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幢乇悴豢赡芰恕憔司舜罅韬诱桨埽湮词艿绞ド洗Ψ郑朐俚贸⑿湃稳匆盐蘅赡堋N椅饧壹毙枰淮笄吭D阌胫毂蟊臼墙岚菪值埽蛞煤美冒 �
吴三桂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吴家到了自己这一代,祖大寿兵败失宠,自己的父亲又被夺去了总兵之职,虽然籍着这场胜利,铁定能官复原职,但想再进一步已无可能。那高起潜终究是个阉人,又和自己没有直接血缘关系,要想让他尽心竭力帮助自己也有些勉为其难。
朱斌?父亲说的一点也不错,只有自己的这位义弟,皇上眼里最得宠的红人,才能帮助自己,帮着自己一步步爬到自己朝思暮求的位置……
当大军进城之后,见到迎面而来的朱斌,众人这才弄明白了登州城如何会落到他的手里。
金国奇酸溜溜地说道:“恭喜朱大人,贺喜朱大人,朱大人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偏偏选在孔有德逃跑的时候攻城,不得不让人羡慕啊……”
他话里的意思是这次登州城落到朱斌的手里,可不是他有什么真本事,只是运气好些罢了,换了谁来都一样。朱斌淡淡一笑,也不和他计较。
吴三桂和高起潜却不这么想了,都想到此人实在厉害,居然能预先料到孔有德会逃跑,所以才敢立下了那份军令状。看来这人不光是皇上嘴里的“福将”,更是一员“智将”。
“朱大人,待我上奏朝廷,必然报了朱大人首功,只是跑了孔有德,实在是可惜了,要不然……哎,还被他带走了那么多叛军……”高起潜夸了朱斌几句,又叹息着说道。
朱斌胸有成竹地说道:“公公无需担心,朱斌在此之前,早在登州海面布下战船,就等着孔有德自投罗网了,此番就算抓不着孔有德,他的那些部下亲信也必然大部都被擒获。”
看着面前的这个年轻巡抚,好半晌高起潜才说道:“朱巡抚,这次我是真的服你了,不瞒你说,方才我还觉得你运气实在是好,可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这哪里是你的运气好,根本就是你经过精心准备的……”
边上恭维声响起一片,连那金国奇也不得不赞了几句。吴三桂更是赞不绝口,拉朱斌到了一边,悄悄耳语几句,非要等战事平息后传自己些用兵之妙。
朱斌心里大叫惭愧,你高公公可实在是抬举我了,要说准备倒的确是有准备,可这全是本大人仗着比你多上几百年的历史知识,说来说去倒要感谢那个陈博士了,要不是他强迫着自己背了那么多明史,自己可也走不到今天这步……
大军进入登州,一边安抚乡民,一边向朝廷报捷。可朱斌总也有些心神不定,一心牵挂着海上,不断派人探报,也不知道龙淄阁、李德他们,能不能够顺利地截住孔有德的船队!
第154章 平叛终结
茫茫大海,夜色深沉。无数条船缓缓前进。走在船队中间的,正是登莱巡抚孙元化部下,吴桥兵变的主谋孔有德。只是这个前几月还意气风发的反贼,此时面色却是一片死灰!
就这么失败了?孔有德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本来他拥兵数万,屡败官兵,甚至连蓬莱国都在准备成立之中,可转眼之间这一切却成为了泡影。
终究还是自己的力量太弱啊,若是当日能够有外来力量相助,比如后金,又怎会落到如今这样的下场?悔就悔在应该及早联络女真人,里应外合之下,说不定就能成功了……
耿仲明站在他的身边,心情更加郁闷,他好好的大明将官,当初跟在毛文龙麾下,何等逍遥自在,要不是后来毛大将军被袁崇焕擅杀,自己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元帅,咱们真的去投金虏?”耿仲明小心地问了一句。
“不去投女真人,天下之大,难道还要我们落脚的地方吗?”孔有德冷冷地说道:“况且,这次我们给皇太极带去了几十门西洋大炮,女真人缺的就是这个,难道你以为他还会亏待咱们吗……”
耿仲明苦笑了一下,不再说话。终究当了这么多年大明的将官了,就这么降了金虏,汉人会把自己骂成什么?家里的那些亲亲戚戚,又会遭到什么样的待遇?
船队平稳地向前行使着,一夜无事。可当第二日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海面上的时候,熟睡中的孔有德,被舱门外一阵激烈的敲击声惊醒,孔有德有些恼怒地披衣起身,发现站在门外的正是耿仲明。
“元帅,元帅,船,朝廷的战船!”还没有等孔有德来得及斥责,耿仲明已经惊慌地叫道。
孔有德面色剧变,几步冲到舷板前,举目望去,前面一字排开几十条战船,架设在船上的火炮炮口,正张开狰狞大口对着自己的船队……
“不可能,不可能!”孔有德恼怒地叫道:“在这邻近海面之上,除了咱们,哪里还有大明的战船,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是江南巡抚朱斌的战船!”耿仲明指着前方,有气无力地说道。
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战船上战旗猎猎飞舞,正是大明武英伯朱斌所属之船队!
