上,所有阻拦的浩罕骑兵全部被打散,很快,多尔衮便杀到了距离浩罕汗王不远处。

    在这里,多尔衮等人遭遇到了浩罕汗王身边最精锐的亲卫的阻击。

    一时之间,多尔衮等数十满人精锐跟四百多浩罕精锐亲卫打得难解难分。

    夜色朦胧,到处都是震天的喊杀之声,浩罕汗王早就惊慌失措又愤怒连连,满人很好辨认,浩罕汗王早已经分辨出偷袭他浩罕的就是满人。

    浩罕汗王无法不愤怒,白天他还才与布哈拉汗王结盟,准备两大汗国练兵瓜分了数十万满人老幼,承诺所有满人女子和孩童两大汗国对半分,而夜晚,满人竟然就来主动偷袭,还杀得他的浩罕铁骑溃不成军。

    浩罕汗王用着满人听不懂的语言在怒吼,指挥着浩罕铁骑拦截多尔衮。

    多尔衮左右砍杀浩罕骑兵之余,脸色也充满了阴沉,他很清楚不能在这么拖下去,否则就算最后八旗能击溃浩罕,本身也会蒙受很大的损失,他们还没有早到一片适合满族人生存了乐土,八旗不能损失太大。

    “噗!”

    多尔衮猛地砍杀一名浩罕骑兵后,又策马穿过另外两名浩罕骑兵,继续快速向浩罕汗王靠近过去。

    待冲到距离百米之时,多尔衮迅速取出弓箭,三箭齐发向浩罕汗王射去。

    这绝杀的一箭,浩罕汗王正在怒吼,分神之际,反应慢了些许,只躲过了其中一箭,被另外两箭一箭射中胸膛一箭射中大腿,坠下马去。

    “啊,汗王!汗王”

    浩罕人大惊失色,惊恐的大喊,可惜浩罕王坠到地面的同时也已经气绝而亡,无法回应。

    “汗王死了!汗王死了!”

    不知道是哪个浩罕骑兵首先大喊,更多的浩罕骑兵看了过来,果然见浩罕汗王的尸体躺在地上,顿时,浩罕骑兵纷纷惊恐万状,士气大落。

    恐惧如瘟疫一般在浩罕骑兵当中蔓延。

    “杀”

    多尔衮趁机带着近三万满八旗铁骑掩杀,杀得大量浩罕骑兵坠马。

    浩罕骑兵终于无法承受了,瞬间崩溃。

    接下来便是满八旗猛烈追杀的一幕,如同月前追杀准格尔骑兵一般,浩罕骑兵连准格尔骑兵都不如,一夜的追杀,几乎让所有浩罕骑兵全军覆没。

    浩罕汗王的死,加上八万多浩罕骑兵的覆灭,浩罕汗国名存实亡。

    次日,浩罕汗国一夜间被满人覆灭的消息传向四方。

    周围的众多中小部落惊恐了,曾与浩罕汗王结盟准备瓜分满人数十万妇孺孩童的布拉哈汗国惊恐了。

    特别是布拉哈汗王,他觉得满人可能就是得知了他们布拉哈和浩罕结盟的消息才偷袭了浩罕汗国,他们布拉哈汗国的实力连浩罕汗国都不如,满人能够在一夜之间覆灭浩罕汗国,必然也有能力覆灭他布拉哈汗国。

    此刻,不仅有准格尔十万铁骑溃败的前车之鉴,更有浩罕汗国一夜覆灭的前车之鉴,周围的所有部落彻底不敢动弹了,更熄了打满人主意的念头。

    随着浩罕汗国的覆灭,多尔衮等满八旗铁骑带着数十万满人老弱占据了浩罕汗国的王室部落草原。

    次日,布拉哈汗王还为了以示友好,也隐隐有些赔罪的嫌疑,给满人送来了一千女人和十万头牛羊。

    王室部落草原水草丰美,此次一战,多尔衮不仅占据了浩罕汗国的草原,缴获了浩罕汗国的过百万头牛羊,还俘虏了大量浩罕汗国的女人和五岁以下孩童,同时,满人还收服了王室部落外的其他十几个浩罕汗国部落的一万三千浩罕骑兵,加上满人本身的两万多满八旗铁骑,多尔衮手中已经有了近四万铁骑。

