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潜便有点不寒而栗,现在如果再给他一个选择的话,他是不会带着这些人马来找刑天军的麻烦了,许多事情可以拖嘛!大不了拖两天时间,编个瞎话把皇上糊弄过去也就得了,也总比现在差点把老本赔了个干净要强吧!

思来想去现在这德行是不能回去的,回去之后皇上肯定饶不了他,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先把跑散的那些兵马给找回来,尽可能的挽回一些损失,然后把兵马带回去,和留守在顺德府的那一万多官军汇合起来,在编谎糊弄一下再说了,至于损失已经造成,是绝对无法挽回了,一切都只有回到京城之后再说了。

于是高起潜立即下令就地休整,一边派出大批标营的夜不收还有传骑四处搜寻那些逃散的溃兵,令他们归来和他汇合。

而这个时候大批溃散的官兵跑的到处都是,零零散散的分布在了整个广平府一带,这一下可苦了广平府一带的老百姓们了,官兵们这次溃败的时候,把许多辎重丢在了战场上,许多人甚至连甲胄都脱扔了,空着手便跟着跑了,所以粮秣一时间根本没法解决,没吃的对于这些官兵们好说,那就是抢!而且他们的军将们也慑于这一次回去不好交代,要找点人头来充作战功,于是便四处大掠的同时还大肆杀良冒功,可怜广平府虽然没有遭鞑子入寇,却糟了官军入寇,大庄关门自保,小村则几乎无一幸免被官军洗掠一空,转眼之间广平府便哀鸿遍野,到处是被官军抢掠的村子,到处都是被官军放火烧毁的屋舍,到处都布满了被官军杀良冒功的无头尸体,而女人也不少人被官军祸害,总之这些溃兵给广平府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本来这里的百姓就不富裕,承受着官府和地主们的层层盘剥,现在又遭官军洗掠,就更没法活了,许多老百姓便连夜为了活命,也逃离了家园,他们都听说了南面刑天军大批接受难民,于是纷纷三三两两的朝着南面逃去。

而高起潜不但没有能截住刑天军护送的这十万民众,反倒是又将广平府的数万民众也逼得不得不背井离乡,朝刑天军控制区逃去,这一次算是给刑天军又帮了大忙了。

而广平府的知县知府等官员之中也不是没有一个有良心之人,在得知了消息之后,又发现了官军溃兵如此的凶残,于是一怒之下便写奏疏派人送往了京城,弹劾高起潜出师不利被贼大败,而且纵兵抢掠,大肆杀良冒功。

但是高起潜作为久居皇上左右的内臣,当然也知道此事包是包不住的,于是连忙走马灯一样的派出了亲信手下,赶紧回京上下打点,尽可能的拖延一下时间,另外也顾不上冷了,亲自带人到处搜罗那些溃兵,将他们圈回到麾下,恢复一下兵力,同时派人持他的手谕直接跑广平府令广平府给他们提供粮秣,起码要先让当兵的有饭吃,才能稳住他们,要不然的话这乱还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呢!

盘点一下他这一次的损失,高起潜真是有点哭天无泪的感觉,军中所带的粮秣几乎丢了个七七八八,随军的大炮丢了大半,最重要的那几门红夷大炮可以说一门也没有能带走,都丢给了刑天军了,而且大弗朗机也几乎一门没带出来,飞枪飞箭等一窝蜂火箭也差不多都送给了刑天军了,现在就是再给他两万精兵,他也不敢去找刑天军的麻烦了,人家别说靠着他们自己的那些大炮,就是凭着抢他的大炮,也能把他给轰没了。

所以忙活了两天,高起潜总算是将溃兵收拢起来了一大部分,兵力恢复到了一万出头的程度,而这些官兵如果不是本着跟高起潜这阉货有饭吃的话,也不会再回来给他效命。

看看这一万多人的兵马,现在可谓是惨到了极点,随军骡马丢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这两天也被饿急了的官兵杀了吃肉,战马倒是好一些,骑兵到底跑的快,大部带了出来,可是马料这会儿却少的可怜,如果让战马长时间吃不饱的话,那就也都离废了不远了。

许多官兵这会儿甲胄兵器全无,成了赤手空拳的家伙们,甚至快赶上流民的水平了,拖了跟木棍充当武器,这要是算兵的话,那么就有点太滑稽了点了,本来号称大明第一强兵的这些关宁兵们,现如今快赶上最差的变民军的水准了。

看着这些官兵们的情况,高起潜连连叹气,再也没有了先前在他们面前颐指气使的那种派头了,灰溜溜的带着他们在广平府强索了一些粮秣,便返回了顺德府和顺德府留守的那些兵马汇合去了。

