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志的问题。

    近代军队对伤亡的承受能力可是远远超过古代军队!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今晚好好休息,,后头还有着很多战斗等着我们呢!”陈科桥并没有留这些属下们继续进行各种讨论浪费时间,而是挥挥手让他们出去了。

    等众人出去后,陈科桥也是走出了营帐,借着夕阳的余晖看向东边的靖州城。

    靖州城内的明军显然是被吓破了胆,现在是防备严密的,但是防备再严密也只是表面,城内的守军顶破天了也就是四五千人,陈科桥甚至猜测,城内的明军正规军有没有三千人?

    所以现在的他是犹豫着要不要借机把靖州城打下来。

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 
    这靖州城其实也不是非要打的,尤其是从截断明军补给线这一点考虑的话更是如此,只要他的第四军待在城外,这靖州城的粮食就运输不出去,兴泉府那边的明军也就不可能获得大批量的粮食补给,顶多是从其他地方抽调粮食,但那是杯水车薪,而且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但是如今靖州城内的守军根本就没有多少,打下去是有可能的,更关键的是,陈科桥可是知道,城内有着大量粮食的,这些粮食对于明军重要,同样的对于第四军而言也是非常重要。

    这年头,粮食谁都是不嫌多的。

    哪怕是为了城内的粮食,陈科桥都觉得可以打一打!

    但是打靖州城也是个麻烦事,万一进攻受阻的话,很容易就是损兵折将,别看明军在野战不是自己的对手,但是明军依托城池而守的话,对己方还是有不小威胁的。

    届时进攻受阻,而且也不知道明军的援兵什么时候会来,在靖州待了这么好几天后,他也是从一些外面的情报得知,湖广腹地里还是有不少明军的,据传伪明四省督师张岳是个狠角色,不仅仅抽调了湖广大量的卫所兵第一时间进军贵州,而且还在广泛的招募青壮组建更多的军队,同时又是在南直隶等地区请求援兵。

    陈科桥不知道张岳手头上还有多少兵力,但是他却是知道,张岳肯定是不会坐视靖州失守的。

    万一在攻打靖州这事上耗费了过多的时间和兵力,那么就容易让兴泉府那边出现意外。

    如今兴泉府的府城里,第二军还有好几千人被包围着呢,而且已经是断绝粮草,拖久了的话,恐怕真出现意外。

    所以对于打不打靖州城,陈科桥还是有些犹豫的。

    当天晚上,第四军的部队继续驻扎在城外休整,同时部分随军一起前来兵部官员以及枢密院训练司的文职军官们已经是开始着劝说抓获的众多俘虏投降大唐王朝了。

    通过招募明军降兵加入守备军,这是最近一年来大唐王朝大规模扩军,减轻正规军压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每一次俘虏了大量俘虏后,都是会花费大力气劝说明军降兵们反正投诚。

    这一次的俘虏可不少,前两天攻打靖州守军的时候,抓了差不多两千人的俘虏,而这一次攻打兴泉府援军又是抓了五千俘虏,这两者加起来的话,光光是俘虏人数都有七千人了。

    陈科桥还指望着从中挑选一部分俘虏来补充己方的大军呢,比如说挑选一部分精锐补充进入正规军,这持续作战后,正规军部队也是前后损失了将近两百人了,而且相当多一部分还是骑兵。

    而后方的补充兵还没有这么快送到,如果现在有反正的降兵补充的话,第三步兵旅等正规军也能多一些兵力。

    其次随军作战的部分守备军也是缺编的比较严重,比如说第十一守备团,暂编第一团里的三个守备营,缺编都是比较大的。

    如果能够从战俘里直接挑选一两千人补充的话,那么第四军就能够极大的恢复满员了。

    陈科桥这一天晚上思索着要不要打靖州的时候,靖州城内的明军也是恐慌无比,他们可是眼睁睁看着出城的上万大军在数天前崩溃,最后只讨回来了不足两千人,其他的不是死伤、被俘就是当了逃兵。

    然而在今天白天,他们又是看到了兴泉府援军在城外惨败,那可是一万五千人的大军啊,就这么被干净利落的击溃了。

    如今,就只剩下他们在城内坚守了!

    可是他们能够守住吗?

    如今城内守军里的正规军不足四千,尽管已经是尽可能的动员了城内的青壮以及原本用来运输军需的民夫,勉勉强强算是凑了七千人。

    但是即便是如此他们也是没有什么信心啊!

