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距离龙华镇大约二十里外的大山边缘位置,则是一队又一队的明军正在前进着。
“大人,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大山的边缘了,不过将士们今天也都赶了大半天的路了,是不是该安营扎寨了!”此时,刁雷勋走到苏家康的面前,面带恭敬道。
苏家康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问道:“吴先生到什么位置了,大概什么时候能够把黄竹山给找出来?”
“刚才吴先生派人送信回来,说是已经兵分三路,沿着当初冯家的人进山的路线去了,这一次这三路人马不管是那一路,都有六十多人,就算遇上伪唐贼军,也能够把消息带回来!”刁雷勋如此道:“大人请勿担忧,吴先生乃是府尊大人的左臂右膀,有他带人去找,这黄竹山肯定是藏不住的!”
苏家康点了点头道:“嗯,既然如此,那么今天我们就早点安营扎寨!”
“下官遵命!”刁雷勋说罢后,这才躬身退去。
此时,罗麻子看着刁雷勋,小眼珠子里透出了一丝怨恨之色,这个姓刁的一点脸面都不要,丝毫没有身为一个五品千户的威严和觉悟,对苏大人面带恭敬也就算了,竟然还以下官自称。
如此不要脸面,莫非是想要和自己争夺苏大人面前第一红人?
不行,自己可不能输给他了!
当即罗麻子就是上前一步,这还没走到苏家康面前呢,就是面带媚笑道:“大人,这一次我们有精兵两千,只要找到黄竹山,定然能够大获全胜,到时候朝廷封赏下来,大人连升三级也未尝不可!”
听着罗麻子如此明显的恭维话,苏家康却是没有反驳,而是笑了笑。
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根据零散的情报来看,伪唐一共也就两千多人口,而且大半数都还是刚收复的土匪,先不提这些刚收复的土匪会不会为伪唐卖命,就说这两千多人能够凑出多少青壮土匪来?
顶多也就是五百人。
而自己麾下有兵两千,哪怕是抛开普通青壮和民夫,也有卫所兵九百人,募兵两百人。
靠着这一千一百人难道还打不过区区一个土匪窝?
相对于苏家康的信心满满,大唐王朝的君臣就显得有些仓促不安了,正式出征后,李轩带着总数六百人的队伍一路前进,而在他们的更前方,乃是零散分布的众多探子。
这大山虽然说挺大的,但适合大军进出的路其实并不多,要不然的话,当初方东全也不能顺利找到并在里落虎谷埋伏明军了。
但是这一次,他们却是没有打算走大路,而是走一些羊肠小道,甚穿林涉水,就是为了避免在大路上正面遇上明军大部队。
他们这一次出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和明军正面交战,而是为了袭击他们的后勤补给线,通过袭击明军补给线,给明军造成缺粮的困境,从而逼迫明军退却甚至是发生混乱。
前者代表着黄竹山能够得到暂时的安全,而后者也有可能让大唐王朝再一次获得胜利。
只不过这种机会不大就是了,最大的可能还是明军因为补给线不通常,造成缺粮然后主动退却。
只是连续走了三天,他们都没能遇上明军,整天穿行深山之中,都差点让李轩怀疑他们是不是迷路了,但是方东全以及黄学仁他们信誓旦旦的保证说他们没走错。
天知道他们是怎么在一片群山之中分辨出来准确方位的。
不过黄竹山的人没迷路,不代表其他人不会迷路了。
大山深处的某一个山谷里,一群大约六十余明军正席地而坐,其中几个军官模样的人正在一边争论着什么。
“错不了,就按照我说的,继续朝东边走,顶多再走上三天时间,绝对能够找到黄竹山!”
“你放屁,我们还继续朝东走,你知道我们现在在那里吗?再继续往东走的话,谁知道会走到什么地方去!”
“不往东,那我们往那里走?”
“不知道!”
“不知道你说个屁!”
这几人争论的时候,其中一个壮汉突然站起来道:“都他妈别吵,吗的,吵来吵去最后还不是迷了路,现在已经不是能不能找到黄竹山的问题了,是能不能和吴先生他们准时汇合的问题了,如果不能准时汇合,到时候你我都得被军法处置!”
“当即有人嘀咕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这话一问,那个穿着百户服饰的壮汉想要张嘴说些什么,但是愣了半天,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于是乎,下一瞬间,这几个总旗、小旗之类的人又是争吵了起来。
争论了小半天后,最后由壮汉百户亲自下决定,继续往东走!
