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手呢,想要派人袭扰,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所以绝大部分古代和近代战争里,实际上夜战都是很少发生的,除非是那种敌我相当透明的战斗。
哪怕是到了二战时期,夜战同样是不怎么打的!
黑暗,就是最好的和平使者,给靖州守军和第四军带来了短暂的和平,但是这种和平注定是无法持续多久的,黎明时分,天色还没亮的时候,第四军上下就已经是开始埋锅造饭,准备让部队提前吃早饭。
太阳刚刚升起,提前吃过早饭的第四军就是再一次开拔朝着西北方向前进,而此时,他们距离明军只有十里!
第五百六十六章 没有意外的战争()
两个时辰后,大约是中午十一点左右,一路狂奔的第四军终于是从西南方向接已经开拔继续西进准备和兴泉府援军汇合的靖州守军。
这,也就代表着一场大规模的遭遇战即将打响!
明军显然是对伪唐贼军的到来感到了一丝惊讶,因为他们之前派遣的侦查骑兵大多都是朝着南边以及正西方向,根本就没有想到过,伪唐贼军会绕到自己的屁股后面,由东南方向杀过来,以至于外围的侦骑没能及时侦查到,虽然内围的警戒部队提供了一定的预警时间,但是这已经是迟了。
陈科桥骑在马上,看着前方的明军匆匆忙忙的从行军队列转化为作战队列,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然后传令道:“传令,以第五步兵团为先导,全军进攻!”
尽管这一次的作战并不是突如起来的遭遇战,相反,明军对此已经是有所准备,这从他们也是一大早就开始开拔向西赶路就能够看得出来。
自从第四军的详细动向不被明军所知后,很多的明军高级将领都已经是猜到,伪唐贼军肯定是要去攻打这了两股明军之中的一支,而且有极大的可能性就是攻打靖州守军。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明军这么早就起来赶路的缘故,因为他们是想要尽早的和兴泉府援军合兵一处,这样的话,有了较大兵力优势的他们就不用畏惧这些伪唐贼军了。
可惜的是,他们即便是一路狂奔了,但是依旧没能提前和兴泉府元军会合,还是被第四军给逮住了。
当外围侦骑发现伪唐贼军就在自己的东南方向疾驰而来的时候,这些靖州守军匆匆忙忙的从行军状态转化为作战状态,开始结阵迎敌,要不然的话,肯定是要被伪唐贼军大肆屠杀的,而且还是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
这场战斗,在陈科桥率部追上他们的时候就已经是注定了结局,对面的明军不过万人,而第四军却是有七千多,其中五千多还是第三步兵旅的主力部队,在这种野外作战里,明军基本不可能是唐军的对手。
尽管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众多可以称之为奇迹的战例,但是很显然,奇迹之所以称之为奇迹,那就是因为出现的少。
这支靖州守军显然是没有这种好运气的,所以这场战役,将士一场没有任务意外的战役!
上午十一点左右,明军开始列阵迎战,而第四军的主力部队也是开始直接发起进攻。
主力部队第五步兵团直接以纵队快速进入战场,然后在距离明军只有数百米外的地方由纵队变换为横队,并列出了大唐王师最经典的线列阵型,该团的五个营里,以三个正规步兵营为核心,两个预备营为辅,第一时间就是投入到了对明军的进攻之中。
当第五步兵团在大约十一点三十分发动大规模全线进攻的时候,第四军所属的重炮部队都还在后方没能跟上来呢,参战的炮兵部队只有散弹炮部队。
从这一方面来看,这一场战役里,大唐王师的进攻显然是非常匆忙的,连常规的重炮炮火准备都没有进行。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却又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自己不抓紧时间发动强攻,对面的明军就会撤退,等炮兵上来,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去啊。
此外,明军的阵列也是不完整,他们很多部队都还处于乱哄哄的状态,一支上万人的大军想要从行军状态然后变成列阵迎战的状态,难度可是不小,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同样不短。
部分明军已经结阵完毕准备迎战的时候,一部分明军却是刚开始结阵,同时也是想要机动到前线来。
但是上万人的备战,哪能这么容易啊,所以从陈科桥的角度看上去,眼前的这些明军就是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这种机会可是难得的很,陈科桥可是不会轻易放过,所以哪怕自己的部队也是没能全部抵达战场,但是他却已经是迫不及待的让第五步兵团这支先头部队抢先发起进攻。
