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如今局面终于是打开了,攻克了兴泉府城后,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城池,而是整个兴泉府三十余万人口和两百里之地。
利用这三十万人口,他就能够拉出上万大军来,进而抵抗更多的明军,并占据更多的地盘。
也许未来,自己还真能够占据一省乃至数省之地,成为国内著名的大反贼,那怕是到了最后还是打不过明王朝,但是能够做到这一地步,也不枉自己穿越一场了。
即便是在无数穿越者中,自己也算是牛逼人物了吧,说不准还能够名列前茅呢。
对比一些穿越到古代后还跪舔什么历史名人,然后还苦逼的参加科举当官,天天对皇帝屈膝献媚的穿越前辈来说,李轩可以很自豪的说,来到这个时代后,他的双膝就没有弯下过,只有别人对他磕头下跪的份。
那些穿越到了古代不造反,一个个还抱着变态心理去各种跪舔古人的穿越前辈们,李轩是打心眼里鄙视他们,都穿越了还混成这个鸟样,还不如拿快豆腐撞死算了。
穿越不造反,菊花套电钻,对这句话李轩深以为然!
想到这里,李轩就是忍不住嘴角露出了笑容。
这个时候的李轩,很自觉的忘记了,他在刚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年里,也是三天两头想着逃跑,逃出去后少不得也得现实各种跪舔。
人嘛,都这样,稍微有些成绩之后就忘记了自己以前的诸多不堪。
这个时候王文华还以为他的马屁拍对了呢,但是那里会想到,现在的李轩的笑容,纯碎是因为他自己觉得自己很牛逼,至于王文华的吹捧,那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如果有人能够知道李轩最近这一段时间的心理变化,少不得要说他几句:少年人,不要有了点成绩就把尾巴翘上天了,小心被雷劈死。
不过李轩把自己的心里状态隐瞒的很好,至少大唐文武大臣们是没有察觉到,现在的李轩已经是深陷自我吹嘘而不可自拔了,他,膨胀了!
嗯,不过也可以说成是自信了。
骑在高头大马上,一身戎装的李轩脸上始终保持着淡淡的微笑,然后在亲卫和大臣们的陪同下缓缓入城。
而这也是李轩来到这个时代两年后,第二次进入这种古代城池!
而这两次,都是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去的,第一次是当初攻占了正泰县,不过那一次大唐新军只是在正泰县待了一晚上不到,而且因为战事紧急,李轩也没有时间去仔细打量正泰县,只是走马观花一样看了一眼而已。
不过现在不同了,外头可没有好几万明军等着来攻打兴泉府呢,而且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他的大唐王朝也将会兴泉府城安家了,要知道李轩可是把整个内阁都给带了过来呢。
一进城后,内阁就能够就地办公,展开对整个兴泉府三县之地的统治。
这就代表着,大唐王朝将会长期在兴泉府城安家,而他李轩作为大唐王朝的皇帝,自然也是需要长时间待在兴泉府城了,因为大唐王朝这一次不仅仅是攻占了兴泉府,而且还是迁都。
这样也就让李轩更有兴致和时间来观察打量这座古代的城市!
兴泉府城的布局和这个时代的大多古代城池一样,有着横穿城池的主干道,而知府衙门就在城池的中心。
城内还有着城内守军平日里驻扎训练的校场,同时边上就是府仓、县仓。
其他城池都有的标准建筑也都有,比如城隍庙、书院、文昌阁等等。
整个城池周长约八里,地方算不上大,不过在西南这偏僻地方也算可以了,从李轩走在街道上所看到的街道两边,有着众多的商铺,由此可见这个地方的商业也算是有了一定规模。
毕竟好歹也是一个有着三十万人口的府城呢,就算是在西南偏僻地方的下等府,但是该有的还是会有的。
