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好多人都已经是晋升为上校了,比如李春景、方希同、王单旭、曾子文这四个人,就是在大战结束的第一天里就被晋升为上校,那个时候,战役实际上还处于收尾阶段呢!

    以郝柏年的战功甚至资历,战后被晋升那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被晋升才是怪事。

    而设立第一旅也算正常,毕竟现在大唐新军的规模是越来越大,步兵团上面再设立一个旅、乃至以后设立步兵师都是很正常的事。

    他们的震惊,是因为李轩在这道圣旨里,还设立了第二旅,辖有第三步兵团、第四步兵团,但是该旅的旅长的位置却是空悬。

    皇帝李轩,并没有第一时间决定第二旅旅长的人选!

    而这可是大唐新军里第二个,同时也是近期内仅有的一个旅长宝座啊!

    郝柏年以下,大唐新军里的高级将领们谁不是眼睁睁盼着啊!

    李春景、方希同、王单旭这三个人就不用说了,他们现在是上校,而且还是主力步兵团的团长,继续高升一步为旅长那是有极大希望的!

    就连黄学仁、方东全他们几个老将也是翘首以盼啊!

    甚至就连曾子文这个作战司的司长,也是在这道圣旨下发后的第一时间里利用了汇报军情的借口请求面圣!

    所为的,不外乎就是第二旅旅长的宝座,想要晋升将官,从而成为大唐新军里真正的高级将领,从而走上人生巅峰!

    一时间里,大唐新军里自认为有资格高升一步任职第二旅旅长的人是频繁用各种理由请求面圣,旁敲侧击的向李轩各种表达忠心之余,还会大谈特谈该如何率领大兵团作战的心得体会之类的,所为的就是让自己成为这个第二旅的人选,至少也得是备选。

    不过李轩一时间却是没有决定第二旅的旅长人选,对于麾下将领们的暗示也是无动于衷,反而是更加关心第一旅、第二旅的筹建,同时如何加强第五步兵团的战斗力,解决装备问题。

    如今大唐新军的五个主力步兵团里,第五步兵团依旧归属枢密院直属,其他的炮兵营、辎重团、骑兵营也是如此。

    筹建旅,而且还是一来就是两个旅,这是李轩为了后续建立正式的战略单位‘步兵师’做准备。

    大唐新军的规模持续扩大后,终归是要设立旅、师甚至军这些高级指挥单位的,要不然的话,李轩就算是三头六臂也无法有效指挥这些部队啊!

    按照过往的作战来说,以大唐新军现有的规模,哪怕是编成了两千多人规模的步兵团,但是李轩依旧没有办法直接指挥各个步兵团,这样指挥起来更麻烦,而且效率太低了。

    铜鼓卫城的作战里,李轩实际上是通过直接指挥前锋部队,中军突击队、中军等部队来指挥部队的,并没有直接指挥各步兵团,要不然的话,他根本无法有效指挥上万人的大军作战。

    如今建立旅级编制,也是为了更好的顺应战争的局势,同时也算是给予郝柏年一个足够大的平台以施展才华!

    这个郝柏年,应该是李轩到目前为止,在大唐新军里所发掘出来的第一个有潜力,同时还有能力的高级将领了,按照李轩对他的培养计划,这个郝柏年的未来远远不止是一个步兵团的团长,而是师长的预备人选,如今的旅长也不过是一个过渡而已。

    再说了,除了郝柏年,说实话他也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才了!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今的李轩,同样是困于麾下没有高素质的高级将领!

    正式建立第一旅、第二旅的圣旨新下发后,立即就是引起了大唐新军内部的震动,众多高级将领们都是翘首以盼第二旅的旅长宝座。

    因为这可是一个将官位置!

    大唐新军目前,也就战功最为显赫,才华最为出众的郝柏年担任了第一旅的旅长,并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对此大家是心服口服,也没什么二话!

    但是接下来的第二个旅长、第二个少将会是谁?

    他们不知道,实际上别说他们了,就算李轩自己也是苦恼的很,因为他麾下的将领了,除了一个郝柏年外,实际上其他人都不怎么适合当这个旅长,要不然的话,之前他早就开始培养了,比如说先把军衔升到上校来,然后给予一个临时大兵团指挥的机会,这样才能够顺利成长的晋升为少将,继而出任旅长啊。

    实际上呢,大唐新军里除了一个郝柏年外,其他的人李轩实际上都看不太上,对第二旅的旅长人选他也是犹豫的很,基本上是看谁都觉得不适合。

    ,那就是第二旅的旅长人选,很多人都会这个机会!