“朱斌!又是朱斌!”孔有德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虽然心里把朱斌痛恨到了极点,可是到了这个地步,他也别无他法。自己船虽多,可大部分都是民船、商船,根本没有战斗力。而且船上一半是自己和亲信的亲眷,另一半根本不懂水战之法,又拿什么去和大明水师抗衡?
“元帅,怎么办?”耿仲明一脸的惊恐之色,过了会,呐呐地说道:“要不,咱们,咱们降了吧,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降?”孔有德冷笑了几声:“怎么降?你想想,咱们杀了多少大明的官员,就算咱们肯降,崇祯早晚也得杀了咱们……当今之计,鱼死网破,命令各船准备迎敌!”
而这时在他们的对面,龙淄阁放下了千里镜,轻轻呼出了一口气,对身边的李德说道:“咱们在海上等了那么多天,光是来回补给就累死了人,眼看着黄飙他们大出风头,可咱们却像是来打渔的……总算还好,把他们给等来了!”
“龙兄,要不要让他们立刻投降?”一边李德问道。
龙淄阁微微摇了摇头:“来前,抚帅再三叮嘱过,对待这种三姓家奴,下手绝不要容情,全部击沉他们,只要带着孔有德的头颅去见,就是大功一件!”
随即,他大声下令道:“命令各船,攻击!”
炮声在一瞬间响起,巨大的水柱在海面腾起,硝烟味弥漫在整个海面。养精蓄锐了许久的水师,在这一刻把全部的力量都投入到了对叛军的攻击之中,把这些日子积蓄的能量,毫无保留地释放了出来……
叛军船队哪想到官兵说打就打,根本没有任何准备的他们,顿时乱成了一团。尤其是那些女人,抱着孩子哭的哭,叫的叫,四处乱跑,惊恐到了极点!
本来就恼怒不已的孔有德,眼见乱成这样,更是愤怒地叫道:“让女人全部给我闭嘴,再有乱吵乱闹,乱我军心者,全部给我扔到海里去!”
所有都知道孔有德素来残忍,而且说到做到,那些女人倒也安静了下来,拼命捂着孩子的嘴,生怕他们发出一点声音,招到飞来横祸……
可孔有德能压制得了女人孩子,却对对面官兵疯狂的攻击毫无办法。只短短一会功夫,已有几天船被击沉。眼看着在海面上挣扎呼救的士兵,孔有德却一点办法也都没有,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禀大人,远处有无数战船急速向这驶来!”就在大明水师已经稳操胜券的时候,忽然有兵丁前来报道。
拿起千里镜仔细看了半晌,龙淄阁忽然苦笑了下:“是金虏的船队!”
李德吃了一惊:“金虏的船队?要不要立刻分兵掉头阻击?”
龙淄阁微微摇了摇头:“不必了,金虏来的船多,显然早有准备,若是我们现在分兵,只会被两面夹击,附近除了我们,又无大明水师,只会得不偿失……”
“撤退!”说完,龙淄阁决然说道。
“撤退?”李德有些担心地问道:“万一被追究起来的话……”
“一切责任都由我来承担。”龙淄阁面无表情地说道:“明知无法取胜,却非要强行攻击,这样的事,我是绝对不会去做的……要是抚帅追究下来……不过,我想抚帅也是不会追究的……”
……
死里逃生的孔有德,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愣愣地看着本已胜利在握的大明水师,忽然全部掉转了船头,撤离了战场,他茫然地站在甲板上,诧异地看着远方。
又是大量的战船靠近,这时,最前面的一艘战船,放下了一条小舢板,迅速划到了孔有德的船队面前,舢板上的人大声问道:“可是孔有德将军的船队吗?”
“我就是孔有德,你们是谁?”孔有德站在船头说道。
那人喜道:“是孔将军就好了,我们乃是后金船队,闻听孔将军战事不利,十日前就已启程,希望能够接到孔将军,总算天遂人愿。我家汗王就在船上,请将军过去叙话!”
孔有德大惊失色,他哪里想到皇太极以汗王之尊,竟然亲冒奇险,亲自前来迎接自己?不敢怠慢半分,赶紧跳到舢板之上,随那引路之人一同来到皇太极的大船。
才上了船,引路人将皇太极引见给了孔有德,孔有德倒头便拜:“败军之将蒙汗王亲自前来,如何敢当?死罪死罪!”