当然了,李轩对兴泉府城本身的兴趣并不大,这地方对于大唐王朝而言,说白了就是一个行政中心而已,而大唐王朝的发展,自然是不能只依赖区区一座城市,李轩更关注的是城市之外的广阔乡野地区。
只有控制并依赖这些地区,大唐王朝才能够得到足够的兵员和粮食乃至武器。
当李轩到了知府衙门的时候,前期进城的部队已经是把整个知府衙门给清理干净了出来,不过依稀可以看见地上的血迹和打斗的痕迹。
同时李轩也是得知了如今兴泉府内最高级的官员,兴泉府同知常涚已经服毒自杀,这个人死了倒是有些可惜,如果能够生擒此人的话,倒是可以利用他的身份做一做文章。
不过没有生擒常涚也没有什么,这兴泉府城内各级官员多的是,也不是每个人都和常涚一样有勇气或是甘心自杀的。
大部分人都是躲了起来,也有部分被抓获。
这些人后续不管愿不愿意,都将会被大唐王朝所用,甘心投诚最好,不甘愿投诚,哪怕是顽抗不从,李轩也有办法把他们利用上。
比如说以他们的名义写上一份自白书,吹捧一番大唐王朝的伟大,李轩的英明,到时候印章手印一应俱全,谁敢说这些不是他们自己写的。
当然了,利用这些官员俘虏们做一些吹捧,立大义的事不着急。
如今最紧要的是彻底控制兴泉府内外,清剿城内的明军溃兵,镇压一些顽抗不从的本地士绅大户,同时也得派兵把兴泉府的第三个县连和县给拿下来,彻底掌控兴泉府三县之地。
肃清兴泉府城内的残兵以及镇压顽抗不从的大户,这事不难,甚至可以说的上简单,进城的第一步兵营和第二步兵营已经是开始逐步清剿城内的明军残兵,预计到明天就能够彻底让兴泉府城恢复平静。
至于攻打连和县,李轩也是有了腹案,等到明天初步稳定下来后,他会派遣一支偏师进攻连和县。
连和县地方不大,县城内的守军也没有多少,从军事角度而言,它是抵抗不住大唐新军的进攻的。
但是派谁去呢?还是让郝柏年或者李春景去?不妥,他们最近的机会已经太多,立的功劳也够大了,是时候把机会让给其他人了,只是除了他们,还有谁能够充任一军统帅呢?
是继续提拔近卫军出身的年轻军官,还是说做一个平衡,从方东全、黄学仁、王单旭他们之中选一个?
对此,李轩一时间有些拿捏不住注意。
从军队的建设角度来看,继续提拔近卫军出身、进过御学堂的年轻军官是最好的,他们已经逐步成长了起来,众多人已经当了副营官和队官。
但是自己最近提拔了郝柏年、李春景、方希同等人,并且最近的两场大战都是重用了这三个人,郝柏年更是多次担任主力部队的指挥官,方希同和李春景也是已经独当一面,率领的不仅仅是其本部混成营,还会指挥其他部队。
某种程度来说,这两场战役里,方东全、黄学仁、王单旭他们已经是成为了他们的下属,不用猜李轩都知道,这已经是让方东全、黄学仁以及王单旭他们有所怨言。
虽然说从长期来说,李轩是要把这些土匪出身的老派将领慢慢离开一线部队的高位的,但是这个过程不能太快,而且也不能落井下石,如今大唐王朝正处于崛起的时候,需要的是收买人心,而不是落井下石,得让现有的将领以及未来可能加入大唐新剧的将领、降将们知道,大唐王朝是善待功臣的,绝对不会学朱重八玩什么屠杀鸟尽弓藏的把戏,你们尽可放心了来投靠与我,荣华富贵大大滴有!
但是说实话,如果让方东全、黄学仁他们率领上千人去攻打连和县,他还真不放心,这些土匪头子出身的将领说实话能力有限。
哪怕是其中情况稍微好一些的王单旭,也依旧是大字不识,对军事理论的了解接近于零,他们打仗,靠的是经验和勇武。
李轩犹豫了良久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最后决定先睡一觉,等明天白天召开战略会议的时候再看,最好是来一次方略的问询,这样也比自己直接私底下决定要好一点。
第三百三十六章 扩军万人()
带着一群文武官员入住了知府衙门后,这个知府衙门也就成为了李轩的新皇宫!
