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吾生于大明1600-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沿着王大海指点的路线,船张开帆快速的前行着,虽然比不上现代船只,但因为是木质帆船,行驶起来到让刘玉波觉得颇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刘玉波站在船头,目之所及,尽是碧蓝色的海水,向远处望去,海天仿佛融为一体,自己脚下这艘船只,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里依然微不住道,不得不令人感叹天地之浩大。

    刘玉波站在船头,劲风袭来,衣襟被吹打的啪啪做响,刘玉波已经沉浸在一种忘我的状态中,想到自己终于可以开始施行自己的计划,内心真是热血翻涌,都想仰天长啸起来,还好刘玉波知道周围还有人,不是放飞自我的时候,于是咬紧牙关忍了下来。

    王大海注意到了刘玉波的异常,见刘玉波在那边独自咬牙切齿,好像在忍耐这什么一样,王大海以为刘玉波到底是公子哥,没有受过风浪之苦,身子骨以经熬不住了,赶忙上前搀扶了一把,道:“刘公子,你可是晕船了?”

    刘玉波面色大是尴尬,突然觉得自己好丢人,性子实在是不够成熟,为了避免这场尴尬。刘玉波决定将错就错下去,完全不顾自己有出海经历的事实,向王大海说道:“我是第一次随我岳父出海,实在是有点不适应,让王伯见笑了。不妨事的,王伯不知还有多久可以到小琉球?”

    “刘公子,大概要明天早上才能到,你若是身体不舒服,去舱内歇休去吧。。”

    “好的。”刘玉波听闻时间还早,也为了顺应自己前面撒的慌,也就不推托了,径直去船舱休息去了。

    第二天刘玉波心情激动,特意起了个大早,吃完早饭就站在船头遥望。可惜的是,虽然刘玉波欣赏到了,太阳从海面升起的美丽景色,但是过了好久,还是没看到海岸,恰巧王大海过来,刘玉波便和他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刘玉波往船右前方一瞥,波浪尽头出现黑乎乎岸沿,高兴的大喊起来,“陆地,那里有陆地。”

    王大海也跟着刘玉波的视线看去,也高兴的喊了起来,“刘公子,那里就是苯港了。”

    船马上调整了方向往苯港开了过去,到了后抛下锚,然后众人走了上去。

    刘玉波抢先在众人之前,踏上了台湾的土地,心中豪气万丈,内心洋洋得意的想,这困扰了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台湾问题,今日被我刘某人解决了。

    刘玉波沿着苯港四处考察了一上午,大概向内陆前进了十多里后才停下来。考察后刘玉波发现苯港是天然深水良港,又地处平原,靠近澎湖,易于贸易和招揽流民,内心一番计较下来,决定就在苯港开垦了。

    刘玉波还不放心,向船上的人问道,“各位大哥,不知那位以前做过农活,来帮我看看这土肥不肥。”

    刘玉波这瞎猫也真碰上了死耗子,船上刚好有两人以前是农户,两人抓起土来搓了搓,凭借以前的长年耕作的经验,仔细的辨别了起来。

    不一会儿,两人互相交流了一下,其中年长一点的上前说道:“刘公子,这一片都是上好的荒地,只要稍加开垦,过个几年让这里变成熟地,必然是一片沃土。不瞒公子您说,我看的都眼馋了,想不到我们眼皮底下,竟然还有这样一片宝地,要不是公子带我们过来看,我们到死都不晓得了。”

    “你要是眼馋,那就留下来好了,我还缺人手呢。”

    “公子,我就是说说,我可不想离开老家,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做几年,赚足银子,到老家去买几亩好地,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刘玉波也明白他就是说说,刚才只是和他开玩笑而已。古人到底是故土难离,只要不是活不下去,内心还是渴望落叶归根的。再说无论从那个角度看,这时候靠海吃饭的人,其实内心都有点瞧不上,在土里刨吃食的人的,毕竟流了一年的汗,吃了一年的苦,到最后收成了,七扣八扣后,得到还不如跑一趟海来得多。

    刘玉波也没有接话,趁着时间还来得及又加紧四处看了看。看完后,带着众人回到船上,加紧驶回澎湖去了。

第36章 赴台准备(一)() 
刘玉波回到澎湖,马上马不停蹄的赶往泉州,找到赵长栓三人,让他们收拾一下在到城外破庙里招人,这么急是因为刘玉波这次找李旦收获,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本来刘玉波只希望能庇护在李旦的名下,但没想到得到的收获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李旦不但同意了刘玉波庇护在他名下,而且还额外帮刘玉波做了三件事,一是帮刘玉波考察台湾地形,寻找落脚地;二是免费送刘玉波一波福建移民,解决了刘玉波的头等大事;三是送刘玉波两条船,船虽然不大,但是对此时的刘玉波来说,无疑是天降甘露,让刘玉波前期去大陆移民的难度大大降低。这三件事,几乎可以让刘玉波节省了大半年的时间。