    但是这样也就造成了一种情况,因为除了郝柏年意外,李轩觉得谁都不适合,所以很多高级将领都有这个机会出任这个第二旅的旅长,毕竟第二旅既然已经设立了,总归是需要一个旅长的。

    但是李轩一时间也不着急,反正还有几天时间,第二旅的旅长虽然还没有设立,但是第二旅的旅部机构却是已经设立了起来。

    这一次,为了加强旅部的指挥能力,李轩正是给旅配属副旅长之外,还额外配属参谋长以及作战参谋。

    同时在步兵团里也是设立了参谋长这个职务,进一步加强指挥能力。

    而两个步兵旅的参谋长,都是作战司里的少校级别的高级参谋调任,步兵团里的参谋则是从年轻有为的尉官中调任。

    同时第二旅的副旅长也是很快到任,这人乃是黄学仁,有意思的是,第一旅的副旅长则是方东全。

    这两个人的任命,基本上杜绝了他们想要当旅长的心思!

    把这两个人任命为副旅长,也算是李轩的一个妥协,按照他的心思,这两个人实际上当一个营长也就到头了,但是奈何他们都是开国老臣,当年大唐王朝不过几百人的时候,他们就是一方将领了。

    为了避免给人落下苛待老臣,落井下石,鸟尽弓藏的负面印象,李轩不得不持续晋升他们,但是这个晋升又不能给予他们实际上的大权。

    把一个旅,五六千人的部队交给他们指挥,别说旅了,就算是步兵团的团长位置李轩都不打算给他们,因为这样的话李轩说什么都是不放心的!

    所以,一个上校副旅长,位置够显赫,但是又没有多大的实权,不至于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就是最佳选择了。

    不提黄学仁和方东全心里是什么想法,但是总归是从中校升为了上校,而且还担任了副旅长一职。

    而其他几个人,则是继续盯着第二旅的旅长位置!

    而这事也不能一直拖着,在铜鼓卫城休整了几天,当李轩得到了西路明军的前锋已经是正式进入了黎平府境内的时候,他终于是做出了决定,因为这个时候他就要带着大军西进了,不能让第二旅的旅长职位继续悬空。

    经过详细考虑后,李轩最后还是决定让方希同担任第二旅旅长的位置。

    说实话,在方希同之前,他考虑过好几个人的,比如李春景、比如曾子文,甚至王单旭以及白云奇。

    然而这些人都是有着各自的缺陷,首先是李春景,这个人才华是有,而且还相当出色,但是这个人的性格过于刚猛,而且有着擅自行动的先例,李轩可是相当担心他乱来,一个搞不好就把足足有五千多人的第二旅给葬送了!

    曾子文的话,这个人的资质和威望乃至理论都是很充分的,但是他在落虎谷嚎啕大哭的表现是很多人都无法忘记的,李轩觉得这个人空有理论,但是让他实际带兵的话,很有可能会重复落虎谷的惨败。

    王单旭单纯说能力、忠诚、资历也是很充分,但是李轩有所不满的是,这个人的军事理论知识实在是过于缺乏了,而且大字不识,打仗全靠本能和经验,这样的人用起来,也是麻烦多多。

    而旅长这种人,是需要率领部队单独作战的,需要自行决定很多战术乃至战略上的选择,仅仅依靠本能和经验是不行的。

    后来想来想去,他还是选择了方希同,这个人的能力不说太强,至少没有李春景强,但是多少还有有的,至少当一个团长就绰绰有余。

    经验和资历也不如王单旭,但是也不缺!

    这个人,各方面都比较中庸,不算太出色,但是也不算太差!

    而且这个人还有一个李轩很欣赏的优点,这个人非常非常的忠心,而且时刻不忘表现这种忠心,这种忠心甚至都可以用愚忠来形容了,他宁愿大军惨败,也不愿意违背李轩的命令。

    这样的为人处事,让人觉得他不知变通!

    但是这样的不知变通,却是李轩需要的!

    相对于能力、资历、威望这些,对于李轩而言,忠诚更加重要!

    所以经过一番衡量后,李轩是矮个子里选高个,最终选择了方希同!

第四百零七章 快看啊,伪唐官员投降了!() 
当方希同从李轩手里接过将官佩刀以及肩章的时候,他是双目含泪,最后用着慎重无比的方式说着:“臣,必定为陛下带好第二旅,为此不惜肝脑涂地!”

