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明1644-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方的朋友来自何方?”让人大吃一惊的是,这名蛮族高层一开口竟然说的是汉话,虽然并不怎么纯正,至少明军士兵大半都能听得懂。

    张团长和王团长对视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喜色。不管这名蛮族高层是怎么学会汉话的,这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喜事,这代表他们有了向蛮人沟通的渠道。

    张团长走向那名蛮族高层。

    两人一番述说过后,张团长得知这名蛮人高层竟然就是蛮族首领,对于张团长大明军队将领的身份,这名满族首领也颇为惊奇。

    此时,张团长离其他蛮族人已经很近了,他能看到不少蛮人对他露出愤怒的神情。

    不难理解,毕竟刚才明军士兵一通开火,瞬间打死打伤了他们近三百人,其中不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们自然对于杀死他们族人的外来者敌视。

    不过没关系,张团长并不在意,手握强大的实力,他试图和蛮人商议,蛮人屈服也就罢了,若是反抗到底,他也不介意就地灭了这些蛮人。

    蛮人首领像是洞悉了张团长的心思,心里微微惊骇,对着身后的蛮人一通大喊,那些蛮人虽然脸上依旧愤怒,但并没有违抗蛮族首领的命令,向后退开了几十米的距离。

    张团长暗暗点了点头,心道有戏。

    随即,张团长和蛮族首领就地洽谈了起来。

    张团长承诺只要北海道并入大明,大明将免费运送足够岛上所有蛮族人吃半年的粮食,并且承诺将会派人上岛教受所有蛮族学习大明文字和语言,后面还有许多优惠,任何一条对蛮族而言都充满诱惑。

    听完张团长的承诺,又看了看张团长身后的七千明军,这名蛮族首领仅仅片刻便有了决定,完全同意张团长的提议,自愿带着岛上的蛮人并入大明。

    这一刻,张团长欣慰的笑了,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解决了岛上的事,有了蛮族首领的辅助,加上明军强大实力的震慑,岛上的蛮族很快就全部臣服了。

    经过一番了解,张团长还得知,原来这名蛮族首领的祖上是数十年前为了躲避满清带来的战乱,从辽东逃到北海道的汉人,由于教受岛上蛮人耕种和许多打猎的技巧,被岛上的原蛮族首领看重,老首领无子,死后将首领之位传给了眼前的蛮族首领,这名蛮族首领还有一个汉名叫赵举。

    随后,张团长等七千明军在北海道驻扎了下来,为了笼络岛上的蛮族,张团长命令将携带的粮食当场拨了一半给岛上的蛮族。

    蛮族大多靠打猎为生,夏秋还好,现在冬天正是他们缺粮的时候,张团长的举动几乎瞬间化解了双方第一次接触时明军杀伤近三百蛮人的仇恨。

    化解了仇恨,岛上的蛮族对明军的敌视更少了,假以时日,完全接受大明,同化成大明的一分子不成问题

第638章 琉球王国政变() 
在明军登陆占领北海道的同时,阎应元也下令本州岛上的明军开始清洗本州岛,所有十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强行俘虏,敢反抗者全部就地格杀。

    血腥再次弥漫整个本州岛,失去了青年精锐的倭寇根本没有能力抵抗,只能任由明军肆虐。

    这或许看上去有些残忍,不过朱慈踉无法容忍倭国畸形的文化。

    为什么说是畸形文化,倭国文化起源于盛唐,当年鉴真东渡,首先带去了一批文化,而后倭国天皇又专门派了人前来学习盛唐文化。

    原本倭国若是真正完全沿袭盛唐文化的话,并无不妥,只不过很可惜,倭国最终只学了盛唐文化的皮毛,不仅画蛇添足的在汉字当中加入了倭国奇形怪状的文字,还改了汉字的读音,服饰,礼仪均有很大的改动。

    盛唐文化堪称辉煌,可惜被倭国学了个四不像,一点精髓都没能学到,又以此发展至今,发展了一千年,终于慢慢变得畸形,很多地方已经跟华夏文明背道而驰,许多礼仪和习俗变得庸俗变态而且肮脏,这样畸形的文化不是朱慈踉能够容忍的,必须消灭。