    “多尔衮,这里水草丰美,是否就让族人在这里安家了?”大玉儿孝庄太后对多尔衮说道。

    “不,这里并不适合,还要继续西迁才行!”多尔衮摇了摇头说道。

    浩罕汗国的王室草原虽然水草丰美,是一个安家的好地方,但周围尽是游牧部落,并不好发展壮大。多尔衮已经找到了一些会蒙古语的浩罕人,从他们的口中得知,穿过浩罕和布拉哈的西南面有一个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的一些地方如大明一般锦绣繁华,多尔衮的野心让他将目光洒向波斯帝国。

    不管是为了族人的发展,还是为了抢到一亿两银子赎回被大明俘虏的二十万族人,多尔衮都要选择波斯帝国。

    朱慈踉开出的一亿两银子赎回二十万满人老弱妇孺的条件早就在满人还没有完全离开蒙古草原的时候就传达到了多尔衮的耳朵里。

    一亿两银子虽然庞大,但相对于二十万满族人口而言,多尔衮绝对会选二十万满族人口。撤离北京城的时候,多尔衮便带了两千万两银子走,也就是说还差八千万两,而游牧部落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抢到这么多银子的,只有波斯帝国有。

    多尔衮并非狂妄自大,要以手中不到四万人的骑兵单挑一个帝国,实则他是知道波斯帝国立国近两百年,也已经到了日落西山之时,国土也比大明要小很多很多,军事实力更是比崇祯年间的大明弱小更多,当面他们满人敢在关外年年大明,要面对比大明弱小得多的波斯帝国更不在话下。

    多尔衮还从浩罕人的口中得知,布拉哈汗国就有一片地方紧靠波斯帝国。

    多尔衮沉思,他决定用当前占据的浩罕汗国的草原跟布拉哈汗国换取那块紧靠波斯帝国的草原,他有自信,布拉哈汗王一定不会反对的。

    待大清在紧靠波斯帝国的那片草原安家完毕,到时候再如同当年征服蒙古一般征服布拉哈,进而征服波斯帝国,靠着整个波斯帝国更加壮大大清的时候,若有可能,有一天他会带着满人杀回大明,夺回辽东满洲祖地,甚是连大明也一并征服了,这个天下,迟早还要是他们大清满人的!

    想到今后的前景,多尔衮神情狂热,恨不得立刻就到波斯帝国边缘安家

第535章 大明中央银行(一)() 
十一月,大明各地学堂基本建好,教师也大量聘请到位。

    朱慈踉下旨次年二月,各地学堂开始招收六岁至十二岁的学生。

    同时,朱慈踉又下旨户部拨款五十万两白银在南京城郊建立百科学院,相当于后世的技校,专门教受百科技能,如医学,刺绣,木工等等,专门招收十三岁至三十岁的学子。

    百科学院同样是免费就读的,不过想要进来学习,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科目考核,朱慈踉让科技院的顶尖工匠们直接担任教师教导。

    消息一出,全大明哗然。

    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般来说,大多数工匠都只会将自己的独门技术传给自己的儿子,就算收徒弟也只会收一两个徒弟,而且大多还会留一手,到真正做不动或者要死了的那一天才会教受出去,华夏数千年来,不知道多少精湛伟大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丧失了。

