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事在这些臣子心中,绝对是算得上是天子仁德,他们说这些恭维的话,甚至都不用违心,而是真心实意的。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李轩实际上也不是单纯的为了做好事,首先第一点,那就是大唐王朝和历朝历代的税收政策是完全不一样,大唐王朝虽然花钱多,当时税收更多,一千万两银子虽然多,但是分成五年的话,其实一年也就两百万银子,而两百万两银子的话,在如今的大唐王朝里,也就够养两万多人职业军队。
大唐在宣平六年的正式财政预算收入,不包括各类抄没,战利品等各类浮财的话,正税收入大概是在四千六百万两银子。
拿两百万两出来,其实也就是二十三分之一而已,比例并不算大,其他方面节省一些基本就能够挤出来了。
同时李轩也是考虑到,今年乃是明年或许还会有大规模的战争,但是等把张岳也干趴下后,其实大规模的战争将会结束,到时候可以省下一大批的军费,如此的话,就可以腾出一大批的钱用来恢复民生,发展工商业经济。
这组织移民的一千万,其实一个起点而已,后头李轩还有一揽子的花钱计划呢!
再说了,税收这种东西嘛,说实话其实也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不然大唐王朝收取了这么多税收上来,不花出去干嘛,李轩总不能在建国初期就学那些昏君用来修宫殿享乐啊!
而且李轩虽然也喜欢享受,但是真没历史上很多昏君一样,对各种庞大的宫殿之类的不感兴趣,而吃喝玩乐,说实话花不了几个钱。
但是,这些是李轩自己的想法,然而在这个时代的臣子们看来,这种做法却已经是破天荒的仁政德政了。
李轩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臣子们的吹捧后,就是把会议交给了他们,和往常的诸多会议一样,他定下了基本的调子后,详细的内容讨论就不怎么参与了,下面的几十个尚书、侍郎们自然会积极参与,然后提出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
等两个小时之后,基本的大方向也就是确定了下来,不过细节方面还是需要再进行斟酌,不可能说开一天的会议,当天就向全天下昭告此事了。
次日,李轩颁发圣旨,正式成立移民屯垦司,嫡属于农部管辖,后续组织移民屯垦事宜,都将会由这个部门来负责。
三天后,经过内阁的多方面讨论后,最终确定了这一次的移民屯垦方案,并正式昭告天下!
昭告天下后的次日,新一期的大唐朝报上,就是全文刊登了这一封圣旨,开头依旧是老套的奉天承运皇帝,召曰。
而内容,却是让几乎每一个看到的人都是忍不住赞叹!
上面的内容其实并不多,核心的有以下几条,首先自然是最重要的,朝廷将会在三年内投入五百万两、五年内投入一千万两银子用于移民屯垦的补贴,各地方政策视情况给予地方财政补贴,初定五年总额加起来约为八百万两银子。
无地的农民可以报名申请,然后由官方统一安排迁移到屯垦地区,抵达后就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荒地,嗯,永久产权,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
农民自行开垦后,可以获得三年免税,五年半税,一共八年的税收优惠,这个优惠政策实际上已经执行好几年了,乃是招垦令上的既定优惠政策,但凡是开垦荒地,都能享受到。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移民抵达目的地后,官方会提供各种补贴,包括统一安排免费的住房,虽然房子不好,不可能是砖瓦房,只是普通的茅草房、竹屋之类的简易住房,但是好歹去到了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农具补贴,这个一般直接补贴各种铁制农具,如今大唐王朝钢铁产量大增,尤其是国企部的数大钢铁企业量产后,官产的钢铁数量大幅度增加,而目前其实国防相关行业已经是无法消耗这么多的钢铁了,因此这些多出来的产量已经是开始投向民用市场。
然后还有种子补贴,这个是直接发放种子。
耕牛补贴,这个可不是直接发放耕牛,耕牛可不便宜,大唐王朝就算财大气粗也不能这么干,所以耕牛补贴,实际上是按照一定的户数,然后给予一头官牛的免费使用权。
这些政策,其核心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大量的无地农民移民到人少地多的地方去,尤其是目前的湖南、两广地区更是重点。
李轩可是等着湖广熟天下足呢!
但是如今的湖广虽然粮食产量已经不少了,但是距离湖广熟天下足还是差得远呢,如今的江南才是天下粮仓!