    他没有说会率领第二旅建立什么功勋,击败多少明军之类的话,他说的是为陛下带好第二旅!

    方希同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无法和郝柏年比才华,甚至连李春景都比不过,但是他有着其他人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他已经是在陛下心中建立起来了自己愚忠的印象。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把印象加深,乃至到极致!

    想要往上爬,也不仅仅只有才华这么一条道路的,还有忠诚!

    再说了,他的能力虽然比不过郝柏年和李春景,但是也比其他人强啊,要不然的话,对李轩表达愚忠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就他之前就能够从混成营的营长,再到主力步兵营的营长,主力团的团长一路爬起来呢,那就是因为他的能力也是有的,只是不算太过出众而已。

    李轩上前了两步,亲手扶起了方希同,然后道:“方爱卿的一番忠诚,朕是知道的,起来吧!”

    “如今我大唐正面临着最艰难的时刻,还希望方爱卿能不服朕之厚望,尽早传来捷报!”

    方希同道:“陛下所言,臣铭记在心,来日必定为陛下献上捷报!”

    他尽管知道自己是因为对陛下的一番愚忠而上位,但是他更清楚,如果自己空有忠诚而没有能力,没能做出一番耀眼的成绩来,陛下也不会继续重用自己了,毕竟大唐新军里,想要取代他而成为第二旅旅长的人太多太多了。

    方希同正式担任了第二旅旅长后,当天就是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将官军服,然后出现在第二旅的营帐内召开了军议,说得不多,但是说的话都是始终强调,第二旅是陛下的军队,第二旅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为陛下横扫一切敌人。

    从这一番话,也是再一次强调了外人眼中他的这种愚忠形象!

    而这,也是他想要的!

    确定了第二旅的旅长人选后,大唐新军的主力部队终于是开始南下了!

    因为这个时候,明军的前锋部队已经是抵达了黎平府城,再不南下的话,明军不单单会攻克黎平府城,甚至有可能一路东进杀进兴泉府内了。

    而兴泉府内现在可是空虚无比,断然是无法阻挡明军东进的,因此大唐新军的主力必须及时南下,把西路明军的兵锋拦截住,争取在黎平府内打一场战略决战,让兴泉府这个大后方避开战火。

    要不然的话,大唐王朝在兴泉府内建立的各种体系就会毁于一旦,尤其是工部下属的诸多作坊,更是半点差错都不能错的,不然的话,大唐新军可就无法获得枪炮弹药了。

    就当李轩率领着大唐新军主力部队开始南下的时候,黎平府城里,大唐王朝里首屈一指,同时也是唯一个封疆大吏,黎平府知府孙亚伟皱着眉头看着城外的明军!

    他身后站着一群大唐王朝的官员,其中不乏明军投诚官员!

    “大人,城外伪明贼军已经达到千人之众了,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怕是到了明天,就有超过三千之数啊!”此时,一个中年男子官员在孙亚伟的后头如此说着,神情间带着无法掩饰的恐惧!

    “如今城内该撤离的已经是尽数撤离了,留下的都是老弱以及依旧对伪明抱有怀想的士绅大户!”他继续说着,而这话的潜意思已经是非常明显了:我们该跑了,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孙亚伟听罢后了,转身看了这人一眼,也没有说话,只是发出了一声冷哼!

    刚才说话的这中年官员,乃是一个县丞,还是个明朝降官,这种人本来就贪生怕死,要不然的话当初也不会投诚大唐王朝了。

    如果可能的话,他们极有可能再一次当叛徒,转头明王朝。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这个机会了!

    因为就算他们想要当叛徒,明王朝也不答应啊!

    他们投诚大唐王朝可以保命,但是明王朝或者是任何一个传统中央王朝,对于叛徒都是不会轻饶的,既然你们投贼当了反贼,那么就别指望摆脱反贼这个头衔了,即便不给你来一个诛九族,抄家灭族那也是肯定的!

    谁让你们胆子包天竟然敢投贼!

    尼玛,兴泉府、黎平府两府官员众多,这两府沦陷之后,自杀官员众多,逃跑的也不在少数,但是留下来投贼的还真没多少。

    明王朝对那些逃跑的官员都是忍无可忍,抓到了就是砍头,重者还会押送到京师来一个三司会审,不把天牢的牢底坐穿,最后来一个凌迟,怎么向天下人交代,怎么宣扬明王朝的正统,以及坚决镇压反贼以及任何一切造反行为的决心!

