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到手榴弹在实战中效果奇佳的影响,现在大唐陆军对能够爆炸的一切武器都很感兴趣,这能够用火炮发射出来的榴弹自然是一时半会搞不出来的。
但是效仿手榴弹,搞个地雷还是可以的!
当然了,这些地雷并不是触碰式的引信,而是依旧使用老旧的引火绳!
这些地雷通常都是在防御作战中使用,埋设在预定地点并伪装好,然后用过长达百米以上的引火线点火,因为这些地雷的埋设和点火都比较麻烦,所以地雷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争取装更多的火药以便让一枚地雷就能报销一群敌军。
而看到敌军硬撑着火炮射击进入了三百米的距离后,顾士忠道:“还等什么,点火吧,把他们炸上天!”
随着顾士忠下令,原本隐藏在外头的士兵们快速点燃了引火绳,引火绳足足蔓延了上百米距离后,才是来到明军的脚下,不少明军士兵还能够看到发出火光的引火绳正在快速逼近呢,但是他们一时间却是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但是直觉告诉他们,这玩意怕不是什么好玩意!
第六百二十章 超大号的地雷()
那些看到地雷的明军士兵们的直觉没有错,因为下一瞬间,这些引火绳就是持续引爆了地雷,顿时明军的阵列里就是猛的腾起二十多团巨大的烟尘,爆炸声甚至要比火炮开炮的巨响更大!
而威力也不是区区实心球炮弹或者是手榴弹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这些地雷说是地雷呢,但实际上就是一个装药量达到了十多斤的铁装火药包,虽然说受限于技术,这个时代的火药爆炸威力无法和后世的各种炸药相比,但是这么多火药爆炸起来,威力也是相当巨大的,不仅仅有着冲击波,而且这些大号地雷爆炸的同时,也会向外喷洒弹片,由此造成更为惨重的杀伤!
后世的一颗六英寸级别的榴弹炮,足以横扫整个足球场大小的地方,唐军的这种首次投入战场使用的大号地雷,虽然火药威力比较小,但是质量不行就数量来凑啊,所以这种超大号的地雷其爆炸威力还是相当大的。
连续二十多枚大号地雷陆续爆炸,让明军阵列顿时死伤惨重,尤其是处于爆炸中心的几个明军小方阵,那更是几乎整个方阵的百多人是被集体报销,尸骨无存。
如此猛烈的爆炸,如此惨重的伤亡,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明军方阵的动摇!
别说是普通士兵了,就算是那些明军的高级将领,一时间都是不知所措,因为这样的战斗方式已经是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在他们看来,战斗应该是这样子的:己方凭借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初步推进,虽然推进的过程不可避免会遭到伪唐贼军火炮的轰击,但是这种伤亡是可控的,也是己方可以承受的,等他们最前方的那些碗口炮炮兵们推进到百米左右就会开炮,同时弓箭手上前进行抛射,以箭雨覆盖的模式大量杀伤伪唐贼军。
然而战兵端着长矛,手持腰刀盾牌冲上去!
此时,伪唐贼军那脆弱的方阵必然会崩溃,毕竟他们兵力过少,而且火枪这东西虽然好用,但是区区百米的距离,己方高速冲过去的情况下,他们顶多也就打两三轮。
等到己方的战兵冲上去后,就能够把伪唐贼军一举击溃,如此,一场大捷就能够收入囊中了!
但是,这很明显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大唐陆军和明军卫所兵交手多次,早就知道明军卫所兵的这些套路了,所以大唐陆军也是着重发展中远程火力,大量装备野战炮不说,而且还普遍装备具有一百五十米有效射程的两斤散弹炮,同时也是师级部队也是开始装备更重,但是射程和威力更大的三斤散弹炮。
三斤散弹炮,其威力不仅仅更大,而且有效射程也能够达到两百米。
如果明军不是具备绝对的兵力优势以及对伤亡的巨大承受能力,实际上是很难在正面交锋中从五百米一直冲到大唐明军的跟前的。
因为在五百米到一百米这一段中远距离里,没有装备大威力火炮的明军只能是被动挨打!