反正他们现在也分不清楚自己所在的方位了,只能是凭着感觉随便走。
众人叫嚷着再一次上路的时候,在他们前方一里外的一个小山头,一个穿着青色布衣的人正在偷偷张望着前方的这些明军。
第一百二十章 近卫军战无不胜(求订阅)()
这个青衣人估计也就十五六岁,而且长的眉清目秀的,这要被歹人抓了去,难保不会被买到青楼当**。
不过如果仔细看他的神情,那么就会发现,这人的脸上带着一丝阴冷的微笑,阴笑中还带着狰狞,此外这人的手中还拿着一柄腰刀。
这样的一个少年人,怎么看都不像是良善之人。
和人遇上了,谁是歹人还说不准呢!
此时的他看着前方的明军,嘴里喃喃道:“我得赶紧回去报告给陈将军,到时候带着将军他们过来把这些明军全宰了,嘿嘿,这样说不准上头就能够赏给我一个小娘子了!”
似乎是想到了将来会得到一个娇滴滴的美娘子,他脸上的笑容就是更盛了。
不久后,负责前哨事务的陈屠夫就是从这个年轻人的口中得知了明军的踪迹!
陈屠夫详细问过消息后,就是带着这个青衣年轻人到了李轩以及方东全等人的面前。
李轩再一次亲口询问:
“一股落单的明军?他们有多少人?是那些普通青壮还是正规军?”李轩神情平稳,但是内心却是有些激动的问道。
青衣年轻人道:“他们只有六十多人,不过这些明军不是那些拉来凑数的青壮,他们都穿着官兵才有的军服呢!”
“那就是正规军了!”李轩如此道:“这些正规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他们的主力就在附近?”
青衣年轻人却是摇头道:“小的在附近没有发现其他明军的踪迹!”
李轩听罢后点了点头,朝着青衣年轻人点了点头:“很好,你做的不错,叫什么名字?”
青衣年轻人一听,当即面露喜色道:“小的叫姜汤!”
姜汤?这名字倒是怪,不过李轩也不例外,这年头用什么名字的都有,人家用防寒的姜汤作为名字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至少比牛啊狗啊之类的好听多了。
当即李轩道:“我大唐历来赏罚分明,今日你姜汤立下大功,朕封尔为百户,望卿日后再立奇功!”
姜汤闻罢,当即就是面露狂喜之色跪了下来:“小的多谢陛下封赏!
一旁的柳八苟看着这个姜汤,心中暗自摇头,到底是粗鲁武人,连自称为臣都不知道,这个时候竟然还以小人自称。
不过现在的柳八苟也是懒得和姜汤这种小人物费口舌,此时的他已经出列:“启禀陛下,既然已经发现敌军踪迹,当查明情况击之!”
李轩微微点头,然后看向陈屠夫道:“让你手底下人继续监视住那股明军,如有变化,立即回报!”
随即又转向方东全:“你立即派人到附近去搜索,朕要知道明军的主力是不是在附近!”
陈屠夫和方东全相继道:“臣领旨!”
当即就是各自大步踏出,他们准备派遣更多的探子前出,监视那股已经出现的明军动向的同时,还要搜索附近有没有明军主力的存在!
而这个时候,李轩已经是让黄竹山的土匪主力们开始做好战斗准备了,将士们匆匆提前用午饭,养足精力准备随时进行战斗。
李轩知道,这一次进山的明军并不都是正规军,而是半数以上都是拉来的民夫青壮,穿军服的正规军也就千人左右,按照道理来说,这些正规军作为主力,是不太可能单独出现的。
这就和大唐王朝的主力们都集中在一起一样,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是绝对不会轻易分兵行动的。
所以李轩才会担心这股明军只是明军的前锋或者是侧翼部队,在附近存在着明军的主力部队。
如果他们遇上的是明军的主力部队,那么什么都不用做、不用说,直接掉头就走!
但如果他们遇上的只是一股落单的明军,那么李轩就要不客气啊!
不过这个时候,李轩他们还是没能想到,实际上他们遇上的这股明军并不是前锋,甚至都不是分兵前进的偏师,这些明军实际上就是来寻找黄竹山的方位而已,虽然人数多了点,但是他们从任务性质来说,依旧只是探子。
而且李轩他们也不知道遇上的也不是什么卫所兵,而是府城那边过来的募兵!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派出去的探子不断的回报消息!
