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是被一个近卫上来一脚便将他踹回了人群之中,大声喝令他老实跪下听候处置,这时候朱由崧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嚎哭着跪在了他肥爹朱常洵的身后。

朱常洵看到连他儿子都被逮了回来,也知道一切都完了,哭着对离他不远处跪着的吕唯祺叫道:“吕大人救我!”

吕唯祺这会儿自己都成了阶下囚,哪儿救得了福王呀!苦闷的摇了摇头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呀!王爷身为皇亲国戚,事已至此,就莫要再做令贼人所蔑视之事了!听天由命吧!”

他们的话倒是提醒了肖天健,肖天健冷笑了一声道:“吕大人,你视我为贼,可是在我肖某看来,这天下最大的贼人,恐怕正是像福王他们这些人还有那些贪官污吏才对!我们如果为贼的话,也是被这些国贼所逼!

不过对于吕大人,肖某还是相当钦佩的,在此国难之时,吕大人身为理学大家,不管你瞧得起我与否,可是你还是做了应作之事,我刚刚听闻,自从吕大人致仕之后,这些年来,在洛阳城中多有善举,近期更是尽散家财赈济城中饥民,你是好官,我肖某钦佩!

来人,给吕大人松绑,我们刑天军造反,是为了诛杀天下贪官,但是却不会冤杀好官!吕大人也算是当世难得的好官,我刑天军绝不难为于他!铁头,派近卫将吕大人护送回家,抄家名单之中,划去吕大人的名字,凡是吕家人,皆一并放还,给予食粮,好好照顾,''不得有任何人骚扰吕大人以及他的家人!”

众人听罢之后顿时一片嗡声,都羡慕的望向了吕唯祺,但是没成想吕唯祺却摇头拒绝了肖天健,道:“我吕某身为大明臣子,虽不能引兵抗击你等贼众,保家卫国,可是也不屑于让你释我无罪,吕某还不愿苟活于你翼下,我吕某只想问一下你,你肖刑天又打算如何处置福王以及世子?”

堂中刑天军上下闻之顿时都一片大怒,纷纷怒骂起了这个吕唯祺,骂起不知好歹,居然如此不领他们大帅的情。

肖天健点头抬手止住了手下诸将的骂声,淡然一笑道:“吕大人,我肖某钦佩你的为人,这大明天下时至今日,你又何苦要与之殉葬?不管你如何说,我肖某绝不会杀你这样的好官!至于福王父子,这件事你就不必问了!我肖某答应你,给他们一个公正的审判,他们该死不该死,我说了不算!让洛阳的百姓去定他们的生死,老百姓让其活,我肖某便立即放他们离开此地,可是如果老百姓怒其无德,让其死的话,那么我肖某也只能顺应民心!照你所说,他福王本是皇亲国戚,这天下百姓本该都是大明子民,可是他们对老百姓都做了什么?所以公道自在人心,吕大人就不必多问了!来人,送吕大人回家息养!绝不可对吕大人无礼!”

肖天健说罢之后,几个近卫上来立即把吕唯祺的绑绳松开,然后客客气气的将吕唯祺架出了知府衙门,将他强行送回了他在洛阳的家中。

而至于剩下的人,肖天健也不愿意在他们身上下什么功夫,三天之后他令李进德为首,李信为辅,在知府衙门打开大门公审这些人,并且让城中百姓有冤申冤,接收他们的状子,经审之后,直接便将福王拖出了知府衙门,在城南门外面当众宣读了长达数十页的有关他的罪状,然后刀斧手一刀便砍掉了福王那颗肥大的猪头,而和福王同时被斩的还有兵备副使王胤昌守,知府亢孟桧守,知县张正学守,通判白尚文等数十名河南府的官吏,同时还有一大批为祸洛阳的军官、王府侍从等等人员,而且在他们这些人的家中,皆抄出了大批的钱财,洛阳城的官兵发不出饷钱,可是这帮人家中藏的银子数额之大,几乎令人瞠目,所以他们可以说实在是该杀之极。

但是朱由崧这个世子,却因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罪行,虽然纨绔,但是至多也就是在王府里面作威作福罢了,所以最后没有被判问斩,而是被肖天健下令收监找了个地方秘密的看押了起来。

而洛阳城这次被刑天军攻克之后,刑天军单是从福王府之中,便查抄出了金银近三百万两,同时还在其粮仓之中抄没出了近十万石的粮食,除此之外,值钱的绫罗绸缎还有一大批,另外各种奢华无比的器具珠宝古玩字画也有一大批。