这几年来,大唐王朝的皇宫已经是换过很多次了,从先帝李尔必时代的李家庄园,再到黄竹山里的简陋竹木所制的皇宫。
中间还有若干个临时行宫,再到如今兴泉府城内的知府衙门。
大唐王朝把都城搬迁到了兴泉府,这知府衙门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李轩的皇宫。
只是这知府衙门有些破烂了,而且还有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连大门都是被破坏了,这就不得不让李轩埋怨明王朝的奇葩规矩了,竟然不喜欢修建官府衙门,反而要强调并保持官府衙门的破烂。
搞的堂堂一个知府衙门,破破烂烂的跟危房一样,宋志文当初也不怕住在这种房子里突然有一天房子塌了把自己活埋了。
大唐王朝自然没有明王朝以破烂为美的奇葩规矩,李轩对自己住的地方安全与否还是很上心的。
刚到这新‘皇宫’,就已经是悄悄吩咐手底下的亲卫,抓紧时间派遣人手把这皇宫修一修,也不用大动土木,但是至少要住着的时候不用担心房子会垮掉啊,这样他才能够放心的把白太后以及皇后董芸芸他们接过来啊。
说实话,如果不是考虑到知府衙门所具备的政治地位,李轩更愿意在城内找一家大户的宅院作为落脚之地。
抛开新皇宫的事不提,李轩很快就在知府衙门的大堂里召见了群臣,不过这一次召见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主要是说一些鼓励之类的话,至于实际事务,在他们进城之前早就已经做过详细规划了。
各部门的搬迁以及后续的内政工作都已经有了实现安排好的计划,进城内按部就班做就是了。
所以很快柳八苟他们就是散了去,然后开始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他们要在这个对于他们而言完全陌生的地方里建立起来有效的行政统治,这里头会涉及众多繁杂的事务,至少未来大半个月乃至更久的一段时间里,他们都会忙的晕头转向。
相对于他们的忙碌,李轩却是悠闲了下来!
身为皇帝,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任务安排下去,而不用亲自上阵,而安排任务也就是动动嘴的事。
正所谓,上司动动退,下属跑断腿,说的就是如今的大唐王朝了。
进城后,李轩虽然兴奋了大半夜,但还是趁着进城后的一段空隙时间里睡了一觉,而且睡的还是懒觉!
睡着的时候他还做了个梦,一开始是梦见无数明军铺天盖地的冲向兴泉府,自己也是率军抵抗并进行厮杀,这打着打着,就是打到了一大巨大无比的城池前面,场景一换,就见自己的大军已经攻破了这座巨大的城池。
自己穿着特帅气的军服,骑着高头大马在无数人的欢呼声中走进了这座巨大的城池,而走了一段路后抬头看,只见前方的三个大字耀眼的很‘紫禁城’,然后他就是发出哈哈大笑!
可惜笑着笑着就醒了,没能进入紫禁城内部看看正德老儿长什么样。
这叫什么,这就叫做梦都能笑醒了!
第二天直到早上九点多的时候,李轩才是醒来并梳洗完毕从房间出来,这一觉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一路美梦,他对这一觉睡的还是很满意的。
不过李轩可以睡懒觉,他的臣子们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不管是柳八苟这些文官还是郝柏年这些武将,一个个都是顶着熊猫眼,看起来疲惫的很。
但是疲惫归疲惫,但是每个人都是面带笑容,哪怕是一直假正经的柳八苟,也是面带微笑。
李轩走进来坐在了一张随军一起带过来木制龙椅后,感觉自己跟那些当官的升堂一样,尤其是旁边的亲卫高唱了一声:“上朝!”后,更是如此了。
可惜的是,没有人喊着威武,不然的就更像了。
但是上堂哪能和上朝相提并论啊,上堂的时候可没人会对官员喊万岁万岁万万岁呢,但是这上朝,柳八苟却是率领文武官员齐齐跪倒,然后高喊了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着群臣高喊万岁,李轩忍不住的内心嘀咕,怪不得那么多人喜欢当皇帝,这当皇帝的感觉的确是爽啊。
不过,大唐王朝这个山沟皇朝虽然成立了两年多了,但是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再玩过家家,真正走上正轨,其实也就最近半年的事,所以也就没有太多乱七八糟的规矩。
这样纵然看起来不够正规,但是办起事情来也更高效啊!
刚上朝呢,没有人乱七八糟的说一些废话,很快就是在柳八苟的带头下,开始报告各种事务。
先说的都是内阁各部的情况,他们昨天晚上是随军一起入城的,这大晚上的不仅仅要安顿下来,同时也是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拿出诸多事务的解决办法来。
李轩都是一一听着,但是并没有过多的插口,大多时候都是会微微点头,示意可行,偶尔的时候也会提出一个异议,比如税部提出立即整顿城内的商户,并让这些商户照章纳税,李轩即使否决了这个提案,提出了暂缓的意见。
如今刚占领兴泉府城了,直接就向城内的大户商户们的钱袋子里掏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如今对于大唐王朝来说,最重要的是稳住阵脚,然后扩军练兵,手里有着足够的枪杆子,以后做什么都方便。
这对城内的商户进行整顿收税,不着急,先等十天半个月再说,反正这银子就在兴泉府城里,难道还怕银子长脚跑了不成!
