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怎么会突然上我们家来?”董伯德道:“我们这一路上这么低调,一路过来也没有惊动他们啊!”

    董松安摇头!

    他们自然是不知道,门外的捕盗官过来查看,只是例行检查而已,然而他们却是心存了各种误会。

    现在怎么办?

    这个问题瞬间就浮上了董家之人的心头,而这个时候,后宅的女眷们似乎也是听到了风声,一个老妈子从后院出来,到了这一群董松安等人面前:“老爷,少爷,夫人们让小的来前头问,这外头发生了什么事?”

    董老翁摆了摆手道:“回去告诉夫人,没有什么大事,勿需惊慌!”

    等那老妈子躬身退了出去后,又有下人跑进来,刚进来就道:“老爷,不好了,他们说再不开门接受检查,他们就要撞门了!”

    “什么?他们敢?”董伯德当即厉声道,说话的时候有些急,以至于刚说完就开始咳嗽,但是咳嗽了两声就是继续道:

    “这还有没有王法了,这是我们董家宅院,他们凭什么说进来检查就进来检查,而且我们庄子里这么多女眷,他们要是进来惊扰了夫人和小姐们怎么办!”

    董松安此时道:“爷爷、二叔,我先出去看看!”

    董老翁微微点头道:“你去吧,好好说话,多给点茶水银,如今正值纷乱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董松安道:“安儿知道了!”

    言罢,董松安就是抬脚走了出去!

    于此同时,董家庄园外,曲光泰皱着眉看着眼前关闭着的董家大门,心中暗思着对策,这个董家莫非是伪明官宦家族,要不然的话,寻常大户士绅就算对我大唐有所不满,但是也不至于害怕到连门都不敢开的程度啊。

    如果这真是伪民官宦家族的话,说不准会武装对抗呢,这样一来倒是有些棘手了!

    曲光泰和大唐治下所有的治安官、捕盗官一样,都是大唐新军退役军人,他早年是大山边沿的普通村民,去年租的田地收成不好,缴纳了田租后一家老小都不够吃的,为了节省粮食,他的老父亲吃草根野草,最后活生生的饿死了,他刚娶的婆娘也是因为饿的受不了,跟着外乡人偷偷跑了,只剩下他和老母亲以及一个饿的面色发青的儿子。

    今年上半年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他都想要带着家人外出乞讨的时候,恰逢大唐新军大规模招兵,为了一份安家粮和能够吃饱饭,加入了大唐新军成为一个长矛手,为大唐王朝征战半年多,从一个普通炮灰士兵积功升迁到了下士。

    但是在一个月前的第二次澜江战役里,他在作战中左手手腕关节受伤了,这伤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说重的,也没到死人,四肢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但是要说轻吧,这手腕却已经是受不住力了,不说搬抬重物,就连用长矛作战都是不利索,在军方的伤兵营养好伤后最后只能是被迫退役!

    不过大唐新军素来善待退役将士,除了分发田地外,只要是不影响正常工作的都会安排工作。

    曲光泰由此转业为一个捕盗官,来到这个大唐刚占领的村子,严格上说起来,他来到此地也就四五天而已。

    新官上任,他自然是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治下的村子出现什么不安稳因素的。

    眼见董家的大门迟迟不开,曲光泰当即道:“做好战斗准备,撞门!”

    曲光泰带过来的捕快,有半数都是和他一样刚退役的士兵,另外几个则是就地招募的青壮,听了曲光泰的命令后,那几个青壮出身的捕快还有些犹豫,但是几个退役士兵出身的捕快却是二话不说,就是开始准备撞门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董家大门的一侧打开来了一个小门,门还没有打开呢,里头就是传来了一声男子的声音:“请慢!”

    曲光泰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冷哼一声,这些大户地主们就是这个德行,前几天他刚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对其他村子里的大户人家进行摸底检查,一开始也是死活不肯开门,但是每当他威胁着要杀进去的时候,一个个都是缩了乖乖开门。

    不见棺材不掉泪!

    董家大门一旁的侧门被打开来后,先是走出来一个带着瓜皮帽的小厮,而后是是一个穿着布衣长袍的年轻男子。

    这年轻男子虽然穿着布衣,但是整个人的神态一看就知道,这人绝对不是什么乡下的泥腿子,至少也是个读书人,因为他的长袍是儒服。

    只见这人出来后道:“在下董松安,此地主人,见过这位大人!”

