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情况下,农民们用着最简单而最直接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参军!

    现在大唐治下的各地农村地区,贫寒子弟的参军热情是非常高的!

    当然了,其中也不乏参军分田、参军吃饭管饱等因素!

    邵阳虽然说纳入大唐治下的时间也不算太久,而且前期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军管时期,并没有施行很多的大唐治下的内政政策,但是即便是这样,邵阳城里的众多普通民众,对于大唐王师的胜败依旧是很关心的。

    他们期待着王师能够击败伪明军队,不要让伪明军队杀回来,夺走他们的土地!

    不管是涌进工商业的士绅地主商人还是那些农民们,其实都算是大唐王朝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自然不希望大唐失败!

    对于身后邵阳城内的舆论动向,郝柏年自然是没有心思去搭理的,如今的邵阳城内的事务自有大唐委派的湖广巡抚以及一群地方官员们处理,而他郝柏年的任务就是带着第一军去长沙。

    郝柏年在今天早上,又是收到了来自第二军李春景的书信!

    李春景请求第一军方面能够在宣平四年正月十二之前抵达长沙,同时阻拦衡阳之敌北上长沙!

    而现在已经是春节前夕,大年二十八了,算算时间的话,距离约定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从邵阳城去长沙,一路两百多公里,这代表着大军每天都要行军二十公里以上。

    而这个行军速度,对于一支数万人的大军而言,尤其是这一路上的道路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是挑战性不小的!

    虽然有时候大唐陆军在行军的时候,也出现过一天奔袭三十多公里极端例子,但是这种基本只是一天的强行军而已,如果是要连续行军的话,第一军下属第一步兵师之前在去年的秋冬战役里,围绕着桂阳州、衡阳之间来回奔袭,创造了在连续五天里,奔袭一百五十公里的极端例子,而且其中还花费了半天时间击溃了三千多明军。

    这个行军记录,乃是大唐陆军建军以来的最高记录,至今尚未被打破过。

    邵阳去长沙一路虽然有部分是官道,路况比较良好,但是也有部分的道路路况一般,同时更有部分道路是极差的。

    所以第一军是很难保证每天都走上二十公里的。

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烧衡阳() 
    按照大唐陆军目前的行军相关条例,部队的正常行军速度,在官道等道路良好的情况下,一个步兵团或者是骑兵营或者是五斤野战炮营,每天行军大约六个小时,每日行军约二十公里。

    但是这只局限在道路良好的情况下,如果是道路普通的情况下,如果还需要保证每天行军二十公里,那么这个时间就会增加到八个小时乃至十个小时。

    如果是道路情况非常恶劣的情况下,那么这个时间就会增加到十二个小时以上!

    同时,如果是辎重部队以及重炮部队,这个行军时间还会大大延长,道路良好的情况下,行军二十公里需要八个小时以上,如果是路况较差,那么就有可能需要十五个小时,如果是极差的路况,那么二十个小时甚至更多都走不了二十公里。

    如果部队的行军是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走路的,需要给士兵们留下休息的时间,需要给部队留下整队的时间,简单来说,一天其实走个七八个小时基本就是极限了,再多的话,就会大大损耗士兵们的体能,极大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这一路的行军,第一军为了保证速度,同时根据之前侦查的情报以及结合上一次奔袭长沙的情况,第二军副参谋长李新准将制定了相当详细,仔细到了具体某天走多少路的行军计划,以确保准时抵达长沙。

    在离开邵阳的这一段路路况比较好,而且也不用担心敌军在半路上埋伏着,所以行军的速度比较快,开始的三天每一天的推进速度都是达到了二十五公里以上。

    当然了,这只局限于步兵等作战部队,而后方的那些九斤野战炮兵营、携带了大量辎重的辎重部队以及更后头的民夫运输团,他们的速度要更慢一些。

    为了保证主力部队能够准时抵达,郝柏年自然是不可能指望着带着重炮、辎重部队一起抵达长沙城外的,这不现实,所以他是带着主力部队先一步赶路,让重炮、辎重部队在后头慢慢追赶!

    当第一军朝着长沙一路狂奔的时候,李春景却是带着第二军慢悠悠的朝着长沙而去!

    李春景拿下岳州后,留下第四混成团驻防岳州后就是带着主力部队南下了,因为岳州距离长沙也算远,区区一百多公里而已,所以他也不着急。

    大军南下的时候,辎重、重炮甚至是民夫都是带着一起上路,每天行军速度只有区区十多公里,这也就是岳州到长沙的路况比较好,如果是路况差一些,估计这个速度还要更慢。

    这也不是李春景想要慢一些,而是快不了!

