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5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月底的时候,福宁州便全境被石冉攻占,而刘耀本也终于攻入了建宁府,开始朝着福州方向攻进。

而郑军方面则连战连败,不得不收缩阵线,将兵马撤回到福州一带布防,如果不是因为福建省地形非常复杂,关隘众多的话,仅凭着刘耀本和石冉的兵马,两个月之内,便足以一鼓作气打到郑家的老巢泉州府境内。

可是即便如此,也让郑芝龙感到颇为吃不消!不由得更生出了投降之心。

本来嘛!郑军上下早已都知道郑家正在和大中朝谈判投顺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谁还肯卖死力气跟大中军打呢?所以各种原因促成了郑军在战场上连连失利,大批刚刚组建起来的郑军接二连三的临阵倒戈投降了大中军,其中不乏一些军将乃是郑芝龙的老部下。

就连大中海军这段时间也在海上活动非常频繁,居然出动大批船只,配合大中军陆师,在四月初的时候突然载一批大中军在海边登陆,突袭福宁州,使得郑军守军根本没有防备,短时间便丢掉了福宁州,也使得大中军在福建境内得到了一个前出的港口,随即大批大中军海师的船队便进驻到了福宁州白马河口,并且在海口附近设立了炮台,牢牢的控制住了这一带的海面,同时从海上严重威胁到了福州的安全。

如此情况让郑芝龙如坐针毡,福宁州的丢失,意味着福建门户洞开,陆上大中军可从几路朝福州进兵,海上也可以轻松的进攻福州,福州已经成了大中军俎上之肉,只差临门一脚,福州便可被大中军攻克了。

福州一丢,泉州便也不保,泉州一旦不保,那么他们郑家便再在福建没有立足之地,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他便彻底没有了和大中朝讨价还价的余地了。

惊慌之下,郑芝龙派出弟弟郑鸿逵领兵三万出福州向福宁州攻进,同时派出其另一个五弟郑芝豹,率领水师舟船共二百余条,从水路进攻福宁州,试图水陆两路夹击,重新夺回福宁州,顺手将进驻福宁的大中海师也歼灭在福宁外海一带。

同时郑芝龙又从闽南调集兵力,增援到福州设防,作为郑鸿逵所部的后盾,一方面随时可以增援郑鸿逵,一方面也做好了万一进兵不顺的话,接应郑鸿逵撤回福州。

为了抵御大中军攻入福建,这一次郑芝龙可谓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几乎动用了手头上可以动用的所有力量,要和大中军来一场大战。

但是就在郑芝龙调兵遣将要克复福宁州的时候,早已密布于福建的大中军细作们,也马上将各种消息传回了大中军军前。

这一次大中军南下攻打福建,肖天健令石冉充作主帅,刘耀本作为其副手,得知消息之后,石冉立即招刘耀本在福宁州商议对策。

对于陆上郑军来说,他们并不感到担忧,但是对于海师方面,石冉却有点为刘江的海师担心,因为这一次郑军出动的战船数量很多,实力非常强,而刘江麾下的海师可用舟船,也不过只有区区几十条,而且水卒也不如郑军水师的水卒熟悉海战,所以石冉担心海师会吃大亏。

但是刘江却对此信心满满,他告知石冉,海战不同于陆战,并不见得谁实力强就能打得赢,而且福宁外海岛屿众多,别看郑军水师船多,但是只要他们海师不跟郑军正面相抗,郑军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一不小心还可能会被他们狠咬一口。

石冉听罢之后,吩咐刘江小心行事,不要贸然出战,只要守住海湾,不另郑军水师从海上登陆即可,刘江立即答应了下来。

倒是对于这次从福州前来的三万郑军陆师,石冉和刘耀本都没怎么放在眼里,他们看来,这一次郑军前来,正是个好机会,肖天健虽然准他们动手攻打福建,但是却并未明确让他们直接朝闽南攻进,而是要消耗郑军实力,逼迫郑芝龙最终选择投降大中朝。

所以如何打疼郑芝龙,就是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了,于是石冉和刘耀本分析了郑军此次前来可能会走的道路之后,最终两个人商定,此次非但不能让郑军将福宁州夺回去,而且要想办法一下吃掉这支前来攻打福宁州的郑军。

石冉亲自坐镇福宁州,集结了近万兵马沿途设防,而刘耀本则独领四个战兵营五千余人的兵力,藏兵于罗源县以北山中。

郑鸿逵领兵从罗源县进兵福宁州,沿途大中军抵抗并不强烈,使得郑鸿逵认为大中军不过如此,所以督军一路朝着福宁州攻进。

但是郑鸿逵没有料到,在他进兵到福宁州南部的时候,刘耀本率领大中军一部突然间从背后杀出,一下切断了他的退路,也掐断了他的粮道,接着石冉率军正面攻击郑军所部,郑鸿逵当即大败。