    正因为如此,刘玉波才这么着急的赶回来招人,实在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了,刘玉波深信枪杆子里出政权,自己手上没有点武力做后盾,实在是心里不安,于是决定回来在招点人手,反正武器都有。

    四人快马加鞭的赶到破庙外,门口还是上次小乞丐在望风,小乞丐看到赵长栓三人,惊喜的走了过来,“长栓哥,你们三怎么回来了。”

    赵长栓笑道:“小泥鳅,我们公子想来在招点人,这不就带我们过来了吗。”

    听到这等好事,泥鳅附在长栓耳边说道:“长栓哥,这等好事你可要带我一把,早年我也帮了你不少,你可要带我脱离这片苦海啊。”

    赵长栓三人在刘玉波手下,吃饱喝足,现在面色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身体也壮实了起来,泥鳅看来长栓哥起码要比以前多长了五斤肉。

    赵长栓路上已经知道,刘公子打算招很多人,拍着拍泥鳅的肩膀说道:“放心,这次公子要招很多人,有的是机会,你先进去通报吧。”

    刘玉波走进庙里,发现大家都已经出来等他了,赵二狗笑嘻嘻的上前问好。

    “刘公子,我听泥鳅说你这次准备招很多人,可不可以告诉小的一个准确的数目呢?”

    “我这来打算在招十二个人,也不知道你这里够不够,至于价钱你放心,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价钱的。”

    “公子的人品我是放心的,小的在这里多谢公子慷慨了,不过小的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公子可以答应。”赵二狗忐忑不安的说道。

    “什么请求,说来听听?”

    “公子,我这里还有二十一个孩子,你带走十二个,剩下的也都是一些小的和残的,他们也怪可怜的,要不公子也发发善心也把他们带走吧,公子你放心我不会多收钱的,那些小家伙也会感恩公子的大恩大德,他们也不要公子的钱,只求公子给他们一口饱饭就好了。”赵二狗忐忑的把话说完,不安的看着刘玉波。

    刘玉波也没想到赵二狗会这么好心,疑惑的问道:“你真舍得?”

    赵二狗听着觉得有戏,“那有什么舍不得的,这些娃都是苦命人,跟了公子也算是有一个好的归宿,看看长栓那三娃现在的模样,我就知道公子肯定是个好人。”

    刘玉波想了一下觉得也行,反正自己到台湾,聚集这么多人,官府也管不了。

    刘玉波也不想亏待赵二狗,给了三十五两银子他,又嘱咐他平时在多收留一些孩子,明年自己再过来买。

    刘玉波为了安全起见,让赵长栓三人买来新衣服,找了个地方让他们,在给他们穿上新衣服,然后分批次带着这些孩子到了船上。

    澎湖,一座宅院里,十五个岁数在十六岁上下的少年,在赵长栓三人的带领下,光着膀子在院子里练习刀术,刘玉波上次带回来的倭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众人步伐整齐挥着刀,颇有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

    练完刀术后,众人休息了一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这一轮训练的是火绳枪,现在在澎湖,刘玉波不敢让这些人真枪实弹的练习,只是叫他们练习装填弹药,刘玉波要求他们不停的装药卸药,每天都要练习一个时辰,每人至少要完成一百次,不达标的人就一直练,直到达标了才可以吃饭。这么做为的是让这些人适应弹药装填的动作,毕竟熟能生巧,长期的练习会让人形成条件反射。

    一个时辰后,装弹练习完毕,所有人都完成了指标。接着赵长栓命令所有人把弹药卸下,列好队形。

    众人排成三队,赵长栓站在队伍左侧,喊道:“一队开火,二队准备。”

    一队完成按下扳机表示完成开火,然后退至队伍后方专心装填弹药,由第二队上前开火。三队交替装弹、开火,原本射击一次需要一分钟甚至更久的火绳枪效率提升了三倍。

    这里要说一下,这个方法并不是刘玉波想到的,而是孙守福从戚继光的兵书里看到的,书中戚大帅多次提及火枪多次射击的重要性,孙守福拿到火绳枪的那一刻,就过来向刘玉波禀报了自己的想法,刘玉波结合自己以前电视看到的射击场景,才排板定下了三段击。

