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十余万欢迎江南军凯旋的军民一齐跪了下去:
“武英王功盖山河!江南军百战百胜!”
“武英王功盖山河!江南军百战百胜!”
随后缓缓进入北京的,是一辆辆的囚车,这些被老牛拖着的囚车上,正是那些曾经使大明朝廷为之破碎的贼首们;最前面一辆囚车上的人,竭力想要保持镇静威严,但散乱的头发,浑身的血迹和污泥却使他看起来是如此的狼狈:
——李自成!
看到这个让京师遭受的无尽苦难,让百姓承受了无数痛苦的闯贼出现,咒骂声很快响起。李自成却像是根本没有听到一样,他的眼睛向周围打量着,这是他第二次来北京了,可上一次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现,这一次,却是一个囚犯……
……
“恭喜武英王,贺喜武英王!”
当盛大的欢迎仪式过去,在北京的临时王府里,岳谨元春风满面地说道:“这次武英王克尽功成,一举击溃闯贼,从此后大明就太平了……”
“太平?”朱斌摇了摇头:“还早呢,在四川还有反贼张献忠部,在关外还有金虏。我已命郑天瑞火速向四川进军,进剿张献忠贼部。”
正在这个时候,黎风快步走了进来,见岳谨元也在一边,愣了下,朱斌示意他但说无妨,黎风这才说道:
“刚从南京方面来的急报,保国公朱国弼谋反,攻入南京皇宫,弘光帝朱由崧遇难,不过目前南京局势不乱,都在我江南军掌控之中。”
朱斌淡淡的哦了一声,什么表情也都没有。边上岳谨元本来大吃一惊,可见了朱斌无动于衷的样子,很快便明白了什么。他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样的话:
“王爷,短短数月之间,我大明先后有两个皇帝遇难,这实在是我大明之痛,臣民之痛,请王爷千万节哀……”
朱斌鼻子里冷冷地哼了一声:“朱由崧,他算什么皇帝!”
岳谨元笑了一下:“依下官看来,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人心惶惶,最要紧的是如何收拾,若再被一个别有用心的人抢先立了皇帝,那咱们就被动了,因此,下官恳请王爷尽管选定新皇的人选!”
“我也是这么想的。”朱斌若有所思地道:“这次我们找到了定王、永王,在你看来,立谁为好?”
“立谁其实都是一样的,关键要看哪个对王爷有利。”岳谨元不慌不忙地道:“定王年长,太子现在生死不明,按理说应该立他,可定王今年已经将满十五了,年纪大了自己的主意就多,所以下官不赞成立他为君……”
朱斌点了点头,也没有说什么,这时他心里面忽然有了一种荒谬的感觉。
在自己的那个时代,自己只是个被冤枉的,并且成为一个疯子科学家试验品的失败的军校生,可是来到了大明,只十多年的时间,自己居然成了能够定夺一个皇帝是否有资格继位的权臣……
岳谨元哪里能猜到他心里在想什么,他谨慎地说道:“王爷,这事宜尽快解决,否则,迟则容易生变……”
“恩,这事你负责去办一下。”朱斌应允道:“至于如何措词,如何不要让别人说闲话,这方面你比我精通,都尽量办得妥善一点。这次我带回来了两万江南军士兵,全部交由徐军统带,以稳定京师局势,用来防止别有用心的人闹事……”
“王爷,那定王该如何处置?”这时候黎风慢慢地问道:“属下以为,有的人或许会拿定王殿下来大做文章,因此,属下看来,还是除了干净……”
朱斌看了他一眼:“你以为光靠杀人就能解决问题吗?就算定王没了,人家也会编出这个王,那个王出来,一样防范不了的。定王,他还不到十五岁,只是个孩子。先帝临终前曾经对我说过生在帝王家是最痛苦的事情,这样悲惨的事情,不要再降临到孩子的身上了。”
他叹息了一声,想了会说道:“就让定王留在京师吧,好好地看着他,只是,不要再让他随意进出皇宫了……”
说着,也不要人相陪,慢慢地走了出去。刚走出王府不远,就听到一人放声大哭:“王爷,王爷啊,可想起奴才了啊!”
放眼看去,那哭的人是谁?却居然是朱斌的结拜“兄弟”马登初!