皇太极含笑将他扶起:“将军何罪之有?早在将军吴桥兵变时,我就应该来了,可直到现在才接到将军,那是我的不对……”
孔有德双目含累,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好啦,好啦,什么话也不用说了,回到家就好了。”皇太极亲切地抓着他的手说道:“你在大明那当的是游击将军吧?哎,大明的皇帝实在不会用人,你先去汉正黄旗吧,等以后,我一定封你个王做……”
只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孔有德从此后就忠心耿耿的为着女真卖命。
辽东一带最精锐的火器部队,从此纳入了后金的进队之中,从此,明朝和后金的军事力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孔有德的叛乱,也让明朝的政治体系发生了严重的更迭。
才当上大明首辅没有多少时候的周延儒下台,温体仁接任成为大明首相。大学士徐光启因为学生孙元化、张焘被斩首,忧愤国事,于是年十月逝世。
……
没有抓获孔有德,致使其大部逃跑的龙淄阁,并没有受到朱斌的责罚。因为朱斌很清楚,有些历史可以改变,有些却是无法改变的。况且,龙淄阁当初下的决心无疑是正确的,否则自己的水师必将遭到重大损失!
只是朱斌对这场仗有些郁闷。
随着平叛的结束,此时,已是崇祯六年的二月了。孔有德山东之叛,自崇祯四年闰十一月起,一直打到崇祯六年的二月,前后达十六个月之久。叛军人数从开始时的千余人,越打越多,最终竟有数万之众。由此可见当时朝廷的应变能力是何等之差!
朝廷的武将士卒,在与外族后金作战时,总是败多胜少;在与陕西、山西的叛民作战时,同样也是败多胜少。但令人不解的是,当这些为朝廷效力时似乎算不上是精兵强将的官军,一旦叛乱或投敌后,却都不差不弱。将还是原来的将,兵还是原来的兵,为什么在为大明朝打仗时这么差,而到打大明朝时却又变得那么强呢?
不过山东的胜利,对朝廷来说却实在是太重要了。
崇祯帝即位后,仗是越打越多,越打越大,却也是越打越输,越打越糟。这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打败了崇祯帝起初可能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而且原先也是朝廷军官的游击孔有德,在当时也算是大功一件,可庆可贺。
于是,在这次平叛中再次立了大功的朱斌,被晋升为武英侯,加世袭锦衣卫百户。其他参战将领,也是赏赐有差。
而那位追着孔有德、耿仲明泛海而逃,却因慢了一步而被总兵官黄龙邀击俘获的昔日明朝大将,皮岛纵兵毛文龙的儿子毛承禄,被押到了北京。朝廷为此还搞了个献俘仪式,最后把他寸磔而死。
至于吴襄在这次战役中,总算没有辜负崇祯和朝廷的期望,实心任事,勇敢作战。所以,他不但恢复了原职,还于七月间被授为都督同知,荫一子锦衣百户世袭。
当时的吴三桂,只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并没有受到什么嘉奖,不过他并不在乎,因为他已经看清了一条道路,一条对于自己来说光明无比的道路……
“此处平叛已了,你也该走了吧?”在自己的军营中,吴三桂专门为朱斌设下了一桌酒席:“恭喜你了,兄弟,圣上晋升你为武英侯,又加世袭锦衣卫百户,朝廷之中,比你迁升更快的,再无第二个人了……”
朱斌倒显得并不如何热情:“兄长,我是为你不平,你的功绩何尝比我差了,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封赏,我当上书朝廷……”
“不用。”吴三桂阻止了他:“今日不赏,不代表他日不赏。兄弟,我和你说句心里话,吴三桂在此明誓,十年之内,我必然要坐上总兵之职!”
朱斌笑了一下,他很想告诉吴三桂,用不了十年,只要五年时间,他就会当上大明最年轻的总兵,而到了那时候,将是他真正成为大明一颗璀璨将星的时候!
不过,也是他步孔有德后尘,成为历史上最出名大汉奸的开始……
吴三桂哪里回想到自己面前的这个兄弟在想什么,他举起酒杯兴致勃勃地说道:“到时,我在边塞之地,兄弟在江南,你我二人遥相呼应,必能成就一番好大事业,来,咱,咱们兄弟两人干了这杯!”
朱斌默默喝下了这杯酒,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等到下次见面的时候,会是哪一年了?他们之间,还会像今天这么喝酒,还会是兄弟吗?他们,各自会走向哪一条道路……
第155章 赚钱之策
自崇祯四年底奉诏讨叛,一直到崇祯六年结束,朱斌和麾下一万七千将是累时一年有余,征战于山东数地,大小血战无数,终于克尽成功,全军从山东折返江南!