至于刁正这边,在南营村大胜之后,可以说是士气高涨,居然在南营村盘桓了一天多的时间,休整了一番之后,才继续带着这么多民众浩浩荡荡的朝南而去,什么漳河,这会儿在他们面前已经不是险阻,他们甚至于干脆选择一段河段,带着民众搭起了一座坚固的便桥,好整以暇的将大批物资转运过河,进入到了彰德府境内。

而高起潜兵败的消息传播的速度非常之快,第二天一早便被彰德府得知了,本来彰德府的知府还有官军还磨刀霍霍的准备努力一下,拦下这伙南下的民众,可是当得知了高起潜大军兵败的消息之后,当即便一个个都麻了爪,再也不考虑派兵拦截这些民众的事情了,满心只求这些刑天军还有所挟的民众,在过境的时候,不要再给他们找麻烦他们也就知足了,要知道十万民众加上大批贼军,别说是过境了,就算是包围彰德府,攻下城池也不是什么问题,所以他们都避入了城中,瞪着眼睛生怕刑天军趁势来攻城。

不过刁正这一次的任务可是安全护送民众南下,没有兴趣也没有这个兵力攻打彰德府,所以便一路上大摇大摆无惊无险的通过了彰德府,在新年的元月份,安然将这些民众还有物资送到了被刑天军控制着的卫辉府境内,再也没有遇上什么波折。

而十数万民众涌入刑天军控制区,对于眼下的负责民政的牛金星以及李进德等一大批负责民政的人员来说,可算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单凭卫辉府是根本无法安置下这么多突然涌入的难民的,而这么多难民南下,对他们刑天军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一个处理不好,就可能会闹出大麻烦。

不过好在肖天健决定率部北上之前,对于这方面的事情众人便提前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肖天健率部北上之后,牛金星便坐镇洛阳,李进德则直接到了卫辉府坐镇,来负责处理这些事情。

在年前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不少的京辅一带的难民南下进入到了卫辉府,李进德这段时间便忙于这些事情,先是将一批难民安置在了卫辉府和怀庆府两地,疏散安排他们的生活,另外开始在通往河南的道路上,沿途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立一个转运点,派驻了不少的人员,在这些转运点支起大锅日夜熬粥,凡是途径转运点的难民,都可以获得最基本的食物,支撑他们有体力朝下一个转运点移动,直至走到黄河岸边,到了黄河岸边之后,自有水营的大批船只接手,将他们用渡船不断的摆渡到河对岸去,进而逐步的开始被分散到河南各地进行安置。

而年后刁正一下带回来了十多万京辅民众,顿时便将李进德他们忙了个四脚朝天,也幸好先前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和准备,要不然一下来这么多人,估计能要了他们的命,不过即便是如此,也让李进德他们累的够呛,整个疏散这十几万人,把他们还是累了个半死,几天几夜都几乎没有脱鞋,来回到处奔走安排调度,还要派兵沿途维护秩序,避免他们会遭到流匪的侵袭。

总之虽然肖天健现在领兵在京辅一带找鞑子的麻烦,不在辖地之中,他手下的这帮文武大员们却没有就此松懈下来,整体上把事情办的还算是比较不错,基本上按照肖天健的手谕,比较稳妥的安置好了这些难民,如此一来使得本来已经民生凋敝的河南多地的劳动力开始得到了补充,为年后大面积的恢复农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加上刁正此行护送回来了大批的粮秣物资还有财物,大大的解决了这些人的吃饭问题,虽然不敢让他们各个饱餐,起码一天两顿浓稠的粥还是可以保障难民们吃到的,不至于会出现大量饿死人的情况。

而老百姓们其实的需求很小,只要让他们能吃到饭,不至于被活活饿死,他们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乐于听从刑天军的安排的,所以大乱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个别从北方逃下来的民众之中倒是也包含了一些刁民抑或是痞子,这些人会闹出一些事情,可是刑天军对这样的人也不客气,只要逮到,就直接砍头,乱世用重典,绝不姑息迁就他们,在难民疏散的沿途到处都悬挂着这些在难民中抢劫祸害难民的刁民的脑袋,倒是也大大的震慑了一些不安分守己之人。

第五卷 问天 第六十章 鞑子避战

放下这些事情不说,这个春节对于肖天健来说,也没闲着,他在汇合了罗立和李信之后,送走了大批的救回来的民众之后,便再一次率军开始行动,先是率部北上进入到了真定府辖地之中,直逼到了赞皇一带,在赞皇击垮了一支鞑子的兵马,再一次夺取了不少鞑子的所获之物,转而掉头朝东,在腊月底的时候,进入到了新河县一带,又遭遇了一支鞑子兵马,战而胜之。