而要把湖广彻底开发出来,就要把荒地开垦出来,而开垦荒地需要劳动力啊,没有足够的人口,湖广是开发不出来的。
所以早期的移民屯垦,重点就是湖广,嗯,准确的说应该是湖南。
而广西和广东的几个小平原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是重点的开发地带!
光光是上述三地,如果充分开发,即便是目前没有杂交水稻,也没有化肥,但是依旧足以养活五千万以上的人口。
而目前上述三地的人口总数,大唐目前官方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只有预估数字,湖南不过六百多万人口,广东大概是五百多万,而广西少一些,只有三百多万,总数大约一千五百万。
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上述三地还能再养活三千五百万人口!
短期内,可以极大的缓解目前部分人多地少的困局。
而过几年的话,湖北和四川以及辽东也拿下来后,这三个地方都是拥有大量未开发土地的好地方,开发出来足以再容纳一亿人口!
这些可以大规模开发的地区,再加上其他地区也有部分地区没有开发的,而这些都是要开发的,总之但凡是有一寸的地方能够种田,那么都不能放过,把全国范围的可耕田都利用起来的话,李轩估计着,在全国人口数突破四亿人口之前,土地问题应该不会太严重,将会处于一个可控的范围。
至于人口突破四亿之后怎么办?
对外扩张啊!
谁说北方的草原不能养活人的?
谁说中亚地区不能养人的?
谁说东南亚地区不能养人的?
就算可以容纳的人口数量少一点,但是蚊子腿也是肉啊!
除了附近地区的扩张,更加重要的还要澳洲啊,那可是一大片无主的土地,虽然说不上多么富饶,但是地方大啊,再怎么滴也能容纳不少人啊!
然后还有北美啊,那可是个富得流油的地方,再容纳个两三亿的华夏子民一点问题都没有!
至于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土著以后会怎么样,大体上可以参考原时空的殖民历程,人家欧洲人怎么干的,大唐王朝就会怎么干,而且这种事其实也不用官方组织什么的,只要移民过去了,移民们为了生存,总是会和当地的土著爆发矛盾的,到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土著最后的结局不是李轩该考虑的问题,还是留给后世的圣母婊去蛋疼吧,现在,他只需要关心华夏民族的生死存亡,其他人管不着也没心思管!
移民政策,不管是目前的国内移民,还是李轩打算的以后海外移民,这都将会是未来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基本国策!
因为李轩如果不想要坚持计划生育一百年不动摇的话,那么就只能坚持扩张移民一百年不动摇了!
如果上述两个都不选,最后大唐王朝肯定要玩完!
养不活越来越多的人口,再怎么样也是白搭!
国内移民政策通过大唐朝报,正式向全天下昭告后,顿时就是掀起了一番舆论飓风!
而且清一色的都是在吹捧李轩,什么万古圣君这种话都已经是老套了,现在臣子们的吹捧,已经是开始长篇大论的,因为单纯的一两个形容词,已经无法再形容李轩的伟大了!
现在人们吹捧李轩,已经不是局限于比肩三皇五帝了,而是已经开始把李轩和五方上帝并论了!
有人明目张胆的说,李轩乃是神帝,乃是和白帝、青帝、炎帝、黄帝、黑帝等五方上帝肩并肩的至高存在!
这话传到李轩耳中后让他颇为无语,尼玛,玄幻小说看多了吧你!
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
自从李轩亲自率军在安平战役里击败了正德大军后,北方已经算是基本平定,纵然西边还于一个张岳,但是对于已经掌控了绝大部分地区的大唐王朝而言,灭掉张岳也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个时间也不会太过漫长,实话却是让李轩操碎了心。
以前没拿下北方诸省的时候还不觉得,但是现在,李轩却是发现,北方诸省事多!
三天两头就会报告说,某某地受灾了,有的来旱灾,有的来洪灾,有的蝗虫千里,而且刚打下这些地方,各种叛乱也是多如牛毛。
这当初拿下江南的时候,那是截然不同!
