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明1644-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人调集到足够的兵力赶到十三州平叛的时候,因为过去了太久了,十三州的反叛势力已经发展太大了,最终因为反应慢,英国人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十三州独立。

    比如就拿澳大利亚来说吧,这么大一片大陆,一旦大明全力开发,大量移民的话,几十年后,当上面的人口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会形成自己的势力,而因为过于远离中原,联系一次都要很久,必然容易出事。

    朱慈踉当然知道这一切,事实上在电报和无线电出来之前,太远的领土依旧不可能有效统管的。

    其实真要说起来的话,哪怕大明有铁路的联系,其实按照当前的能力也最多有效控制到马六甲海峡和印尼群岛一带,因为铁路可以修到这些个地方,可是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地方就不行了,太远了。

    不过朱慈踉也有自己的打算,澳大利亚过远,若是拥有自己的势力的话,确实容易升乱。

    可是澳大利亚不会拥有自己的势力,别看这块大陆足够大,可是仅仅只有不到八十万未开化的土著人口罢了,简直可以忽略,要说上面的势力,那就只有阎应元的第四军了,但阎应元区区一个第四军,还不足以反抗整个大明,而且阎应元也不可能反抗大明,所以只要大明不往澳大利亚上面移民大量的人口,澳大利亚上面就生不出什么大的势力,那样就算澳大利亚距离大明足够远,但也不可能有脱离大明掌控的一天。

    “朕知道这样的说法,不过澳大利亚方面,至少在朕之一代,朕可以保证它不可能脱离大明的掌控,而朕之一代,朕也会尽可能的研发出能够在万里之外一息之间联系的办法,到时候能够随意的联系了,便也就能够稳固控制,事实上科技院已经有点眉头了,有一种叫做电报和无线电的东西就能够做到!”朱慈踉说道。

    为了证明自己所说,朱慈踉甚至爆出了电报和无线电这样超前的东西出来。

    “这,这,简直就是荒谬!皇上,这世上怎么可能有能够万里之外一息只见联系的东西,所谓电报,无线电?这些东西,根本闻所未闻,这绝不可能!”不说黄道周等二十几个老臣了,就算其他文武百官也不相信啊。

    太超前了,跟神迹一样的描述当然不可能有人相信。

    “不可能吗?”朱慈踉笑道:“铁路和火车出来之前,有谁能够想到,不需要牛马拉动的车子也能跑?你们想不到的事情还多着呢,不过朕向你们承诺,十年之内,朕要你们看到成果,在此之前,朕不会大规模向澳大利亚移民,也不会继续向更远的海外用兵,朕这样的说法,诸位可满意?”

    朱慈踉用自己的承诺来引诱,暂时打消黄道周等人的反对。

    如今,电报和无线电的研发已经在科技院立项了,任何科技,只要有了可行的理论,再经过不断的实验便能够做出来,朱慈踉预计十年的时间,或许足够科技院初步研发出电报,到时候不一定就直接能用,只要有了成果,让人看到前路,相信就没有人再有反对向海外用兵的理由了。

    听到朱慈踉这样的承诺,黄道周等二十几名反对的老臣对视之后,相互点了点头。

    他们不管什么电报和无线电之类的东西是不是真的,他们只关心朱慈踉的承诺,十年之内不会继续向更远的海外用兵,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大明暂时安宁一阵子了。

    “皇上圣明!”黄道周等人妥协的退了回去道。

    既然朱慈踉都承诺了,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他们也担忧说多了,朱慈踉一意孤行,再也不听他们的意见了,那就更不好了。

    看着黄道周等这些老臣退了下去,朱慈踉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过,虽然承诺了这些黄道周等人十年之内不对更远的海外用兵,可是朱慈踉可没有说十年之内大明不继续对外开疆拓土。大明不向更远的海外用兵,但是北部的沙俄,西北部的哥萨克汗国,还有满清等等都是大明可以继续开疆拓土的地方,而且大明本来就需要数年时间来消化缅甸等东南四国和吕宋岛等地,等大明完全消化这些地方和解决周边的问题,恐怕十年都不够的,所以朱慈踉其实承诺与不承诺区别并不大。

