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众人讨论的极为热情的时候,负责后勤事务的白云奇却是给他们泼了一喷冷水!
“手榴弹的确威力庞大,后续制造和装备也是应该的,只是我军想要装备太多的手榴弹难度太多,之前的百枚手榴弹已经耗尽了我们库存的火药了,如今我辎重营内库存的火药数量已经是非常少了,只勉强够火枪部队打一场高强度的战役,别说手榴弹了,就连火炮那边的火药也是没剩多少了!”
说着,他正色道:“我军如今火药奇缺,而制造手榴弹所需火药众多,短时间内我军难以大量装备!”
王单旭听到这话,当即脸色略微一变:“你是说,我军的火药已经不够用了?据我所知,上一次运输队来的时候,可还携带了两桶火药呢!”
白云奇没有反驳,而是道:“今天一战,我军就已经把过去积攒的火药用掉了八成!”
说罢,他就是不开口了!
他的话引起了众多将军们的神色变化,王单旭和黄学仁他们沉默不语,但是脸色却是露出了忧愁之色。
不用多久陈屠夫就开口道:“前些时候不是说有人贩卖火药吗?火药不够,我们就购入更多的硫磺和硝石啊!”
白云奇道:“即便是加大外购,我军的火药也依旧不够用,如今我军以火器为主,火枪、火炮、手榴弹都是严重依赖火药,这火药即便是再多也是不够用的!”
李轩听着他们的话,心中也是暗叹,说到底还是大唐王朝过于弱小,这打仗用的火药竟然都不够用。
如果是换成明王朝的话,恐怕一年都能造出好几万支鸟枪,数百门火炮,至于火药自然也是能够供应的起的。
但是这对于大唐王朝来说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火药紧缺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大唐新军缺乏的东西多了去,也不止火药这么一项。
不管是兵员还是武器又或者是粮食,他们都缺乏!
兵员,不计算辎重营这个后勤辅助部队的话,他们的三个步兵营和一个混成营以及各直属队加在一起,总兵力大约在一千三百人,甚至都不如他们抓获的俘虏多,他们抓获的俘虏可是有一千八百人呢。
而这些俘虏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些俘虏大部分都是会归顺,归顺后的这些明军俘虏,一部分挑选进入刀盾队、弓箭手队、而剩下的都会编入辎重营。
但是现在俘虏可是有一千多人呢,根本就不可能一股脑的塞进辎重营里,为此肯定是要另外安排的。
手榴弹的事一时间解决不了,于是后头这些将军们又是把话题说到了俘虏上。
身为作战司的郎中,,曾子文这几天已经有了大唐新军大管家的自觉,很快就是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些俘虏里很多都是伪明临时征召过来的青壮,没有多少的基础,而且各方面的素质也是极差,并不符合我军的条件,这一部分人可以送回溪口村,让他们进入各个作坊工作,如此也能够为我军制造更多的武器!”
李轩听罢微微点头,这个方案不错,那些临时征召的青壮其实打不了仗,哪怕是在明军里也是典型的炮灰,这些人明显不符合大唐新军对士兵的要求,但是就这么放了也不行,大唐新军还从来没有释放俘虏的习惯,物尽其用,这是大唐新军对俘虏们的优良传统。
所以让他们去当苦力是最好同时也是最简单打击绝办法,要知道溪口村那边的各个作坊可是急需大量的劳动力,要不然的话根本无法在短短几个月打造出足够大唐新军扩张后所需要的武器。
“剩下的俘虏了,符合条件的可直接招募进入刀盾兵队以及弓箭手队!”曾子文继续道:“刀盾手和弓箭手难寻,既然遇上了自然不能放过!”
这是事实,大唐新军可以花费三个月的时间培训火枪兵和长矛兵,甚至炮兵也能够在几个月内培训出来,但是刀盾兵和弓箭手这两个兵种却是没办法在短短几个月内培训出来。
因此,从俘虏中招收弓箭手和刀盾手,也是维持乃至扩大这两个兵种规模的重要手段。
曾子文此时又道:“剩下的普通俘虏,直接补充进入辎重营的话也还是太多,这些人如何安排,还请陛下圣裁!”
