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今日之战下来,吴襄一边犒劳驰援的大中军兵马,一边便派出了信使,朝着京师赶去,告知大明朝廷,说他在山海关遭遇到了建奴大军和刑天贼军的夹击,使得他腹背受敌,力战之下,不敌刑天贼军,部分山海关关口和城墙被刑天贼夺占了去,但是他还率兵控制着山海关主城,继续对建奴军和刑天贼两军进行抵抗,并且信誓旦旦的表示,他要死守山海关,不管是谁,他都不会投降,总之他会向大明朝廷尽忠,请明思宗朱由检放心。

这些话都是明面上的东西,至于朱由检信不信,那就都由着他了,即便是有锦衣卫缉事告密,但是吴襄和麾下的明军并未改旗易帜,打的还是大明的旗号,这也是一场打不完的嘴官司罢了,朱由检也不敢就轻信锦衣卫缉事的话,就逮杀了在京师里面的吴襄全家,最多也就是加强监视他们罢了。

甚至于连已经赶往喜峰口驻防的周遇吉,也听了卢象升的话,派人给朝廷报信,说刑天军突袭山海关,他无法力敌,但是吴襄以大局为重,为了防备建奴大军入关,派他率领“残部”赶往喜峰口布防,以此来力证吴襄没有判降刑天军,这一下估摸着够大明皇帝朱由检同志糊涂一阵子了。

所以吴襄暂时不用担心他在京师之中的家人的安全,更何况冯卫汉在安排好这边的事情之后,今天便离开了山海关,再一次赶回了京师,去安排暗中保护吴家全家的事情去了,另外还有部分吴襄麾下的明军军将的家人,也在京师,冯卫汉也会安排人予以保护,争取在大中军今后兵至京师之前,将他们的家人暗中提前迁出京师,确保他们的安全。

所以吴襄和麾下的军将们,这一下可以放心了,全力以赴的配合大中军打好山海关这一战就可以了。

对于换防的事情,吴襄和阎重喜商量了一下,明军战力有限,这一点双方都有共同的认知,明军军将们虽然嘴上不服,可是心中却还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没有大中军能打,所以吴襄同意,他们山海关的明军将会集中兵力在山海关主城和东罗城以及北翼城这三个关城,以重兵死守这三处地方,同时部分官军则听阎重喜的调遣,配合大中军,充当大中军的辅兵,协防山海关主城以西的边墙,包括南翼城、西罗城在内的几处关城,也交予大中军负责防守。

以他们目前的兵力,虽然得到了大中军一万五千兵将的增强,但是还不足以出关和建奴大军会战,今天这样的逆袭战,是不能再打了,建奴大军吃了一个大亏之后,肯定不会再吃这样的亏了,所以他们的主要精力便是先防住这里,等候中路军和右路军到达之后,再与建奴进行会战,一举将建奴大军打回到辽东去。

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是半夜了,但是大中军和大明山海关守军今日在关下取得大捷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立即便传遍了山海关内各地,除了吴襄和大中军方面有意而为之外,许多百姓是自发起来奔走相告,将这个消息连夜便传递到了很远的地方。

所以关内那些靠近山海关一带留下没有逃走的老百姓乃至乡绅们,无不欢呼雀跃,连声叫好,有些乡绅连夜便开始安排下人,把家里面的猪羊赶出来,又起出一些粮食,装满了几坛子的酒水,天一亮便朝着山海关一带赶来,为明军祝捷,虽然他们有点担心大中军会不会来到这里之后,效仿其他地方,对他们这些有钱人抢掠,但是现如今他们也知道国事不可逆转,大明已经完了,现如今如果大中军挡住建奴的话,那么今后他们便要在大中朝治下为生了,所以现如今还不如先去跟大中军讨个好去,所以他们这些乡绅,便也为大中军那边准备了同等的一份祝捷贺礼。

至于老百姓就更好说了,他们才不管谁来执掌天下呢!总之他们最怕建奴鞑子入关,先前他们害怕,都躲着大明守军,不太敢前来助战,可是现如今得知大中军也加入到了战团之中,跟着明军一起打鞑子,所以底气便足了,于是纷纷在乡绅们的组织下,扛起了家伙式子,纷纷也跟着赶往了山海关,打算去为明军或者大中军助战,他们杀敌不成,起码搬运个东西没有问题,为了挡住鞑子入关,老百姓是不遗余力的。

一整天的急行军下来,虽然左路军上下兵将都很疲惫,但是阎重喜考虑到军情紧急,还是下令当晚便开始和明军守军换防,整个山海关城西一带的边关上面,整夜里都是灯火通明,灯球火把亮子油松,把整条长城沿线都照的雪亮,星星点点的火光如同一条灯火长龙一般,横亘在山野之间。