这位当初风光无限的太监,这时却落魄已极。蓬头垢面的,身上的衣服不知道多少天没有换了,又破又旧,还不时地透出几分怪味。
“马登初?你怎么搞成这样了?”朱斌忍不住笑了起来。
马登初抽泣着说道:“当日闯贼进京,您和陛下血战宫门,奴才可都清楚地看到了。奴才和宫里的太监们,和那些贼子大干了一场,奴才喊您,可您没有听到,后来,一刀砍在了奴才的肩膀上,奴才昏了过去。等醒来,才发现京师,京师终于破了……”
朱斌朝他肩膀看去,他左肩膀上果然不住有血迹冒出,而且发出了阵阵腥臭,想来是一直没有得到医治的原因,朱斌倒想不到这个贪财的太监,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居然也能表现得如此勇敢无畏,急忙道:
“先去把伤口调制下,不然这肩膀可要保不住了。”
趁着大夫为他清洗伤口的时候,朱斌才把马登初的遭遇弄了个清楚。当日受伤醒来之后,马登初换了身老百姓的衣服,找个地方躲了起来,他故意把自己打扮成乞丐一般,贼军见到他那肮脏样子,谁肯去搭理他,马登初这才逃过一劫。
后来朱斌大军收复京师,他本想着相认,可哪里有他这“乞丐”近前的份,这次朱斌回来,他拼着在王府外苦苦等候,这才终于见到了朱斌!
第282章 闯贼之死
听完马登初的遭遇,朱斌微笑着道:“你吃了那么多苦头,就留在我的身边吧,等你的伤好利索了后,再回皇宫去吧!”
这时的朱斌已经不再怕他揭穿自己的身份了,只是见到了他,心里忽然一动,这人机警胆大,若把他留在未来的新皇帝身边,倒也不失为自己的臂膀。
马登初赶紧谢了朱斌,这时神色却暗淡了下来:“王爷,当初丝丝姑娘殉国的时候,奴才亲眼看到了,丝丝姑娘死得壮烈啊,她嘴里大叫着杀贼,然后就一把火点燃了春意楼……奴才没有用啊,救不了丝丝姑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啊!”
朱斌沉默在了那,在他的心里,始终都为丝丝的死感到内疚。当日闯贼进京,他从容赴死,救出了崇祯,但却让自己的女人被大火活活烧死……
“走,陪我去春意楼看看。”朱斌站起身说道……
远远的就能看到,昔日热闹无比的春意楼,这时已经化为了灰烬,居然有几名士兵在那站岗,见到武英王到来,急忙上前请安。
朱斌大是奇怪,谁安排士兵来守卫这一堆灰烬的?可更加奇怪的事情又接着出现了,只见春意楼的遗址上,立着一快大大的石碑,几个大字最先呈现:
“一代烈女秦丝丝壮烈殉国处!”
边上是一行行小字,详细介绍了丝丝当日是如果英勇,在城破那天悬赏杀贼,最后宁死不屈,烧毁了春意楼,杀身成仁的经过……
追问下,这才知道,原来这却是岳谨元所为,这岳谨元倒也神通广大,居然不知从什么地方,知道了丝丝姓秦。
马登初机灵,赶紧挥挥手让那些士兵远离开,自己也只远远地跟在了朱斌的身后。
朱斌默默地走在这片废墟上,在这,他似乎又看到了丝丝娇小美丽的身影,看到了她亲手为自己穿上战甲,然后亲手点燃了春意楼……
他能想像得到,在大火中丝丝一定没有一点害怕,她一定在看着城外,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等着男人的回来,她就算死也一定是微笑着的……
看了很久很久,朱斌悄悄抹了抹眼角,叫过马登初道:“走吧,回去告诉岳谨元,不用再派士兵在这站岗了……”
马登初应了下来,陪朱斌走了几步,忽然想了什么说道:
“对了,王爷,那日我扮成乞丐,躲在墙角边偷看丝丝姑娘殉国的时候,在墙的另一头,我听到有个人说,‘丝丝姑娘是王爷的女人,咱们要不要救他?’接着他的同伴回答他,‘丝丝姑娘已经没救了,咱们的任务是保护王爷’。想来这两人是王爷派来的吧?”
他只是为了排解朱斌心中烦闷,随口这么说的。谁想到朱斌却忽然停了下来,面上表情显得惊疑不定,问道:“你确定他们是这么说的?”
“奴才哪里敢欺骗王爷?”马登初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朱斌却开始感觉到这里面出了问题了。在北京城破之前,京师的情报人员已经大部撤离,剩下的那些留下长期潜伏的,不可能在那样的情况下出现。而且,从他们的话语来看,显然是接受了很明确的命令,那就是要保护好自己。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暗中保护?为什么一直到自己脱险后,才一直没有现身?又是谁派的他们,为什么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给自己汇报过这件事情?是保护不是刺杀,指派他们的人心里在顾忌着什么?
这里面一定有个环节,自己还没有想通,朱斌强烈的预感到,甚至自己被刺杀,都和整个事情有关系,安排这事的人,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
……
在朱斌和江南军回到京师后,带回以李自成为首的,共计贼首八十九人,这些大明的仇人,朱斌对他们没有任何的怜悯,下令于新皇登基前全部问斩。
崇祯十七年六月十一日,李自成、刘宗敏、刘芳亮等三人,被先行押赴刑场,忠勇武英王朱斌亲自担任了这次的监斩官!