刘耀本随即从背后猛攻郑军,郑鸿逵更是无力招架,结果三万郑军有大半投降了大中军,郑鸿逵也眼看无路可逃,只得率部投降了石冉,被石冉派人将其送往了南京。

而海上郑芝豹率领船队试图从海上攻打福宁州,但是在海口一带却先被岸上刘江埋伏的十几门十二磅重炮重创,刘江率领船队从侧面杀出,突袭郑家船队,虽然因为郑芝豹及时调度船队抵抗,使得刘江并未取得优势,但是郑芝豹看情势不妙,也没敢恋战,率领船队主动后撤,退回了海面,结果郑家水陆两路兵马都未能讨得便宜。

而且刘江派人告知郑芝豹,郑鸿逵的郑家陆师,已经被大中军歼灭在了罗源县以北,郑芝豹闻讯知道孤掌难鸣,福宁州已经无法夺回,于是便只得率领船队撤回了福州和泉州。

郑芝龙得知郑鸿逵兵败被俘的消息之后,惊得是手脚发麻,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而此时钱谦益再一次登门找到了郑芝龙……

第六卷 终战 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事成双

四月对于肖天健来说,无疑是一个丰收的月份,坐在大殿上的他看着西北军阎重喜派人送来的战报,不由得抚掌大笑了起来。

“阎重喜、刘宝、王承平他们干的真是漂亮!呵呵!李自成被生擒活捉了!如此一来,陕西也就基本上算是平定下来了,传旨,对于此次征西军有功将士,论功记赏!另外西北各部兵马就地休整一个月,然后转入对李贼余孽清剿行动,务求在半年之内,将陕西境内的余寇肃清,还陕西百姓一个安稳日子!另外再过一个月之后,就是夏收季节了,户部要想办法调入陕西一批粮食,赈济陕西饥民,让他们能熬到秋收,只要秋收之后,陕西便可以稳定下来了!

陕西天灾战祸连续已经二十余年,是该让陕西百姓安心息养一段时间了,传旨下去,今年就不说了,明年再免去陕西百姓一年赋税,多从山西河南两地,调集一些更牛入陕,尽快恢复陕西屯耕!

吏部也要加紧抽调干员入陕,接管陕西政务,朕对他们要求不多,尽快让老百姓回到他们的土地上,是他们近期要做的重点!

再者,现如今陕西民生凋零,人口肯定和二十年前相比,已经是十不存一了,趁着这个机会,一些地方残余的百姓,可以迁至土地情况较好的地方安置,对于黄河两岸就不必再开垦了,封土恢复一下植被也好,这样也可以让后世子孙们少一点水患!……”

肖天健放下了这份阎重喜从陕西送来的战报之后,心情非常好,接连对各部下达了一批指示,现如今李自成被俘,大顺也就不复存在,陕西仅剩下了一些李自成的旧部,尚未投降,但是这些人在大中军的面前,业已不足为患,陕西现如今民心思安,他一下免去了陕西两年的赋税,这两年的时间,足够陕西百姓恢复生产了,只要有明年一年的息养之后,陕西的局势便可以彻底平定下来,有饭吃的陕西农民,谁还会再提着脑袋造反?

所以李自成的覆灭,对于大中朝来说,又少去了一个心腹之患,而福建方面的石冉和刘耀本,在前几天也传回了福宁州大捷的消息,现在郑鸿逵正在押解回南京的路上,不日就要抵达南京。

而用不了半月时间,伪顺皇帝李自成,也会被押赴南京,这对于大中朝上下来说,无疑是一连串的好消息。

朝堂上诸臣听罢了肖天健的话之后,都赶忙记下,表示马上安排,虽然户部方面因为肖天健上嘴皮一碰下嘴皮,陕西这两年的赋税便全没了,而且户部还要调集大批粮食入陕赈灾,这对于户部来说压力不小。

但是付德明仔细想想,假如不是军方这么快平定了李自成之乱的话,陕西照样也不可能给大中朝提供赋税,而且还要投入大批军费,供军方用兵,所以他权当是陕西现在还没有收复好了。

不过眼下随着各地局势日益平稳下来,当初因为战祸撂荒的土地,也大批的重新被复垦了出来,虽然今年财政收入不会很好,但是各地的粮荒问题却都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特别是北方,现如今局势稳定下来的最快,大批南逃的百姓在年前北返,回到了他们的旧土,使得北方人口开始稳定的恢复,只要过了这个夏天之后,对北方的粮食转运,便可以减少一大半,这让户部方面可以大大的喘息一下了。

随着西北战事的结束,军方的消耗也会大幅度减少,一大批战俘和流民都会马上被安置下去,开始垦种,而军队之中,也有一批兵卒,会逐步的退出军队,回到地方,这让户部更是可以放下一个大担子,所以付德明这一次答应的相当爽快。

而吏部方面的李进德也出列答道:“请圣上放心便是,微臣已经早已选好了一批能员,准备赶赴陕西任职,只待圣上过目之后,便可以下旨令其赶赴陕西就职了!”