    众人一直训练到了正午,直到孙妮儿带着一大堆人抬着四个大桶过来,刘玉波一看到了饭点时间,才命令众人停下训练。

    众人排好队,拿着一个比普通的碗大三倍的巨型碗,到第一个木桶前自己装好足够的米饭后,依次来到剩下三个大桶,由孙妮儿和两个年纪大一点的女孩,站在桶前,给每人勺一瓢菜。这到是刘玉波发明的,毕竟电视上解放军都是这么搞的,秉着不学白不学的心态,刘玉波把它复制了过来。

    饭菜还是非常不错的,通常都是一荤两素,毕竟刘玉波深知在这个没有理想的年代,给手下的兵喂饱肚子和银子才是硬道理。只有喂饱了肚子和银子,士兵们才会为你卖命,有了敢卖命的士兵,在加上充足的训练和实战,才有可能锻炼出一只可以实现自己理想的强军。

    以刘玉波身份,自然还是有些优待的,比如刘玉波就不用排队,孙妮儿早就为刘玉波打好了饭菜送了过来,不过在刘玉波的要求下,饭菜还是和大伙一样的,而且为了让大家不认为他偷偷的多加菜,刘玉波都是和大家在一个地方吃的,有一次,孙妮儿偷偷往里面多加了一个蛋,从来对她没发过火的刘玉波,把她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孙守福看着脸上梨花带雨的妹妹,于心不忍壮着胆子上来求情,刘玉波才把此事轻轻带过。

    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受的大伙的爱戴,因为刘玉波明白自己是吃不了训练的苦的,自己唯一能做的只有尽量的平等,将等级弱化。刘玉波明白这些人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怎么对待都不为过。

第37章 赴台准备(二)() 
刘玉波拿着饭菜,四处看了一下,向聚在一起的赵长栓三人走过去,准备搭个伙。

    走到赵长栓背后,突然发现他在向钱大海和孙守福发牢骚,“唉,也不知道公子是怎么想的,天天这样练假把式,真他娘的无趣,这种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我就他娘的真想像戚大帅一样,真刀真枪的干一仗,要我说啊。”赵长栓察觉到不对停了下来。

    原来是钱大海和孙守福一直用眼神示意赵长栓,赵长栓看到两人一直对他挤眉弄眼的,在蠢也知道不对劲了,回头一瞅看见刘玉波笑眯眯的站在背后,吓了一大跳。意示到自己刚才的抱怨都被听到,连忙站起来想下跪赔罪。

    刘玉波到没有太当回事,见赵长栓想下跪,“赵长栓,你忘了我定下的规矩了吗。”

    刘玉波以前觉得下跪这个习惯不好,不过早前自己没有能力左右它,也就顺其自然了。在赵长栓这批人成为自己的第一批势力,刘玉波就在自己这个小圈子里,定下了不许下跪磕头的规矩。

    赵长栓想了起来,也就不敢下跪了,不过因为刘玉波没有定别的礼仪,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刘玉波找了个地方坐下,把碗放下,看见一脸茫然的赵长栓,“坐下,吃饭。”

    “谢公子。”赵长栓连忙坐了下来。

    “吃啊,呆着干嘛?”刘玉波看着三人眼观鼻耳观心,就是不敢动筷,笑骂道。

    三人马上开始闷头扒饭,三人很快就吃完了,见刘玉波没叫他们去训练,就静静坐在一旁。

    刘玉波吃完,拿出手绢擦了擦嘴角,笑眯眯的看着三人,说道:“看样子,你们对我很不满吗。”

    三人低下头诚惶诚恐道:“属下,不敢。”

    “慌什么,我又不会把你怎么样。”看着三人低眉顺眼的小媳妇样,刘玉波觉得蛮有趣的。

    “长栓你发发牢骚,也是正常的,我也明白,毕竟我让你们锻炼了这么久,平时也就想你说的那样,练练假把式。不过你们放心,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们以后有的是时间真刀真枪的打,就怕你们到时候你们要埋怨仗多的打不完,想停下来歇息都没机会咯。”刘玉波语重心长的说完,看着三人虽然面上看似在聚精会神的在听,但是内心估计还是不信的,毕竟现在天下承平,那有打不完的仗。

    刘玉波也没往心里去,继续嘱咐三人不要小看平时的训练,万不可懈怠,说了一大通后,刘玉波看下午训练时间差不多到了,就让三人带队去训练了·。

    下午训练时间为三个小时,大伙训练完成后,刘玉波上前宣布解散休息。

    因为距离开饭时间还有一个时辰左右,训练了一天的大伙,三三两两的结成一伙,回到自己房间休息去了。

    赵长栓三人回到房间,各自到了一碗茶水来解解乏,就这么坐在椅子上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三人就聊到了刘玉波,钱大海说道:“你们有没有觉得的,公子给人的感觉一点也不像小孩子,给人感觉怪怪的,就像大人一样,和我小时候一点也不像,我记得我像公子这么大的时候,脑子可没有公子那么多的想法。”