“前方敌军正在我们的东北方向,现在他们朝着东方前进,距离我们还有五里!”
“派往西方的探子回报,西边没有发现明军主力!”
随着一个一个派出去的探子陆续回报,李轩他们终于是确定了一件事,他们还真遇上了一股落单的明军!
一股兵力只有六十余人的明军!
既然是这样,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用陈屠夫的话来说:干他娘的!
李轩自然也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进山的明军总数就这么多人,其中的主力也就只有半数千人规模,这打掉了眼前的这六十多人,就能够削弱明军的力量。
如果以后自己运气够好,今天打掉一支明军小股部队,明天再打掉一支,后天又打掉一支,如此积少成多谁敢说他们不能战胜明军?
至于明军会不会这么蠢,一直玩分兵,李轩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李轩自己这么幻想也不要钱。
这局势都这么悲剧了,总得给自己一些希望吧!
而眼前的这股落单的明军,就是让李轩看到了获胜的希望,尽管希望很渺茫,但是依旧看到了!
所以李轩是毫不犹豫的下了作战命令:“传令,全军备战,把这支明军偏师拿下来!”
说着的时候,他想了想,然后道:“此战以近卫军为前锋,常备军压阵!”
李轩前面的一句话没什么问题,但是后面的那一句以近卫军为前锋,这让方东全、黄学仁他们面露担忧。
甚至就连陈屠夫、白云奇他们都是面露担忧之色,这几个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在众人的目光压力之下,方东全硬着头皮出列道:“启禀陛下,近卫军乃天子亲军,肩负拱卫圣驾重任,不如让臣等率常备军出战,定可为陛下取得大捷!”
方东全他这么说,甚至其他将领们露出的担忧,可不是真的什么担心李轩的安全,也不是出于争权夺利的心思,而是他们打心底里就不信任近卫军的那群半大小子。
让这群半大小子打头阵,他们这些青壮悍匪在后头压阵,这怎么能行,且不说那些半大小子能不能打仗,如果折损大了的话,他们还不得哭死。
要知道,近卫军里的那些半大小子也不是从石头里冒出来的,大多数都是青壮土匪们的子侄。
当爹的,伯父,叔叔什么的长辈在常备军里头,而子侄就在近卫军!
李轩舍得让近卫军的那些半大小子上阵送死,他们还不舍得呢!
此时陈屠夫也是忍不住上前道:“就近卫军的那些小屁孩怎么打仗,这打仗啊,还得我们来!”
陈屠夫也是担心啊,他唯一的侄子就在近卫军里服役呢,他老陈家在去年的时候一家子差不多被杀绝了,只有他带着侄子逃了出来。
他的侄子不仅仅是他大哥仅剩的血脉,同时也是他陈家仅有的下一代血脉,这如果发生什么意外,他还有什么面目面对陈家的列祖列宗啊,到时候他死去的爹还不得拿着杀猪刀从坟里爬出来砍他。
但是李轩却是一挥手,口气相当强硬道:“朕意已决!”
随即把视线投向王丹旭道:“近卫军这边,想必是不会让朕失望的吧!”
王丹旭之前看着方东全他们的担忧和疑惑,心中早已经有所不满了。
王丹旭同样也是不认得字,没啥见识的一个土匪,但是他却是一个有理想的土匪,这大半年跟着李轩训练近卫军,这脑子早已经是被李轩给洗脑了,认为强军只有两个标准:严格的军纪,整齐的队形!
如果再有李轩跟他所过的那种不用火绳就能击发的火枪,那么这种军队就能够横扫天下!
所以他用着信心十足的语气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为陛下献上敌军首领的头颅!”
说罢又是转身对其他将领道:“诸位常备军的同僚们也不用担心,我近卫军苦训大半年,等的就是这一天,绝对不会让诸君失望的!”
说着,他就是大步朝外走去,然后走到近卫军的队列中:“近卫军的儿郎们,陛下有旨,此战以我近卫军为先锋!”
说着又是一声大喊:“近卫军战无不胜”
当王丹旭这么说的时候,其他人以为近卫军的那些半大小子会发出阵阵喧哗,不管是士气大增还是士气低落,肯定会有所反应的,但是让方东全他们意外的是,整个近卫军上下,彷佛没有听到王丹旭的话一样,竟然是没有一个人说话,依旧保持了安静。
其他人可能就是感觉到奇怪,但是一旁的曾子云看到这一幕却是心中震惊无比!
