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明1644-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波斯皇宫边缘,交战已经持续了一炷香的时间。

    守卫波斯皇宫的波斯大军有一万三千皇宫卫兵和五万逃进皇宫的其他波斯大军组成,共六万三千人,人数并不算少,就算面对二十万清军的围攻,靠着皇宫围墙,他们也应该能够抵挡一时。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波斯皇宫有大量建筑,战马不可能在里面纵横,而多尔衮也不想用满八旗铁骑来当步兵进攻,所以进攻波斯皇宫便有清军波斯旗和仆从骑兵,以及全燧发枪配置的破龙军承担。

    在士气旺盛的波斯旗和仆从骑兵以及破龙军的猛烈进攻下,士气低落的波斯大军很快就丢弃了皇宫围墙,不断向着皇宫深处败退。

    清军节节胜利,势如破竹,直杀得波斯大军血流成河,遗尸满地,照这样的情形,波斯大军绝对不可能再坚持一炷香以上的时间便要全面崩溃。

    阿巴德手持波斯皇帝的权杖快速来到交战最前线,看到大军还在激烈交战,他当即松了一口气,终究让他给赶上了。

    随即不再犹豫,阿巴德挥舞着权杖开始大喊。

    “我是你们的统帅阿巴德,陛下有令,让你们放弃抵抗!”

    “放弃抵抗!” ——

    阿巴德穿梭在波斯大军当中大声呼喊着放弃抵抗的话语。

    还在抵抗中的波斯兵将顿时心神巨震,一个个全都不由自主的看向阿巴德,在他们看到阿巴德手中的权杖的时候,他们不得不相信阿巴德的言语,陛下让他们放弃抵抗!

    陛下都不抵抗了,他们还有什么必要为了帝国继续和敌军拼杀。

    当即,不管是忠于波斯帝国的还是没多少忠诚的波斯将士都绝望的放弃了抵抗,一个个扔掉手中的兵器,任由清军大规模冲入进来将他们俘虏。

    清军成批成批的俘虏波斯士兵,而阿巴德,他很快就被带到了多尔衮的面前。

    “尊敬的王者,这是波斯帝国的权杖,现在献于您,他将在您的手中,代表真主继续领导这片土地上真主的子民们!”阿巴德一脸臣服的拜倒在多尔衮面前。

    多尔衮平静的接过权杖,不过却没怎么看阿巴德。

    虽然说阿巴德的投降之举,让大清军队少不少的损失,轻而易举的攻占波斯皇宫,但阿巴德最后关头出卖波斯皇帝却是事实,或许是受汉家文化影响,对于这种一次不忠诚的人,多尔衮或许会用,但绝对不会重用。

    阿巴德不知道多尔衮的想法,只觉得眼前这个王者比波斯皇帝强太多了,怪不得能够君临这片大地,阿巴德算是真正臣服了。

    不一会,波斯皇帝和拉菲亚皇后被带到了多尔衮的面前。

    面对多尔衮,已经知道自己身为阶下囚的波斯皇弟选择了沉默,倒是和他一起被带来的拉菲亚皇后好奇的偷偷打量多尔衮,拉菲亚皇后已经认定多尔衮就是今后的王者,现在她也已经放弃了无能的波斯皇帝,为了将来重新过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拉菲亚皇后决定一定要想办法成为多尔衮的女人。

    多尔衮一眼便看出了拉菲亚皇后的心思,心里不屑的冷笑了一声,他承认拉菲亚皇后很美,几乎不下于倾国倾城的陈圆圆,确实有祸国殃民的姿色,也难过波斯皇帝会被她迷得团团转。

    但很可惜,陈圆圆当初没能让多尔衮心动,拉菲亚皇后此刻自然也不可能让多尔衮心动。

    拉菲亚皇后的偷偷示爱被多尔衮彻底无视。

    此时此刻,攻占了波斯帝国的皇宫,擒获了波斯帝国皇帝,波斯帝国等同于灭亡。多尔衮没有精力理会任何人的心思,因为波斯帝国西部还有另一场大战在等着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十八万大军,那还将是一场不亚于伊斯法罕之战的决战。 ——