    曲光泰看着这人说话,暗自打量了他一番,然后就是开口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到我们光河村来?快把大门打开,我们要进去检查!”

    曲光泰看此人的时候,也是顺着打开的侧门朝着里面看了一眼,光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户人家不简单,绝对不是寻常可见的那些乡下地主,因为不仅仅这个年轻人神态不凡,而且透过侧门,可以看见里面有着不少人,有老有少,有主有仆,只看这场面就知道,这户人家的门第不凡。

    这董家到底是什么来头,怎么会突然跑到关门光河村这个偏僻村子来,也许他们伪民官宦家族?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倒是不能置之不理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 
听到眼前这个伪唐官差头目的问话,董松安当即道:“我们董氏历来都是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绝对不是什么歹人,如今我们一家三十余口为避战火暂居此处,家中还有女眷良多,这检查怕是会惊扰了女眷,还请大人通融一二!”

    说这话的时候,他身边的小厮就已经是拿着银子递给了曲光泰!

    曲光泰并没有大公无私的推开银子,而是接了过来,这可是五两银子呢,比他一个月的俸禄还要多,而且这钱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后头还有一堆兄弟等着分润呢。

    不过收了钱不代表就要放过他们了,钱要拿,事也要办,身为大唐王朝新军的退役军人,就是这么的有原则。

    这和他的前军人身份有关系,大唐新军的军法历来严苛,对于胆敢不听从号令,玩忽职守的人历来都是惩罚的非常严酷的。

    所以短时间内,玩忽职守他还不敢,不过穷怕了的人见到钱,总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由此也看了出来,目前的大唐王朝各项规章制度都不完善,吏治算得上是空白一片。

    曲光泰一边不动声色的把银子收下,一边是暗思着这董家到底是什么来头,会不会给他的村子里造成什么麻烦。

    之前董松安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基本解释了董家来历和来此地的理由,曲光泰听罢略微点头,因为即便这董松安不说,他大概也能够猜测地出来这董家出现在此地的原因。

    因为像他们这种情况的大户人家基本都是逃难,而只要他们不做过什么过激的对抗反应,大唐王朝一般也不会为难他们,和其他的士绅大户们同等对待!

    即便是伪民官宦家族,只要不搞事,也不要公开宣扬什么老子家里在明王朝当大官,等朝廷大军打回来就杀光你们这些泥腿子之类的言论,大唐王朝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没办法,这年头的士绅大户人家往往就是读书人人家,而读书人寒窗苦读数十年,为的就是参加科举去当官的,所以那些真正的大户人家里肯定是有人在明王朝里当官的。

    这要是都抓了杀光了,那么兴泉府说实话也就剩不下什么真正的书香门第大户人家了。

    再者,你把人家的家人都杀光了,那些在明王朝当官的大官们还不得一门心思鼓动朝廷发兵镇压他们大唐王朝啊。

    如今的大唐王朝需要时间,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是宁愿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反正只要这些士绅大户人家,那么是家里有人在明王朝当官的家族,他们只要不主动搞事,老老实实的缴纳赋税,那么大唐王朝也是不会主动生事。

    因此即便是曲光泰猜到了这董家有可能是官宦家族,但是也不打算多搞事,不过曲光泰正打算说几句场面话,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别搞事,然后拿上银子就准备回去的时候,突然脑海想起了什么,用着为严肃的语气对董松安道:“你说你们董家是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原籍何地?可是正泰董氏?”

    听到这人的话,再看到此人严肃的表情,董松安心中暗道一声不好!

    这个伪唐官差头目怎么会突然说出正泰董氏这四个字?难道他们是知道自家是正泰董氏,并且知道了自家父亲在江南为官?

    董松安猜的对也不对!

    曲光泰的确是猜到了这董家是官宦家族,但是之所以问出了一个‘正泰董氏’,那是因为他偶然听到上头的军官们说过,他们大唐皇后董氏就是正泰董氏之女。

    而正泰董氏,又是正泰县里名望位于前列的一家书香门第,历代都有人参加科举为官,据传董家老爷十多年前就考中了三甲进士,如今正在江南为官,听说还是一个知州。

    这样的董家自然是真正的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而皇后董氏也就是真正的大家闺秀。

    这个传闻虽然只在大唐王朝内部小范围流传,但是他却是偶尔听上头的军官们说起过,以前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但是今天看到这个董家之后,他立马就出现了一个猜想,这董家,莫非就是正泰董氏?皇后董氏娘家?

