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明1644-第3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鳌拜很想下令剩余的三万八旗停止败退回伊斯法罕,转身和追击的明军厮杀。

    刚才明军驻足原地,火力强大,八旗无法突破火力和明军厮杀,可是现在明军胆敢追击,八旗只要调转马头就能跟明军杀在一起,鳌拜有理由相信,八旗或许不能突破明军强大的火力,自己攻到明军近前,可是现在有调转马头就能和明军杀到一起的机会,剩下的三万八旗想要击败不到七千明军,轻而易举。

    然而,鳌拜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有一时冲动的这样做。

    除了因为他左肩和右腿受了伤,无法身先士卒的带领八旗拼杀外,他也清楚八旗因为刚才进攻明军的打击,士气很低,同时时间已经过了,他们四万八旗之所以敢出城进攻这支七千人的明军,只是因为明军主力未到,这支明军冒进,有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歼灭明军罢了。

    可是现在,这个时间已经过了,不说明军主力,就是其他部分明军经过这一段时间,也已经来到了不远,一旦八旗调转马头和追击的明军拼杀,很可能被后续更多的明军反包围,八旗就插翅难逃了。

    四万八旗出城进攻明军失败或许打击很大,可是四万八旗全军覆没的话,打击却就是致命的了,大清已经无法承受那样的损失了。

    “我鳌拜愧对摄政王!”鳌拜心里充满了屈辱,老眼含泪的喃喃了一句。

    眼看着伊斯法罕城越来越近,满八旗骑兵在明军骑兵的追击下快速向伊斯法罕城败逃的同时,士气极为低落,与不久前出城时高昂的士气形成反比。

    满八旗败逃进了伊斯法罕城内。

    “啪!啪!啪——”明军骑兵也追到了伊斯法罕城下,冲在前面的明军骑兵对着最后面的一批满八旗骑兵开枪,瞬间又击毙了二十几名还没有来得及进入伊斯法罕城的满八旗骑兵。

    “哒哒哒——”一名持着轻机枪的明军骑兵在伊斯法罕的城门前三百多米外勒住战马,抱着轻机枪朝着最后十几名还没有冲进伊斯法罕城内的满八旗骑兵扫射。

    “噗!噗!噗——”人仰马翻,又是六名满八旗骑兵被射杀,留在了城外。

    看着伊斯法罕城的城门关闭,黄轩等所有明军将士都勒住了战马,不再继续向前冲锋。

    “呸!狗屁的满八旗,在爷等的追杀下,逃得跟兔子似的,什么玩意!”黄轩在伊斯法罕城下破口大骂,语气中充满了对满八旗的鄙视。

    其他明军骑兵同样如此,一个个冲着伊斯法罕城叫骂,大声嘲笑满八旗的无能和懦弱。

    伊斯法罕城墙上的清军满人将领气得脸色发青。

    “开炮,炸死他们!”这名满人将领愤怒的大吼道。

    “轰轰轰——”顿时,城墙上的清军大炮立刻开炮,多达上百门大炮同时开炮,炮弹落入三四百米外的明军骑兵当中,杀死不少明军骑兵。

    “操!奶奶的,快退!”被清军大炮着突然的轰炸,黄轩自己都差点被炸到,狼狈的带着明军骑兵退到清军大炮的射程之外。

    看着被炸死在城下的几十名士兵,黄轩非常心疼,不由得破口大骂:“该死的,就让你们先嚣张一会,等皇上率领我大军主力一到,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火力!”

    随着鳌拜等满八旗骑兵败入伊斯法罕,黄轩带着麾下明军骑兵追杀到伊斯法罕城下,以意味着明军大军兵临伊斯法罕城下,又一场大战马上来临。

    仅仅半柱香的时间,陆续有明军骑兵杀到伊斯法罕城下,两个时辰后,朱慈踉率领的明军主力也来到了伊斯法罕城下,虽然一路上留下不少明军驻守攻下来的城池,以及在攻城和前两次大战死伤的明军,来到伊斯法罕城下的明军仍旧有多达四十四万之众。

    伊斯法罕城是多尔衮部署的第三道大型防线,又曾是满清原先的国都,意义重大,此次多尔衮部署六十万清军,并亲自坐镇指挥,显然对这道防线寄予厚望!

