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找唐通的人也正是通州城之中大中军的细作,隶属于冯卫汉的手下,他们找到唐通,告知唐通大中军正在星夜驰援通州,只要通州再坚持一两天时间,大中军兵马便会抵达通州,为通州解围。

而且细作还告知唐通,大中朝皇帝这个时候已经拿下了天津卫,很乐意请唐通归于他的麾下,可保唐通今后的荣华富贵,但是前提也是让唐通必须要帮着张尔忠守住通州城,否则的话,唐通便是他第一个要杀的对象,不管他逃到什么地方,都要将他追杀到底,灭他满门。

唐通听罢之后,又是惊又是喜另外还怕的要死,因为他也早已看出大明的覆灭已经是不可逆转了,这天下今后很可能就是他肖天健的,他这会儿要是逃走的话,能逃到哪儿去?今后天下都是他姓肖的了,如果他现在跑的话,今后恐怕在这世上便再无他唐通和他家人立锥之地了,所以他很乐意今后跟着大中朝干,但是前提就是要先守住通州。

于是唐通赶紧便满口答应了下来,拍胸脯保证他绝不会辜负大中圣上肖天健对他的期望,哪怕是死在通州,也绝不将通州丢给建奴(貌似这句话他两天之前刚对张尔忠也说过!)。

同时唐通别看是个胆小怕死之辈,但是毕竟他能做到总兵官之职,这军事上还是有点经验的,从这个大中军细作口中,他得到的消息,很快他便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一次大中皇帝肖天健令他死守通州,恐怕不单单只是想要得到通州这么简单,这背后恐怕是肖天健有着更大的打算,可是这种事情不是他能管的,现如今大中皇帝肖天健只令他死守通州城,他便是一个棋子,除了按照肖天健的吩咐做之外,更多的事情他是管不了了。

肖天健骑在马背上,身体缓缓的随着战马的行动起伏着,在他的身边是一批铁头手下的羽林卫随行保护着他的周全。

从北伐开始到现在已经是满了两个月了,这两个月间,他虽然已经是贵为大中皇帝,但是却跟一个普通兵卒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每天都在日夜兼程,朝着北方攻进,这一路上,他既不乘船,享受在船上舒适的赶路,更不坐什么龙辇,而是一路上跟武将们一样,骑在马背上行军,指挥着麾下的兵将攻城拔寨,朝着北方攻进。

这一路上他贵为一个皇帝,可是却依旧是风餐露宿,尽可能不享受太多特权,每日甚至于比一般的兵将还要辛苦,晚上时不时的会以皇帝的身份,到营中四下巡视,对麾下的兵将们嘘寒问暖,这一点更是让兵将们对他是忠心耿耿,无不暗中下决心,要为他效死。

而且每晚肖天健还要跟部将们在帐中商议第二天的行动,制定各种作战方案,虽然眼下作战方案的制定多由参谋人员和部将们制定,可是他作为一军之主,却也时常要参与其中,最起码也要对各种作战方案进行决断,选择他认为可行的方案下达命令。

北方的战事情况,他在路上是最担心的事情,这个时代的通讯不便,他不可能每每都了解到北方的战事情况进行的如何了,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建奴先于他们攻破山海关,先一步攻占了燕云之地,那样的话虽然不能说他前功尽弃,但是想要再从建奴手中夺回这些地盘,不知道又要消耗多少力量,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的下场。

所以他这一路上虽然对手下部将们是谈笑风生,可是内心之中却总有一种不安,因为走到这一步对他来说,太不容易了,眼看着就要成功了,在这个时候建奴却先于他开始挥师南下,想要入关夺占燕云之地,这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他不想步历史上李自成的后尘,成为这个全新的历史上的罪人,他覆灭大明,是为了重振大汉民族,而不是要引建奴入关,最终将偌大的大好江山送给建奴,所以他这次北上,可以说是终极之战,务求要将建奴挡在关外,进而下一步灭亡了大明之后,再将建奴从辽东这块土地上抹去,收复辽东之地。

不过他的担心这段时间随着各路军报来的消息,也渐渐的让他放心了下来,由于阎重喜、卢象升的能干,他们先于建奴大军抵达了山海关一带,并且和冯卫汉的特情处通力合作,逼降了山海关守将吴襄,最终先于建奴控制住了山海关防线,如此一来,山海关防线虽然不敢说无忧了,但是起码在得到了阎重喜左路军的强援之下,山海关防线还是能坚持一段时间的。

而且李信、刁正的中路军在会和了罗立所部之后,也先行驰往山海关一带,只需阎重喜、吴襄在山海关支撑到他们的抵达,将建奴大军挡在山海关之外,便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