    董松安听到这话后,略微一愣,不过却是道:“不是,我们董家原先居住在兴泉府城,和正泰董氏不是一家!”

    不管眼前的这个伪唐官差为什么这么问,董松安都不会傻乎乎的承认的,但是心底里却是已经打定注意,不能在这村子待下去了,必须尽快离开此地,这兴泉府对于自家而言太过危险了。

    曲光泰听罢后,却是露出一丝怀疑之色,他怀疑这人说假话。

    但是即便是说了假话,他一时间也不好硬闯,因为这人如果真的是说了假话,他们是正泰董氏的话,这人可就是国舅爷了,自己硬闯皇后娘家,惊扰女眷,这罪名上头万一要是怪罪下头的话,自己这个小小的捕盗官恐怕吃不消啊。

    当即就是压下了心中的怀疑,然后微微点头道:“嗯,既然如此,那么我等就先回去了!”

    说罢,他也不在此地停留,直接就是带着人走了。

    但是这走远了后,他就是吩咐了两个手下道:“你们把这董家的人看住了,他们一有动向就报告给我!”

    留下人监视董家之后,曲光泰又是迅速派人到镇上,把相关的情况报告给了治安官。

    镇治安官同样是个退役军人,不过他退役之前可是个军官,退役之前乃是一个中尉排长。

    只不过他早年是土匪出身,而李轩如今已经陆续把当年那些土匪出身的军官们清理出去,要么是调到守备营任职,要么是转业为治安官,他也是其中的一员。

    这人虽然打仗不行,但是土匪的那种机灵劲却是有的,一听说这董家的情况,立马就猜到了,这事恐怕不简单,说不准这董家还真有可能是正泰董氏,皇后娘家。

    当即他也是迅速派人把相关的情况报告了上去。

    不用一天时间,这个消息就是传到了翰林院那边负责找董家的相关负责人的耳中。

    不过翰林院这边的相关负责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告知李轩,因为之前已经出过了几次乌龙,说是找到了董家兴冲冲的报告给李轩,但是后来却又是被正式那不是董家。

    这一次,他们打算弄清楚这董家到底是不是正泰董家后,再报告给李轩。

    当即,他们就是派人去了董家原先在兴泉府落脚的宅院里,把里面看房子的几个下人,并见过董家主人的人带走了两个,准备前往光河村认人。

    第二天,就有七八个人飞速赶往光河村,等到傍晚时分的时候,曲光泰就是见到了来人。

    这见到来人的时候还把他吓了一跳,因为来人身份不简单的。

    不仅仅有他的直属上司镇治安官,还有镇长以及翰林院的一个从五品侍讲学士,情报科科长。

    改制后的翰林院,虽然也效仿了明王朝的翰林院,有掌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等品级称号,但是同时又设立了一共八个科室,而各科的科长可是真正的实权人物,由侍讲学士担任。

    而侍读学士,只有几个,一般是作为李轩的随从秘书,至于掌院学士,自然是翰林院的头头了。

    各科的科员,则是由侍读、侍讲担任,此外还有编撰、编修等无定员的官员,而在各科室的位置就是见习科员。

    翰林院的侍讲学士,一科科长,在大唐王朝内部也算是中等官员了,曲光泰可没见过这么高级的官员。

    见到了这侍讲学士后,腿都是有些打颤!

    断断续续的讲了董家的情况后,只见这侍讲学士道:“走,去董家看看!”

    这个侍讲学士负责寻找董家已经很久了,一直都是没有什么进展,如今有了线索自然是不会放过,为此不惜亲自赶了一天路到光河村来。

    于是乎,曲光泰他们一群十余人又是准备去董家庄园了。

    这个时候,董家那边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一入夜就趁着夜色走人呢。

    昨天曲光泰的表现让董松安有所怀疑,直觉告诉他,这光河村不能待了,本来是想着昨天晚上就连夜走人的,但是他们这一路奔波了这么多天,一家子早已经是疲惫不堪,尤其是女眷更是累的走不动路了,而白天又不适合逃走,所以是准备等到今天晚上。

    他们收拾好了细软,套好了马车后,静待夜色的降临,但是这天色还没黑呢,就有下人匆匆忙忙的跑进来报告,说伪唐的官差又来了,说是今日白天发现了明军奸细,要详细盘查庄内的人员,以防明军奸细逃入了董家庄园。

    “这些贼军,还真无法无天了,昨天这刚给了他们银子呢,怎么一天功夫又来了!”董老翁这个时候也是忍不住骂出声来。

    当即道:“安儿,你出去把那些贼军打发了!”