第697章 满人与奥斯曼的首次接触() 
彻底攻占波斯帝国都城伊斯法罕,擒获波斯帝国皇帝后,多尔衮很快逼迫波斯皇帝写下投降诏书,并下令各个波斯城池归降大清帝国。

    或许知道大势已去,波斯帝国皇帝没有选择反抗,很快按照多尔衮的要求写下诏书,命令所有波斯城池投降。

    不只如此,伊斯法罕最大的清真寺也释放善意,呼吁所有波斯人停止抵抗,接受大清帝国的统治。

    对于清真寺的善意,多尔衮极为满意,为此还特地换上了一身清真服装去清真寺转了一圈,和那些清真寺的长老洽谈长达两个时辰,谁也不知道他们最终说了什么,但双方都非常满意。

    而后,多尔衮没有留下来慢慢等待接收那些波斯帝国的城池,而是留下近两万军队波斯旗步兵和五千八旗铁骑看守伊斯法罕后,便带着另外的十六万四千主力大军直奔波斯帝国西部,去阻挡奥斯曼帝国的大军。

    时至今日,奥斯曼帝国已经连续攻下波斯帝国几乎整个西部数十座城池,近三分之一波斯帝国的领土,如此猖狂,岂是多尔衮能够忍耐的。

    灭了波斯帝国,多尔衮已经将波斯帝国的所有领土都视为大清帝国的领土,奥斯曼帝国也不能够染指,想要打退奥斯曼帝国,给奥斯曼帝国一个血的教训,唯有一场血战!

    “驾!驾!”

    “轰隆隆——”尘烟弥漫,金戈铁马。

    为了速度,多尔衮留下了所有波斯旗步卒,破龙军虽然也算是步卒,但因为全都是由满人组成,所以也配备了战马,也是能够跟随快速行军的,所以算起来多尔衮此刻的十六万多大军可以说全都是铁骑。

    大约近五万满八旗,近十万仆从骑兵,一万五千破龙军。

    经过一整日的奔驰,多尔衮等十六万余清军终于杀到了西部,直接进入奥斯曼帝国大军占领区当中。

    “报——”

    “奥斯曼帝国大军已在前方十五里列阵等待!”有前方的斥候传回来消息。

    这些年,不仅满人在波斯境内发展了情报网,奥斯曼帝国更早便发展了,可以说清军才刚刚攻进伊斯法罕便有人快速将消息传给了盖特伊维奇。

    而盖特伊维奇第一时间便毫不犹豫的下令大军停止攻城略地,汇聚到了一起,因为他很清楚只有打败了清军他才有可能将攻占的地方巩固,甚至继续攻占更多的地方。

    盖特伊维奇只留下了不到一万人守卫攻下来的三十几个城池,平均每个城池仅仅二百人左右的样子,剩下的十七万大军则与他一同迎击杀来的清军。

    这是一片平坦的旱沙之地,极为适合决战!

    地平线一端,尘烟四起,两白旗领头,最先出现在盖特伊维奇的视线中,紧接着,其他八旗铁骑和仆从骑兵等也陆续冲了出来。

    以满八旗为首,在距离奥斯曼帝国大军五百余米外勒住战马组列阵势。

    一万五千破龙军也整齐下马,组列步兵阵和卸装带来的大炮,一切都有条不紊,丝毫没有混乱的感觉。

    “清军当真为一支精锐劲旅,怪不得能够灭亡波斯帝国!”盖特伊维奇看着军容严谨,士气高昂的清军感叹道。

    十七万对十六万多,双方只相差几千人,相对于十几万大军而言,这点人数上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感叹清军的强大,但盖特伊维奇依旧有极大的把握击败清军,毕竟清军连续征战,人困马乏,灭亡波斯帝国的过程中死伤近十万,而他麾下的帝国大军几乎是帝国最精锐的一支大军,身经百战,以逸待劳,先天上占有优势。