刑场外早就站满了百姓,数千名江南军士兵,被调来保护刑场,朱斌决不容易出现任何的意外,他要亲眼看着李自成死,然后亲自拿着他的人头去祭奠崇祯的在天之灵。
三辆囚车被推到了刑场,百姓们咒骂着,用早就准备好的鸡蛋、菜叶,甚至是砖块,猛力地向着囚车扔去,发泄着心中的愤怒……
当李自成三人被从囚车上押下,带到朱斌面前的时候,李自成大笑道:“好一个威风的大将军,好一个威风的武英王,今日你拿我人头,他日不知道谁取你的首级!”
“我敢肯定不是你。”朱斌微笑着道:“你还有什么要求没有?”
李自成看看周围,笑道:“朱由斌,咱们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也算是老对手了,看在这个份上,给我弄碗酒来!”
“不错!”刘宗敏和刘芳亮也一齐嚷道:“爷爷们实在口渴得紧!”
朱斌正想让人上酒,忽然,听到外面一人放声大哭:
“闯王,两位刘将军,我给你们送行来啦!”
见有人公然哭祭反贼,边上将士正想捉拿,却被朱斌挥手制止。
只见一人跌跌撞撞进来,手里捧着一坛酒,跪倒在李自成面前痛哭不止。
李自成一见这人,面色顿时大变,连连说道:“双喜,双喜,你,你怎么会来了?”
原来这人正是当日跳河逃生的李双喜,听到李自成问话,李双喜痛哭流涕:
“当日双喜侥幸得到一条性命,四处躲避官兵,一路跟随在你们身后,只想着找机会救出闯王,可官兵防范甚严,始终没有机会。等到了京师后,双喜心里想,闯王死了,刘将军死了,大家伙都死了,还留双喜做什么,所以双喜就来陪你们啦!”
“痴儿,痴儿。”李自成苦笑不止:“当日我让你逃生,就是指望给我李家留个后,可现在,现在你还回来做什么啊!”
旁边刘宗敏却大声道:“好个有情有义的小双喜!”说着,他把面孔转向朱斌叫道:“屠夫,你看到了吧,这就是我义军的好兄弟,你杀得绝我们义军兄弟吗!”
“只是一个笨蛋而已。”朱斌轻轻笑了下,像是在说给自己听一般:“若换了是我,我就会想办法活下去,为李自成报仇……”
可是,他忽然想到了那天的自己,自己岂不是也和这个双喜一样,明知必死,却奋力冲进皇宫,想和崇祯死在一起吗……
喝完了双喜送上的酒,李自成大笑道:“朱由斌,来吧,李自成大好头颅在此,你来拿去吧!”
“斩!”
随着朱斌的一声厉喝,三口雪亮的钢刀一起举了起来……
三颗头颅滚落在了地上,眼睛到死还睁得大大的。朱斌慢慢走了过来,看着李自成的首级,看着这个老对手,心里却忽然发现并没有什么快乐的地方。
“李双喜,念你忠孝,我不杀你,只把你流放千里。”朱斌叹了口气,说道。
谁想到李双喜却惨然一笑:“闯王死了,我还活着做什么?”
说着,他放下了手中的酒坛,抱起李自成的首级看了好大一会,这才慢慢地放了下来,忽然,他纵身一跃,撞在了边上厚厚的石柱之上……
大明崇祯十七年六月十一日,逆贼李自成等伏法,崇祯之仇乃报!
其后,朱斌一面命令郑天瑞部迅速向四川进军,尽快剿匪流寇张献忠部,一面广发布告,擒拿李自成余党,他决不容许这些反贼们死灰复燃……
而在这个时候,议立新皇已经迫在眉睫了。
对于定王和永王,朝中大臣旗帜分明地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史可法为首的,坚持长幼有秩序,当立定王为帝;另一派贼是岳谨元为首的坚定的永王派!
