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对明军降兵们的吸引力极大了,那些贫寒之家的子弟同样是奔着这两条踊跃报名参军。

    要不然的话,大唐王朝历尽数次大战,死伤也不算小了,但是为什么能够保持现有部队的补充还能源源不断的扩充新部队啊,就是因为来当兵的人多啊!

    也就是正规军对兵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如果把要求放低一些的话,大唐王朝里的新兵来源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涨好几倍呢。

    因此梧州的这两万降兵的招降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不敢说全部,但是也有半数以上的降兵表示愿意主动加入大唐王师,为千古圣君,伟大光荣的皇帝陛下李轩效忠,从这些人将会挑选部分精锐加入正规军。

    剩下的部分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但是听闻不加入大唐王师就得去挖矿修城干苦力后,也是有部分人愿意表示自己先前的决定是错的,已经痛改前非愿意加入大唐王师了。

    还剩下若干人是宁愿干苦力也不愿意再上战场的,对这些人,也不能过于强迫,直接安排他们去挖矿做苦力就是了,反正大唐王朝的工部对免费劳动力的需求量极大。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补充到现有几个守备旅的兵力有了,新建第六守备旅、第七守备旅的兵力也是有了,甚至都还多出来了差不多两千人。

    最后是先临时遍了一个守备团。

    而当李轩在后方折腾着梧州城,折腾着降官、降兵们这些破事的时候,桂林府那边也是掀开了新一轮的战事。

    虽然第四军还没能抵达桂林府,不过之前的暂编第一团也是得到了一批装备和兵员的补充,如今的暂编第一团虽然还不如正规军步兵团这么强大,但也算得上是实力强悍了,而且还拥有碗口炮,小股骑兵呢。

    通过接受沿途的明军降兵,再加上作战司给他们补充的若干新兵,如今暂编第一团辖有预备营两个营,守备营三个,此外还有炮队一队、骑兵一队、辎重一营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辅助部队一堆,总兵力达到了三千人左右。

    虽然靠这点兵力想要拿下桂林府城还是过于艰难,但是暂编第一团却是已经成功的把桂林府的其他州县,尤其是西部、南部的众多州县横扫一空。

    因此第四军北上的,愣是一个明军都没遇到,倒是遇上了部分当地捕盗营的接应。

    在桂林府,自然也是和其他地方一样建立了捕盗营编制,不过如今大唐王朝里的捕盗营规模比之以往已经是大大缩小了。

    因为军费压力极大,而且有着守备军充当辅助兵力也是用不上捕盗营参与二线作战了,所以除去了重要地区,其他普通的地方已经是大大削减了捕盗营的规模!

    按照大唐王朝巡警部、兵部、枢密院等部门的协商,已经是规定按照县设捕盗队、府设捕盗营,大县设大队,小县设小队,大府设大营,小府设小营的原则,大力压缩捕盗营的规模。

    如今基本上一个普通的县,其捕盗队的规模只有百人,如果是人口大县,则是相应的提高到一百五十人,如果是战略要地,则是协调府捕盗营派遣若干队布防该县,而人口小县,则是进一步缩减到八十人甚至五十人。

    如果是府城驻地的县,则是该县不设捕盗队,直接由府捕盗营监管该县治安,一个普通府,其捕盗营的标准人数是额定三百五十人,就是三个队的规模。

    如果是人口大府,商业大府,战略要地等特殊地区,则是酌情增加一个队或者两个队,但是原则上不会超过五个队的规模。

    如果是小府的话,则是再进行缩减一个队,辖两个队。

    这么一番缩小编制后,就是成功的把捕盗营的规模控制了下来,让去真正的成为了一支地方治安部队,并且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军费压力。

    捕盗营的编制虽然缩小了,但是依旧足以控制地方,因为这年头很多县一共也就几万人口而已,县城通常只有几千人口居住,有百人规模的捕盗队足以威慑当地了。

    不仅仅是捕盗营的规模缩小了,随着大唐王朝的控制区逐渐增大,大唐王朝的另外一支武装力量:税务稽查队。其编制也是开始变小了,以前一个县可能就有上百人,但是这种情况虽然还依旧有,但是基本只局限在新占领区。

    通常情况下,新占领区里因为抗税事件层出不穷,所以需要强而有力的税务稽查队进行强而有力的征税。

    当大唐王朝对占领区的掌控比较彻底后,税务稽查队的规模一般会开始减少,当然了人自然是不是裁减了,而是抽调到其他新占领区了,而税务稽查队的那些人渣们也是极度欢迎这种方式,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从已经搜刮干净的地方进入到一个尚未搜刮的地方,那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油水啊!