    尤其是领军的几个高级将领们,他们可是知道,梧州战役的,当初梧州城内的守军也是有好几万呢,但是还不是被伪唐贼军攻破了,而攻城的伪唐贼军也就几万人而已。

    所以说,虽然城外的伪唐贼军只有六七千人,但是谁知道这城能不能守住啊。

    但是弃城而逃,这更是不可行的,城内的粮食这么多,那可是用来供应好几万大军的粮食呢,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要是不战而逃放弃了靖州,督师张岳定然是要杀人杀的血流成河的。

    从这一点上,也是证明了张岳当初把本地的官员以及将领调走,只用外省官员和将领的策略的确是有效的,至少在区情况不妙的时候,没有人第一时间想着逃跑或者投降了,因为他们要是敢这样干,张岳就敢直接抄家灭族。

    洪林全就是典型的例子了。

    城内的明军忐忑不安,但是这和陈科桥没有什么关系,考虑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陈科桥就是决定先打一打再说,看看这靖州城防到底如何,有没有机会能够短时间内,不付出重大代价打下来。

    不过这陈科桥的攻城战却是不太理想,没有太多的重炮助阵,攻城战中火枪兵又是发挥不出来太大的威力,大唐王师意义为傲的线列战术也是无用武之地,只能是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强攻。

    结果打了两天,充当试探进攻主力的第十一守备团损失了差不多两百多人,而且付出这样的代价后,连护城河都是没能填平。

    这个结果让他颇为无奈!

    他的第四军打野外的正面决战那是一把好手,但是打攻城战就是不那么擅长了。

    就当他为攻打靖州城而苦恼的时候,第二军的方希同也是恼怒不已,因为他得到了侦骑汇报,说是对面的明军有些不对劲,原本应该有大量明军驻扎的地方根本就没有明军,那些延绵数里的明军营帐却都是空的,里面只少极少数的兵力在驻防。

    而后侦骑又是报告,说是兴泉府城外的明军也是大多消失不见。

    同时还在兴泉府的北方发现了大量兵马过境的消息!

    方希同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说明兴泉府内的明军已经是放弃了围攻兴泉府城,只留下了少许部队断后,然后主力北逃,而且看这样子,似乎已经是逃跑了好几天了。

    方希同当即道:“那还等什么,立即发起进攻!”

    第二军的进攻顺利无比,之前阻挡了他们多时的明军早已经消失,是剩下了几千人的老少残弱,等大唐王师一杀过来,立马就干脆无比的投降了,连反抗都没有反抗!

    当即方希同就是调遣主力尽数北上,至于兴泉府城那边,他只派了一个营过来,然后还有大量的辎重部队。

    随着明军退走,兴泉府的包围圈自然也就不服存在了,他的第二军还去干吗,随便派点人去接应一二,送粮食过去就行了!

    当第二军的援兵押送着大量的粮食抵达兴泉府城的时候,看见的景象是让这些将士们都是于心不忍,这倒不是说城内被破坏的稀巴烂,而是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守军全都是饿的面色发青。

    就连王单旭这样的高级将领,身形也是变的清瘦了许多。

    这军中的将士还好一些,顶多就是饿的发晕,脸色看上去不太好,但是城内的那些普通平民更惨,饿死的人不在少数,幸存的也是皮包骨的。

    当王单旭看到援兵带着大量粮食抵达的时候,一个三十几岁的老男人都是忍不住留下了泪水,这几个月他可不容易啊。

    这再多等几天的时间,恐怕他手底下的将士们都能饿死一大半,更别说城内的那些普通百姓了。

    深陷围困之中的兴泉府城军民,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经是全城断粮,王单旭手头上只剩下了最后那么一点粮食,而这一点粮食被他作为最后的救命粮,每个将士每天只能喝一碗稀到根本就没有几粒米的粥水维持生计。

    即便是这样也根本没能维持几天,昨天是最后一粒粮食都是吃光了,如果今天援兵再不送粮食过来的话,他们这些将士就会彻底饿死。

    将士都频临饿死了,普通百姓更加凄惨,甚至都有一些老少体弱的人被饿死,大部分人都是皮包骨了没个人样。

    所以援兵进城后,第一件事就是施粥!

    甚至因为很多民众都已经饿得没有力气自行来领粥了,援兵们是提着粥挨家挨户上门发放的。

    不过虽然饿惨了,但是好歹算是解了兴泉府之围,没有出现大规模饿死的情况,也算是不幸当中的万幸了。

    当兴泉府府城那边哭声一片的时候,方希同却是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北面。

    那三万多的湖广明军绝对不能让他们轻易逃走,必须追上去,要不然的话,这三万多明军未来依旧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麻烦。

    尤其是现在镇远府那边本来就有一万多明军,如果让谭荣的三万多明军和这一万多明军合流的话,后续打起来就会比较麻烦了。

    但是方希同虽然率军追击了,但是谭荣跑的更快!