当然这还只是洛阳城中收获的一部分,在抄没了大批权贵的家之后,几乎又抄没出了近百万两银子和大批的储粮,使得刑天军这一下就收获了充裕的财物,补充到了大量的粮食。

为了让天下人知道,他们刑天军是为了天下老百姓的,肖天健下令在抄没的财物之中,拨出五十万两银子,和两万石粮食就近赈济洛阳周边的饥民百姓,剩余的则收入刑天军库中备用,其中又拿出了一大批银子赏给了近期有功的兵将们,使得兵将们上下更是欢腾成了一片。

洛阳城被刑天军攻占的消息立即便不胫而走,飞快的传向了四面八方,并且两三天的时间,便传到了南阳府。

此时坐镇南阳府剿抚的五省总督熊文灿听到消息,当场便晕了过去,洛阳被克,他这个负责剿抚大计的五省总督肯定是罪责难逃了,不过当他醒过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对报信之人问及洛阳城福王的下落。

可是接着当他听罢了消息之后,便义无反顾的再一次晕了过去,而且这一次晕的很彻底,整整半天都没醒过来。

第四卷 剑指中原 第一百九十章 追责

说起来熊文灿也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本来他在福建把郑芝龙忽悠的接受了朝廷招抚,为朝廷立下了大功,也因此当上了两广总督,高官厚禄小日子过的挺舒服,可是偏偏要大嘴巴没事就谈论天下大事,动不动就自吹自擂说如果是他负责剿抚的话,肯定就不会让中原局势糜烂如此,结果被传入京师之中的崇祯耳朵里面,把他升为了五省总督。

不幸的是他遇上了肖天健这个克星,让他就任之后,连连吃瘪,加上眼下许多军将拥兵自重,根本不怎么听他的招呼,好不容易他才折腾的招安了张献忠、刘国能、拓养坤等人,以为可以抽出手来对付肖天健了,可是忙活到头却是调来的各路官军纷纷败在了这个肖刑天手中。

醒过来的熊文灿失神了好长时间,仰天长叹为什么事态会发展到如此地步,既然让他来当这个五省总督,偏偏为何又出现了这个该死的肖天健,他恨老天爷实在是对他不公,可是他却不知道,如果没有肖天健这个人存在的话,他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儿去,不过也只是比现在多撑一年罢了,李自成复振,张献忠复反,崇祯照样饶不了他,虽然招抚张献忠是崇祯帝亲自拍板定案的事情,可是以崇祯的性格,是绝不会认错的,有功就是他这个皇帝的,有过就是手下的,这也是熊文灿跟错主子的悲剧。

失神了好一阵之后,熊文灿知道自己是罪责难逃了,不过想了一阵之后,还是提笔赶紧写奏疏,一边自请罪责,一边推卸责任,将洛阳被破的责任推到现任河南巡抚李仙风的身上,说是他没有按自己的要求,迅速的将刘泽清和陈永福所部调往洛阳救援,才导致了这次洛阳被破,福王被杀。

而洛阳被破的消息也很快传至了京师,得知福王被杀的消息之后,崇祯顿时便失声大哭了起来,说他虽然身为大明天子,居然连他的亲叔叔都没有能保护住,让福王朱常洵被贼人所害,实在是对不起列祖列宗,哭罢之后,便开始收拾人,先是罢了河南巡抚李仙风的官,把李仙风逮到了京师关在了天牢之中论罪,接着便迁怒于河南副将罗岱驰援洛阳不力,将其连降三级,以待罪之身继续率领豫北兵马,更将丢了大印的左良玉也降了三级,考虑到左良玉虽然河南兵败,可是在湖广一带还有他不少兵力,所以也令其戴罪立功,继续统领他麾下的兵马,防备刑天军南下,至于熊文灿,这次也没逃脱罪责,被崇祯下令罢去五省总督之职,本来他是想把熊文灿也逮到京师问罪的,可是因为杨嗣昌替他求情,说虽然熊文灿剿抚不利,但是主要还是因为李仙风配合不到位,而且崇祯暂时考虑到河南把李仙风给逮问之后,河南暂时没有合适的人坐镇,所以令熊文灿暂领河南巡抚,继续对刑天军进行剿抚。

除了他们之外,崇祯还挑选了一批抵抗刑天军不利,抑或是贼军一到便弃城而逃的河南官吏,将他们抓了起来直接剁了脑袋,总之因为洛阳被刑天军攻破,牵连了一大批官吏掉了脑袋。

