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吾生于大明1600-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在场的后金官员也不会泛起杀气,毕竟他们也从双方的贸易中得到许多好处,但是现在他们都被新仇带起了旧恨,众人心中道怒道:“你不卖我们武器也就算了,但你凭什么都卖武器给我们的仇人,叶赫部的事我们忍了,现在又卖武器给明朝人,以前对他们的保证呢?说话的对那一番都不提供兵器的保证呢?果然这些尼堪商人都是奸诈之徒。”

197章 辽东(七)() 
吴正德瞥见这些半个脑瓢儿在昏暗烛光下目带杀气,好似要将生吞活剥,暗叫道:“苦也,苦也,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

    原来吴正德这段时日一直在负责抚顺附近的武器贸易,前几日正好交付一批武器给李永芳,万事妥当之后,因连日来的舟车劳顿颇觉的劳累,到也不在催逼手下抓紧时间了,好生的修身养性起来,却不料好死不死的遇到了后金劫掠乡野的部队,好在他颇懂得一些满语,倒也没有什么生命危险。

    然而正所谓福不临门,祸不单行,他本来依仗这后金中有些熟人,只要躲过这几天便可以回去了,却不想遇到了李永芳,这李永芳见到他之后,与他好生叙了一番旧,结果转身就将他卖了。

    本就奇怪为何明军中为何会有这么多与叶赫部想同武器的黄台吉,听到李永芳的报告,这才知道吴家三人私底下干的的勾当,直接派人将他擒来,吴正德本就是一商人,在刀架在脖子上那一刻,基本把该吐露都吐露,唯一没有吐露的便只有与刘玉波以及辽东月机关有关的事了,此时在国人心中自家的亲近之人本就受重视,更何况刘玉波现在乃是庇护吴家的一颗苍天大树,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兄弟都是四处游历的商人,常在大明江南走动,将其与刘玉波治下台湾一对比,三人自然就看出了刘玉波的潜力,他们送给刘玉波那件已经明显僭越袍子便是明证。

    努尔哈赤听完黄台吉的汇报之后,看向吴正德的眼神也是不善起来,冷冷的开口问道:“你不卖我武器,是嫌我给价太少了吗?”

    吴正德听到努尔哈赤发问,又见他眼神中杀气腾腾,想来自己怕是命不久矣,当真是腿儿软心儿慌,但一想到自己怕是命不久矣倒也回的干脆,“不是,大王平日价里那些物资给的价格就足以让我满意,给的武器的报价更是辽东第一。”

    吴正德话一出口,四周贝勒旗主都忍不住发笑起来,原来吴正德虽想表现的硬气一些,但殊不知他说出来的都带个颤音,将他心中的害怕暴露无遗。

    努尔哈赤止住众人,又问,“既然如此,那你不卖我武器,我买了你们这么多的物资,想来与你们关系也甚是亲密。在者你不卖我武器也就罢了,为何却卖与明军和叶赫部,你是何居心。”

    “大王,小人那敢有什么居心啊。只是在商言商罢了!”

    “好一个在商言商,你到是给我说说看怎么个在商言商之法。”努尔哈赤听到吴正德的话,心中更是怒起,他也做过买卖,接触过不少各族的商人,在他看来商人都是逐利,自己给的价钱这么高,若不是心怀不轨之人,怎么会不买他武器。

    其实吴正德在面临生死存亡之时脑子已经飞快的运转起来,他自然是不肯说出这一切都是刘玉波背后主使的,好在他这几年在金钱开道下,与辽东官员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不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技能越发精进,对上位者的心理揣摩也早已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竟然想到一个计划觉得有八九成可能性脱身。

    觉得有些把握的他,他会故意说出在商言商来引诱努尔哈赤,现在见到努尔哈赤上钩,越发觉得计划可信,但下心中稳了不少,缓缓说道:“大王想必你也知道商人逐利。”

    努尔哈赤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吴正德又继续说道:“我们这些在辽东做商人的都知道大王您在辽东是数一数二的豪杰,不但兵强马壮,手下也是人才济济。在我们兄弟看来这辽东最厉害的便是大王您了。”

    吴正德的一番恭维话,可谓是破绽百出,在努尔哈赤为席卷辽东之前,在众人心目中最厉害的当然还是大明王朝,那怕是他们兄弟三人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们对刘玉波下的武器禁令也是异常的不解。

    不过他这番话虽是有些夸大其词,但是在满帐的后金上层人士听来,却是受用的紧。在连番击溃明朝后,明朝的懦弱糜烂的军事本质已经展现在他们眼前,他们心中已将自己摆在一个高位上,不但满座大部分人都深以为然,便是努尔哈赤虽有些觉得荒缪,但心底里也不禁有些认同。因为就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自己眼中杀气已将消散了一些。

    努尔哈赤心中好有些疑惑便继续问道:“既然你已知我后金乃是辽东最强,那你为何要执意与我做对呢?”