    因此税务稽查队的战斗向来是紧跟大唐陆军的步伐,他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在和陆军肩并肩的战斗,从未退缩过!

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并施() 
    战斗力爆表的大唐税务稽查队,从北往南,一路从贵州杀到了广西,紧随大唐陆军的步伐,进驻每一个被攻克的州府。

    他们行动高效并且极富主动性,往往能够迅速协助上级税务部队完成征税任务,使得大唐王朝在广西这边征收的农业秋税以及各种工商税,几乎是明王朝增收数额的十倍以上!

    比如说在梧州府,往年明王朝顶多也就是收上来几万两税收而已,但是大唐内阁税部的官员对此却是却是鄙视无比,我大唐税务在怀远县那个偏远穷地方都能搜刮,不,征收上来了至少价值上万两银子的税收,而且这只是农业税里的秋税以及只有几个月的工商税而已。

    如果一整年的话,轻轻松松突破两万两银子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些税收绝大部分都是以实物抵价,真金白银却是没多少,因为大唐王朝采取的是实物、现银并行的税收体系。

    对于农业税,则是以实物征收为主,虽然这个过程麻烦了一些,但是李轩却是知道,在古代里向农民收税直接收钱的话,灾年农民苦,丰收年农民会更苦,因为前者产出少,自己吃都不够拿不出来多余的粮食出售交税,而丰收年的话,粮商们就会进行压价,导致粮食卖不出去或者是卖出去了连本钱都卖不回来。

    所以李轩亲自下令,但凡是农业税一律征收农业税。

    农民种粮食就征收粮食,农民种棉花就征收棉花,农民种桑树就收桑叶,农民养鸡养鸭就收鸡收鸭,谁要是敢强迫农民交钱,逼得农民贱卖收获的农作物,李轩要他的脑袋不说,还要抄他家灭他族!

    把农民都给逼死了,谁给他李轩交税养军啊?

    当然了,如果农民手头里有余钱,愿意主动交现钱的话也可以,价格具体以市价为准。

    而工商税征收则是以现银为主,商人如果愿意以货物抵税也行,不过折现的价格可就比较低一些了。

    怀远县这么一个偏僻小地方,在经过税务稽查队的顽强战斗后,都愣是给弄出来了上万两银子,都了梧州府,税务官员叫嚷着,这梧州一年不收他个几十万两银子的税收,都对不住在梧州城下牺牲的数千将士!

    有着同样待遇的还有浔州府,虽说浔州府并没有像样的工商业,但是谁让它有一个产粮的平原呢,作为广西最适合产量的地区,这农业税的预定额度也是不会少的。

    如今为大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税务稽查队,已经是陆续进驻了梧州府城以及下属的各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税收工作,根据税部广西司郎中王传勇大人所言:梧州税收工作的任务很繁重,但是前景却一片光明!

    广西这边除了梧州、浔州两地外,桂林其实也是个好地方,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年头桂林的粮食产量比梧州还要高,梧州府一年也就十万石左右的粮食产量,但是桂林那边却是可以达到十几万石呢。

    虽然发展潜力不怎么大,但是奈何桂林发展的比较成熟,田地得以充分的开发。

    对于这样的地方,之前因为战略地位不太重要,所以没得到大唐王朝的重视,这派遣了一支偏师过去,这都好几个月过去了,这支偏师被编成暂编第一团,然后慢慢的增加到了三千人的规模。

    不过即便如此,其战斗力还是比较羸弱,不客气的说,如今暂编第一团虽然有着两个被称之为正规军的预备营,但实际战斗力,恐怕连第三守备旅下属的一个守备团都比不上。

    人家第三守备旅虽然是守备军,但好歹也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在梧州城下那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除了正规军里的主力步兵团以及柳州独立团这个怪胎,其他的守备军以及暂编团都是比不过这个第三守备旅的。

    不过暂编第一团虽然实力不咋地,但是却也成功的控制了桂林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明军只能是龟缩在桂林府城内。

    如今第四军北上桂林的时候,也是不用一路打上去,可以直接行军北上,直奔桂林府城了,沿途的时候还能够接受当地州县的支援,这些地方也是建立起来了大唐王朝的统治了。

    甚至连桂林府城都没有拿下,但是大唐王朝任命的桂林府知府都已经是上任了。

    第三步兵旅旅长,兼任第四军军长陈科桥少将带着第四军一路狂奔,先是沿着桂江北上,直扑平乐府而去。

    根据情报,平乐府如今的守备力量非常微弱,因为平乐府之前的守军绝大部分已经是被抽调到了梧州,如今平乐府各州县,顶多就只有少数明军以及青壮把守,即便是平乐府城,也是没有多少正规明军的。