但是这一路上刑天军也走的比较辛苦,沿途他们只能露宿野外,到处官府都十分敌视他们,紧闭城门甚至发炮放箭对待途径城池周边的刑天军,气的刑天军上下无不破口大骂。

而且肖天健严令不得将士抢掠以资军用,他们的吃喝都要靠着自己军中所携之物来维持,虽然又打了两场胜仗,抢了鞑子一些物资,可是对于兵将们来说,这日子其实很不好过。

腊月间京辅之地因为小冰川时期的影响,气温极低,冷的可以说是滴水成冰,对于建奴这些常年生活在关外的人来说,这可能影响不是太大,可是对于多是河南人抑或是山陕人士的刑天军兵将们来说,可是极大的考验。

刑天军这些年来虽然物质上有所改善,可是实质上称不上富裕,毕竟辖地之内许多经济都被战乱摧毁,恢复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而刑天军凡是占领一地,第一个考虑恢复的就是农业生产,其余的都是放在次要的位置考虑的,所以军中虽然换装,可是也仅仅是保证棉衣棉鞋抑或是羊皮袄之类的保暖之物,做不到太细。

所以兵将们天天要顶着刀子一般凛冽的寒风,卧冰踏雪的四处转战,而鞑子也不是好对付的,夜间为了防止鞑子偷袭,要加派不少的兵卒在营地周边设置明哨暗哨抑或是流动哨,如此一来,只要稍有不慎,人就会被冻伤,甚至出现了不少夜间值哨的兵卒,因为睡着,而被活活冻死的情况。

就连肖天健自己,脸上也是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手和脸许多裸露的皮肤被冻裂,成为了冻疮,流着黄水。

不过随着北上转战的进行,刑天军北征军的适应性也在增强,沿途他们抢了不少鞑子抢自大明百姓的皮张毛皮、棉衣等物,这些东西迅速的便被充分的利用了起来,发给了每一个兵将用来御寒,甚至于到了年底的时候,就连每个兵将头上也都套上了一顶粗糙但是却实用保暖的皮帽子,再也不用顶着冰冷到极点的铁盔到处跑了,每个人手上还戴上了一双厚实的毛皮手套,脚上也套上了保暖用的毛皮鞋套,如此一来才减少了刑天军冻伤冻死的情况。

不过当兵的随苦,但是却士气很高涨,毕竟他们的主帅肖天健现在跟他们一样,天天也都跟着他们一起含冰卧雪,跟他们一样长途跋涉,甚至于会常常下马,跟着步卒们徒步行军,夜间也会时常顶着寒风,在营地周边巡视,对值哨的兵将们嘘寒问暖,当兵的不求奢侈,只求一个公平,连他们的主帅都这么陪着他们受苦,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所以虽然辛苦的厉害,可是心里面却经常是暖洋洋的。

而对于肖天健来说,这一次北征对于他们刑天军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锤炼,使得他们积累了不少在北地作战的经验,为以后有朝一日再次挥师北上提前打下了基础,所以虽然辛苦,但是他认为却十分值得。

特别是几次跟建奴军交手,也让他们熟悉了建奴的打法以及战斗力,同时彻彻底底的检验了他们刑天军的战法,这对于以后再次挥师北上,对上大批建奴军来说,也积累下了充分的经验,起码避免了像历史上大顺军北上之后,和鞑子一触即溃的那种情况。

几场胜仗下来,随行出征的这些将士们便不再对建奴军有什么畏惧之心了,这建奴的名气有很大程度上,是被明军以及大明的百姓吹出来的,他们其实并没有真真的就要强悍到哪儿去,而且建奴军入寇的顾虑要比他们想想的还要多,许多时候建奴是并不愿意拼老命的,他们毕竟族人数量很有限,一个换一个的拼命,他们是绝对拼不起的,所以当知道刑天军厉害之后,各路建奴军便开始不再如同开始照面时候那么嚣张了,沿途他们遭遇的镶蓝旗的建奴军,一见到刑天军,便立即开始主动撤退,不敢跟刑天军死磕,只是想办法依靠他们的骑兵,在刑天军附近游荡,试图偷袭刑天军,这也充分说明建奴已经没有刚开始入寇时候那么嚣张了。

这种情况对于肖天健来说,也是大大增强了他的信心,后世有人吹嘘什么满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现在通过这段时间和建奴军的交手来看,根本就是后世的有些人在放屁,起码现在看来,建奴并没有真的就厉害到哪儿去,不管是他们的所用的战术,还是他们的纪律性,都超不出刑天军,当然也不能否认建奴军的军纪起码比起明军要强出很多,而且其兵将也确实比较勇猛好战,不过这都是相对明军而言的,放在了刑天军面前,这什么都算不上了。