    吴正德察言观色本事以让他知晓帐中人对他的杀气小了许多,当下便继续趁热打铁说道:“大王我也是在商言商啊!你想做买卖最好可以和几家同时做,这样才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您本就是辽东最强的,我若在卖您武器,待您扫平叶赫部与明朝,统一辽东。那您便是我在辽东唯一的买家,到时我赚得的钱就少了,我是一个商人自然是要以逐利为主的。”

    吴正德这番话说出来后,众人的脸色更是好看了一些,有些本就与吴家有交情的满族上层,都已经没有多少的杀气了。而坐在主位的努尔哈赤也觉得他这番话有理,商人逐利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虽然吴正德做得事的确让他不满,但他这一路统一女真,威逼叶赫,现下又占领抚顺,一路兼是顺风顺水,倒让他觉的这小小的商人看人识人都有几分眼力劲,至于吴正德所作的那番私下小动作,在现在的他看来倒像自不量力的跳梁小丑一般可笑之极。

    他却是不知若是他可以翻看正常时间线的历史书,将自己的伤亡一对比,会发现自己多了几百人的伤亡,这可都是他眼下这人干的。不过可惜的是,他是没有机会的,在者眼下他对自己的与敌人的交战伤损比也是异常的满意,多了几百人的小小伤亡,对比起击溃明朝数万大军,还是那般的不起眼。

    吴正德看到努尔哈赤眼中不屑的眼色,直接跪拜道:“小人现观辽东大局,大王兵锋锐不可当,大有扫平辽东明军之势。当真可谓是应天命而生,乃上天注定的辽东之主。小人思以往所作所为,无不是逆天命而为,与跳梁小丑无异。正所谓逆天时者,身名罹丧,祸不旋踵。现下小人成为大王阶下囚,这便是报应吧。早知今日,悔不当初啊,若世上有后悔药,我绝不会在违背天命,与大王为敌,白白误了聊聊性命。”

    他的这一番吹捧当真是对了努尔哈赤的胃口,不但将他吹捧到了天命的高度,又无形中贬低了自己,尤其将以往的所作所为全部用天命来全盘否定,更是突出努尔哈赤天命所归。

    此时努尔哈赤虽然面上沉稳好似不相信他所言,但内心却是已经深深认同了,他思索一番后,想着自己劫掠了这么多金银,到底是要花的,虽然已经有一小部分晋商与他勾搭上了,但是他们比起吴正德来说,差的还是太多了,别的不说,就光光这几年旱灾大部分粮食都是从吴家三人处购买的。

    觉得吴正德还有用的努尔哈赤,盯着吴正德柔声问道:“既然你已知天命难为,不如归顺我如何。现下我多的是金银财宝,粮食兵刃却不足,你既然是逐利之人,想来不会拒绝吧。”

    吴正德听到努尔哈赤要放了自己,整颗悬在嗓子眼的心,缓缓的落了下来,就差长长的呼一口气了,不过他现下自然是不敢这么干的,而是装做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一脸感激的看着努尔哈赤,迫不及待的磕头道:“大王不计小人过,不但放过小人一马,还愿意继续与下人做生意,小人真是感激涕零,定当顺天命为大王效犬马之劳,以报大王的信任。”

    努尔哈赤哈哈一笑,又道:“既然你以归顺与我,那我自然不会亏待与你,现下我军中还缺少三千件盔甲,这等好事便由你来办理,价由你开,你意下如何?”

    吴正德自晓这是要自己纳投名状,好不容易看到活下来的机会他那敢不应啊,当下便拍着胸脯保证道:“大王您放心,小人一定给您办的好好的。不过我的货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现下仓库里只有1千200件盔甲,剩余的盔甲大概要到明年开春左右才可以运到。”

    虽然说在辽东战局中努尔哈赤没有暴露出劣势情况之前,刘玉波是不允许卖给他武器的,但是为了活命的吴正德却是顾不得了,在他心里他没有吐露过刘玉波一丝一毫的情报便已经是尽忠职守了,反正刘玉波也不是下过绝对的命令,绝不允许卖给努尔哈赤武器。

    努尔哈赤眉毛一挑,他也没想到吴正德竟然有一千多件的盔甲存在辽东,要知道大明对于武器盔甲的边境走私是严厉打击的,一千多件盔甲这么大的一个目标竟然能藏在大明眼皮底下,这就意味着吴正德在辽东内部或是明朝中枢的关系网必然深厚,这对他来说也是极有用处的,便不由的有高看了吴正德一眼。