对于自己麾下的那些兵将,肖天健还是有充分的信心的,他一手打造出来的这些军队,非普通的军队可比,即便是建奴凶悍,但是他对自己的兵将也有信心,他的手下只强于建奴军,绝不会比建奴军弱,所以虽然即便加上中路军的兵力,山海关一线的兵力依旧弱于建奴许多,他也相信有这帮手下的大将在,建奴即便是把吃奶的力气用出来,也打不下山海关。

所以他在打下沧州之后,心情便变得开始轻松了许多,更加稳扎稳打的沿着运河,率领剩下的右路军一路朝着天津卫攻去。

沿途整体上他们没有遭受到什么明军的强有力的抵抗,虽然有些城池的明军守军以及官吏并没有望风而降,但是最多在他的兵锋之下,能坚持两三天的城池几乎没有,许多沿途的州县往往是在他的大军兵锋之下,连一天时间也坚持不住,便宣告城破,所以右路军这一路上损失并不算大,相反还收降了不少明军降兵。

第六卷 终战 第六十六章 纷杂局势

这些降兵前面说过,其中一部分人就地整编,留下成了大中军留守兵马,负责保护运河一线的安全,保护大批北上的船队的安全,随着他们越来越朝北行进,他们的补给线也越拉越长,等他五月中旬抵达天津卫外的时候,整条大运河补给线已经绵延出了数千里之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支持这么多兵马的军事行动,每天消耗掉的物资都是天文数字,而这些物资除了山西、河南部分走旱路向北运送之外,其中绝大部分都要走水路北运,每天从扬州发出的漕船,几乎都有几百条之多,才能保障前面的军队衣食无忧。

这样大规模的运输补给,即便是让后世的人想想都会觉得有点头大,更何况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年代呢?所以虽然肖天健这些年来积攒了点私房钱,可是也有点架不住这样折腾。

而肖天健当初也低估了维护运河沿线的难度,所以前期有点准备不足,以至于四月间运河上的漕船时常遭到溃兵抑或是大股匪盗的洗劫,除了损失不少物资之外,还影响到了一些船民,使得不少船民不敢再驾船北上替大中军运送物资。

后来肖天健不得不在路上拖延了一些时日,从各地抽调了一批兵马,沿途加强对运河两岸的防御,另外边走边打,还改编了不少明军降兵,令其分块分区清剿辖区内的溃兵流匪,这才使得运河上的行船安全开始得到了保障,减少了被袭击的次数,另外他还调派水师部分兵将,随船队一起行动,护送船队北上,每支船队里面安排一些武装人员押运,另外每条船队里面编入一两条装载了不少轻型火炮的战船,护送船队,这才遏制住了一些湖匪水盗猖獗的劫掠大中军的物资船队。

可是换来的则是运输成本的剧烈增加,改编的这些降兵,无疑也要消耗相当多的粮食,既然他们已经摇身变成了大中军的一员,肖天健自然是不会再让他们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了,所以从南方运送上来的粮食物资,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这些新编的兵马给消耗掉了。

所以对于肖天健的大中朝来说,刚刚立国,便立即发动一次这样大规模的战事,对于他们君臣来说,压力之大无疑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肖天健集结兵力北上,无疑也造成了后方的空虚,一些明朝的地方官员和军将,也在肖天健挥师北上之后,开始在南方蠢蠢欲动,试图利用这个天赐之机,重新夺回一些地盘,在四月中旬,肖天健得到留镇南京的石冉的报告,说逃到赣州的方国安,在赣州集结起来了近四万明军,号称十万大军,又开始北上,试图恢复江西失地,兵锋指向了时下已经被大中朝控制的南昌府,石冉已经调集南部留守兵力,南下抚州府一带,去对付方国安这路人马了。

肖天健得知之后,下旨令兵部发令,令留镇湖广的罗汝才也调集湖广境内第三镇留守兵将,进击江西吉安府,从侧面牵制方国安所部,为石冉分担一下方国安所部此次北上的压力,总之北方此刻正是关键时刻,南方作为大后方,这个时候不能出什么大问题。

这也是肖天健这段时间没有能快速进兵到山海关的主要原因,太多事情牵扯到要让肖天健分心,使得他不得不一边领兵作战,还要分心关注着后方的大事。

除了方国安率兵北上试图恢复明朝的地盘之外,李自成那边也不消停,肖天健处理李自成称帝之事,不太明智,导致了李自成彻底和他们大中朝反目成仇,先是试图进攻河南,但是却在潼关被范胜所败,吃了大亏,接着高杰投降大中朝,更是让李自成愤怒不已。