肖天健听罢之后点点头道:“大明亡,亡于陕西民乱,我等也是陕西起家,就因为陕西百姓日子过的太苦了,现如今李贼被剿灭,我朝就要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务求让陕西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下来,只要能给的政策,都可以给,只要官员们认真做事,争取一年后,朕可以看到一个平定的陕西!”

李信出列说道:“启奏圣上,西北战事最多再有一个月便可以结束,现在陕西集结了近十万大军,这些兵马微臣以为,可以从陕西调出一半,不知圣上意下如何?”

“准!现如今陕西养活不了这么多兵马,而李贼也已经平定了,就不要再在陕西留太多的兵马了,传旨给刘宝,原第二镇军所部,在接旨之后,即日起返回河南休整,第一镇军留守陕西就足矣应付了!另外休整结束之后,第一镇军抽调一个师的兵力回宣府驻防,让王承平到宣大坐镇,蒙古人那边,还是要让他们感觉点压力才行!对于不服气的部落,该灭的就灭了他们!让他们知道,跟朝廷为敌,比跟建奴为敌,下场还要惨!”

李信听罢之后也立即记下退了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殿前侍卫快步走入大殿之中,对肖天健敬礼之后说道:“启禀圣上,高肃在殿外求见!”

肖天健愣了一下,高肃自去年之后,便到了南京讲武堂炮科专业指教,专门为大中军教导炮兵军官,这一年来日子过的很逍遥,据说又娶了个曾为秦淮河上的名妓为妾,很少入宫参见肖天健,今天不知怎么,居然在早朝上要就觐见,于是肖天健点头道:“传他觐见!”

不多会儿时间,高肃这个红毛鬼子便身穿一身笔挺的大中军陆师将官军服,一路小跑的跑到了大殿之中,用一口标准的官话,伏地对肖天健道:“微臣参见圣上,恭喜圣上,贺喜圣上!”

肖天健看着这个满嘴中国官话的红毛鬼子,感到有点可笑,按理说这次李自成被俘,确实是个好消息,但是高肃现在虽然身负军职,却并未直接管军事,按理说轮不着这家伙巴巴的跑来,给他道喜呀!

于是肖天健对高肃说道:“免礼!高肃,算你有心了,这次平定李贼,确实堪称大喜,但是你今日怎么不在讲武堂,为何跑到了这里,难不成专为这件事来恭贺朕的吗?”

高肃赶忙摇头道:“非也非也!李贼覆灭固然是个好事,但是这件事却不是微臣所管之事!微臣今日前来觐见,是另外有一件大好事,要恭喜圣上!”

肖天健的兴趣一下来了,心道难不成这家伙又搞出了什么新的大炮不成?不对呀!以他们大中军时下的大炮,放眼天下,即便是欧洲的火炮,他们也不遑多让了,甚至还可以肯定的说,他们所铸的大炮质量,已经可以超出欧洲人的大炮了。

那么这家伙又有什么大喜事要专程跑来觐见他呢?于是肖天健把脸一沉,对高肃斥道:“现在朕正在议事,你今日来此,要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小心朕罚你半年的俸禄!”

高肃赶忙解释道:“微臣不敢!微臣知道圣上日理万机,岂敢来此搅乱朝堂呀!是这样的,圣上恐怕还记得去年的时候,微臣为圣上举荐的那些传教士吧!现在那几个传教士已经从罗马回来了!而且如约,为圣上带回来了不少人才!现在他们已经乘船抵达了南京,就在城里等候觐见圣上!”