随着枪声,呐喊声响起后,双方的第一批参战部队已经是交上来手,于此同时,不管是明军还是唐军,后续部队都是匆匆忙忙的想要尽快进入战场。
但战场之上的移动哪有这么简单啊,尤其是明军那边,他们的步兵进行列阵和机动的时候,就已经是发现战场的侧翼位置已经是出现了一支伪唐骑兵。
这支两百多人的骑兵部队正是卢愚之率领的第二骑兵营,也是目前大唐王师里,战斗力比较强悍的骑兵营,其战斗力仅次于第一骑兵营。
大唐虽然目前已经编练了五个骑兵营的编制,分别是第一到第四骑兵营以及近卫骑兵营,但是第三骑兵营以及第四骑兵营可是彻头彻尾的空架子。
近卫骑兵营的数量少一些,只有两百骑还不到。
第一骑兵营的实力最强悍,目前已经是拥有了三百多骑的力量,再过来就是第二骑兵营了。
这支骑兵营在过去的几天里可是劳苦功高,一边是担任侦查任务,另外一边还得充当全军的机动力量。
在今天这种场合上,第二骑兵营早已经是收拢了自己麾下的骑兵,不再执行侦查任务,而是全部猪呢比投入到战场决战之中,而外围的侦查任务则是交付给了第三步兵旅下属的两个侦骑队。
卢愚之带着骑兵部队在西边侧翼缓缓游走着,看上去虽然骑兵不多,只有两百骑,而且人人都还是牵着马慢慢走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距离明军的侧翼也不过三四百米而已,而这一段距离,正式骑兵的最佳冲锋距离。
只要对面的明军出现了漏洞,那么卢愚之瞬间就能够率领骑兵部队杀上去,而且保证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一分钟!
战场上侧翼游走的骑兵,那就是一柄悬在明军头顶上的大刀,谁也不知道这柄大刀什么时候会落下来,所以迫使了这些明军是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甚至连转身逃跑都不敢!
伪唐贼军的骑兵就在一边盯着,你跑跑看试试!
一旦失去了严密步兵阵型的掩护,散乱逃命的步兵在骑兵们的眼中,那全都是战功,他们只需要在后面轻轻的追上去,都不用太快,马匹用着轻快的步伐小跑就行了,然后这些骑兵们就能够用马刀砍向这些逃兵们的后背。
他们甚至都能够从溃兵的最后处一支追杀到最前方!
这也是当面明军没有轻易转身就跑的缘故,伪唐贼军有骑兵呢,这转身就跑会死的很惨的。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办法躲过骑兵的追杀,比如说分散突围!
上万人朝着四面八方逃跑,别说两百骑兵了,就算是两千骑兵也不一定能全部追上。
但是这却是会带来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大军会彻底崩溃。
对于这年头的明军而言,分散突围和全军崩溃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如今这些明军们的希望就是守住,然后等待兴泉府援军的抵达,他们知道,兴泉府援军就在二十里之外,如果加速行军的话,不用几个时辰就能够抵达。
只要能够撑过眼下的这几个时辰,那么不仅仅大军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无忧,而且说不准还能够留下眼前的这支伪唐贼军呢。
被寄予厚望的洪林全在得到前方快马的紧急报告后,知道情况紧急的他也是顾不上其他了,立即就是让部队开始加速行军,试图尽快的前往解救靖州守军。
兴泉府援军开始加速而来,但是他们能够救得了靖州守军吗?
陈科桥可不这么认为!
今天这场战斗,可不是什么遭遇战,而是他精心策划的拦截战,他早就猜到另外一股明军就在西方二十多里外,也知道他们不用几个时辰就能够赶到。
但是他却是认为,这几个时辰已经是足够了!
他麾下的主力部队已经是陆续投入战场,之前率先进攻的第五步兵团已经是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正在朝着明军的中军主力继续挺进,而第六步兵团也是在左翼发起了猛攻,柳州独立团第一营和一个守备团也是朝着明军右翼发起猛攻。
这种全线进攻作战,实际上是不会持续太久的,甭管是输还是赢,少则一刻钟,多则一个时辰,已经足以结束战斗了。
这可是野外交战,又不是什么守城作战,除开双方的战场机动时间,真正战斗时间也就是那么一点点而已,是不可能出现大家抡起刀剑还能打上几个小时的情况的。
十一点三十分,第五步兵团连续击溃了超过千名明军的方阵的抵抗,已经是杀进到了明军阵线的腹地,也就是中军位置,并且是持续大杀特杀当中。
左右两翼也是稳步推进当中!