    黄道周等老臣们以为朱慈踉妥协了,可是他们若是知道朱慈踉心里的盘算,不知道会不会直接吐血。

    但不管这些,接下来大明首要的还是要先消化了缅甸等东南四国的领土。

    随即,朱慈踉又和群臣商议起改造和同化缅甸等东南四国和吕宋岛的事情——

第807章 英西荷三国来使() 
缅甸等东南四国总共有约九百多万人口。

    首先是义务教育学堂和道教以及女娲神殿的进入,不仅要同化他们的语言文字,更要同化他们的思想。

    语言和文字方面,毫无疑问,每一个达到年龄阶段的孩子都要义务进入学堂学习汉字和汉语,当然,学堂只是针对孩童的,对于成人,大明朝廷同样要求他们学习,不过,不是直接强迫性的。

    大明的制度相对于当初的缅甸等东南四国来说无疑是绝对优越的。

    就拿缅甸来说吧,以前缅甸王朝时期,因为要争夺和维持其东南霸主的地位,缅甸常年拥有三十万以上的军队,缅甸才多少人口,竟然要养三十万以上的军队,再加上王室和官员的开销,以至于以前缅甸的田税高达五成,也就是每一亩田的收入,缅甸百姓只能拿到五成,剩下的五成必须交给缅甸朝廷,这还只是缅甸朝廷自己的定税率,朝廷的税都这样高了,那么那些地主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就更高,普遍高达八成,甚至九成多。

    暹罗国和真殿国的情况跟缅甸差不多,南掌国稍微好一些,但也极高。

    虽然说四国都处于水田可以一年三熟,并且水源充沛,极少有旱灾的地方,可是这么高的税率,四国的普通百姓也就只能勉强温饱,这还是流血流汗,极度辛苦才可以的,稍微懒一点点,一家人都要可能被饿死。

    可想而知四国百姓以前被压榨到什么程度。

    相比较于四国,大明当前的税率已经低至三十税一,也就是说一亩田的收入,只需要交三十分之一给朝廷,而且地主土地的租赁价格也被严格限制在两成以下,大明这样的赋税制度,无疑令四国普通百姓极为眼红。

    朱慈踉定下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以每个家庭为例,家里人人都会说汉话的,则按照大明内地的低赋税缴税,反之就仍旧按照以前四国旧王朝的高税收税。

    朱慈踉要在四国百姓当中形成一个对比,全家人都会说汉话的,每年只交相比较以前几乎忽略不计的赋税,生活轻松而且幸福,而反之,则继续高税,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有了对比,才会有动力,实实在在的利益和优惠在眼前,四国百姓想不努力学习汉语和汉字都不成了。

    大明既然已经攻灭了四国,四国的百姓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将大明当成自己的朝廷来对待。

    当今天下,民族主义还不那么深厚,王朝更替更是常事,普通百姓根本不关心谁统治他们,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比以前难过了,至于民族语言什么的,同样也不那么坚定,特别是大明还是一千多年公认的上邦王朝,潜意识里四国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认为大明的月亮比较圆,所以对学习汉语和汉字他们其实并不怎么抵触,甚至大部分人还非常乐意。

    语言和文字同化之后,自然还有思想上的同化。

    ‘洪荒’已经刊印成整本的书籍了,遍布大明各地。

    道家,女娲神殿,以及‘洪荒天书’书籍的进入,便是为了同化四国百姓的思想。

    ‘洪荒’的魅力不言而喻,现在就连大明内地的寺庙都不否认洪荒里所描述的佛教的根源,还有女娲造人等上古经典的典故。

    四国无疑是‘佛’的地盘,相比较中原内地的‘佛’,四国的佛或许对‘洪荒’有些抵触,不太愿意接受‘洪荒’当中对佛跟脚的描述,可是现在这里是大明的天下了,有大明朝廷做为靠山,倒也没有寺庙敢出来真正反对‘洪荒’,最后也只能默认。

    而没有人出来反对,‘洪荒’在四国各阶层百姓当中流传自然也没有丝毫阻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迟,女娲造人,鸿钧道祖,上古六圣等等华夏经典神话传说也会成为四国百姓思想中的共识。

    与‘洪荒天书’书籍流传的同时,四国每个镇以上的地方都开始修建道观和女娲神殿,道观的职责和中原内地一样,宣扬孔子和礼义廉耻等道理,女娲神殿则主持琴棋书画等高雅才艺的教受。

    只有上古神话和礼义廉耻等各方面思想一致了,才能做到思想上的同化,而只有语言,文字,思想完全同化了,四国的百姓才能进化成为大明真正的一员。

    大明在付诸实施,不管是道观还是学堂等方面,都稳步推进,就算有一些阻力,有大明朝廷这般强力的靠山,也不足为惧。

    正在大明稳步推进同化东南四国等新攻占之地的时候,欧洲方面,西班牙和英国也各自接到了吕宋岛和澳大利亚被大明攻占的消息。

    西班牙国王和英国女王震怒,当即决定向大明派遣使者,态度极为严厉!