    只可惜,这道防线知否能如多尔衮期盼的那样,达到大量杀伤明军的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在伊斯法罕大战爆发之前,沙阿鲁真城,鳌拜四万满八旗与黄轩七千明军之战的结果,却首先让多尔衮一口气没上来,喷出一口鲜血——

第1049章 伊斯法罕之战(一)() 
“什么!四万八旗铁骑围攻七千明军,竟然都败了?”多尔衮不敢置信的瞪大了双眼,气得双手都在颤抖,死死的盯着鳌拜。

    他下令鳌拜率领四万八旗出城攻击沙阿鲁真的七千明军,便是自信四万八旗能够在明军主力反应过来之前,很快歼灭这七千明军,扬大清士气,更好的坚守伊斯法罕。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四万八旗竟然败给了七千明军!

    不仅败了,还折损一万,而杀伤的明军最多不过一千,这才是最打击人的!

    怎么可能呢!强大的八旗的表现不可能是这样的!

    八旗主动出击,近六倍的兵力围攻,居然还生了十比一这样悬殊的伤亡比例,这不该是八旗的表现,让对八旗寄予厚望的多尔衮怎么能够接受。

    “奴才该死,有负摄政王的信任!”鳌拜双目无神的跪拜在多尔衮面前,满是颓废,到底是老了,又受了不轻的伤又吃了败仗,已经没有了当年大清第一勇士所表现出来的威势。

    “该死!对!你鳌拜确实是该死!嘭!”多尔衮愤怒的一脚将跪拜在前面的鳌拜踢翻出去。

    鳌拜闷哼了一声,伤上加伤!

    最终,多尔衮还是没有杀了鳌拜,哪怕极度愤怒,但是大清要抵抗明军的进攻,还需要将领来领兵,所以鳌拜现在还不能死。

    四万满八旗出城进攻沙阿鲁真的七千明军,却遭惨败,大大影响了清军的军心,多尔衮心里承受的压力更大了,不得不再次加紧固防,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明军再那么轻而易举的攻下伊斯法罕了——

    伊斯法罕城外,明军四十四万大军全部到来,黑压压的一片,密密麻麻,看得伊斯法罕城墙上的一些清军士兵脸色都有些白。

    明军中军帅账,黄轩向朱慈踉汇报了沙阿鲁真之战的情况。

    “四万满八旗就这么败了?”听到这样的战果,朱慈踉也不由得吃惊了一下。

    要知道,满八旗当年肆虐中原,何等凶悍,如果满八旗还用冷兵器的话,这样的战国朱慈踉绝对不会有半点吃惊,可是满八旗也已经装备了步枪了啊,虽说是仿制的大明第一代步枪,连大明第一代步枪的性能都不如,但到底是步枪,依着满八旗悍不畏死的凶悍,不该是这样的表现啊,最不济也能将伤亡比例控制在一比三左右吧,而不是整整一比十。

    随着黄轩说出战斗的经过,朱慈踉顿时释然了,不再有半点惊讶,反而觉得是理所应当。

    原来满八旗哪怕拿上了仿制步枪,作战方式依旧是和以前一贯的冷兵器冲锋一样,白白浪费了步枪强大的威力,那样骑在战马上的冲锋,在大明强大的火力下,只是明晃晃毫无遮掩的靶子,找死罢了!