哪怕是抛开了苦力,刀盾兵和弓箭手,剩下的普通明军俘虏至少还会有四五百人呢,这么多人塞进辎重营里,那么辎重营就不是辎重营,而是辎重团了。
如今辎重营已经有了四个队,一共四百多人的规模呢,而且这还不包括临时征召的民夫。
再把这四百多人放进去,那么辎重营的规模就会扩大到八百人,这明显超过了如今的大唐新军对辎重部队的需求。
此外还得考虑到一点,这剩下的四百多明军大部分都还是明军里的募兵,并不是卫所兵,基本的军事素养以及体能都是过关的,把他们当成明军的卫所士兵来处理也是不太恰当。
这四百多人好歹也是能打仗的军人呢,不能让他们浪费了去当运输辎重的苦力。
李轩略微沉思了后道:“这四百多人编为第一守备步兵营,编制仿效正规步兵营,装备缴获的各式武器,用以辅助作战!”
李轩对此也是有预料中的应对方案,他很早就想过如果俘虏了大量明军应该怎么处理,直接放是不可能的,直接编入主力部队也是不妥当的,因为大唐新军的正规军在训练和战术上,都和明军有着极大的不同。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大唐新军里正规步兵营的兵员,只要大唐王朝控制区内的农家子,李轩连之前的那些老土匪们都没放进去,更别说这些俘虏了。
因此把部分素质过关的明军募兵俘虏单独编组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此营的各级军官从各营抽调充任,至于这营官嘛!”李轩说到这里看向了众人,然后对蔡二虎道:“蔡爱卿,可有意这个营官?”
蔡二虎当即就是跪倒道:“臣多谢陛下皇恩!”
本来李轩一开始是打算让陈屠夫担任这个守备营的营官的,但是陈屠夫之前很明确的表示过,他想要转行当炮兵,连刀盾兵的队官都不想当了,甚至都说过去给郝柏年当副手都愿意。
守备营这种由俘虏组建的二线部队的营官,看似是营官,但实际地位远不如正规步兵营里的营官,他自然是不会去的,李轩硬要安排他去,他虽然也无法决绝,但是心中肯定会有根刺。
所以李轩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处理了俘虏问题,暂时搁置了成立掷弹兵部队的提案后,李轩等人才是商讨着此战的其他一些得失问题。
不过都是一些小问题了,李轩也是没有过多的插口,而是任由他们讨论。
这一场战后会议,足足开了半夜才算结束。
第二天一大早,李轩就是派遣了亲卫快速返回溪口村,这个亲卫还带着李轩的命令。
这个命令就是让留守溪口村的兵部尚书钱梦久等人加大加速募兵的速度,并把范围扩大到整个正泰县。
同时还命令柳八苟加快各种武器,尤其是火枪、火炮的制造速度!
这两条命令都透露着同一个信息:李轩又要扩军了!
第两百七十九章 陈屠夫的一见钟情()
也击退了府城明军,给大唐王朝带来的好处不是杀伤了多少明军,甚至也不是俘虏了多少明军,缴获了多少刀剑武器之类的,最重要的是给大唐王朝争取到了时间。
对于大唐王朝,对于李轩而言,他们最紧缺的就是时间,尤其是在面临着明军巨大的威胁的情况下,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宝贵了。
这种情况下,击退了明军李轩所要的第一件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事自然是整合整个正泰县的力量进行扩军了。
正泰县有民十万,适龄青壮至少也可以拉出万人左右,这也就代表着如果李轩不顾一切后果,他完全可以强行征召万人从军。
不过这种事也只能嘴上说说而已,真要这么干了,大唐王朝不用明军来攻打自己都要完蛋了。
因为这些青壮是不可能全部愿意从军的,即便是他们愿意大唐王朝也不能这么干,要不然的话,这么多的田地谁来种?