    他却是不知他只猜对了一半,在月机关大把银子开道下,他们在辽东的关系网的确不可不深厚,甚至明军购买武器一事他们都在其中出了很大的一部分力气,但是却远远影响不到明朝中枢,便是辽东官员也不会允许这么一大批武器待在他们眼皮底下,之所以他们可以储存这么一大批武器在辽东,得多亏了济州岛和皮岛这两个海外的跳板存在,这两个地方,济州岛是明朝管不着的,皮岛则是看在银子的份上不愿意管的。

    不过这方面吴正德肯定是不会与努尔哈赤明说的,在得到努尔哈赤的允许后,吴正德小心翼翼的退出大帐,一出来虽是夜晚一片漆黑,但吴正德却仿佛身在白天一般,只觉得四周是如此的明亮。

    烈烈凉风吹到吴正德身上,让吴正德激动的情绪慢慢的稳定下来,但是却有带来了另一个不好的地方,他现在想小解了。刚才在帐中他因为极度的紧张还不察觉不到尿意,现在一出来心情舒畅之下,又被凉风这么一吹,底下就满满当当了,一个劲的想出来。

    感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尿意,吴正德虽想快步走到一僻静处小解,奈何后面两个凶狠的士兵正跟着他,他一旦若是做出这种可疑的迹象,只怕一个不好就交代了,这叫死里逃生的他怎么可能接受。,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当下他也只得慢悠悠的走到营地附近的僻静处,比划比划下身,做了个嘘嘘的动作。待得到二人点头同意后,才解开裤子嘘嘘起来。

    而那两个后金兵则在一旁盯着他,吴正德倒也不在意并颇有得色甩出了他的大宝贝,害的那两个后金兵啧啧称奇,想不到这看似弱不禁风的尼堪人,还有这么一处厉害的地方,吴正德察觉到后面二人的议论声,更加的嘚瑟起来。

    若是刘玉波看见这一幕定会想起伟大阿Q胜利法。

    另一边努尔哈赤想到了这种可能性后,四处环绕一周,将目光定在黄台吉身上,道:“四贝勒盔甲一事交由你处理,这几日你好生招待他一番,以后或许会对咱们有大用。”在诸子当中,黄台吉不但是最有雄才大略礼贤下士的,而且又对汉人的脾性十分了解,自然是不二之选。

    “是,儿臣一定会好生招待他的。”黄台吉躬身应道,此时他也猜出了父亲的意思,自然是不会敷衍的,而且他也对收服汉人十分有兴趣,三国中的那些名将投效的事例,他可是感兴趣的很呢。

    吴正德来到特意留给他的营帐中,好生梳洗一番,吃饱喝足后,在一旁善意的士兵目光中写起了给还在皮岛的吴阳的信,将自己的清况详细的说明,并提出卖盔甲一事。将信交由士兵后,士兵交个黄台吉过目,黄台吉确认无误后,便释放了吴正德随行的管家,让其带信回去回报。210181

198章 辽东(八)() 
“大哥,这可如何是好啊?”吴阳看着吴平递过来的书信,知道三弟吴正德在后金军中后大惊失色,后来又见到书信上要求筹齐3000盔甲的买卖,他自然也明白这可不是什么买卖,而是赎人的条件。

    最为老练的吴平此时也是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若是给了虽然可以救回三弟,但是自己的好好前程可就要毁了,他可是知晓这段时日辽东月机关何达已经在给台湾写“请功表”了,这眼下干出这番违背刘玉波的命令的事,只怕到时不但无功反而有罪。

    “大哥,你快点想想办法啊。你可不能弃三弟与不顾,不然伯父伯母那边我们可怎么交代,他们可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啊。”吴阳见得吴平迟迟不开口,料到他心中正在权衡利弊,他与吴正德都是分家出来的,感情较深自然舍不得让吴正德家绝后。

    吴平被他扰的不耐烦,又想起三弟虽以取亲,但膝下只有二女,他们家这一代也就他这一个男丁,当初自己见他有几分聪慧,是家族中少有的干才,一而再再而三才将他请了出来,若是自己抛下他不管,任其生死,只怕日后自己就算真的爬上去了,也要被家族中的人在背后鄙视。

    当代的中国人对于血亲的重视在经历了无数的大变革之后依然没有改变多少,更何况在此时有家族这一依靠血缘组织起来的利益共同体了,这时人们对于血亲更是重视,吴平不断的敲打着桌子,不断的权衡着利弊。

    “大哥,你别打了,到底该拿个怎么样的章程?时间可不等人啊!你若是决定不了,怕受到责罚那就由我来干,到时要发就罚我好了。”吴阳见吴平还在那不断的权衡,以有一丝不快,直接开始逼迫吴平。