永王派的意见也很充分,诸如永王温良恭谨,年纪虽小却心存仁厚。而定王则多少显得有些优柔寡断,当断不断,不如这个弟弟好等等。
就在两派争执不下的时候,武英王朱由斌“适时”出现,他的意见当然是立永王朱慈火召为帝。见权倾天下的武英王也成了永王派,那些定王派的声音渐渐微弱了下去。
大明崇祯十七年六月二十日,永王朱慈火召在北京继承帝位,年号景平。
随后,封岳谨元为文渊阁大学士,史可法为武英殿大学士,其余在国难后,坚守北京,宁死不向贼军屈膝的大臣各有安排。
而在江南军方面,则由朱由斌自行安排封赏,朝廷不再过问。朱由斌只暂时安排黎风为朝廷兵部尚书,留守京师,催督各路兵马,其余诸将,待破张献忠后再另外晋升。
只是如何对待武英王朱由斌,却让朝廷里的诸位大臣伤透了脑筋,武英王之职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无可大,除了皇帝的位置,只怕也没有什么好封的了。
最后还是岳谨元采取了个折中的办法,由景平帝在“忠勇武英王”上加了几个字,变成了“义烈忠勇护国武英王”,代天子辅正国事。加骠骑大将军的称号,兼天下兵马大元帅,节制天下兵马,赐天子剑,二品以下官员任凭处置……
其实大家心里都透着雪亮,这天子剑也就是个形式,他武英王现在想要杀谁,不和玩似的,就算皇上要得罪了他,那只怕……
景平帝登基后,朱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亲临四川等地剿匪。郑天瑞几日没有消息,他心下有些担心,只怕出了什么问题。
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借着这次剿匪的机会,彻底解决大明各地军阀割据的问题。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朝廷手中,整革弊端,打造出一支无敌的强大铁军出来。
临走前,他留黎风、岳谨元和史可法三人监国,又留徐军总理京师防务,二十六日这一天,义烈忠勇护国武英王朱由斌,领八千将士出征!
景平帝亲带文武大臣送朱由斌至京城外,才刚刚九岁的景平帝对朱由斌甚是依恋,抓着他的手不肯放:
“武英王,你走了,让我去依靠谁啊。”
“陛下,你以后要称自己是朕了。”朱斌微笑着说道:“臣这次是去平定大明天下,剿灭残匪,臣很快就回到陛下身边的,再说了,黎风、岳谨元、史可法这些人都是贤良有才干的大臣,他们一定会辅佐好陛下的……”
说着,又对那些留守大臣交代了几句,把黎风和徐军叫到了一边:
“我走后,你们要做的事,一是京师绝对不能乱。其二,要让黄溪他们控制住南京的局势,还有就是李德和黄得功那,尽快剿匪二镇后和我汇合。”
“王爷尽管放心。”黎风微笑着道:“这几样事情我已经安排人去做了,相信等王爷剿匪归来,这京师一定已经颇有气象,必定不辜负王爷所望……”
朱斌点了点头,向北京城又看了一眼,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他忽然微笑了下,然后催动战马,和他那忠勇的士兵一起消失在了茫茫天色之中!
第283章 神奇到达的粮食
景平帝于北京登基,也很快传到了李德和黄得功军中,朝廷快马册封李德为讨逆将军,黄得功为其副手,严令两部加速行军,一月内平定两镇“逆贼”!
要说刘良佐和高杰也实在是有些冤枉,在李自成麾下的时候他们是“逆贼”,后来降了朝廷,还被封了伯爵,那是堂堂正正的官兵了,谁想到一转眼居然又成了“逆贼”。
议和的道路已经被堵死了,唯今之计只有死战,两人商议之下,都觉江南军水师强大,不可以与之正面交锋,只能想办法击溃黄得功部,延缓敌人进攻势头,或者可以争取到起码现在看来不太可能出现的机会……
刘良佐将其部全部三万精兵列阵于凤阳,高杰又为其增兵一万,以四万大军与黄得功决战。
六月二十六日,黄得功之先头部队,与刘部相遇于磙县。充任先锋官的黄得功妻弟冯文择骁勇,只带五百兵冲突敌阵,刘风驻于磙县两千余人,与之交锋竟不能胜。
冯文择并五百士卒,于敌军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有一敌将暗里发出一枝冷箭,正中冯文择面门,冯文择血流如注,他却反手拔下箭枝,扔在地上,匹马冲向敌将。
那将不想冯文择悍勇如此,大惊之下才想抵挡,不想冯文择已经冲到面前,只一枪便把他刺下马来,又复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
眼见磙县这两千刘部士兵,竟然就快要被五百骁骑冲跨,刘良佐亲自带着援兵赶到,那冯文择这才收兵,临走时,不忘对刘良佐笑道:
“区区贼军,不过如此。今日我权且寄下你的狗头,明日再复来取!”
那刘良佐被他骂得又羞又愧,回首看去,自己的两千士兵,居然被冯文择杀了一百多人,心下恼怒不已,一口斩杀了八名将佐,这才心气略平。却又对部下说道:
“明日诸军皆需奋勇,游击退者斩游击,副将退者斩副将。我若后退半步,诸将,可斩我首!”
次日,黄得功军到达磙县。两军在这小小的战场拉开阵势。
黄得功依然命冯文择先突,这番却与昨日大不一样。刘良佐已给部下下了死命令,刘部将士不敢怠慢,人人奋力争先。冯文择几番冲突,都被乱箭射回。刘部趁机反击,冯文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