没有青壮只靠一些老弱妇孺种田的话,粮食的产量大幅度降低是可以预见的,这样不用多久,整个正泰县就会出现大面积的饥荒。
在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同时还得保证招募而来的士兵都是合格士兵,这样一来,实际上大唐新军能够在正泰县招募到的士兵顶多也就几千人,而且这还是不考虑到大唐王朝养不养得起这么脱产职业军队的情况下。
如今大唐王朝为了养这么一千多人的军队,靠的征粮队、收粮队到处出没,但是说实话,这种状况是无法持久的,因为收粮收粮只是大唐王朝内部的一个美化词语,说白了就是劫掠。
但是之前这么干,还可以就食于敌,但是现在整个正泰县除了龙华镇和正泰县城这两个弹丸之地外,其他地方都已经没有了明军的军事存在,后续大唐王朝将会把广阔的乡野地区陆续,并且是极为迅速的纳入统治。
而这样也就代表着,不能继续干‘收粮’这种事了,养军就得需要征召的赋税。
然而大唐王朝目前的赋税体系还处于极为原始的阶段,甚至连正是的征税都还没有开始,只是以一些非正常的手段收取一些保护费之类的。
而目前大唐王朝的税收体系,是绝对无法养起一直数千人的大军的,别说用的武器什么的看,仅仅是吃的军粮都不够。
要把整个正泰县纳入统治,要扩军,里头需要做的工作太多太多。
这从柳八苟每天派人送来的十几封奏折就可以看的出来,后方太多事需要解决,然后却又是柳八苟他们无法自行决断,需要让李轩来亲自决定的事。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李轩应该是返回溪口村坐镇主持大局的,但是李轩却是不可能在大军在外的情况下,扔下大军跑回溪口村的。
大唐新军不仅仅是大唐王朝的基石,同样也是他李轩的根基所在,什么都可以不管,但是军队却是不能不管的。
如今在澜江渡口虽然战事稍停,但是谁知道明军什么时候又组织人马杀过来啊。
更何况,自己不在这边亲自看着军队,万一方东全他们这些前线将领搞什么独立叛乱怎么办?
如今的他心目中的军官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只有郝柏年一个人被提拔了起来,方东全、王单旭、黄学仁、陈屠夫、蔡二虎他们都还大权在握呢,他不亲自盯着,说实话他不放心这些土匪头子。
这样情况下,也就只能辛苦那些信使每天奔波于溪口村和澜江渡口之间了。
澜江渡口,山坡后方的中军营帐里,李轩刚刚把今天上午信使送过来的奏折处理完,正打算眯一会呢,外头的亲卫却是走了进来:“陛下,陈将军求见!”
李轩听到这话,忍不住皱眉,这个陈屠夫这几天是天天往自己这边跑,跑过来也不说别的事,就说一件事,请求去炮兵队任职。
搞的李轩都有些烦了!
等陈屠夫进来后,第一眼就看见了李轩脸上的皱眉之色,不过他彷佛没有看见一样,行礼完毕后就是道:“陛下,谢梓炜那家伙太不像话了,臣不过是想要打一炮,他总是拦着臣不让打!”
说这话的时候,陈屠夫做出了一副委屈无比的表情,看的李轩是一阵无语。
你堂堂一个猛男壮汉,做出这么一副委屈表情,这明显不符合你的外表和性格好吧,谁不知道你巨眼一瞪,就能够让王文华双腿发软吓尿啊。
如今做出一副孩子被人抢了糖果的表情,让人看了很不习惯好吧。
李轩叹了口气,然后道:“陈爱卿啊,这火炮乃是军国利器,谢梓炜他谨慎一些也是正常的,而且你也不会打炮啊,要是发生了什么意外那可就不好办了!”
陈屠夫道:“陛下明鉴啊,臣最近是日夜苦学,不敢说精通炮术,但是打个炮还是不成问题的!”
看着陈屠夫坚持的表情,李轩道:“你是真铁了心要去这炮兵队?”
陈屠夫这个时候脸上的委屈之色瞬间消失,然后换上了一副严肃神情道:“回陛下,臣对火炮是一见钟情,哪怕是去做个普通炮兵也愿意!”
还一见钟情呢,你咋不说爱上了火炮,没有它你就要殉情了呢!
李轩略微压了压手,示意陈屠夫别说的太煽情了,他李轩是正常人,受不了这个。
当即道:“既然陈爱卿你执意如此,那么就去炮兵队了,不过朕可事先说好,你去了只能给谢梓炜当副手,炮兵作战训练一事全都由谢梓炜负责,朕给你三个月时间,如果学不出来,那么就回去你的刀盾兵队!”
听到李轩的话,陈屠夫当即是面色大喜,当即跪拜道:“臣,多谢吾皇隆恩!”
“出去吧!”现在的李轩已经是懒得看见陈屠夫在眼前晃悠了,既然他铁了心要去玩炮兵,就去呗,去学几个月就会发现,炮兵这玩意不是他这个超级大文盲能够玩得转的。
到时候,自然会乖乖的回来当他的冲锋猛将!
但是李轩这么干是暂时清净了,但是却是把麻烦都扔给了谢梓炜,陈屠夫的到来让谢梓炜头痛无比!
一个超级猛男天天说要打炮,谁他妈谁受的了啊!
第两百八十章 扩军封侯()
心甩掉了陈屠夫这个麻烦后,李轩后续几天也是清净了不少,从而有了心情和时间来做其他更多,更重要的事。
比如说军队扩张一事!