不少明军扯下了边墙退出了敌楼,将守御的地点移交给了大中军,而他们则大批开始转向了山海关主城和东罗城之中驻防,部分明军则受命留下,充当大中军的辅兵,帮着大中军守关,这一下把左路军的那些参谋们可忙了个四脚朝天,随着参谋制度的推行,诸军主帅发现一个好处,就是有了这些参谋之后,他们可以少动不少的脑子,也少费不少的力气,将许多事情交给这些参谋部的参谋人员去考虑和安排,而他们只需要对参谋们提出的各种建议,下决断即可,这让他们既少出错,又能偷懒,所以他们又何乐而不为,于是立即奉命也都在各自手下成立了参谋部门,由肖天健抽派了一批参谋,又从诸军之中抽选了一大批有参谋潜质的军官,在诸军之中成立了参谋分部,参谋最低配备到了营一级的单位,下一步肖天健打算将参谋甚至直接配备到连队一级去,来完善参谋制度。

所以像这样换防的事情,阎重喜基本上不必怎么操心,参谋们便拿出了计划和各处守将的人选,阎重喜只需要根据他们的计划,稍作考虑和调整之后,便点头下令执行,故此阎重喜他们这些主将,反倒并不是最忙的人,倒是参谋们一个个忙的是四脚朝天,脚后跟直打后脑勺,颇让卢象升同情这帮参谋人员。

和大中军的有条不紊不同的是明军那边,由于明军没有参谋可言,所以事情基本上要靠吴襄和麾下部将们亲力亲为,去调动人马下达命令,这一晚吴襄和明军部将们个个都忙的是屁滚尿流,但是即便如此,和大中军的有条不紊的接防相比,他们的撤防动作却搞得是一塌糊涂,乱的如同乱麻一般。

许多官兵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换防之后又该去什么地方报到,结果是像一群没头苍蝇一般的在边关一带乱撞,搞得是乌烟瘴气,让不少大中军兵将们看得是直摇头,颇为同情他们。

第六卷 终战 第三十七章 留发不留头

不过虽然乱归乱,但是经过一晚上的忙活之后,两军的换防还是基本上完成了,只有稍远一些的地方尚未完成最后的换防,在山海关一带的关墙、敌楼、关城的换防工作在天亮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到位,许多地方已经升起了大中军的军旗,远远望去红灿灿的一片,颇为威风,而大明的旗幡,却基本上已经集中在了山海关主城和东罗城和北翼城三处关城之中,很明显双方已经明确了防御的分工,虽然没有合兵一处,但是却正儿八经的已经成了联军了。

不过两军不合兵一处,也有很多好处,毕竟明军和大中军的指挥系统各自都是自成一体,相互之间也不熟悉,如果强行合并的话,短时间之内不但无法提升战斗力,还可能造成混乱,现在这么做,可谓是最佳的办法,双方都可以发挥出他们的战斗力。

山海关一带本来就火炮很是密集,明军撤防的时候,也没必要将所有其他地方的火炮都移至他们驻守的三城之中,于是不少轻炮便都留在了原地,交给了大中军使用,同时官军的一些炮手也被留了下来,并入到了大中军之中,听从大中军军将的调遣。

但是像一些大炮,比如说大发熕、红夷大炮、大将军炮,吴襄还是试探着对阎重喜提出想要过去,天亮之后开始转运到山海关主城和东罗城、北翼城三城的城墙之上,增强这三城的火力。

至于吴襄的这个要求,阎重喜当即便答应了下来,大中军的火炮比起明军的火炮要犀利的多,左路军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火炮装备质量和数量都超出第二镇和第三镇一些,所以此次出兵,阎重喜麾下调集了两个重炮营,军中足足拥有数十门六磅、八磅和十二磅炮,火力很是凶悍,再加上各营直属的三磅轻炮,他们的火力也相当可观,故此他并不稀罕这些明军的旧式的大发熕、将军炮和红夷大炮呢!

所以阎重喜当即便同意了吴襄的要求,吴襄听罢之后,更是大为感激,同时也看出大中军对于配合他死守山海关一线,是有着充分的诚意的,否则的话也不会同意将这些大杀器交还给他,这也说明大中军对他并没有什么防范,于是吴襄暗生感激,为了表示他的诚意,考虑到大中军远道而来,可能携带的弹药不足,而山海关一带明军常年累月积存下来了不少火药,于是便下令从库房之中拨出了一部分火药,送给了大中军一方,也表示一下他的诚意。