    百科学院不仅教受百科,更让科技院的顶级工匠们亲自教学,吸引力无疑是极大的,人人都想有一门能够养活一家老小的技术。

    而科技院的工匠,因为已经隶属朝廷,终身享受朝廷的俸禄,加上教受学子也有另一份丰厚的俸禄,如此,大多数科技院的顶级工匠们都没有什么意见。

    百科学院和义务教育学堂有条不絮的开了起来,毫无疑问,它们将会在未来为大明造就无数人才。

    针对大明的改革仍在继续。

    朱慈踉和李岩在御书房连续秘密商议三天,终于决定将开设大明中央银行。

    次日,朱慈踉又召集了其他五位阁臣宣布此事,并且向他们阐述了银行的种种利好,争取他们的支持。

    黄道周等几位阁老一听,瞬间就分辨出这所谓大明中央银行跟市面上的各种钱庄类似,只是更全面。

    银行能在后世横行世界各国,它的魅力无与伦比。

    不管是吸纳存款,积累小为多,为国家汇聚海量金银,还是放贷赚取利息创收,促进商贸繁荣等等,好处连连,所有利益列在一起,没有任何人能不心动。

    “皇上,这与商贾何异?”黄道周吃惊道。

    钱谦益走后,黄道周隐然成了儒家和士大夫的领头羊,所谓士农工商,朱慈踉虽然废除了,但黄道周等人毕竟活了大半辈子了,骨子里还是无法剔除那样的观念。

    在他们的认知里,钱庄就是商贾才会开设的,属于经商的一种,而大明朝廷自身竟然去做与商贾无异的事情,这有损大明朝廷的威严了,黄道周等人很难以接受。

    “皇上,大明中央银行的前景可见,利国利民,臣李岩万分赞同此事。”李岩平静的说道。

    黄道周等人不由得侧目,他们早就知道李岩在御书房和朱慈踉密谋三天,看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所以李岩这个时候站出来同意,倒不令他们奇怪。

    李岩是首辅,他的份量无疑是极重的。

    “刘宗周,你是户部尚书,你怎么认为?”朱慈踉看向刘宗周。

    刘宗周一直在犹豫,朱慈踉发现了刘宗周这样的状态,知道刘宗周有八成几率可以争取。

    面对朱慈踉的问话,刘宗周很快就回过神来,不过他没有立刻同意,而是提出疑问。

    “皇上,大明中央银行与户部挂钩,几乎就相当于与国库挂钩,而市面上的钱庄都经常出现因为假钞事件导致钱庄破产,如此大明中央银行该如何防止假钞出现。”

    既然要开设银行,就必然要有银票发行,相当于存单,这一点如何保证不被心起贪念者仿制假钞而导致银行损失巨大的事情必然要防范。

    朱慈踉取出一张印有跟后世人民币样式很像的纸币出来,只见纸币上印有一百元大明中央银行,零0000000001等字样,以及正反面的一些精美花纹,皇宫图案。除了图案等不同外,这种纸币几乎就和后世的样式一模一样了,不过纸币上面的人头像,朱慈踉换成了华夏民族的图腾五爪金龙像。

    一百元是币额,零0000000001是币纸编号,每一种币额每一张都只有一个编号,还有水印法。

    华夏民族的智慧是无限的,水印法不仅是后世的专利,事实上水印之法在大明之前便有钱庄发明出来了,当前的大明市面上的各种钱庄早就大量采用了水印之法来防伪,当时,朱慈踉得知此事的时候还极为吃惊,最后毫不犹豫的在银行的纸币上用上水印法。

    朱慈踉将这张百元纸币给六位阁臣传看过后,还让太监端了一碗水进来,将纸币放进了水里面,证明这张纸币是可以防水的。

    这样高超的技术,加上编号,暗记等等,任何人想仿制都是极难的。

    “另外,朕还会传下圣旨,严禁任何人仿制或者试图仿制这种钱币,一经发现,杀无赦!”

    任何时候,假冒钱币的事情都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必须以严刑震慑,姑息不得,只有安全上有了保证,才能令人安心使用。

    “如此,臣没有异议!”刘宗周赞同的说道。

    银行背后所带来的庞大利好是无疑的,可以为国库带来大量的收入,而且通过银行,各地出现天灾**需要朝廷拨款,或者边境爆发战事,朝廷便不需要通过人力运输将重量极重的金银运到目的地,只需要在当地的银行直接取用便可,如此省时省力,还节省损耗。