    吴平有些不快的皱了皱眉,但见到吴阳那副焦急的神色,知晓他也是担忧三弟的安慰,眉头倒也舒展开来,不在拘泥于这件小事,以免伤了兄弟和气,最后狠下心来做出决断,对吴阳正色道:“二弟你放心,我一定会就三弟的,既然是我将他带出来的,我就一定会将他完完整整的交还给二老,不然岂不是无言面对家中老人。”

    吴阳闻言大喜,但下就道:“大哥,那我这就去准备好盔甲,派人运到后金那边去。”

    见着急不可耐,正欲脚底抹油转身离去的吴阳,吴平急切的喊道:“二弟莫急,为兄还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

    吴阳不知晓在这紧要关头还有什么事好商量的,难道此时不该以救出三弟为主吗?他心中虽有疑问,但想依大哥的秉性也不会出尔反尔,便停下脚步折过身来道:“大哥要与我商量何事?”

    吴平示意吴阳坐下,环视一周将四周的仆人驱赶出去,命他们好生把守,任何人都不得进来。

    吴阳见到大哥这幅谨慎的模样,心中不由嘀咕起来,“不知大哥要与我商议何事,怎么这么一副作派,当真是好生怪异。”

    确认四周无人后,吴平方才开口道:“二弟,我想与你商量的,乃是关乎吴家后世儿孙以后前途的大事。”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大哥你如此小心行事,不知到底是何事可以牵扯到我们吴家一脉日后前途。”吴阳听到是关于家族后代前途的事,也是提起十二精神来,毕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用来形容这时代的家族并不夸张,尤其是他们这三个已经彻底与家族紧密联系之人,对于族中事更是异常关心。

    “咱们兄弟三人也算是来到这辽东有几年了,算起来这大江南北也都走过了,三教九流也见了不少,对于这天下事也事略知一二。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以前对你们说过那句话。”吴平沉声道。

    吴阳回道:“这我当然记得,当年大哥你还要我们将它牢记与心,每日默念一遍,我怎么敢忘掉呢。”

    说着说着吴阳带上了一丝怀念的神色,当年他们三人初来辽东,虽是已有何达替他们打点好了关系,但到底是背井离乡来到这苦寒之地,不闻乡音,不识亲朋,不见前途,内心激情早就磨得寥寥无几,只是按着何达定好的计划一步步的走,其中还有好几次出了差错,若不是他对于经营方面早已通了窍,只怕早就灰溜溜的回去了。

    好在大哥不断的激励他们,给他们讲述天下大势,以及以后辉煌的前途,尤其提到刘玉波未来的潜力,在他们眼中吴平这种画大饼的做法虽有些过于乐观,甚至让人产生一种着魔的感觉,毕竟屁股决定脑袋可是自古以来的,但他们二人也是走南闯北之人,见识了太多太多,将此时已经开始从根本腐烂的明朝与刘玉波治下地区一对比,虽然觉得未来不可能像大哥说的那般夸张,但是依他们对台湾海军的认知来看,刘玉波独立在海外称王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到时自己就算的上是皇亲国戚,如此这般倒也大大激发了二人的积极性,现下这盘子铺的越来越大,三人在辽东的地位也与日俱增,倒也不在想着老家了。

    回忆道这里的吴阳不由得笑了起来,对吴平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大明以是朽木不可雕也,若无圣主,只怕要重蹈历朝之覆,都督占据台湾,对外招纳天下豪杰,开海运聚金银,对内安抚百姓休养生息,政治清明,以呈欣欣向荣之象,观之不输于太祖,只待十数年后,只怕天下共主,亦非难事。大哥我说的可有错。”

    “没错。”吴平有些激动的说道,他自幼爱看些史书传记,日思夜想的想成为书中那般青史留名的英雄,早年平日尽想着飞黄腾达,尝尝真正人上人的滋味,但奈何此时明朝看上去一副平静无波的模样,自己八股学术又不精,官场中虽有些人脉,也只是花钱消灾报平安的关系。本以为自己一辈子只不过子承父业,靠着家中千亩良田过着面团团般的富豪生活罢了,

    他本以为自己一生也就那样了,却不料因刘玉波的乱入,使其成为了亲家,吴温一脉单薄的可怜,只有吴秀一女,虽受到了刘玉波关照,奈何家中无人,力不能及阿!最后看着本该是自己田里的肥水,却因为自己的禾苗太少,不断的去滋润别人家田地里的禾苗,心中颇有不甘,便回到主家,寻了些可靠的本家人。

    吴平便是其中的一员,正所谓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