    满八旗终究一时无法更改他们喜欢靠着猛烈冲锋击败敌军的习惯,他们还不知道,步枪和机枪出来之后,骑兵便只能做为机动行军,而再也不能做战场冲锋之用了。

    “自当年北伐之战后,满八旗便坠落了,全面落后于时代,至少在大明面前,他们再也没有半点威势可言,只与一般军队无异!”朱慈踉嘲讽的笑道,同时语气中也充满了对大明军队的自信,并且也不再对满八旗有半丝忌惮。

    此次伐清之战,大明已经没有任何不胜的理由,满清必定灭亡!——

    “开炮!”八月十二日,明军正式开启进攻伊斯法罕之战。

    “轰轰轰——”面对六十万清军防守的看似坚固的伊斯法罕防线,明军半点不慌忙,亦如上两场大战那般,有条不紊的先进行炮击,炸塌城墙后,攻入城内。

    明军来到伊斯法罕城下,足足还有两千两百门野战大炮,迫击炮更是过七千门,当然,迫击炮并不参与轰击城墙和城内,迫击炮的作用主要还在于攻入城内的时候。

    不过,两千两百门野战大炮的轰击也已经组后猛烈了,伊斯法罕城一片火海,大量清兵被炸死,一栋栋建筑被炸成废墟。

    “轰!轰!轰!”清军的大炮也在还击。

    用上了新式烈性火药加底火的清军大炮威力不小,虽然精度和射程都比明军大炮差一些,不过到底还有一些还手之力。

    清军大炮射出来的炮弹在明军炮营阵地内炸开,掀翻一些明军大炮,炸死一些明军士兵。

    当然,他们随之迎来的是明军大炮更大规模的报复。

    铺天盖地的炮弹袭来,将清军大炮所在的地方化为一片火海。

    满清虽然几年前获得新式烈性火药技术和底火技术之后,也相对的建造了一批新式大炮,正是这些新式大炮才能够在明军猛烈的炮火下有一定的还手之力,不过清军这样的新式大炮数量太少了,没一会就全部被明军大炮摧毁了。

    剩下的一些落后的仿制神武大炮,短短片刻后,同样也被完全摧毁。

    没有了清军大炮的牵制,明军大炮开始集中火力轰击伊斯法罕的城墙,每一枚炮弹的炸开,都炸飞不少砖石,甚至炸翻一两名清军士兵。

    有一部分明军冲到距离城墙百米左右的地方,架起轻重机枪或者用步枪对着城墙上的清军士兵射击,而为了防止明军直接用炸药炸塌城墙,清军不得不冒着明军猛烈的炮火在城墙上抵抗。

    “哒哒哒——”重机枪吐着火舌,两名城墙上的清军士兵被击中坠下城墙。

    城墙上,清军士兵也朝着明军射箭,或者用步枪,燧枪还击,不时也能打死一两名明军士兵,不过相比较于他们自身的伤亡,打死明军的数量简直不值一提。

    明军的炮火太猛烈了,犹如炼狱火海一般,随着被炸死的清军士兵越来越多,一些胆小的清军士兵双腿在颤,脸色极其苍白,更没有胆量登上被轰击最猛烈的城墙上挨炸。

    “快上去,畏战不前者,杀无赦!”一名督战的满人砍杀两名不敢登上城墙的清军士兵,逼迫其余清军士兵登上城墙坚守。

    伊斯法罕城之战渐渐开始进入最激烈的时候——

    (本章完)

第1050章 伊斯法罕之战(二)() 
虽然有满人血腥督战,逼得波斯旗,印度旗,奥斯曼旗等清军士兵冒着明军猛烈的炮火登上城墙抵抗明军,不过明军的炮火还是太猛烈了,当恐惧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哪怕明知后退会被督战的满人杀死,也会有人控制不住后退,而当一同后退的人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督战的满人也无法阻拦。