鞑子虽然凶悍,可是他们也并不是不知道害怕的野兽,当眼睁睁看着他们的袍泽被刑天军的火铳割草一般的割倒的时候,而他们手中被他们引以为豪的所为的强弓硬弩一点也发挥不出来威力的时候,他们也照样会害怕,照样会有人临阵退缩,照样也会卷堂大散,这一点上通过几战下来之后,已经证明他们并非真的是不怕死,而是在明军面前养出来的骄横罢了。

眼看着年底将至,就要进入到崇祯十二年新的年头了,可是建奴军却还是没有要后撤退出关外的打算,肖天健不由得开始有些着急,在他看来,以自己的兵力还有战斗力,虽然不至于一下将此次入寇的建奴军都给打垮,但是也可以择一支,使劲的干他一下,把建奴打疼打怕,逼迫他们北返,如此一来,也能多少减少一些此次建奴军对北方几省的祸害,为大明百姓争取多保住一些元气。

可是自从内丘之战以后,多尔衮和岳托似乎都意识到了肖天健的这个想法,有人力主干脆各路清兵合兵一处,和刑天军在京辅之地来一场大决战,彻底干掉这伙刑天贼,可是多尔衮却当即便喝退了这些主战之人,开什么玩笑,想干掉这一万多刑天贼,天知道他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即便是一比一交换,他们也是赔本的买卖,而他们这次出来的六旗(正黄镶黄两旗没有出来,跟皇太极坐镇关外),如果损失惨重的话,即便是干掉这支刑天军,最终也都会伤及元气,回去之后他和岳托都要被皇太极追责,所以多尔衮是绝不可能做这种买卖的。

而岳托也同意多尔衮的意见,他们这次主要目的还是入寇抢掠,不能在这儿和刑天军拼老命,汉人太多,他们损失得起,他们建州女真可是损失不起,如果逼着蒙古八旗当炮灰的话,搞不好回去之后蒙古人还会造反,所以决战是不符合他们的利益的。

于是在多尔衮和岳托的坚持之下,鞑子兵还是在辅南一带开始分兵四下行掠,但是多尔衮和岳托却告诫麾下的各路兵马,令其不得小觑刑天军,并且绝对不许托大去跟刑天军死战,凡是遭遇刑天军,要主动回避,避免和刑天军发生大规模的战事。

虽说鞑子各路的军将们得到多尔衮和岳托的指令之后,开始有些不太相信这是真的,可是传令之人却都是多尔衮和岳托的亲信手下,把话说的很重,并且将他们在巨鹿一战和内丘一战中的战况还有刑天军的凶厉告知了这些鞑子军将们,并且严厉的告诫他们,这是睿亲王的严令,不得违抗。

于是这些鞑子军将这才开始重视起来,不过还是有人不太服气,认为南人实在是不可怕,大明的官军他们都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居然还能怕这支造反的变民军吗?

但是不服气的人马上便吃了亏,在碰上刑天军之后,一个照面便被刑天军的凶猛火力给打了个满地找牙,在刑天军阵前丢了一地的鞑子兵的尸身,接着便又被刑天军骑兵好一通掩杀,被杀了个丢盔弃甲大溃而逃。

几次小规模的接触战之后,刑天军的名声便在鞑子军之中迅速的传开,使得这些鞑子们都知道了刑天军的厉害,再也不敢轻易与之争锋,只要一发现刑天军的踪迹,马上便拔腿走人,总之是不跟刑天军死磕了。

如此一来,刑天军想要抓住到处流窜行掠的鞑子主力,还真就不很容易,这已经几天下来,他们都没有能抓住鞑子的大部人马了,只有司徒亮率领骑兵和林洛的斥候大队一起,时不时的会抓住一些在各地流窜的鞑子游骑,敲打敲打,不过这都是小打小闹,基本上无法伤及鞑子的筋骨,这样的情况让肖天健有点郁闷,可是一时间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他倒是知道一些有关建奴这次入寇的事情,起码知道鞑子会跑济南,破了济南城,可是现在因为他的出现,他已经不敢确定鞑子还会不会这么干了,所以一时间该怎么抓住鞑子的主力狠狠的收拾他们一下,让肖天健颇为头疼。

而这种情况即便是作为随军参议的李信,也拿不出一个很好的办法,只能尽可能的将林洛麾下的斥候们放的更远一些,追寻那些鞑子主力的下落。

但是鞑子入寇情况有所不同,他们只攻城拔地,但是却不守城,往往攻下一县之后,先是大掠一番,然后就押着男女青壮带着所获之物立即离开,目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他们主动避战的话,刑天军还真是不太好抓住他们。

第五卷 问天 第六十一章 转怒为喜

而就在到了新年的时候,肖天健收到了高起潜率兵在漳河堵截刁正护送的南下民众的消息,当即他便拍案大怒了起来,大骂起了高起潜这个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