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有胆量,我郝柏年喜欢!

    郝柏年从明军的迹象判断出,明军想要收缩然后和自己在野外决一死战,然而在距离望云溪二十多里外的一个小村子了。

    卫严看着乱糟糟的场面,以及前头那些退回来甚至还带着血迹的士兵,皱紧的眉头就没有送下来过。

    早上的时候,他就得到快马回报,说是前头伪唐贼军在望云溪架设了重炮数十尊,水师船只已经无法通过云云。

    为了避免意外发生,卫严直接下令在二十多里外的此地下船,然后走路北上去柳州。

    而且他也不打算和去望云溪那边的伪唐贼军硬碰硬!

    但是他不去找伪唐贼军,不代表着伪唐贼军不来找他啊!

    这不,从中午时分开始,外围部队就是反馈发现了大量的伪唐贼军,并且与之相互厮杀。

    这种前期接触自然是不可能死伤多少人的,但是也不知道怎么的,军中突然就流传起来了伪唐贼军多么多么厉害之类的流言,搞得人心惶惶的。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真正让卫严担忧的事,双方的侦查部队已经发生了频繁接触了,那么就代表着伪唐贼军的主力似乎也就在不远了!

    一旦遇上伪唐贼军的南下主力,这在野外打起来怕是不太好办啊!

    卫严再傻,也是听说过了伪唐贼军野战战力无双的传闻,更加知道当初融县的失陷,就是因为守卫融县的三千俍兵傻乎乎的跑出去和人主动玩野战,结果好了,融县丢了,三千俍兵也是烟消云散。

    而柳州那边就做的不错,任凭你在城外怎么叫喊,怎么用重炮轰击,老子就是不出来!

    这也让很多明军将领们悟出了一条道理,那就是尽可能的不要和伪唐贼军打野战,最好是打一场攻防作战,自己来收,贼军来攻。

    至于在野战中遭遇到了伪唐贼军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兵力众多就一窝蜂冲上去,兵力不够就直接撤退,要不然上去送死呢?

    现在的卫严盘算着自己手头上的八千兵力,仔细一算似乎还没有伪唐贼军万人多呢!

    这兵力都不够还怎么和伪唐贼军打野战啊!

    对此,卫严是眉宇紧皱,见东家愁眉苦脸,他的师爷就献上了一条计策:就地驻扎死守!

    野战不可取,退却有损我大明威风,不若就地扎营修寨,如此一来,即可摆满贼军野战之犀利,又能保全自身。

    到时候等其他方向的各路兵马抵达,尤其是柳州那边的上万兵马出城的话,还能对伪唐贼军形成一个两面夹击的优势了,即便是再不济,也能乘船突围而去。

    卫严一听,此计甚好!

    当即下令全军将领立即修筑营寨,准备在河边的这个小村子里常住了!

    而对卫严提出这个计策的师爷,如果有人看见他的话,那么也会认得出来此人之前是宋志文的心腹师爷吴暖志,恩,后来此人还当过祝志海的师爷!

    此人在祝志海兵败身亡后跑到了广西,凭借着‘精通伪唐事’的头衔,吴暖志迅速得到了广西巡抚卫严的重用。

第四百六十三章 脱裤子放屁!() 
    郝柏年想过那八千明军会分成多批前往柳州,这样的话他就算大军尽出也不可能拦截多少,也想过明军会掉头就跑。

    甚至都想过这些明军会和之前融县那些明军一样主动出击,要和自己打一场野战。

    但是他却是没有想到过,这些明军竟然会停下来,什么也不敢,就地驻扎。

    当他听到说明军已经收缩,并且开始修筑营地的时候,他都是有些搞不懂了,这些明军想要干嘛?

    是想要等待援兵吗?

    还是想要以逸待劳?

    郝柏年有些搞不懂明军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毕竟他不是明王朝那边的官员,自然是无法理解祝志海、宋志文、卫严他们的难处。

    他们当官也不容易啊,上头有人盯着,一个搞不好就要拿他们的脑袋,而下头的官员们很多也是阳奉阴违,并没有多少人会真正用心的去执行他们的命令。

    这吩咐下去十件事,有个两三件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就是很不错看!