    荷兰听说了这件事情后,竟然也趁机向大明派去使者,为了更加达到威慑大明的目的,三国使者还特意汇聚在了一起,一同前来大明。

    经过半年的航行,三国使者终于来到了马六甲海峡口海域。

    看着近在眼前的马六甲海峡和印尼群岛,荷兰使者一张脸都有些扭曲了。

    “这里原本应该是我们伟大荷兰的地方,可恶的明国,竟然强行击沉我们伟大荷兰的舰队,驱逐了阿维兰公爵,侵占了这里,该死,该死的!”荷兰使者愤怒的破口大骂道。

    两次被大明击败,台湾岛,印尼群岛的丢失,几乎让荷兰失去了全世界近半的殖民地。原本荷兰很想夺回来的,可是当初上百艘战舰都被大明击沉了,荷兰还在在世界其他地方和英法等国竞争,也就没有敢独自派遣舰队前来。

    不过,虽然隐忍了好几年,可是荷兰人也从未放弃。

    现在好了,大明竟然又招惹了英国和西班牙,相信这已经给整个欧洲都带来了恐慌,至少他们荷兰,英国和西班牙三国一定不会沉默。

    英国使者和西班牙使者的脸色也不好看,他们同样被大明强行侵占了殖民地。

    西班牙人还没有那么愤怒,只是失去了一个吕宋岛罢了,英国人失去的可是整个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自被英国人发现,并且被英国女王宣布成为英国殖民地以来,英国人便知道澳大利亚的庞大,这是一块独自的大陆,英国人一直都看到其中的潜力,澳大利亚的丢失也是整个英国都不允许的。

    “不用着急,很快,我们就能够见到大明皇帝了,相信他一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英国使者双目中闪过锐色说道。

    “对,就是这样!我们三国联合,世界上没有国度是我们的对手!”西班牙使者也说道。

    三国在世界其他地方虽然是竞争者,年年交战,但在这一件事情上是一致,他们都秉承了自己国王或者女王的命令前来,他们代表的是三国尊严! ——

第808章 大海战阴云(一)() 
中兴十年早已经过去了。

    英西荷三国来使的消息,在三国使者到达马六甲的同时,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大明京城南京。

    因为传递消息的同时,三国使者也没有停止航行,所以当南京城的朱慈踉得到消息的时候,三国使者离南京城其实也只剩不到三天的航程了。

    英西来使的事情,在朱慈踉的意料之中,朱慈踉并不意外。倒是荷兰人也来插上一脚,让他有点点意外,但也仅此而已。

    荷兰人的想法不难猜测,几年前被大明两次击败,荷兰必然不服,很想找回场子,可惜就荷兰一国,他们明显没有战胜大明的把握,所以这一次趁着英国人和西班牙人派来使者,他们也就跟着来了,三国都是欧洲排名最靠前的国家之一,三国一起来使,让他们自以为声势浩大,可以压服大明。

    “哼,不用猜,朕也知道三国洋夷打算说什么!”朱慈踉冷笑一声,不屑的说道。

    大明占了他们的殖民地,无非就是来抗议的,或许顺便威胁大明呗,还能有什么。不过这些,都不会放在朱慈踉眼里,他攻占三国殖民地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将三国放在眼里。

    殖民地嘛,又不是他各州各国的传统领土,本来就是他们先侵占土著人的,大抢过来也不过是大明实力更强罢了。

    况且,大明要对外扩张,只关心哪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以及靠近大明,可不会考虑是谁的势力范围,因为大明当前有资格傲世世界。

    “皇上,哪怕知道三国的来意,但礼节上还是不能够怠慢的,免得有损我大明威望。”李岩说道。

    “那是,朕知道这些,不会还没见他们就将他们赶走的,不不必忧心这些,让户部去安排吧!”朱慈踉笑着说道。

    “是,皇上!”李岩领旨道。

    大明做为大国,上邦王朝,虽然整个大明上下都将欧洲各国称之为洋夷,根本不放在眼里,可是既然人家派来了使者,总还是要见一见的,这是基本的礼仪!