天亮之后没多长时间,在山海关内一条条的道路上,便开始出现了不少人的身影,巡逻的两军夜不收和斥候立即拦住了这些人,问罢之后才知道,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抚宁卫一带的百姓和士绅,得知了头一天两军大捷的消息之后,便纷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纷纷赶来山海关劳军,同时要帮着两军助战,一起打鞑子。

于是阎重喜和吴襄得知消息之后,都十分高兴,特别是吴襄,比起前段时间,老百姓们对他们明军畏如蛇蝎避之不及,现如今一经得知他们在关城一带打了胜仗,便立即纷纷前来助战,这说明老百姓还是愿意帮着他们的,以前不过是因为他们军纪败坏,再加上老百姓对他们实在是没有信心,所以才不愿意给他们帮忙,可是大中军来了之后,他们便打了大胜仗,于是便让这些百姓看到了希望,纷纷跑来助战来了!这也说明了老百姓是恨透了建奴,在对付建奴这件事上,绝大多数百姓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当然了老百姓现如今愿意来助战劳军,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和这段时间散布在这一带的大中军细作的努力分不开关系的,近期京畿和各地都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一旦建奴鞑子入关的话,便会强令老百姓剃发,今后也跟鞑子一样,剃那种金钱鼠尾的发式,而且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这种事情对于大明百姓来说,特别是男人,绝大多数人是不能接受的,因为汉人自古以来,都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此乃是孝道之事,被写入到了孝经之中,要是剃掉头发,留鞑子那种难看到极致的金钱鼠尾的话,许多人宁可掉脑袋,也不肯干,现如今建奴南下,想要夺占燕云之地的野心,这已经是昭然若揭了,所以特别是燕云一带的百姓,无不为此忧心忡忡,有些人干脆想要南下,也有人故土难舍,便宁可跟着明军抑或是大中军,跟建奴拼了,也不愿让建奴入主燕云。

对于头发的事情,其实肖天健以前也不是没有想过,毕竟古人头发太长,打理费时间不说,而且还不卫生,容易滋生跳蚤虱子,起初他初来这个时代的时候,便是一头短发,让人误以为他是一个和尚,所以他也曾经想过在刑天军之中,推行短发甚至是光头,可是结果是下面的兵将抵触的厉害,为了不影响到军心,胳膊扭不过大腿,肖天健也只能作罢,就连他自己也蓄起了头发和胡子,否则的话保不准他因此能不能发展起来都成问题,可见的头发这东西,对于古人的重要性。

现如今他要北上对付鞑子,于是便响起了历史上鞑子入关之后,顺治下的圣旨,要汉人剃发,还说什么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所以这样的反面教材,他不用白不用,老百姓既然这么在乎头发,那么他索性便令情报部门,干脆将这个事情给散播了出去,虽说现如今鞑子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这么做,可是毕竟关外的那些汉人,现如今基本上都剃去了头发,这么说建奴,也不算是污蔑他们。

而这条小道消息,无疑在民间等于是丢了一个重磅炸弹,说实在的中国老百姓自古以来,都不太关心国事,他们更多关心的还是生存的问题,谁来当皇帝,对他们来说都无所谓,反正他们只要有田种,有饭吃,该纳粮不管谁当皇帝,他们都要纳粮,只是多少而已,所以一般情况下,改朝换代,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关心的事情。

但是在剃发的问题上,这就干系到了他们切身利益了,这头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剃的,剃了的话就是对不起他们老祖宗,所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肖天健“别有用心”的散布出的这个消息,一下子便激起了老百姓的公愤,这无疑也使得许多百姓,更加仇视建奴一方,转而开始帮着明军抑或是大中军,来对付建奴了。

所以自从大中军接防部分山海关沿线的城墙和关城之后,不少百姓便在乡绅们的组织下,开始络绎不绝的从抚宁周边汇聚向了山海关一带,自发的加入到了抗击建奴的行列之中,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少有的在一种利益面前,走到了一起。

多尔衮一败之后,连续三天时间都没有再发动对山海关的猛攻,一方面他要休整一下被打惨的汉军旗和蒙古八旗的兵将,重新调动起他们的士气,另外一个他也知道,大中军和明军勾结起来之后,山海关已经不像起初那样兵力单薄了,他再想轻取山海关已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他就干脆等皇太极领兵前来,一起商议下一步攻入关内的办法,另外就地开始打造各种攻城器具,并且派人到周边将那些没有来得及逃入关内的百姓抓起来,驱赶着他们为建奴军干活。

可怜关外尚有十几万汉民没有来得及逃入关内,这一下他们可就惨了,被如狼似虎的建奴骑兵们圈住,像是驱猪赶羊一般的带到了山海关外建奴大营一带,稍有不从这些鞑子便立即刀枪相向,女人要为建奴做饭补衣,还要满足建奴兵将的兽欲,男人则全部成为苦力,为建奴做苦工,伐木搬运土石,帮建奴准备攻关的器具,每日吃的是猪狗不如,还要时时刻刻的遭到建奴们的毒打和杀戮,整个关外到处都是哀鸿一片,汉人百姓的尸体遍地可见。

