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艋褂泄倬崾亍

而历史上坚守郧阳的除了巡抚王永祚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在这里,那就是郧阳按察使高斗枢在郧阳府坐镇,加上王光恩力守郧阳,所以郧阳始终都没有被李自成攻占。

可是现在历史却被肖天健搞的是天翻地覆,先不说高斗枢眼下还在长沙当兵备副使,而作为郧阳主将的王光恩也早已被肖天健在南阳一带给干掉了,所以郧阳府眼下便没了这文武二将,仅剩下了抚院王永祚和王光兴,这样的搭档对付远比李自成凶悍十倍的刑天军,显然就虚弱的太多了。

李栓柱集兵抵达郧阳府城外的时候,城中郧阳仅剩下了三四千的官兵,在王光兴和刘调元的分别率领下,驻守在城中,负责城池的防御,虽说王光兴偷袭赵二驴一战功成,可是毕竟他比不上他各个王光恩的本事,另外他带的兵在武当县又被李栓柱所破,使得王光兴麾下实力大损,故此这个时候的郧阳府,根本就没有实力挡住李栓柱。

李栓柱一到郧阳府,便立即下令城中的官军还有官吏立即投降,可是王永祚坚决不肯投降,加上王光兴又杀了不少刑天军的部众,深知一旦投降,刑天军估摸着放不过他,所以也决意拼死抵抗到底。

他们将城内凡是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尽数强征他们登墙协守,同时就连城中的健妇也被他们征调,为城头运送各种滚木礌石、滚汤沸水之物,帮助协守,以图以城中全民皆兵来阻止刑天军破城。

李栓柱见城中官吏军将不肯投降,于是也不多跟他们啰嗦什么了,当即分兵于郧阳府城东南两侧开始对郧阳发动了猛攻。

战事一开始就打的相当激烈,城中的守军在王光兴、王永祚和刘调元等人的率领下,对着城外是矢石俱下,连连打退刑天军的进攻。

这一战便打了十多天之久,李栓柱麾下的各营人马,损失都不算小,但是因为刑天军占据着火力上的优势,打得城上守军也伤亡惨重,并且将城墙打的也是残破不堪,守将刘调元也被当场轰杀在了城墙上面,尸体碎成了数块,惊得城上众人无不胆寒。

最终城内有刑天军的细作趁机鼓动起了一批民壮和守军,突然间发难,将郧阳巡抚王永祚抓了起来,这才打开了城东门,将刑天军放入到了郧阳城中,王光兴一见大势已去,一边率兵在城中与刑天军巷战,一边试图开西门逃走。

但是却被赵二驴在城西门处追上,好一通厮杀最终将王光兴击伤生擒,赵二驴痛恨王光兴让他在同僚面前丢尽了脸,当场便将王光兴给大卸八块,丢到了城外喂了野狗,这才出了胸中一口恶气,同时还下令尽屠王光兴的数百部下官军,为此又受到李栓柱的斥责,两个人闹的更是不愉快,李栓柱当即鞭打了赵二驴一顿,又把赵二驴给关了禁闭。

至于生俘的郧阳巡抚王永祚,李栓柱则没有杀他,派人请示肖天健如何处置于他,肖天健这个时候也刚打下荆州,闻讯之后,询问了一番王永祚的为人,得知此人算是一个比较正值的官吏,于是传令给李栓柱不得亏待于他,令其将他送至汝州安置编管,以后另行安排。

实质上王永祚这个人也算是一个民族英雄,历史上清军入关之后他在南明为官,坚持在南方招募义军抗请,后来一直坚持到死,清军后来抓住了他的母亲,砍去了他母亲的胳膊,他都不肯降清,所以也是一个铮铮铁骨的文官,所以这种人肖天健遇上,哪怕是他反对他肖天健,也是不忍杀掉他们的,故此现将其送至汝州编管,那里现在有一个人恐怕可以说服王永祚,迟早这样的官吏,还是要为他所用的。