    所以郝柏年他不理解这些明军会做出明显不符合军事策略的选项。

    在看他来,如果打不过的话,要么分兵前进,要么是战略撤退,不管怎么做都比留下来等死要强得多。

    不过他又不是明军将领,他不喜欢考虑其他诸多明军将领需要考虑的东西,不比如说不战而退,这会不会被上头一怒之下就砍了头。

    毕竟现在双方还没有开始打呢,而且卫严他们也不知道到底来的是多少伪唐贼军,还是留在原地,以不变应万变为好。

    毕竟他们有八千大军,主要不傻乎乎出去列阵迎战,料想也不会出现多大问题。

    待在原地的话,有营寨防护,而且以逸待劳,再加上江边还有大量船只随时可供他们从水路上撤退!

    这么一想的话,那么你就会理解卫严为什么要这么做了,这是一个综合考虑下的无奈选择。

    如果有的选,卫严肯定会选第一时间跑路了,但是他能吗?

    不能!

    于是乎,慌慌张张而来,生怕明军跑了的大唐陆军扑了个空!

    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按照预估明军的前进路线,然后制定的前进路线,本来应该是在距离柳州大约十多里外的地方拦住他们的。

    但是明军都不过来了,他们自然也就不可能拦截得到明军,这扑了个空也就成为了自然。

    既然明军不来,那么郝柏年自然是要带着大军去找他们的!

    他的目的始终都非常的明确并且而简单,那就是以柳州为中心,聚集并歼灭广西方面的大部分明军。

    现在的这八千明军,只是这个一连串计划的开端而已!

    他不可能让这八千明军盘古在象州,因为这样后续增援而来的明军就会持续加入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多了,到时候敌军的数量过多,打起来也是不好打的。

    更不要提,柳州城里还有着上万明军呢,虽然现在他们不出来,但是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出现来一个前后夹击。

    郝柏年率领大军南下,这速度说不上多快,但是也算不上慢,因为这支部队本来就是要远程奔袭的,因此从黎平府出发的时候,南下部队就是汇集大唐陆军里的大部分牲口。

    南下部队所属的第二炮兵营、第二辎重团,拥有的马匹,骡子、驴等牲畜的数量比第一炮兵营、第一辎重团加起来还要多。

    此外进入广西后,南下支队自然也不是光顾着打仗消耗,还是会想尽一切办法补充甚至壮大自己的实力的。

    比如说在怀远县以及融县里俘虏的明军士兵,经过简单的整编后基本上被就地补充进入了第三守备旅,用以补充第三守备旅进入广西后比较大大的兵力损失。

    然后缴获以及征召的马匹、驴子等牲口也是就地补充给部队,尤其是供应第二炮兵营以及第二辎重营使用。

    有了大批牲口后,南下支队的机动能力在徒步时代而言还算是比较不错的,一天走个二三十里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是赶时间的强行军的话,一天勉勉强强也能够走个五十里路。

    南下大军说赶时间也赶时间,说不赶也不赶,因为明军的其他几支部队也在逐步想着象州、柳州方向推进,但是他们来的速度比较缓慢,等他们抵达后怕是要小半个月了。

    也就是说,留给郝柏年的时间少说也有十天左右。

    十天,不多不少!

    说他少的话,这正常交战的话,要想十天内彻底歼灭这八千人的部队是很困难的。

    但是你说他多吧,自然也不是,当初祝志海三万多大军,前后不过两天就彻底溃败了。

    这接下来的战事会如何进行,就要看双方将领们的选择以及将士们的战斗力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象州,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而大战即将爆发之际,刚刚被纳入大唐王朝治下的怀远县衙门里,梅平东一脸满足的坐在县衙大堂的主位上,看着下面诸多地主和商人!

    梅平东和大唐王朝里的大多文官不同,他并不是落魄读书人,虽然他认得字,也能够写上一手文章,单是和读书人绝对扯不上关系,他之前是一个账房。

    嗯,也就是啪啦算盘的算账先生,走到哪都带着那把他老爹的老爹的老爹的老爹传下来的铜包皮算盘。

    今年年初他在老家带着的时候,因为会算术,所以被伪唐贼军抓走了,哦,不对,应该是主动投诚了伟大的大唐王朝。

    成为大唐王朝的一份子后,为了大唐王朝复兴,为了向陛下效忠,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能够吃饱肚子,他是每天拼命的工作啊!