大军出征的时候,李轩是把曾子云给带上了,李轩也不确定带上他有什么用,但是他毕竟是个明军的五品千户,带上了总比没带上好,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
曾子云虽然也年轻,但可是将门世家出身,对军伍了解的很,他很清楚一支军队在听到即将出征,甚至还被选为前锋的时候依旧面不改色,甚至没有半点喧哗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了他们的军纪已经是达到了一个相当恐怖的地步!
___
PS:致那些再非起点等正版渠道看书的读者们,现在书的订阅情况相当不妙,距离预期的24首订底线都尚有一大段的距离,雨天我恳请你们,哪怕是为了你们以后能够继续看这本书,也请你们来贡献一个订阅,不是为了雨天我,而是为了你们自己!
第一百二十一章 战场上的小胖龙(求订阅求月票)()
曾子云对近卫军的军纪之严感到震惊,但是王丹旭以及李轩却是不感到奇怪。
李轩不感到奇怪,是因为他把近卫军和影像中的近代军队乃至现代军队进行对比,在他的认知中,现代军队的伤亡承受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更高,无数他所看过的一战、二战的影视剧里,军队都是前仆后继,在机枪下发起冲锋的。
即便是近代军队,那也是能够迎着敌军的火炮以及排枪一步一步向前,无视身旁不断倒下的战友,目不斜视的端着火枪继续前进,听着军官们的口号扣下扳机进行排射。
据传拿破仑的军队,可以在伤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发起冲锋!
这样的军队除了信仰等精神上的加成外,严苛无比的军纪同样是必不可缺的。
有了后世里从影视剧里看到的近现代军队作为对比,那么李轩对于近卫军的表现自然是不会感到太大的奇怪,甚至有时候还感到不满呢。
至于王丹旭嘛,纯粹是被李轩洗脑了!
自从王丹旭被李轩派去训练近卫军的时候,李轩只要求他做两件事,那就是严苛军纪以及让近卫军列出整齐严密的队形。
因此过去的大半年里,近卫军的训练说白了就两件事:纪律和队列。
其中的队列训练也可以说是依托在纪律之上的,因此,近卫军的纪律训练是从始至终都是极为严苛,甚至是最为重要的训练。
实际上就连搞出这么一套训练内容的李轩自己都不知道,他片面注重纪律训练的近卫军,仅仅从战场纪律这一点上,已经是有了近代军队的些许底子了。
而王丹旭天天说李轩说战场纪律多么多么重要,而且李轩很多时候还会对近卫军的军纪表示不满,所以在李轩的影响下,加之也没有同时代的其他军队让他作为参考,所以王丹旭自己也不觉得自己训练出来的近卫军军纪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导致他们看待同一件事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在曾子云看来,近卫军的军纪已经严苛到了和当世强军相提并论的地步,在李轩看来,近卫军距离心目中的近代军队还差的还很远,而在王丹旭看来,自己训练的近卫军还没有达到李轩的要求。
至于方东全,黄学仁他们,认为近卫军搞的这一套只是瞎扯淡,不认为近卫军搞这些有什么用。
打仗是靠列个对,把士兵们训练成提线木偶一样就行的?
不可能,打仗还得靠陈屠夫这样的猛将,一个人冲杀过去就能够把敌人吓个半死,数十个披甲猛士冲锋,足以撕裂数百敌军的防线!
他们诸多人对近卫军的不同看法,但是这都不影响近卫军即将迎来他们的第一次正式战斗!
随着李轩的命令下达后,大唐王师的数百人就是快速行动了起来。
作为前锋的近卫军就不用说了,一声令下就已经是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各队队正的带领下前进了。
而那些存在着大量老油条的常备军也是知道,他们要面对的只是一股只有几十人的明军,而不是上千人的明军主力。
这些老油田是典型的欺软怕硬,局势不利的时候跑的比谁都快,但是遇到顺风仗的时候,那是比谁都狠!
所以都不用怎么鼓舞士气,这些老油条们一个个都是双眼发绿,哇哇叫的跟着上头的队正们冲了出去。
这要是去的迟了,功劳可就全被近卫军的那些娃子给抢光了!
双方的距离并不算太远,只有数里距离而已,哪怕是大部队行动,但