当然肖天健也得知了赵二驴的事情,为此觉得李栓柱做的有点过分,杀俘的事情虽说被他禁止,但是也是分事情的,王光兴因为他兄长的事情,成为了刑天军的死敌,留下他没用,赵二驴屠掉他和他的部下,其实算不了错,因此李栓柱鞭打他,便有点上纲上线了。

所以肖天健暗中告诫了一下李栓柱,让他不要因此便和赵二驴继续过不去,毕竟他们二人搭档也算是时日不短了,闹的这么厉害,不太合适,另外授意李栓柱暂时让赵二驴镇守郧阳府,两个人分开一段时间,不要再闹下去了。

李栓柱接到肖天健的口谕之后,想想也是,赶紧将赵二驴给放了出来,而且肖天健还亲自嘉奖了一番赵二驴此战的功劳,稍稍的斥责了他杀俘不对,轻描淡写的将这件事揭了过去,同时说赵二驴的名字对他眼下已经不太合适了,毕竟他也是刑天军大将,二驴来二驴去的,不好听,赐名赵二驴改名为赵卫华,暗中和冯狗子改名卫汉的意思相近,赵二驴得知之后,大哭了一场,让人捎信给肖天健谢恩。

而李栓柱也在稳住了郧阳的局势之后,宴请了一番赵二驴,给赵二驴亲自端酒道歉,并且将赵二驴官复原职,重新拔擢为了副都统,令其坐镇郧阳府,防备川陕的官军。

赵卫华(赵二驴)虽然心中还有疙瘩,但是毕竟和李栓柱合作这么长时间了,这件事表面上也就不再计较,接管了郧阳府的防卫。

可怜郧阳府到这个时候,仅剩下了两三千户民众,李栓柱在回到襄阳之后,收拢了一批百姓,将他们移至了郧阳安家,这才多多少少的恢复了郧阳的民户数量,否则的话偌大一个郧阳府周边的土地,恐怕就要彻底撂荒了。

就在李栓柱率部攻下郧阳之后,活动在郧阳以西一带的过天星惠登相、托天王常国安等部,也见大势所趋,各自率部到了郧阳,投入到了刑天军之中,为此李栓柱将他们暂留在了郧阳,听从赵二驴的调遣,加强赵二驴的兵力,镇守郧阳府一带,又大大增强了实力。

第五卷 问天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名臣

而肖天健在以一种近乎可笑的方式攻下了岳州之后,听从了李信的建议,八月二十在岳州点兵,开始分水旱两路兵发长沙。

数百条战船走水路,先入洞庭湖,接着进入湘江,浩浩荡荡的杀奔长沙,而近三万部众则走旱路,在水师的协助之下,朝着长沙进兵。

沿途肖天健几乎没有费多大力气,便打下了湘阴县,彻底的打开了长沙的北大门,使得长沙暴露在了刑天军的兵锋之下。

而李乾德和许溃率兵赴援岳州,也使得长沙守军实力大减,原本长沙还有万余官军,可是随着李乾德和许溃在岳州兵溃被俘之后,带去岳州的官军基本上被刑天军所俘,转眼间便成了刑天军的力量,此消彼长之下长沙守军更是显得可怜。

此时虽然有名臣高斗枢坐镇长沙,可是何乃高斗枢眼下孤掌难鸣,毕竟他还仅仅只是一个兵备副使,手头权力有限,而且手下更无兵无卒,虽然在听闻李乾德和许溃兵败的消息之后,高斗枢力主立即招募民壮协防长沙,何乃这个时候长沙守将以及官吏都毫无斗志可言,一个个早已成了惊弓之鸟,根本就没人认为他们可以守住长沙城。

而就藩在长沙城中的吉王朱慈煃,更是不堪到了极点,不待刑天军兵至长沙,便不顾朝廷祖制,买通长沙游击将军汤执中等人,率兵护着他出城逃往了衡州,投奔分封在衡州的桂王而去。