    但是怎么算着算着,不知道的就慢慢的升官了,从一开始的从九品科员,再到从九品的副科长一个品,然后是正八品的科长,这一路走来也算是慢慢地融入到了大唐王朝这个大家庭里。

    等到了上个月,吏部那边派人找他谈话,问他愿不愿意为千古圣君李轩,为大唐复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一听这话,他就知道,自己要升官了,因为上次他升任科长的时候上头也是这么说的。

    升官,这事是好事啊,肯定愿意啊,当即他就是连忙点头,表示愿意为了大唐王朝的复兴事业贡献所有的力量,恳请组织给他一个机会云云。

    然后,然后他就成为了广西的怀远县县令,正七品,连升两级!跨过了从七品,直接跳到了正七品的县令。

    这让他兴奋异常啊,他们老梅家翻遍族谱往上数八代,都是清一色的账房,但是到了他梅平东,却是混了一个官身,这难能不高兴啊!

    接到了任命后,梅平东就是带着了几个自己信得过的心腹随从,又是从外头临时找了几个朋友的子侄一起带着上任。

    初到怀远县的时候,他上头还顶着一个马维这个大佬以及军方的诸多大佬们,他这个小小的七品县令自然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

    但是等大军一走,而马维以及众多官员们也是南下融县之后,这怀远县就成为了他的一方天下。

    放眼望去,怀远县上下数十里方圆,他就是最牛逼的存在,无数人都要仰仗他的鼻息过活,尤其是那些一年以前连看都不会看自己一眼大地主、士绅们,如今都是一脸讨好的脸色看着自己。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一个字:爽!

    ‘你们以前不是很牛逼的吗,一个个都说自己是书香门第,怎么怎么一个个都软趴趴的啊,哈哈,税务稽查队的滋味不好受吧!’看着低下一群士绅地主们的一副死了爹妈的样子,他就是爽的不得了!

    哈哈,让你们不交税,现在好了吧,被税务稽查队的人盯上了吧,被他们盯上了,你们不死也得被扒一层皮!

    哼,我们大唐王朝里战斗力最强悍的可不是大唐王师,而是税务稽查队!

    哪怕是我们这些官员发俸禄了,他们都敢找上门来索要个人所得税,尼玛,从古至今,他梅平东就没有听说过还有这种税的!

    一想起自己刚上任县令,这一个月的俸禄还没到手呢,就是被税部那群周扒皮扣下了至少两成半的税,让他肉痛的很。

    大唐王朝可不学明王朝那样只想让马跑,又不给马吃草,这百官的俸禄虽然说不上多丰厚,但是也绝对能维持的其官员身份的体面。

    而且俸禄之外,还有好几种补贴,比如说战区补贴,这是针对在战区任职的官员、比如说冰炭补贴、冬天或夏天发放。

    此外为了减轻官员们的负担,他们的各种随从、包括师爷在内都是有一个额定的名额,然后由朝廷发放俸禄,不用他们自讨腰包。

    以融县这样的下等县为例子,他这个县令的俸禄以及各种补贴加起来,一个月都可以拿八十多两银子,但是这么一交税,那就是交两成半啊,这等于每个月割,自己白花花差不多十多两银子。

    你不交?想得美,都不用税务稽查队出手,人家税部直接就在你的俸禄里扣下了这个所谓的个人所得税!

    根本不给你偷税漏税的机会!

    这种在官员俸禄里克扣个人所得税的行为在大唐王朝的官员内部里,被认为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谁都没用() 
    大唐王朝的官员们本来也没几个指望着自己现在就能够那多少钱,享受什么荣华富贵,大多投贼的人都有这一颗为日后的融化富贵搏一把的心思。

    基本上都是有心理准备,知道前期不可能享受多好的荣华富贵,不过即便是如此,在击败了祝志海的贵州省军,派遣北上、西进、南下三个支队后,为了彰显大唐王朝的皇家气派。

    同时也是为了切切实实的解决目前大唐王朝官员,尤其是中低级官员养家难的问题,所以这俸禄还是被执行然后发放了下去。

    这一点还是让梅平东比较欣慰的,虽然一年拿个九百多两银子,一千两银子都还不到,这和明王朝那种随随便便当三年县令都能捞好几万两银子比起来不算什么,但也算是切实的改善了大唐王朝的官员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这账上明明说自己的每个月的俸禄有八十多两,但是到手的只有六十多两银子,这就让梅平东他们有些想不通了,在还没有白银大量内流的情况下,这十多两银子可是相当的多,这年头明王朝的尚书大人们,一年也就一百多两银子俸禄而已,这平白无故少了十多两银子他们不愿意啊!

    一开始梅平东和其他人一样想不通啊,但是后来逐渐也是想开了,这不就是明王朝里的漂没吗,上头给一百两银子下来,漂没个三五成正常的话。

    虽然这么想给想通了,但平白无故就少了这么多钱这要是说不心痛是不可能,心甘情愿也是放屁的!