虽说李自成失去理智,但是最终还是被他手下群臣劝服,考虑到他的实力和肖天健的实力相差太远,而大中军又太过凶悍,以他的实力,真的跟大中军彻底撕破脸,别看现在大中军主力北上,但是留守的那些兵将也不是吃素的,仅仅是潼关的那个范胜所领的几千大中军人马,就足够他喝一壶了。

所以李自成在潼关惨败之后,暂时缩回了西安,掉头开始朝西活动,率领麾下兵将也效仿肖天健来了个所谓的御驾亲征,四月之后,利用陕西群龙无首以及官军主力尽数崩溃的时机,一路上顺利的攻下了平凉府、巩昌府等地,将陕西西部的大块区域给控制到了他的手中,于是李自成便又有点飘飘然了起来。

在五月之后,他又想起肖天健对他的侮辱,居然派出了手下留守汉中的大将高一功,想要趁着大中军已经北上的机会,还是想从大中军身上捞一把,这一次他没有敢再选潼关对大中朝的地盘下手,而是把目光放在了郧阳方向,派人打听说大中军在郧阳一带兵力不多,于是便想令高一功率兵突袭郧阳,自郧阳一带进入湖广,打通通道,使得他可以挥师进入湖广,夺占这块中国时下的鱼米之乡。

高一功奉命领了两三万大顺军出发,气势汹汹的便扑向了郧阳府,打算将郧阳府一鼓而破,便挥师襄阳城下。

可惜的是他李自成想到的,大中军这边的人也都想到了,更何况郧阳作为湖广和四川、陕西的咽喉之地,又岂能不重视呢?所以别看郧阳因为人口少,留镇的大中军兵力不多,这段时间尚在逐步的朝着郧阳府一带移民填充,但是这里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当然不会让无名之辈来负责镇守。

负责镇守襄阳府和郧阳府的不是旁人,正是肖天健麾下的大将赵卫华也就是之前的那个赵二驴。

赵二驴因为和李栓柱素有间隙,在肖天健拿下湖广之后,逐步的便将赵二驴和李栓柱调配开,虽然赵二驴还是李栓柱的副手,但是却不怎么再在李栓柱手下做事了,而是受肖天健所托,以第三镇副总都统的身份,常驻襄阳,负责镇守襄阳、郧阳等地,肖天健给赵二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便是在这里盯住被他放养在陕西的李自成,防止李自成有朝一日跟他们反目之后,自郧阳入湖广。

所以在很早的时候,肖天健便已经卡死了潼关和郧阳这两个和陕西连通的重要的关口,早在北面有陕州,南面有郧阳,都留守有相当的兵力,始终防备着李自成这支恶狼。

现如今李自成也终于和肖天健反目,成了势不两立的对手,肖天健北上,又岂能不先安排好对付这只饿狼的事情呢?

于是高一功很不幸,等他领兵进抵郧阳的时候,赵二驴也早已得知消息,提调了襄阳、承天府的兵马,包括地方预备营在内的一万余兵将,赶在高一功进抵郧阳府城下的时候,赵二驴的兵马也已经到了武当山埋伏了起来。

虽然赵二驴手中仅有四个战兵营的兵力,但是他却控制了六个预备营,和半个重炮营(两个连的兵力),按照赵二驴的部署,郧阳府城中留守了一个战兵营两个预备营的兵力,死守郧阳府城,先是吸引了高一功以重兵攻打郧阳府城,而他则率领主力,在武当山一带陈驻,远远的看着高一功率部攻打郧阳府城。

高一功领兵猛攻郧阳城三天不克,士气也就自然而然的衰落了下去,赵二驴趁着这个时候,才突然率领主力杀出了武当山,直扑高一功所部的后背,高一功这才知道上当了,被赵二驴领兵一股击破,打的高一功是落荒而逃,领残兵败将逃回了汉中。

可是等高一功逃回汉中的时候,才发现汉中他们的老巢也被一路大中军的人马抄了,原来入川之后的李栓柱先是拿下了重庆府和成都府两地之后,这段时间逐步的扫荡了四川北部的保宁府,现在李自成跟他们大中朝反目成仇了,李栓柱岂能还跟他客气,这边高一功率兵一出汉中府,他便获得了消息,派出了三千精锐人马,日夜兼程出了保宁府趁着汉中大顺军兵力空虚,杀入到了汉中府境内,在汉中府大肆搞了一通破坏,连毁李自成在汉中的两场粮仓,还放火烧毁了李自成的不少后勤物资,几乎把李自成这两年来在汉中一带经营起来的老本给抄了个底掉。

等高一功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汉中府的时候,这三千大中军的兵将也已经搞足了破坏,裹挟了大量的物资细软,撤回到了保宁府。