    造反,那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当了叛徒后造反,那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在明军兵临城下的时候,那些降官们倒是没几个人想着再一次投降之类的,因为他们都知道,那样绝对是死翘翘的,但是他们也不想留在黎平府城里等死啊。

    如今城内不过只有四百多人的捕盗营而已,连一个正规军的士兵都没有,虽然说最近一段时间,大唐王朝的黎平府官府也是强行征召了城内剩下的青壮甚至老弱,组织了将近千人准备守城,但是这就能够守住黎平府城了?

    人家明军就算再渣,几千人的攻城也不是这些青壮们能够抵挡的啊!

    这城是没法守了,那么最好的选择自然是逃跑了!

    这些降官们想要逃跑,即便是城内的其他大唐王朝自己的官员们,实际上也是赞同先行撤离的。

    反正城内有利用价值的东西都已经被他们给搬空了,剩下的不过是一群顽固不化的士绅大户以及老弱民众而已,甚至连粮食都没有留下多少。

    这撤离后保留有生力量,同时还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这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孙亚伟知道他们的想法,但是他的想法却有些不一样,撤退肯定是需要撤退的,但是什么时候撤退就是值得考量的事了。

    如今明军还没攻城呢,自己就跑了,岂不是让人笑话!

    而且自己在这里多拖明军一天,就能够给陛下亲自率领的大军多一天的准备时间,所以哪怕是一天两天的时间,他都是想要去争取的。

    为何?

    这样才能够体现他身为大唐王朝第一封疆大吏的作用来啊!

    以后才有机会进入内阁,和柳八苟、钱梦久他们平起平坐啊!

    不立功,这怎么有可能!

    说起来也是有趣,如今大唐王朝里的诸多文武官员,尤其是那些主动来投诚的文武官员们,一个个的野心都大的很,文官想要进入内阁,武将想要成为大将军,而一个个都是想要当开国功臣!

    实际上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能够在大唐王朝刚崛起的时候,就敢主动来投的人,基本都不是什么正常人!

    基本上一个个都是野心家,想要凭次机会博取一个荣华富贵,要不然的话,谁会冒这么大的风险投贼玩造反啊,他们又不是柳八苟和方东全这些中二。

    他们可都是很理智的,他们知道有极大的风险,但是他们更知道极大风险的背后代表着的是极大的收益。

    造反这种事,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要么死无葬身之地,甚至连累亲友被诛杀,要么成为开国功臣,荣华富贵百年,这就是造反!

    孙亚伟也算是这种人!

    为了自己日后的前程,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他得拖住明军几天,哪怕是面对明军的进攻一天都守不住,那也得守不住以后再撤退。

    不管如何,不战而逃都是绝对不行的!

    这不符合他的风格!

    “本官身为黎平府知府,代天子牧民守土,不战而逃,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孙亚伟此时回过身来,对着属下的一群官员道:“吩咐下去,让捕盗营和青壮营严加防范,一旦伪明贼军攻城,务必要坚决抵抗!”

    孙亚伟说的大义炳然,下面官员们自然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是叹着气或者是苦着脸继续陪着孙亚伟玩守城游戏了。

    但是孙亚伟显然是高估了自己的魅力,同时也是高估了城内部分官员的智商!当天晚上,就有几个官员偷偷跑出城投靠了明军,试图博取一个大富贵,有意思的是,这几个官员里并没有明朝降官,而是清一色的大唐王朝的本土官员,都是落魄士子出身,然后主动或者被迫投靠了大唐王朝,进而成为大唐王朝官员的人。

    这几个人兴冲冲的跑到了明军阵营里,对明军将领说要献上重要军情,定能让大明王师早日荡平伪唐贼军云云!

    让军营里的明军好奇的很,他们还是第一次看见伪唐官员呢,不少人都是喊着:“快出来看啊,伪唐官员来投降了!”

    这支明军前锋的将领很亲切的亲自接见了他们,然后很认真的听取了他们主动说出来的黎平府城军情,并对他们投诚大明王师的行为表示了高度赞扬!

    然后又很贴心的让亲兵把这几个伪唐降官绑起来,喊上一句:“拉出去砍了!”

    当亲兵在账外砍死了这几个伪唐降官后,他还笑呵呵的对属下将领道:“这几个傻货!”

第四百零八章 乘龙而出() 
大唐王朝的官员们,尤其是一些中低的层的官员们,对大唐王朝的忠诚并没有孙亚伟想象的那么高。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