    他的第二军可是没有什么补给线之类的,所有的辎重都是需要带着一起行军的,这如果扔下辎重部队跑了,这辎重部队如果有个什么闪失的话,第二军立马就得崩溃。

    而且第二军的火炮数量远远的超过第一军,其中相当多还是九斤野战炮、四十八斤重型榴弹炮这种重炮,不仅仅火炮重快不起来,而且因为火炮数量多,携带的弹药也多,所以这行军速度其实是快不起来的。

    如果不是因为辎重众多的限制,第二军奔袭岳州,也不会前后足足花费了二十多天时间了!

    李春景的各种战略看似冒险,但是详细的战术上,却是始终都是稳扎稳打的,之前第二军奔袭岳州的时候,从头到尾就没有分兵过。

    拿下岳州后,也没有说不管不顾直接杀向长沙,而是留下了第四混成团驻防岳州。

    而且现在也没有急着冒进,玩什么闪击长沙城之类的战术,他是稳扎稳打的逐步向南行军,数万大军逐渐压向长沙。

    大军压境,而且还不仅仅只是从岳州南下的伪唐李贼所部第二军,就连邵阳那边的郝贼的第一军也是动了!

    知道了这种情况后,几乎是让长沙场内的明王朝的文武官员们惶恐不已!

    前些天的时候,他们还在为了是否增援岳州而争论不休,后来几天又是为了是否反攻岳州而争论,但是争论来争论去,他们也是没有商量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而最宝贵的那几天时间,就是被他们在争论中浪费了!

    岳州完蛋了,贼军的大军杀向长沙了!

    这该怎么办?

    出动出击,把一南一北的贼军各个击破?

    还是说和衡阳方面的大军一起出动,先把那边的郝贼第一军给灭了?

    又或者是不顾一切死守长沙?

    诸多方法都是被提了出来,然后又是被一一否决。

    出动出击,这想的倒是挺美的,你要是北上和李贼的第二军打一场,你确定长沙里的三万多兵马能够打得过李贼第二军?

    没有几倍的兵力优势,哪怕是督标新军也是没有在个胆量和伪唐贼军在野外交手啊!

    不北上的话,南下和衡阳方面的大军夹击郝贼第一军,恐怕他们前脚刚从长沙离开,人家李贼立马就兵不血刃拿下长沙了,这摆明了是要把长沙城送给伪唐贼军啊,谁敢这么干谁就是明奸!

    最后讨论来讨论去,他们最后是决定,长沙城防的优势是不能放弃的,而且城内囤积了大量粮食和弹药,如果有足够兵力的话,守上一年半载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兵力那里来呢?

    长沙城内只有三万多督标新军以及长沙练军,单凭这些兵力能否守住长沙,他们心里没底啊!

    最后是决定,放弃衡阳,集中兵力死守长沙!

    而这个战术选择虽然会有主动把衡阳送给伪唐贼军的嫌疑,但是从目前明军所面临的困局而言,其实已经是他们最好,同时也算是唯一一个选择了。

    要不然的话,就是被分别击破的下场!

    长沙到衡阳,如果是大军行军的话,就算是轻装行军,至少也需要十天以上的时间,但是对于单纯传递命令的飞马快报而言,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足够让长沙的命令传到衡阳那边了。

    而前两天衡阳城内的气氛,并不会比长沙城内好多少,因为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现在伪唐贼军主力正在谋夺长沙,而一旦长沙完蛋了,衡阳断然没有幸存之理,唇寒齿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接到长沙那边的命令后,衡阳城内的明军也是果断而坚决,次日一大早就是倾巢而出,直接就是放弃了这座他们已经坚守了一年多的城池。

    而且他们走的很急,为了赶时间基本没有携带太多的辎重,只带了一个月的粮食以及军械武器,大约三万人的大军走的匆忙,但是却没有把衡阳完好的留给伪唐贼军的打算!

    离开之前,明军四处纵火,不单单是把城内堆积如山的粮草一把火烧了,那些带不走的军械弹药也是通通烧了!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更绝的是,他们在城内各处都是纵火,以至于城内发生超大规模的火灾!

    那天,在城外监视衡阳城情况的一个数十名大唐骑兵,亲眼看见了整个衡阳城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第二天,附近驻扎的一个步兵营抵达衡阳城外尝试进城的时候,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城内没有哪怕一个明军士兵出来抵抗,就连那些地方官员也是看不见几个!