而仅仅是十分钟之后,明军的战线就是出现了崩溃,有意思的是,率先崩溃的并不是局势最恶化的中军位置,也不是承受了比较大压力的左翼,而是承受了最小压力的右翼,这种情况甚至是陈科桥自己都是没有预料到的。
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谦虚()
进攻明军右翼的唐军只有一个柳州**团第一营以及一个守备团而已,从这一支部队的实力来看,是远远不如中军位置的第五步兵团以及左翼的第六步兵团的。
更何况右翼明军数量也不少,但是当柳州**团的第一营里的重甲步兵们杀入明军的方阵后,明军的右翼却是迅速动摇。
而当陈科桥拿着望远镜仔细观看了右翼的战线后,却是露出了原来如此的神情,他说怎么实力最弱的柳州**团第一营以及守备团率先击溃了敌人的战线呢。
原来是柳州**团第一营已经是杀入了明军的阵列之中,并撕碎了明军的正面防线,突入到明军之中大杀特杀,而当面的明军绝大部分都是轻步兵,身无寸甲,手中的长刀甚至都还是劣质铁刀,根本就无法在这种混战之中抵抗重甲步兵们的屠杀。
虽然说进攻明军右翼的兵力并不是第四军的主力部队,但是柳州**团第一营的重甲步兵们,给予对面这些明军的震撼其实远远要比那些正规军的火枪兵们更大!
当第一营的这些俍兵穿着重甲,甚至是双重重甲,手提厚重盾牌以及全钢的腰刀和长矛杀上来的时候,这简直就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而且他们杀人的效率其实比火枪兵们慢腾腾的用火枪齐射要快得多。
更让这些明军绝望的是,他们根本就无法给予这些重甲步兵们造成多大的杀伤!
在冷兵器时代,要对抗一支重甲步兵,其实是很困难,要不然,这种重甲步兵也不会成为一支冷兵器军队的真正核心了。
要对付重甲步兵,方法自然是有很多的,可以用远程武器,比如说弓箭进行打击,也可以让长枪兵列阵对抗。
如果能够有一支熟练使用骑射的轻骑兵部队进行放风筝战术的话,那么就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这些战术了除了骑兵外,其他的步兵战术想要施展都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需要己方保持紧密的阵列,同时不能让敌军的重步兵突入己方的阵列之中,因为这样的话就会进入混战。
而混战当中,重甲步兵几乎是难寻对手的,能够在混战之中有效对抗重甲步兵的,只有同样身披重甲的步兵。
当柳州**团第一营里的重甲步兵们依托前排的重甲长矛兵撕出了一个明军阵线的缺口后,后方的精锐重甲刀盾兵们迅速跟进,于此重甲长矛兵们也是扔下了手中的那根长矛,然后抽出腰刀,瞬间变成了重甲刀盾兵和明军的士兵们进行混战。
即便是后方提供掩护的弓箭兵们,此时也是扔下了弓箭,抽出了腰刀上前支援作战!
当柳州**团第一营的这些俍兵杀入明军阵列的时候,当面的明军阵列不崩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不是说明军太弱,而是因为他们实在是没办法这数百重甲士兵在混战之中的厮杀。
眼见柳州**团第一营的俍兵们已经是杀了进去,后续的守备团士兵们也是在督战队的催促下快步上前,扩大战果。
短短几分钟时间呢,这些明军就是以为死伤惨重而无法维持战线了,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会出现逃兵,而有了一个逃兵就会有第二个,然后以点带面引起全线崩溃。
如今,陈科桥所看到的就是明军右翼全线崩溃的场面!
当明军右翼崩溃后,他就知道,这一战是稳赢了,当柳州**团第一营以及两千多守备军士兵从明军右翼杀到中军的时候,明军的中军肯定也会完蛋。
中军都完蛋了,基本上也就代表着明军全线溃败了。
这种局面不仅仅是陈科桥一个人看到了,对面的很多明军将领们都是看到了,而且他们的反应比陈科桥预料的更快。
他们开始撤退,或者说逃跑了!
右翼都崩溃了,此时不跑,难不成留下来被贼军杀死不成!
看见明军的中军以及左翼都出现小规模的溃散,陈科桥当即道:“传令第二骑兵营,追击敌溃散之敌!”
这一场已经赢了!