    要是财政困难,你不发也就不发了,大家伙也没说什么啊,想当年黄竹山时期,他们一毛钱不拿,但是也照样干活啊。

    等到了拿下正泰县时期,他梅平东每个月只有那么区区三四两银子补贴家用,但是他也是继续干啊。

    怎么这大唐王朝规模越来越大,表面上给大家伙的俸禄也是越来越高了,但是为什么就是越喜欢搞这些弯弯绕绕呢。

    他们自然是不知道,个税的提出是李轩所提出的,并且也只局限在官员的俸禄里施行,而且克扣的税额其实也是经过仔细算过的,因为本来给县令级别的官员俸禄,就只有六十四两银子而已,但是李轩愣是让提高到了八十多两银子,然后再来一个扣税。

    他的目的自然不是说为了克扣官员们的俸禄,而是为了建立缴纳个税这个观念,为后期,也许是几十年后向全社会推广做一个铺垫。

    所以才会有了这么一个脱裤子放屁的政策!

    此时梅平东一边心痛着自己被扣掉的俸禄,一边是看着眼前这些愁眉苦脸的士绅商人们。

    看着他们的脸色这么难看,梅平东的心情就是莫名其妙好了起来,老子都要被扣税,你们竟然想要逃税漏税,而且还找到老子衙门上来,看老子,不,本官等下怎么摆布你们。

    当即就是轻咳了一声,然后道:“诸位都是我怀远县栋梁,怎么今天都跑到县衙来了!”

    梅平东一开口,下头的众多地主和商人们就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一个看样子已经是有六七十岁,身子都是直不起来的老头子上前了两步开口道:“启禀梅大人,草民等有冤情陈述!”

    听到梅大人这个称呼,梅平东又是暗爽了一把,今天也不是他们第一次来找他了,之前就看来找过几次,一开始都是架子摆的特别大,一点都没有把他这个大唐王朝的怀远县县令放在眼里,甚至连一句大人都不肯说。

    但是在梅平东连续拒绝了他们的求见后,这些人终于是放低了架子,态度越来越低微,这个时候,梅平东才是接见了这些人。

    此时,梅平东摸了摸自己下巴上只有一点点长的胡须,然后道:“如有案件,尽可去找县巡警局报案,如果是我大唐有官员贪张枉法,你们也可去找县督察院,找本官却是为何?”

    听到梅平东怎么一番话,低下的老头子简康心中暗骂一声,你以为我们没有去找过啊,找了啊,但是没用。

    “回禀大人,是那农业税和商税的事,王师来到怀远县,按照道理来说,捐献军资是小人们的,不说三五千两银子,就算是上万两银子,小人们咬咬牙也能支应过去,但是这一年就收好几千两银子,这实在是,实在是难以为继啊!

    县巡警局和督察院小人们都去找过,但是没用啊!”

    这大唐的什么巡警局虽然是说是肩负捕盗破案等事,但是一听到他们说是要告税务稽查队的人,立马就摇头说这事不归我们管,你们应该去找有关衙门。

    他们跑去找据称是稽查百官的县督察院,然后那群王八蛋也是一个鬼样子,说税务稽查队不归他们管。

    最后他们跑到了县税务官衙门,这刚进去呢,这还没说税务稽查队的话呢,人家劈头就问:“你们家欠的那些农业税还有商税什么时候交啊?”

    要是自己愿意交税的话,那里还会这么多麻烦事啊!

    当时怀远县城破的时候,城内的士绅和商人们逃跑不及,很多都是被堵在了城里,大唐陆军攻克怀远县后,又是连续执行了好几天的戒严令,并不许闲杂人等进出城。

    而等他们城内的这些士绅可以离开的时候,人家已经是拿着名单找上门来!

    想逃跑走人?

    可以,先把税交了再说!

    不交,那你也就别走了,而死活赖着,那么税务稽查队的人就不会仅仅是骚然那么简单了,但时候就会变成抄家了。

    有些人惧怕大唐王朝这些反贼滥杀无辜,一心想要投奔光明而自由的大明王朝,很快就是缴纳了银子然后带着一家老小出城,老宅和田庄在还是派遣几个信得过的管家和下人看管而已。

    但是一些不放心家业以及不相信大唐王朝会无视他们这些士绅地主的声音,所以就大着胆子留了下来。

    大唐王朝自然是没有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