熊文灿虽然暂时脑袋没有掉,可是也明显是坚持不了多久了,到了这个时候,崇祯已经发现,在中原一带,刑天军基本上已经是失控了,周边几乎没有官军可以与之对抗,从河南官吏送入京城的奏报之中,他也发现刑天军确实战斗力非常强悍,装备质量也相当厉害,特别是刑天军火器十分犀利,往往打得官军无法招架,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打的话,恐怕是无法对付刑天军了,眼下崇祯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一个就是关外随时都在对大明虎视眈眈,随时都会破关而入的建奴,另外一个就是这支处于大明心腹之地的庞大的刑天军,这如同两把利刃在他背后和前胸抵住一般,让他如芒在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于是他下旨招朝中诸官入宫招对,众官纷纷表示,时下应该暂时对刑天军采取守势,加强河南周边一带州府的防御力量,尽可能的将刑天军控制在河南一带,不能再让他们扩大地盘了,而杨嗣昌则认为还是要先让洪承畴和孙传庭速速尽快将陕西境内的李自成等路义军剿灭之后,调集相对于比较善战的洪承畴辖下的陕军也就是秦兵进入河南,配合江北、湖广、山东、河北等地的官军,一同剿灭刑天军,否则的话,眼下一旦让李自成等义军再复振起来的话,更是首尾难顾,所以应该尽快将河南周围活动的一些义军给剿灭,再来对付刑天军。

其实到了这会儿,不管是杨嗣昌还是崇祯,都已经有点毛了手脚,心理上便开始不由自主的产生了鸵鸟思维,想要避开刑天军这个眼下他们尚无法解决的麻烦。

崇祯对于杨嗣昌现在还是信任有加,所以对于杨嗣昌的提议自然是支持了,于是下旨让洪承畴速速剿灭陕西一带的李自成等部,同时也令南京留都方面要尽快将皖西一带的革左五营剿抚,尽快腾出更多的兵力,来对付刑天军。

至于河南方面,则下旨给被撸成了河南巡抚的熊文灿,令他要确保眼下河南其它几个重要的州府,不能再被刑天军所克,如果不然的话,就要拿他问罪。

熊文灿接旨之后,想哭都哭不出来,眼下他被撸成了河南巡抚,而河南现在又有几个兵能供他调用呀!如果他是五省总督的话,好歹也能从周边拼凑点兵力,支持一下河南的局势,可是现在他已经没权了,可是崇祯还要让他守住河南其它地方,这不是在逼他上吊吗?

可是这是圣旨,他又没有办法说不行,于是只得接旨谢恩,交出了五省总督的关防大印,带着扈从,离开了南阳,朝开封府行去。

第四卷 剑指中原 第一百九十一章 方向

说话间时间便到了六月间,朝廷官府乱的一团麻,可是肖天健这边可是没有闲着,在打下洛阳城之后,刑天军不管是在财力上还是粮食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补充,再加上夏收在即,很快新一年的夏粮就要收割上来,虽然不能保证他们刑天军养活更多的流民,可是支撑他们作战的粮食还是够用了。

更何况刑天军更多时候会在战争之中,依靠着战争红利来补充粮秣,所以打仗比停下来休息,是要划算一些的。

当然对于民生的建设肖天健也没忘记,督促牛金星等暂时主民务的官员,尽快的在他们已经可以控制的地盘上,建立起有效的控制,督促帮助流民们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农业生产,大明朝这些年,之所以到处都闹饥荒,虽说有一定的天灾原因,可是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时势不稳,官府对于老百姓盘剥实在是太过厉害了,使得老百姓宁可逃荒要饭,也不愿种地,这才使得各地粮食产量大幅下滑,耕地大批被撂荒,其实人祸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一旦刑天军控制了局面之后,便可以还给老百姓一个比较安稳的局面,再加上刑天军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基本上不存在腐败的因素,各级官员都踏实做事,老百姓们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很愿意种地的,虽然各地都已经过了春耕的时节,可是一旦秩序被重新建立起来之后,在刑天军强大的武力保护之下,这些流民们还是爆发出了极大的恢复生产的热情,迅速的便将刑天军新控制区的撂荒土地给复耕了起来,哪怕是农具不够,老百姓仅仅是靠着锄头、铁锹,也飞快的开垦出了大批土地。

夏粮来不及种,老百姓便种秋粮,而刑天军则负责给老百姓们提供比如黄豆、玉米的种子,供其播种,考虑到为了尽快的收获一批粮食,解决一部分流民的吃饭问题,各地刑天军的文吏们还指导老百姓们种植了一大批收获快的荞麦,毕竟这玩意儿种下去两个月时间便能收获了,腾出土地便能再种一些其它东西,收获上来的荞麦产量虽然低,可是却可以缓解部分粮荒的问题,让一部分刚刚安定下来的百姓,可以减少对刑天军的依赖,如此一来,六月前肖天健在河南的攻势行动,所控制的一批地盘上的农业生产,迅速的便开始恢复了起来。