如此一来,本来兵力就不多的长沙守军便再次被摊薄掉了不少,偌大一个长沙仅剩下了不到两千守军,在长沙副将何一德的率领下,驻防长沙。

而这个时候,肖天健已经督军抵达长沙城下,将长沙城给牢牢的包围在了其中,并且以水军切断了湘江上下游和长沙城的所有联系,将长沙城包围的如同铁桶一般。

面对着这样的局势,名臣高斗枢,还是力主要据城死守,向各地求援,争取坚持到周边援军到来为长沙解围。

可是此时的高斗枢可不是先前历史上坐镇郧阳时候的那个高斗枢,虽然他们是一个人,高斗枢也确实是一个很有本事之人,可惜时势造英雄,此时的高斗枢在长沙还没有到可以主持长沙军务的地步,虽然他也募集起来了一批民众,来协助何一德守城,但是城内城外的兵力却十分悬殊,更不用说长沙军民这么多年来基本上没有见过刀兵,所以根本没有能力守住长沙城。

肖天健本来是想要一鼓而下强攻长沙城的,可是在和诸将商议的时候,李信提出了不要强攻的意见,而是充分利用一下在岳州俘获的那些官军官吏,于是肖天健欣然采纳了李信的意见,将俘获的偏沅巡抚李乾德和监军许溃、总兵官尹先民都招至大帐之中,问他们想活还是想死。

这三个人都不是那种敢于担当之人,如果想死的话,当时就和刑天军拼命了,到了这会儿哪儿还想要坚持原则呀!于是三人都立即跪地求饶,连称想活。

毕竟他们的家人还在长沙城中,他们也不想家人在刑天军攻破长沙之后,被刑天军屠戮,于是都表示求活。

于是肖天健便令他们三人去想办法劝降守城的兵将开城献降,并且表示不论文武只要投降,便绝对不杀,择优选录以后继续为刑天军当官,而且既往不咎,可以准予他们保留财产,确保他们人身安全。

三人得令之后,赶紧分抵城下,对着城上的守军叫嚷劝降,守军到了这会儿早已没有了斗志,当见到三人皆被刑天军所俘,而守将何一德又和总兵尹先民乃是故交,两个人关系相当不错,看到尹先民来劝降于他,并且替刑天军作出了种种保证,于是便放弃了死守长沙城,最终为大明殉葬,在八月二十五这一天,何一德下令打开长沙各个城门,迎接刑天军入城,同时将城中一些试图阻止他投降的官员尽数给抓了起来,绑缚出城交给了刑天军处置,其中也包括长沙兵备副使高斗枢。

结果是长沙在刑天军大军压境之下,不战而降,就此也被肖天健控制在了手中,肖天健下令仅仅让一营战兵入城接管长沙防务,不得任何人入城祸害城中百姓,为此还斩杀了几十个试图浑水摸鱼在长沙城外为祸的湖盗,这些湖盗都是干坏事干习惯了,本来是想要随着刑天军到长沙城大掠一番的,可是没成想不但没有趁机发财,反倒是被肖天健利用这个机会,趁机给清洗掉了。

另外长沙城中一些地痞流氓们在城中也想要趁机捞一把,刑天军入城之后,毫不客气的便将这批人给抓了起来,直接砍了脑袋悬挂在城墙之上,以此来震慑住了城中那些地痞无赖们作乱,几乎可以说是十分平稳的便接管了长沙防务,城中百姓看到刑天军这样军纪严明,于是也都放下了心,仅仅一天时间,便开始出门该干什么干什么了,长沙的繁华几乎可以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而肖天健也践诺,对于投降的官吏官兵,不杀一人,重新将其打乱编入到了刑天军之中,不愿继续当兵的则准其回家为民,至于那些投降官吏,则根据当地百姓反应,挑拣出其中有良心而且为官清明之人予以留用,其余的则保全他们的家产,令其回家自行生活,当然对于这些贪官们,肖天健也没安什么好心,现在这么宽待他们,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待到回头腾出手来的时候,他暗中令留在这里的手下,还是要一个个的收拾掉他们,不过是眼下先安住这帮人的人心罢了!