而且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这个距离上,明军是难以发动冲锋的,他们的移动速度非常缓慢。
明军这个时代的士兵们,别说明军了,即便是大唐陆军的部队里,也是有着大量身穿重甲的士兵,这些士兵以及长矛兵们的机动能力是非常缺乏的,在百米左右的距离发起冲锋基本都是不可能的事,最好就是在二十米到三十米这个距离发动最后冲锋。
这也就是说,双方在一百米到五百米这个交战距离里,火炮力量处于弱势的一方就会片面承受更多的杀伤,而且是多轮的持续杀伤,由此造成大量的伤亡以及士气的崩溃。
如果火炮力量足够强悍的话,单单靠火炮的炮击,就能够让对方一个步兵方阵在推进的过程中就彻底伤亡战斗力。
比如大唐陆军一个步兵队,如果以密集、厚纵深的队形承受了两三发的实心球炮弹后,往往整个步兵队的伤亡就会超过三分之一。
如果是一个步兵营,那么也是无法承受多轮炮击的!
因为过大的死伤必然会造成部队的崩溃!
能够在超过百分之三十伤亡旅的情况下还持续发起进攻的,这种部队无一例外都是这个时代里最为精锐的部队,整个大唐陆军里,也只有第一步兵师的少数部队,或者更准确的说只有第一步兵团能够办到。
然而如果伤亡率提升到了百分之五十,那么第一步兵团照样得崩溃,近代军队里,能够做到在百分五十伤亡的情况下还能持续发起进攻的部队,根本就没有几支,而仅有的清一色都是人类战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精锐部队,比如拿破仑的近卫军。
此外,以上比例并不适用于用国家、民族或者各种乱七八糟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只适用于以利益为核心纽带武装起来的军队。
要不然的话,你用明治维新后到二战期间的旧日本军队、二战期间的德国党卫军,二战期间的苏军等等各种用精神武装起来的军队去和大唐陆军这种以利益为核心纽带组建的近代军队相比,那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两者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时代,甚至是同一个性质的产物。
大唐陆军都如此了,那么对面的明军,而且还是卫所兵,那么表现的就更加不堪了。
当持续的大号地雷爆炸过后,明军的阵列里到处都是死伤着,甚至连宽大密集的阵型都是出现了众多小空洞,突如起来的惨重死伤,直接就是打断了这一支明军的脊梁。
他们停下了脚步,开始茫然四顾,脸上露出的恐慌,不知所措的表情,因为绝大部分的明军将士们都是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哪怕是那些将领们同样也是不知道。
他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继续前进的话是否会遭到更加恐怖的打击,甚至都不知道停留在原地是不是还会遭到这种几乎毁天灭地一样的打击。
于是乎,当短暂的停顿后,这些明军就和潮水一样猛的退去!
当然了,尽管是被地雷给炸愣了,但是明军的撤退却是自行组织的,所以也说不上崩溃,只不过跑着跑着很快就会彻底崩溃罢了。
这个时候,顾士忠也是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直接下令部队里的轻装士兵,也就是没有披甲的士兵们快速挺进。
他可不想给对面这些已经撤退的明军有任何重新稳住脚跟的机会,只要保持持续追击的压力,对面这些明军迟早得崩溃。
于是乎,队列之中,众多的火枪兵、弓箭书、无甲刀盾手、长矛手开始小跑前进追击撤退的明军!
此时,顾士忠有些感叹:“如果这个时候,有一支骑兵的话该有多好,不用多,只要给我五百骑兵,那么本官就肯定能够把眼前的这股明军彻底击溃!”
面对已经撤退,甚至都快陷入崩溃阶段的敌人,如果有一支骑兵在后头掩杀的话,那么绝对会是战果丰厚,彻底击溃敌军都是一个很大概率的事。
因为这种正面野外交战里,实际上大规模的伤亡都不是发生在双方步兵的正面作战里,而是发生在其中一方崩溃之后的追杀阶段。
而再也没有什么比轻骑兵更适合肩负这种任务了!