当然为了解决流民的安置问题,工匠们分批被挑选出来,在辖地之内各地开始开办工场,这些工匠们靠着他们的手艺生产东西,一边为刑天军获取财源,提供器甲,一边换取他们的生活所需,所以某种程度上,刑天军这些年已经逐步的形成了一大批公有制的工场作坊,解决了不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而河南豫西一带的矿产也很是丰富,除了鲁山、宝丰、钧州一带的煤矿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有铁矿,灵宝县境内还有金矿,这些矿冶业,在刑天军到了之后,大部分都被刑天军没收归于了刑天军之下,成了刑天军的公产,在刑天军的地方官员们的主持下,这些矿冶业也被逐步恢复起来,原来的矿工们也都找到了吃饭的门路,又解决了一些劳动力的问题。

当然还有许多手工艺者,以前被官府盘剥的没办法成了流民,现如今有了刑天军给他们提供生存保障之后,他们也开始恢复了生产,靠着自己的手艺,来赚取生活物资,所以家庭作坊式的小型手工艺作坊,比如烧瓷、纺织、刺绣、竹编、木器等等产业,也在刑天军到后,开始雨后春笋一般的恢复了起来,眼下虽然还见不到多少成效,但是肖天健却很是鼓励他们这么做,迟早有一天,他相信这些小手工作坊,会大幅度的发展起来,今后为刑天军的财政提供另一个坚实的保障。

而这些事情,肖天健往往都已经不用再亲自去打理了,他手下现在可是不像以前,严重缺乏文吏,在他坐稳豫西,又扩大了地盘,连战连败官军之后,许多读书人为了生计,也不得不放下所谓的对大明效忠的想法,投入到了刑天军之中,进入到了文吏系统之中,为刑天军来做事。

所以肖天健有什么想法,只要点拨一下手下的文吏们,这些人便知道该怎么做,便会照他的吩咐,安排下去,并且大力的推行。

肖天健自问不是全才,可是许多见识却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可比的,每每提出一些想法,总是让手下的官员们很是佩服,当领导的有时候不见得你非要什么都会,但是只要你知道事情该怎么做,下面的人便不敢糊弄你,更加上刑天军作为新生力量,眼下内部的官吏们还不敢胡作非为,做事也踏实肯干,办事效率自然不是已经到了迟暮之年,整个官吏系统都彻底糜烂的大明王朝的官府要高出了太多了。

稳定了洛阳之后,肖天健便立即开始召集手下重将还有谋臣们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在这个时候,手下的诸将和谋士们在这件事上开始发生了分歧。

以牛金星为一派,力主肖天健朝北攻略,渡河北上进入攻占黄河以北的怀庆府、彰德府、卫辉府等府,将兵锋直指京师,抑或是朝东,攻打开封府,打下开封府之后,便等于控制了整个中原,继续向东便可以攻打山东和两淮一带,将大明朝南北拦腰斩断,到时候挥师北上,攻入京城,便能取得天下,最不济也可以打潼关,进入陕西,趁着陕西局势混乱,攻下陕西,取得一个南下四川的通道,四川富庶,可以为刑天军提供足够的财源。

但是对于牛金星等人的意见,新归于肖天健麾下的李信却有不同意见,在这方面,李信体现出了比牛金星更强一些的战略眼光,他却认为,眼下不应该向北发展,而是应该顺势南下,先攻下南阳,进而取襄阳,打通一条南下湖广的通道,挥师南下湖广,因为湖广乃是大明时下重要的粮食产地,而且水源充足,不易出现灾荒,控制荆襄之后,便可以挥师沿江东进,先打南京,彻底控制大明腹地,不但可以获取一个稳定的后方,而且也获取到了充足的粮食供应,还能掐断南部对北方京师的供养,到时候大明王朝自然就土崩瓦解了。

而李信提出的建议,李进德也表示支持,这一点令牛金星颇为不喜,觉得李信仅仅是一个后生小辈,而且还是贡生,不像他是正儿八经举人出身,不管是学识还是见识,都不如他,再加上他还是新近才跟了肖天健,根本就轮不着李信反对他提出的意见。

而武将方面比较单纯一些,像罗立等人,是不考虑太多事情的,反正是肖天健指向哪儿,他们就打向哪儿就成了,这么费脑筋的活,本来就该牛金星、李进德、李信这样的人来干,所以他们听着也跟着起哄,一会说牛金星说的对,一会儿也点头说李信说的有理。

总之这一次议事,对于刑天军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争论很大,而肖天健则坐在那里只管让他们争,而他则只管听,而不发表任何意见,如果他不是后世过来的人的话,也许他还真就听谁的话都觉得有道理。

到了后来,干脆牛金星说出了要他在洛阳称王,毕竟眼下许多义军的首领都自称为王,李自成成为闯王、张献忠自称八大王,还有什么顺天王之类的,只有肖天健到现在还只以刑天为号,没有称王,而现在肖天健也应该称王,然后号召军民,攻入北京把当今皇帝朱由检拉下来,取而代之。

对于牛金星这个提议,众将倒是都一致同意,纷纷要求肖天健称王,而肖天健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