高一功闻听之后气的是火冒三丈,领残兵败将又追入到了保宁府,结果在保宁府境内,被他所追击的大中军利用地形优势,又给使劲的阴了一把,用埋设的地雷,炸翻了不少大顺军兵将,连高一功手下的一个重要的将官都被当场炸死,高一功慌忙后撤,结果又被大中军撵着屁股好一通追杀,等高一功跑回汉中的时候,几乎都快成了光杆司令。

高一功见势不好,觉得汉中恐怕是守不住了,正打算收拾一下家当,朝西安府跑,但是这个时候大中军却主动后撤,收缩了兵力,并没有趁势攻下汉中府。

其实这个时候肖天健已经意识到了他对于李自成的事情处置有所不当,眼下北方建奴的事情还没有解决,他便自大的去惹怒了李自成,虽然他有信心收拾李自成,但是他要同时跟明朝、建奴、李自成三股势力为敌,显然是有点力不从心,于是他在北上的途中,便开始检讨他这段时间决断中的失误,决定暂时不跟李自成大打出手为好。

于是他便着令兵部发令,暂时各地守将对于李自成采取守势,不主动跟李自成争抢地盘,要是李自成的人主动挑衅的话,便狠狠的将他们打回去,但是暂时仅限于击退他们,不许各地主将主动去抢李自成的地盘,以免逼得李自成狗急跳墙,这个时候集中所有的大顺军,和大中军决战,毕竟李自成手下好歹也有十来万兵马,虽然这十来万人马在大中军眼中多是乌合之众,但是如果李自成现在豁出去拼老命的话,收拾他还是要牵扯到不少的大中朝的兵力和精力,眼下肖天健并不愿出现这样的情况。

于是这才有李栓柱和赵二驴两败高一功,但是却并没有趁机攻占汉中的原因,使得高一功提心吊胆的在汉中府一带观望了几天,得知了大中军已经退去的消息,这才打消了高一功逃往西安府的念头。

高一功一场大败下来,让李自成彻底看清楚,他根本不是肖天健的对手,虽然肖天健现在正忙于北上将大明掀翻,并且抵御建奴入关,但是留下的实力,也不是他李自成可以撼动的,非但如此,这些留守的大中军,甚至有能力将他的老巢给抄了,所以李自成得知高一功兵败的消息之后,也冷静了下来,和宋献策等谋臣商议之后,宋献策等人也认为,眼下他们最重要的是扩大地盘,而不是去跟大中军争个胜负,在他们看来,中国很大,虽然大中军占领了河南、山西、四川、湖广等地,但是西面却还辽阔得很,他们大可不必跟大中军争,先赶紧朝西去抢地盘,今后一旦大中军要跟他们算总账,西安府一带肯定是保不住的,所以他们提前要争取占据更西一些的地盘,实在不行,就跑的远一点!

于是李自成在高一功郧阳兵败之后,暂时也彻底打消了继续趁大中军北上从肖天健手中捞便宜的想法。

第六卷 终战 第六十七章 布置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牵扯了肖天健不少的精力,使得肖天健虽然领兵一路北上,但是心思也不得不经常性的去考虑更多杂事,使得他几乎北上之后,连一个好觉都没能睡过,等前几天他迫降了天津卫的几千明军之后,肖天健发现他比起从南京出发的时候,又瘦了不少,眼窝都要陷下去了。

看着肖天健这么辛苦,铁头这些羽林卫们心疼的要死,天天偷偷的嘱咐厨子,尽可能给肖天健调剂一些好吃的东西,想办法让肖天健多吃一些,以免肖天健累垮了身子,肖天健每每看到给他端上来的饭菜,都少不了会训斥铁头一番,有时候直接命人便把给他加的肉食,拿下去分给了兵卒们。

肖天健身为大中皇帝,如此爱兵并且自律,让麾下兵将如何不肯为他效死,所以这一路上行来,他麾下的这些兵将们攻城拔地几乎可以说是无坚不摧无坚不克!这跟肖天健个人魅力恐怕也是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随着他们的脚步距离京畿越来越近,肖天健接到的来自山海关一带的消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了起来,从眼下看来,他们终于赶在了建奴之前,将建奴大军堵在了山海关之外,这一点令肖天健非常欣慰。

但是接下来在他攻打天津卫的时候,却突然间得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那就是另一路建奴大军在阿巴泰和豪格的率领下,已经从密云一带的黄崖口关破关而入,三万多建奴大军入关,势如破竹一般的取下了密云、怀柔等县,已经直逼通州城下。

肖天健闻讯之后先是大吃一惊,接着转念一想,这件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于是他一边继续督军攻打天津卫,一边立即召集诸将商议起了这件事该如何应对。

天津卫对于右路军来说,实在算不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