    仅仅只抓十岁以上的倭国男子,已经是朱慈踉极为仁慈的表现了。

    没有倭国成年男子和老年男子的时时教化和影响,那些留下来的十岁以下的倭国孩童才有能完全改变的可能,最终从根源上消灭那些畸形文化,让倭国顺利融入大明。

    被抓走所有十岁以上的男子后,加上战乱导致的锐减,倭国人口一下子从原本的七百多万锐减到现在的不到三百万,损失过半,而且八成以上是女子。

    朱慈踉准备移民一百万至倭国,并且大规模建立学堂,教受倭国孩童汉文化,加速同化倭国。

    早在决定四方拓土的时候,朱慈踉便有意识的培养的大量识文断字的读书人,每当大明军队征服一块土地,朱慈踉便会高薪征召一些读书人前往任教。

    倭国没有任何抵抗力的任由改造,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用不了多久便会被完全同化。

    十二月七日,倭国女王和倭国公主等十一人被押送到南京。

    朱慈踉接见了他们。

    说实话,朱慈踉对倭寇并没有任何好感,反而隐隐有一股恨意,不过对于女子之身的倭国女王和倭国公主,他到没有多少恶感。他始终认为,有罪的是倭国男子,倭国女子并没有多少过错,只不过因为她们生在倭国罢了。

    我朱慈踉挥了挥手,让人将倭国女王和倭国公主带下去。

    依照华夏王朝的传统,对于被俘的外邦国王,大明朝廷会妥善安置,哪怕囚禁也至少能保证她们一生衣食无忧。

    鉴于倭国女王识时务,被俘后很配合的下令倭国上下投降,为大明彻底扫平倭国做出了贡献,朱慈踉下旨册封倭国女王为静安夫人,侯爵,永世居住于南京。

    倭国女王虽然仇恨大明,不过也清楚自己无法反抗,谢恩之后便退了下去,做为倭国女王,能够在倭国灭亡后还能保住性命,有安定的生活,已经是她们的幸运了。

    倭国女王并不知道倭国当前的情况,若是知道倭国十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大明强行俘虏,押送来大明境内做苦力,或许她就不会这么安静了。

    在大明逐渐着手同化倭国的时候,琉球王国也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轰”

    “杀啊”

    琉球王国的王宫大门被撞开,三千琉球士兵在琉球大将军武宁的率领下杀入琉球国王宫。

    一场杀戮展开,王宫内大量侍女被杀死。

    “世子在那里,杀啊”一名将领指着一个方向一名身穿紫袍的青年男子大吼。

    上千琉球士兵朝那个地方冲了过去。

    大明中兴七年十二月六日夜,琉球王国大将军武宁发动政变,率军攻入琉球王宫,杀死琉球王世子,威逼琉球王,一举掌控琉球王**政大权,琉球王国二王子尚志不知所踪。

    琉球王国大将军武宁政变对于琉球王国来说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对于大明来说也是一件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

    东海是大明舰队的花园,琉球王国所发生的事情以最宽的速度传到东海舰队,而后经东海舰队提督沈景超之口又迅速传到了南京城。

    对于琉球王国发生的政变,朱慈踉只有一个想法,大明的机会来了。

    朱慈踉当即宣召首辅李岩在御书房密议,一直到一个多时辰后,李岩才从御书房内出来。

    当日,朱慈踉下旨全力寻找琉球二王子尚志,同时下旨斥责琉球王国大将军武宁,明确告诉他大明反对琉球王国的政变,让他好自为之。

    琉球王国是一个比台湾岛都要小得多的小岛国,虽然南北距离长,但全部人口加在一起也不过仅仅二十万人口罢了,万余军队,对于大明而言是一个弱得不能够再弱的岛国了。

    原本大明军队要拿下琉球王国的话,那是分分钟的事情,只不过琉球王是永乐皇帝亲封的,琉球王国是大明的藩属国,不同于安南和朝鲜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琉球王国每年都坚持送上贡品,可以说是大明最忠诚的藩属国了,若是没有一定的借口的话,大明想吞并琉球着实不好下口。

    现在好了,琉球突然政变,正合朱慈踉的心意,大明一旦吞并琉球,加上朝鲜和倭国的灭亡,大明便算是统一了东亚,不必在挂怀这个方向,可以将目光放到别处。

    统一东亚势在必行

第639章 统一东亚(一)() 
朱慈踉的旨意很快就传到了琉球王国,对于大明皇帝明确表示反对琉球王国政变的事情,琉球王国上下喜怒各不同。

    琉球国王一方视大将军武宁为叛逆的人自认是兴奋无比,认为得到了大明的支持,大将军武宁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以大将军武宁为首,有野心的人自然是愤怒无比,同时深感惶恐。