拿下江南的时候,大唐王朝是很顺利的就彻底掌控了这个地区,也没有什么暴乱啊,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之类的,但是现在北方的这几个省份却不一样。
前几年明王朝为了筹集军费剿灭伪唐,陆续在北方数省也是效仿张岳开设了平贼饷,商捐等税收,虽然人家张岳在湖广、四川等地征收这些税收的时候,虽然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导致大量普通民众的负担加大,但张岳收钱那都是自己的人手直接收,不经过下面的地方衙门,所以民众的负担虽然变大了很多,但是也还在一个勉强能维持的局面。
此外张岳还会用各种比较缓和的,间接的方式向士绅群体收钱,当然了,用收税的名义是不行的,用的都是一些捐资之类的名义,张岳手段缓和,那些士绅们也是投桃报李,多少会施舍一点。
然而在北方数省,正德开设平贼饷、商捐的时候,却不是直接收,而是摊派到各地方衙门,地方衙门在收税的时候,自然是不会找士绅们收的,而是会找普通百姓收取,而收取的实际过程中,一两平贼饷最后往往会收上来好几两的钱。
短短几年的平贼饷,养肥了不知道多少明王朝的官员,逼死了不知道多少百姓!
如此局面下,大唐王朝所接手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
民生艰难,民生艰难之下,各种牛鬼蛇神也就冒出来了,总以为自己就是下一个万古圣君,信心十足的进行各类的造反。
第四军进军沿着黄河西进不过几个月,但是除了和明军官兵的交战外,实际上他们已经是和各种乱七八糟的叛军打了几十仗了,小的只有数百人规模,但是大的也就上万人规模呢。
第四军的一个步兵团进军山西泽州的时候,竟然是发现泽州已经是彻底落入了一股叛军之手,人家甚至连州城都是占领了。
然后这些叛军还叫嚷着什么,他们的大当家已经是称帝了,想要和李轩以长江为界,平分天下,这让领军的一个上校相当的无语,这林子大了还真是什么鸟都有啊。
于是乎连劝降什么的都是懒的搞了,直接拉出火炮一轰,这一万多人流民组成的大军就是一哄而散了。
泽州这边的事,只是一个缩影而已,北方数省的各种叛乱,比李轩预估要多,而且是多的多,也不知道这几年明军是咋过来的,面对这么多叛乱,估计也是忙的脚不沾地到处镇剿吧!
如今换成了大唐陆军来,虽然说大唐陆军战斗力强悍,但是也不能一直这么镇压下去啊,天天镇压,累!
李轩是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而要改善局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改善当地民生。
百姓吃不饱,人家肯定是要造反的。
而吃饱饭后,除了那些野心家们,可没几个人愿意造反。
而国内移民政策,实际上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为了解决上述数省目前的问题,人多地少,而且还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活不下去很正常。
不过单纯靠移民还是不够的,李轩觉得有必要在上述地方下一剂猛药。
不然的话,老是这么动乱下去,就算是想要恢复民生也恢复不了。
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咸鱼()
李轩最近一段时间,是给北方诸省操碎了心,尼玛,以前没觉得当个皇帝有这么蛋疼,但是现在,他却是感受到了很多统治者的无奈。
为了解决北方问题,他开始组织移民,拔下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救灾,帮助当地的农民们恢复生产。
但是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因为叛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而是已经持续了好几年,这边大唐官府刚拔下救灾资金,帮助农民们恢复生产,然后没几天就是来了一波流民大军,然后所过之处吃光烧光,挟裹着民众继续前进。
这让地方上地方官员是相当的郁闷,这些流民或者说叛军,战斗力不咋地,但是破坏力却是非常的惊人,大唐王朝的正规军过来,他们立马就调转方向跑了,继续祸害其他地方。
搞的当地的驻军是跑来跑去,击溃的叛军虽然数量众多,但是这些被击溃的叛军没几天又重新席卷而来。
这个时候,枢密院也是向李轩提出了困难,说是光光靠第四军已经是无法在维持和明军作战的同时弹压地方了,必须增兵!
由此也是可以看得出来,陕西、山西、河南三地的局势是有多么的恶化!
李轩考虑了数天后,针对上述几个已经几乎陷入死循环的地区,做出了数个决定,首先就是增兵!
光光靠第四军的几万人正规军已经是不够了,必须增兵,不过增派的兵力并不是正规军,正规军花费太大,而且兵力有限,大唐王朝目前也是为了湖广战事抽调正规军呢,可没有多少多余的兵力增派给第四军。
这一次增兵的乃是预备师这种二线兵力!