    随着朱慈踉的旨意传达下去,户部开始安排英西荷三国来使的事宜——

    大明中兴十一年,五月七日,英西荷三国使者入长江口,准备从长江航道靠岸南京城。

    英西荷三国来使,当然不可能仅仅是三个使者。

    事实上,三国每国都派了两艘战舰护航前来,总共六艘三国战舰,战舰上自然也少不了许多三国的海军士兵。

    近年来,大明商贸日益发达,做为大明内河最重要的水道,长江航道上来往的商船络绎不绝,光是视线内看到的就有数百艘船只,其中还有不少是可以航海的大船。

    三国的使者和六艘战舰上的三国海军士兵都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要知道,荷兰人号称海上马车夫,海上力量堪称最强,整个荷兰的船只加在一起也就一万五千艘,这还是大小所有船只加在一起的缘故,真正能够远洋航海的也就一千余艘。

    而大明方面,长江航道上也就罢了,最多只能算是大明的冰山一角,自从进入马六甲海峡以来,南海海面上便大量出现大明的战舰和商船,三国使者有绝对的理由相信,大明不管是大小船只还是远洋船只都绝对比荷兰人要多得多。

    这个认知无疑让三国使者颇有些压力,不过也就颇有些压力罢了,还不至于让三国使者惧怕和无力。

    在他们觉得,大明或许有很强大的海上力量,可是大明毕竟主要只在地区海域活动,而他们欧洲各国却是在全世界都有殖民地,在全世界的海域竞争。

    大明可能比荷兰人的海上力量还要强大,可是三国若是联合在一起的话,大明八成不是对手。

    想到此,三国使者相互对视了一眼,继续他们神情中的高傲。

    即将到达南京城的时候,有引导的东海舰队战舰上的明军将领喊话了,让三国的六艘战舰停止航行,就地靠岸,而三国的使者将搭乘户部派来的船只靠岸南京城。

    南京城毕竟是大明京师重地,就算有自信三国的六艘战舰不敢在南京城周边乱来,可是大明的威严绝不允许外邦有任何威胁到大明京师安全的力量靠近大明京师。

    “no,no,no,我们的战船不会乱来的,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战船跟随我们在南京城靠岸!”英国使者说道。

    翻译将英国使者的话翻译给船上的户部官员后,户部官员直接冷哼一声说道:“放弃战船,人随我进入南京水域,否则就此离开!”

    大明为威严绝不容许在这种事情上有任何妥协。

    况且,这名户部官员本来就属于那种顽固的儒学者,大明上邦王朝的意识数千年来早已经在大明百姓思想中根深蒂固,欧洲各国在他眼中,最多算是蛮夷,更加不会给面子。

    户部官员的话翻译过去后,加上户部官员的一张臭脸,让三国使者的脸色非常不好看。

    然而,虽然不满意,不过三国使者废了半年多航行到大明,当然不可能就这样回去。

    “ko,我们的战船就在这里停靠!我们跟随你们去你们的京城见你们的皇帝!”英国使者率先妥协道。

    其他三国使者见英国使者先妥协了,也只能妥协,毕竟他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先见到大明皇帝。

    随即,英西荷三国的使者以及一部分三国的士兵换乘户部的船只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终于进入南京水道,在南京城港口靠岸。

    南京城港口是长江航道内最重要的港口,停泊了大量船只,而且港口修有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直通南京城内,连通南京城的道路。

    踏上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三国使者再一次震惊了,一个个瞪大了双眼,满是不可思议。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三国使者不得不真心的感叹了一句,心里的压力无疑更大了些许。

    还好三国使者没有见过大明的火车,否则他们还得再感叹一次。

    从港口,三国使者直接被送往南京城内,距离皇宫不远的驿馆内居住,等待明日面见大明皇帝。

    在等待和休息的过程当中,三国使者是不允许在驿馆以外的地方随意乱走动的,大明刚刚发展起来才不到十年,朱慈踉还希望继续对欧洲各国保持神秘,而且朱慈踉也防着欧洲各国,或许等大明真正遥遥领先的时候,朱慈踉才会放开这些限制——

第809章 大海战阴云(二)() 
对于大明不仅不让他们的战舰停靠南京港,进入南京之后还限制他们的自由,英西荷三国使者是极其不满意的,多次向户部和礼部抗议。

    很可惜,户部和礼部官员压根就视欧洲各国为蛮夷,根本不重视三国使者的抗议,也使得三国使者的抗议没有起到半点效果。

    哎!还是中原王朝上下数千年以来的孤傲思想作怪,哪怕欧洲各国发展得其实已经不差了,甚至对华夏产生极度威胁的苗头了,华夏人民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