    “大将军,大明竟然插手了,此事怕是无法再进行下去了。”武宁的心腹一脸苦悲的对武宁说道。

    武宁也气得一脸铁青,双眼当中明显露出浓浓的不甘。

    “大明凭什么管我们琉球王国的事情,十年,我隐忍了十年,眼看就要成功了,难道就因为大明一句话就要放弃不成?”武宁愤怒的道。

    他跟琉球王室有仇,血海深仇,十年隐忍便是为了推翻琉球王国,推翻尚家,这一刻让他人么能甘心。

    “大将军,大明强大,抗衡只有死路一条了,可惜被二王子尚志逃了,王上只有两个儿子,世子已经死在我们手中,如果当时能够将二王子也杀了,大将军再杀了王上自立为王,到时候大明就算反对或许也会默认,可是现在二王子还活着,大将军自立便失了先机,无法得到大明的认同。”心腹无奈的说道。

    “而且,大明竟然明目张胆的派人伤到寻找二王子,明显要保护二王子,怕是只要找到二王子,大明便会逼大将军还政给王上。”心腹叹息着说道。

    尚家是永乐皇帝亲封了琉球王室,历代琉球国王年年进贡,大明偏袒尚家也无可厚非,心腹很清楚这件事情,所以一开始政变的时候他才力主先杀两位王子再杀琉球国王,这样琉球王室尚家一脉便绝后了,武宁才有机会取而代之。

    当然,在这之前,必须要先得到大明的认可,可是现在他们不仅让二王子尚志给逃了,还引起了大明的不满,明显不会认可武宁。

    其实琉球立国数百年,比大明还要早,历史上发生过的政变不再少数,几乎都成功了,所以武宁这一次也不奇怪。

    “不,我不甘心啊,尚家何德何能,大明为何一定要尚家的人来当这个球球王!尚家与我有深仇大恨,无论如何,就算我自己死,我也要先拉尚家陪葬!”武宁愤恨的咬着牙齿道。

    这场政变源于武宁的仇恨,被恨意左右的人往往是疯狂的,武宁不知道将会做出怎样疯狂的举动。

    或许是太过不将琉球王国的实力放在眼里了,沈景超接到朱慈踉的命令全力寻找琉球二王子尚志后,竟然直接派了东海舰队的人明目张胆的上岛寻找尚志的下落。

    十几名东海舰队的士兵成群结队走在琉球城的街道上,明目张胆的向路过的琉球百姓询问他们可否知道尚志的下落。

    “排长,您说我们这样明目张胆的寻找能找到尚志吗?”一名明军士兵对着领头的海军排长说道。

    这样明目张胆的寻找显得颇为怪异,不仅太过不将琉球大将军武宁放在眼里,也让人怀疑隐匿中的琉球王子尚志是不是真的敢现身。

    “当然能够找到,琉球岛不大,琉球王子就算逃也逃不了多久,他不主动主来投靠我们,便只能被武宁抓住,他没得选择。”那名海军排长自信的说道。

    “可是排长,就算我们能够找到他,可是仅仅凭借我们十几人,似乎也不一定能将他带走吧?”那名士兵又疑惑的问道。

    “谁告诉你我们一定要将他带走的?”说着,这名排长嘴角不由自主的勾起一丝阴险。

    其实,没有人知道的是,朱慈踉虽然下旨全力寻找琉球王子武宁的下落,不过暗地里却另有圣旨,至于圣旨的内容,除了东海舰队提督沈景超,便只有少数几人知道。

    那名士兵呆愣当场,一时无法明白排长的意思。

    他还想询问,不过这名排长罢了罢手,制止了他们继续询问,显然并不像再这上面继续说下去。

    话说在登陆几十名东海舰队的人寻找尚志的同时,琉球大将军武宁同样也在寻找尚志,并且出动的力量更大,几乎瓜地三尺。

    武宁大将军个府。

    登陆的数十名东海舰队的人是由一名连长率领,不过这名连长此刻正在武宁的大将军里和武宁喝茶。

    其实是武宁在东海舰队的人登陆的时候,亲自去迎接,死活拉着东海舰队连长到大将军富商谈天说地,不难看出大将军武宁是为了拖住东海舰队连长,不让登陆的几十名东海舰队的人全力去找尚志,说实在的,武宁也怕大明先找到尚志。

    为了不让自己十年的努力付之东流,武宁也是拼了,虽然不敢将登陆的十几名大明东海舰队的人怎么样,但半逼迫,半威胁的还是将大部分登陆的人暂时牵制在了大将军府。

    武宁有理由相信,大明仅仅只有十几人再寻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他数千人先找到尚志。

    武宁下了死命令,一旦见到二王子尚志,不由分说,直接就地格杀。

    武宁疯狂的认为只要他杀了尚家所有人,再自立为王,大明并不一定会真的问罪与他,就算真的问罪于他,他也不惧,为了今日,他隐忍了十年,哪怕他的野心不成,他也要想办法灭了琉球王室尚家所有人,报仇雪恨。