    不过即便如此,为了尽快的拿下桂林,然后杀入湖广,陈科桥依旧是没有在平乐府浪费什么时间,他是带着部队沿着桂江一路北上,只打了桂江边上的昭平而已,连没多远的永安洲都是懒得搭理。

    如果不是考虑到保障后勤线的话,陈科桥甚至连平乐府城都是不打的,但是奈何平乐府城刚好位于桂江边上,不打掉平乐府的话,哪怕是绕过了平乐府城,但是后勤线也是无法通过桂江进行运输了。

    所以陈科桥只会攻打桂江沿岸的城池,至于其他地方的他都是懒得搭理了,反正其他地方也没有什么明军,后续随便派点什么部队都能够搞定他们了。

    枢密院作战司已经是指定了相关计划,从梧州府的驻守兵力派遣一部分,以守备军为主,以极少数的正规军压阵去收拾那些依旧处于明王朝控制下的州县,包括永安洲、贺县、富川、恭城等地。

    这些地方基本没什么大批明军驻防,有顶多也就那么几百人,而且基本都是老少残弱或者是青壮,因为广西境内的正规卫所军乃至募兵,征召的俍兵基本上在和伪唐贼军的多次作战中损失殆尽。

    因此这些地方就成熟的果实一样,都不用爬上树去摘,在下头随便把树摇一摇,它自个都会掉下来。

    而这也是陈科桥对平乐府其他地方都置之不理的缘故,他的第四军乃是肩负了重大责任的,可没有时间浪费在攻破普通州县这些破事上。

    一路狂飙,顺手还打掉了昭平,恩,说是打掉其实也不对,因为当看到陈科桥率领的这好几千敌军后,城内的守军直接就一哄而散了,根本就没正儿八经的发起过攻城战役。

    过了昭平后,陈科桥继续率兵北上,不用几天功夫就是抵达了平乐府城,平乐府城里的守军但是胆子不小,明明没什么兵力,但也是顽抗不降,最后陈科桥只能是直接强攻。

    因为守军的抵抗意志不算弱,加之来的匆忙,后方的炮兵部队都还没跟上来,为了避免过大的伤亡,所以打的是比较谨慎,以至于花费了三天时间才是拿下该城。

    也就是说,第四军的先头部队在此地竟然是被阻拦了三天时间,而如今湖广大军正在围攻兴泉府,甚至连黎平府那边都是出现了明军偏师的踪迹,这贵州东部是打的极为辛苦,作为援军的第四军,其每一天时间都是极为宝贵的。

    而在不起眼的平乐府城下,竟然是浪费了三天时间,对此陈科桥颇为愤怒。

    不顾随军一起前来的兵部官员的阻拦,城破时下令:‘此战不要俘虏’

    于是乎,城内的将近两千守军里,除了逃散的一千多人外,剩下的七八百人全部战死。

    如此也就是导致了大唐王师首次在获胜的战役里没能抓获俘虏的情况出现!

    这件事后来自然是被随军的兵部官员捅到了李轩面前,参了陈科桥一本,认为陈科桥此举破坏了大唐王朝一直以来辛辛苦苦建立的优待俘虏,从而吸引更多明军投降的影响,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对此李轩却是微微一笑,对曾子文道:“千金买马骨是要的,不过偶尔杀鸡儆猴也是要的。”

    对待肯主动投降的明军降兵,自然是需要优待的,但是对待平乐府城里这些明明知道抵抗不住,却是依旧顽抗,最后城破后才是不得不投降的,并且还给大军造成了极大损失或者负面影响的话,适当的施展强硬手段也是可以的。

    刚柔并济才是最好的,过于刚硬或者过于柔弱都不是什么好事!

    这样可以有效的威慑后来者,让他们知道,抵抗大唐王师是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可不是说你想打就打,想投降就投降的。

    解决了平乐府城后,第四军的先头部队则是继续向北方挺进,他们很快就是进入了桂林府。

    然后和暂编第一团的部队成功的在桂林府场外取得了汇合。

    当看到又有数千伪唐贼军抵达城外的时候,桂林府的一群官员将领们的脸色都是难看的很。

    “又来了这么多贼军,这可该怎么办啊!”