内阁其他部门的事务,李轩没有怎么管,但是兵部他却是直接插手了,因为兵部和枢密院一起,共同构成了大唐王朝的军事力量。
大唐王朝里的兵部,负责军政事务,而枢密院则是负责军令事务。
而目前来说,兵部有着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招募新兵,而招募新兵对于大唐王朝的兵部来说,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他们最重要的权力。
因为训练、作战指挥,乃至后勤的权力都是直接归属枢密院下属的作战司、后勤司、装备司等部门,甚至军官们的考功以及晋升也是由枢密院的铨叙司负责。
这样一来,兵部的权力就比较少了,比较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薪饷的发放,一个是兵员的招募。
不过如今的大唐新军是不发放薪饷的,顶多就是给一点安家银子而已,所以薪饷发放的这项权力也就等于没有,唯一的权力就是招募新兵了。
按照李轩亲自制定的大唐新军军制,大唐新军,不管是枢密院下属各司,还是说各部队,都是没有权力招募新兵的,甚至是把战俘补充到部队里的权力都没有。
这项权力专属于兵部!
薪饷发放虽然暂时还没有,但是以后大唐新军总归是需要向士兵发放薪饷的,而把薪饷的发放权直接掌控在兵部,就能够避免各级将领的插手,避免吃空饷,乃至挪用薪饷,或者是利用薪饷收士兵的忠诚。
这两个限制都是李轩为了控制以后部队规模大了,作战范围大了,部队就地招兵、掌控薪饷有小金库从而产生兵为将有的局面。
他要从源头上控制士兵和薪饷,死活都不会给将领们招兵以及发放薪饷的权力。
哪怕为此造成一些负面效果,比如部队的人员损失无法及时补充,新兵补充困难等问题也在所不惜。
很多时候,统治者眼里的军队,其战斗力虽然很重要,但是忠诚更重要。
一支不忠诚的精锐军队,在君主的眼中,其重要性绝对没有一支战力羸弱但是忠诚无比的军队高。
战斗力和忠诚,李轩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忠诚!
说完琐事后,自然就是轮到军方的将领们唱主角了,而这个时候除了兵部尚书钱梦久、兵部左侍郎马维以外,其他的内阁官员都是齐齐离开了。
钱梦久和马维虽然披着文官的皮,但是他们干的却是军方的事,这重要的战略会议,他们都是有参加的。
这一次的战略会议,除了讨论部队休整,清剿城内残兵以及迅速展开新兵招收意外,最为重要的就是派兵前往连和县了。
“根据我们的情报,连和县那边本身是有一个千户所驻防的,但是之前这个千户所的主力已经是被宋志文抽调到了澜江,这剩下的不过是数百老少残弱而已,即便是他们能够征召一些青壮,但是也不足为虑!”曾子文说这话的时候,是充满了自信。
前后三次的澜江战役,这已经是让曾子文充分认识到了自家军队的战斗力,打一个小小的连和县,甚至都不用派遣第一步兵营这种主力营过去,随便去一个营过去就可以了。
然而派那支部队去,谁来充当指挥官呢?
但是让曾子文他们意外的时候,李轩并没有直接抽调一个营去连和县,而是直接下令从各营抽调一队或半队不等,直接组建为第五步兵营,并配属了一个排的掷弹兵、弓箭手、刀盾兵若干,甚至还让他们带去了两门五百斤的火炮。
这个第五步兵营虽然是刚成立,但是因为各部队都是直接从各营里抽调的老兵,除了各队之间不够相互熟悉,配合上可能会出现问题外,实际上这就是一支成熟的部队了。
李轩考虑了许久后,最后是决定调任王单旭担任第五步兵营的营官,同时兼任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全权负责进攻连和县。
新成立第五步兵营,也算是拉开了大唐新军正式大规模扩军的序幕,而这一次,李轩要把大唐新军的规模扩充到万人!
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
攻占兴泉府城,控制三县之地后就扩军,这已经是李轩早就已经决定下来的事,而且即便是大唐王朝里的诸多高级文武官员也都是知道的事。
甚至他们在进入兴泉府城后所忙碌的诸多事务,都是和扩军有关,哪怕不是直接的也是间接的。
比如内阁要在最短时间内在其他两个县也设立县、镇、村三级行政机构,建立税务系统,这不仅仅是为了建立完善的行政统治,更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筹集到足够的粮饷,用以维持军队的开支。
军队的扩张,可不仅仅是招收新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