    其实,武宁的心态正合大明所想,或许正是因为知道武宁得到心态,东海舰队连长才安心的在这里和武宁喝茶。

    明军连长心里冷笑,若不是武宁想做的正合他们的心意,大明又怎么可能仅仅只派几十名登陆琉球,甚至都不曾开口解救被囚禁的琉球国王。

    “武大将军不知道是否对琉球王一职很感兴趣!”明军连长突然对武宁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第640章 第六百三十七 东亚统一(二)() 
明军连长楚连一语激起千层浪,琉球大将军武宁当即瞪大了双眼。

    大明这是什么意思,不是曾明确表示不支持琉球政变只承认琉球王室尚家的吗?可现在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是试探还是什么!

    武宁面色多变,他搞不懂楚连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

    “武大将军为何不说话,这可是一个机会啊,要是错过了”楚连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笑容却有着深长的意味,让人很难猜透他心里的想法。

    “楚连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武宁平静了一下情绪看着楚连问道。

    在没有彻底弄清楚楚连的意思的情况下,武宁并不想透露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但同样的,他也清楚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能获得大明认可的机会,他也无论如何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什么意思?呵呵,意思很明确,武将军不是发动政变掌控了琉球吗?”说道这,楚连颇为自傲的笑了笑才继续说道:“琉球于大明而言,不过是一个小得不能够再小的小国,实力微弱,不过大明毕竟是琉球的宗主国,武将军要是想掌控琉球,没有大明的支持是绝无可能的,武将军以为然否?”

    武宁面色再次一变,的确,琉球下辖虽然岛屿众多,但真正有人居住的地方不多,人口不到二十万,不说跟大明比,就算是跟临近的倭国和朝鲜相比也是一个小得不能够再小的小国,特别是如今大明刚刚攻灭朝鲜和倭国,琉球四方就只剩一个大明了,再加上大明强大的舰队,琉球不可能违抗大明,也没有半点实力违抗大明。

    想到这些,武宁咬了咬牙,神情坚毅的说道:“琉球王尚家这些年**无能,只知道享乐,不顾百姓死活,早已经失去民心,琉球不应该再掌握在他们手中,我取而代之有何不可!”

    见武宁亲口承认,楚连笑了。

    “武将军说的极是,皇上其实也是这个态度,琉球王这些年无所作为,**无能,不顾琉球百姓的死活,皇上也曾听闻,如此琉球王自然不适合再继续掌控琉球了,吴将军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不过”

    “不过什么?还请楚连长言明!”武宁心头一跳,盯着楚连说道。

    楚连双眼微微一眯道:“不过皇上并没有另立琉球王的打算,如今朝鲜和倭国已灭,东海只剩琉球孤悬海外,实属不妥!”

    武宁眼角猛跳,什么叫做不妥,他已经听出楚连的意思了,大明这是想要吞并琉球,将琉球纳入大明直接管辖!

    武宁没有想错,大明确实不希望琉球继续存在,大明要灭琉球很简单,只不过琉球自立国以来,便奉大明为宗主国,年年进贡大明,若是大明直接出兵灭掉琉球的话,未免太说不过去了。

    原本朱慈踉是打算找到琉球王室外逃的二王子尚志,通过尚志实现大明吞并琉球的愿望,不过现在情况变了,大明从武宁身上看到比二王子尚志更加便捷的方法。

    武宁为报仇,同时也有他自己的野心才发动的政变,大明只不过对琉球王有顾忌,毕竟琉球王最初是受永乐皇帝册封的,没有很好的借口,大明不能直接对琉球王动手,但发动政变的武宁就不同了,琉球王室一族若是被武宁灭了个干净,不管武宁是否自立大明都有借口。

    直接通过武宁的手灭掉琉球王室无疑比大明寻找二王子尚志,通过尚志出兵占领琉球在道义上要更说得过去一些。

    这不是虚伪,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暗地里或许无所不用其极,阴暗肮脏,可是表面上还是要有一个道理的,至少不是逼不得已,不能让后世有病垢的理由。

    现在大明直接委派楚连前来找武宁谈判,便是希望能得到武宁的支持,如此以来事情会变得非常简单,甚至大明不用动一兵一卒。

    武宁面色阴沉,脸色铁青,知道了大明的盘算,他不得不愤怒,再怎么说他也是琉球国人,虽说与琉球王尚家有深仇大恨,可不代表他希望琉球就此被吞并灭国。

    “在下劝武将军可要好好想想,大明的意志不可能动摇,也没有人能够阻挡,武将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