趁着这个机会,大中军和吴襄麾下的明军也争分夺秒的加固修葺那些炮损的城墙关隘,大批百姓也热火朝天的帮忙运送各种御守器具登城,赶制各种守具,如狼牙拍、夜叉擂、防箭用的捱牌、木立牌等物,源源不断的开始被造出来并且运至城头。

而大中军之中除了火炮和火枪之外,还有一种非常厉害的守城武器,那就是他们这些年来日益成熟的霹雳炮,也就是装填了粒状黑火药的原始手榴弹,这些东西也纷纷被运至了各处,配发到了诸军手中。

皇太极是在四月二十七这一天,率领了十数万建奴大军,浩浩荡荡的抵达了山海关以北之地,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等诸将立即便接住了皇太极,现如今皇太极身为大清皇帝,出行的排场是非常大的,虽然是出战之中,但是全套的排场和行头却都不少,代表着他皇帝身份的大纛远远的便能看到,令人知道他大清皇帝的到来。

第六卷 终战 第三十八章 奴酋的争论

但是今天皇太极的心情却很不好,前段时间他们打宁远,本以为以远超过洪承畴那么多倍的兵力,打下宁远城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可是没成想洪承畴这个顽固不化之徒,却领兵死守宁远城了近月时间,才最终在叛将的内应下,攻破了宁远城,打宁远他兴师动众,除了最终击溃了数万大明的关辽军,屠杀了一批明军和汉人之外,什么也没有捞着,仅仅是抓住了辽东总兵祖大寿,却让蓟辽总督洪承畴最后一刻逃入了大海,不知了所踪,本来他很想生擒洪承畴,逼迫洪承畴投降的,这样一来,有洪承畴投降他大清这件事,想必接下来入关会获得很多明朝的官吏的效仿,事情可以办的顺利一些,搞不好以洪承畴的身份,连山海关的明军也能招降。

可是最终宁远打下来,洪承畴却还是跑了,虽说抓住了祖大寿,可是祖大寿却身负重伤,被他擒获之后,三天时间都没有撑过来,便在他的军营之中撒手而去,反倒是成就了祖大寿的忠勇之名,这一战除了那个副将夏承德投降他们之外,其余的明军大将几乎全部战死,所以他这一战下来,虽然获胜,但是意义却并不算是重大,仅仅是扫清了山海关之外的明军最后一道防线,大大的削弱了明军对抗他们的实力。

虽然战果没有他最初预料的好,但是好歹他还是打赢了,也检验了他建奴大军这两年来的建军成果,汉八旗的建立,大大增强了他们攻坚的能力,火炮质量也开始强过了大明的军队,这一点他还是比较欣慰的,而且宁远对于他们建奴有着特殊的意义,当初他们老爹野猪皮和他都多次攻打过宁远城,但是最终都铩羽而归,没有能打下宁远,现如今宁远的取得,使得他的权势和威信在建奴之中更是如日中天,所以皇太极还是很高兴能打下宁远城的。

本来在皇太极看来,宁远一下,山海关仅剩下了屈指可数的区区两万多明军,以他这一次集大清所有的武力南下,叩关而入抢先扫平燕云,取下大明京师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于是便令多尔衮率领七万大军先行出发,去拿下山海关!

在皇太极的想法之中,镇守山海关的吴襄,本来就不是什么厉害人物,当年在和他们建奴交手的时候,这家伙还临阵逃脱过,所以他们上下都认为,只要多尔衮大军压境,吴襄肯定会放弃山海关,要么逃走,要么便会投降他们,他还是希望能以和平一点的手段,逼迫吴襄投降,轻取下山海关为好。

可是没成想就在他随后督军赶往山海关的路上,却收到了多尔衮的急报,说吴襄拒不投降,还杀了他们的使臣,现如今一支刑天贼突然间出现在了山海关之内,迫使吴襄倒向了刑天贼那一边,刑天贼和吴襄麾下的明军联手死守山海关,多尔衮督军强攻山海关,却吃了败仗,损失了不少的汉军旗兵马,所以多尔衮自陈有罪,请皇太极加快赶至山海关,共议克关之事。

皇太极闻听之后吃了一大惊,心中暗骂多尔衮是个无能之辈,瞬间甚至还对多尔衮起了杀心,想干脆趁此机会就收拾了多尔衮,将多尔衮和多铎的两白旗也收入他的手中,可是冷静下来仔细一想,他不能这么做,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