肖天健听罢之后,顿时大喜过望,一年多之前,高肃确实引荐了几个传教士给他,当时肖天健正在忙于筹措北伐之事,之事简单的和这些传教士交流了一下,抛出了个大大的诱饵给他们,让他们想办法将欧洲一些人才吸引到中国来。

后来这件事因为北伐开始,肖天健变淡忘了,没想到一年多之后,这些人居然回到了南京,那么这个消息,就真算是个大好的消息了。

于是肖天健也无心继续朝会了,立即宣布退朝,令高肃招那些传教士觐见,一个多时辰之后,侍卫禀报,说高肃已经将那些传教士带到了宫中,正在殿外等候。

“传他们觐见!”肖天健立即放下了手头一些正在审阅的奏疏,开口答道。

其实传教士在中国活动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大明相对于清朝来说,并不十分排外,对于西方的学说也并不十分排斥,而西方的传教士也利用大明需要从西方国家采购火炮,趁机进入到了中国,并且在中国开始了传教。

像徐光启等明末著名的学者,便深受西学的影响,而且接受了洗礼,成为了天主教信徒,并且以其为首开创了中国近代科学,所以肖天健对于天主教并不反感,只要天主教不试图影响到中国的政权,那么让他们在中国传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些天主教的传教士,逐步的将中西文化融合,开创中国近现代科学观念。

这次他北上攻下北京的时候,还在北京遇上了一个名人,这个人的名字叫亚当·沙尔,这个名字也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却为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汤若望,这个名字对于后人来说,知道的就多了去了。

肖天健也是无意之间,在控制北京的时候,得知了钦天监之中,有这么一个洋人传教士的存在,于是偶然过问了一下之后才知道,这才知道原来得了个宝。

对于肖天健来说,他很清楚西方传教士在这个时代,除了身负传教的职责之外,在他们身上还同时至少负有一项专业技能,有些人甚至堪称为多学科的科学家,教会在很多地方开办学院,培养教士的同时,也通过这些学院系统的传授各种学科,使得传教士们很多人熟悉天文地理、机械、数学、化学等专业,而汤若望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汤若望除了精通数学之外,在天文学上有着很深的造诣,另外还会铸炮,可谓是个全才,即便是在大明朝,也颇受重视,如果不是肖天健出现之后,改变了历史进程的话,汤若望在明朝灭亡之后,在清朝也受到了很高的重视,甚至于曾经官居一品。

于是肖天健在北京遇上了汤若望之后,当即便将汤若望任命为了钦天监监正之职,准其在北京传教,同时负责钦天监的工作。

算算时间,自去年他接见过这几个传教士之后,这些传教士在二月间便离开了南京城,辗转返回欧洲,现在再一次回到这里,整整耗时一年零两个月时间,这对于眼下交通状况来说,已经算是非常快了。

可见的这些传教士在获得了他的准许之后,是何等的兴奋,恐怕这一年来,他们都是日夜兼程,才完成了肖天健给予他们的任务。

第六卷 终战 第一百五十七章 国子监太学院

就在殿前侍卫传命不多会儿的时间,高肃便带着几个传教士进入了大殿之中,几个传教士也都是中国通了,入殿之后,便立即以中国式的大礼参见肖天健,口称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诸位辛苦了!今日高爱卿告知朕,你等已经从西方回来了,朕甚为欣慰,但不知你等对于当初朕和你们商议的事情,完成的如何?”肖天健和善的让他们站起身答话,并且也不废话,直接便切入了正题。

这些传教士为首的是那个叫罗伯特的,听到肖天健的问话之后,便立即答道:“启禀尊贵的中国皇帝陛下,此次我等返回西方之后,将陛下准许我等在这片伟大的国土上传播神圣的教义之事,告知了至高无上的教廷,教皇非常高兴,对于陛下提出的要求,教廷全部答应了下来,同时此次还委派了三十多名教士,随同我等一同返回中国!他们每个人都是经过教廷严格挑选出来的,按照陛下的要求,他们各个都有饱学之士。

另外按照陛下的要求,他们都著有著作,此次前来在途中,在我等的帮助下,正在翻译书籍,完全可以达到陛下的要求。

他们之中除了有熟知天文地理的学者之外,还有人精通机械、冶炼、化学、数学,一定不会让陛下感到失望的。”

其实来中国的传教士基本上是属于耶稣会的成员,西方自从打通了欧洲到亚洲的航线之后,天主教的教徒们便开始想尽办法想要到中国传教,从十六世纪初,他们便开始渗透人中国,但是几十年下来,效果却非常不好,虽然前期有利玛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文化的不同,中国大陆上的官员和读书人始终对这些来自欧洲的传教士心怀戒备,从西方来的传教士十有八九会被逐离,甚至有些人干脆就人间蒸发了。

但是东方的富庶还有巨大的人口基数,却始终对于教廷来说具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使得无数传教士前赴后继的前来中国,想要为他们伟大的主拉一大批信徒。

之前传教士的活动受到非常大的限制,虽然像汤若望这样的人被引荐到了北京,但是却始终没有获得官方的同意,让他们在中国合法的传教,现如今欧洲人也都知道,中国正在发生着巨变,之前的大明王朝已经衰落,一个全新的大中朝正在迅速的崛起,并且控制了绝大多数中国的土地,使得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