    历来,金银的运输往往需要调派大军,一般百万两银子的运输都要出动两三千以上的大军跟随,防止一路上的山贼洗劫,往往运到目的地的时候,大军一路的粮草都需要花费极多。

    刘宗周一开口同意,立刻引起了黄道周等人的不满。

    如今已经有了李岩这个首辅和刘宗周这个户部尚书的赞同,加上朱慈踉这个皇帝,已经压过了反对的黄道周四人,可以说就算黄道周等四人坚持反对,朱慈踉也可以强行推进。

    既然明知无法反对,黄道周等人也不希望跟朱慈踉这个皇帝闹得太僵,所以他们最后也只能不甘不愿的点头同意。

    皇帝和内阁六位阁老的同意,事情几乎就算是确定下来了。

    次日,朱慈踉便在朝堂上宣布了此事,同时大明日报广报天下

第536章 大明中央银行(二)() 
朝廷要建立大明中央银行的消息一传出去,最关注的无疑便是各地商贾和钱庄了。

    不同于普通老百姓的只是稀奇,各地商贾无不在观望,各地钱庄则有些有些恐慌,毕竟朝廷即将开设的这所谓大明中央银行,实则跟他们的钱庄差不多,他们很担忧朝廷会不会禁止他们再开设钱庄,就算朝廷不禁止他们开设钱庄,但他们也担忧自己的钱庄会不会被朝廷挤垮,毕竟他们再怎么也无法和大明朝廷抗衡。

    无论百姓们是什么反应,大明中央银行都会很快建立起来。

    先期,朱慈踉打算先在各省省府以上的地方开设银行,共十九处,待渐渐稳定之后,再拓展到各个县城去。

    银行是存放金钱的地方,无疑会有大量金钱在其中,这无疑吸引一些亡命之徒的惦记,为了银行的安全着想,朱慈踉召集科技院相关方面高级工匠,共同设计各地银行的建造方案,以防抢,防盗,防火等一系列安全为主,同时,银行还会就近各省府的警察署旁边建立,由警察署时时照看。

    绘制建造图纸的同时,朱慈踉也开始派出锦衣卫在各地留意名声好的掌柜,准备以朝廷的名义招募他们为银行的管理人员,并且招收银行职员,在南京统一培训。

    半个月后,银行建造方案的图纸出炉,朱慈踉立刻下旨各省府按照图纸建造银行。

    两个月后,各省府的十九处银行建设完毕,所需的银行管理人员和职员也基本培训完成,开始派往十九处中央银行。

    银行行长,朱慈踉让户部尚书刘宗周兼任,待找到合适人选后再重新任命。

    此刻,不仅各地学堂,南京百科学院,十九处银行,全部都在紧急准备开业。

    大明中兴五年很快就在各种筹备中渡过。

    随着皇宫钟声的响起,同时绽放炫丽烟火,迎来了大明中兴六年的到来。

    大明中兴六年正月七日,十九处大明中央银行正式开业。

    大明中央银行以发行各类面额纸币为主,100元,50元,20元,10元,五元,1元。其中100元可以兑换1两银子。而当前的实物金钱是1两银子可兑换一千枚铜钱,也就是说大明中央银行的100元纸币同样可以兑换一千枚铜钱。

    最开始的时候,大明银行将以存款,贷款和发行纸币首要。

    特别是发行纸币,大明本就有着银票的存在,所以大明中央银行的纸币倒也不是那么令人抵触,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百姓都还在观望,不敢冒然去存钱或者若换纸币。

    为了让百姓更快的接受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纸币,朱慈踉直接下令今后官员和士兵的俸禄和军饷将以纸币结算。

    正月月末,各级官员和士兵收到了朝廷第一次使用大明中央银行纸币结算的俸禄和军饷。

    大明中央银行有朱慈踉这个皇帝亲自出面作保,又背靠国库,信誉方面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日,一名五十多岁的老妇拿着在第五军当排长的儿子寄回来八张一百元纸币来到位于南京的大明中央银行兑换银两实物。

    银行的装修极为大气,老妇从第一步走进来开始就一脸惊奇。

    “老太太,您有什么业务需要办理?”一名二十多岁的银行工作人员微笑着向老妇问道。

    “哦,我来兑换银子。”老妇说着,手有些发颤的从怀中取出八张崭新的百元面额精美纸币。

    见此老妇是来办理业务的,不管是什么业务,银行的工作人员都笑着更加温和了。

    “老太太,您这边请!”这名银行工作人员立刻将老妇引领到柜台处。

    柜台处是从大块厚实的透明玻璃格挡,中间开有洞口,能够进出业务的单据。

    由于大块投明玻璃早就研发出来了,玻璃厂也在去年建了起来,市面上已经有各种玻璃制品贩卖,所以出于一定的需要,银行方面的建设,许多地方都用上了这种大块的玻璃。

    柜台内,有另外的银行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