直接就近从皖北道、江北道抽调两个预备师火速进入河南、山东两地、同时从江西、江南道、皖南道、浙江等地区抽调总数五个预备师北上,一方面是补充皖北道、江北道被抽调预备师后的兵力空缺,另外一方面也是准备增派更多的兵力。
同时,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就地招募新兵组建预备师,而且李轩一口气就是批准了足足十个预备师的编制。
初步预定在河北招募三个预备师、山东招募三个预备师、河南招募两个预备师、尚未完全控制的山西招募一个预备师、陕西招募一个预备师。
虽然这样做军费压力短时间内会变大,但是为了弹压地方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等到以后地方太平了,也是可以进行裁撤的。
增加兵力,这只是军事准备的其中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李轩也是批准了枢密院提出了作战方案,也就是不再和往常那样,以正规军主力追击大股的叛军为主,而是以彻底清剿为主。
从多个方向同时进军,也不分什么交通要道,控制一地就是清理一地,而这个清理也不仅仅是什么对付普通的流民大军之类的,而是彻底的治安清理,对于各种趁机作乱的罪犯们,重罪不用说的,就地斩杀,轻的也是直接流放到大员府或者琼州府,又或者是云南贵州等地。
必须采用高压来维持当地的治安!
如果是遇到流民大军,不再和往常那样直接击溃,击杀主要的首犯后就让流民们自行返乡,因为这样这些流民们没有吃的,用不了几天还是会变成流民大军。
所以击溃了叛军后,不再把他们放走,而是直接按照普通作战一样,当成战俘直接俘虏,然后强制编入各种屯垦团。
屯垦团,这种战俘编制那是以前大唐王朝专门用来安置明军俘虏的,现在,则是准备安置流民。
流民的破坏性太大了,而且杀的话也是杀不胜杀,毕竟那只是活不下去的农民而已,直接一股脑杀了,说实话就算是李轩也是于心不忍。
而把流民通通编入屯垦团的话,官方只需要支出他们头年的口粮,让他们种田,等到了第二年的时候,他们自己的口粮不但有了,而且还能够为官方贡献多余的粮食。
这些政策,算得上是军事打击和救灾相互结合!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对于资金,对于粮食的消耗会非常大!
好在大唐王朝还算有钱,粮食的话,江南等南方地区最近几年也是没有大规模的天灾,产量在这个时代而言相当可观,勉强还能够维持。
此外,李轩还打算在移民这一项上,采取强制性的措施!
以往的移民政策还是自愿的,但是很多人宁愿饿死,宁愿当土匪,当流贼都是不愿意移民的,所以李轩打算进行强制移民。
对于土地兼并严重,又遭受了天灾的地区,采取强制移民政策,大军直接押送,把他们送到南方的几个省份去,避免他们变成新的流民。
这一连串的措施做下来,李轩觉得应该能够缓解上述几个省份的困境,要不然的话,这动乱得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大唐王朝在上述地区采取这些政策的时候,一个又一个屯垦团是出现了,而且一开始还只是造反叛乱的流民战俘,但是到了中后期,干脆也是把动乱地区的众多普通青壮也是招募进来,然后组织到某地进行屯垦。
屯垦团越来越多,这间接也是让大唐王朝增加了更多的耕地,加大了粮食产量。
不过,很多早期的屯垦团在这个时候,也是陆续结束了他们原先的使命,有些被撤销了,而有些干脆是开始变得名存实亡,没剩几个人了,而有的,则是已经从屯垦团转变为普通的村子,而有些则是更加特殊一些!
位于琼州府临高县的第八十九屯垦团,就是大唐众多屯垦屯里很特殊的一个。
第二十九屯垦团,顾名思义,就是大唐王朝里的第二十九个屯垦团,宣平三年的时候在广东成立,成立之初,被编入了大约三千名明军战俘。
虽然第二十九屯垦团就是抵达琼州岛,来到了临高县屯垦,开荒种地,一开始的日子自然是非常的难熬,因为上头拔给的口粮不足,纵然不至于几天没饭吃,但是经常饿肚子那也是肯定的。
第二十九屯垦团的团长,大唐陆军预备役上尉吕平方,早年也是个土匪出身的他在大唐王朝夺取了两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