    十六万余清军虽然大部分都是骑兵,骑兵做为冷兵器战争之王,有一定的优势。但奥斯曼大军同样有四万骑兵,四万配备精良铁盾的步军,五千火绳枪营,就算其他八万五千普通步军也全部都有铠甲,当真无比精锐。

    “奥斯曼帝国大军竟然这样精锐!”当看到奥斯曼帝国的十七万大军装备竟然这般精良,多尔衮也忍不住眼角一抖,极为吃惊,脸色瞬间阴沉了下去。要知道,在他的认知当中,奥斯曼帝国可是一个绝对强于波斯帝国的国度,虽然他敢肯定,这支大军八成是奥斯曼最精锐的大军,可是足以让他在奥斯曼帝国身上感觉到无比的压力。

    多尔衮料想得不错,眼前这支奥斯曼大军确实就是奥斯曼帝国最精锐的一支大军,这支大军不仅西压欧洲各国,六年前巴格达之战正是这支大军毁灭了同样是波斯帝国最精锐的一支大军,这是奥斯曼帝国的王牌,由此可见,奥斯曼帝国皇帝为了攻占波斯领土下了多大的本钱。

    虽然感觉到不小的压力,但事已至此,两军对峙,容不得丝毫退缩,奥斯曼大军确实强大,可是多尔衮心中的信念也没有受到打击,八旗在他眼中任何时候都是最精锐的。

    两个国度,两个民族,奥斯曼人是当初被唐朝击败不得不西迁到中东的突撅人,而满人同样是被大明击败不得不西迁到此的民族,两个民族有着共同的来历,而今,两个民族第一次接触便是一场大战的爆发,究竟谁胜谁负,要决战之后才能明了。

    “锵!”盖特伊维奇拔出长剑前指。

    “进攻!”

    随着盖特伊维奇一声令下,四十几门奥斯曼大炮一齐开炮。

    “轰轰轰——”奥斯曼大军携带的都是八百斤左右的轻型大炮,最远射程不过六百米,四十几发炮弹大部分都落在了两军阵前的空白之地,炸起大量尘烟。

    战马嘶鸣!四万奥斯曼铁骑率先策马奔驰,向着清军杀了过去,其他奥斯曼大军则没有命令,暂时未动。

    而清军方面,大炮还未准备完毕,然而敌军已经开始进攻,立刻迎战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鳌拜!你带四万八旗铁骑迎战奥斯曼骑兵!”多尔衮也开始沉着下令。

    “喳!”鳌拜领命!

    “杀——”四万满八旗跟随鳌拜一同策马奔驰,迎战同样是四万人的奥斯曼骑兵。

    四万对四万,满八旗是满人最精锐的骑兵,是满清的核心统治力量,而四万奥斯曼骑兵同样是奥斯曼帝国倾全力打造的一支精锐骑兵,甚至可以说是奥斯曼帝国唯一的一支骑兵大军,倾注了奥斯曼帝国大量心血,曾与波斯帝国和欧洲各国多次交战,身经百战,战斗力同样强大。

    这无疑是一场精锐骑兵与精锐骑兵间的巅峰对决! ——

第698章 满八旗的精髓() 
轰!

    两支精锐骑兵撞在了一起,同样的人数,同样全都身披铠甲,究竟是满八旗厉害还是奥斯曼铁骑厉害。

    “嗤!嗤!嗤——”

    双方骑兵不断交战,血染黄沙,每时每刻都有双方的士兵倒下。

    而不管是奥斯曼大军统帅盖特伊维奇还是清军统帅多尔衮都没有另外派出大军,他们无疑都有同样的目的,那就是要看一看双方谁的骑兵更厉害一些,以此来估算正常大战可能的胜负。