对于这些贪墨了不知道多少民脂民膏的贪官们,如果这么轻易的放过他们,不但肖天健觉得心里面过不去,就连老百姓回头也会觉得刑天军做事太没有原则,收拾他们有得是借口和机会,总之不会让他们太舒服的。

但是对于那些坚持不肯投降,试图顽抗到底之人,肖天健则区别对待,了解了这些人的为人作风之后,立即选出其中贪墨的厉害的一些官吏,直接在城门外面开刀问斩,同时邀请长沙周边的百姓观刑,当开刀问斩的时候,城内城外百姓聚集起来了成千上万,在刑场之外大声叫好,为此又为刑天军加分不少。

但是对于这个兵备副使高斗枢,肖天健多少听说过此人的事迹,知道这个人是个能臣,而且为官也风评相当不错,于是他亲自出面,劝高斗枢投降,可是没成想高斗枢则当场对肖天健破口大骂,还试图啐肖天健一口。

气的大帐之中的近卫们险一些当场就拔刀将高斗枢砍掉,在这些刑天军部众们眼中,肖天健简直就是他们的神,而这个狗官居然大骂肖天健,简直就是在找死。

而肖天健低头看了看衣服上的痰迹,却呵呵一笑道:“退下,不得对高大人无礼!”近卫们这才气哼哼的退到了两旁,一个个双目喷火盯着高斗枢,恨不得一口将他生吞掉。

肖天健上前又亲自为高斗枢松掉了绑绳,笑问道:“高大人难道就这么恨肖某人吗?”

高斗枢怒视着肖天健,骂道:“你这样的逆贼,祸国殃民,人人得而诛之!我高某只是可惜手头无兵无将,无法将你诛除,为民除害!现如今既然已经被你抓住,那么你便杀了我吧!想要高某投降于你,哼哼!休要再做春秋大梦了!”

肖天健听罢之后,脸色顿时便沉了下来,对他问道:“高大人何出此言?凭什么说我肖某祸国殃民?”

高斗枢继续怒视着肖天健道:“你难道不是祸国殃民吗?身为大明子民,你兴兵作乱,为祸地方,屠杀百姓,对抗朝廷,诛杀朝廷命官,使得天下民不聊生,难道你不是祸国殃民吗?”

第五卷 问天 第一百二十六章 激将

肖天健怒笑了起来,同样怒视着高斗枢喝道:“闭口!高斗枢,你可以骂我是个逆贼,但是我肖某却不容你骂我肖某是个祸国殃民之辈!我肖某行事光明磊落,何曾为祸过地方,屠杀过百姓?我肖某之所以起兵造反,为什么已经不愿意多说了,要是我们这些人哪怕有一口饭吃,不用眼睁睁的饿死,又岂会甘愿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为贼呢?正是眼下的这个大明王朝,无视子民生死,才迫使我们揭竿而起!我们不过只是为了求活!杀官不假,但是我肖某杀的都是贪官污吏,像你这样的好官,只要落于我手,我肖某何曾杀过几个?否则的话,我又如何会在这里和你废话?

民不聊生不假,但是却非我肖某造成的!你去我肖某控制的地界上看看,可有民不聊生的事情吗?各地灾荒连连,可是各地官府却不思赈济,朝廷却还要连连逼催加饷,这才闹得天下民不聊生,倒是我肖某每到一地,便立即开仓放赈,救活一方百姓,还一方百姓平安,使之食有粮穿有衣,虽然眼下还算不上富裕,可是起码他们有活下去的能力!你只知我肖某兴兵造反,却不知道我肖某活人无数!而你这迂腐之人,却还要为当今的昏君歌功颂德,为其卖命到底!