    “是啊,听说梧州那边都被贼军攻陷了,梧州城里可是有数万大军呢,我们平乐府不过是一个小城,兵不过三千!”

    “本官听说湖广的督师张大人已经尽起湖广之兵,说不准很快就能够派兵来增援我们了!”

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斗桂林官员() 
    “哼,等湖广兵来救援,还是别指望了,张大人已经是派了三万大军去攻打贼军的兴泉府了,说是要直抄贼军的老巢,当初梧州这么危险,督师大人都是没派援兵去贵州,现在怎么会派兵来救我们!”

    “可是他们去打兴泉府打了这么久,也没听说传来什么好消息,也不知道是怎么打的,那可是三万大军,而贼军在兴泉府那边顶多也就几千人,现在都还没打下来!”

    “别管兴泉府那边了,也别管湖广那边会不会有援兵来了,关键的是我们现在怎么办?”

    “是,我们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等死吗?”

    “唯今之计,也只能是再多招募多一些青壮固守城防了,而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临战之时给将士们多发奖赏,这城也是有机会守住的!”

    “可是我们那里还有银钱啊,被围城月余,而且前几次贼军攻打的时候,我们已经是花费了不少,如今可是没剩下多少银子了,怎么奖赏士卒?”

    桂林府里没钱吗?官府的确是穷的叮当响,但是我们大明有个好习惯,叫做藏富于官。

    在座的这些官员们,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拿出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甚至上万两银子,但是这钱可是他们自个的,掏出来当赏银?别开玩笑了,他们宁愿让贼军砍了头颅也不愿意拿出来自己辛辛苦苦搜刮来的银子。

    苦读这么多年才考上科举并当官,当官又是辛辛苦苦这么多年,这才贪污受贿横征暴敛积攒了这些身家,让他们拿出来当赏银?信不信他们立马打开城门放贼军进来!

    即便是投贼,本官也不可能拿出银子来的!

    所以这些人都很自觉的没有去说什么大家伙身家都不少,要不要先凑个几千两银子应应急之类的话,而是很快就有聪明人道:“如今城防危机,要不去王府那边求求情,让王府出一笔钱粮?”

    桂林府的王府,自然是特指靖江王府了,这个从明王朝开国之处就被封王,后来永历年间被迁藩到广西桂林的藩王,已经是传了七代,历时一百多年。

    如今王爵已经是传到了第七代朱邦苎手里,而当朱邦苎见到了上门请求粮草支援的桂林府官员们,表现的极为关心,并且拍着胸脯表示,身为大明藩王,面对贼军围城,自然是需要出钱出力的,这力是出不了了,但是,区区钱粮小意思!”

    听到朱邦苎答应的这么爽快,来的官员是满脸笑容,原本他们还以为靖江王会拒绝呢,但是没有想到朱邦苎会这么爽快。

    但是当他们听到朱邦苎的下一句话后就是脸色开始变了!

    只听朱邦苎道:“现在府里里还有八百两银子,就全数拿去吧,大不了往后一段时间我们靖王府的人吃糠咽菜,这日子熬一熬总是能够熬过去的,但是为了打贼军,这苦日子忍了也值了!”

    听到这话,那几个官员都是面面相窥,甚至有人的脸色都已经是出现了寒色。

    八百两银子?还真当他们是叫花子啊!

    但是还不等他们开口再说,朱邦苎道:“好了,时辰也不早了,众位大人估计还要忙于城防事务,本王就不留了!”

    说着,就是端起了茶!

    那几个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却是没有说什么,然后神情相当不好的走了。

    等他们走看后,朱邦苎眯着眼冷笑一声:“都是一群贪官污吏,自己一毛钱不出,净想着让本王出钱。

    而且这钱拿出来了,最后还不是落在他们口袋里,真当本王是傻子啊!”

    此时,旁边也是走过来一个奴仆打扮的老年男子,只听他道:“王爷,如今城防危机,这钱是不是给的太少了,毕竟这守城耗费也大,没有银钱激励,怕是这城难以固守啊!”

    朱邦苎却道:“怕什么,他们有钱着呢!”

    “这守城是需要花钱不假,但是凭什么他们那些当官的平日里捞得钱捞得这么多,但是到了这种关键时刻却是一个个都是不出钱啊,难不成本王看上去那么像冤大头?”

    “等到了情况紧急的时候,不怕那些当官的不拿出银子来充当军需,要不然城破了,他们一个个都得死!”

    而靖江王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