在成功阻击了府城明军渡江后,大唐新军要扩军,这是李轩是早就定了下来的事,而且下头的诸多人,甭管是军方的将领们还是后方的柳八苟他们都在为此努力。
后方兵部的钱梦久按照李轩的命令,已经是以溪口村为中心,相信设立了多个征兵点,溪口村、流沙庄等地都有着大唐新军的征兵点,扩大募兵的规模后,每天都能够募集到数量不少的新兵。
但是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的新兵数量,也会让大唐新军的现有各部队的编制不够用了。
三个步兵营以及一个混成营,这四个营是大唐新军的核心,上述编制兵力总数为一千五百人,这在大战之前,这四个营的兵力就已经有差不多一千二百人了,如今增加三百人就已经满了。
然后是直属的辎重营、守备营以及各队,则是本来就不需要补充太多的新兵。
比如说辎重营,这个部队有些特殊,它的兵员主要是原来的土匪以及投降的明军卫所兵,而且在战前就已经有了四个满员的队了,根本就不需要补充新兵。
以辎重营现有的规模,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大唐新军的后勤需要了,再扩充就是浪费人力物力。
守备营,这也是投降的明军所改编的,其兵员乃是投降明军里的募兵,这个同样是不需要补充新兵的,如果以后守备营要扩张,也会是因为抓获了更多的明军俘虏。
刀盾兵以及弓箭手队,这两个队的兵员基于其特殊性,普通士兵是无法胜任的,如今这两个队的大部分士兵都是自于土匪和投降明军,如果要扩张和补充,也是不可能从那些新兵蛋子里补充。
骑兵队本来规模就小,如果要扩张骑兵队,马匹的问题远远比人员的马匹大,而大唐新军的马匹一直都是非常稀少的,最近几个里,包括之前的澜江渡口战役也没有缴获太多的马匹,因此骑兵队的扩张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炮兵队也同样如此,火炮的数量限制了其扩张。
最后想要扩大军队的规模,李轩除了扩张步兵营外,也是没有其他太好的选择了。
随着后方送来的兵员把现有各部队都补充满员后,李轩很干脆的成立了第四步兵营以及以及第二混成营。
第四步兵营的编制和前面的三个步兵营都一样,同样是两个火枪队和两个长矛队。
第二混成营的编制自然也是和第一混成营一样,都是一个火枪队,一个长矛队以及少数的刀盾兵、弓箭兵。
这样下来,大唐新军的主力部队就能够达到四个步兵营以及两个混成营了,如果再加上辎重营、守备营以及其他直属各队和闲杂人等,满员编制的人数将会达到三千五百人。
但是这只是纸面实力而已,至少在半年内甚至一年内都都无法完成这个计划,为什么?
因为李轩拿不出这么多火枪和火炮、马匹来!
马匹都先不去说了,这玩意根本无法解决,正泰县里的所有马匹都搜刮起来都不够大唐新军用的。
火炮也是个麻烦事,造炮需要的时间长不说,而且需要大量的铜料,这都是极大的限制了大唐新军的炮兵扩张,按照后方工部的说法,下一个月顶多能够拿出来两门五百斤重的小炮出来。
至于说现有装备的八百斤的意大利炮,不好意思,这是试验产品,独此一门,别无分号,而工部那边也没有计划继续打造这种大玩意,费时费力不说,而且重量实在是太大了,在正泰县以及周边这种山地众多的地形,根本就难以使用。
要不然的话,李轩也不会一直坚持让后头的工匠们把火炮的重量限制在五百斤以下了。
因此谢梓炜就不用指望能够在近期得到第二门八百斤以上的重炮了,后期工部那边提供的将会是清一色五百斤甚至重量更轻的火炮。
火炮数量少,但是等一等也没有问题,大不了先不用呗!
但是火枪就是个大问题了!
按照预定编制的计划,大唐新军需要整整一千支以上的火枪,而且这个数目还是最低要求,如果说后期李轩想要把辎重营从冷兵器部队改装为热兵器部队的话,这个数字还得再加两百支。
并且,这个数量还是编制数量,训练、作战等等所形成的损耗以及备用火枪还没有计算进去呢。
如果都算进去,一千五百支都不够!
然而如今的大唐新军才多少火枪吗?
两百五十支都不到,而溪口村和黄竹山两边的火枪产量是多少?之前黄竹山那边的月产量大概有五十支,这是大唐新军目前唯一可以得到的火枪补给。
至于溪口村这边,虽然说随着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