可惜的是,他的暂编第四团里并没有太多的骑兵,只有区区一个队,五十多名骑兵而已,而且这些骑兵在大唐陆军序列里,只是团属骑兵,并不是正规骑兵营里的骑兵。
大唐陆军里,骑兵是有两个分类的,一种是团属侦查骑兵,主要是配属给各个团级单位,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负责前沿侦查、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充当快速传令兵。
另外一种骑兵则是各个骑兵营里的正规骑兵,这些骑兵日常通常肩负外围的侦查、巡逻任务,在战场上则是肩负部队的机动兵力,在最关键的时刻投入作战,冲击敌军的侧翼,掩杀已经颓败的敌军。
虽然说这两种骑兵都装备了长杆火枪、短杆火枪、马刀等装备,但是之所以出现这两种分类,那是因为双方的战马、骑兵的素质差距比较大。
通常来说,骑兵营里的战马质量最好,都是蒙古马或者是精挑细选的西南马,而团属侦查骑兵的马则是普通的西南马。
骑兵的素质同样如此,只有最比较优秀的骑兵才能够入选骑兵营,素质差一些的骑兵则是先到侦查骑兵队服役,表现优异才会被调入骑兵营服役。
这也算是大唐陆军对骑兵部队的培养、训练的一种创新模式了,毕竟大唐王朝正在战争期间,对骑兵的需求非常大,有多少骑兵就会把多少骑兵送上战场。
但是如果把素质不过关的新手骑兵送上战场,让他们直接玩残酷的骑兵冲锋的话,那样损失就太大了,所以会让他们去侦查骑兵营里锻炼一段时间,然后再调入骑兵营服役。
其实换句话说,各团里直属的侦查骑兵,其实就是一支骑兵训练部队,只不过是在实战中训练而已。
第六百二十一章 明军,大大滴狡猾()
暂编第四团里虽然没有骑兵营,但是并不妨碍顾士忠持续追击明军,他甚至把手头上仅有的几十个侦查骑兵也是投入进去,当然了,只是让他们在后头掩杀收割战果而已,让他们见见血增加增加战争的经验。
而追击的主力,还得靠那些步兵部队,不过步兵的追击速度有限,而且为了避免敌人杀一个回马枪,以至于追击部队并不能敞开脚丫子快速追击,只能是小跑,而且偶尔还得停下来整理阵型。
毕竟暂编第四团的兵力本来就处于极大的劣势,这能够追击的部队也都是轻装部队两千多人而已。
前头逃跑的明军虽然跑了,而且也不成阵型了,但是毕竟不是在战斗中直接大规模崩溃,而是在将领的率领下直接的撤退。
所以贸然追击的话,有可能出现意外,为了避免阴沟里翻船,再加上暂编第四团的任务也不是说杀伤多少明军,只要把明军重新赶回郴州城就行了。
所以顾士忠在追击的时候比较谨慎!
于是乎,郴州城外就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三千多人追着前头的一万多人跑,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前头逃跑的明军残部逃入了郴州城才是告一段落!
此战,暂编第四团以阵亡不足二十人,伤不到百人的代价,就是击溃了超过一万三千人的明军大规模,取得了击毙敌军超过三百人,俘虏一千多,余者尽数溃逃的超级大捷!
而从明军的伤亡数字来看,其实就可以判断的出来,双方根本就没有进行肉搏交战阶段,而且明军的死伤实际上并不算重,大约半数都是在最前期的炮击、地雷爆炸里死伤的,还有半数则是在追击过程里所造成的。
因为缺乏骑兵,所以暂编第四团并没有在追击的过程中给明军造成太大的伤亡
从这也是得以看出,其实明军的战败,很大一定程度上是他们自己动摇进而崩溃了。
换句话说,这一仗的胜利,并不是暂编第四团有多牛逼,而是对面的明军实在太菜,士气以及战斗意志过于薄弱。
相对于暂编第四团赢的轻而易举,顺利把郴州方向的明军赶回了郴州城不同,宜章方向的第一步兵团的团长孙双喜就是感觉自己遇上了一个颇为棘手的对手。
自从第一步兵团以及其他辅助部队一共将近五千人出击后,依靠着第一骑兵营的强大外围侦查能力,他们始终保持住了对宜章方向出来的明军的动向。
并且在第三天就是精心构筑了一个埋伏的包围圈,但是对面的明军却是狡猾得很,在预定路线上竟然是突然转向,这样不但避过了孙双喜上校精心构筑的包围圈,而且还是奔着第四运输团去了。
察觉到这个消息后,他立马就是知道,明军肯定已经是侦查到了第四运输团的动向,这是要去袭击第四运输团。
一边嘀咕着晦气的同时,他也是带着部队在后头猛追,同时派出快马让第四运输团立即离开原地进行规避。
但是这追击的第二天呢,第一骑兵营就是通报说,该部主力被明军的外围骑兵发现,第一骑兵营虽然击溃并歼灭了对方大多数骑兵,但是依旧有少数明军骑兵突围而去。
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前头的明军已经是知道了身后有着大量的唐军正在追来,因为第一骑兵营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四百多的骑兵在湖广南部这片地区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在宜章附近出现这么多的骑兵,这代表着什么?但凡是有理智的明军将领都能够猜得出来,这附近肯定有唐军主力部队。
而第一步兵团,毫无疑问就是大唐陆军的主力部队!