    “轰!”一枚炮弹直接将一名城墙上的清军印度旗将领炸得四分五裂。

    临近的清军士兵恐惧得双腿颤。

    “轰!轰!”又是两枚炮弹在不远处的城墙上炸开,炸死几名清军士兵。

    顿时,其他清军士兵再也控制不住心里的恐惧,成群的往城墙下逃去,他们无法继续呆在这犹如血腥炼狱般的城墙上了。

    看着成群的士兵往下逃,督战的满人惊怒。

    “上去,不许退!不许退!”逃在最前面的几名清军士兵被斩杀,不过在这里督战的满人不到十人,有更多的清军士兵闯过了满人的督战,成功逃进了城内。

    更多的人不顾满人的斩杀,闯了过去,甚至于有一名满人被反抗的士兵踹倒在地。

    城外。

    指挥攻城的纪锋通过望远镜现伊斯法罕的城墙突然没有了任何抵抗,似乎上面的所有清军士兵都消失了一般,机不可失,纪锋挥了挥手示意。

    随即,早已准备好的一小队明军骑兵冲向伊斯法罕的城墙,每一名明军骑兵怀里都抱着一捆炸药。冲到城墙下之后,明军士兵跳下战马,将炸药堆放在城墙下,点燃引线之后,又翻身上马,策马离。

    相比较于用大炮轰塌城墙,用炸药来炸,无疑更省时省力。

    如果清军还在城墙上抵抗的话,那么明军几乎不可能顺利的将炸药堆放到城墙下,只能老老实实的用大炮轰击,用昂贵的炮弹来堆,可是现在,清军士兵突然全部逃下了城墙,给了明军可乘之机。

    “轰——”轰的一声巨响,伊斯法罕的城墙被炸出了一个不下二十米宽度的缺口。

    “进攻!”成千上万明军士兵端着步枪,轻机枪,扛着迫击炮,重机枪等从炸开的缺口徒步冲进伊斯法罕城内,开始清剿里面的清军。

    “哒哒哒——”一名明军士兵刚从缺口冲进城内,便用手中的轻机枪对着数十米外的一群清军扫射,杀倒一大片。

    这群清军拿着的都是燧枪,被轻机枪这么一扫,惊惧得连开枪都没有就转身往后溃逃。

    清军六十万大军驻守以伊斯法罕城为核心的伊斯法罕防线,最主要设定的交战区域便是伊斯法罕城,明军杀进城内的同时,源源不断的清军也从伊斯法罕城的后方进入伊斯法罕城内,打算通过城内的建筑和防御与杀进城内的明军进行巷战,大量拖延和消耗明军。

    然而,与前两次穆尔卡拉城之战和亚兹德之战一样,清军大多是冷兵器军,燧枪军和步枪军不过数万,哪怕伊斯法罕防线因为多尔衮亲自指挥,燧枪军和步枪军的数量比较多一些,但也不过十万,多尔衮想通过这样的防线大量消耗明军,几乎不可能。