    当他听闻了靖州那边的洪林全兵败身死的时候,就更是庆幸自己跑得快,要不然这三万大军一个都没想逃出来!

    8)

第五百七十一章 养家压力大啊() 
    早在得知伪唐贼军杀入靖州的时候,谭荣就已经是察觉到了不妙,看到了危险,这种危险可不仅仅己方无法吃掉兴泉府内伪唐贼军,而是极有可能己方都会陷入断粮围困之中。

    所以当时他第一时间就是派遣了洪林全东返靖州,试图重新打通粮道,如果洪林全所部能够配合靖州守军击溃伪唐伪唐贼军,重新打通粮道的话,那么一切都还处于掌控之中,并且对己方有极大的优势,他甚至都有把握继续吃掉兴泉府的这股伪唐贼军。

    不过作为一个合格的将领,他不能把希望寄托于乐观之上,相反他还是打起了最坏的打算:万一洪林全所不无法打通粮道,那么他就要改变作战计划了。

    而这个计划就是放弃攻打兴泉府,转道北上贵州镇远府、湖广辰州府和那边的一万多明军汇合。

    镇远府和辰州府那边还有着大量的明军,只要去了那里,不但可以挑出包围圈,更加可以获得粮食。

    当然了,这北上的时候也是需要粮食的,哪怕这只是一段不过几天的路程,不过他依旧是需要做好准备。

    为此,节约粮食的措施,实际上在洪林全率军离开的时候,就已经是开始了,同时他还派出了大量的部队在兴泉府各地搜索粮食,至于当地民众手里的粮食被自己抢光之后,会不会饿死,那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事了。

    官军打仗,从来不会为了百姓而让自己饿肚子!

    可惜的是,兴泉府这边的百姓在这两年都是对战争习以为常了,更加知道明王朝的官军是什么德性,所以官兵一来,基本上就是全村逃亡的局面,这人都跑了,粮食自然也是带走了。

    再加上时间比较紧迫,所以哪怕是他派出了不少人马到周围的乡村搜集粮食,但是成效却是不大。

    但即便是搜集到的粮食不多,但多少也是有一些的,加上军中的存粮,节约一些还是能够勉强够过半个月的。

    这本来只是他的预备手段,但是当前几天得知侦骑报告说洪林全所部在靖州城下遭到拦截,靖州守军近万人崩溃之后,他就是意识到了大不妙。

    当时洪林全虽然硬着头皮继续朝着靖州城发起进攻,但是身在兴泉府的谭荣却是已经判断出来:粮道是彻底无法打通了。

    因为即便洪林全杀进了靖州城,也是很难往外运输粮食了,顶多就是保住他自己而已。

    这种情况下,谭荣只用了半个时辰,就是做出了全军撤退的选择!

    这要撤退,自然是不能傻乎乎的往靖州撤退,这往靖州撤退的话,如果遇上伪唐贼军拦截的话,都不用多几天,只要略微被拦截个三五天的,那么全军就会因为断粮而崩溃,所以他撤退的方向是往北走,去镇远府和辰州府一带。

    这条路虽然远一些,但是至少路上没有贼兵拦路,如果自己跑的快一些,足够依托目前的存粮跑出去。

    基于此,谭荣甚至是连最后攻打兴泉府都是没有敢打了,当天就已经是带着麾下的嫡系主力撤退,第二天其他部队也是开始撤退。

    并在撤退之前还摆下了迷魂阵,同时也没有把撤退的消息散布出去,甚至连其他的高级将领们也是没有告诉他们,只是让他们听命行事。

    此外留下了数千老少残弱的部队留守,伪装出大军还在的模样,并且告诉留守的部队,他谭荣可不是撤退,而是要率军去攻打靖州那边的伪唐贼军,重新打通粮道,你们在坚守几天,很快本大人就能够带着粮食回来了。

    这留守的几千人根本就不知道,谭荣是带着部队先往东走了半天,然后一股脑北上了。

    毫无疑问,他们被卖了!