    董松安领命出去了,但是出去的路上,他的心头却是生出了很不好的直觉!

第三百四十五章 惊喜?这是惊吓好吧!() 
这些伪唐的官差如果是为了钱财而来的话,也不至于昨天刚走,今天又来啊,即便是贪得无厌的官差也不至于天天来打秋风啊!

    就算这些官差真的贪得无厌想要天天来弄钱,也不至于在傍晚时分来啊,他们完全可以在上午或者下午的时候来,那时候阳光明媚,也更暖和啊,何至于在现在这已经起风的傍晚时分来呢。

    至于什么明军奸细,这些低级的借口他自然是不会相信的,伪唐官差这么说不外乎就是敲诈勒索钱财的借口而已。

    罢了,就当破财消灾了,董松安这么安慰自己,但是于此同时心中也是忍不住感叹,如果这兴泉府还是在朝廷治下的话,他们董家在这兴泉府里即便是首屈一指的家族,那也是十足十的上流家族,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即便是兴泉府知府宋志文也是会买他们一个面子。

    那是何等的体面和威风啊!

    可惜伪唐贼军强势崛起后,他们董家立马就和其他的官宦家族一样立即面临了巨大的危机。

    有些大户选择了和伪唐贼军合作,成为了明奸,有些则是忍气吞声,伪唐贼军让他们往东,他们就不敢往西。

    而有些人则是选择了和自家一样,开始了逃难,躲避到乡下,甚至是到外地去。

    想到这里,他就是忍不住道:世风日下啊!

    快走了两步,他就是到了门口,随着下人打开门后,他也是看到了门外的人,不过让他有些意外的是,门外的人比昨天要多,而且来的人不仅仅是昨天的伪唐官差小头目以及捕快,还有几个看似伪唐官员一样的人。

    虽然伪唐王朝没有什么正式的官袍,以至于这几个伪唐官员同样没有穿着正式官袍,只是穿着儒服样式的长袍。

    不过这几个人的儒服和寻常士子,比如他董松安自己身上穿的有些不一样,因为领边为红色,同时绣有鸟兽花纹。

    这种脱胎于儒服的服装,实际上是这两年来大唐王朝官场上逐渐形成的。

    因为李轩的原身是个读书人,等到了李轩来到这个时代后日常所穿的自然也就是儒服了。

    后来为了彰显他的皇帝身份,开始在儒服上刺绣上龙纹,但是李轩掀起在纯色的长袍上绣上几条大蛇,穿上后整个人看起来跟唱大戏的一样,所以干脆规定,他这皇帝日常穿的常服,这龙纹就别绣在胸前背后了,直接在交领上绣个龙纹意思意思就行了。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投,李轩喜欢穿这样的,而大唐王朝也没有来得及规定文官们的官府是何等规制,以前柳八苟都是穿道袍的,其他几个人也都是一副文人士子打扮,后来开始有样学样,也和李轩一样,直接穿儒服,然后在交领上绣上鸟兽花纹,而这鸟兽自然也是不能乱绣的,柳八苟他们很没有创意的学了明王朝的官袍。

    这一品是仙鹤,二品是锦鸡,三品是孔雀等等,至于眼前的这个翰林院侍讲学士,身为从五品官员,绣的自然是白鹇。

    董松安对这伪唐的官制虽然了解的非常有限,但是他认得这白鹇啊,当即就是知道,眼前的这个中年伪唐官员,恐怕是个五品官,品级不低了。

    剩下的还有几个八品、九品的伪唐官员。

    不过让他惊讶的并不是这几个伪唐官员,而是另外两个人,那两人不是别人,乃是他们董家留在兴泉府宅院里看房子的家奴。

    这两个家奴看见自己后,立马就是叫了出声:“大少爷!”

    听到这一声称呼,外头的那几个伪唐官员是齐齐露出了复杂神色,为首那个身穿白鹇儒服的中年伪唐官员更是上前一步道:“你们可是正泰董氏?董氏青浦先生是你什么人?”

    董松安这个时候那里还不知道,自家的身份已经是彻底曝光了,连家奴都带上门来认人了,他就算是否认也是无法否认,这个时候他是深吸了口气道:“我等正是正泰董氏,你说的人乃是家父!”

    但是,接下来那伪唐官员的反应瞬间就让董松安有些看不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