    而且城内的大火依旧猛烈,这个嫡属于第三混成团的步兵营没敢擅自行动,一边是开始组织城内遗留的民众灭火,一边是控制城内的局势。

    第三天,第三混成团的主力部队抵达衡阳,因为此城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抵抗的明军了,督标以及衡阳练军已经是尽数撤走,只留下了满城置身于大火之中的民众。

    所以第三混成团进驻衡阳后,所看到的是依旧是一片的滚滚浓烟以及无数被火烧伤的民众!

    所以第三混成团抵达衡阳后,他们任务不是作战,而是灭火!

    在军民齐心协助下,整个衡阳城的大火才是被扑灭,而此时,几乎整个衡阳城都是弥漫着浓烟,天空不断的飘落着灰尘!

    这一场大火,直接导致城区被烧毁了半数以上,尤其是靠近粮仓和弹药库的地方,更是一片狼藉,而且因为弹药库发生了猛烈无比的大爆炸,几乎把附近的街道横扫一空。

    不过这一切,都和第三混成团的将士们没有关系了,因为他们扑灭了大火之后,就是迅速撤离了已经化为一片废墟的衡阳继续北上!

    而衡阳城的后续救灾,重建事务,自然会由大唐的文官们接手!

    尽管现在的衡阳已经是大半化为了废墟,但是好说好歹,这曾经阻挡了大唐一年多的城池总算是落入了大唐王朝的掌控之中!

    而这也就代表着,大唐王师终于能够通过衡阳,利用湘江大规模的往北方运输补给了。

    通过湘江,大唐王师的补给船队能够一路抵达长沙,极大的解决了后勤补给困难的问题。

    第三混成团北上之极,从衡阳城逃出,沿着湘江一路北上长沙的衡阳明军,却是遭到了数千大唐陆军的拦截!

    他们,正是第一军参谋长王朝宏少将率领的第一步兵团、第一骑兵支队所组成的第一军前锋部队!

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军() 
    当郝柏年接到李春景的战报,得知第二军已经夺取了岳州,并准备朝着长沙而来的时候,郝柏年就已经是预判了明军可能会做出的多种反应。

    明军的诸多反应里,什么都不足,分别死守长沙和衡阳自然是对唐军最有利的,因为这样的话,唐军就能够分别攻破长沙和衡阳,彻底奠定湖广大局不说,而且还能够一举歼灭明军在湖广地区的大部分主力。

    那可是总数五六万人的明军主力部队,都是督标和练军,可不是什么卫所兵能够相提并论的!

    但是李春景也很清楚,明军又不傻,是不可能什么都不做,等着唐军杀上门去的。

    郝柏年猜测明军可能会主动出击,集中长沙、衡阳两地的围杀自己的第一军,而这种情况对于他的第一军而言也是最危险的。

    另外还有几个可能性就是,明军可能会放弃衡阳或者长沙,集中兵力守一城,而这种可能性,对于大唐王师而言却是最麻烦的。

    如果明军主力尽数躲在长沙城里,面对一个有着完善城防工事,有着众多火炮,而且还有五六万精锐防守的长沙,说实话即便是第一军和第二军合力在一起,想要拿下来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到时候要么是依靠长时间的围困,要么就是不惜付出大量的伤亡进行强攻,而这两种,都是郝柏年所不愿意面对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派出前锋部队到长沙、衡阳之间的缘故,为的就是截断这两个城市的联系,不管是衡阳之敌去长沙,还是说长沙之敌去衡阳,都是需要拖延住。

    此外,其实郝柏年还考虑过明军主动放弃长沙和衡阳,然后逃入江西的可能性,但是他同样也知道,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打都不打一场,就放弃长沙和衡阳逃入江西,张岳估计要发飙杀人了!

    而且即便是想要逃入江西,但是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除非是抛弃火炮等大部分辎重,轻装逃命,要不然的话,他们休想轻易摆脱大唐王师的追击!

    而丢失了火炮和大部分辎重的这些明军,还能有什么战斗力?

    如今,明军果然是做出了和郝柏年预测之一的选择,衡阳之敌选择了火烧衡阳,然后试图逃入长沙顽抗。

    但是,这些明军想要逃入长沙,首先就得先摆脱王朝宏所部的纠缠!