    卖掉这几千老少残弱的友军,谭荣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卖掉了他们掩护自己撤退不说,而且还能节省不少粮食呢。

    北逃后,他是带着大军一路狂奔,什么辎重能扔就扔,一路向北狂逃,总算是让他逃出了兴泉府那个令人伤心的鬼地方。

    当他和镇远府、辰州府的明军接上头后,立马就是给督师张岳发起战报,这一次他倒是没有给予太大的隐瞒,而是老老实实的说自己已经成功带领大军成功突围,嗯,突围的过程中损失有点大,丢了四五千人,另外重型军械,比如佛郎机炮啊什么的更是丢了个一干二净。

    请求张大人尽快调拨军械、粮食一批!

    他能够被张岳委以重任,担任这五万大军的统帅,自然是受到了张岳的信任的,张岳受到他的来信时,也是刚受到了洪林全惨败的战报。

    所以他非但没有责怪谭荣带着大军逃跑,反而是深感欣慰,这能不欣慰吗,如果谭荣没有果断提前几天撤退的话,现在恐怕就已经是被彻底包围在兴泉府了。

    虽然现在是损兵折将,但好歹是保住了大约三万人。

    谭荣跑了,而且还是带着主力成功挑出了兴泉府这个包围圈,这也就意味着,兴泉府全境再一次被大唐王师收复。

    而下一阶段的战事,极有可能会在镇远府、辰州府一带展开。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战线那就是在靖州一带,目前第四军可是还没拿下靖州呢,陈科桥得知兴泉府之围已解,明军北逃之后,略微犹豫了一番后,就是放弃了继续强行攻打靖州的计划。

    而是留下了少量兵力监控靖州城的明军,而主力则是开始西进、北上攻城略地。

    如果是有心人看到陈科桥的这个部署,那么就会发现,这又是一次围点打援的战术,放弃强攻靖州这种坚城,试图攻打从湖广腹地过来的湖广援兵,从而发挥出己方最擅长的野战能力!

    而现在,就是看明军会不会上当了!

    可惜的是,张岳比陈科桥想象的要更加果断和坚决,他只是派遣了使者去靖州城,告诉城内的守军,说督师大人正在筹集兵马救援靖州,守军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住,同时还是暗地里吩咐了几个嫡系心腹,一旦城破,这靖州城内的粮食绝对不能留给伪唐贼军,必须全部焚毁!

    但实际上,张岳已经是开始调兵遣将准备构筑第二道拦截伪唐贼军北上的防线了,派兵去救援靖州,开什么玩笑,那里还有着近万伪唐贼军游荡着呢,他张岳再傻都知道这些贼军是等着他派援兵送上门了。

    这种情况下,不凑个三五万人根本就别指望救援靖州,但是一时半会的,他可没有办法在湖广的西南部方向筹集这么多兵力呢。

    偌大的湖广又不是只有西南这么一条战线,正西方向也就是湖广西部,正南方向的湖广南部地区、广东韶州府,可都是前线啊,到处都是需要用兵啊,他哪能抽调部队去救援靖州啊!

    前些时候他已经是得到消息,伪唐贼军的兵锋已经是出现在韶州府城城下,至于南边的英德和清远等地,早就已经丢的一干二净了。

    从战略地位而言,十个靖州也比不上一个韶州啊!

    幸运的是现在正值雨季,伪唐贼军的枪炮多不能用,加上韶州本来就是重要军事关隘,城池高大厚实,兵力也算勉强有一些,所以才没有和广东中西部的其他城池一样被一攻就破。

    当然了,更加重要的是,现在广东那边的伪唐贼军都被拖在了广州,这跑到韶州府的伪唐贼军不过数千人,而且也没有多少真贼。

    要不然的话,韶州早就丢了。

    身在长沙的张岳,如今已经是开始听从宋志文的建议,什么反攻伪唐贼军都是不可取的了,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据城死守,把伪唐贼军困死在贵州、两广一线,等战事长期化后,伪唐贼军迟早得崩溃!

    因为大明疆域这么多,人口和各种资源是伪唐贼军所不能比的,拼消耗的话,大明稳赢。

    为了筹集军费镇压伪唐贼军,加上伪唐贼军也的确是声势过于骇人,朝廷那边已经是先后拨付了一百五十多万两银子用于剿贼的军费,而且这还只是开始而已。

    恩,有意思的是,这一百五十多万军费,国库只出了三十万两,剩下的一百二十几万都是正德皇帝从内库调拨的!

    换句话说是正德皇帝拿着自己的私房钱在支持军队打仗,至于国库,拿出这三十万之后就已经是能够饿死老鼠了。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这一百多万两银子只是朝廷拿出来的数字,但是绝对不代表着是张岳能够拿到的数字,更不是众多将士们所能够拿到的数字。

    实际上这一笔钱还没有离开京师呢,就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