为了逮住这八千人的宜章明军,孙双喜带着部队连续狂奔了三天,但是前头的第一骑兵营又是传来消息,说明军已经转向,并朝着宜章方向去了。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明军肯定是察觉到了危机,他们现在顾不上什么拦截伪唐贼军的运输队了,而是想要第一时间回宜章,重新躲回去。
这些明军,大大滴狡猾!
连续多天的赶路,不仅仅是让第一步兵团的普通士兵们,甚至连孙双喜都是疲惫不堪,看罢第一骑兵营的报告后,他面露狠色道:“想要躲回宜章去,哪有这么容易!”
“传令,全军立即启程,掉头去宜章!”
“既然这些伪明贼军想要回宜章,那么我们就直接在宜章城外的等着他们!”
这连续数天的追击,孙双喜上校是感觉被戏耍了好几次,尼玛的,要是不把这八千宜章明军给堵住,他胸口的这股气都无处发泄,搞不好就是自己把自己给憋成内伤!
好几次他都是忍不住想要让第一骑兵营先冲上去缠住敌人,然后自己再率领步兵追上了,但是奈何第一骑兵营的骑兵虽然有四百多人,但是面对足足八千多人的明军大部分,其实还是难以为继的,一个搞不好,第一骑兵营就会被重重包围。
所以他只能是忍住,让第一骑兵营保持持续的追踪和监控,有机会就吃掉明军的后卫部队,以袭扰为主,并没有让第一骑兵营直接发起冲锋!
现在既然明军放弃袭击补给线,转而回宜章了,那么他也是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追击,直接掉头前往宜章。
哪怕是到了宜章城下,他极有可能面临城内、城外多股敌人的双重围攻,但是也在所不惜。
他对自己的第一步兵团有信心!
第一步兵师作为大唐陆军里的王牌部队,而他的第一步兵团又是第一步兵师里的核心步兵团,战斗力绝对是冠绝全军的。
哪怕是对战上万人的明军也是无所畏惧,更别说,他还有众多辅助部队的支援呢!
第一步兵团掉头往宜章去了,不过同一时间,郝柏年也是终于察觉到了一丝不妥。
因为他已经是相继接到了第一步兵团以及暂编第四团以及其他部队的快马报告,综合众多前线部队传回来的报告,他已经是能够在地图上看到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正在朝着自己的第一步兵师而来了。
但是郝柏年的反应绝对和明军将领们所预料的不一样!
“好嘛,他们终于舍得出来啊!”
“而且还是一下子就是全军尽出,看这样子,是想要把我们的第一步兵师和暂编第四团一口给吃掉啊!”
郝柏年说这话的时候,神态轻松,非但没有一丝一毫的惧怕和恐慌,反而是露出了跃跃一试的表情!
而此时,旁边的几个军官也是相继道:“将军所言极是,我们之前费尽心思都没能把他们赶出来,现在好了,他们自己一下子全部都出来了,这样一来,我们也就不用费劲心思去攻打衡州或者是郴州、宜章了,直接就在野外正面决战里击溃他们,一战奠定战局!”
“就是,敌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是以他们的通讯能力以及指挥体系,怎么可能协调大小七八支部队,而且战场范围宽达上百公里的战役,这样的战役,即便是我们也是不可能的办到!
所以这敌军虽然可能有十万之众,但是必定是彼此信息不通畅,随便哪一个环节出现了差错,就会导致整体局势的崩溃!
这样的伪明贼军,就和陛下所言的纸老虎一样,一捅就破!”
“诸位同僚和长官的所言极是,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道,敌军不仅仅是从衡州府南部的桂阳州、临武、郴州方向的宜章、郴州城方向杀过来,他们在衡州城的兵力也是开始南下了,而且这么一场对于明军而言超大规模,旨在围歼我军主力为核心目标的战役,是不可能没有援军的,所以长沙方向的明军也是极有可能南下了!”
“据闻长沙方向的明军数量不少,而且还有张岳麾下的督标以及边军,这一批明军的数量怕是有四五万人,并且战斗力肯定会比现在我们所遇上的这些明军强上一个等级!”
“怕什么,长沙的明军想要过来是需要时间的,有这个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先把桂阳州方向的明军先打掉,然后汇同后方的第一步兵团所部以及暂编第四团向西北方向挺进,然后汇合第三步兵师。这样一来,我军兵力就有两万五千人以上,足够我们在衡州附近和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