    湘水一侧的沈家渡口,位于衡阳之北,长沙之南,不偏不斜,刚好位于两城中间,不少过往的船只都会选择在这里停泊过夜,然后继续第二天的形成。

    因此此地虽然不是什么大城,甚至连个小城都算不上,但是作为一个地方上的渡口,却是颇为繁华,渡口内还有市集、专门做附近乡民以及过往船客的生意。

    不过这都是老黄历了,自大两年前伪唐贼军杀进了湖广后,虽然衡阳和长沙都还掌控在明军的手里,但是湘江上的内河运输虽然还没有中断,但是也是一落千丈。

    沈家渡口也不复往日的繁华,平日里挤的慢慢的木栈码头,最近两年却是脸三分之一都是空着的。

    然而,今天的沈家渡口,却是迎来了似乎往日的繁华,木栈码头上停泊了大量的船只,码头上也是人流涌动。

    但是如果仔细看的话,那么就会发现,码头上的人却不是什么过路的客商,而是清一色的官兵!

    那些停泊在码头上的船只,也都是体型庞大的官船!

    此时,渡口内的一个小宅院里,几个穿着红袍的官员皱着眉头正在说话。

    此时有个三品武将道:“怕什么,我们的船只这么多,他们就算是打沉了几艘又有什么!”

    但是这个时候,一旁的一个五品文官却是摇头:“如果要强行闯关的话,在贼军的火船和火炮攻势下,恐怕能够顺利过关者,十不存一啊!”

    只听这文官继续道:“如今最好的办法即使让船队停下,然后上岸陆战,把他们的炮台给毁了,这伙贼军不过是前锋而已,兵力不足五千,而我们足足有三万兵马,只要击溃了这股贼军前锋,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继续顺江而下直达长沙!”

    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四品文官道:“可是敌军居高而守,要强攻的话,恐怕不容易啊!”

    旁人也是附和道:“是啊,没有想到这些贼军来的这么快,而且还在河道弯曲狭小之处部署了火炮,还搜集了众多小船堵塞河道!”

    先头说话的那个三品武将道:“打什么啊,如果不能坐船的话,我们直接上岸步行,一样能去长沙!”

    “上岸步行?”刚才那个五品文官道:“这绝对不行,我军虽然走的匆忙,但是依旧携带了大量的辎重,千斤重炮就有数十尊之多,而且我们又缺乏马匹,怎么可能带着这么多的火炮和弹药快速前行,而且敌军还有骑兵近千,想要绕过他们去长沙,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眼前这股伪唐贼军只是前锋而已,他们的大队主力就在后头,如果我们被他们拖住了几天,那么就会被他们的主力追上,到时候恐怕我等就更难逃脱了!”

    “依我之见,还是要一鼓作气,直接打掉他们的炮台,然后让船队闯过去,只要过了这道关卡,对我们大军就能够坐船直抵长沙!”那个三品武将依旧坚持要强攻炮台。

    此时,坐在上首的一个穿着四品文官袍服的中年男子也是皱眉不已,而他正是督标新军前军统帅,左佥都御史程洪安。

    而他下头的几个人,有的是他麾下督标前军的文官将领,而有的则是衡阳练军的将领,另外还有衡阳府的普通地方官员。

    尽管从品级上来说,下头的不少人,尤其是武将都是超过他的,哪怕是文官也有几个人的品级不比他低,但是明王朝的官员政治地位高地,也不是光看品级的。

    他程洪安可是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如果是担任地方文官官职的话,最少也是一省巡抚。

    现在的他有些为难,这带着衡阳的三万大军一路沿江北上,开始的时候还挺顺利的,没有遭到任何的阻拦,但是没有想到来到了这沈家渡口后,却是找到了伪唐贼军的拦截。

    如果只是遭遇了普通的伪唐贼军也就算了,反正他的三万多人几乎都是坐船走的,陆地上的伪唐贼军想要追赶也追不上啊!

    但是偏偏伪唐贼军竟然是在沈家渡口前方十里外设立了炮台,大小将近三十门火炮对准着河道,另外还不搜集了的大量的小船乃至木筏竹排之类的。

    而此处河道又是弯曲而狭小,今日白天他派出了一支小船队试图闯关的时候,连续遭到炮轰以及火船攻势,结果七八艘船一艘都没能闯过去,全都是被烧毁了!

    好在那些试图闯关的船只本来就是去试探贼军强弱的,也没有在上头搭载多少将士或者辎重什么的。

    船沉了也没死几个人,所以他也不怎么心痛那些船只的损失,但是让他皱眉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