    赵长栓也心有感触说道:“大海说的对,我也感觉怪怪的,在面对公子的时候怕的要死,话都不敢多说,一点也没有觉得公子小,而轻视他。”

    “我看你就是被公子骂的多了,心里怕公子罢了,每次公子训你的时候,你就像今天这样呆呆的。”钱大海嘲笑道。

    “谁说的,那也不是一样,我看公子训你的时候,你也不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赵长栓反击道。

    钱大海不服气的为自己辩解起来,“你那只眼睛看见的,我也就被公子训过那么一两次,比你可少多,而且绝不会像你那样,就呆呆里在哪里做根木头,我可不会怕一个小童。”

    “够了!”孙守福拍着桌子喊道。

    “公子救我们于泥潭,对我们的恩情重于泰山,说是在造之恩绝不为过,你认为这是一个小童做的出来的吗。”

    孙守福的话如同当头棒喝,打醒了钱大海,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过了许久,钱大海才愧疚的开口说道:“是我说错话了。”

    孙守福见钱大海认错,态度也缓和了下来,“大海,你以后可不要在这样口不择言了,在这里大家都是兄弟,说说自然没事,在外面可就不一定了,你可记得公子教我们识字时,我们学过的隔墙有耳。”

    “当然记得,我的记性可是的最好的,这么会忘记呢。”

    “那你说说他的意思。”

    “公子说这是醒世警言,劝告人们凡事要小心,观前察后,耳听四方,以免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钱大海也不笨一下子就明白了孙守福的意思。

    “大海,你要防隔墙有耳啊。你想想中午被抓到的长栓,要是公子深究起来,可没什么好果子吃?”孙守福语重心长的说道。

    钱大海回想了一下中午的场景,想着想着不知觉的抖了一下,猛地摇了摇头。这么一闹后,三人熄了聊天的兴趣,都开始安静的自省起来。

    刘玉波当然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责怪他们。不过他要事看到孙守福的这番表现,绝对会吓一跳,因为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不如赵长栓勇猛果断,也不如钱大海聪明机智,一向看上去十分平庸的家伙,其政治觉悟竟然惊人的高,毕竟大部分在这个岁数的人,用粗鄙的话来说都应该是没心没肺的年纪,那有这么深的城府。

    刘玉波此时正和日盼夜盼王玄奇坐在客厅愉快的聊天,在确认王玄奇给他找到造房子的工匠,牛,种子这些开荒必备的东西后,刘玉波高兴的不得了,这不他仗着自己年纪小,毫不害臊的夸起了他。直到王玄奇自己都受不了,那张阴沉的脸庞害臊都有点红了起来,不顾刘玉波的再三挽留,急匆匆的告辞而去。

    王玄奇走后,刘玉波伸张双臂,舒展了一下筋骨,心想终于万事具备了,刘玉波望向台湾方向,内心大喊:“台湾,我来了!”

第38章 移民和李陵() 
“公子,这十栋房子你看看是否满意?”何房匠指着前面一排崭新的泥土房对刘玉波说道。

    刘玉波在房子周围转了转,时不时用手去东摸摸西敲敲,觉得质量还行,满意的说道,“就这样了。”

    何房匠又上来问道,“公子,这院子就真的不给他们造了吗?”

    “不用造了,还是抓紧时间把房子造好,先尽量把他们安置下来再说。”这问题刘玉波自己也头大,前天李旦派人来给他送了一个消息,说是七天后,人就给他送到,那时候自己才刚到台湾三天,才刚刚把码头搭好,听到这个消息时刘玉波真的无语问苍天,不得已叫上所有的人手,加班加点的盖房子,除了赵长栓被安排到岸口监视以外,其他任何人也不能幸免,终于勉强在最后一天完工了。

    “算算日子,今天这批人就要到了。这十栋房子让他们挤一挤估计就差不多了吧。”刘玉波回想了一下李旦使者说的话,刚好两艘船的人,而且那两艘船就是李旦送自己的小船,估计加起来一百人多一点。

    “公子,人来啦。”赵长栓骑着北港(苯港)唯一的交通工具一只骡子,急匆匆的赶过来,这头骡子本来是刘玉波的专属交通工具,但是刘玉波为了自己的可以快速的得到码头的动向,忍痛把骡子贡献了出来,害自己每天视察都是靠双腿来走。

    “知道了,我不是经常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