对于朱斌来说,这样的胜利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无论取得了什么样的荣耀,无论取得了什么样辉煌的胜利,其实都是大明王朝的内耗而已,都只是对这个朝廷的一步步削弱。
才一进入江南境内,却发现前方人头攒动,热热闹闹,正在朱斌和众部下奇怪之时,那些人看到他们,忽然间鼓乐齐鸣,烟花大放,顷刻间又响起一阵阵欢呼。
这时一群人快步向朱斌迎来,走在最前面的是才升任为杭州同知的黎风,两边是居然是上了年纪的陶乐闵和陶一元一众人等。一走到朱斌面前,黎风一揖到底,满面春风地道:
“恭喜大人平叛成功!恭喜侯爷百战百胜!”
一声“侯爷”朱斌一时倒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才想到自己已经从武英伯变成了武英侯。现在的朱斌,所有官职是武英侯、肃虏将军、兵部左侍郎、江南巡抚……这一长串的官职让朱斌自己念着都觉得有些头晕……
“不就是平了一个孔有德之叛,用得着弄出这么大的排场吗?”朱斌板着脸说道。
黎风笑了一下,低声道:“乡民最喜英雄,侯爷征战四方,威震疆场,是圣上亲封的百胜名将,江南百姓早就意欲一睹侯爷风范,此刻乡民已见大军之威风,又岂能不为侯爷威武折服,又岂不对侯爷死心塌地?”
这和自己那个时代的偶像效应也差不了多少……朱斌看了下自己,银盔银甲,坐下坐骑是孔有德仓促逃离登州,未及带走的一匹浑身乌黑的战马,背后几十员战将,上万士卒,可比自己那时候的偶像要威风多了……
忽然想起自己才上战场之时,什么也不懂,还偏偏要骑一匹白色战马,几乎就成为别人的活靶子,眼睛一晃,却已过了几年,想来也觉得可笑……
“侯爷,前些日子侯爷大捷消息传诸江南诸府县,江南百姓无不欢欣,以侯爷为我大明神威上将军也。”陶乐闵上来笑道,他这时越看自己这个“孙女婿”越是喜欢,摇头晃脑地说道:“赖侯爷鸿福,我陶家每日里也宾客络绎不绝,贺喜之人不断,现在各地都在述说,江南得到侯爷,实是我士绅百姓之福……”
他说了一堆的恭维话后,终于转到了正题:“侯爷,山东战乱已平,侯爷功加宇内,我看不如一喜变二喜,来个双喜临门……”
朱斌这才明白这位老先生说的是自己和他孙女的婚事,边上陶一元笑道:“抚帅,小女今年已经十五出头,抚帅也将满二十,陶一元厚着脸皮说一声,也是到了婚嫁之时了……”
边上诸人连声称是,就连朱斌身边诸将也都面露喜色。在外征战了一年多,也是时候找个机会,好好放松放松,缓解下长期紧张的神经了。
朱斌想着也是,二十岁的人在这个年纪还没有成婚,在这时候也算得上是晚婚晚育的模范了,想了下,有些忸怩地说道:“这个,这个……黎风,给圣上上道奏章,请圣上下圣吧……”
边上顿时欢声雷动,此时的朱斌在江南名声一时无双。除了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威名传播大江南北之外,自他到了江南,铲除贪官,稳定地方经济,安抚民生,着实是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因此在江南名望如日中天。此刻眼见武英侯即将成婚,一时彩声不绝于耳。
“还有个事你们也得费心下。”朱斌将陶一元、常州府张云乐、苏州府孔浙扬几个拉到一边,指着麾下诸将说道:“我的这些部下,年龄可也老大不小了,你们也可多挑好人家的那些贤惠淑德的女子,上门提亲……”
陶一元一听就笑道:“这无需侯爷费神,陶一元早就想好了。此前我已和诸位大人商量着去办了,等侯爷婚事一完,诸位将军的婚期即刻着手准备……”
朱斌麾下诸将听得明白,喜笑颜开,李天齐最是猴急,拉着陶一元长长作了一揖:“陶先生,陶大人,可千万拜托帮我找个好的人家女儿,千万千万……”
“帮你找个麻子那就最合你的心意了……”边上黄飙冷冷地道,顿时引起一片哄笑……
……
庆功酒摆了三天放才平息,这三天里,朱斌肚子里也不知灌下了多少酒,每日里起来脑子里总还是觉得有些昏沉沉的,打了盆冷水洗了把脸,这才略略觉得清醒了些。
闹腾了这么几天,心里想着自己出征后江南政事,急忙召来黎风……陶一元、张云乐、孔浙扬三人询问。江南运河疏通工作甚是顺利,只因这牵扯到江南商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无不踊跃出资。按照计划,大约在今年年底,江南运河即可疏通,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