虽然说后续还有战斗,那都是收尾作战了,已经开始崩溃的明军是不太可能挽回局面了。
而事实也是证明了陈科桥的猜想,紧随右翼之后,明军的中军和左翼也是随之出现大规模的崩溃,此时,前线的军官们也是不约而同的下达了全军冲锋的命令。
火枪兵们发射了最后一轮的齐射,然后就是端着已经上了刺刀的火枪,紧随长矛兵们冲了上去。
至于那些之前通过连续发射炮弹而杀伤了众多敌军的散弹炮的炮兵们,现在是只能在后方看戏了,他们装备的火炮虽然不算重,但是也不可能说和步兵们一起发起冲锋的。
实际上步兵们的冲锋也只是一开始杀伤了不少敌军,当明军全线崩溃,一个个都是夺路而逃的时候,实际上后方冲锋或者说追击的步兵们已经是很难给明军造成什么杀伤了。
此时,真正的主角已经是变成了之前一直是无所事事的第二骑兵营。
从天空中往下看,就可以看见卢愚之一马当先,高举着马刀率领着麾下将近两百骑兵如同一支利箭一样从西往北杀去。
他们的速度可是比步兵们快多了,所以是很快就能够追上这些溃逃的明军骑兵,然后骑兵们的马刀不断的挥砍,一个接着一个明军士兵就是背后中刀然而倒下!
同时阵前还有大量的唐军士兵们高喊着:“缴械不杀!”等口号。
这导致不少明军士兵开始就地投降,尤其是落在后方,即将被唐军骑兵追上的那些明军士兵们,在逃命无望的情况下的,很多都是乖乖的扔下了武器然后跪在地上投降。
卢愚之的骑兵们对于这些扔下武器的明军降兵,一般也不会干净杀绝,但是他们也不会停下来接受俘虏,他们往往是直接略过不管继续朝前追去。
俘虏这些明军降兵的事,那是后头赶上来的步兵们的事。
现在的第二骑兵营,就是要以这种不紧不慢的速度持续追击,不能追的太快,不免的话会陷入大量明军的包围之中,人家明军虽然已经开始崩溃逃跑了,但是好歹还有七八千人在狂奔呢,这两百骑兵冲进去就跟水滴遇上了海绵一样,瞬间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们只用比步兵逃跑略快的速度,而且目标始终都是落在最后面的明军溃兵!
这种追击战术,让很多明军步兵恨不得多生两条腿,这样他们就能够比战友们跑的更快了。
在这种逃命的时候,其实不用跑的最快,只要你跑的比战友快就行了,因为伪唐贼军的骑兵们总是会追杀落在最后面的明军溃兵,至于跑到前头的明军士兵是暂时不管的。
这种场面,其实就像是一个匹狼驱赶着一群羊逃跑,每次扑上去咬下落在后面的一头,然后继续追击。
前头的明军溃兵们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跑,不断的跑,至于留下来转身对抗伪唐贼军的骑兵,那自然是大好事啊,说不准还能够拦住甚至歼灭这股胆大包天的伪唐贼军呢,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而这么天大的功劳,他们就不去拿了,得让给战友们啊!
做人嘛,得谦虚,立功的事还是让别人去做好了,自己只负责逃命就行了。
可惜的是,这样想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绝大部分!
所以结果是很显然的,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停下来组织反抗,偶尔有极少数想要拼一把的,但是也是会被第二骑兵营的马刀毫不留情的斩杀。
骑兵们不紧不慢的持续追杀,但是后头的陈科桥却已经是命令步兵们停止了追击的步伐,这么追下去无法获得太多成果不说,而且还会让部队也是陷入散乱。
他可是知道,西边还有一支一万五千人的明军正在赶过来呢,他现在需要收拢部队,到时候不管是撤退还是迎战都有足够的选择权。
所以他除了只派遣了少量部队持续上前收拢俘虏外,其他的步兵部队则是开始回笼,然后开始就地休整。
当然了,必要的战场打扫也是需要的,不过这也不会牵扯到太多的人员,反正大唐王朝又不需要割下敌人的头颅用来记功,至于掩埋尸体也是没有时间了,所以只是简单的收治伤员以及把明军以及己方遗落的武器收集起来。
尤其是明军遗落在阵前的盔甲这种利器。
部队持续休整的时候,侦骑部队也是持续发来西面的情报,此时,明军已经是只在十多里之外了。
如果明军持续以这种速度过来的话,而己方又不走的话,那么不用几个时辰就能够接战,如果这两方的任意一方进行了机动,那么就是打不起来了。
一个小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