    使用冷兵器的清军面对明军,是一触即溃,压根起不到半点抵挡的作用。

    使用燧枪的清军躲在一些建筑掩体内,倒是杀伤一些明军,可惜燧枪的上弹度太慢了,而且射程也不足,往往最多一两轮开枪,就会被明军歼灭。

    更多的燧枪清军是打一枪之后溃败,同样无法阻拦明军的进攻。

    倒是那些使用步枪的清军,不仅可以远距离杀伤明军,明军攻到近处,还能向明军仍手榴弹,炸死一些明军。

    “轰!轰!”两枚手榴弹爆炸,将足足五名攻到近前的明军士兵炸翻。

    “啪啪啪——”躲在建筑内的清军士兵趁机再用步枪朝明军开枪,又打死了几名明军士兵。

    “该死的,迫击炮给我炸!”明军连长大怒,下令使用连队配备的迫击炮。

    “哒哒哒——”明军轻重机枪威,将冒头的清军狠狠的压制下去。

    几门迫击炮被搬了上来,瞄准前方清军躲避的建筑和掩体。

    “咚!咚!咚!”几枚迫击炮弹射过去,炸开,清晰可见大群清军士兵被爆炸产生的炽浪和弹片掀飞了出来。

    “杀!”明军士兵趁机端着步枪和轻机枪上前,剿杀残余的清军。

    清军步枪军虽然能靠着建筑和掩体,给明军的进攻造成一些麻烦,但是也仅仅只是一些麻烦罢了,同样不可能阻挡明军的进攻。

    不到半天的时间,明军便推进到了伊斯法罕深处过中央的位置,也就是说伊斯法罕城已经有过一半控制在明军手中了。

    越到后面,进城的明军越多,攻势也越凌厉。

    反观清军方面,越到后面,溃败的人数越多,到了这会,甚至就连清军最核心力量的步枪军也是遇到明军稍稍抵抗便直接溃败。

    而被击溃的冷兵器清军更是多不胜数,粗略估计,不下二十万了。

    清军开始向伊斯法罕的后方溃败。

    “摄政王,明军已经站了伊斯法罕大半区域,很快就能攻占整个伊斯法罕城!”有清军将领从伊斯法罕城退到后方,向这里指挥的多尔衮汇报。

    多尔衮脸色并不好看。

    伊斯法罕防线虽然依托伊斯法罕城建立的,但伊斯法罕城的后方还有许多防御,并且六十万清军,虽然过半都是派进伊斯法罕城之后又被明军击溃出来,不过真正死在明军手中的清军最多十万左右,也就是说,其实多尔衮手中还有五十万清军可以运用。

    然而,伊斯法罕城是最坚固的防御,都败得这样快,依托伊斯法罕城建立的防御远远不如伊斯法罕城,又怎么抵挡得了明军的进攻。

    况且,伊斯法罕城一旦被明军全部攻占,想的就不是怎么继续抵抗明军了,而是怎么保住剩余的大军向后撤离,毕竟伊斯法罕城并不是预定的与明军决战的地点,更后方的巴格达城才是——

    (本章完)

第1051章 伊斯法罕之战(三)() 
随着伊斯法罕城渐渐被明军完全占领,多尔衮留下一些满八旗和其他清军断后,便下令剩余的四十几万清军分三路往巴格达方向撤离。

    而伊斯法罕防线却没有因此玩完,因为伊斯法罕城只是伊斯法罕防线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是伊斯法罕后方的大量城池。

    伊斯法罕城后方,面向两河流域方向,是一大片山脉戈壁居多的地方,这里的许多城池都易守难攻。

    多尔衮命令清军向巴格达方向撤离的同时,也沿途留下部分清军驻守各个险要的城池要道之类的,不求能杀伤多少明军,至少延缓明军的攻势,并且不断消耗明军的弹药,为紧接着的巴格达大决战尽可能的做好铺垫。

    弹药很昂贵,不管明军攻取城池多么迅,无可阻挡,但总要消耗不少子弹和炮弹的。

    照多尔衮的设想,大明是很强大,但过多的子弹和炮弹的消耗,还是能消耗一些大明的国力的。

    大清的目的是击退明军,不管是明军被打败还是主动撤退,都是大清想要的。照多尔衮的理解,大明的主要是在中原,哪怕大明有铁路将物资运送到大清边界,但到了伊斯法罕城之后,也已经深入大清几千里了,这几千里的距离,大明可没有铁路过来,只能人力运输,消耗绝对不小。

    如果大清能拖到大明国力后继乏力,大明未必不会放弃继续进攻大清,撤兵回国。

    多尔衮想得很好,也算一种奢望吧,他奢望打败大明或者大明主动撤退,从而让大清能够继续延续下去,继续有时间不断壮大。

    可惜的是,中原之败,多尔衮带着满人西迁三十几年,而今他根本无法想像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展,大明的国力雄厚到何种地步,科技水平领先世界百年以上。

    单说去年中兴三十五年,大明八千多万平方公里疆域内的人口总数便已经突破了十亿,财政收入过三千亿银元,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