    盖特伊维奇面无表情,神情冷漠,心无波澜,双眼一眨不眨的盯着双方铁骑交战的战场。

    多尔衮则面色颇为轻松,嘴角有一丝微微冷笑,显而易见,多尔衮在信心上似乎比盖特伊维奇更加强大,似乎多尔衮从一开始就坚信满八旗不会输。

    双方都有自信,盖特伊维奇的自信来源于奥斯曼铁骑成军百年以来,无数次和欧洲各国联军交战以及无数次和波斯帝国交战,虽有不少败绩,甚至曾经被打散过,可是他创造的辉煌胜利更多,曾一度名震万里,威压欧洲各国和波斯帝国。

    多尔衮的自信来源于数十年前努尔哈赤起兵反明,满八旗建立之初开始。成军之初仅有八幅铠甲,四万骑兵,可是与明军交战,与蒙古人交战,与准格尔人交战,与朝鲜交战。满八旗以连续数次击败明军,强占大明建州部而建立满洲,直至建立后金,建立大清王朝。曾五千人臣服朝鲜王国,曾五万人臣服蒙古诸部,更连年与大明交战,打得大明在崇祯皇帝时期内外交困,连连战败,建立数千里大清王朝。更曾趁吴三桂打开山海关,一举杀入关内,一个多月时间击败李自成百万精锐,攻占汉人半壁江山,一度有灭亡大明的势头。如若不是大明中兴,或许满人已经在汉人的万里江山上建立万里大清王朝。

    满八旗可以说数十年来征战过百次,最多是被明军击退,但从未真正战败过,以至于满八旗靠着这些战绩,一度号称天下第一骑兵,纵横关外蒙古等地,横霸万里,天下无敌!

    满八旗唯一的两次战败是败在大明突然中兴,败在大明锐精锐应龙军脚下,一次是第一次大举南下在徐州被以应龙军为主的明军击败,一次则是大明北伐,在燕砀山与大明决战的惨败,由此才有满人举族西迁之始。

    虽然满八旗曾被明军两度彻底击败,可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满八旗不是败在同等情况下的大战,而是败在大明的利枪利炮手中。

    毕竟,满八旗数十年打出来的天下第一骑兵的名号不是浪得虚名的,他们曾经成功了,他们曾经能够取得那样的战绩,终归有一定的理由在里面,哪怕任何人在如何否认,有些东西,既然是事实,由不得承认与不承认。

    此时此刻,是满八旗西迁以来首次遇到或许能够和他们势均力敌的劲旅,然而大战终归要分出一方胜败。当然,多尔衮和盖特伊维奇要的胜败也并非是花大量的时间彻底战到最后,而是要分出一种势头。

    战场上激烈交战,钢刀与钢枪的碰撞擦出大量火花。

    奥斯曼骑兵统一用的是银色钢枪,而满八旗则全部用钢刀。

    以八旗各个旗主为首的满八旗骑兵组成各个犄角阵势横冲直撞,这是他们数十年交战经验积累下来的经典拼杀阵势,能够最有效的减少己方的伤亡而最大程度的杀伤敌军。

    奥斯曼骑兵方面,虽然建军超过百年,可是不管是与欧洲各国之间还是沙俄亦或者波斯帝国大都是步兵交战为主,大规模骑兵交战并不多,所以骑兵对骑兵的经验,他们显然不如满八旗,只是组成一个又一个三千人的阵势便于防守和拼杀。

    “噗!”一名满八旗骑兵身体被一名奥斯曼骑兵的钢枪刺穿,然而他并未就此坠马,而是一手握着刺在自己身体里的钢枪,裂开满是鲜血的嘴巴,冲着这名奥斯曼骑兵狰狞一笑,嘴中血丝坠落间奋力一刀砍在奥斯曼骑兵脖子上,最终两人一同坠马,血染战场。

    这样惨烈的一幕不止出现在一处,而是几乎所有满八旗士兵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便会反击,大量奥斯曼骑兵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杀死的。