而你高斗枢是个清官不假,但是你的眼睛也没瞎,你睁眼看看你的周围那些同僚,又是如何盘剥百姓,敲骨吸髓的榨取百姓的民脂民膏的!而你们之中的那些贪官污吏们,何曾体恤过百姓?何曾顾及过他们的死活?

如果当今皇帝是个明君的话,又何会闹得天怒人怨,天下大乱?还有!如果官府清官多,贪官少的话,有何会让到处的百姓饿殍遍地?又如何会逼得百姓纷纷揭竿而起造反呢?

我肖某扪心自问,立于这天地之间,我无愧于天下之百姓,无愧于我这些年来的行事作风!鞑子入寇,我肖某可以放下和朝廷官府的恩怨,毅然领兵北上抗击鞑子,可是朝廷却不但不思与我配合,共御鞑虏,反倒是暗中处处掣肘于我,还数次偷袭我军,堂堂官军在北方不下几十万,可是鞑子军入寇不过区区十几万人,却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入寇京畿,肆虐于大明之地,任意的屠杀大明子民,强掳大明子民为奴,却不敢与之决一死战!

唯有那卢象升卢督臣,率领孤军与之奋战,但是周围官府官军却对其断粮断饷,并且坐视他们被鞑子包围而见死不救,只有我这个你眼中的逆贼,仅率领万余兵将,拼死救援于他!

我肖某只率领区区万多兵将,入京辅连抗鞑子,杀鞑子近万余人,而官军几十万人,却又杀了几个鞑子?

我祸国殃民?我呸!谁祸国殃民你高斗枢难道眼睛真的是瞎了吗?不错,在你们眼中我肖某是个逆贼,但是我为的是这天下苍生不必再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为了我泱泱中华不会被鞑虏欺凌,这天下他姓朱的守不住,就不要怪我肖某要造他的反!

我知道你想要得一个忠臣的名分,可是我却看不起你这样的人,像你这样的人,本来可以为天下百姓做很多有用之事,可是你却仅仅只是一个愚忠之辈,一心只想着为了所谓的名声,便要求死,可是却忘了你还可以为百姓做很多事情,你们这样的清官,不但现在需要,以后我肖某也需要,可惜呀!你真令我肖某失望!什么清官,什么忠臣!可笑之极!在我眼中,你不过只是个笨蛋罢了!

有本事的话,你不要求死,我肖某给你一个地方,让你治理,真的有本事的话,你将我给你的地方治理的民生安定,让百姓同样食有粮、穿有衣,可以安安心心的生活,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不用担心官府的催逼,不用担心被草寇祸害,那样的话,我肖某才认为你是有本事之人!单单是为了一个狗屁忠臣的名声,你便要想方设法的寻死,我还真就瞧不起你这样的人!

呵呵!依我看你是害怕,害怕落得一个贰臣的名声,今后没法见人,而实际上你根本没有本事当一个好官,用你一身所学造福百姓罢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走吧,想怎么死,就怎么死去,别污了我肖某的眼睛!”

高斗枢被肖天健骂的是一张脸青一阵红一阵,气的是额头青筋暴跳,听罢了肖天健的话之后,他瞪着眼睛大怒道:“你……你……我高某岂是好名之人?有胆的话,你就给我高某一个地方,我让我高某打理!我倒是要你看看,我高某能不能安一方百姓!能不能还百姓一个太平之世!”

肖天健偷眼瞄了气如斗牛一般的高斗枢,心中暗笑了起来,这个高斗枢还真是个直性子之人,真不清楚这样的人,怎么能在这官府之中,混到眼下的这个程度,愣是没被那些同僚们给挤兑死,见到高斗枢果真吃不了他的激将法,于是他扭过头认真的问道:“你敢说你真是个有本事的官吗?你真的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吗?”

高斗枢这会儿气的头晕,怒答道:“当然没有问题,我高某就是要你这逆贼看看我高某的本事!”

肖天健摇头晃脑道:“哟和!那我肖某倒是真的要见识见识了!我想想看,这样吧,现在河南那边常年兵祸连连,百姓日子不好过,你要真是有本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