    平常情况下,满八旗骑兵和奥斯曼骑兵均有铠甲,装备精良,而满人依靠更加勇猛无谓和悍不畏死的精神击杀大量奥斯曼骑兵,总的来说奥斯曼骑兵倒下的数量更多于满八旗。

    满人崛起于白山黑水,满八旗最初全民皆兵也不过四万人,要对抗庞大无比的大明王朝,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悍不畏死便是他们的标榜,也是他们战胜敌军必须具备的精神。

    平常人或许也有真正悍不畏死的时候,比如当年项羽破釜沉舟,逼得楚军上下毫无退路,完全激发楚军悍不畏死的血腥,最终九战九捷,击溃了优势远超他们的秦军,致使秦朝灭亡。

    满八旗的情况跟当年的楚军相差无几,满八旗每一个满人都知道,他们不能败,任何一场大战,他们一旦败了则可能举族灭亡,他们只能以自己的性命为族人搏一个未来,为了整个族群!或许正是这样的精神支撑着满八旗满人始终悍不畏死的根本。

    满八旗的强大是这么来的,满八旗曾经天下第一骑兵的名号也是这么来的。

    这场与奥斯曼骑兵间的对决,奥斯曼骑兵是为了自己的荣誉,为了奥斯曼帝国的荣誉,而满八旗则是为了满八旗的荣誉,内在里更为了举族的存亡,悍不畏死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一炷香的时间,半个时辰的时间,原本四名奥斯曼骑兵可换三名满八旗骑兵,到三名奥斯曼骑兵换两名满八旗骑兵,再到两名奥斯曼骑兵只能换一名满八旗骑兵,奥斯曼骑兵伤亡越发惨重,而满八旗却越战越勇,胜负渐分。

    奥斯曼骑兵已经很明显的开始显露败相。

    这一刻,多尔衮笑了。

    “万岁!万岁!大清无敌!”

    “大清无敌!” ——

    多尔衮周身,清军士兵大声呼喊,仆从骑兵呼喊,同样全部由满人组成的破龙军更加呼喊,一些破龙军满人老兵举着手中的燧发枪呼喊间,老泪纵横,当年他也是满八旗中的一员,而今拖着老年残躯成为破龙军的一员,虽然没有足够的力气钢刀杀敌了,可是靠着手中的燧发枪,他依旧能为族群争一个明天。

    清军士气大胜,而奥斯曼大军方面,士气明显受到打击,盖特伊维奇一张脸都黑了,愤怒的同时也极度震惊,他无论如何也没有预料到,满人的满八旗竟然这样厉害,战斗这样强大,同样的数量,帝国精锐铁骑根本不敌。

    “哼!大战远还未结束,胜利最终一定会是我奥斯曼帝国的!”盖特伊维奇怒吼着,手中长剑挥舞。

    “全军进攻!” ——

    (别怪我把满八旗写得那么强大,毕竟历史上不管什么原因他们确实成功过,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当前他们也是华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别太过分了!写到最后,他们还会哪里来回哪里去,大家有意见可以直接骂我!)——

第699章 鏖战() 
盖特伊维奇一声令下,另外的十余万奥斯曼大军全军进攻。

    “杀——”

    四万精锐铁盾军团在前,五千火枪营在中,八万帝国军团在后,为了自己的安全,盖特伊维奇独留五千人在后军保护自己。

    满人方面,多尔衮同样下令己方的大军迎战正踏着浩荡军阵缓缓杀过来的奥斯曼大军。

    “众将听令!六万骑兵迎战奥斯曼铁盾军团,剩下的三万七千骑兵和五千八旗铁骑以及一万两千破龙军迎战八万奥斯曼军团和五千奥斯曼火枪营!”多尔衮冷静的快速做出安排。

    “喳!”清军将领各自领命。

    “杀——”战马冲锋,清军各军遵从多尔衮的命令也冲杀了出去。

    随着清军大军冲杀,多尔衮身边只剩下三千正白旗骑兵和三千破龙军操持炮营。

    做为大军主帅,没有到最危急的时候,多尔衮根本不需要身先士卒的冲锋。

    双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